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

一年到头,The End Of Year

主演:陈刚,王昌娥,张彤,冯丁洪,曾韵蓁,王明智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一年到头》剧照

一年到头 剧照 NO.1一年到头 剧照 NO.2一年到头 剧照 NO.3一年到头 剧照 NO.4一年到头 剧照 NO.5一年到头 剧照 NO.6一年到头 剧照 NO.13一年到头 剧照 NO.14一年到头 剧照 NO.15一年到头 剧照 NO.16一年到头 剧照 NO.17一年到头 剧照 NO.18一年到头 剧照 NO.19一年到头 剧照 NO.20

《一年到头》剧情介绍

一年到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春节将近,带着同村的几个兄弟在北京奋斗多年的包工头张国栋(陈刚 饰)正准备放下一年的辛劳,带着女友回家过年,但是一次小小的事故,让他结识了苦于无人装修新房的重点高中副校长白老师(冯丁洪 饰),于情于利,张国栋踊跃接下了白老师家的装修工作。另一面,内科主任医师李家梁(张彤 饰)也准备带家人回湖南老家为老父亲做寿,可不仅车票难求,一心想让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妻子害怕耽误儿子学习,对回家一事坚决反对。张国栋的装修工程出了差错,着急用新家招待归国儿女的白老师急火攻心,进了李家梁所在医院,李妻得悉白老师身份,开始考虑如何为儿子拉上关系……一出回家探亲的戏剧在北京城里上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披沥迷世外桃源校园腥复仇隔离区残酷夏天第一季铁色高原广阔天空!光之美少女誓言今生珈百璃的堕落蜂巢天体的秩序OVA某位少女的假日记忆奇旅警察世家第四季最短的距离是圆的王的男妃富江最终章:禁断的果实爱渴望孔雀东南飞粗点心战争第二季美国围攻梦华录八十一格有一点动心失踪秘闻登陆之日东京伤情故事SP:千住之恋女子警察的逆袭新贵第一季多襄丸限定的记忆

《一年到头》长篇影评

 1 ) 回家过年

看完全片其实我的感觉是比较一般,尽管是08年的片子却依然是多年前片子的质感,也许是成本所限吧,而剧本的一些情节的俗套也让没什么特别的好感,但看了豆瓣上一边倒的好评,我惊讶这部小成本有着这样的亲和力,其实倒不是片子的风格有多么真实,只是片中这些再普通不过小事,很容易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草根电影,尽管有俗套但这就是我们普通的生活,这就是我们质朴的情感,年底的时刻,天南海北的人们都有一个想法:回家过个团圆年!

不论有多难,我们都要想尽办法,回到老家,看看家中的尊长亲朋,这样,我们这一年也算完满了,下一年也就有了奋斗的动力

 2 ) 属于每个中国人的07年民生故事

先说点电影之外的,暖呵呵的看完此片,一上豆瓣,齐唰唰的全是两个新豆友的“评论”,可见片方的焦急。

可不是嘛,放映现场一片叫好,交流热烈,可怎么最该发声的豆瓣上迟迟等不来多少观感呢,换我也急,或许大家都在一年到头时忙着做好最后一单,赚够年终奖,春运回家吧。

从这两位新豆友的“评论”可以看出,片方对此片的优点和不足都认识清晰,而从与深航的创新合作看来,宣传上也让人耳目一新。

可大面积的广告式“评论”真的不适合豆瓣,这里都是一群要么资着要么愤着的文青艺青,自信着自己的判断力,进来一看,不滋出逆反心理,从而春运前错过好片?

下面进入正题:1月中,报社因为大面积覆盖报道春运,好不容易得到广铁150个名额的春运车票。

昨天,技术部设计个页面,让有幸被通知到的员工中午1:30起抢订车票,一人限2张,只能到户口或籍贯所在地。

1:31,内部QQ消息通知,抢票已经结束,仅仅1分钟,就已几家欢乐几家愁。

欢的人也还得提心吊胆担心协议无效,攥着提前10天狂打电话;愁的人更得赶快找关系,或者自己去冷雨夜里排队,甚至持新闻出版总署红章的记者们也都不自信窗口能有自己的位置,甚至平日神通广大社会资源众多的编辑,也不指望能在这时以“公权利渗透入私领域”。

巧合的是,抢票前一晚,广州的部分媒人有幸看到了让自己感同身受的“春运电影”《一年到头》。

而人们还不仅仅是对春运感同身受,更对影片表现的种种切肤民生问题感同身受。

影片中,国栋的故事、家梁的故事、白老师的故事,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故事。

如片方所说,该片犹如一册报纸社会新闻的影像版,更确切的说,还是年终民生盘点那种。

装修问题、欠薪讨薪、亲戚杀熟、推销回扣、医疗事故、职业医闹、升学问题、乱花医保、老年孤独、春运票难,片中的角色有着和绝大部分中国人同样的焦虑。

2007,是个民生问题在网络上沸腾,民粹主义在讨论里抬头的年头,《一年到头》里所表现的现象,赤裸裸的躺在每个老百姓和官员的眼前,反映它,远不算敏感的触及了既得利益者。

这个年头,就连各省宣传部出品的电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主旋律,即便总算被主流影片归类,也都不好意思不去触碰一下社会问题。

那么现实题材的尺度和边界在哪呢?

去拍拍城管打人看看,去拍拍县官抓记者看看、去看看校长骚扰女生看看,这就不可能没任何意见的通过了。

据说《疯狂的石头》在发行正式DVD时,那段“城管,文明执法”的冷幽默都被和谐了;即便电影局那通过的片子,也往往还让各地政府难堪,这方面的例子不便举;即便好不容易通过上映了的,谁也不好说它不是下一个被招回的《苹果》。

所幸,供人热闹的《一年到头》没必要去拱边界上的那道门,它热热闹闹贺岁。

它不像第六代或纪录片工作者那些悲天悯人关注底层的深度作品,它简单直接的触摸到每个中国人,不管你是如片中心内科主任家梁那样的中产,还是不会走进电影院的如片中国栋那样的民工包工头,在一年到头时,如果想回家,都变得一律平等。

如同片中那有趣的片断,家梁渴望回衡阳老家,飞机票没了,他问旅行社能中转吗?

“那行,先从北京飞西宁,再从西宁飞上海,然后飞长沙,哦,不行,不是一个机场,你赶不上”,“那你还不如叫我先飞美国呢!

”搞不定空中的中产,只好和农民工兄弟一样挤火车,可谓和谐社会。

这样的情形不必等到春运,平时重庆偏远各县的高管、公务员,要赶到市里开会,而周围又没机场,开车去又路途险阻时,还不是一样得上硬座,而且是先冲进站台再补票,还往往没坐票。

同时,《一年到头》当然也有明显的问题,作为新手的编剧如同一位热心关注社会的天涯网友,在奉献热情故事的同时,也收不住情绪,将故事搞得过大过乱,和“回家过年”这一主线无关的社会现象编入太多,作为中产代表的心内科主任的角色外形上也不够鲜明,不容易有记忆点,以至于有观众在后半段还说:“他就是开头的那个医生啊”。

而包工头国栋的爱情故事除了让更多人知道了“哦,大梨呀”的笑话,会让人觉得片子情绪过多。

然而,作为热闹贺岁片,《一年到头》的这些问题或许可以原谅,要过年的大家不想闷,不要沉重。

于是,像春晚一样,电影让人笑了哭,哭了笑,暖暖的、感动着走出电影院。

拔高一点来说,这电影让我看到了身为一个中国人的可怜与自豪,可怜的是在剧烈转型行将结束时,少部分人分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的人却得应对这么多社会遗留给生计的难题,自豪的是我们有春节,即便西化侵蚀着它,从骨子里,我们依然明白,一年到头,回家最重要,不管多挤多难,家里有人等着。

 3 ) 家。是个最好的港湾

从小就想离开家,开始认真的读书,想考个远远的学校。

志愿也是在填好了外省的了才告诉家人。

结果给唠叨了一段。

想法总是很独立,总之要远。

可惜考的学校确离家只有1个半小时,然后就立志要好好学习,要工作到远远的地方,有多远就多远。

现在可好了,离家很远了,在这个所谓的大城市,看着事态万千。

确是无比的想家,想这那简单的笑声和声音,在这远远的地方体会着每个佳节倍思亲的滋味。

结果是思念和距离成正比。。

一年到头想家的寂寞老人赖在医院里;装修好房子等家人回来的校长;带着爱回家见父母的装修工;左右为难回不了家到痛哭的医生。。。。

还有很多回家的理由。

 4 ) 我哭了

在医生哭的那一时刻我也哭了。

那医生什么都忍着,忍上级,忍同事,忍世道,也忍老婆,到那一瞬间只是背对着大家没声音的哭泣。

回家真这么重要吗?

见父母真这么重要吗?

春运挤成这样真有必要回去吗。

之前我是嗤之以鼻,笨,这么多人就不会贝。

我信誓旦旦自从十八岁从不想家。

离开家乡快两年了,同来的人里面,我是唯一一个一次都没有回去的人。

我不想家,妈问我会不会的时候,我说不会,我能听得出来她的语气,我听得出来,可是她只是停了一下,马上就说,那样也好,回来贵,得好几万块钱。

我想我有点变了,对大家跟对小家,大家是父母,小家是老婆。

大家要回,不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最多四千的花销吗。

小家也要,医生的老婆,包工头的老婆,让我觉得温暖。

不少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想那个医生,山沟沟里面出来,变成衣裳光鲜的人上人,到过年,回老家的时候,才会显露自己的出身。

 5 ) 回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1月20号下午5点,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最后一科结束。

6点,办理退房。

6点半,还回借来的自行车。

随即到北大南门外的火车票订票点,因为七点开始放票。

那里已经排起了很长的队伍,约有三四十来个人。

天气寒冷,你可以听到连绵不断的跺脚声,还有连绵的抱怨声:“怎么到时间了还不开门?

”八点多我排到了窗前,之前的一位仍然没有离开,里面的小妹已经熟练地喊起“后面的到哪里?

”那个人犹豫了一番最后决定要站票了,为此他又再次确认了一下有没有其他到杭州的车次,硬卧或硬座。

里面的小妹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如果在西站,售票员早就提高嗓门了。

他后面的我一直紧张着,就像在第一场政治考试开始时那样,心纠结在一起。

因为我还是担心买不到回家的票,毕竟离七点开始放票已经过去很久了。

如同那时患了强迫症一般叮嘱自己先写名字,同样,当时我在反复背着车次、终点、时间。

2517,这个已经很熟悉的数字排列,报上去,然后等待回应。

后面的人都伸长着脖子,呼出白气,手机铃声此刻仿佛都消失在黑夜和昏黄的灯光之中。

那几秒,顿时变得很长。

她的几种回答我早已在脑中想好,不管结果怎样她都会是同一种表情。

买不到票的人很多,她已经无暇对任何一个不走运的人表示遗憾了。

还好,我买到了回家的票。

逆着队列走出,很多人的目光聚集在火车票上,同样我也是,看着票面,而不顾另一只手里攥着的找回的零钱。

那晚的晚饭是相当的晚,不过也吃的相当的爽。

买到票是这一年最好的结尾,不管成绩怎样,这一年到头了,终于自由了。

可以不再去记忆那些理论、思考那些问题了,不用再躲在我那个半地下室里看着铁窗子想象自己眼下如同一只囚鸟,不用再留恋吃饭时那短暂的休息时间,中午床上那一天之中寥寥无几的射进来的阳光。

有一两次晚上实在学不进去时,循环播放着许巍的《蓝莲花》,歌声响起,向往也响起。

情景当然是从买票、检票到回家开始。

1月24号晚八点,混迹于北京站二楼第三候车室的人群中,很多人翘首以盼,电子屏幕有发车时间——九点,但是没有开始检票的时间。

焦虑的烟圈升腾,人们的心中的硝烟也在弥漫。

没有人愿意拥挤,可是从检票口那里像一支箭一样飞奔下天桥到月台再上车,这的确是一段奔向自由的旅程。

你周围奔跑的人就是这一年里你碰到的形形色色的有印象没印象的人,那个天桥就是要离开的城市,那些检票的就是冷漠无情地递给你最后结算的工资的家伙。

等我上了车一摸书包侧面的口袋,陪伴我考研的那个大肚水壶早就挤没了。

它也自由飞翔了。

也许是回家前的艰苦卓绝,还有这一年大事小事的了结,更加衬托了火车奔驰在自由轨道上的那种感觉。

前方是安详宁静的海滨小城,有海鸥和灯塔......在看完《一年到头》这部电影后,颇有感触,尤其是结尾处火车站里熟悉的景象,音乐自然响起(很赞配乐),不自觉的一种对前方期盼和向往的感情倾泻出来。

我就不说它的内容了,这是一部好电影,很适合在下了车回到家之后观看,那就是我们旅人的生活。

 6 ) 语录

这年头啊,最好不要去医院。

那医生钱没少收,反倒把活人给治死了。

老子家的风格是简约的风格,简约不是简单。

男人就得办大事,女人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别去理它。

对于小区外来人员我们只认有效的出入证,不认人。

现在要当好医生,可不是治病救人那么简单。

病人吃一瓶药就能好,我还得再给他两瓶吗?

这分要是不够啊,连钱都交不出去。

这根本不是我们以前用的“金狮牌”,而是“金师牌”。

国栋国栋,冷静冷静,过了门再收拾她。

病都好了还赖在医院不走,不就怕回家万一发病没人照顾你吗?

“你怎么打算的?

”“昨天还有一点打算,现在一点也没了。

”学校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着的。

只要能摆脱老妈的魔掌,去哪都成。

我败他个妈妈,最后一步都坚持不了啦?

三胖,晚上不要去摸王寡妇的门。

2006年春节前后40天,中国春运人数破历史记录,达4亿人。

 7 ) 现实生活

如果说电影很大程度上意义就是给人以愉悦,那么大多数中国电影还是符合这种定义的,甚至在中国影坛这种愉悦很多通过意淫生活来得到,当然往往更奇葩的是这种电影还往往会得到很高的票房,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你情我愿的事,影迷们喜欢买票掏钱这在市场经济下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任何一项事物上都会出现奇葩,中国电影也总有奇葩的事情,所谓奇葩就是不顺应主流,在电影上另辟蹊径,王竞也算是其中一员,我看王竞电影不多。

几部代表作都看了《万箭穿心》,《我是植物人》,《大明劫》,《方便面时代》总的来说王竞电影很大魅力就是他的写实,王竞电影表现出的是大概世纪之交各个小老百姓最真实地生活情况,当然比起艺术性很强电影当然差了不少,但也没有故意跳动观众荷尔蒙的电影因素存在,平淡真实,王竞更像一位老者那样给你慢慢讲述年轻的故事,不浮夸,不张扬。

《一年到头》就是这么一部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很平常的故事,围绕着国人心中的过年情节展开,电影运用的镜头极其朴实,这就导致整部电影写实程度很浓重,看着感觉就是身边自己发生的故事。

里面要说的镜头很多,当然也有不少讽刺的镜头,比如那个校长在他事业上老鼓励的孩子们努力学习,甚至在说成绩好能怎么怎么样。

但在现实生活中,校长就没有那种威风的感觉,在现实中校长却患有心脏病,对于现在中一些小刺激却受不了。

在装修中,校长表现出生活的无奈,对于那些没文化的汉子,校长表现出了现实中不尽如意的一面,但在医院住院的时候,校长看到孩子的试卷,立马恢复他校长一面,对于孩子点评有道,但却不考虑其意义是什么。

还有最后一幕,那个医生的妻子为了不影响到孩子的考试,妻子坚决不让丈夫和儿子去爷爷家里,并且妻子一项振振有词,当然丈夫也是迫于无奈,对于内心的矛盾无法释怀,最后躲在房间里独自哭了起来,妻子看到他这个样子很是惊讶,终于明白了丈夫的心情,赶过去把票赎了回来。

故事就到这里结束了,还好是个欢乐的结局。

当然还有很多可以说的镜头,现实生活中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被现实中规则所限制,就像那个妻子那样,望子成龙,被现实所磨损了最初的意志,那样校长那样,一切的事情都按照程序办事。

仿佛就是一个机器那样,当然这也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走的太远却忘了最终出发的目的。

 8 ) 轻松又沉重

让我笑着哭泣的电影,感受到了导演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还有幽默。

印象深的几个点:1、农民工讨薪被打被抓,心酸的事情用喜剧的方式拍出来了,让我第一次忍不住笑着哭出来。

2、张国栋过年前的准备和他手下工人的娱乐,老土低俗的很真实,这里对生活的热情让我第二次忍不住哭泣。

3、导演对人情社会的种种现象的描摹,真实、闹心还有点幽默,张国栋把白老师闹到医院后的一段看得我笑死了。

4、这部电影和万箭穿心里对中年中层干部的塑造让我怀疑导演是不是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啊?

都是泼辣的妻子、窝囊的丈夫,妻子虽然爱家但性格尖酸常常刺痛家人,丈夫难以在家中获得情感的满足,还好这部电影里最后导演给了李主任温情,不然可能又是一部万箭穿心了。

5、电影最后给了每个人一个温情的结局,也给了我难以言说的感动。

电影上映时间2008年,可能拍摄于2006,里面的一切都那么老土,可感觉却充满希望,时间过去16年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可希望却越来越少了。

疫情之下,当年4亿人的春运难再有,这是劳动力流转的陷于困境。

可需要做工挣钱的人怎么办呢?

是困在外地还是困在家乡?

 9 ) 火车票,这个真没有

从王小峰的博客上知道有个叫谢晓东的,写了几部电影,《业主奏鸣曲》《一年到头》和《无形杀》,其中王竞导演的《一年到头》在豆瓣上评价很高,8.0分,看介绍原来是关于春运的,有很多人还都说看哭了。

我好久没哭了,就准备试试。

2008年的贺岁片,后知后觉的我刚知道。

现在是2009年7月,没有一年到头的感觉,姑且揭一揭买票难的伤疤。

春运的问题,依旧是个老问题,作为在北京摸爬滚打的外地人,每年都得面对。

尽管离春节还有半年,看这个片子无异于往伤口上洒盐。

可是,回想这一年到头,我们谈论什么问题,不是往伤口上撒盐?

没想到的是,片子看到最后,我真把自己给看哭了。

我们谁都不怪。

黄渤说过:点儿背不能怨社会。

买不上票,也别骂政府。

让你去干铁道部部长,不一定比现在强。

想起一句歌词: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原本以为有钱人不愁回家,可导演告诉我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回家的路上,穷人跟富人各有各的艰难。

电影有两条线,穷人那条就不说了,农民工买票难说一万遍了,越说越难。

说富人吧,先说医院那点事儿。

心内科刚上任三个月的小伙子还需要加强学习:医生的年终奖金跟你这一年所卖出去的药是挂钩的。

可这小伙子就不明白了:明明开一瓶药就能治好病人的病,难道我非要给他开两瓶吗?

于是,主任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才来三个月,等你在心内科待上三年,你就明白了。

后来我们看到,这个小伙子的悟性很高,几天工夫,他就知道让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出院的病号住院观察两天了。

反正是公费。

主任一听说是公费,更狠:那就住七天吧。

到底是主任。

主任看上去很风光,但,是个主任就不容易。

何况这个主任娶了个城里老婆。

其实主任老婆不过是个护士,在医院是主任的下属,可回到家,主任是她的下属。

主任过年也得回家啊。

当然他可以一个人回家,可是即将过八十大寿的老父亲这回非要见见自己的孙子——孙子都16岁了,还没见过爷爷。

怎么办?

是回呢回呢还是回呢?

老爷子过一天少一天,估计过完八十大寿也就差不多了,说什么也得带儿子回去!

于是就买了三张火车票(当然,是很不容易地搞到了三张火车票),然后小心翼翼地跟妻子解释、央求……没用,妻子说了:儿子明年参加中考,是儿子重要呢,还是老子重要呢?

通过比较来探讨问题的实质,这是女人的通病。

她们把比较法应用于生活的每一处,比如:“你是更爱我呢还是那个贱人”,“你是先救我呢还是你妈”。

的确很难,好比问你说,我是砍掉你的左手呢还是砍掉你的右手,你怎么答?

最后,女的亲了男的一口,说我给你做好吃的去。

男的就败下来了。

亲一口是“色”,做好吃的是“食”,16年来他就是被这两样武器给征服的?

可当妻子偷偷把两张火车票转让,当那两张火车票被人取走的那一刻,他忍不住哭了。

当着妻子跟儿子的面,主任哭了。

主任有泪不轻弹呐,弹了说明女人狠啊。

不过主任这一哭,女人心就软了,女人哪见得男人哭呢。

于是女人屈服了:“你吓着我了,我依了你还不行吗?

”于是出现了这一幕:母子俩飞出门去,追回刚转让出的火车票。

我就是被这一幕感动哭的。

我之所以认为这部片子好,当然不是因为它能把人看哭。

况且看了这个片子一点都不感动的也大有人在。

不能说没看哭的人就没人性,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硬要让一个北京人去体会外地人买票难的感觉也不怎么人道。

这个片子好就好在,它在春运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并不是只有民工返乡难,还有一部分中产阶级,因为倒插门等原因回不了家,也很难。

对于广大农民工朋友来说,火车票难买,也买不起;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火车票不好买,但可以上网找二手、找黄牛;而对于那些不差钱的外地女婿来说,火车票,这个真没有。

2009年7月19日

 10 ) 回家过年

这是一个采用了“生活流”的方式讲述回家过年的故事。

包工头张国栋希望收到工程尾款,带着女朋友回家过年;准备迎接国外子女回国过年的白校长为家里的装修弄得焦头烂额;心内的主任李医生更为内忧外患,不仅受到职业“医闹”的无理取闹,还夹在妻子和年迈双亲之间,不知道该去哪里过年。

由于一次意外,将这些人串联起来,使得影片在叙事上更加流畅、自然。

影片并未将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建构成强有力的互动关系,这正是影片更显本真之处,该方式就可以依靠人物内在的动力解决自身和社会之间的问题。

影片展现了社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要迎接春节、都要回家过年的心理状态。

“回家过年”正是影片的情感动力,而其中一些意外又将这些本来毫无关系的人物交织在一起,搭建了复杂的社会景象。

这幅景象中,不仅有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装修工人,也有高级知识分子、专业人士。

装修工人辛苦的追讨薪水,处处受到欺凌,夹在业主和同事之间,为了多赚钱,他宁愿加班为白校长加班装修。

白校长为了迎接女儿回国过年,虽担心装修工人的职业操守又不得不央求装修工人赶工,自己也不辞辛劳的来回奔波,直到晕倒送医。

李主任上班面对“职业医闹”处处为难,回家又要面对升学压力很高的儿子和妻子,老家还有年迈的父亲未尽孝道,可谓内忧外患。

面对春节合家团聚的愿望,无论是高级知识分子、拥有社会地位的人,还是在城市辛苦谋生的人都有力不从心之处,每个人也有他人所不知的卑微之处。

同样,这些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信赖之处。

因而,当观众同情他们的遭遇之时,也同时敬佩他们的可贵之处。

这可能正是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正能量”吧。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最令人心酸的一幕是国栋带着女朋友在他刚刚为别人装修好的新房中过夜,当他们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时,却碰到的种种尴尬之事。

导演将他所要批判和诟病的社会之不堪之事汇聚到那一夜。

当观众觉得有些许可笑的时候,可悲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一情节的表现中没有煽情、没有矫情、没有渲染,甚至没有悲情,平铺直叙的手法反而让观众更加同情男女主角的遭遇。

春运是多年的老话题,回家过年又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其中的各种问题本不是依靠一部电影就能解决的,电影能做到的不过是让观众在心酸之时感到温暖。

《一年到头》短评

跟我爸一块儿看的。

3分钟前
  • 小星星
  • 推荐

酒馆年底正好放了这个,没想到这么现实主义,这特么哪是喜剧。觉得08-18年这十年变化好大,都是经济危机的年份,但是集体主义的大情绪在褪去,春运也不再苦大仇深,大家更关注个体关注自我本身。这类电影是能记录我们经历过的时代的,Respect!

6分钟前
  • 梁二狗
  • 还行

年味儿十足,独属于当代中国的故事。社会议题都抓得挺尖锐,春运抢票难、农民工讨薪、医患纠纷、子女教育。三个家庭(或算是四个)代表三种不同典型情况,各自负责一个社会议题,叙事交织穿插到一起,各种巧合汇聚连接,黑色幽默里又透着些许无奈。拍摄于2007年,当年的淘宝、支付宝交易界面还很简陋,鸟巢体育场正在建设中,12306还没有,火车票只能靠线下去买。片尾曲许巍的《蓝莲花》恰如其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想要过年回家的向往。看画面效果像是用胶片拍摄。

9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我不是这类电影的受众,所以就没感觉。

11分钟前
  • 较差

好精彩的多线收束。今天资料馆放映还有主创来了

13分钟前
  • bor
  • 推荐

我可能不是zg人 因为我对新年这个节日没有一点感情……

17分钟前
  • 贩卖捌爪鱼
  • 还行

这两年中国电影真的变得好看了

18分钟前
  • 力荐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4亿中国人对回家过年的向往

23分钟前
  • I can fly
  • 还行

农民工讨薪、医患关系、医院潜规则,过年车票一票难求、孩子升学考试、所有的事情都和一件事情有关系,那就是过年,过年了所有人都为了回家而奋斗者,通过各种方式回家,一年到头,挣了点钱,回家和家人团聚,全剧所有事情都很简单平和,都是发生在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事情,看着一点都不生疏,所有觉得电影很普通,同时也显露出了很多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春节前后形形色色的事件,没有过多的浮夸,你总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一点一滴。

26分钟前
  • 一句话与一辈子
  • 还行

过年,回家。片尾曲《蓝莲花》

27分钟前
  • azure
  • 还行

搞笑.为什么在那个时候那女的要讲个意 大梨 和 澳 大梨亚 的谜语~~~太给力了,就是这种杂事困扰着人,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有人的肯定很懂,但说不出,

32分钟前
  • dj小溅溅(她们说我帅的没边了
  • 力荐

2008最好的国产片

34分钟前
  • 皮陀
  • 力荐

好评!《万箭穿心》导演的另一部作品,有意思的是结尾和《万箭穿心》结尾一样,车坏了,还得继续走。

37分钟前
  • 张天戈
  • 力荐

春运版《蓝色粉末》。

39分钟前
  • 多情总被无情恼
  • 推荐

#王竞补片 “我要一张到合肥的票!”制作依旧粗糙,同一场景底噪都不一样。剧本是上世纪小品水平,极精细的社会风气营造,叙事上妙在几条线最后能汇到一起,但是真的难以理解部分剧情设计,最后硬是凑了个大团圆,尤其是医生一家,男的眼泪是金子做的吗,一掉大伙就都得依你?养了个能赚钱的儿子这是。

44分钟前
  • 栗子酱
  • 较差

7.0/N/A

49分钟前
  • 一一
  • 还行

听到《蓝莲花》忍不住笑了,是说能有张票然后挤得跟狗一样坐一天火车回老家算是满足对自由的向往了,还是开着没有暖气的货车跑上千公里高速回老家算是?中国人太苦了

53分钟前
  • 轻如纸张
  • 较差

闹剧

54分钟前
  • 三角形的办公室
  • 还行

連著看了三部王竟的片子,三部都看哭了,共同生活在這一片大地上,同胞的命運讓我動容,因為那些事件那些情緒都太熟悉了。王竟對這片土地上的人的關懷也讓我感動,而且他都能那麼細膩又那麼不缺代表性地表達出來。

59分钟前
  • 王稷和泡泡
  • 推荐

说的有点乱,几个故事穿插得不够巧妙,略显生硬。说的问题很多,春运民工医疗家庭孝心教育。高级的医生才不屑于收那三五百块呢,他们是通过医药和增加服务来挣钱。有些产业是不能以赢利为目的的,比如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男人的泪真是千斤重,但当一个家的男人要靠泪水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也够悲哀的

1小时前
  • 电影别看太多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