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讲的是第二次大战期间,12名挪威破坏小分队潜入了德国在挪威境内的驻扎港,实施代号为“红色马丁”的破坏计划,11人被捕,第12人得以逃脱,并将秘密文件带回英国。
影片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扬·巴尔斯鲁兹的真实故事改编。
1943年,英国向纳粹占领的挪威北部派出12名破坏小分队。
当他们的船被德国人击沉后,唯一幸存的扬·巴尔斯鲁兹独自向中立国瑞典前进。
然而,恶劣的天气可能是比纳粹巡逻队更大的敌人,扬·巴尔斯鲁兹最终结局如何又会如何呢?
自由是人类灵魂最本能的渴望,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才有梦想!
活着才有自由,活着才有可能!
希望世界和平,世间再无战争,战争的残酷,泯灭不了人性,电影传达了坚持可贵的信念人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和磨难(只要不是致命性的打击),假以时日都能恢复如初,甚至会变得更加优秀,因为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加强大。
👨 《第十二个人》(挪威🇳🇴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故事背景为二战时期12名挪威士兵潜入德国执行秘密任务11人被捕第12人得以逃脱而男主角就是这第十二个人鬼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寒冷,恶劣的天气受伤的他,还要躲避德国士兵的搜捕虽说一路有好心民众帮忙但是他的痛苦,以及一路所受的苦难还是无法言表的男主凭借坚强的毅力,奇迹般的活了下来63天后,与德国士兵的“追逐游戏”终于结束男主把机密文件安全到达挪威“他说他不是英雄那些让他活下来的人才是英雄”电影没有战争的场面但是场面比战争片,更加扣人心弦不管是德国士兵还是男主角人物个性刻画的都非常到位在寒冷恶劣的天气下拍摄难度可想而知没有战争场面的电影也可以如此精彩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绝对的五星。
一个人从头演到尾,能够战争中逃亡59天活下来简直就是奇迹,而这个一,也成为了很多挪威人的希望,也最后破败了法西斯中尉的不可一世的尊严。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肯定会有一些照顾电影情节的场景,比如滑雪越过驻守阵地,草棚军徽掉落,麋鹿越境等,但是精彩与感人场景和其他电影相比,真的数不胜数,被救助六次,妇女,老太,大个,小女孩一家,农场一镇人,越境中立国。
精彩的场景更多,小女孩的地图指引,农场被救,咬牙切掉脚趾,连环梦,以及感人的场景,雪崩后存活呕吐红眼画面,被误放石缝四天仍然存活,最后麋鹿救主成功越境逃脱等感人镜头,热泪盈眶,值得回味的场景太多,足以用多个电影来群体比较不落下风。
最后想说的就是你看过2020年33万人的冰岛闯入世界杯的记忆吗!
北欧人的团结与齐心真的令人敬佩!
Ni liv 九死一生(1957)片名:Ni liv 九条命/九死一生(1957)导演: 阿尔内·斯库恩制片人:阿尔内·斯库恩编剧:阿尔内·斯库恩 /达维·豪沃思日期:1957年11月11日 制片国家/地区: 挪威语言: 挪威语上映日期: 1957-10-03(挪威)片长: 96 分钟类型: 动作 / 传记 / 冒险IMDb链接:https://www.imdb.com/title/tt0050762/IMDb评分:7.4主演:杰克·菲德尔斯塔德...... 扬·巴尔斯鲁德亨宁 摩恩....... 艾格尼丝阿尔夫 麦尔兰德....... 马丁约阿希姆·霍尔斯特-延森......... 爷爷莉迪亚·奥普莲.............. 助产士 爱德华·德拉布勒 ...... 学校教师斯韦勒 汉森........学校教师 罗尔夫·索德............... 西古德·埃斯克兰奥塔尔.威克伦德.......... 亨里克奥拉夫 诺德罗 ............ 康拉德 阿尔夫·拉姆索伊......... 伊瓦雪橇手延斯·博林 ..........阿尔弗雷德雪橇车手佩尔 布朗肯 .......奥勒 雪橇车手格蕾特 诺德罗.........速记员利勒比尔 诺德鲁姆.......... 护士剧情简介:Nine Lives(挪威语: Ni Liv)是一部关于扬·巴尔斯鲁德的1957年挪威电影,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挪威抵抗运动的成员。
1943年,12名挪威破坏小分队潜入了德国在挪威境内的驻扎港,实施破坏计划摧毁德国飞机塔楼的行动。
当他和他的士兵们寻求一个值得信赖的抵抗联系,意外地与一个背叛他们的挪奸接触时,这个任务受到了损害,结果11人被捕,第12人扬·巴尔斯鲁德得以逃脱,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躲过了德军的追捕,这些公民设法将巴尔斯鲁德移到瑞典边境附近,但被迫将他留在雪洞中大约两个星期,然后他们返回并将他送到驯鹿牧民那里,最终将他带到边境安全,从挪威北部海岸逃到了中立国瑞典。
第十二个人(2017)此片系老片新拍《第十二个人》/Den12.mann/12th Man/12-й человек导演:哈拉德 兹沃特编剧:托雷·豪格和阿斯特丽德 卡尔森 斯科特根据扬·巴尔斯鲁德拯救他的人真实历史事件改编音乐:克里斯托夫贝克 摄影:盖尔 哈雷 安德烈亚森编辑:延斯 克里斯蒂安 福德斯塔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5日产地:挪威类别:剧情/历史/战争语言:挪威语上映日期:2017-12-25(挪威)IMDb评分:7.6/片长:135 分钟主演演员:托马斯·古列斯塔德 ..............扬·巴尔斯鲁德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党卫军少校 库尔特 斯塔格玛丽 布洛克胡斯 ........... 古德伦 格隆诺沃尔玛兹·斯约格尔·佩特森 ....... 马吕斯 格隆诺沃尔肯 伊恩·奥尔森 ........... 尼尔斯·尼戈·尼尔森朱莉娅 贝奇 - 维格 ........ 汉娜 格隆诺沃尔马丁·基弗...........瓦尔特 文德斯特隆 彼得 斯坦索·蒙奇 ........阿斯拉克·沃斯沃尔玛丽亚·格拉齐亚·迪 梅奥............ 安娜·彼得森埃里克 里斯霍姆 维勒 ........... 佩尔·布林德海姆哈孔·索斯特森·尼尔森.......... 埃里克 莱西特托尔尼 格哈德 阿安德拉.....斯韦勒 奥德克韦海伦亚历山大·兹瓦特 ...... 斯苏尔·卢德维森 特罗瓦阿格 奥勒 维克多 科拉尔...... 马格努斯·约翰·克瓦尔维克哈孔·斯梅比 ...........哈拉尔德·彼得 拉特维克阿克塞尔 巴罗 奥森 ..........弗里斯乔尔·迈耶 豪格兰德埃里克·迪恩斯 ........... 比约恩·诺曼·博尔斯塔德丹尼尔·弗里克斯塔德........... 加布里埃 萨尔瓦森肯尼斯·阿克兰·伯格........... 阿尔弗雷德 A·维克西格德 科尼利厄斯 拉基伊德 ..... 英格瓦尔德·彼得森艾吉 彼得森 ........... 拉格茜尔·汉森剧情概要:第12人电影讲述了扬·巴尔斯鲁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逃离纳粹的戏剧性故事。
二战中关于杨·巴尔斯鲁兹的真实故事, 他是1943年从英国派往纳粹占领的挪威北部的12个破坏者之一。
在他们的船被德国人击沉后, 杨继续在寒冷的气温下躲避并游过峡湾,逃到最近的岛屿。
当地人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他向中立的瑞典奔走。
然而, 恶劣的天气状况可能比纳粹巡逻队成为更大的敌人。
(二战电影馆)
听说是真实事件改变,这本来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影片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向纳粹占领的挪威北部派出12名破坏小分队,潜入了德国在挪威境内的驻扎港,实施代号为“红色马丁”的破坏计划,并将秘密文件带回英国,当他们的船被德国人击沉后,11人被捕,唯一幸存的第12名小队成员为了对的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为了完成他们的任务的故事,其实情节本身不太复杂,难的是回去路上的追逐。
片子里没什么大的战争场面,可气氛感十足,虽然一直在逃跑,但对战争的描写以小见大,男主独自向中立国瑞典前进的路途中被各种人帮助或保护过,他之所以能最后活着回去除了自己的坚强意志还有就是一路上大家对他的照顾一起共同的努力的结果,最后的成功不仅仅是他的,更是大家的,因为大家在战争的漩涡中也都需要这样一份奇迹,当然他也是运气真的好,男主最后对新兵说的话我听到好感动,挺不错。
在电影中寻找曾经迷失的自我、忘却的美好和更广阔的世界.....欢迎关注!
R君说的确这部电影像极了莱昂纳多的《荒野猎人》。
如果说莱昂纳多在那部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获奖影片中主要的对手是大自然的话,那么这一次,这部电影的主角杨.巴斯路德要面对的,可是整个挪威的盖世太保组织,一个相当强大的德国纳粹精英领袖,和同样冰天雪地严酷的生存环境......整整63天,生死存亡,最后能在重重封锁围剿下,从挪威逃到了瑞典,最后回到了英国.....
重点是,这整个奇迹般的事情的确是件真事,而电影中涉及的情节、桥段和人物也都是真实的........这更让人惊异于,人的潜能、意志及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实际上总能完成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其实这也算一部主旋律电影,但是拍摄的风格的确写实,带有北欧电影明显的慢节奏,不过由于过程跌宕起伏,面对的对手又实在非常强大,所以还是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豆瓣的7.8分也说明,大多数中国影迷还是认可了本片的质量。
2战中挪威、瑞典和德国的恩怨情仇
挪威,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北部,东面大部分国境和瑞典接壤(所以也是主人公首选的逃跑路线),东北面则是芬兰和俄国。
整个挪威的海岸线长达2.1万公里,因为正处北大西洋暖流的路线上,所以大多数挪威海港都是天然的优良的不冻港,非常适合作为潜艇和战略轰炸机的基地(用来对付英国),也是俄罗斯军舰出摩尔曼斯克的必经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欧洲战略地位。
德国在2战中每年需要消耗大约1500万顿铁矿砂,其中1100万吨都来自瑞典,而这1100万吨铁矿砂,又都是在挪威的纳尔维克的港口装船,再送往德国,而这一路都在挪威的水域中发生.......此外,在那个时代,挪威的诺尔斯克电气化工厂,是全世界唯一可以提供重水提炼的工厂,而重水则是研究原子弹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1940年德国进行了核分裂的实验之后,每年向这家挪威工厂订购的重水从300磅增加到1万磅。
(后来英国为了阻止纳粹拥有核武器,还组织了一只突击队特别去破坏重水工厂。
这一段历史1965年被拍成了电影《特拉马九壮士》(The Heroes of Telemark),由柯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 主演(中国曾经引进,并且改名叫《雪地英雄》,其中柯克在船头用杆子拨开水雷的一段情节也算是电影史上的经典桥段之一。
)
因为挪威的地位如此重要,起初希特勒希望让挪威保持中立,这样可以不影响大量的原料供应。
(事实上,2战中2个欧洲中立国,瑞典和瑞士,多多少少都偏向了德国,各自都能满足德国迫切的需求。
比如瑞典供给德国铁矿砂,瑞士则帮纳粹德国洗了不少钱。
如果占领这些国家,先不谈这2个国家军事也不弱,而且山地国家对装甲部队来说本来就不好打,即使打下来也要花很多军队占领; 此外,即使占领了,他们就也无法用中立地位帮德国做一些只有中立身份才可以做的事情。
所以,占领不比占领更有意义,当然希特勒不是傻瓜,不会非要去占领他们。
)但是挪威却不太一样,因为挪威的战略位置,所以英法也不断对挪威的中立施加压力。
1939年9月19日,英国内阁就通过了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的提案,在挪威领海中布雷,以切断纳粹德国从瑞典进口的铁矿砂运输线。
1940年2月5日,英法在巴黎的最高军事会议就拟定准备派遣一只远征军,在挪威登陆后,再占领瑞典的耶利瓦勒铁矿......一系列情报都让希特勒觉得,挪威成为他必须要拿下的一个战略要地,否则枕边埋伏着刺客一般让他寝食难安.......1940年2月16日发生的阿尔特马克号事件,改变了纳粹德国的立场。
英国的驱逐舰“哥萨克”号上的军队,在海军上校菲利普.维安的带领下,强行登上了在挪威水域的德国战舰“阿尔特马克”号,解救了被关押在船上的290名英国战俘,并打死了4名德国水兵。
而在整个突击过程中,旁边的2艘挪威战舰则完全只做壁上观。
事后,挪威政府也仅仅对英国做了抗议。
这一事件,让希特勒觉得挪威对英国的行为不仅是纵容,甚至带有鼓励的性质,有偏向英国的嫌疑,因此下了决心要解决挪威。
在准备了一个多月后,纳粹德国于1940年的4月9日,发起了“威瑟堡演习”行动,同时对丹麦和挪威发起了攻击。
而这期间,英国舰队因为被德国迷惑而觉得德国要入侵英国,徒劳无功的在北大西洋扑了个空......不同于丹麦几乎没有抵抗,4个小时就俯首称臣,挪威却表示要抗争到底,而且抵抗的相当顽强。
一度德军还不得不退出占领的纳尔维克港。
但是挪威自己的纳粹党吉斯林自己的“第5纵队”还是起到了作用,1940年5月,德军再次展开大规模攻势,而到了6月因为法国自己已经危在旦夕,英国也应接不暇,因此英法联军于6月7日把自己的军队全都撤出了挪威。
孤军奋战的挪威一共在开战前只有6个缺编的步兵师,当然挡不住德国21集团军(下辖7个整师)和大量海空军支持的德国军队。
终于于6月10日,德军成功占领挪威全境。
挪威政府和国王流亡到英国。
挪威纳粹党吉斯林成立了傀儡政府,挪威正式陷落。
挪威战役大概是军事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3栖作战的战争。
德国在这场战争中一共伤亡了5700人,英法和挪威一共伤亡了5000人(可见抵抗相当的猛烈)。
但是德国海军付出了10艘驱逐舰,1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4艘潜艇的巨大代价。
对应则是英国沉没了1艘航空母舰(“光荣”号),1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法国损失了1艘驱逐舰。
但是,挪威战役彻底改变了北欧的格局,瑞典彻底倒向纳粹德国,德国保障了自己的铁矿砂供应和重水供应,控制了波罗的海进入北大西洋的入海口,同时拥有了诸多对英国的海军战略据点。
勇敢的挪威人却从来没有真正投降过。
他们在英国组成了自己的抵抗组织和军队,积极参加了大西洋海战和不列颠空战,牵制了相当多的德国军队。
1945年5月德国正式投降时,不到400万人口的挪威,有40万德国军队在这里最终投降,可想如果这40万德军如果投入苏德战场和西部战线,又会对盟军造成多大的影响......因此,本片所叙述的挪威军队和人民对德国的抵抗,正是反映了当时挪威的情况。
希望,才是真正普世价值观
很多人都觉得,胜利才是英雄的前提。
但是,这完全不是普世价值观。
就像诺兰在《敦克尔克》中表现的那样,在绝境中,“好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 因为,这些看似失败的生存,带来的是希望。
而希望才是真正最珍贵的东西。
杨.巴斯路德的整个挪威突击队所执行的“红色马丁”计划,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他们本来需要对挪威的战略目标做破坏,但是因为原定在挪威的联系人已经失踪,他们的船只还没有来得及真正靠岸部署,就被告发并被德国人发现。
一场海上激战后,11个人都被活捉,只有杨勉强逃脱.......有人说,杨是为了把机密文件带回英国。
其实哪有什么机密文件,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逃亡行动。
脚趾被打掉的杨,一心只想逃到中立国瑞典,然后再回英国。
而当地的纳粹盖世太保头目,武装党卫军少校库尔特(Kurt),是个相当厉害也尽责的角色,一心要把这漏网的第12位挪威反抗军抓住。
而所有碰上杨的挪威人,都努力在帮助他逃避盖世太保的追杀,保护他的生命,并且想尽了办法要把他送到瑞典。
这就是一场冰天雪地之下的猎杀游戏。
杨自己强烈的使命感和生存意愿,给了他无穷的勇气,完成了很多几乎不可能的历程。
他一个人在冰冻的海洋中游过了海峡,几乎在雪崩中死掉,自己亲手切掉了自己的坏疽脚趾(这还真有“关羽刮骨疗伤”的风格),在雪山中不能动弹的饿了10天,最后还依靠驯鹿奇迹般的回头在枪林弹雨中冲过了边界......真的让人感叹,人的潜能实在是无穷的。
电影中特别描绘了库尔特少校亲自在冰海中尝试一个人可以在这么冰冷的海水中坚持多久的实验。
不仅说明这个对手可怕的认真,更说明了杨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历程。
而所有冒死帮助杨的那些挪威人,甚至包括杨那些被最终酷刑折磨致死的战友,坚持不说杨的可能去处,他们拼命都要把杨救出去,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这样成功的从盖世太保手上救出这样一位挪威军人,这就是一场奇迹。
而挪威人民,需要这样的奇迹,来鼓舞所有人的勇气和抗争的精神。
电影中最精彩的一段是最后杨混在一群驯鹿中冲过挪威瑞典边境。
意外的雪橇失去控制,驯鹿在关键时刻又回到身边,杨自己依靠自己突出重围,一波三折的过程绝对让人过目难忘。
最后,杨对训练的新兵说的一句话也相当令人感慨:“听好了,不要害怕,我们必须阻止这种疯狂。
”
让R君也想到了《星战外传:侠盗一号》中,当莱娅公主收到了侠盗一号最后拼死找到的死星设计图时,军士们问到:“公主,这是什么?” 莱娅说:“ 希望!
”信念和希望,才是一切未来的根本。
多大的艰难和委屈都认了,为什么要放弃希望,放弃自己过去那么多年最好的岁月和一切的付出?
否定希望和信念,也就是否定了自己。
这也许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精神,也许这才是真正值得看这部电影的核心原因。
R君,2018年6月10日,于上海·END·
当我在回味这部精彩紧张的佳片时,一种国家荣耀的情绪慢慢充满了我的心肺。
当十一个挪威同伴在破坏德国战略设施失败被杀后,最后一位勇士克服万难,奇迹般的逃脱追杀。
不得不佩服这位战士的意志和勇气,但慢慢的,我发现了站在他身后的那群不顾危险营救的挪威人,到底谁是第十二人?
我想起了自己的国家。
想起了国家的精神,想起了很多。
你可以征服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自由,我们的言论,但你征服不了我们的意志和精神。
1940年4月9日,纳粹德国占领了挪威,希特勒在挪威建立了堡垒,并将飞机、军舰、潜艇驻扎在北部地区。
1943年3月24日,“红色马丁行动”启动,英国训练了12名挪威士兵,并把他们送到挪威执行一项破坏德国的机场和设施的任务,只有1个人活着回来了。
这个故事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第十二个人》就是根据此事改编。
电影开门见山,一开头就是12人的破坏小分队被德军袭击的片段,其中11人被捕,只有扬·巴斯路德侥幸逃脱。
整部电影都是讲述德军追杀扬、扬奋力逃跑的故事,他先后游过一个水温低于零度的海峡,坐船穿越峡湾,滑雪遭遇雪崩,乘雪橇翻过一座山,来到挪威和瑞典的交界处,最终被一只驯鹿送到瑞典。
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再加上挪威人民的帮助,成功从德军的追击下逃脱,并将秘密文件带回了英国。
片尾字幕显示:扬·巴斯路德继续训练新兵,直到挪威被解放。
扬并不认为自己是个英雄,他说:那些让他活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1988年,扬去世,人们按照他的遗愿将他埋葬在曼德伦,和帮助过他的人在一起。
《第十二个人》虽然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是这并非是扬一个人的故事。
如果没有挪威人民的帮助,他是无法成功逃到瑞典的。
而长达135分钟的片长也给了其它角色更多的戏份、更大的发挥空间。
比如地图只有一部分,一个非常精通地理的小女孩为扬指出了前往瑞典的道路。
再比如扬被子弹打断了脚趾,不能涉水,皮尔德斯就背着他到岸边。
还有马吕斯冒着判死刑的危险窝藏扬,并且和同伴用雪橇拉着扬帮助他翻过雪山。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马吕斯收留扬之后,马吕斯的妹妹古娟就对他产生了好感,后面还提出要去雪山上找他。
而我们也能从片尾字幕得知古娟直到20年后才结婚。
这种处理手段非常高级。
诺兰曾经说过:“如果在战争片中加入爱情戏,会让人觉得很假。
”而《第十二个人》仅仅是暗示观众古娟对扬有好感,最后又说古娟20年后才结婚,其它的就交给观众自己去想象。
这是一个开放式桥段,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毕竟电影中古娟从没有亲口说她喜欢扬,也就不存在杜撰的嫌疑了。
电影没有明确交代古娟和扬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我们可以猜测这20年来,古娟一直在等待扬,也许他们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以上细节使得从扬到古娟、马吕斯等挪威人民的形象也变得清晰起来,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立体。
所以这绝对不是一部个人主义电影,电影里的大量角色都有着鲜明的形象,而他们正是扬成功逃脱的重要因素,是他们为扬提供了帮助。
这不是主角拯救世界、拯救人民的故事,而是人民拯救主角的故事,和那些刀枪不入、神功护体、救人民于水火的个人主义电影的确不太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扬说: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英雄,那些让我活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正如《七武士》的台词:打了胜仗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些农民。
《第十二个人》值得争议的地方在于扬的逃离经历,比如游过海峡、遭遇雪崩、被驯鹿送出国境等桥段显得不够真实。
由于扬的经历过于离奇和夸张,因此有网友称这部电影为“抗德神剧”。
事实上,《第十二个人》和《敦刻尔克》类似,并非是讲述盟军和德军正面作战,而是关于“逃跑”。
《敦刻尔克》是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而《第十二个人》是扬从德军的驻扎港逃跑到瑞典。
扬要做的不是攻打德军,他只需要成功逃跑。
因此,“抗德神剧”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更为重要的是,电影并非凭空臆想,而是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
近几年来,根据真事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多,比如《萨利机长》中,萨利机长在哈德逊河迫降客机,155人全数生还;《敦刻尔克》中,英国的计划是力争撤离3万人,结果成功撤离了33.5万人。
《血战钢锯岭》中,戴斯蒙德在战场上拯救了75名战友而安全生还。
倘若没有这样的历史背景,观众就会觉得太假,觉得萨利机长、英军、戴斯蒙德、扬是不是开了挂?
正因为这些电影都是根据真事改编,有历史事件做支撑,也就提高了可信度。
除此之外,根据真事改编不仅能让观众更加相信这部电影,同时还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
普通电影尽管励志、充满正能量,但你知道这都是编的,而根据真事改编的电影会让观众觉得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毕竟历史上真的有人这么勇敢、坚强,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就以《第十二个人》而言,电影传达了信念和坚持的可贵。
尽管这部电影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扬真正的经历或许不像电影中那么充满传奇色彩,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确在德军的追击下存活了几十天,并且安全逃到瑞典。
死亡来临之前,他的求生欲促使他的潜力得到了全面的发挥,从而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的壮举。
人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和磨难(只要不是致命性的打击),假以时日都能恢复如初,甚至会变得更加优秀,因为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加强大。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相信:你远远比你想象中更加强大,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你不行”。
水准中上的历史传记电影,有些地方稍微的过于形式化。
电影《第十二人》讲述了十二个挪威间谍中仅剩的一个,活着通过纳粹占领的挪威为盟军传递情报。
改编自历史上的真人真事,立意非常好,挪威人为拯救挪威的正义战争贡献力量。
然而,过于类型化的处理,让这部电影成为不了经典。
整部电影的推动力都是外在冲突,纳粹军官咬着不放,让主人公和帮助他的人们不断的陷入陷阱。
这样的故事的确有很强的戏路张力,代价是折损了电影的宽度、深度。
宽度是指在挪威人和战争的关系上没有能更多的体现出来,使得挪威人拯救挪威只成为故事的一个背景。
深度是指对人物的塑造不够,电影塑造了一位勇于牺牲的战争英雄,但没有塑造一个为了国家勇于牺牲的普通人。
导演过于追求形式这点在片中的梦境戏份可以明显感受到。
反复的梦境加上摇晃的曝光过度的镜头,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恐怖片。
拍的还是挺重口的,可惜太过拖沓。男主是个倒霉催的,男主更是个不死之身。洞穴酒店给满分,无敌的极光景房啊。
猫有九条命,他有九十条命。
杨,不认为自己是英雄,他以为:让他活下来的人才是英雄
如果小李子在《荒野猎人》的表演可以拿奥斯卡,那么本片的男主也可以。
当国内小鲜肉在水里拍个镜头时,一堆人围着嘘寒问暖,再看这部片子里的演员,真是天壤之别,快把命拍进去了
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故事核心更像是借鉴于西格斯的《第七个十字架》。前半部分处理的沉稳冷峻;后半部分就略显拖沓和煽情了。3星半。
真实的故事本身应该很感人吧。电影处理的凑合,略有点拖,主要是结尾处理的更差
这种电影看了就想睡觉 没有雄伟壮观的场面 哪怕一点点都没有 欣赏不来!
比北欧的冬天更冷的是北欧的战争电影,叙事之中几乎不夹杂任何情感,甚至完全不煽情、不“示弱”,全部的影像都是为了叙事而存在,冰冷而克制,像一把尖刀直插心脏。尽管标明“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第十二个人的事迹与经历太过传奇,而且没有找到比较详细的资料,所以对电影中的神话亦不可全信。
习作水平
消极的逃亡谈不上胜利,过程也无惊无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当然,挪威人在二战没啥参与感。
It really hurts.
这几年北欧几国吊着膀子比谁出息,丹麦开战日,我虽然败了但我尽力了,挪威国王选择,我虽然败了我没投降。爱沙尼亚的1944,,再残酷爱沙尼亚人都挺过来了。这是一个比谁更有种的故事。无论如何都顽强活下来的杨,是最纯正的维京种的呼吸。
不油腻的抗德神剧,真的挺厉害的,佩服男主
除了有点长有点拖沓,其他都很还不错,真是太难了这位大哥
这种狗屁电影哪来的高分?
浓浓的北欧风,男主逃生的交通工具竟然是——驯鹿拉雪橇!
实在有点无聊。。。
非常写实的战争片,主角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追杀,而且环境不断恶化,犹如荒野求生一般的活了下来,最后向挪威致敬。
3.5星,节奏很好,战争中真是每一个人都是一篇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