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笼
La jaula de oro,我要去美国(台),The Golden Dream
导演:迪亚哥·奎曼达-迪亚兹
主演:Karen Martínez,Rodolfo Dominguez,Brandon López,Carlos Chajon
类型:电影地区:墨西哥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3
简介:15岁的Juan(Brandon López 饰)、Sara(Karen Martínez 饰)和 Samuel(Carlos Chajon 饰)逃离危地马拉,试图前往美国。当他们穿越墨西哥时,他们遇到了不会说一句西班牙语的印第安偷渡土著Chauk(Rodolfo Dominguez 饰)这几位少年憧憬在墨西哥边..详细 >
极简主义的极致。进入比较慢,但后劲很足。片长再短15分钟就好了。
女孩被抓走的那刻,恰克被狙杀的那刻,在我心里都咯噔了一下,残酷来得太突然,太无常,太逼真。关键是,没有下文,混乱中的生命或人生往往就是没有“且听下回分解”的。
每个人都有向往的地方
火车,轰隆隆,旅途。漫天雪花。
现实是残酷的,孩子们不会去从强盗的手里抢回喜欢的女孩,孩子们也不会反杀狙击手为了同伴报仇,一切都是突然发生,也是突然结束,他们只能认命。有趣的是,自从女孩被抓走,整个影像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前半段甚至都没有音乐,后半段加入了沉重的音乐,整个让人心中一凛。三星半。
12th BEFF 诗意的飘雪发生在他们往北的梦境中,有时候看起来很像金箔落下的样子。到底是梦破碎得比较快还是雪花融化得比较快。诗意的地方还有语言不通的两个人在树上交流印第安语。但所有没有女孩突然被抓走之后再也不见了的快。
瓜地马拉还是危地马拉?移民问题最近年频频曝光
像不像如今疯狂涌入欧洲的中东难民。不要抱有期待,有期待必失望
以女孩被劫匪带走之后,影片无论在情绪还是风格上都呈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前半段有悲有笑吵吵闹闹,带着少年的不成熟。而到了后半段,不仅两个男孩被迫加速成熟,连同影像气质也一同成熟起来,减少了故事推进的功能性叙述,更多的是用人物状态和空镜头来表露情绪,而此时,镜头里已只剩下难过,直至最后的两场戏,一个男孩的死以及屠宰场里的流水线作业,都让观众的内心滋长着悲伤与绝望。
长久存在的偷渡组织与非法劳工,遭遇总是大同小异
恰克突然倒在美國狙擊手的子彈下,璜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我連sara被帶去哪個方向都沒有看到。璜最後進入肉廠工作,流水線上沒有白人,他們分割著超市裡賣的切好的牛肉,一刀一刀,究竟砍在誰的身上?其實當璜站在洛杉磯高架橋的鐵絲網下,積蓄的力量已經爆發。前方是再熟悉不過的水泥色,灰黃灰黃的。
拉美现实主义,剧情张力处理的其实很一般。
九死一生,一路向北,只为体验美丽国的飘雪.4个伙伴结伴同行,憧憬着美丽国的美丽生活,危地马拉恶警粉碎了一个少年的梦想,他打了退堂鼓.墨西哥流氓掳走了女扮男装的姑娘,冒死挺过恶棍的敲诈勒索,胡安赎回了恰克,恰克却在看着美丽国的边境被狙击,只剩胡安一个人混进了肉联厂,似笼子里的小鼠,只有夜间出来感受一下飘雪的气息.
九死一生,从一个“屠宰场”到另一个“屠宰场”。
现实一种
过程还是挺细腻的,最后一个哥们死的有点惨
41/100 毫无反映与抬升的现实主义,外加影像上的单薄,便是这类走线题材的普遍样貌;主人公命运突转的到来并没有体现力度,与达内兄弟比照,才能发现后者在人物设定、社会议题与情感铺陈方面的独到之处。
指北星。海报比片子漂亮多了。那座大桥令我想起阿特拉斯耸耸肩。结尾太虐。
一场人生的纪录片
真实而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