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品:第二部分
The Souvenir: Part II
导演:乔安娜·霍格
主演:蒂尔达·斯文顿,奥诺·斯温顿·伯恩,亚里安妮·拉贝德,乔·阿尔文,理查德·艾欧阿德,查理·希顿,安珀·安德森,爱丽丝·麦克米兰,杰甘·艾伊,亚丝明·佩奇,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爱尔兰,美国语言:英语,法语年份:2021
简介:挚爱消逝,年轻女孩茱莉的生活困在死寂的余波中。那位迷人的神秘男子停驻在她行经的每一个角落,让她一再复访与他有关的人事,贪恋两人曾经的亲密相依、控制臣服,试图为狂暴芜杂的昔日关系寻获一个明晰的解答。毕业在即,她的电影创作依旧备受挑战,遥遥无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她能否攀伏情感的藤蔓,让这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成为滋养作..详细 >
6.0。不俗的音樂品味和末尾的元電影橋段使其比第一部稍好,但還是有太多無意義的片場爭執片段。
i tried I tried, but I can’t ! 各种人物关系与故事的跳跃都是非常随意的,而且一切的叙事都太意料之中了,戏中戏的反复横跳也是,自恋。
虽然看不懂 但我知道有意义 音乐好好听
回到电影拍摄的最初,毫无疑问比导演的第一部分走得更远。拍摄过程也是重生的过程,从爱情的悬疑与迷惑中走出,打破午夜零点的诅咒,拿起摄像机,获得自由。最后庆祝聚会也在回应第一部的开头部分。然后镜头拉开,观众才看到所有人实际是在布景中,黑暗中有另外一群摄制人员。元电影元叙事全部交杂在一起。也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导演的诞生记。
强迫症之有第二部必须看系列…这一部的小惊喜是joe小宝贝~还演一个gay哈哈哈哈
比第一部好一点
第二部更明显地呈现出了导演的自传性质 大概拍完这两部也就人生无憾
柏林墙坍塌,is this all there is?看到最后险些湿了眼眶。
2022 D’A Film Festival Barcelona 第三场,比第一部在节奏上要顺畅一些,也更聚焦到拍电影创作本身的困境。这个过程也是女主借机疗愈自己的过程。性爱镜头突兀且压迫,但就像这部作品没有与女主自己的身份思索进一步勾连一样,最后的结尾也只能停留在导演本人在片场喊cut的一幕,仅此而已
导演拍了一部“女主角中产阶级大学生爱上神秘瘾君子”的电影,被批“无病呻吟、莫名其妙、傲慢沉溺”,于是她又拍了一部“女主角拍了一部以自己真实经历为原型的无病呻吟、莫名其妙、傲慢沉溺的电影”,来解释自己之前为什么拍一部“无病呻吟、莫名其妙、傲慢沉溺的电影”,这便是19、21年《视与听》年度十佳之首《纪念品》、《纪念品:第二部分》的诞生,续集十分细节的“回答”了首部给观众留下的困惑,女主角同事和妈妈演我们观众本人,导演你就只管自己沉醉不管我们死活了吗!哈哈哈,然而我倒觉得第二部胜过第一部,刨除了第一部的悬浮,且极度舒展好看。看见有两个男演员好像哈里斯和乔艾文,结果真的是他们俩,群星荟萃了属于是。。。
比part1好看点(我已经不记得1讲了啥),然后开始思考“私人化”如果很轻易被看出是私人化的,那是不是说明私人化得不够好。最后也没想明白啥。画面是美的,配乐是好听的,我也就能看出来点这了
比第一部差了一些
太多和第一部呼应的细节了,连在一起看会比较好
对创作的探讨算是精准,但戏中戏与她个人生活的情感联系好像仍有不足。情感被各种炫审美趣味给盖住了。过于精致反而不动人。可能得补补第一部? 反正观感干巴巴的。
原来纪念品是电影,既然角色也是电影人,那我不得不说一切都好只是我真的很讨厌电影里配任何唱出歌词的流行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剧情环境实际播放的不算),真的很学生作品,顺便骂了中岛哲也的告白
UGC Les Halls 蒂尔达的花园好美
第一部分浮华空洞的缺陷得到了根本性的挽回,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彰显记忆的物之本性。先是怀着悲伤的情感回溯探索周围那深陷的边界,再用只能感受和存有却一定无法言说的方式重现,最后再将成品投在放映厅的大屏幕上,一切都是为了重建主观记忆之客观的对应物。投在屏幕上的光揭示出:回忆即是光,又不仅仅是光,因为只有将客观的影像和主观并多少有些扭曲的记忆交合起来,我们才能在它们之间的空间找到有着同样感情却并非同样形式的对无法再次重新造访的过去之缅怀。走进了竖满了镜子的奥森威尔逊空间,目击吸血鬼般鲜红而惨白的双人舞姿,通向地面不可知最深处的旋转楼梯的通道骤然开启。这些祭祀的仪式是在宇宙中的古希腊神庙中举行的,这是谟涅摩叙涅的技艺。
6分左右。形式不错,无佳句,更无佳章,比起第一部,更少了一份抑郁的情绪,也就更加平庸了。
我知道joe阿尔文像谁了…陈冠希
970|Film-making is the souvenir. 影像的细微差别揭示情感变化,而被拼凑成整体的故事碎片终于迸发出最大的情感。电影、现实的多重对照与互文,则体现了讲故事的能力。这是一部从各个方面都很“好看”的电影,并且足够让人沉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