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魔

The Exorcism of Emily Rose,艾米莉罗斯的驱魔记,恐怖灵讯

主演:劳拉·琳妮,汤姆·威尔金森,詹妮弗·卡朋特,坎贝尔·斯科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Assyrian Neo-Aramaic,德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拉丁语,阿拉姆语年份:2005

《驱魔》剧照

驱魔 剧照 NO.1驱魔 剧照 NO.2驱魔 剧照 NO.3驱魔 剧照 NO.4驱魔 剧照 NO.5驱魔 剧照 NO.6驱魔 剧照 NO.13驱魔 剧照 NO.14驱魔 剧照 NO.15驱魔 剧照 NO.16驱魔 剧照 NO.17驱魔 剧照 NO.18驱魔 剧照 NO.19驱魔 剧照 NO.20

《驱魔》剧情介绍

驱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律师艾琳(劳拉·琳妮 Laura Linney 饰)接到一桩官司。一名神父由于用宗教手段——驱魔仪式来治疗女孩艾米莉的重病,因而使得艾米莉耽误了正确的药物治疗时间。法庭上,一场宗教与科学之争展开了。 事件的开端,源于19岁女大学生艾米莉(珍妮弗·卡彭特Jennifer Carpenter饰)的恐怖遭遇。她在大学宿舍睡觉时,感觉有灵异恶魔来侵,接下来更为惊悚的事情陆续发生。艾米莉一反常态,她变得双眼发黑,行为怪异,整日活在犹豫恶魔缠身的梦魇中,艾米莉无法控制自己的意志,痛苦得生不如死。家人为她找来精神病医生,却毫无起色。无奈下,请来神父(汤姆·威尔金森 Tom Wilkinson 饰)一探究竟,才得知艾米莉被远古六恶魔上了身。万魔缠身的她,只有通过宗教仪式进行驱魔,才有可能逃出生天。 神父的驱魔并没有挽救艾米莉,还引来了控告。无神论者却认为,恶魔缠身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超次元学院2当女人真好亲爱的敌人即刻求生!花咲舞无法沉默奔跑吧!勇敢的女人们机器人艺妓前任4:英年早婚道熙呀芳心荡漾如梦花开胜负未决的战斗勇闯16街区绝地狙杀麦子小姐海天雄鹰火云端独占接班人绝望写手第四季陈翔六点半之拳王妈妈仙剑伏魔:倩女玄姬独活女子的推荐4新世界三分法则九龙笔之神兵觉醒路易斯安纳鱼子酱求生之路:冲出禁区爱遍全球机械战警最后的希望

《驱魔》长篇影评

 1 ) 上帝是在打自己耳光吗?

这是部能够吸引你一口气看完的电影,但细细推敲又不免有些许失望。

恶魔缠上小女孩后,上帝置之不理,说正是因为你是虔诚的信徒,恶魔才会缠上你,我也不打算救你,因为这正好是给世人展示上帝和恶魔的存在的好机会。

这算什么狗屁逻辑,这不是在打自己耳光嘛。

另外,那个医生为什么会死,他正好是一个强有力的人证来证明恶魔的存在,上帝应该保护这个人啊。

 2 ) 一个人的真相

.事情往往是我们想要它那样而非它本来的样子). 不知道你看过香港无线的<创世纪>,还有斯提芬.金写的<死亡区域>没有,与<驱魔>一样,我发现他们之间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揭示了"一个人的真相"的存在,这种"一个人的真相"只属于一个人,或者说至少属于一个人.在百度的推理吧里面我发现一条有趣的推理题,摘录如下:假设:有一个人,他有一种奇怪的色盲症。

他看到的两种颜色和别人不一样,他把蓝色看成红色,把红色看成蓝色,并且其间的所有颜色全部相反(紫色之类)。

 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他看到的是红色的,但是他和别人的叫法都一样,都是“蓝色”;国旗是红色的,他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但是他把蓝色叫做“红色”。

所以,他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他和别人的不同。

     问:怎么让他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这里暂且放下题目本来对应的推理过程,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此题的哲学内涵与外延.    『1:假设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看到的天空颜色都不一样,但是统一的外界力量迫使我们对"天空"作出统一的定义』,   从这个假设出发,将蓝色与天空割裂开来,,我们可以怀疑一切自己所看见的.正如我开头所言:人们都喜欢以自己的标准去定义他人.并且强迫(至少从心里期望)他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于是就会有人际关系之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你会觉得--某某人不该这么做,应该那样做.因而他让你产生某种情绪. 2:题目中的病人将我们看到的蓝色说是蓝色,红色说是红色,这里有一个:起因--过程--结果 的命题,,然而社会更关注:起因--结果,而过程则被忽视,,因此病人在社会看来与常人没有不同.于是可以明确提出,即使相同的起因与结果,依然有着千万种过程,这便是古人言的"殊途同归". 3,由外界环境导致的,我们对各自所见的统一定义,在国界与民族之外则消失,但"翻译"是一种独特的联系方式,它把英国人所说的"不绿"与我们所说的蓝色联系起来,将高丽人说的"亲古"与我们的"朋友"联系起来,但这东西并不那么完美,于是总有一些我称之为定义之外的无法翻译的东西,这点在华桥身上深有体会. 4,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种"一个人的真相"对于我们普罗大众意味着什么?

人性是自私的,"一个人的真相"到了大众那里,一分为二,信,或者不信.我们不妨将自己设置为影片里的法官,陪审团,控方律师,置身处地为他们作打算,然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这事情的整个过程,那会很有趣的.........

 3 ) 爱米丽是被救赎的

这个电影让我想起一段圣经:“神对人说,我医治你所以伤害你,爱你所以惩罚你。

”听起来很矛盾,就像这部电影,爱米丽信仰上帝,热爱上帝,为什么还要遭受这样的痛苦?

为什么圣母来接引她的时候让她选择是要继续承受痛苦以警醒世人或者就此得到灵魂的解脱而不是直接将她治愈?

我不是基督教信仰者,但我尊重一切宗教,无论是基督教天主教还是佛教道教,任何一个宗教无论他的表现形式他所属的国度是什么样的,我都相信它至少是向善的、本意是美好的(中外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一些宗教惨案,但归根结底问题并不是出在宗教本身,而是当权者、教皇、改革家等等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而利用宗教并错误的解读教义,这些人借此掌握权柄、奴役人民,但显然这不是什么上帝的旨意、不是佛的愿力,我认为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性与权力博弈的一种体现)我相信这些从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存在绝不会是毫无根据毫无意义的,信仰与否,善与恶总是在的,问题只在于如何抉择。

有人说难道上帝让爱米丽死去就是为了让人们相信恶魔的存在并由此重拾上帝这一信仰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上帝岂不是很虚荣?

这个问题我尝试着站在宗教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世俗的角度)。

首先,爱米丽被恶魔附体,为什么上帝不庇佑她?

在神学上认为,越是纯洁美好的存在,越是让邪恶不能容忍,而上帝爱世人并不意味着会帮每个信仰他的人消灾抵难,它只会给你信念帮助你坚定,如果真有那么神奇这个世界就没有无神论者了,而信念这种东西是一种感觉,一种主观体验,很难给旁人解释,就像人们说的信则有不信则无,而圣经也说了:“信我者,即得救”。

其次,为什么上帝没有救爱米丽也没有治愈爱米丽?

事实上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要看你是站在什么立场上去看待的。

站在世俗立场上,爱米丽被附身了,驱魔失败,然后痛苦的死去。

听起来很惨吧,再让我们站在神学立场上,爱米丽被附身,驱魔失败,但她不曾有一刻放弃她的信仰,于是她见到了圣母,她可以就此让灵魂解脱,但她选择了继续承受痛苦,她像一个真正的圣人,用自己的经历告知世人恶魔与上帝都是存在的,她不是无可选择的,但她选择了信仰。

上帝没有救赎爱米丽吗?

不,我认为爱米丽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救赎,在神学上,宗教上,肉体都是暂时的,短暂的,是昙花一现,她用无谓的精神获得了灵魂的永生。

死亡在世俗中是令人畏惧痛苦的,但在有信仰人的心中,只是一具肉体的消亡,而不是灵魂的。

无人热爱死亡,但并不代表我们要畏惧它并为它悲痛。

就像孔子鼓盆而歌,死亡不是结束,它只是另一个开始。

或者说死亡不只是一具肉体的终结,更是一个灵魂的重新开始。

这部电影很有宗教意义,不过对于无神论者无宗教信仰者来说,可能并没有太大吸引力,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更多的是宗教上形而上的东西,让人有所思考意味深长。

有人说这是一部传道电影,好像也可以这么理解。

因为说实话这部电影并不恐怖,更多的是就神父是否有过失杀人的情节进行辩驳,从而引出爱米丽的故事。

对于这样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站在宗教立场上,我对爱米丽表示尊敬,最后请让我引用一句圣经:“上帝重视牺牲。

 4 ) 幕后花絮

1.该片故事原型发生在70年代(1976年),遭遇同片中艾米丽相同命运的是德国女孩Anneliese Michel。

2.该片的最初灵感源于费利西塔丝·古德曼博士所著的《The Exorcism of Anneliese Michel》(即:《安娜莉丝·米歇尔的驱魔》),古德曼是一名专门研究邪灵附体的人类学家。

3.在该片结尾,劳拉·琳妮床边的闹钟显示为11:14,电影《11:14》和该片都是由Firm Films制作的。

4.在拍摄艾米丽在教堂中身体后仰的场景时,珍妮弗·卡彭特曾借用特技器材保持身体姿势。

该片中使用了两具人偶。

5.为了扮演艾米丽,卡彭特像运动员一样进行准备,无论从肢体动作到精神状态都能惟妙惟肖、收放自如。

她还查阅了多本关于附体和驱魔的书籍,并对癫痫也有研究。

在拍摄完驱魔场景后,现场很多人都以为她真被魔鬼附体了。

《The Exorcism of Anneliese Michel》的图书封面图 (封面的年轻女生为当事人生前照片)

剧中的驱魔场景(从左到右依次为:女主男友、精神科医生、摩尔神父、女主父亲)注:人类学研究的是过去的人种、文化以及社会类型。

而关于这些研究对象的资料不仅大量地来自对世界各民族的了解,还来自游记、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

狭义的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某一具体方面和内容,即从人类的体质、社会和文化等具体方面对人类进行研究,从而产生诸如体质人类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等分支学科。

广义的人类学则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

此外由于人类学分支众多,作为个体的人类学家一般只研究其中的一门或几门分支。

(如:片中的那个专门研究各信仰文化中的附身现象的女人类学家安德曼博士)

人类学学科分支参考资料:1.《驱魔》幕后揭秘 · 时光网 [2015-09-25]2.陈一省:《人类学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0年1月.

 5 ) 台词中一些未知词汇研究

1.不可知论/可知论/神秘主义

电影《驱魔》截图1.1 不可知论不可知论,与可知论相对,是一种哲学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

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

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来否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

(百度百科-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D%E5%8F%AF%E7%9F%A5%E8%AE%BA?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1.2 可知论可知论是认为世界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同不可知论相对立。

可知不等于预知,可知论与决定论不同。

可知不等于全知,可知论强调认识具有无限性。

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可知论。

(百度百科-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AF%E7%9F%A5%E8%AE%BA?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1.3 神秘主义

电影《驱魔》截图“神秘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occultism(意为“隐藏或隐蔽”)派生而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指能够使人们获得更高的精神或心灵之力的各种教义和宗教仪式。

神秘主义包括诸多经卷和主观验证方法,例如玄想、唯灵论、“魔杖”探寻、数灵论、瑜伽、自然魔术、自由手工匠、巫术、星占学和炼金术等。

这许许多多的神秘主义对西方文明已经产生影响,而且还在继续产生影响。

神秘主义的基本信条就是世上存在着秘密的或隐藏的自然力,能够理解并操作神秘的自然力的人,必须接受过神秘知识的教育,其富有浓重唯心主义色彩。

(百度百科-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5%9E%E7%A7%98%E4%B8%BB%E4%B9%89/3350408?fr=aladdin)2.米迦勒/加百列

电影《驱魔》截图2.1 米迦勒米迦勒,又名弥额尔,《圣经》提到的天使名字,神所指定的伊甸园守护者,也是唯一提到的具有天使长头衔的灵体。

米迦勒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与神相似”。

据《圣经》记载,与撒旦的七日战争中,米迦勒奋力维护神的统治权,对抗神的对手,最终将其击败。

在基督教的绘画与雕塑中,米迦勒经常以金色长发、手持红色十字架(或红色十字形剑)与巨龙搏斗,立于龙身上或与龙成为朋友的少年形象出现,这里的巨龙就是撒旦。

圣经次经、伪经对他的描述与歌颂非常多,他不仅有着凡人所没有的勇气与无可比拟的威力,还拥有最美丽的容姿,非常英俊。

他性情勇猛果敢,虽然好战,但是充满慈悲心,对于罪恶的事抱持着绝对的拯救态度和行为。

(百度百科-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1%B3%E8%BF%A6%E5%8B%92/13858750?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2.2 加百列加百列(嘉百列)本为炽天使,作为天使长,在天堂位于重要的守护职位,担任整个天界的警戒工作,传信为其职能之一。

传说末日审判的号角就是由他吹响的。

他被认为象征“智慧”。

(六翼炽天使撒拉弗)撒拉弗只是Seraphim(炽天使)的音译,在圣经中,真正的炽天使(Seraphim)是加百列(Gabriel),加百列是圣经所记载的唯一正式的最高的天使——炽天使。

加百列具有破坏人间一切污秽事物的职责,为神最为宠信的天使。

事迹亦包括为耶稣的受胎、复活和诞生等报讯,…远在500年前便向先知但以理解梦以预告基督的降临及希腊灭波斯的未来等等。

而最著名的事迹即为向约翰的父亲报告约翰诞生及向童女玛利亚报告她将怀孕圣子耶稣。

亦是亲手埋葬摩西的天使。

加百列为守护伊甸园的智天使们的领导者,以防止撒旦的入侵。

加百列在最后审判中负责鸣喇叭以示死人的复活。

在亚伯拉罕诸教中,加百列主要作为上帝的信使而存在。

(百度百科-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A%A0%E7%99%BE%E5%88%97/1723231?fromModule=lemma_inlink)3. 彼列和路西法

电影《驱魔》截图

电影《驱魔》截图3.1 彼列彼列(Belial)又作Beliar、Blil。

最早是巴勒斯坦地区犹太教传说中的地狱之王,主宰犹太教的整个火焚谷与所有死人和魔鬼。

《圣经新约-哥林多后书》第六章十四节则以"黑暗之子(彼列的身份和耶稣基督对立,经注释为撒旦的别名。

)的身份出场。

(百度百科-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D%BC%E5%88%97/11052932?fr=aladdin)彼列是弥尔顿陛下的创造天使,据说他是黑暗之子,是所有堕落天使当中最为危险的,也是最凶恶的一个。

彼列是第一个诞生的天使,所以因此而自负,不过他有自负的资本。

他总是通过诡辩的语言挑拨人的关系,诱惑人堕落。

(撒旦手下的七大恶魔-链接:https://www.tanmizhi.com/html/32936.html)3.2 路西法路西法在叛变之前是天界的天使,而且是所有天使当中最美丽、最具有权柄的一位,没有任何天使能够和他比较。

然而据说路西法违抗神的命令,率领三分之一的天使背叛了神,最终在地狱中建立了政权。

其代表着七宗罪中的傲慢。

(撒旦手下的七大恶魔-链接:https://www.tanmizhi.com/html/32936.html)路西法(英文:Lucifer 拉丁文:Lucifer)是一个宗教传说的人物。

“Lucifer”原先只是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名词,出现于《以赛亚书》第14章第12节,意思为“明亮之星”,用来影射古巴比伦的君王尼布甲尼撒。

经过后世传播,成为了基督教中的堕落天使,虽然无法确认是从何时开始将路西法进行拟人化。

路西法的堕落天使形象虽然已经确定是一种误传,但仍然有人偏向于将路西法看作是一个人物,而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字词,“Lucifer”是一位天使的名字。

路西法是坠落前的撒旦(Satan)。

还有一个比较少见的说法指路西法的兄弟是米迦勒。

(百度百科-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7%AF%E8%A5%BF%E6%B3%95/79918?fr=aladdin)3.3 七宗罪和七魔王根据七宗罪演化出了对应的七魔王的说法,即傲慢之罪为路西法(Lucifer);嫉妒之罪为利维坦(Leviathan);愤怒之罪为撒旦(Satan)或萨麦尔(Samael);懒惰之罪为贝尔芬格(Belphegor);贪婪之罪为玛门(Mammon);暴食之罪为别西卜(Beelzebul,或作贝鲁赛巴布);淫欲之罪为阿斯蒙蒂斯(Asmodeus)。

或者路西法(Lucifer)--骄傲,利维坦(Leviathan)--嫉妒,阿斯塔罗特(Astaroth)--愤怒,贝利尔(Belial)--懒惰,玛门(Mammon)--贪婪,别西卜(Beelzubub)--饕餮(代表暴食之意),阿斯莫德斯(Asmodeus)--淫欲。

(百度百科-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7%AF%E8%A5%BF%E6%B3%95/79918?fr=aladdin)

 6 ) 短评

“既然恶魔尚存,怎能说上帝已死?

”这狗屁不通的逻辑是不听着特耳熟?

一个本来很有意思的恐怖片给拍成了说教意味极强(而且极没说服力)的传教片。

其实仅仅从电影里观众自己差不多也可得出某种解释:闭塞而虔信的小镇,压抑保守的家庭文化,从小到大浸润在教义问答构成的规训中;上大学的出逃意味,附魔的“回家”效果,无论离开还是回家都内外受困的实情…与其说恶魔多强大,不如说人有多sick。

还是彼得布拉蒂的书写的好:附魔这种文化精神病理,是人为了证实上帝/意义(尤其当上帝深入于此人规训的血液中)而不得不使恶魔现身,至少附魔者的牺牲会貌似有意义。

主角这种智商和成长经历会几门外语真的不稀奇。

之前看73年的《驱魔人》觉得好莱坞不懂布拉蒂,不懂人与魔对立的空间中被填满的究竟是什么。

这部里面近乎搞笑的部分就是律师了(如果不看作是高能自讽,就只能是搞笑了):发现被自己搞出监狱的前死囚再度行凶,律师良心发现,要让“实质”无罪的神父摆脱程序的惩罚,为此她要在法庭上证实附魔。

中间她各种见鬼,更证实了“恶魔确实存在”(确定不是之前帮死囚脱罪遭报应了么?

)。

某种程度上,这一极其庸俗的说教手法(编剧水平)从一种非常之sarcastic的角度证实了布拉蒂的观点:人们cry for上帝(律师尤其)。

电影里那个人类学家,非常不人类学家,只是再次证明了编剧的贫弱无能。

你说艾米莉hypersensitive(超感者),我说她只是supersensitive。

如果我们不是进行了情感上的置换,用一个我们愿意看到的“恶魔”替代了实际感受到的无助、恐惧、大祸临头,会不会更好?

不知道。

一个没有恶魔的,杯盘碰撞发出巨响、众人饕餮面目可憎的世界也许更加荒凉。

也太过荒凉。

 7 ) 懷疑的種子

演員十分給力,可是我很討厭裡面這場無厘頭的官司。

Erin說過“目前一切科學證據都對我們不利”(大意),可是我沒看出辯方在法庭上處於多麼不利的處境。

就算辯方提出的關於惡魔附身的證詞太模糊主觀,而且被控方一一推翻了,法官還是一直偏幫辯方,這樣的法庭太不合常理。

惡魔襲擊Erin這段劇情很重要,這是促使Erin相信神父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是片中惡魔對Erin(以及Emily以外的所有人)的襲擊只是流於形式,比起Emily連嚇唬嚇唬的程度都算不上。

至於醫生為何要死、Erin如何躲過惡魔的襲擊這些內容也沒交代清楚。

本以為橫空出現的項鍊是伏筆,結果它只是個擺設。

一邊強調“命運”一邊插入生硬的“巧合”,弄巧成拙。

Erin和證人們用不可證偽的“事實”駁斥控方的幾場戲刻畫得十分精彩,Emily的演繹也完美呈現了宗教驚悚片的氣氛。

可惜這齣電影為了宣傳宗教力量甚至犧牲了劇情合理性。

它的價值,可能是在人們心裡種下了“懷疑科學的種子”吧。

 8 ) 是精神病还是被附身

一直以来我觉得驱魔片和日韩泰区的典型鬼片根本性的不同就是驱魔片中的鬼怪各个都是源自于希伯来宗教的典籍中的恶魔的,是切实被记载的,具有非常强的人格化符号。

驱魔者与附身者之间的较量也不同于鬼片里那种抽丝剥茧探寻超自然的神秘感,而是具有逻辑性的斗智斗勇。

片中恶魔用各种手段阻扰法庭的审判,企图混淆视听让人民群众以为艾米丽是由于癫痫引发的精神病。

抛开电影本身来看,附身者和精神病的症状确实存在雷同,或许是生怕在世俗引发公关危机,连教会官方的驱魔仪式都要层层把关后才可执行。

做为和女律师同样的不可知论者,我并不确信有恶魔或天使存在,或许存在其有同样实质不同名称的东西,但是精神病和附身的界限模糊让我产生了一点思考。

现代人多少都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或扭曲或极端,若按照天主教/基督教的说辞,凡信心不坚定者/心有邪念者/XXX者容易招引恶魔的话,或许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经受恶魔的诱惑。

 9 ) 人家不是恐怖片……

这个片子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

基本上,我能一个人看,不快进,不闭眼睛,不关声音的,都不算恐怖片。

因为我实在是个很容易被吓着的人。

我们这些从小被马列主义熏陶,唯物主义教育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天主教的教义。

基本上,我也不是很了解,只是粗浅的知道一些些。

但是这些对西方人影响很深,和我们的封建迷信有类似的地方也有很不类似的地方。

你会不会把信仰混淆成封建迷信,关键在于你的觉悟。

若只是把宗教当做逃避痛苦的方式,那无论你信什么怎么信,都只会沦为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借口。

真正虔诚的信仰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是高于个人利益的(真像朝廷的口号……)。

越是接近核心的人,试炼越多,或者可以反过来说,越想接近核心,就会被试炼得越多。

这部电影的核心不是Emily如何被折磨,过程多骇人听闻,而是Emily最后的选择。

前面的庭审,辩护律师的经历和转变都是为最后Emily那封信里要表达的东西做铺垫。

Emily选择了继续受苦,奉献了自己的灵魂和身体。

导演基本做到公平客观的叙述,从开始到结束,态度还是比较中立的,虽然可以看出偏向,但是能照顾到各方的情绪。

插一句题外话,Emily的尸体上有类似于圣痕的伤疤,对于圣痕这件事情,很多日本漫画也在用,就像用我们中国的典故一样。。

囧。。。

嗯,觉得自己喜欢这个片子的原因和宗教没关系,而是钦佩信徒高强度的精神结构。

人类这不稳定的精神力强度是也人类仅存的一点骄傲了。

 10 ) 一部片子,两个结局

这部不同与电影恐怖史最经典的《驱魔人》系列的灵魔片,真的会带给大家不同的感受,特别是看过《驱魔人》系列片子的人。

同时,我要提一下,关于《驱魔人》前传的两个版本,一个是04年的,一个是05年的。

两个版本虽然是同班人马拍摄,题材与地点也相同,但是,结局完全不一样。

我个人在回想比较之后,还是倾向与第一个版本,因为那个印象比较深刻。

05版的在表现罗马驱魔仪式上有完整的表现。

《驱魔》短评

艾米丽一出来 老公跟我一起大叫嗜血法医的妹妹 好吧 她真的不适合来演一脸虔诚的基督徒 比较适合满嘴脏话的男人堆

7分钟前
  • 微阳
  • 较差

姑且不说宗教气息过浓,片子本身作为恐怖片还算具有可看性

9分钟前
  • 航向极地的冰山
  • 还行

一部让人难以理解的传教片。通过折磨一个忠诚信仰宗教的女孩来证明神界的存在,那这个神有什么值得去信仰的地方?为了证明神的存在,我要让恶魔显迹。为了证明正义的存在,我要让邪恶附体?这不是邪教吗。

11分钟前
  • 冻感糕人
  • 较差

宗教片,鉴定完毕

13分钟前
  • 肥肠小熊猫
  • 较差

Based on true story....

14分钟前
  • 弥子
  • 推荐

我给两星不是因为它拍得烂,它的剧情其实是能够一观的(尽管有赘笔),宗教元素与法庭的载体相结合的形式也有看头;但我就是不喜欢这种论调,所谓“你的受难是要彰显他的神迹”,不能说服我。而且我认为这场辩论略显幼稚和跑题,辩方只要证明“神父并不对死亡负有责任”就可以了,现在反而往其他方向死命磕。

19分钟前
  • Zucchini
  • 较差

最大噱头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其实是庭审片。若没有律师和神父在庭审之外有限篇幅的神秘遭遇,几乎不能算恐怖片。影片有很多有趣的论点,比如亘古的“科学尚无法证明的是否存在”以及“神是全善为何让恶魔附体人类”等。律师辩论的重点最终是possibilities rather than facts。评分看来是两极。

24分钟前
  • 亲爱的猥琐猪
  • 还行

对于这种看上去总觉得故弄玄虚的片子,永远提不起兴趣。它远不如《静寂岭》那样来的简单和视觉上吓人。

25分钟前
  • Grey
  • 还行

印象中那部我看过的超惊悚的就是这个了。真的太吓人了。

30分钟前
  • 书中仙
  • 推荐

手法有特色,但并不算纯粹的恐怖片,更像法律剧,分叉的思维是好是坏总会成为争论的焦点

32分钟前
  • chaokunwang
  • 还行

宗教和科学在法庭上正面交锋和驱魔两部分都很精彩。感觉影片并不是在故意宣扬有神论,而是根据事实展现了基于不同信仰看待和解释一个无解之题不同视角。话说Emily的演员真是太卖力了!超有在恐怖片里中邪的天赋!必须加一百个鸡腿!扭曲的怪脸喊出那六个名字和路西法的时候真是帅爆了!

36分钟前
  • 刷鞋大王
  • 推荐

很特殊的题材,用法庭类型片的方式来处理驱魔题材。恐怖片算不上,也就姑娘表情有几分狰狞罢了。片尾堂而皇之地打出真实事件改编,导演显然倾向于有神论,陪审团也是。假设世上真有上帝与恶魔,一个需要靠折磨其信徒来彰显存在感的上帝,我想也不值得信仰。

40分钟前
  • Green2018
  • 还行

即便跳出恐怖题材和其他类型片对比,本片的法庭戏在呈现逻辑和思辨上都非常深刻,完成度上毫不逊色。法律偏向理性和证据,而宗教则基于感性的、对人的爱、信任和同情,它们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以及不同信仰的博弈一起,把剧作立意推向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2020-09-06 20:07:37

44分钟前
  • 老咪
  • 力荐

将恐怖片套在精彩的法庭辩论中,讨论的内容比较有深度,我觉得可以作为经典了

49分钟前
  • 格林先生
  • 力荐

精彩,随着法庭辩论的进程层层剥茧的讲述一个驱魔故事,但重点却不在驱魔,吸引人的始终是你到底认为事实如何,结尾突然就想到了少年pi,你更愿意相信哪个故事?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迷信疏于医治而死亡?还是她是为了证明神与你同在而以身殉道的圣徒……我质疑律师,但心中却有个声音—如果是真的呢?

52分钟前
  • 胸口碎大石
  • 力荐

所以“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六个恶魔有没有一种可能?它们的名字其实分别就是作:“1”“2”“3”“4”“5”“6”?“驱魔”和“庭审”相融合、“宗教”和“科学”相碰撞,采用“倒叙”来还原历史,以“牧师”口述真相为最大悬念设置,“超自然电影”爱好者和“庭审电影”爱好者表示都沉默了!电影整体没有多大“惊喜”,“驱魔场景”呈现较之以往相当趋同;如果自身是“吸魔”体质,建议可以适当的买两盒“连花清瘟胶囊”排斥一下 … 酱紫!老说“上帝”就是个混蛋,这话说的可一点都没错!【24】——▶1◀—— 🔴 2005【58】 🔵 美国【151】【12月·22日【🟢】【🔥】【➊】】【2022 ▲ 408】【Ⅱ ≈ 122分钟【未分级版】】【原版 ★ 中文字幕】【⭐】◀▶【⭐⭐⭐】

57分钟前
  • 舊夢不須記
  • 很差

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鬼魂谁都说不准

1小时前
  • 乌糟猫
  • 还行

【Facts leave no room for possibilities.】(哇擦竟然还能这么判,这算是意识与物质的相互妥协吗?)墓志铭赞

1小时前
  • 冻冻kirakira
  • 推荐

精神能够创造世界。所以人们无法用现有的所谓智慧去解答世间万物。我们的苦乐,或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涉及到精神世界的东西,对于现世来说,是不可知论的。

1小时前
  • R
  • 力荐

好特别的驱魔片,改编自真实故事,通过法庭戏将灵异的故事渲染的很有真实的力量,很有宗教意味,只是略有拖沓和沉闷。

1小时前
  • genz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