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志愿军3》,出来在旁边餐厅坐了半天,就完全说不出话。
以前总觉得英雄离得远,这部电影才算让我看懂了“最可爱的人”到底是什么样。
影片真的全是戳心窝子的细节,张孝文两次回答到的那一刻我真的没绷住!
宋佳一如既往的演技很稳,谈判桌的戏也特真实,英雄都很伟大,耗尽自己所有力气争取来了和平,向他们致敬。
电影真不错,旁边的人都看了忍不住哭了。
电影没白看,正义万岁!
和平万岁!
人民万岁!
#M观影团影迷日记#
作为系列终章,《志愿军3》以“边打边谈”的双线结构,完成了对“立国之战”的终极注解。
板门店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与上甘岭阵地的炮火连天交织推进,一静一动间精准诠释了“和平是打出来的”核心命题。
战争戏延续顶级工业水准,上甘岭战役中“范佛里特弹药量”将山头削低两米的焦土场景,搭配坑道战术与步炮协同的精准呈现,让银幕震颤的同时更显战术智慧。
黄继光“别告诉我娘”的绝唱,将英雄的悲壮刻画得入木三分。
文戏同样掷地有声,张子枫饰演的李晓从懵懂少女蜕变为谈判桌硬汉,宋佳塑造的翻译队长以文字筑防线,女性力量的展现温柔且坚定。
片尾烈士遗骸归国与老兵出镜的段落,让全场静默的抽噎声成为对历史最深情的回应。
虽有个别配角戏份仓促的瑕疵,但仍堪称一部叩问和平重量的震撼史诗。
暑期档没有离开太久,国庆档电影市场硝烟再起。
目前已经有9部题材各异的影片确定上映。
而仔细梳理这份片单,发现今年的阵容其实有点弱。
各位选手没准都觉得对方是垃圾,自己大有机会。
01 《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陈凯歌《志愿军》三部曲的最终章,这部影片聚焦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直至签署停战协议期间“边打边谈”的作战历程。
也就是说,不仅要展现前线浴血拼杀,也要着墨讲谈判桌上的外交较量。
预告片中,美方狂妄傲慢,数次炮击施压破坏谈判。
而我方代表团寸步不让,用专业和实力捍卫底线。
我猜测张子枫的谈判线应该是影片的主轴,如此一来三部曲就通过他们一家串联了起来。
影片阵容强大,除了张子枫,还有宋佳、朱亚文、陈飞宇、彭昱畅等。
因为有了前两部的打底,第三部的票房基础是有的。
但前两部口碑票房就都一般,《志愿军:存亡之战》12.06亿,《志愿军:雄兵出击》降到8.68亿。
完结篇想要大爆也很难。
主要问题是,陈凯歌还是用了求大求全的群像拍法,想要展现战场全局。
视角混乱是必然会发生的。
但《南京照相馆》告诉我们,讲小人物在大背景下的挣扎也许更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02 《刺杀小说家2》2021年的《刺杀小说家》口碑和票房都没有达到预期。
唯一无可争议的优点是高水准的东方奇幻特效。
续集继续由路阳执导,邓超、董子健、雷佳音主演,还有威尼斯影后辛芷蕾参演。
预告片中的质感仍旧不错,特效视效全面升级。
就是一句“天下共主”让我有些绷不住。
路阳似乎要讲一个更纯粹的异世界冒险故事。
不过现实世界与异世界的互动方式上一部就没太讲清楚,这次我也不抱太大希望。
不过纵观国庆档这份片单,个人最看好这部了。
03 《抓特务》改编自小说《无悔追踪》,讲派出所所长雷佳音怀疑小学教员胡歌的身份,展开一场近四十年的追踪。
作为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抓特务》还没有放出预告片。
再加上这是雷佳音国庆档的第二部主演的电影了。
个人认为撤档可能性比较高。
冯导在《芳华》之后拍了很多年烂片。
与崔主持人硬刚以后也低调了很久。
如今范爷在好莱坞复出,冯导也终于重返主流视野。
《向阳·花》没搞好,希望《抓特务》别再让观众失望了。
04 《浪浪人生》由黄渤、范丞丞、殷桃主演的家庭喜剧,讲的是小镇一家五口人在逆境中硬刚生活的疯癫故事。
这是监制韩寒很喜欢的小镇题材作品,也是档期内少有的纯喜剧片。
虽然看预告片感觉这故事有点无聊,笑点也有点尬。
但不排除完整电影绝地翻盘,成为票房黑马。
当然更有可能彻底翻车,毕竟观众的笑点可是越来越高了。
05 《风林火山》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案,牵扯出贩毒者与反毒者之间的激烈斗争。
由麦浚龙执导的《风林火山》有着可能是今后港片再也没法集齐的顶级配置。
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古天乐、高圆圆、杜德伟、任贤齐……堪称华语电影天花板组合。
如果能拍出一部港味十足的类型片应该非常多人期待。
坏就坏在麦浚龙偏要在影片中注入哲学思考与艺术表达,探讨更深层次的主题。
影片被积压多年,今年终于在戛纳放映,却传出诸多差评。
电影整体质量估计不会太高。
观众的抉择是,想看这些演员,却能否忍耐偏文艺的剧情。
06 其他除了上边五部关注度较高的电影外,《熊猫计划2》《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疯狂电脑城》也将在国庆上映。
《熊猫计划2》是去年国庆档《熊猫计划》的续集。
前作3.07亿票房还算可以接受,但剧情低幼,也是冲着儿童观众去的。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顶着易中天编剧+监制,配音阵容豪华。
不过画面挺有手机游戏的质感,不太让人放心。
另外两部作品要么沦为炮灰,要么大概率就是撤档。
《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是儿童向动画,有一定低龄受众基础,但难以吸引成年观众。
《疯狂电脑城》看着是更粗制滥造一点的动画,更绝的是,电影主页上竟然没有导演编剧配音的任何主创信息,是怕署名了担责吗。
07根据往年经验,国庆档虽然假期时间长,但市场容量与春节档没法比。
真正能够获得排片和观众关注的影片通常只有2-3部。
剩下的很可能成为“一日游”的炮灰作品,甚至无法收回成本。
从目前预热情况来看,《志愿军:浴血和平》和《刺杀小说家2》处于第一梯队,有希望争夺档期冠军。
《风林火山》和新增的《抓特务》处于第二梯队,有望依靠类型差异和明星阵容吸引特定受众。
但《抓特务》还没开始营销,我嗅到了撤档的味道。
《浪浪人生》《熊猫计划2》和《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则可能吸引家庭观众。
其余几部影片面临的市场压力较大,很可能在档期正式开始前就会有影片宣布撤档换档。
即使是第二梯队的影片,如果口碑不及预期,也可能会被快速淘汰出局。
毕竟院线排片极其现实,会快速集中拍片资源在热门影片上。
另外《震耳欲聋》《红孩儿火焰山之王》《极限城市》《穷途末路》据说都有可能国庆上,但临近档期还没有动静。
最终,这些影片的市场表现还是要看口碑质量。
宣传热度只能维持首日票房,后续排片和观众选择完全取决于影片实际质量和口碑传播。
历史上不乏前期宣传声势浩大,但上映后因为质量不佳而票房跳水的例子。
也有初期排片不高,但凭借良好口碑实现逆袭的黑马作品。
我很期待这个国庆档能带给我们多一些惊喜,而不是一片混战后的满地狼藉。
如果说第一部还能算打个马虎眼,交代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一些历史背景。
第二部就彻头彻尾的流量片,粉丝电影,跟历史毫无关系。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被陈凯歌父子祸祸,为了给朱一龙一番,删除唐国强老师饰演的毛主席和刘劲饰演的周总理的全部戏份,这在国产电影史上真是头一次见。
陈凯歌和傅若清为了跟资本媾和,竟然可以不要立场不要脸面不要艺术不要观众。
我要看看第三部陈凯歌还想怎么拍?
中影如此浪费国家投资,怎么跟中宣交代?
第三部再次删除“历史”分类,再次删除唐国强老师全部戏份,刘劲只剩两秒钟镜头
作为系列终章,《志愿军3》以“边打边谈”的双线结构,完成了对“立国之战”的终极注解。
板门店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与上甘岭阵地的炮火连天交织推进,一静一动间精准诠释了“和平是打出来的”核心命题。
战争戏延续顶级工业水准,上甘岭战役中“范佛里特弹药量”将山头削低两米的焦土场景,搭配坑道战术与步炮协同的精准呈现,让银幕震颤的同时更显战术智慧。
黄继光“别告诉我娘”的绝唱,将英雄的悲壮刻画得入木三分。
文戏同样掷地有声,张子枫饰演的李晓从懵懂少女蜕变为谈判桌硬汉,宋佳塑造的翻译队长以文字筑防线,女性力量的展现温柔且坚定。
片尾烈士遗骸归国与老兵出镜的段落,让全场静默的抽噎声成为对历史最深情的回应。
虽有个别配角戏份仓促的瑕疵,但仍堪称一部叩问和平重量的震撼史诗。
一直对《志愿军3》充满期待。
概因前期宣传一直都是围着林月明(宋佳)、李晓(张子枫)两人,以至于产生一种翻译团要搞大事的错觉!
谁成想,宋佳不过是一个宣传的噱头!
预告片就是她所有的高光时刻!
必须承认,抗美援朝是宏大叙事!
前后持续三年多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单参与的兵种就有步兵、炮兵、通信兵、医疗兵、工兵、装甲兵等。
每个兵种都有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的瞬间。
还发生了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等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很多人永远地留在这片土地上,再也没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其中可以讲述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
这就对导演、编剧以及整个创作团队提出极高的要求!
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好一个故事,既符合真实的历史,也要凸显出艺术创作性来!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呈现哪些故事,舍弃哪些故事?
重点刻画哪些人,怎样来塑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来。
想想都觉得很难!
导演的做法是用李晓来穿起来整个故事!
她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她看着父亲和哥哥离开她去往前线,一家人在铁原重聚,短暂相见却成为最后的记忆,她先后失去了父亲李默尹和哥哥李晓!
就在电话的那头,她的哥哥流干了身体里的血,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然后,她就一直在失去!
三连副连长孙醒、排长姚庆祥、亦师亦友林月明。
当然,不独李晓,所有人都在经历着失去!
他们失去了并肩作战的战友!
运送物资的赵安南、舍身堵住枪眼的黄继光、不顾危险主动为战士吸痰的护士张娟,他们是英勇无敌的战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舍生取义!
战士们没来得及消化掉心里的悲伤,就要马上捡起掉在地上的枪,打起精神冲着敌人而去!
永远雄赳赳,永远保持热血!
感谢这群可敬可爱的人,才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黄继光!
虽然早早就从教科书里知道他的结局,但看着周政杰的演绎还是觉得很感动,眼眶不由湿润了!
他看着有点不打眼,尤其是在一群穿着打扮几乎一模一样的战士当中,几乎很难注意到他。
但他睁着那双黑黢黢的眼睛,直勾勾盯着敌人的碉堡,暗暗下定决心时,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不一样的气场来。
他看着碉堡里的机关枪一片又一片地扫射到他的战友,将他的战友打倒在地时,他再也无法忍受了。
这种决心给他增加了很多力量,驱使他快步向碉堡走去!
这段路不长但很难走!
但再难走也挡不住有心人!
黄继光他以身饲虎,用自己挡住了枪眼,给自己的战友争取了一点机会!
机关枪打在他身上,却痛在所有人心上!
黄继光最后躺在地上那一幕简直神了,满脸伤痕,还有充血的眼睛,止也止不住的血,所有的妆容都非常贴合此情此景!
这也是全场抽泣声最多的一幕!
眼眶红红!
心内酸涩!
为英雄黄继光!
你的名字确实被所有人记住了,写在教科书里代代相传,永志不忘!
人物弧光最完整的角色当属张孝文了!
他的成长有目共睹!
刚出场时候总是嬉皮笑脸地,没个正形儿!
就连在战场上也是偷奸耍滑,明明没有受伤却让孙醒背着他逃离炮火纷飞的战场!
但孙醒的死亡点醒了他,他的内在人格慢慢觉醒了!
当炮兵连的领导问他想干什么时,张孝文的回答非常朴实!
他说,我只想修好坏掉的坦克,只想能在战场上为我的战友贡献更多力量。
后来,他的确做到了!
虽没有如愿以偿当上驾驶员,但张孝文的维修兵也做的很好!
甚至成为了排长,在关键时候和吴本正配合着把敌人的坦克逼下水!
他真真正正意识到了战士的使命和荣誉感!
最动容的当属他领奖时的发言,一如刚进炮兵连时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感动人。
他坦诚地说了自己和张孝文的重名,诚恳地请求颁发荣誉奖章时叫两次他的名字,一个是他,一个是已经死去的张孝文,也是吴本正一直以为他是的那个人。
吴昊宸(应勤/萧元启)的演技很自然,前后的反差表现地很好!
李晓当然也有成长!
她刚来翻译队时候一直都带着情绪,想要去前线为父兄报仇,故而既不想呆在后方搞翻译工作,也不愿意配合用石头摆和平鸽的造型,言而总之就是抗拒情绪满满。
特别能理解她!
明明他们杀死了李想杀死了李默尹杀死了很多我们的战士,他们应该为自己的罪恶付出血的代价,怎么还有脸坐在谈判桌上!
我们怎么还要摆出和平鸽来欢迎他们!
我们手里的石头应该用来捍卫自己应该用来复仇,而不是用作和平、用作欢迎的装饰品。
李晓的脸上充满倔强,满是不服气!
她不仅是李晓,还是无数个和她一样失去家人的战士!
她们期待和平,却从未忘记伤痛!
后来,她慢慢替代林月明坐在谈判桌上!
这个美方代表眼中的“little girl”却有最强硬的态度,毫不犹豫说出“no”来,沉着脸对他们说出”GET OUT”来。
从前,她观察并仰望着林月明,后来她变成了新的“林月明”!
小姑娘长大了,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了!
但李晓身上有个最大问题在于她很多次都露出笑容来。
她经历了什么,短短几个月内失去父亲,失去哥哥,又失去两个好朋友,失去林月明,一直在失去!
更别提,大环境下战争的艰苦卓绝!
大家应该总体是比较悲伤的,不是不能苦中作乐,但有些场景明明不合适,譬如李晓接到有一个连的敌人可能偷袭等等场景,不合时宜,但李晓还是轻笑出来!
有点莫名其妙,有点不理解。
私心觉得处理地很不好!
但不得不夸的是张子枫的哭戏!
妹妹的眼泪真叫人心疼啊!
一提到爸爸,一提到哥哥,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
小小的脸上全是眼泪,叫人肝都颤了!
与张子枫形成对比的是肖央(赵安南)!
他们俩人完全是两种演法!
如果说张子枫是外露的悲伤,那肖央作为有泪不轻弹的男儿,悲伤就更加含蓄更加深沉。
当听到战友牺牲的消息时,他什么都没说,只是沉着脸唱起了还乡歌!
是啊,回不去的故乡是他们的念想,是他们的支柱。
可是,他们还没回到故乡就死了!
赵安南啊赵安南,嘴上说着不干了不干了要回家养老去,结果遇到事情他冲地最快!
一瘸一拐地飞奔着去车上找扳手,解了火车轨道的燃眉之急!
有点遗憾的角色是林月明!
林月明是那种典型性中国人,隐忍而坚定!
认准了目标便坚持不懈,完全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哪怕痛到直冒冷汗也坚持到谈判结束!
点燃的那只烟是她给自己设置的舒适圈。
是烟,却也是止痛药,让她可以短暂地从身体的疼痛中抽离出来。
这也是我觉得导演很进步的地方,他给了林月明和李克农他们一样的权利,坐在桌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然而然地拿起旁人递过来的烟!
唯一的问题是林月明的角色有点平,可发挥空间十分有限!
可能因为谈判桌并不是主战场吧!
没看到想象中林月明在谈判桌上大杀四方!
当然,还有很多可爱的人!
比如坚持不拔枪不反抗的“和平战士”姚庆祥,比如忍住心中怒火不在中立区开枪的孙醒,比如用手扶住扳手确保行进的火车绝不会走偏的史光明,比如主动请缨要帮战士吸去毒痰的张娟等等!
他们都叫人觉得十分感动,尤其是那种下意识之下为国为民的举动!
可敬可爱!
所以电影最后的闪回,让所有死去的人,李默尹、李想、张孝恒、孙醒、姚庆祥、赵安南、张娟等人重新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时,才这样触动!
感动当然有,但黄继光等人的事迹,我们从小听到大,真的在大屏幕上看到又怎么会不感动呢!
很难不敢动!
再铁石心肠的人看到他们的奉献主义精神,为国为家为战友牺牲自我的精神,都会感动到要流泪,都会无比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也会更加警醒,弱国无外交,以前是,现在更是!
所以更要努力,以前有你,现在有我,强国梦一直在我们心中!
但确实有不满足!
以为的谈判大场面实则有点像走过场,以为林月明要肩挑重担,结果翻译队的工作也只是草草了事!
什么一晚上翻译完6000多页的文字,即便在今天AI工具很普及的情况下,也是一大壮举,但这样的事情显然不是刻画的重点!
翻译队的灵魂人物林月明、李晓也都没表现出特别高光特别燃的一面!
所以,导演前期打出的女性主义牌也就只是打了个幌子而已!
演员表里很期待的唐国强(毛泽东)、刘劲(周恩来)等老艺术家也根本没有出场,却设置了微醺闫掌柜(闫妮)本色出演,说了句“二球”这样莫名其妙的台词!
喜欢闫妮,但她的演绎着实有点出戏!
最关键的是,一直在期待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能让我对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产生超出课本表达的那种浓烈情感!
这也是电影这种表达方式应该做到的,否则不就仅仅是沾了题材的光了么!!
THE END.国庆档电影延伸阅读||《毕正明的证明》,一部被片名耽误的电影!
《志愿军》REPO,铁原之战下的众生相
又要认真写个影评了,这算是陈凯歌导演第二部有水准的片了吧,没想到出奇的好看,是值得二刷的水准,避免了第二部大军团作战的混乱感,这一部从谈判的角度展开,结合局部的战斗场景,整部先抑后扬,老美出尔反尔不讲信用的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
充分体现了整部电影的主题:和平不是等来的是打出来的。
黄继光的桥段真的被震撼到,小时候的教育只知道黄继光堵枪眼,怎么堵,什么环境堵,只能靠脑补。
电影中呈现的黄继光真实再现了这一不怕牺牲的壮举,有人会说中枪怎么不会死,可这是真实的历史事实。
黄继光趴到枪口整个脸庞被枪口灯光照亮的场景,震撼而悲壮。
几个战士的死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大局观,可惜对面是耍尽小花招的美帝,所以历史教育我们对付西方恶势力,一定不要手下留情,斩尽杀绝。
能在国庆看到好看的主旋律影片,也算是弥补了731的恶心1,必须五颗星好评支持。
铁血柔情真英雄,家国情怀刻骨铭心。
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场面惨烈,情感真挚。
英雄赞歌,荡气回肠,直击心灵。
铁血柔情真英雄,家国情怀刻骨铭心。
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场面惨烈,情感真挚。
英雄赞歌,荡气回肠,直击心灵。
铁血柔情真英雄,家国情怀刻骨铭心。
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场面惨烈,情感真挚。
英雄赞歌,荡气回肠,直击心灵。
铁血柔情真英雄,家国情怀刻骨铭心。
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场面惨烈,情感真挚。
英雄赞歌,荡气回肠,直击心灵。
原本买了九月三十号晚上的票,因为发烧生病,一度犹豫要不要坚持去看。
当时甚至想过,或许以那样的身体状况去观影,反而更能切身感受志愿军战士们当年的艰苦。
但最终还是改期到了今天——现在看来是庆幸的。
剧情实在太触动人心,若在身体虚弱时观看,怕是难以撑得住。
最让我动容的,是林月明离去的那一幕,李晓一直陪在她身边。
两人在并肩工作中结下的情谊,早已深厚如亲人。
能和亲近的人一直相守在一起,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事情。
我想,以后每当想和队友争执、想对孩子发火时,想起这一刻的感受,一定能够“收敛”几分。
第三部里太多人的离开都太突然:护士张娟、战士孙醒……抗美援朝的历史,始终是我最受触动的战争题材。
想到志愿军战士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在装备远远落后的条件下,依然前赴后继、誓死完成保家卫国的使命,内心深受震撼与教育。
记得二〇年初疫情刚爆发时,我一个人留守住处,感冒得厉害,四周又听不到邻居的声音(正值春节,大家都回家过年了),正是靠着回想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坑道的志愿军战士们,才撑过了那段日子。
再往前追溯,青少年时期处在艰苦环境中,面对不对称的竞争条件,也总是用志愿军的精神鞭策自己。
如今人到中年,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当年的愿望也一一实现,那种在艰难岁月里的吃苦精神、心中不灭的希望、以及绝不放弃的执着,是无论何时都不该丢掉的。
今天看这部电影,再次唤醒了我的一些“初心”: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看完《志愿军》三部曲,从心底感谢陈凯歌导演。
不然你出来就是小丑🤡本来打算坚决不哭,结果最后纸巾都是湿透的…这一部以李晓为主线串起了前三部的故事,有很多熟悉的人物返场,也有新人物的出现,虽然大家戏份都不多,但是几分钟的人物塑造就很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我看完脑海里浮现很多名场面:17岁的乐观小护士救助病人(就不写过程了),姚排长在桥上和特务对峙,人力修复铁轨,黄继光堵枪眼(特别泪目),坦克战等等。
再说主演李晓,她的成长在这一部有很好的体现,经历了父兄,喜欢的人的离开,她逐渐变得坚强,在谈判桌上小小一只也不影响她散发霸气,她和翻译队长(宋佳饰演)的相互陪伴也是很温情的存在。
本来期待了一年李晓和孙醒有什么进展,但可能在那个年代,即使是两情相悦,也并不能相守,“此身既许国难再许卿”,青涩的感情更让人遗憾……
最后看完结尾我完全就是不自觉的释然地笑了,烈士们的鲜血换来了和平和电影的he虽然也有一些地方还是和上部一样领导一讲话大家都围过来这种情况,但总体看来是部瑕不掩瑜的好电影,值得观看!
Ps:塑造的美国人的还是那么狂妄气人,会让人不自觉地想骂
印尼老套驱魔片一惊一乍贴脸袭击完全审美疲劳最后医院和人形撒旦老头对峙对着空气赤手空拳肉搏驱魔不知道还以为警匪片再给一些五毛特效真主安拉式念经驱邪略显尴尬这剧情也是难以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