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讲述一个普通职业——画家,在别人看来画家是一个讲究生活质量的,高尚的人,可是他们也会为梦想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衣不果腹却坚持画画,但是最后以悲剧结尾,其实这个社会有无数这样的例子,就像刚走出大学的农村学生,没有关系,选择在城市打拼,为了有一个更美好的生活,虽然前路漫漫,聚焦的普通的人的生存环境,讲述他们这类人关于梦想和奋斗的励志故事,用一生在追梦的路上。
虽然有人说他们很傻,最后没有所获,可是他们这类人敢拼,勇敢,这是很多人没有的,真实而又感人,把细腻的情感带入到观众心中。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坚持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将会看到自己的缩影!
前几天著名影星乔任梁因忧郁自杀,引起热议。
现在的社会真可谓是压力山大,我们会面对各种诱惑、偏见、不解、我们一次又一次在青春的路上跌倒。
那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梦醒,我们究竟要选择怎样的路呢?
《深流不息》这部电影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答案:其实,梦想和青春,和人生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它同时也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存在于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不至于走上绝路!
得知电影上映,怀一份兴奋心情,约了朋友和阿深的粉丝观看这部传记电影,可现实是我并没有兴奋多久...观影期间,我一直在想 这是他吗?
...看完电影 我看了看粉丝 他们的表情并不好看,不知道他们是否接受了荧幕里 罗蓝山饰演的“阿深”。
而作为长期和阿深交谈,有见面相处,并了解其境况的人 我则很不能认同 电影对阿深的塑造。
对于演员 蓝山其实是还不错的选择,问题从来不在长相上,乃至于演技也无问题。
问题在于对真实的阿深的个性 处事方式 价值观,导演显然理解非常片面 并自己加入了很多不合适的理解。
片中的“阿深”过于木讷 寡言,真实的他面对陌生人,是有可能如此,甚至追入女厕这种所谓笑点虽侮辱他的情商,但仍在接受范围。
但是这个“阿深”在没有纷争,还有“慈父”的家庭中离家出走,有家不归;一次次一声不吭抛下工作让“阿文”背锅,显然太过任性,真实的他,何曾有过多少靠谱机会,家庭关系岂有这么和平,编剧显然把现实想简单了,也把阿深看低了。
阿深的粉丝小雅和星星对我说,很想知道真实的阿深是怎样的。
我想说 现实的他 即便积压了浑身污垢,也掩盖不住他的耀眼光芒,只要拿出他的画 设计和创作笔记 辛苦找来的资料,你就不再认为眼前的是个普通流浪汉,面对他 你只会忍着鼻酸 在心里呐喊着命运的不公 埋没了这样的天才。
而反观电影里,“阿深”只是个画着小学生水平画儿,终日写生广场舞大妈 小孩 追着跑步女生进厕所,自得其乐追求自在的画画小青年...对如何创作,如何构思作品只字未提,格局相差太过远,对于创作就是生命 视为最重要事情的他 这样的表现显然太不够,而鉴于你在拍传记致敬电影,在这方面省功夫是绝对不行的。
在这导演估计要说:我们的预算实在是太少了...不够请合格的美术师和道具去还原呀..俗话说 没那金刚钻别揽那瓷器活,既然你们只是想拍一个普通画画少年 何必扯上深流的名字呢?
而你只要是诚心认真做事,原稿、遗物你也不会借不到。
而现实是,大家不会想到,这部自冠以“年度最真实”电影,从筹划到拍摄结束,从来没有联系过深流亲友或知情人士取材。
仅凭一篇报道参考,就开启起自己的脑洞 撰写他人的传记...肆意歪曲,何谈真实?
而说到导演完全原创的角色--红灯区的“阿媛” 就更不知所谓...还有诸多细枝末梢 都很不靠谱,连“阿文”也只能属于原创的范畴,这点我想阿文自己最有发言权。
我们可以理解改编行为,但以传记的名义天马行空,是不是对逝者不够尊重?
在最后要说一点最离谱的,是电影里患病后有5亿点击量 生活好起来的“阿深”,进入了一种奇怪的状态,在未确诊时手抖就在吃不知道什么小瓶药,到了医院确诊后却放弃治疗状,把诊断单扔垃圾桶不拿药,瞒着“阿文”自己的病情,并跑到红灯区“阿媛”那不知道要干嘛(赎身?
)...最后倒在屋子里...说实话 你把深流拍成这个样子,谁还会尊重这个人?
怎么感到正能量?
感动?
现实中阿深是努力戒掉不良习惯去抵抗病情,在缺药疏忽的意外情况下导致身亡的,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生命。
说到这,难怪片方组织的访谈中,漫画家孙恒发出了不解的疑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去死呢?
我很不理解...”请片方别在宣扬这种“为梦赴死”的价值观了,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才能更好地追求梦想。
对于这部电影,也许片方开始也有想把一个好故事带给大家的良好初衷成份,但是你们却亲手毁了这个好故事。
一直愿意支持你们,但这份答卷 这份真相,我只是感到很失望,电影上较出色的就只有与核心无碍的摄影和音乐,且抛开是否真实,叙事水准令人大跌眼镜,不像是一个合格导演的产品。
在数据时代,这样的错误定会带给更多人…也许不知情的观者 接受的就是这么个臆想出来的“深流”,一个任性的 傻傻的不靠谱少年,所以我想我有必要出来说些什么。
总结一句,对于片方我想说的是:无权干涉你们去拍,怎么拍,拍完怎么放。
但请你们别斗胆挂上“真实”的名义,真实必将给你们响亮的耳光。
“海德”
看预告片才知道是讲深流的,流大的事情让网络漫画界一阵唏嘘,因为对深流作品《琉璃夜》的喜爱,我很担心电影拍得不好。
知道深流的一些事,所以觉得这个故事应该并不热血,看了电影果不其然,不过这样平淡的电影更符合深流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我就觉得演深流的演员眼熟,突然发现他就是在《天注定》饰演富土康员工小辉的罗蓝山,《天注定》里的每个演员都很出彩,也许是因为我在广东工厂打过工的缘故,觉得罗蓝山在戏里演的极其平凡,平凡的就像我身边的人一样。
说回《深流不息》,它并不像《食梦者》一样那么热心让人看的热血沸腾,觉得画漫画是一件天大的事。
它只是很平淡的告诉你中国的漫画家的现状就是这样,你的漫画梦在别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每当有人劝说深流不要为了狗屁梦想坚持的时候,他都只笑不说话,因为他自己也害怕自己会失败,但是他觉得梦想就应该坚持,抱着这个想法他从来都不曾放弃。
电影直接叫《深流不息》其实更好,应该是被某个装逼的所谓电影圈内人给改的所谓卖座的名字。
电影中最感动我的就是他们吃烧烤的那场戏……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洛洛洛洛(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097555/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牺牲了美好的青春,换取了伟大的梦想,正如漫画师深流;总有这么一些电影,摒弃了虚幻的感情,选择了真实,正如《深流不息》这部电影。
我感动这部电影,不再是充斥屏幕的狗血爱情,而是展现平凡而伟大之人的一生。
我亦感动于主人公深流对梦想的守护。
即使不是华丽的爱情篇章,《深流不息》也会因为深流,因为梦想,因为青春而感动无数的人。
《深流不息》让我们了解了深流,让我们见证了梦想对人的推动作用,让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青春,重拾自己的梦想。
相信看完这部电影后,青春而迷茫的我们,将会坚定这样一种信念:青春换梦想,值!
本来是没有想到会有以漫画家为题材出版的电影,刚看到时眼睛一亮,看完所想的却不是对这一部电影的感触有多深,想到的却是中国漫画业和日本漫画业相比较的差距,且不说画风如何先论情节而言,国产漫画没有一个突出的重点往往是为了画而画,缺乏像海贼王或者火影这种让人热血澎湃的情节戏码,再说画风,漫画走向商业化是必然阶段,同样,日本也一样,也有很多垃圾漫画,但是总会有大量的优秀品出现,然而中国的商业化或者说伤业化的漫画,真的很让人伤不起,会画个火柴人就敢说自己是主笔。
我会画俩火柴人,是不是牛逼坏了?
郭德纲说的有道理,现在的说相声的都是半路转行的,画漫画的也是如此,会画的不用说了无可厚非,不会画的画着玩,完成自己的漫画梦也未尝不可,就总是有哪些着半吊子的以为自己是大师的,说自己各种吊各种牛逼的大有人在,试问有这种人,国产漫画何时能够兴起?
文 / 赤叶青枫9月23日,一部名为《深流不息》的青春电影上映了。
在当天新片不多,老片疲软的情况下,这部电影只获得了约0.2%的排片。
诚然,《深流不息》不是什么商业大制作,更没有明星名导的加盟——影片最有名的主创当属男一号深流的饰演者罗蓝山,他曾因在贾樟柯的《天注定》中成功塑造了流水线工厂员工“小辉”一角而走进了许多影迷的视线——剧情也是根据已故漫画家深流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风格也较为写实,在片中具体情节上都没有过多渲染,以至于给人的整体初步观感较为平淡。
因此,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内地电影市场而言,这样一部影片无论是卖相还是内容,其实在上映前都已是注定了“影院一日游”的命运,排片不会太高也是意料之中之事,但当了解到其最终排片成绩竟低到如此程度,很多影城甚至连“一日游”的机会都没给它的时候,还是令人有些不禁扼腕叹息。
因为,此片作为诚意之作,其实还是很有看头的。
在简析影片的看点之前,有必要先简介一下主人公深流在现实生活中是何许人也。
深流,原名刘学深,广东省广州人,是一名职业漫画家,2010年12月起在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发布漫画《琉璃夜》并连载,引起广大读者的好评,达到了网络总点击6.5亿、收藏破8万人次的佳绩。
后因病在出租屋内猝死,年仅34岁。
而影片《深流不息》则艺术地细腻再现了深流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因为家庭原因,深流经历7年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衣不果腹却坚持画漫画,在唯一好友阿文的鼓励与帮助下,背井离乡执着追梦,好不容易在事业即将有所成就时却猝然离世……回顾其短暂的一生,无论戏里戏外,都堪称坎坷多舛、颠沛流离。
不过电影并没有过多凸显及渲染其经历的高低跌宕及戏剧化,相反拍的较为克制隐忍,呈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平凡人生,但在这看似普通与平凡之中,又暗涌着主人公浓烈的对梦想的坚持以及他与男二阿文之间感人至深的基友情。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片中深流与阿文的感情确实非比寻常,阿文对深流的在乎与心疼但凡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而深流在阿文面前的所表现出来的体贴与倔强或者说小傲娇亦颇更是显得二人关系与众不同。
只是,若说二人是男男恋人关系,为何二人同居多年,平时里却并无过多亲密的肢体接触,而且就连睡觉都是上下铺?
可若说只是单纯的好友关系,又为何二人在数度分分合合之后,阿文于大雨的夜里会对深流大声喊出“40岁之前,老子养你;40岁之后,你养老子”这般如此震撼的告白话语?
而且二人多年来都一直处于“单身“状态,深流好歹还与一个发廊妹阿媛有过朦胧的好感,比他高帅许多,性格也外向许多的阿文却是绯闻绝缘体,那么多年身边连个暧昧异性都没有,连下班都要呆在办公室等深流来接才肯回家,其小小的任性里暗藏着的是对深流深深的依赖。
那么深流与阿文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
电影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而若暂且抛开性取向不谈,二人之间这份相濡以沫的真挚情谊足以令所有人艳羡。
当下,是电影最坏的时代:10部片子9部赔,口碑与票房难双赢;同时也是最好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片新作层出不穷。
可是,为什么不能给《深流不息》这样的影片多一点排映空间呢?
无须太多,能多一点,到一个合理的程度,就好。
但为什么偏就这么难呢?
青春片《深流不息》是一部真真正正的青春片,这里没有浮华的情感和过度的包装,有的只是两个青年交织着的成长,故事改编自生活的真实,因为走心,才格外虐心,男主角阿深戛然而止的生命,并不能抹杀他这一路的努力与奋起,生命可贵,青春无价,在人生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之中,每个人的际遇,就这么奇妙的串起一段又一段的往事,时而湍急,时而干涸,梦,因此而不曾停。
《深流不息》中的阿深的原型,便是青年漫画家深流,1981年出生,于2010年12月在有妖气原创漫画网上首发连载原创漫画作品《琉璃夜》,漫画为恐怖风格,兼有搞笑、热血元素,备受网友粉丝推崇,但可惜的是,深流于2015年1月5日,因糖尿病并发症病逝于广东住所,华彩之年,溘然而逝,令人扼腕叹息。
正所谓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各自的故事,但那些求索和迷惘,挫折和坚持,却都一样的闪光。
看片时突然想起罗大佑的那首《闪亮的日子》:“你我为了理想,历尽了艰苦,我们曾经哭泣,也曾共同欢笑……”而影片《深流不息》中,两位男主人公阿深和阿文,同样是相携行走的好兄弟,两个人如两条河,时而交汇,时而分离,时而相望,时而撞击,理想的不同,与命运的善变,也是给了两个年轻人各自不同却都足够惨痛的考验。
印象特别深的是,开篇两个稚气未消的叛逆少年,不堪忍受学校的重压,一怒之下爬上了开往城市的送货卡车,就此开启了人生全新的一页,阿深喊他要做中国的鸟山明,中国的富坚义博,阿文喊他要做中国的毕加索,青春,总是口无遮拦、肆无忌惮,现实的重锤却让两个人备受煎熬,坚持个性的阿深处处碰壁依然不改初衷,随波逐流的阿文放弃梦想向现实妥协,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正是当下亿万计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社会这个大熔炉,给了每个人锤炼的机会,也赋予了每个人完全不同的未来,命运,是上天之手捉弄和自我把握坚持的共同结果。
《深流不息》用阿深和阿文完全不同的社会路,带出整个时代的发展之痛,怀揣理想而无人赏识,俯首挣钱却得不到尊重,整个社会的上升空间狭窄,努力奋斗却成功无几,但好在,阿深一直的坚持,终于获得回报,而阿文也迷途知返,与阿深一起,继续向着更崇高的创作梦出发,看着影片中阿深骑着自行车接阿文下班,阿文载着阿深在大街小巷的路灯下穿行的画面,会感觉,那是青春的残酷物语,也是青春的幸福物语,那便是青春最闪光的心无旁骛为明天的时代,即便时光流逝,那一刻却会永远幸福的定格总的来说,《深流不息》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的奋斗,也讲述了两个年轻人的友谊,有着事业的主线,也有着感情的副线,片名“深流不息”,更是代表了一种永不停歇的打拼精神,只要坚持梦想,总有实现的一刻。
但上天又是残酷的,对于我们每个人,他都予舍予求,没有怜悯,而我们,也只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力发光,毕竟,自己生命这条河,谁也不知道何时干涸,奔流不息,会让终点变得遥远。
现实中的深流,在生前所更新的最后一话的《琉璃夜》中,多兰在被海蛇吞噬之前许下最后愿望,希望海蛇能放过妮玛,让她能得到继续好好的照顾,多兰说:“求你了,别让她知道我死了,我怕她伤心……”这页漫画,至今看来让人心悸,生与死之间,漫画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电影之间,总是有着那么多的无奈,而今深流生命已息,但精神长在,激励着我们面对每一天的宝贵。
如果你是一名国漫的铁杆粉丝,那么你一定会知道深流。
这位有妖气的独家签约作者,凭着一部《琉璃夜》圈粉无数,收获了六亿点击和近8万人次的收藏……甚至很多人都相信这部作品的动画版将会是又一个《十万个冷笑话》。
然而,漫画改编成动画的那一天,深流本人永远也看不到了。
他的生命终结在了2015年一月一个寒冷的夜晚。
也许是劳累过度,也许是糖尿病发,总之这部未完成的作品已经成了绝响。
于是也就有了这部根据他的真人事迹改编而成的电影——《深流不息》!
讲述了深流从辍学打工,到成为知名漫画作者的心路历程。
电影里的“阿深”便是深流的化身,在这个角色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充满艰辛苦难的短短的一生。
父母离异,少小稚嫩的他酷爱画画却因为不善交际很难被理解。
在学校被老师赶走,最终只能选择和朋友一起外出打工。
然而,一直怀揣着艺术家的梦的他,却很难与世俗同流合污。
心中的美好让他无法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比如临摹假画,他一定要加上自己的创作,而这样的做法对于这一行来说无疑是不行的。
所以穷困潦倒到没有饭吃。
只能露宿街头,每天在公园睡觉……可以说,他这个怀才不遇的艺术家,与流浪汉无疑。
为了临摹人物,他甚至会追进女厕所,只要是创作的时候,就会达到忘我的境界。
正是这种坚持,让他终于小有成绩,并且凭着琉璃夜一炮而红!
在故事的前半段,阿深对于好朋友阿文来说就是一个猪队友。
甚至看起来是有一点窝囊的人生。
有工作不做,赚不到钱,还得朋友在自己的微薄收入里挤出钱来养他。
不仅无能甚至有点像废柴!
但是到了后半段,你有不得不佩服于他的执着和坚持。
因为如果没有始终怀揣梦想,如果不是没有对现实有一点妥协,如果不是有着一颗纯真的心灵,他不可能创作出这部万众期待的作品。
所以,他之前的不通世故,执拗的不妥协,也不再是性格缺陷,反倒成了他能够成功的要素之一。
在阿深的身上,闪耀着理想的光芒,我们看到的是那种与其苟延残喘不容纵情燃烧的飞蛾扑火的精神。
他不追求名利,不幻想成功,就是带着一颗纯净的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心无旁骛,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
为了心中的美好,吃苦受累哪怕是露宿街头都在所不惜。
他的朋友有时候都忍不住骂他活该睡大街。
但他却乐此不疲。
内心如此干净,甚至有些一尘不染的感觉。
这样的人,这样有理想的傻子,也许你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第二个!
可以说,能够结识阿深这个人,是幸运的。
欣赏他的才华,也叹息他英年早逝坎坷的一生。
而这部电影除了向这位漫画家致敬,更多的是要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内心的美好与善良。
毕竟,一生很短,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最重要。
你说,不是么?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自然而然(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097854/《深流不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开篇时主人公和父亲、继母、妹妹一起吃饭。
一家四口默默地往嘴里送饭,偶尔碰撞在一起的碗筷声,食物在口腔里的咀嚼声,屋外传来的别人家的声音,使得这间狭窄的屋子更加逼仄,气氛异常压抑,那一刻我尴尬得呼吸都想停止了。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被认为是多余的阿深回来了。
他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再婚之后又生了一个孩子。
在年轻的妻子面前,父亲甚至不敢看一眼自己和前妻所生的这个儿子,他能够表达爱的方式,是儿子放下碗筷离去时追出门外,先小心地回望一眼屋内,然后才压低声音问:吃饱了吗?
儿子无奈又理解地笑笑,没有说话,转身离去。
当时的我被悲伤充满,心里知道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基调:一个没有家的缺乏庇护的少年,只能独自游荡,独自坚强,哪怕眼里满是迷茫,也一定要笑着发光。
我想起一个好朋友。
他19岁高中毕业离开家之后,连续5年都没有回家,也不和家里通电话和写信。
在那些年里,他从不想家,如果身边有哥们儿说想家了,心里就会涌起强烈的蔑视感。
然而如今再回头看,他意识到那些蔑视不过是用来掩盖心里的悲伤:别人都有家可以想,我的家在哪里呢?
家里有房子,有地,有父亲母亲,有兄弟姐妹,然而那里却没有爱,没有温暖,更没有家的感觉。
有时他从梦中惊醒不敢再睡去——梦里的父亲去世了,并且死状惨烈。
他不懂心理学,但是心里明白那是对父亲的怨恨。
因为他从小就有一种感觉:那个家是父亲的家,不是自己的家。
相比较起来,当年充满脚臭味和汗酸味的农民房里,他和三个同学横七竖八挤在地板上睡觉的窝,还反而更像是他的家,让他至今留恋和回味。
阿深的性格却没有那么强烈。
他从不蔑视,也不怨恨,甚至连悲伤的情绪也不多,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份淡然。
他很接受命运的安排,命运让他早早失去母亲,命运让他有一个懦弱无力的父亲,命运让他是沉迷内心的个性,命运让他诞生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命运让他无法放弃自我屈从现实。
他接受这一切,接受自己的命运。
这种全然的接受,让他看起来很清新,很淡泊,很从容,很浪漫,很纯粹,甚至还有些疯狂。
男主角罗蓝山用清澈的眼神和微翘的嘴角,诠释了这一切。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是那么可爱,那么让人叹息,那么让人尊敬。
但是我依然能从这些看起来很美好的接受里,读到了一种无力和窘迫。
就像我也能从有些遁入世外的人们那里,读到类似的东西。
很多人都幻想像深流那样不顾一切地坚持自己,如果无法与俗世的洪流和平共处,哪怕退回到自己的世界,也要保持自我的独立性。
只是幻想归幻想,现实归现实。
像深流这样真的放弃动画公司的工作,去公园过餐风露宿的流浪生活的人,确实很少见。
但正因为少见,他才变成一个传奇,才有了把他的故事搬上大银幕的价值。
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和大家一样,而还有一些人,他们活着却是为了成为自己。
那些决心要成为自己的人,最终将成为一个精神坐标,成为某种有意义的符号。
在深流生活的那个公园里,有脏兮兮的乞丐,有凶恶的看门人,有流氓混混,有躲避不及的倾盆大雨,却没有商业,没有利益,没有争斗,没有期待与纠结,更不会有违背内心的工作。
如果物质的贫瘠能够换来精神和内心的平静,这样的生活总还是有人愿意过。
比如网络上时不时会有编辑排版非常漂亮的文章,谈论某大学教授在深山过着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的生活,某美少女在深山种植粮食和蔬菜自给自足过着纯天然的日子,等等。
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选择这种遁世的方式,多少还是有逃避的意味,逃避现实中的争斗,逃避内心的挫败和压力。
远的如深流,如果他当年能看到自己的无力感和较低的自我价值感,然后面对这个感觉,或许在公园流浪只是他众多选项的其中一个,或许他还能想出其他更能照顾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许他还能和喜欢的姑娘说点什么。
近的如我那位好朋友,如果他当年能和父母谈谈,把积压在心里的怨言说出来,或许也不至于怨恨父亲到那个程度,或许他会发现自己和父亲之间存在很深的误解,或许他就能够承认父亲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奋力否认、批判和贬低他。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当然也就无从谈论或许。
当一个人年龄越增长,就会越相信命运。
命运这个东西,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总能抢先你一步走在前面,所以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看见它的影子。
命运无时无刻在提醒你,总有一些东西是你无法改变而只能接受的,比如,深流的结局。
拉一下平均分,我觉得这电影还行啊
”青春不悔,爱情永恒,《深流不息》是非常棒的电影,非常适合我们大学生看,故事有深意,引人深思,值得一看!
死得太可惜了!片名太烂俗,内容其实很真实,白描,不煽情。感情戏拍得比较纯,其实睡公园的底层艺术家,他能遇到的也只能是那样的女子。他那么流浪也有家庭因素。阿文那条线也是现实年轻人生活。
好喜欢他们两人相濡以沫の感情,于我来说,那人却早已远去(sad)谁是你最爱的那个少年?
内容过于平庸,剧情太过平淡。
我真的很爱琉璃夜 是我最喜欢的漫画三星都是给深流的 希望自己也不要忘记深流 平安夜 要一直平安
朋友介绍的,值得一看
跟随你四年,见证了你的漫画事业,以此电影寄托我的思念吧
又是“青春”就不能用点心,不知道这词儿都滥了吗?还有看完预告片感觉也一般,小成本感觉,演员堪比路人甲,至于剧情....预告片都没兴趣还有兴趣坐90分钟?
第二遍《深流不息》,再一次被兄弟情的镜头搞得眼泪打转,哀叹天妒英才。作为《琉璃夜》的粉,看到的是一部好作品,却不知道作者背后的故事。或许影片中映射出太多曾经同样的抉择,同样的追梦,同样的情怀...偶尔我们需要一碗白粥,简单,却真实,更多是感动!
光名字就看得我大姨妈一紧,看正片那还了得?
你是我最爱的少年。
不喜欢
让我们一起深深思考自己在电影中成长拥有自家的理解相信未来!
不错的作品,有哭点也有笑点,但有点美中不足
。本来会以为这是一部催泪佳作,但是直到影片结束我也没有流泪,但内心的情感却一直在波涛汹涌,谁的青春没有遗憾,每个人都有梦想,只是在城市的钢筋森林中慢慢的就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当初心中的那一团火热。就随波逐流了,阿深是生命的强者,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他活出了自己,最后,愿艺术家走好
好多年了,一想起来,还是忍不住想哭,不知道是为他,还是为自己。虽然有人说这电影改编的不够真,但多年后我发现,他的痕迹慢慢在消失,而这电影却成了他存在过的证明。
意外惊喜,这部戏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没有大明星大制作的低调电影,最普通情感里面才可获得凡人的感同身受
拿去世的人卖情怀,不要脸;并且制片人极其傻逼
剧情很好,值得推荐,希望更多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