●阶乘的"阶“指的就是这些阶梯,“乘”就是指相乘,所有数字是指这些自然数,从1,2,3,4一直到无穷。
●素数中的“素”,意味着真实,天然而不加修饰,换句话说,素数是只能被1或其本身整除的数字。
比如说2,3,5,7,11,13,17,19,23,29......这些素数像夜空中自由的星星,没有已知的规则来约束它们。
我在这里,完全自立。
换句话说,就像你们所有人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对的高贵不屈。
这些数字保持着孤高。
●把284的所有约数加起来等于220,把220的所有约数加起来等于284,它们是友爱数。
它们是上帝设计的数字。
●第一个发现友爱数的人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作出了他著名的论断“万物皆数”,在公元前6世纪。
●早在这个世界出现之前,数字就存在了。
没有任何人见证过数字的诞生,它们一直都在那,从始至终。
人类所能做的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数字告诉我们的一切。
●i是一个虚数,因为它是一个很谦虚的数字,所以用了”谦虚“的”虚“字,而且谦卑的性格从来没有出现在可见的世界里,但总是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用它短小的臂膀,支撑起它的整个世界。
i自然会引出爱。
●每一次我看到孩子们开心地玩耍,我的脑海里就浮现起一首诗,“看到别人的小孩嬉戏,泪水就止不住,为了我那失去的孩儿。
“我的心是 e^(πi)=-1。
就像这个方程式永远等于-1,我们创造的新生活现在永远失去了。
对我们来说,已经偏离了轨道没有人会伸出友谊之手,来分担你的不幸。
●完美数是代表完美意义的珍贵数字。
笛卡尔说过”正如完美的人类是罕见的,完全数也是罕见的。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也只发现了30个完全数。
●完全数可以表示为连续整数的和,28=1+2+3+4+5+6+7。
直到今天,完全数还很神秘,还没有人证明出一共存在着多少个完全数。
●这是一条直线,但你想想看,你画的这条直线有头有尾,这就意味着,你画了一条线段,是连接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直线的定义是没有尽头的,它应该是没有界限的。
但是一张纸是有边界的,因为能力有限,我们只能把线段称为直线。
哪里可以找到一条真正的直线呢?
只有,在这里。
永恒的真理是无形的,不受物质,自然现象或情感的影响。
无形的世界支撑着有形的世界,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用心去看。
●你不必担心,根号代表着坚强,它保护着每一个数字。
●那是一片叶子,那棵雪松有那么多叶子,也是一棵树。
事实上,定义“1”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只有完整的时候,它才是一片叶子,对你来说也是,根号。
一个人整体的和谐是美妙的,这就意味着好。
●我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我只能如此,只能接受现状,让一切顺其自然吧,过好我生命中的每一刻。
●Π这个数字代表了无穷尽的宇宙,而虚数i从来都不惹人注意,最会耍花样的,就是e。
e=2.7182818284...就好像Π,它在不停地转啊转,这个数字似乎失去了理性,像无穷无尽的宇宙。
Π来到e的身边,它们握了握手,再加上害羞的“i",它们走到了一起,彼此一同呼吸。
现在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如果我们加上一点东西(1),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矛盾得到了解决,答案是0,它们所代表的就是虚无的世界。
这个公式是由瑞士数学家18世纪的里奥纳多·欧拉创造的,这就是欧拉公式。
他发现了明显不相关的数字之间的自然关系,就是,一颗星星从黑夜中降落,这是博士最喜欢的方程式。
夜空中一颗星星的美丽,田野中一朵鲜花的美丽,正如这些抽象的描述,一个方程式的美丽是很难去解释的。
我还有太多不知道的东西,但博士教导我,要学会去感受,训练自己的直觉,培养慷慨的感情。
●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我还在追寻着和他一起编织的梦想。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威廉·布莱克
少女心中的浪漫是风花雪月,情人心中的浪漫是甜言蜜语,经历了岁月变迁的人心中的浪漫,是毫不做作的平和,是一种必须用心才能感受的知性美。
当博士谈起数字的时候,他的身上具有一种坚定的温柔,就像在保护一个只有自己才能看见的世界。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那样的世界,像是看不见的直线一样,虚无的,也是永恒的。
花言巧语的浪漫充满不确定性,但直线的浪漫却永恒不变。
比起前者,我更喜欢后者。
保有平和的前提是直面自己的内心,不能参入半点杂质,电影有一个片段对这点阐述的很好。
博士收到了杂志寄来的获奖通知,女管家杏子很高兴,说这可是这个杂志有史以来最高的奖金,博士看了看后就把通知单扔进垃圾桶了,并没有表现出欣喜的样子。
杏子又提议应该好好庆祝一番。
博士说,这没什么好庆祝的,我所做的,只不过偷翻了上帝的笔记本,然后捏造了一些想法。
对,就是这样,正因为是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喜爱,才有偷翻上帝笔记本的可能性。
如果从一开始,就有了名利心,那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生活是一个大染缸,正邪对错,忠奸善恶,无所不有,想要在这样的染缸中保持内心的纯粹是很困难的。
特别在今天互联网如此的发达的世界,地球都变成一个村了,每个人坐到电脑面前,接入网络,就像变成了上帝一样。
可是,真的成了上帝了吗?
不是的,这些都是高科技营造的假象。
以为自己什么都有的人,其实一无所有。
只有回归平凡,直面内心,才能拥有真正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表面上也许朴素,平淡,但其实充实浪漫。
最近,我有一份工作的机会,待遇不错。
对于做还是不做,我的第一个判断是,从智商上来说,我应该还是可以胜任的,姑且试试吧。
但在逐渐接触的过程中,内心产生了抗拒。
我无法想象以后每天8小时做这件事的样子,更无法想象利用业余的时间来学习的样子。
我做不到。
简单点说,我的兴趣并不在这里。
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份选择,是为了兴趣而活,还是为了别的什么。
这样的选择看似简单却十分麻烦。
我们常常谈眼前的苟且,诗人们也尝尝感叹梦碎的声音。
那么,那些令我们捉襟见肘的都是些什么事呢?
我觉得我们的判断出了问题。
我们要么太看得起自己,要么太看不起自己。
一万种假设,就像是一万种牢笼。
我觉得能找出答案的应当是直觉,而不是理智。
直觉建立了人生方向,理智不过是做些添枝加叶的事情。
这部影片给了我面对内心的机会。
我觉得,我想要像博士一样,永远从兴趣的角度来观察人生。
与人相处也是如此,兴趣是最坚固的桥梁。
我觉得这部影片与其是在说数学,莫若说是在探讨人生。
研究数学表面上看似乎什么也得不到,那些是神秘未知上帝的领域,但如果真的喜欢,沉浸于其中的话,其实是可以得到很多的,比如说人生的意义。
如果真正用心去感受生活,凭直觉,而非顾虑和计较,80分钟的快乐也可以像直线一样无限延长。
反过来,每天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抛弃了内心,就算给你无限的寿命也不过是一场永恒的监禁。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也希望有一个博士这样的老师。
影片末尾,在吉冈秀隆开心的把数学课上成了哲学课后,一个声音从教室后面传来,谢谢你。
比起那些膨胀的快乐,这句谢谢多么实在和温柔。
这就是平和的浪漫。
(本评同时存在对动画、游戏作品CLANNAD的剧透)作为小说改编的作品,并且是改编一本超多旁白的电影,想要100%还原原作自然会晦涩了一些。
博士只有80分钟的记忆,但身边的人约定好不说“你已经说过了”来保护他的心灵。
不断重复故事,由于博士的善良和睿智,大家对他的细腻和温情,平凡还是有不少感动。
让我想起CLANNAD中朋也陷入自我谴责的时候渚的父母以及汐对冈崎的温柔包容。
虽然朋也不像博士那样在生活中也充满数学教给的睿智,但他和博士一样风趣幽默,一样对他人充满了热情和爱,一样受了伤还喜欢打棒球(篮球)。
但比起朋也自己无法振作,博士的失忆更容易被原谅。
想到的第一点是和牛哥的对话-我不想再喜欢YD了-为什么?
-我爱YD太多了,没有时间去爱我的数学了一直以为没看完这部电影于是兴致冲冲地搜出来看知道看完结局才感叹原来早已看过一遍了真傻啊!!!
爱分为很多种,对人对事对物,对心向神往倾慕已久的小男森,对迟迟不来的春天,对橄榄球那酷似哈密瓜让人爱不释手的形状。
都有。
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把无限放在手掌心,握紧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以前常常会责备自己,对于浪费掉的时间后悔不已,但现在释怀多了,对于午饭后走过梅花桩拿快递的时间,听英语教育广告人员喋喋不休装作和你探讨人生的时间都觉得是有可取之处的。
他们时不时地提醒着你要多多晒太阳长高,再不学习英语就来不及啦以及其实你还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
然后我只好苦笑着回答她说 I just have a lot of dreams.没有下文了哈哈。
这其实也在引导着你说出你的梦想,不管你有没有实现或者有没有走在实现的路上。
无论他们本身有没有意识到,对于你自己来说是受益的。
这可能比起你一个人坐在地铁站的彩色休息长凳上冥想人生一小时的收获还要多。
清明到了,不能像初二时一样和盆友一身轻装走出家门在熟悉到不行的青浦小镇踏青了。
日渐沉重的身躯(除去每周二的体育课时分)似乎不再轻盈了,那个小镇也好久没回去了不知变成了什么样儿。
还会不会每次出门必碰到同学然后感叹果然大家都住在这附近好海森呢!
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再,就好好坐下来爱数学吧:-P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威廉·布莱克关于失忆 失去记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不知道,但是这种现象真实存在。
如果浪漫一点思考这个现象的话,失忆就好象在人世间突然喝到了孟婆汤一样,你的人生又归零了,你可以从新开始。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是否会有那种象真的喝了所谓的孟婆汤一样,完全丧失记忆,变得像婴儿一样单纯无知的情况呢?
医疗上也许有吧,不过我看文艺作品里面恐怕就不会采纳这种案例了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伴随着失忆,一个人的性格是否会改变?
就像美国电影《全面回忆》里面,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好人,直到最后他才知道,他曾经是一个坏人。
当然,这个例子举的不恰当,因为主人公并不是失忆,而是被串改了记忆。
如果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更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老话。
在各种失忆的症状中,最可怕的恐怕就是间歇性失忆了。
就是那种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记忆,然后马上记忆就会归零,一切从新开始,就好象每隔一段时间就喝一口孟婆汤一样,实在是可怕之极。
可是文艺作品却非常欢迎这种古怪的失忆症,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人类的苦难就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现在有很多电影作品都是这种症状为背景创作的,比如《记忆碎片》,比如《初恋五十次》,比如这部《博士的爱的方程式》。
关于数学素数,是最孤高的数字,自尊,独立。
亲和数,在无数的数字里,只有这两个,是一对,这是独一无二的关系。
完全数,这是上帝的杰作,完美无缺。
在博士的眼里,数学是如此的神奇美丽,不论你说出哪一个数字,博士都会告诉你,啊,这个数字太高贵了。
因为每一个数字,都有他美丽的秘密。
你要用心灵去感受,找到它的韵律。
电影里讲到了关于直线,现实中,你永远看不见直线,它只存在于你的心灵中,延伸到永远。
还有根号,它的含义是坚强,保护着每一个数字,还有那个博士的爱的方程式:e(π*i)+1=0 ,把一切纷繁复杂都归于虚无,归于平静。
这就是数学,如此瑰丽的东西,它不是人类发明的,在有人类以前,它就存在了,就像诗。
斯卡采尔说:“诗人没有创造出诗,诗在那后面的某个地方。
很久以来它就在那里,诗人只是将它发现。
” 关于爱失去的记忆就像一个枷锁,记忆的主人总是在不断痛苦的寻找,而对于间歇性失忆的人来讲,这痛苦是在不断的叠加的,记忆对于他们来说就好象熊手里的玉米,最终发现只剩下一支。
博士的记忆只能维持八十分钟,然后他就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现状,依赖于别在衣服上的几张字条。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你必须要有耐心,以及爱心。
你要不断的重新介绍自己,你要忍耐他重复讲过很多次的故事,最重要的就是你必须清楚你所付出的情感都是徒劳的,很快他就会忘记这一切,你必须重新来过。
有一个描写爱情的过程的句子,叫做“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尽管这个句子已经烂俗到让人观之欲呕的地步,但是却清楚的说明情感是一个叠加的过程这样的道理(所谓的一见钟情,起作用的不是情感,是欲望)。
而当你知道你的情感无法叠加的时候,你就患上了间歇性情感失去症。
和失去记忆的人不同,失去情感的人可以选择放弃这段情感,而恰恰由于有了选择,那些选择继续无怨无悔的付出感情的人,就越发的令人敬佩,他们付出的感情就越发的弥足珍贵。
总有人说,最伟大的爱是那种只是付出而不所求回报的爱。
那么现在考验的时刻到了,面对就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渺茫的希望都没有的对象,你要有“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的决心。
可能你要初恋五十次,可能你要相识二十年。
好象说得有些骇人了,实际上这样一个奇怪的情感对象会让人执着的或爱恋或景仰,必然有他的价值之所在。
或许,他象素数一样独立,自尊;或许,他象亲和数一样亲切,不可替代;又或许他象完全数一样完美无暇,谁知道呢?
就象电影里面的台词一样:“他爱的对象可能有点怪,但爱本身并不奇怪。
”
根号他没有父亲,这是当然的,他是杏子的孩子。
据说单亲的孩子总有些怪异,但他到没有。
根号是博士给取的绰号,大概是脑袋平的缘故,或者还因着像根号一样对一切数字都有着同样的包容。
于是他会和母亲一起作出“不管博士说过多少次,都不要说这个你说过”了的约定,这是怎样美丽的约定;于是他会在母亲无意的伤害博士后,难过万分。
当然,他还可以做个像博士以前一样的老师向同学们讲述那过往的美丽故事。
剧里的妈妈被迫离开了博士家的管家的那份工作之后,在新的工作处拖着台阶:“1、2、3、4……4的阶乘是24,啊,多么尊贵的数字。
”妈妈初次来到博士家里的时候,博士这么问她:“你穿多少码的鞋子?
”妈妈回答:“24号。
”“啊,24,24是4的阶乘,多么尊贵的数字。
”然后每天清晨,这样的对话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重复地发生着。
而妈妈和阿根,阿根和朋友们都这样约定着:即使博士教过我们很多事,我们也不能说“你已经教过我们了。
”而之后,时不时的,会想起博士的话:“数学规律优美而精确,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无用的,即使找出了所有的质数,也不能改善生活,没人会因此变得富有。
当然,不管有多背离世界,很多数学发现都有实际应用,质数甚至以作密码的形式卷入了战争,这是丑恶的一面。
但是那不是数学的目的,数学唯一的目的是探知真理,鼓起勇气睁开你的双眼。
”恩,这是数学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我很喜欢数学,即使周围的大多数人在听到这句话以后倒吸一口凉气然后说:“啊,真厉害,数学好难啊!
”或者“啊,你不觉得数学很无聊很枯燥嘛?
”我依然抱着数学分析和概率论一边苦恼一边满足于各种各样的数字。
重要的是在解开每一道难题之后,对未知事物的恍然大悟,以及心里的满足和莫名的勇气。
你突然发现原来自从世界开始以来就存在的数字,这是逻辑,那是真理,你突然发现世界很大,即使数学告诉了一个准确的答案,却依然有好多的未来在等着自己。
无穷无尽。
当然我们记得的东西往往没有数学家那么深,那么多。
传说金鱼只有7秒的记忆,甚至会对自己刚才有没有吃过东西都非常困惑。
《初恋50次》里同样,由于记忆太短,于是两人一次又一次的相遇。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们总是在忘记一些东西,应该记得的,也全部忘记,我们还同时在记住很多东西,不应该记得的,也全部印象深刻。
我对此非常的困惑。
后来妈妈最后看着博士的嫂子说:“即使只有80分钟的记忆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现在。
”人生可以很长,长到有天连看着当初最爱的人也会觉得腻。
人生也可以很短,短到只有八十分钟,连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都会记不清。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你还是可以创造奇迹。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我依然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与你相遇。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也请让我成为你的第一个朋友。
你看,80,多美的偶数。
说到底,时光的长短并不重要,因为在无数的数字组成的时间之河里,我们遇见了弥足珍贵的人们。
两个晚上,在办公室里看完了这个电影,也是第一次看小泉尧史的电影。
简单的剧情,简单的人物对话,清新的画面,却让我思考,自己以前一直忽略了数学的美。
数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μαθηματικά,意思是学问的基础。
古希腊时期便有了逻辑,演绎,证明,公里话等基本的方法和理论,而早期的数学界亦是有赫赫有名的人物,毕达哥拉斯,被称为几何之父的欧几里得,柏拉图等。
<图片1>电影中主要讲博士,管家和管家的儿子的故事,通过简洁的对话,于日常生活中娓娓道来数学的美。
电影的开场:”你的鞋子多大““24cm““是4的阶乘“完全数6=1+2+3一个数的真因子之和等于数本身友爱数284和220220:1+2+4+5+10+11+20+22+44+55+110=284284:1+2+4+71+142=220除自己之外的所有数的加和是对方真正的直线只有在心里,永恒的事实是看不见的,是不会因为事件或情绪动摇的,那个看不见的世界,支撑着看得见的世界。
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在心中才能找到。
欧拉恒等式,被认为是最奇妙的算式e^{i \pi} + 1 = 0无理数的pi代表着无穷尽的宇宙,i是虚数,e也叫作纳式数字,没有终止的无理数,似乎使数学失去了理性。
然而当e遇到pi和i,加上一个整数1时,一切就归零了。
这个电影触发我思维的另一个维度:学会发现并欣赏数学的美。
Feb202016@Delft
原文:http://www.coletree.cn/weblog/?p=34 大多以数学或者数字为卖点的电影,都是试图与观者比拼智力,成功者,会让你觉得像经历了一场淋漓尽致的IQ测试,从而体会到数学的无限趣味。
对于数字本身不太敏感的我,一直以来对于数学或者数字主题电影的认识也仅限于此,直到《博士爱的方程式》,才让我真正感知了数学的美丽,一种在平凡生活中孕育神奇的美丽。
根据日本女作家小川洋子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只有80分钟记忆的数学博士和他的钟点工以及钟点工儿子“根号”的故事。
关于记忆这部分,我想本片大概借用了《记忆碎片》中的概念。
看到浑身贴满备忘小纸片的博士,总是会想到《记忆碎片》里的Lenny。
不过博士的失忆在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象征,80分钟循环的生活,只是在概念上浓缩了我们日复一日的平淡。
影片里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幸:失忆的数学博士,失去一条腿也“失去”爱人的博士“嫂嫂”,失去丈夫的钟点工杏子,以及失去爸爸的“根号”。
但在杏子眼里“重要的不是记得什么,而是现在”,在她的悉心照料和阳光般心情的渗透下,博士每个80分钟的生活都是那样美好。
同时,博士对于数学的那一份美好感情也反过来影响着杏子和“根号”:素数,是最孤高的数字,自尊,独立;亲和数,在无数的数字里,只有这两个,是一对,这是独一无二的关系;完全数,是上帝的杰作,完美无缺;直线,是看不见的,它只存在于你的心灵,延伸到永远;根号,是坚强,保护着每一个数字;最后还有博士的爱的方程式:e(π*i)+1=0 ,一切纷繁复杂最终都归于虚无,归于平静。
影片是平淡缓慢的,有着日本影片特有的步调和明快的色彩。
这样一个简单美好的故事里,数学的美融进了生活,此刻的你就像徜徉在封面上樱花盛开的花园小道,感受的只有舒适和温馨。
考试、升学、毕业、工作,忘记了数学的美丽,直到看到这部电影,和里边的学生一起上了一堂数学课,又想起了素数、e、阶乘...想起了欧拉公式。
人生中有数学,数学中有人生。
e^iπ+1=0。感觉小时候“讨厌”数学可能是因为没有get到它的趣味的契机,而且遇到的老师都讲得太干巴。
优酷的视频后半部分断断续续的重复,跳着看的后半部分。不知道是不是完全,好乱呐
太治愈了,不想给高分,但是确实很好看的电影。。。
不要以爱情之名让我做任何事
比较沉闷,跟自己较劲。
这部电影比想象中要烂。80分钟记忆的设定是不错的,可是电影没有把故事讲好。女主角的演技好烂…
七分。什么情爱倒没什么看头,也不要门为什么只有女主能成为长久的管家,我倒是比较关注博士那种智力带来的乐趣,王小波说的智力游戏的乐趣大概如是吧,仅仅思考就会带来的乐趣,非一般人所能,所以我还是想更多的物质更让人安心吧,因为大多数人没那个智力水平。
高中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放的。题材比较让人记忆深刻
母亲视角 转化为 儿子视角
同样是片段记忆,日本却拍出来温情,这其中也包括对数学的敬畏和热爱。所以,数学是一门学问,享受数学是一种幸福,幸福的人遇到一起,痛苦,难过,这些也就都不存在了!即使片段的记忆,也是珍贵的财富。那,去保持着热爱吧,然后获得幸福!
男性数学博士 女性家政服务 完了ending的时候并腿坐
大概还是书比较好
看过几遍,依然是兴致勃勃,这是一个回忆形式,所以回忆的内容都是美好,真善美。……故事的内核是《初恋50次》,非常有趣,无限循环中,通过数学传达出人生的哲理,是的,数学只是我们人类发现的,而不是发明的。……深津绘里扮演妈妈,是那么自然,亲和。
妙啊妙啊。什么鬼设定和不伦关系
看了书觉得很有趣所以来看电影 总觉得女主演技有些不自然?emm还是日本人的日常就是这样? 中间有一段觉得有点无聊 总体还是很治愈很温情 像我看的一贯的日本电影
是苗苗在上课的时候给我们放的片子 第一次让我觉得数学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所以感觉回味无穷 也许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会因为有人热爱而变得生动吧 P.S男主角的根号发型相当独特
如果有时间可以看~
听说还不错 可是我看不进
要是真按照数学史的脉络,我会觉得数学好学一点
美丽有两种:一是深刻又动人的方程,一是你泛着倦意淡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