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BJ单身日记3》打5星绝对是该被骂的。
这要是和我其他评价过的电影放在一个评星体系里,也太对不起其他的5星电影了。
但是——对不起就对不起,爱情就是这么盲目,对BJ系列仍然热恋的我眼睛是瞎的。
BITE ME啊。
BJ系列是我闪亮亮的十六七岁,我的十六七岁就是和两个闺蜜逃课窝在我家客厅沙发上挽着胳膊看Bridget Jones。
看那个(重音)微胖(/重音)的女人从消防杆上滑下来屁股被全体观众欣赏,看那个(重音)愚蠢(/重音)的女人被花心大萝卜骗来骗去骗来骗去,看那个(重音)后知后觉(/重音)的女人穿着豹纹内裤大冬天地跑出去被Mark Darcy用长风衣裹起来。
Mark Darcy这个人是这样的,他在亚裔、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眼中,几乎挑不出个不好来。
高学历高薪,工作体面有学识,为人正直善良专情,行事优雅得体有分寸,最主要的是,长得还不赖——是不是符合玛丽苏的所有幻想,然而,都这样了,BJ还在那里徘徊犹豫。
我小时候就想,BJ是不是人体构造跟我们不太一样所以思考回路完全不同。
现在看第三部,我发现我这个思路挺正确的。
Mark的确符合亚裔对优秀男性的最高审美,然而他也是英国普通人家里眼中的“木讷、呆板”Nerd的典型代表,简单来说,他是那种“超不会玩的,有什么开心的活动完全不想约他”的类型。
二刷第三部和我一起去看的姑娘是个ABC,她窝在座位里直白地跟我说,要是她选的话,应该会选Jack。
她不喜欢太认死理、呆板、工作狂形象的男人。
她需要男人能和自己一起撒欢儿、一起搞浪漫的小事情、一起游山玩水派对Happy。
Jack好像真的可以做到,Mark大概不行。
以前和我的澳洲闺蜜Sophie也讨论过喜欢的男生类型,我说亚洲女孩大多喜欢那种在学校成绩好的,毕竟聪明一点。
她当时立刻反问我:“哈?
为什么成绩好就是聪明啊,那种人呆呆的,有点无聊啊。
”她喜欢那种能四处跑、爱好是某种运动的、阳光健壮青年。
大家成长环境不同,受到的文化熏陶不同,对男性的审美也不一样。
在很多中国粉眼中, Mark这么好的男人一次又一次被Bridget踢开,真的太不可思议了,唯一的解释大概就只剩下Bridget是个傻逼吧……(她倒的确是啦)。
但是现在我已经能更理解Bridget的心态了,我明白在故事跨度的这十几年里,她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和Mark分开,为什么会说“you are not there, I’m always alone.”Bridget三十二岁的时候曾一个人在家抱着话筒唱all by myself。
她独自一人过了那么多年,在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时间缝隙里,be alone已经成为她最深的恐惧。
后来无论是和花心大萝卜Daniel交往被劈腿,还是在和Mark的相处中总是被抛下,这份恐惧都没有被平复过。
如果以“平复这份恐惧”作为结束Bridget的单身生涯的标准,就不难理解即使是Mark这样优质的男人为什么Bridgrt也会逃开一次又一次。
整个第三部都在强调着二人的差异性——网页测试的般配度竟然只有百分之八诶!
要了老命了。
在欧美择偶文化里,他们俩到底有多不般配啊,不般配到编剧甩出百分之八这个惨绝人寰的数据,广大观众都是认可的:“我是媒体从业人员啊随时随地依靠社交工具过活,你业务繁重时不时就飞到别的地方一出庭手机基本上就是废的;我随便犯个傻屁股就能被全国观众看一看,你最失态的时候也不过是抱着大肚子的我在夜深人静里走到双腿稍弯曲;我玩情趣、脑子蠢、就想不费劲儿地轻松度日,你正直、认真、绝对要一板一眼才可以;我讲笑话你听不懂,你说的话到底是不是个笑话我都分辨不出,相爱匹配度网站帮我们算过了——完全不合,根本走不到一起!!
“大致就是这样凄惨的百分之八。
但是,我又要但是了。
爱情是什么呢。
我和我两个闺蜜都从十六七岁长到二十七八岁了,并排坐在当年那款沙发里都不一定坐得下了(。
)十多年了啊,要是现在的我们还会因为星座血型生肖以及性格分析契合度来决定另一个人是否适合相爱的话,那我们这十年大概是吃屎过来的吧。
除了因为“超同步超合拍超一致”的神奇共鸣而产生的爱情,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爱情,是因为我和你,差异大得仿佛赤道和南极。
在这种爱情里,我们因为彼此的不同而不可抑制地互相吸引。
我有的一切你都没有,而你有的我从小到大都没体会过。
我们在一起,彼此就多了一道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一次,不费吹灰之力就见识到了与自己整个人生都不一样的景色。
尽管你知道为了去见识这份不同的风景,肯定得磨损掉些许皮毛,肯定会有点疼疼的,可是——“带你去看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份吸引力早就大到致命了好吗。
《一吻定情》里入江直树的弟弟特别不明白自己的天才哥哥为什么会和一个蠢货谈恋爱,他就问他哥,说你俩这么不同,你丫到底咋想的。
入江当年怎么回答他弟弟的同志们还记得伐。
他说,“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九十的事,我做得到而她做不到;但是还有百分之十,她可以做得比任何人都好。
”只要和相原琴子在一起,入江直树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去见识那百分之十,而那本来是他穷尽一生做天才也体会不了的大开眼界和精彩纷呈啊。
所以爱情怎么可能计算呢?
根本没法计算嘛。
我们的相配度只有百分之八,可那不相配的百分之九十二,正是我们如此相爱的原因。
想想也是有趣,Bridget Jones用她的单身日记,教育了我和闺蜜仨人从小到大如何“不单身地”谈恋爱。
如今我们早就在自己的各种爱情中摸爬滚打过好几个回合,有了各种自己的体悟。
而在我的潜意识里,“爱情大过天”的想法肯定有一份是从Bridget Jones来的。
和我一起看《BJ单身日记3》的ABC朋友说,你看,Jack 是因为自己十分相信爱情匹配度的理论,才会在有了计算结果以后不断催眠自己:他和Bridget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应该马上和BJ在一起。
可实际上他真的特别爱Bridget吗?
撇开计算结果,他自己可能都说不清吧。
整个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段就是Bridget的朋友指着远处和小孩子们玩得好像一个亲切爸爸的Jack,对Bridget说,你就问自己,等你老了以后,你身边的男人可不可以是这个人,而不是Mark Darcy?
Bridget一转头看着朋友,眼神里已经是答案了。
爱情不是合不合适,爱情甚至都不是可不可以在一起过日子。
爱情是即使如此的“不合适”,即使只要我们在一起日子就没法再平静,我依然不能和任何一个不是你的人一起老掉死去。
爱情是只要我还活着,我就想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你身上,哪怕里面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和你鸡飞狗跳屁滚尿流。
Jack问Bridget,你爱他吗?
Bridget说,I have been。
Jack又问,那你爱我吗?
Bridget有三分之一秒的延迟,说,I could be。
——深爱的人还没有从心里走出去,她的心根本装不下别人呀。
Bridget和Mark是一样的,Mark可以因为不小心拿出那件愚蠢的圣诞鹿毛衣就立刻被想念击倒,Bridget也会在生孩子疼到没有理智的时候抬起胳膊就只抓住Mark的手,闭着眼睛神志不清也绝对不会抓错人。
只有百分之八的相配度不是不可怕;Bridget面对这样优秀的Mark其实有些自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会被瞧不起,会被抛下;而她没想过的是,Mark竟然也是自卑的,他没有她那样的活力和光芒四射,他不会像她那样犯傻也没有那样的勇气,他也怕啊,怕被Bridget嫌弃而分开。
十年前的Mark Darcy在大雪纷飞中用黑风衣裹住Bridget,回答"Nice boys don't kiss like that!" 的调侃时吻下去说,"yes, they fucking do.";十年后的Mark Darcy在得知Bridget怀孕的时候,走出办公室冷静了几分钟,再回来,一脸端正严肃地说,这是我这一生能遇见的最好的事。
他握住在产床上拼命的Bridget的手,被她咬得疼极了,还强作镇定地扯出笑容,说:I love you as you are。
这就是来自Mark Darcy先生的、在欧美情爱价值观里和Bridget Jones毫不相配的、死板又无聊的爱情——然而每一次,每一次都让观众捂着嘴发出心软感动的感叹声。
彼此自卑着,却被喜欢战胜了;忍不住犹豫了,却又不由自主地靠近;携着区区百分之八的匹配度也敢迎难而上——因为太想要在一起。
再不相配也要相爱。
PS,感谢第三部让他们拥有了如此Q弹白嫩肥胖的宝宝,我觉得这个宝宝的好吃程度大概比得上十桌山珍海味了。
(????
)PS2, 到第三部才知道Bridget和我同天生日——我们5月9日出生的人就是充满了闷骚肉欲固执的迷人气质啊(不。
)
PS3,他们这一群人是真的老了哦。
都这把年纪了、褶子在大荧幕上多得我都数不清、感觉下一秒就要喊出“奶奶爷爷”来,但是一看到BJ和Mark在一起,我就幸福得想在地上打滚。
Mark Darcy哪怕七老八十也是世间尤物呜呜呜。
(Colin叔我对你是真爱!
我连才写完的电影剧本里的男主名字都取成和你一样的了呜呜呜)
PS4,二刷BJ3,刚好赶上悉尼影院搞cult film in house活动,当天晚上的排片居然是《教父》。
想着“这种在大荧幕上看《教父》的机会哪里去找”于是立刻买票,那天就变成电影马拉松了。
谁能想到有一天我竟然会在电影院连着看《BJ单身日记》和《教父》,这俩无论从气质到风格到类型到影史地位都八杆子打不着的电影,连着看感受居然还挺丰富有趣的!
尤其是……在被女编剧的意淫仔细浸润过之后,再看男编剧的意淫就有一种“??!!
”的反差萌……
BJ老了,也整了,嘴巴有点歪,合拢起来唇峰有问题;眼角也开了,眉毛也变低了;最明显的是她右侧脸颊,被挖去肌肉的痕迹,她在变瘦,变成大众眼里所需要的美女。
但是没有做好,也缺少了特点。
就如同茱莉亚罗伯茨没了大嘴,科林菲尔斯没了冷面孔,齐薇格丢了全身肥肥的肉。
刚开始看《单身日记:好孕来袭》的时候,感觉很怪,脸是僵硬的,皱纹也很多,像再看另一个人。
随着剧情的深入,她又重现了原来的活泼和搞笑。
特别是当BJ戴上眼镜站在后台指导主播的时候,确实感觉人变的优雅了,还是因为瘦了。
所以说女人都抵不过变瘦,因为胖一点,如果打扮的土一些,就有可能像大妈。
所以前两部,BJ多是喜欢穿着大领口的衣服,这样从视觉的角度上看起来瘦一点。
不得不说蒂凡尼的OPEN HEART在BJ大领口的衣服上的点缀的是如此的迷人,所以我也决定买一条戴一下,不过是买二手的。
:)BJ的变瘦是为了自己,也是这个社会所造成的,比如我老公就说BJ不好看,丑,可是我却觉得她很特别,有一种特殊的美,是那种会让人开心,很舒适,而不是紧绷着的假淑女。
真性情的女子。
有人说看BJ就是冲着科林叔看的,有没有搞错呀,主角是BJ呀,你换一个人来演,能演出那种穿着豹纹小内内在雪地里狂奔找寻达西,能演出穿着黄色的长礼服,脸上却涂的猴屁股一样,连最后被达西就婚,都要被洒水车淋湿两遍。
是的BJ就是像为齐薇格定做一样,我喜欢这个做事定计划,却往往不执行,马虎搞笑但纯真的傻妞。
所以你老了,你整了,我依然爱你!
决定去捧场元旦的电影版BJ3,虽然在云盘里看过了,还想清楚的再看一次,告别陪伴多年的BJ! 话说有第四部吗?
岁月真是不饶人,看着做了拉皮打了肉毒杆菌的Renée Zellweger,红彤彤僵硬的脸颊,真让人有点认不出来了,而Colin Firth成熟优雅的英伦男士风愈加成熟,岁月在他身上的痕迹愈加迷人,不得不说男人比女人的魅力能保持的更久。
不过bj日记3 继续在大龄剩女的春梦中做下去了,在一个英国大律师和千万富翁间艰难的选择,这不是花痴发的春梦是什么呢?
43岁!
到此为止吧,我可不想在bj4中看近45岁的女人在前情敌回来后还要纠结的家庭闹剧。
爱情片,到什么年龄就要有什么年龄的爱情,如果50岁了还期望有20岁的浪漫,还期望得到真爱,我只好说:醒醒吧!
当个轻松的喜剧,还是有一些笑点的,其他的就当是发梦吧!
对于没有看过前面几部的观众来讲,不知道这部电影是一个什么感觉。
但是我很感谢时隔多年又可以看到单身女人BJ,竟然还是单身!
可能有一点可怜,但是又不可怜,这大概是单身生活的微妙之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情节不好多谈,只说结尾处两名南竹纷纷潇洒地大步往前走,女主被落在后面,给我一种happy ending当中的违和感,不明所以。
看了网友reindeerjumper的影评之后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是全片的点睛之笔。
回放曾经的几个镜头,才震撼地感觉到岁月在角色们脸上留下了如此深刻的痕迹,都不敢去看镜中的自己了,应该也是忠实地记录着流逝着的时光吧。
虽然可能是没有下一部了,或者即便有看的人也更少了,但还是有点暗暗的期待着。
最后我不得不说,个人认为女主的整容是成功的,在我看来就是眼睛变大了轮廓更清晰了,表情还是熟悉的表情。
当然大家都喜欢她原来的样子,这也是她作为公众人物得到认同的标志。
实在无法理解因为整容遭受这么多诟病的事。
就算是琼斯这个角色决定去整容,我也觉得是相当有可能相当合理的一件事,怎么也不至于导致电影都无法看了。
支持芮妮,希望也能继续看到她其他的作品。
随着年纪渐长,慢慢发现小时讨厌吃的东西都变得好吃了,以前觉得老土的衣服变得好看了,车上开始放小时候妈妈在家放的歌,片片枫叶情什么的。
自从过了25岁,经常想不起自己的年纪,自己给自己买蛋糕,蜡烛也想不清楚到底是多少根。
感觉是大脑的自我保护,嘴上说不怕变老,脑子却很诚实地搞不清楚自己几岁。
开始喜欢看40岁以上人群拍拖的戏,好像《倒数第二次恋爱》,男女主加起来都快100岁了,喜欢那种大人的节奏,自由自在,也没有时间再刻意别别扭扭曲曲折折。
每看一部BJ单身日记,就像啪给盖了一脸春药。
看第一,二部的时候刚上大学,觉得30岁看起来好棒啊,自由自在,经济独立,完全是个大人,想上谁上谁,自己给自己收拾烂摊子,收拾不了就接着烂吧。
完全没有意识到又胖又蠢得女主被Hugh Grant和Colin Firth抢来抢去简直比白衣校花大长腿还要超现实。
到了这个年纪才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当时为什么那么红,30岁左右身材不好一事无成又傻乎乎的妹子满大街都是呢,谁不想要幸福。
给盖完一脸春药,又能high一会儿,坚持一阵。
前两部的Bridget胖,这一部的Bridget老,外表上都没什么过人之处。
可她身上那个mulberry的包,上官网查了一下,1395刀before tax,可见她这几年工作上至少还不错吧。
她看着傻,至少独立,还有满腔傻带来的勇气。
Bridget最迷人的地方,是她潇洒自在的性格。
你可能仍然觉得这一集剧情超现实,一个40多的阿婶,长得一般,身材一般,怎么又被两个极品抢来抢去啊,现实生活中哪个阿婶能那么好命啊。
其实她可比一般街边大婶强太多了,哪个大婶能有她这么洒脱,想到42岁仍然单身也会觉得有点害怕,但是再想一会儿,那单身能有什么办法嘛,nah,也就这样了。
出去玩跟大帅哥睡了,尽管42岁单身,还是拍拍屁股就走了。
自己一个人过生日也就失落了两分钟,马上自己就跟自己玩开了。
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从来不钻牛角尖歇斯底里,人生见招拆招。
可能爱说fuck的都比较想得开吧。
就她这样,一般女性朋友们谁能做的到啊,可太值得被抢了。
只有自己是个洒脱的人,感觉根本没什么能够难倒自己的。
这样一来,居然又开始期待40岁了。
世界上不会有那么多好事降临在你身上,你的生活可能仍然经常是一坨屎,但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虽然离40还有点远,但是其实什么也就咻咻一瞬间。
觉得遥远的事情,总在还没意识过来已经发生过了。
大名鼎鼎的BJ系列,即使没看过也早有耳闻可惜我过了18年,才在回国冗长的飞行途中看了这部好孕来袭即使没看过前两部,其实也没有什么违和感43岁的BJ,单身,电视台也转为幕后其实是挺好玩的一个故事设定,作为一个43岁的单身女性,某天突然怀孕,而且各项结果都很正常作为很可能是“最后一次怀孕的机会”我觉得任何人都会想要生下这个孩子即使是我,也认真的考虑了这个问题,很可能是要生下来的BJ也是毫不犹豫的要生下孩子,可能到了四十岁独身也确实是很孤独的事情至于是谁的孩子无非是增添戏剧性的效果但英国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开放很包容的社会挺有意思的特别是最后生产去医院的那段路,真的好艰难一度让我有怎么还不快进的想法但这条路却很像人生的路 长 艰难 感觉太难了走不下去 却不得不坚持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其实从女主突然不舒服第一个打电话给达西先生的时候 就可以知道了结局谁的孩子 她会选择谁危急时刻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你最爱的那个最后还是问自己有没有做好孤独终老的觉悟和准备我觉得 虽然我有这样的觉悟 可我还抱有侥幸心理 并没有做好一切准备去面对这个事实我也愈发的了解了 社会的进步并不是城市发展的有多快 楼有多高社会的进步是思想的进步 是对这个社会的包容 对他人的包容理解与尊重不以自己的狭隘去看待别人神神道道的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感受over
Amy Schumer有个喜剧短片,提到了一个概念,女演员的"last fuckable day"。
就是说女演员老到没啥姿色的日子,而鉴定这一天的到来,是当她只能接到老妈子这样的角色。
曾经扮演某个男演员的恋人,突然间就要扮演起他的妈;要么就是在有着浪漫元素的电影中,却和男性主演毫无火辣的对手戏。
而47岁的Renee,要回归扮演43的Bridget Jones.和她演对手戏的,一位是大她九岁的Colin Firth,另一位是大她三岁的Patrick Dempsey.从演员的年纪上来说,这样的搭配非常合适。
但好像有人不怎么想。
短评里总是有:为脸叔的帅气加一星、为两位男主角的帅气加一星、为女主角的皱纹减一星……【此处该配有金三胖鼓掌.jpg 或 黑人问号.jpg】所以即使媒体、片商都没有遵循女演员的“可啪日”规则的时候,观众们的心理却被潜移默化,依然遵循着呢。
很多人聚焦Renee的脸,说她整容整崩了什么的。
首先她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胖姑娘,她是为了BJ这部电影专门增肥的,然后又瘦回去演了《芝加哥》和《冷山》,2004年又要增肥回来演BJ2。
这个增肥-再减肥-再增肥-再减肥的过程,本身就是催老素。
另一方面,女演员为了保持容颜,保养、化妆、打针、微整,想必是非常常见的。
也许我们看到的那些年过40依然青春貌美的演员,认知里是“她们就该这副样子”,而Renee什么措施都没做,迎来了这个年纪本会出现的衰老,却被我们当做“不正常”、“整容整崩了”,不就成了一件格外讽刺的事么。
当然我也不知道真相是怎样的,只是我在媒体报道后产生的思考。
只是觉得,假如Renee没有经历增减的过程,现在的她又会如何。
可以肯定的是,没有Renee的BJ不会如此出彩,在第一部中她凭借这部Chick Flick冲进了奥奖最佳女主角的争夺,她的喜剧天赋显然是被认可的。
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在十五年后,英音丝毫没有退步、在我看来甚至比第一部的发音更自然。
Renee才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人物。
如果这时候只关心她的皱纹,那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港真,作为Bridget Jones的十年老粉,在怀揣着激动地心情去看这部Bridget Jones’s Baby还是很担心的,就怕一个老梗没延续好,糊掉了。
这一糊,不是毁了一段美好如《傲慢与偏见》一样的爱情佳话,而是打碎了一代人的少女梦。
昨晚看午夜场,影院没坐满,但是大多数都是手里捧着BK冰激凌甜筒、打扮时髦的白发英国老太太,他们来看BJ,一方面是图个乐呵,另一方面是想知道这个始终乐观的胖姑娘(不好意思,中年BJ现在真不胖了)到底怀了谁的孩子?
难道不是让万千女性迷醉一万年,从维多利亚时代穿越到当今英国的超级大律师Mark Darcy吗?
看了十分钟,心就放了大半,和最新的BJ系列小说Mad about the boy故事完全大换血,在这里不怕剧透一下,原作家Helen居然在小说里把“银河系第一绅士美男子“Darcy给写死了!
还好,电影完全颠覆了小说的构架,探讨了一个当下全球众多女性都十分焦虑的问题:30岁可以享受单身,40岁?
45岁?
还能不能一个人好好的活下去,活出新花样,活出新气神?
万幸的是,Bridget Jones’s Baby虽然老壶装新酒,以大龄女中年BJ的单身做开篇,苦逼、孤单,但还好,她挺爱自己,烟酒照旧,乐呵地与寻找真爱继续作战。
我相信,这部续集一定会成为喜剧作品的经典。
《BJ单身日记》的前两部,可以说是小妞电影的开山鼻祖。
但是这部续集,严格意义讲,它是一部喜剧正作,甚至还有严肃的哲学意义:幸福的感觉到底来源于何处?
难道不是源于自己吗?
太多的女性,表面很独立,但是内心对男性的依赖感已经超出能够撑起自己幸福的疆界,换句话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两性关系里,对很多女性来说,是一件做不到的事,也因此失去了完整的人格,进而魅力值随着时光云飞雾散,进入了单身的死循环。
Bridget Jones’s Baby之所以很“酷“是因为它试图揭开这个真相。
迷迷糊糊经常犯错,爱抽烟喝点小酒的胖女主,要说起来,怎么都和作者故意完美打造的男猪脚,在客观条件上差了一个银河系:男主英俊多金,气度非凡,还是伦敦知名金牙大状。
在隐形阶级泾渭分明的英国,这两类人有交集的可能性小于1%。
还好,英国是个有文化的国家,没错,在爱情小品电影里,我就深度鄙视美帝,创造力用乏善可陈来形容都是恭维它了。
看看《暮光之城》和《五十度黑灰飞》系列,这两部电影的女主设置都是活脱脱的白痴样,长得泯然众人矣也就罢了,性格也像厕所的卫生纸,丢进马桶毫不可惜的节奏。
美国不再有美人,想想看,比9/11还可怕。
《BJ单身日记》第二部男女主角就渐入佳境,我们这群吃瓜群主,笑完一场后就觉得他们一定开始过上了美好生活。
可是Bridget Jones‘s Baby一开场就让人纳闷了,闹腾了十年,两人居然没有再一起,这不是戏弄我们吗?
答案很快就在电影里揭晓:因为完美的男猪脚忙于奔事业,BJ慢慢感到爱情的温度已经不再,她主动放弃了这段关系。
没错,胖BJ甩了Mr. Darcy!Bridget Jones有灵魂,有温度,有感知,知道自己需要的爱情维度,也明白不属于自己的就要适时放手。
这也赋予了这部喜剧电影突破“小妞电影“的意义。
再回到电影创作的角度看,Bridget Jones’s Baby的编剧功利十分了得,它的笑点节奏把控的非常好,全程从头笑到尾,没有垃圾笑料,不会让你产生尴尬的似笑非笑不得不笑,皱纹被迫成长的表情。
我是从小看周星驰电影长大的,小时候觉得周星驰好贱啊,电影里的人物对话怎么比生活里还夸张,好没内涵,但看《唐伯虎点秋香》一万遍,都不觉得烦,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内涵没包袱的爽快感。
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电影能让我笑到周星驰早起代表作的程度。
我也开始懂得他的珍贵,作为一个能让人发自内心笑的开怀的演员和编剧,周星驰真的非常伟大。
可惜演员不是钻石,不能一颗永流传。
现在的喜剧电影,满屏幕都是大写的做作和尴尬,外加一帮付不起的鲜肉阿斗们的让人钻地缝的演技,拜托,一样老瓶装新酒,为什么不能走心一点,发现生活里真诚而暖心的笑点呢?
这也让我不得不为Bridget Jones’s Baby拍手叫好,故事甜到心坎里,笑的陷阱一波又一波,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本片的演员表里没有出现Huge Grant感到纳闷,我可以拍胸脯告诉你,别慌,前路有惊喜!
很多人说,这部最新的BJ电影为大龄未婚女青年打入了一剂强心针,其实看完以后,我想说,如果都修炼到了BJ那种对生活淡然处之的状态,你,真不需要打这一针。
10年弹指一挥间,从BJ单身日记第一部开始,从Bridget穿着雪人毛衣看见穿着麋鹿毛衣的马克开始,两人之间兜兜转转终于在第三部修成正果。
有点遗憾和也有点高兴,遗憾的是她结婚了,而且还有了宝宝,要从这样的一个Bridget变成那样一个Bridget。
高兴的是,Bridget和他的达西先生结婚了。
很多人会说Bridget又胖又不漂亮,几十岁了还一事无成,马克看上他,不是做梦,简直是白日梦。
不可否认,我第一次看BJ的时候,太多时候想尴尬的捂眼,我会想怎么有人会这么没有眼力劲,这么的傻白不甜。
但是,每次的尴尬,其实真的只有我们观众会觉得尴尬,每次我从马克眼里看到的不是尴尬,而是无奈的宠溺,心想:Bridget,你又来。
马克说过几次这样的话,他爱的就是Bridget原本的样子。
一个爱酗酒、对朋友好、对生活积极、不自怨自艾、不愤世嫉俗的Bridget,当然不可否认的还有Bridget高超的**技术。
这样的一个Bridget比大都数人可爱多了,才会让生活一本正经、always on the right path的马克慌张、无措。
或许他们两生活圈子不一样,教育背景大相径庭,但是每当马克站在Bridget拥挤狭窄的小房子里的时候,我总觉得一种圣诞的气氛扑面而来,这两人多么的有生活气息啊。
最后,还是觉得胖胖的Bridget可爱,脸叔依旧很帅,他的声音就能醉倒一片。
电影还不忘调侃休格兰特,不管是电影里还是生活中的花花公子。
不要认真,但是你又可以认真。
这就是英国给所有女人的梦幻情书,哪怕你是一个一事无成的胖子,只要你热爱生活、积极生活,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Bridget。
我现在坐在Awfully chocolate里面,这次我们来聊聊Bridget Jones' baby。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失望的,看着蕊妮琪薇格整完容的脸,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卡戴珊的那个变性老爸,看完全片我也没缓过来。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女性主义影片,但是就像影片中说的,在这个连教区竞选都要拉拢单亲妈妈和同性恋者的时代,如此一女二夫的荒诞剧却反而十分真实可信,远比萌蠢女主钓到金龟婿的BJ1和2来得真实。
作为一个在伦敦有fancy apartment和decent career的43岁中年腐女,可以爱和谁上床就和谁上床而不需要考虑他会不会负责,甚至不小心怀上了,爸妈和同事都是一副哇哈哈,这个年纪能怀上你真是走了狗屎运了的表情。
既然女主不再一哭二闹三上吊,男主自然没法纠结要不要负责,而是开始竞争上岗了。
我认真觉得觉得一妻多夫制很好的解决了男人勤于播种而懒于收割的恶习,通过调动雄性动物的排他性竞争本能促使他们更积极的参与到育儿活动中来。
而你要做的,只是不要告诉他孩子到底是不是他的[偷笑]。
片中令人莞尔的桥段不胜枚举,三个人参加产前教育为了不引起尴尬,假装两个爸爸是一对同性恋夫妇,而BJ却是代孕妈妈,反而得到大家的理解。
影片最后,BJ穿着婚纱,抱着孩子,走在草坪上,一阵风把头纱吹走了。
她呆了一秒后,气定神闲的抱着宝宝继续走下去。
老娘有儿子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At least, I am qualified to be called MILF. 最后说一句,爱玛汤普生还是那么美。
现在开始要饮食清淡早睡早起,否则靠打肉毒素拉皮保持,40岁以后家里人都不认得了。
最最后,片中那首Lily Ellan的F U出现体现了制片人对英国文化的致敬。
最最最后,大叔的眼神还是那样如花瓣一样脆弱和深邃,让中年腐女产生强烈的保护欲。
最最最最后,女性主义只能生长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律师和数学家培养的土壤上。
感谢我周围那些有着花瓣一样脆弱而深邃眼神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绅士们默默的承担。
我这样的娘们,要是放在农村,一早就被生活neng死了。
我在无情碾压你们的同时,内心是心怀感激的。
多次拿女权抖机灵让人非常不适
之前是刻意扮肥,这是是真的老了。不过第三部叙事其实比前两部流畅。
休叔出局,钢铁侠补位;Mr.Darcy还是优雅的Darcy先森,BJ已是满脸皱纹的BJ了…BJ第3部,距离第一部15年整,记得那个时候看完BJ,建宁买了一本和BJ一样的大红色硬壳日记本,不知道她现在是不是还保存着,而15年后的BJ3里BJ已经改用掌上电脑记日记了…
酱油汤
芮妮真的老的不忍直视,情节上也没什么突破
瘦下来的BJ 不BJ
7.5/10导演换回来了,味儿终于对了;编剧没看到柯蒂斯,但风格不改;剧情有点脱节,好在都能找补;狗血依旧,但你要说这就是爱情我也勉强接受;玛丽苏爱情轻喜剧,看个乐呵(帅哥)就好。P.S.深夜看完有一点想,索性写影评一篇,从本片延伸到类别与风格。话说看玛丽苏喜剧都能写影评我也是服了我自己的
逻辑喂狗,笑点很多。安胎中心老师简直观众视线:看这俩男人的水平哪一个都不像会跟你好的应该是基侣吧哈哈哈。Colin站出来就是两个字“完美”,“我帮你拿手机”捶地笑。还有要生了扛不动,太狠。艾玛汤普森医生实力冷笑脸。
对又蠢又作的女主非常腻味,这种tag傻大姐的人设总能拖累一群无辜路人,并且得到真爱(白眼~
英国玛丽苏
男一男二各一颗星,Bridget Jones再也不是那个让我觉得傻白甜不谙世事的女孩了。可是Mark Darcy还是那个让我心动的纯情冷都男。唉,心情有点复杂,还是写长评吧。最终其实只有一星半
⒈哈哈,2017年的第一部电影院新片,看得超乎预期地开心,各种笑点应接不暇,各种金曲大串烧(好几首为我所喜),外加好些心仪配角的参演和久别重逢的好友一起观影……共同造就了这段美妙的2017观影开篇;⒉BJ是个幸运的女子,达西还是第二部里表现更棒;⒊不行,我越来越想要有自己的孩子了!啊啊……
9/1809:22BJ單身日記:生得啦BABY英 / 美C3九龍灣 九展 星影匯7.1/10
周末消遣时光的最佳选择!之前还很嫌弃的想说到底要不要去看 但是看完真的很开心啊!BJ瘦下来好多了 科林叔也不显老 全程都有笑点 我真的要被笑死了 电影院里都停不下来 虐狗姿势依旧 但是好温馨好可爱啊 回忆杀什么的让人很想再重温BJ系列呢 毕竟当年三人还年轻着 (居然额外抓到一只圆脸的黄老板!)
一般……为了Mcdreamy去的……
难得把一部老套喜剧做这么多年还能讲的笑点密集轻松自如 诚意满满 哪怕齐薇格老得只能看屁股 Colin爸爸还能柔情万丈眼神温柔坚定 两位年龄加起来过百的演员还能演出脸红心跳的感觉也实属不易 给爸爸加分
1.男神一个不够,两个来凑(相比之下我朝的玛丽苏都算个屁啊)2.真是风水轮流转,当年顶着威尼斯影帝头衔的英伦小生Hugh Grant已然消逝不见 3.当丰唇针和肉毒也拯救不了Renée Zellweger的嘴唇时,衰老为何如此充满歧视
近年来丧女何其多,大家都快忘了玛丽苏BJ。Renee崩掉的脸反而超具戏剧张力,猝不及防burst into tears. 重点不是让你去选Savile Row或者Banana Republic,而是祝愿你能扛住丧时代大潮,最终被爱情眷顾,给光明面一点生存空间,谢谢谢谢。【脸脸抱起BJ那一瞬间,整个人齁到窒息
原来全世界的玛丽苏都差不多。
冲着回忆和完美结局杀多给一星,竟然能在电影院看到泪目,女主的脸多少有点不忍直视了,剧情也是套路,可是谁能拒绝达西先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