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words: 剧透, 剧透 ,还是剧透简而言之,故事是这个样子的。
亚当(抖森)作为吸血鬼活了n久,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保持新鲜感跟夏娃(蒂尔达)分分合合,。
且一直混迹于文艺科学圈子,广交各时代的文艺和科学界名流,讨厌政治对人性绝望,爱好音乐舞蹈文学和"莎剧"生物电气设备工程理论物理。
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普遍丧失灵魂,亚当原话是"丫们都是fxcking zombie",水源污染导致干净血源严重短缺。
整天宅在底特律一间破房子里的亚当自觉生无可恋正在给自己写一首挽歌,向他唯一的凡人代理"as a zombie u r ok"(Anton)要了一颗最高密度木材制成的子弹,打算自我了结。
在Tangia的夏娃用iPhone打给他一通视频电话,发现其又陷入了情绪低潮期,旋即决定坐夜航去底特律。
走前跟另一"老"吸血鬼Kit Marlowe(hurt爷爷)交谈。
夏娃想让kit 公布剩余手稿make some mess,不过Marlowe认为人类麻烦事够多了就不用这个给他们添堵了,显而易见的莎士比亚梗。
马洛觉得亚当应该没啥大事,就是例行的dramantic,当年跟拜伦那帮asshole混的时候不也这样吗。
夏娃抵达底特律,跟亚当一番干柴烈火只是吻的很火辣但应该没有sex。
这里有个细节,吸血鬼见似乎行的是中世纪的古礼,亚当以一种兼于sexual挑逗和绅士礼仪之间的的方式为夏娃脱去她出门必带的皮手套,(皮手套和墨镜是吸血鬼外出必备)。
他们俩的相处非常温暖美好,一起赞叹底特律荒芜的美丽跟毒蘑菇说话跳舞玩医生play,完全像两个特别单纯孩子。
蒂尔达在这里把夏娃表现的非常柔软可爱,"我讨厌当年你跟拜伦那帮asshole 胡混,我知道你跟那谁谁关系铁,可我就是喜欢听你亲口说这些。
"蒂尔达的演技气质完全消弭了20年的年龄差,他们惊人的般配。
他俩和Marlowe都做了一个有关夏娃妹妹--伊芙(米娅)的梦,她是亚当最烦的生物,而且夏娃对妹妹总是非常包容,这都让亚当极度不舒服。
没过几天她不请自来,那个梦果然是她制造的。
这个熊孩子的主要表现有直接冲进姐姐姐夫的卧室非要和他们睡一起,把姐夫用枕头捂住的脑袋当脚垫。
缠着他俩去夜店high,喝血没节制,结果把契诃夫吸死了,还砸了亚当的吉他黑胶音响。。。
于是被扫地出门,亚当让她滚回LA,zombie central。
底特律是不能呆了,他俩哆哆嗦嗦地开车出门抛尸,遇见police的车吓得心惊胆战,抱怨如今处理body太费劲还是以前方便快捷。
抛完赶紧坐夜航直奔夏娃的中东城市,路上夏娃一直拿着他俩的结婚照,摄于1860年代(抖森的表情穿着都特别搞)。
这时候二位很久没血喝已然饿的眼眶发青两腿打晃了。
为马洛和夏娃提供可靠血源的法国大夫没有了,马洛喝了污染的血,在跟他俩告别后去世。
这回他俩终于一起觉着得,这日子过不了了。
一首中东美人的歌又唤起他们对美丽事物的留恋。
亚当嫌弃街上的电线接得乱七八糟的太恶心,二位决定上屋顶等死,夏娃跟亚当说:"给我讲讲quantum entanglement 吧"。
这时候鸡都开始打鸣了,一对情侣突然拥吻着出现在屋顶。
"他们真美啊",亚当夏娃一齐感叹,"相爱的人再哪里都会找到彼此的"于是两个很久没有吃饭的吸血鬼就晃晃悠悠得两眼放绿光得扑了上去。。。
屏幕一黑,only lovers left alive。
ps,我其实在上文里一直忍着没说的就是抖森的各种topless,naked legs naked body, hands pron, 睡衣小提琴医生play 什么的。
我怕破坏正文的文学性(打脸,不过我总算是说出来了pps电影里有很多精彩会心一小的细节调侃,在座的观众笑声不断,我走出影院的时候听到的全是fantastic,fabulous,wonderful movie 之类的评论。
最后含泪赞美贾木许导演,您太了解观众需求了。
二刷的时候赶上我村电影节闭幕式,主持人说就因为这座剧院古旧而浓郁的一千零一夜风格的装潢特别契合本片的气质,贾木许导演才欣然提供了copy。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开片是一片漆黑的夜空上缀满繁星,和剧院本来的夜空天花完美的融为一体,剧院的大幕的刺绣风格和片中Tilda的几套袍子不约而同。
所以再含泪感谢一下Civic Theater给了我这么完美的观影体验。
03_08_13 于 Auckland
看完以后得第一感觉是这片子实在太——太可爱了!
贾木许的文艺范里其实隐藏着伍迪艾伦一样的幽默感啊!
这一整个片子其实就是吸血鬼的日常生活嘛,只不过吸血鬼的日常和普罗大众,哦不,Adam口中的“僵尸”们自然是不一样的了,不过还是一地鸡毛,几多欢笑几多愁啊!
Adam这货,真是适合抖森来演,他说啥我都觉得像是voice porn。
曾经看到有人形容真探里的锈锈是个“寻死觅活的虚无主义小碧池”,这词用在Adam身上也太妥帖!
Eve姐姐估计很心塞,隔段时间就要发个“我老公又抑郁发作要闹自杀,怎么办,在线等。
”实在架不住空虚啊,又要和僵尸堆生活在一起,人生总要找点盼头。
当你能长生不老,又不差钱,久而久之就会陷在文艺堆里寻找人生和世界的意义,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不过Eve姐姐是理解不了老公为啥寻死觅活的,人生明明还有这么多快乐的事啊,比如,跳舞!
不过日子也是愈发难过了,现代社会的污染也会影响到永生者,这想法可真妙,如此一来吸血鬼也不能超然于物外了,要发愁填饱肚子的问题,狼倒是得夹起尾巴躲藏在羊群之中,畏首畏尾,不得放肆。
放肆如Eve的妹妹Eva就是麻烦之王了,熊孩子一进门就把姐夫家当成自己地盘,早起跑到姐姐姐夫的卧室吵吵,一脚踩在没睡醒的姐夫脸上,不仅乱动Adam的音乐还把Adam的僵尸小伙伴给吸干了,感觉Adam简直恨不得发个“小姨子又来家里捣乱了,怎么办,在线等,急。
”把小姨子踢出门,料理了可怜的僵尸小伙伴,吸血鬼夫妇只好细软跑去Eve的地方避风头了。
这一段也超可爱,Adam一听Eve订机票说没有行李两眼都瞪出来了“那我的宝贝乐器呢”Eve用哄宝宝的口气说“别这样亲爱的到处都是宝贝乐器啦逃命要紧”,估计Eve姐姐这时候心里得意了,还好我的收藏只是书而已占地小随处跑。
于是两个人连夜飞到摩洛哥,到了家累的啥都干不了倒头就睡。
这一段的删减片段里还有两个人到家发现Eve外出的这段时间里被一家僵尸鸠占鹊巢的窘境,Adam啥都不管直接倒床上,压到小姑娘的衣服还说“抱歉夫人”简直太可爱了www醒了以后两只饥肠辘辘的吸血鬼外出觅食,然而却收到了原来供血的医生不做了的噩耗,真是晴天霹雳啊。
雪上加霜的是他们的大文豪朋友因为饿得受不了去喝了污染的血,行将辞世。
在与朋友见了最后一面后吸血鬼夫妇浑浑噩噩地走在可能和他们一样古老的街道上,满脸“外卖店家不做了,要饿死了,怎么办,在线等,急”的神情。
最后鸡都打鸣了,两个人好不容易撞见一对作死的小情侣,饿极了的狼亮出獠牙,扑向那一对羊羔。
啊,吃饱了又是新的一天!
这片子奇妙的地方,在于真实感,仿佛活了几千年的吸血鬼们若到了现代社会就应该会是这样,格格不入,然而又能熟练地运用iPhone之类的新事物,看着人类世界的变迁如同旁观一场大火,但也有火烧眉毛的危险。
就因为这些可爱和苍老,不过怎么说都喜欢这片子。
对于一个电影,如果要评论的话,大家都说从导演风格说起,然后说说情节故事,然后再讲讲镜头的运用,光影的效果,导演想表达的意图。
-以上这些我全部不懂。
只说生命和死亡,短暂与不朽。
人类和吸血鬼。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里面提到了一个多么不朽的目标啊。。。
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一生。
请不要误会,我只是说这也是一种人生价值的目标。
人生区区100年,能有几个春秋,几个日夜,为名的站在台上,摇旗呐喊,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成功上位;为利的要不是投机钻营,要不就是抓住每一个时机。
酒色财气终究是大部分人的追求目标,普世之内,还是莫有人能脱。
终究是一个享乐之道也。
佛家说要断七情,去六欲,基督教说要奉献,伊斯兰教说婚前性爱不行,不能大量饮酒--其实这不是所谓的教人受苦,因为佛家还说 来世有福报,能够享受更好的,基督教也说你能够上天堂呢,古兰经里面讲你还有什么处女在你死后等着,然后还有一条河里面全是酒。
那些宗教的节制不过是为了更大的享受而已。。
何为如此,因为人生太短暂了,生活总要继续,能够脱离世俗凡尘,活自己的---真心不多。
假如人生对于你来说是没有尽头的呢?
死神无法抓住你的脚步,基因也不能让你变化容颜。
那你又该是如何?
是不是像女主一样,要不就是无所事事,要不就是拼命的吸收知识,精通各种语言,喜欢各种书籍。
或者像男主一样,不断的出世入世,搞音乐,不停的搞音乐。
排斥他人,拒绝亲近。
或者想女主的妹妹,游戏世间,放纵。。。
或者是那个僵死的老头马洛,不停的写,不停的写,从中世纪写到现在。。
-对于他们来说,生命确实是无限的,但是时间却成了他们的禁锢。
正是因为没有时间死神的约束,他们的生命便的不在有价值,也许能够做很多事情。
但是这些事情对于活了几百米,上千年的不死者来说,只不过是顺便而已。
更多的是无聊。
无聊二字 其实可以概括他们的大部分人生。
--- 死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死,我们要建房子,要吃好的,要穿好的--因为我们不想早逝对吧。
因为死,我们要生育,我们要养育后代,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因为死,我们要探索宇宙,要找下一个延续后代的栖息之所。
同时因为死,我们在一边努力,一边的享受。。
我们既怕死,也怕死前活的太窝囊。
混混浊世,众人皆如此。
电影的名字叫 only lovers left alive 。
导演的意思是不是说-你要想真正的活着,必须有爱才行。
---看不出来,从头到尾,主要还是吸血鬼的日常,告诉我们:活得久,你就无聊了。
关于爱不爱的事情,你爱不爱随你的意思。。
附1:Jhon hurt 是一个老戏骨了,一直关注他。
从1984 到 异形。
可惜了年纪这么大,也没的几个奖。
怀念他。
愿他安息。
蒂尔达斯文顿太超凡脱俗了,女神。
汤姆西德雷斯顿 评论的太多了直接掠过。
附2:重看了一遍评论,怎么这么无聊的东西都能写出来。
如果你看到了此处,那你肯定浪费了不少时间。。。
你不是吸血鬼,赶紧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吧。
一群人问这个片的意义,哈哈,意义,这是个只有必朽者关心的东西。
我们所谓的意义在永恒面前只是一个轻蔑的玩笑,如同底特律河中的骷髅,一瞬的存在过后便消失得杳无踪迹。
我们确实活得像僵尸,一副副面孔在机械的生活中日益模糊、丧失生气。
我们担心明天的石油价格、十年后的国际局势,为一座城的衰败而感伤。
Eve说,底特律有水,等到南方的城市烧光了,还会繁荣的;血液中百分之八十是水,人体百分之六十至七十是水,地球上百分之六十是水,人类却刚开始为石油打仗;当Adam为人类感伤痛苦时,Eve安慰他:We've been here before, remember?“僵尸”们正在制造和承受的所有不堪,Adam和Eve都见证过。
想想天上那颗音乐钻石吧,它就在我们头顶呢。
对永恒来说,有意义的只有永恒本身而已。
在有限的人生里,几乎没人能够掌握所有语言,读完所有应读和可读之书,穷尽所有学问,听完所有音乐。
然而,从古而今,怀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想的人前仆后继,他们的生命因此得以在某一瞬间接近永恒,他们的作品是永生之人足以与永恒抗衡的消遣。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不只是消遣而已,它们同音乐钻石一样具有意义。
或者说,这是这少数必朽者存在的仅有的意义。
当然,在永恒面前,大多数人的生命很难说有什么意义,因此我们被称为“僵尸”。
如果电影在马洛死亡之前结束,《唯爱永生》会是永恒对流变的一场嘲笑,就像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告诉我们唯一真实的只有宇宙法则,人类世界的林林总总都可以从中推出,明白这一点,就会知道让无数人牵肠挂肚、肝肠寸断的悲欢离合、爱恨生死根本无足挂齿。
这样高悬的道理或许会消解掉一点人对无谓之事的执念,但更可能不会。
玩笑嘛,说出口就过去了。
真诚的玩笑是不在乎后果的。
应该不会有人拍个电影来劝大家都搞艺术吧?
可是马洛死了,一对本来潇洒的爱侣也因饥饿虚弱不堪,终于把十五世纪的獠牙刺进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颈项。
在存在的大多数时刻,我们假笑,发梦,为了活着。
你们,Adam和Eve,又何尝不是呢。
电影的最后告诉我们,所谓永生的吸血鬼也并非永生不死,他们依附于必朽的人类,甚至比我们更加虚幻。
那么,从他们口中说出的道理又如何?
永恒的天体、周而往复的历史规律、科学发现、文学艺术和哲学呢?
好悲伤的结局。
或许「吉姆·贾木许」这个名字本身就是「逼格」的代名词,因此当充满了疏离冷漠、漂泊流浪气质的他操起「吸血鬼」时,这一如今被《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等作品玩至烂俗的题材陡然高贵文艺了起来。
在贾木许的叙述中,吸血鬼们既没有与狼族的千年宿怨,也没有对人类的嗜血杀戮,有的只是在人类世界里躲躲藏藏、委曲求全,在孤芳自赏和自怨自艾中摸索生存、抚弄爱情。
即便故事性无限趋近于零,但作为小津安二郎的「门徒」,贾木许任由镜头自由生长,让空镜与留白构成禅境,在光影和观众的思维之间留下无穷无尽的意象。
你可以说它不好看,却无法否认满溢的「逼格」。
贾木许从来都是制造「逼格」的高手,从道具到对白,看似信手拈来,可总能予人不明觉厉之感。
影片开头,伊恩给音乐人身份的亚当送来好几把电吉他,「斯普罗」、「海格斯特龙」、「丹电-银音」、「格莱琴」,无一不是高端上品,瞬间拉升了格调。
事实上,贾木许胸怀锦绣、腹隐珠玑,知识面极其广泛,在他的Youtube收藏单里,除了各种音乐之外,居然还有真菌学和蘑菇鉴别指南之类的冷门玩意,因此也就不难解释他在以往的作品例如《地球之夜》或者《控制的极限》中能唠叨出那么多东西了。
看贾木许摆弄吸血鬼,是对这种题材的全新体验。
首先,他给主角起名「亚当」、「夏娃」,既是受马克·吐温《亚当和夏娃日记》的启发,也是间接对这对《圣经》里的人类始祖致敬或戏谑。
随后,他把亚当安置在底特律做一个摇滚音乐人,又让夏娃隐遁在摩洛哥的小城丹吉尔。
这两个地方远隔万里,但各有奇妙之处。
前者曾是老牌的重工业城市,可如今早已繁华褪尽,成了萧索破败的鬼城;后者历史悠久,欧洲和阿拉伯的文化在此水乳交融,充满了异域风情。
这样的两座城市显然能够与亚当和夏娃这两个吸血鬼产生微妙的联系,鬼域般的底特律令亚当终日黑衫裹体,崇尚白色的丹吉尔亦让夏娃偏爱一袭白衣。
底特律和丹吉尔都远离世界中心,却平添了一分神秘感。
看这对吸血情侣,全无恐怖惊悚之感,反而举手投足尽显慵懒优雅。
无论是亚当一屋子的音乐器材,还是夏娃满地的文学名著,都是两者文艺情怀的写照。
两个美丽的生物生命悠长,累积了数个世纪的学识与见闻,平时的对白不但引人入胜,还不时迸出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品评,令人会心一笑。
比如他们会用「浮士德」(歌德诗剧《浮士德》的主人公)、「斐波那契」(意大利数学家)、「史蒂芬·戴德拉斯」(詹姆斯·乔伊斯作品中的人物)、「黛西·布坎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主角)作为自己的名字,会讨论玛丽·渥斯顿克雷福特(女权主义的鼻祖)的作品,会为特斯拉(发明家、物理学家)鸣不平,而且他们曾是牛顿、雪莱和拜伦的朋友,甚至连传说中莎士比亚的代笔者克里斯托弗·马洛竟也是他们的吸血鬼老朋友。
本片的选角绝对让人拍案叫好,由于吸血鬼源自英国的哥特小说,因而贾木许找来了一帮英伦班底。
导演的名头放在那里,虽然这个项目的筹资过程困难重重,最后靠着七拼八凑攒了七百万,但应邀而来的演员都冲着贾木许给了友情价。
汤姆·希德勒斯顿和蒂尔达·斯文顿两位大牌分饰「亚当」与「夏娃」,个人认为基本上再没有比他们更适合这两个角色的人了,一个自带阴郁颓靡,一个天生玉骨冰肌。
尤其是蒂尔达,出身苏格兰贵族家庭,原本便有一种中性美,如今年过五十之后更是愈发相貌清奇,雍容中隐含剔透,一副墨镜加一条披肩,如一朵苍白的火焰飘荡在丹吉尔的街头巷尾,怎么看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吸血「女王」。
斯文顿比希德勒斯顿大了一辈,年龄上的差距自然带出了看点,然而贾木许谱写的这段「忘年恋曲」丝毫没有违和感,气质上的相似之处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岁数的落差,显得十分和谐融洽。
同时,贾木许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让看起来更加成熟的夏娃恰好可以用温和和包容来抚平亚当那颗急躁而脆弱的心。
在《唯爱永生》中,吸血鬼并非多么强大的存在,反而都是可怜虫。
他们在漫长的生命中历经了世界的沧海桑田、看惯了人类的悲欢离合。
时至今日,对血液的渴望和对人类的蔑视只能使他们离群索居,在荒僻幽暗的巢穴里凝睇叹息。
更可悲的是,在二十一世纪万一喝了不干净的血还会危及生命,另一个吸血鬼马洛就是这么死的。
生存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选择孤独、步步退让。
这个时候,永生不再是天赐的福祉,而是永恒的诅咒。
看到亚当和夏娃在片尾露出的獠牙吗?
多么无奈!
多么可怜!
就像是走投无路的瘾君子一样,那一刻是彻彻底底的缴械投降。
亚当和夏娃讨论过量子纠缠理论:两个粒子在经过短暂时间的耦合后,单独扰动其中的一个,不管相隔多远,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另一个粒子。
这仿佛就是他们自己的写照,即使经过了数百年的历程、即使相隔万里,爱恋一旦形成便已然密不可分。
贾木许借吸血鬼表达了对人类世界的悲观态度——他们脆弱多思,处在危险的情况之下,对自然充满了无知和恐惧,而且目光短浅,根本不明白世界的运作方式和规律。
然而,在亚当和夏娃身上,他依然投注了对爱情的假想,让它随着时间一起流逝,既然我们在真实世界不能永生,那就在这对唯美的吸血鬼身上寻找答案吧。
在这里整理记录一点电影笔记,杂乱无序。
NZIFF日程表里的一部必看影片。
临进影院之前,与电影节上数次偶遇的一位老夫人Barbara谈论这部影片,得知影评普遍对这部影片较为失望。
但我们的共识当然是:不管怎样,我们是来看Jarmusch的,只要看到他的电影语言,已经是一种快感了。
观影结束后并不想说失望,但确实有些不过瘾,也许是因为他上一部The Limits of Control太过刺激,观众不免期望过高。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想要表达的问题也放在表面,并没有给观众什么思考的空间,这可能就是未得好评的原因之一。
之二,个人感觉影片过于啰嗦,我是指比较Jarmusch的电影而言,过多生活化的场景交代和对白使得影片显得幼稚,俗套。
这里不具体举例,是一种总体的感觉,可以剪得更干脆利落,或者说更酷。
之三,想像一下,两个活了千年的文艺吸血鬼,他们在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都曾登峰造极,不光文艺,科学,政治,哲学,等等等等,他们甚至可能知道耶稣的把戏。
他们可以选择按照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习俗和传统来生活!
这简直太酷了,super!
但是,当他们毫不在乎地又如数家珍般讲述自己与历史上那些大艺术家的往事的时候,让我不由得想起Midnight in Paris,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哈哈。
心里想着,不该像Woody Allen 这么腻吧,这不是Jarmusch啊。
好,一些小遗憾就这么多,下面记录一些还记得的cool senses。
影片故事很简单,也没什么很深的含义在里面,就是如题所说,现在这世道,只有爱可以永生。
说得悲观一点,人类的结局,照着这样走下去,我们都知道是什么。
“Have the water wars started?" "No, they are still all about oil." 经历千年的两个吸血鬼,对人类文明唯一高度肯定的就是艺术。
人类5000年文明,最精华的是什么?
哲学?
神学?
科学?
政治?
法律?
艺术!
Eve可以读任何时期的任何语言的文字。
想像一下,可以不借助翻译直接读几千年前古巴比伦的诗歌,并且因为有过那时的生活经历,可以直观地体会那些爱诗的情感和美,那会是什么样的快感?
Adam,曾与巴赫,舒伯特一起创作音乐并有相当的成就的人,现在深深着迷于创作迷幻、噪音、歌特金属。
这简直cool毙了,这个只有Jarmusch可以想得出来。
哦,不,天朝的子民应该会更厉害。
我想,假如,这个片子移植到中国,我是说假如啊,那我想Adam肯定会参加The Voice, X-factor,甚至快乐男声,他墙上一定会在The lady旁边挂上一张李宇春的照片。
天朝万岁!
Zombie boys,fresh blood,sth special for you,等等,这些说法的含义都是显而易见的了。
一杯fresh blood,产生的快感,该会让熟悉Jarmusch的观众都笑出声来,太cool了,让我实在忍不住想立刻点着一根烟,深吸一口。
对了,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拍摄地。
此片之前,和好友观看了另一部影展中的印尼纪录片。
当时就影片和好友讨论了几个词,野蛮,暴力,文明程度低。
我说,恰恰在‘现代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里,就有这种最野蛮,最暴力的事情,而且是最反文明的国家暴力看看今天的底特律城。
结果,几天后就看了这部拍摄于底特律的电影,而Jarmusch也恰好特意突出了一点。
还不忘开了Jack White一个玩笑。
影片结尾切题,两人经过大段科学严谨的讨论,TMD根本听不懂,反正结果就是反正快死了,就把眼前的一对zombie couple变成吸血鬼吧,因为Only lovers left alive。
或许,正如有评论说这是Jarmusch最有诗意的一部电影,是的,有机会看第二遍的时候该选择一个角度。
底特律早不是摇滚城了 这世上不可追 不再的 多了去 有什么稀奇但是贾木许失望了 贾木许对现在失望 only lovers left alive 可以借老科波拉的那部越战片名 叫disappointment now做文章宜小题大做 大题宜小做 我知道的贾木许一向都是小题大做 碎花 小蝌蚪找妈妈反着来 大青蛙找儿子 终于也没找到 倒中年浪子的心境找到了 其实贾木许像中国导演 不会讲故事 全是台词口白出彩 地球一夜 听起来大 无非不搭界的几个人聊闲天 聊出彩了 聊出了人味儿 咖啡和香烟 更甚 分了毫无关联的章节 他的熟人们淡逼 故事会 浮世绘 说对当下失望 之前小老头伍迪艾伦 也是小题大做 刚入门的编剧不得志 小小的郁闷把自己郁闷到了黄金时代 玩得够大了 小老头狡猾 又收回来 对的地方遇到对的妞就是好时候 小回来 完事儿only lovers left alive大题大做 导演自己的失望投到几百年的吸血鬼身上 用看过几百年人间风光的眼光来对如今失望 格局大 大有可谈 可贾木许失败了 气短到把adam写成了恋物癖 嗜名琴 吉他而已 几个世纪活下来 吸血鬼lover1竟然如初出炉的文艺爱好者 一墙的名人照片 卡夫卡 王尔德 patti smith 杜尚 另有我不确定的如 john coltrane billie holiday thelonious monk 和完全认不出的前现代人 adam他本人是个不世出的摇滚音乐人 吸血鬼体质与常人颠倒 白天睡觉 晚上继续躲在死城底特律的一栋宅子里奏乐自娱 通体的孤芳自赏 对眼下一切失望 伊眼中人类已是zombie开篇adam就托人类小跟班儿ian收入数把古董琴 显格调 实则完全遗老的小家子气真历了几世纪 看尽了世上云卷云舒 墙上一张相 手边一把琴 倒可信 足矣 他的夫人 lover2 eve 在印度(?
)的某个角落 落魄贵族一般享用新鲜血液 无所事事 跟好古的adam video chat 头等舱驾机而来 打包行李时 全无日用品 唯各国语言古籍善本 几个世纪的闲暇学语言读原典 自是好消遣 可惜全是拉丁语系 不见东方文字 这adam独食摇滚 eve不读东方 贾木许给了两人圣经里初民的名字 却没给他们相衬的好奇心 又是败笔 大败笔了那些文的艺的古旧的道具就真的是道具 全不见在这两鬼身上折出光华来 那倒有什么好失望其余角色eve的妹妹 eva 永远无聊需要找乐子的美式青春期小屁孩儿 意义不明 老吸血鬼有那么一句台词出彩 贾木许将其设定为Christopher Marlowe 意义不明外还有点多余Adam如果有才华又爱才华 该去找人 而不是回避 艺术是人的事 好的艺术归根到底是好的人 躲起来拜物 自我欣赏 发牢骚 不足观 即便是拜物最终还是在拜人嘛用镜头抚摸底特律简直肉麻说到爱 爱人 又是人的事儿 两位美 美是一种天才 美就是爱 可why only lovers deserve being left alive?
“除了高寿一事无成者 被称人瑞岂不羞死”两位的爱成在何处 恕我眼拙 耳笨 只好等英文字幕ps. 两位惨白修长 戴墨镜实在太好看 值一颗星
其实做为一个文艺青年,你注定是一个人的,所以那个和他不同头发颜色的伴侣是他们想象出来的,做为文艺青年,很多时候都是与人分离的。
只有到分离一定程度,才需要一个另一个伴侣,而哪个灵魂伴侣基本上有且只有一人。
两个人有同样的历史,同样的爱好的人,即使一直不死也不会厌倦对方吧!
看到这个电影,感觉到的是各种喜欢,扮医生哪一段最为好笑。
没有艺术的生命只是僵尸,只有爱和艺术是能够永久的!
做为一个演员,能演到这样的片子才真的是幸运!
片中男女主演相差二十岁,但看不出来。
抖森的表情即阴暗,又象小孩子,这取决于是在谁的面前!
一、抛却吸血鬼这个概念最初是为了暗喻同性恋还是任何其他,亦不论吸血鬼是该隐的后代还是传承自莉莉丝。
上帝为了责罚,限定了血族们必须存活于无穷无尽漫长望不到尽头的时光里,从此必眼见得所爱人事统统凋零,浓情转淡如鲜血滴入瀚洋不留痕。
因此几乎所有吸血鬼题材的作品(求别把暮光少男少女系列纳入)的主题都是永生。
人们因为生命的无常短暂因为不知此生意义为何而迫切地想要通过留名青史或是遗臭万年甚至是“到此一游”来证明自己曾经在时间洪流里存在过。
刘亮程这样写:“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
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
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
⋯⋯⋯⋯⋯⋯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
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
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可倘若赐你永生,漫无边际的永恒时光永远走不到头,心知凡你所爱必都枯萎,生命是一场永恒的夜路,起初为看到远远近近同行者们手里的一星暖灯欢欣鼓舞,可惜所有同行者都必熄灭在某一刻;之后你习惯了独自提灯前行,无论大喊战栗停下都呼唤不得世人侧目,你躺在棺材里昏睡醒来又是百年,日子漫长依旧;最后你不用夜灯也可行走,没有呼吸没有心跳,你融入夜色,你就是夜晚。
Lestat:"And what if there is no hell, or they don't want us there? Ever think of that?"Louis这样反驳:"But there was a hell, and no matter where we moved to, I was in it."人类大部分的动力都源自于对死亡的恐惧。
惊采绝艳赋予无限长时间未必不会成为仲永。
二、《only lovers left alive》在我看来便是尝试着给这个难解的命题一种解法,两人相携活过几百年,肾上腺素过了催产素过了所有性的吸引都过去了,他们甚至不住在一起,一个用iphone一个用古董电视来几个月通话一次。
见面也未必多话,呼吸音乐进食hv sex,就像是同一个体的两双眼睛。
这简直是爱情最理想的样子。
时间还赋予他们纯真,大概没有了死亡威胁金钱也确实成了身外之物,于是就有了真挚的热爱。
亚当喜欢文艺和科学,拜伦雪莱都是至交好友,临死之前还在说quantum entanglement,吉他收藏满一屋,穿睡袍拉小提琴简直帅哭了帅哭了。
夏娃是一个热爱阅读的死宅,所有文字所有国家的书籍无障碍阅读,飞去底特律带了一箱子书,蹲着小声和蘑菇说话。
还有音乐,他们都爱音乐,皮手套黑墨镜站club里静静听摇滚简直太酷。
一边舔舐血冰棍一边漫天聊音乐简直太羡慕。
所以大约这就是title之所以为title。
三、再回到电影本身,配乐真的太棒了。
片头的funnel of love配摇晃镜头抖森Tilda躺着的模样简直已经值回票价。
后面全程每一支BGM都有眼前一亮的惊艳感,想到《moon child》里Hyde的配乐,除却东瀛的相对吵闹一些,两者简直惊人相似。
感觉原声碟是可以循环几个月的水平。
电影选址在底特律也很有意思,曾经辉煌现在没落的工业城市,亚当夏娃半夜去看颓败诡美建筑雕塑段隐喻明显。
总体节奏很慢亦没什么冲突高潮,但是充斥着如美国公路电影的流浪情节和邪典气质,如同迷幻摇滚的风格,令人着迷。
简而言之,任何喜欢哥特邪典吸血鬼任一元素的影迷都会喜欢这本电影,贾木许没有让人失望。
唯一就想吐两人发型的槽。。。。
夜晚的颓败之城底特律,处处是废弃的高楼与荒芜的杂草,昏黄的路灯寂静的小路,有人摁响那只或许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装了上去的门铃,破旧的半世纪前的大门打开,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迎接,苍白的面颊与颓丧的胡渣,却仍是高挑挺立、微扬下巴,仍是百年前贵族舞会邀请舞伴的站姿,一头蓬乱银发穿着机车夹克的女人长着一双清澈又好奇的灰绿色眼睛,两个人喜悦却又平静,靠近、拥抱,近在咫尺的嘴唇却又没有亲吻,女人伸出带着不合时宜的手套的双手询问:“可以吗?
”男主角安静褪下她的手套。
这是《唯爱永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桥段,充满出乎意料的平静和温和。
对于吸血鬼来说,手套意味着与人类世界的隔绝,在这个充满“噪音”、污染和“僵尸”(男主形容人类为僵尸,意为人类麻木堕落)的世界,褪下手套如同神圣的仪式,又有一丝曼妙的情欲,这对看尽数百年沧桑的情侣已经越过了对肉欲的沉迷,倒是真正拥有了精神恋爱的本质。
一对分隔两地的吸血鬼情侣漫长分离岁月里的一次平淡却又不寻常的相聚是这部片子的主要内容。
男主角在荒凉的底特律,女主角在古老的摩纳哥古城坦吉尔,一个在每晚扮成医生带着那只过时的四十年前的听诊器去医院和检验医生交易血液,一个去名为“一千零一夜”的水烟馆和老朋友拿新鲜血液,这位老朋友是莎士比亚的“影子写手”,当然,这个真相没人打算说出来。
拿回血液,是这个时代难得的没有受过“污染”的最健康的人类的血液,用精致的酒杯斟满小小的一杯,陷入那个堆满拜占庭刺绣的枕头或古董鲁特琴的柔软床垫里慢慢品尝,这是吸血鬼的情趣。
用吸血鬼的调侃来说,是十五世纪的做派。
轻抿一小口,立刻陷入迷幻的高潮,吸血鬼从不迷恋什么性爱与肉欲,《暮光之城》里那急色吼吼的床戏?
开什么玩笑,只有鲜血才是唯一无法抗拒的本能。
这部电影是无数个如此这般缓慢又迷醉的片段组成,夜幕下丹吉尔古城的街道,底特律华美却惨遭废弃的密歇根剧院,全部给与了不厌其烦地特写,作为文艺片,情节当然也无可避免的简单,但这部电影并不无聊。
小小的幽默串联其中,男女主之间只有彼此才懂的调侃可爱又充满荒诞的奇思妙想,有种舒缓如诗的浪漫。
两人穿着睡袍蜷缩在沙发上拿着RH阴性血冻成的冰棒悠闲地下着棋,打趣着自己几百年前和那些传说中的“伟人”的枝枝叶叶.“你把你那只弦乐五重奏给了舒伯特,他却拿去发表?
”男人平静:“是啊,不过这是我让他做的,最后一章我还没给他。
”“我最爱听你讲和雪莱鬼混的那几年的事,他怎么样?
”“总之他是个混蛋。
”房子停电的时候,女主用葡萄牙语和藤蔓植物打招呼,男主角掀开了他那架只存在于尼卡古拉特斯拉幻想中的宇宙发电机倒腾一个吸血鬼也不得不面对的短路问题,为了处理被妹妹误杀了的那个人类,两人胆战心惊地交流:这个时代毁尸灭迹真是比过去难得多了不是吗?
……因为活了几百年,对性、对娱乐、对任何喧闹都失去了兴趣,唯有从艺术与科学中寻找慰藉、打发时间,在两人相会之前,女主角带上了一箱子各种语言、各种年代的珍藏书籍、男主作了一首新的曲子,相会的大多数时间他们都懒洋洋地在沙发上醉意昏昏,直到那个金发美丽却充满危险躁动的小姨子深夜来临。
因为小姨子的任性妄为,唯一的人类助手死于非命,两人不得不抛尸灭迹,回到丹吉尔却发现老友因为喝到被污染的血而病逝,两个人决定走上天台等候死亡,但最后还是没能放弃对鲜血的渴望。
“洛基”汤姆西德勒斯顿和“冰雪女王”蒂达斯文顿的组合在这里有一种奇妙的化学作用,他们都有一副疲惫苍白的憔悴面容,但又有一双同样清澈渴求的孩童般的眼睛,衰老和年轻、青春和沧桑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人的身上,冰雪女王近乎白色的睫毛与淡到无色的嘴唇与抖森同学敞开的长袍下消瘦苍白的身体,他们什么都不做,只要站在那里就像吸血鬼,疲惫又慵懒,配上导演别出心裁的慢摇配乐,从开头那曲嗓音怪异到让人沉迷的婉达杰克逊的老歌funnel of love开始,所有观众的心都跟着不停转动的片头陷入了迷醉。
关于吸血鬼的幻想大概是人类对永生的渴望的一种投射,虽然神祇、幽灵、精怪同样都可以不老不死,但只有吸血鬼是活在人世与人为伍,过着仍旧和人类差不多的生活。
虽然不再是人,但却又从未离开,于是自然而然成为了世界的旁观者。
导演用吸血鬼这一形象表达出一股寂寥的孤独,似乎还有一丝对人类自身的厌恶,两个吸血鬼仍怀抱着对人类历史中发生的无数美好事物的敬仰与欣赏,而人类自己却在污染自己的身体放纵自己变成“行尸走肉”,也就是男主口中厌弃的“僵尸”。
放纵吧,寻欢作乐吧,也许是时间有限所以才会沉迷如此肤浅的欲望,当生命变成永恒,当繁华都市热闹复又寥落,当文明此处陨落又在别处崛起,什么东西都会灰飞烟灭,唯有艺术与科学成了解救永恒孤独的出口,而这一切都只需要一个真正心领神会的爱人才值得分享,别的人都不重要。
作为玩过电影又玩过乐队,一直坚持着艺术电影的独立导演贾木许,孤独被写成了一首诗,用男人迷人的嗓音沉吟,映照在爱人婴儿般的双眸里。
都是装逼,贾木许就能装的这么有趣
一部适合在午夜观看的电影,疯狂又浪漫,气质和腔调实在迷人。角色的安排,场景道具的设计以及音乐都很对我口味。原以为会大篇幅讨论时间和永生会如何改变爱情和承诺,但没想到竟有如此多的生活片段。斯文顿和抖森太帅,贾木许充分利用了这两人的魅力,整个过程被女神男神迷得神魂颠倒。
真的不是喜剧片么我要笑岔气了。。。。
撇掉剧情不谈还算过关。好吧,看贾木许谁还看剧情?看巨型甲虫基神变身艳丽吸血鬼,就冲Hiddleston的颜和配乐的无限交合。
全场尴尬症,不知道导演在装什么,短评都不想打了但是!“爱因斯坦的量子纠缠”是错句,想拿大咖名字zhuangbi也不是这么用的。
朋友,你这么装逼你家里人晓得不咯!
感觉舞台剧更合适吧,看了两小时满脑子只剩“装逼”二字——但不得不说这种古典范儿的装逼作品还是要英国人来演才合适呢,抖三抖。配乐比较意思。
風格還在,只是我比較懷念以前的賈木許
无病呻吟把这么多人呻出了高潮。如果只是提几个名字就算文艺的话,出本500页的书通篇只有“莎士比亚”这个词够不够酸爽?没剧情没内容因为音乐给1星。
基本没剧情。节奏太慢格调装的太高。
真是活的时间太长了,连说话都拖拖沓沓。要是活人电影的话估计一个小时不要就能完事了吧,这个电影我看了四天
......贾木许你脑洞这么大莎士比亚知道么。这得自恋到什么程度才能意淫出这么个东西来啊。逼格越撑越低我以为结局要反转一下嘲笑文艺青年呢。结果就这么结束了。Lame.
dark and fun.
花样年华的节奏
男神女神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是个啥…
内里很空,或者是贾木许故意拍出来反讽的,他的作品序列里,对现有类型进行重解读的片子都差强人意,他肯定要给类型片人物倾注些自身的立场,但除了《鬼狗杀手》,基本了无新意,还是任性拍他熟悉又关注的边缘人、乐迷之类的吧,这次技术上也没什么表现,摄影和布光都没特色,干瘪的要命,音乐尚可
低级的关联 台词弱 画面美极了 音乐极佳
HOLD不住贾木许的高逼格。
什么乱七八糟广告乱入的狗血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