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是在传播爱,祖国的大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份爱,我们的扶贫工作才会取得明显成效,这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和扶贫着的努力,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美好,人民都会过上想要的生活,扶贫者不为小家为大国的精神,他们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他们才会有那些偏远山区生活的更好,他们的付出是伟大的
今天,很幸运地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观影会,和一群盲人观众们一起听了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他们有父亲陪伴而来的女儿,儿子搀扶过来的父亲,还有好多志愿者在寸步不离的引导。
整个电影是由专业为盲人讲述电影的老师,声情并茂地讲完。
观影前作为电影制作团队成员上台和大家分享创作心得,我竟然一时语噎,身后没有海报,面前却是轻歪着头,侧着耳朵仔细倾听的观众,生怕落下一个字,我也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极力地表达想把更多的感恩和温暖放到面前的这群可爱的人心坎里。
整个过程一半我也没有看电影屏幕,只是听着电影原声和讲述人的声音,也许是因为前期审片和点映活动看过很多遍的原因,整个电影场景一帧帧浮现在脑中,但这次不同的是,我注意到了电影中清澈的河流哗啦哗啦的流水声,羊群争先恐后地探头到食物槽里吃饲料的声音……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讲述人讲到四川故事篇:“孩子们一起在吃鸡蛋,鸡蛋很烫,孩子们用小黑手把鸡蛋捧在手里不停地吹,哦,小黑手上还有小黑泥呢!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剥开蛋壳,将白白的鸡蛋放入小嘴中,开心地笑了。
”讲到这里,我身后传来了好多爷爷奶奶们的笑声,这笑声充满了慈祥和欣慰,甚至带了长辈对小孩子们的宠爱。
这时我回头发现每个观众脸上时而紧张,时而欢喜,随着电影情节变化的表情,我知道这是他们在享受电影,感受爱与感动,但是我却眼睛湿润了一下。
讲到电影的铭记篇,听着讲述人哽咽地讲出黄文秀,文伟红,曾红梅牺牲的场景,有的观众在擦拭眼泪,有的观众们都在摇头,是不愿相信亦或是不舍吧。
感动声中电影结束,讲述人泣不成声但又充满力量的说:“这是我讲的最感动的一部电影!
”电影结束后,一位观众激动地说:“我们感受到了电影的真实与感动,我们心里其实是充满了光明的,因为我们始终相信人间有爱。
”昨天是国际残疾人日,明天是国际志愿人员日,今天的《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影成为了中间温暖的一部分,看着观众们走出电影院的背影,我知道这部电影在我心目中变得份量更重了。
这是一部没有任何专业电影演员的真人电影,通过长时间的跟拍,从帮助百姓解决基本生活、教育、发展当地经济等角度,讲述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第一书记们在扶贫攻坚中的工作和生活。
电影展现的扶贫过程中,第一书记们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困难重重,但他们不畏艰难,投入自己的生命、舍弃陪伴家人的时间,全身心投入为人民服务的扶贫攻坚工作中,依仗对党的忠诚,通过强大的执行力,不抛弃不放弃,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和困难,实现了党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和对中国人民的承诺。
战争年代的战士们不畏强敌,保家卫国、舍生忘死,创造了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和平环境,第一书记们又何尝不是战士!
在和平年代,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工作、生活在第一线,牵头、带领各个贫困地区的村民克服原生的贫困环境、改变陈旧观念,多位芳华正茂的第一书记们病倒在扶贫攻坚第一线😭。
敬佩他们不畏艰辛的勇气、将中央政策落实的执行力、长期坚守一线的毅力!
感谢电影主创们不辞辛苦、跟拍第一书记,让大众能通过电影这个媒介多方面了解第一书记们的工作,真实的故事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希望大家走进影院支持这部电影,支持、肯定、感谢第一书记们的付出🙏,支持、肯定、感谢电影主创🙏。
我是一名筑村第一书记同时我上大学学的专业是环境艺术设计,另外我对视频剪辑也有一定的理解,单纯从影片角度看,无论从光影、美术、节奏、场景可以给8分,但是从我的角度看,我完全可以打十分,因为这也是我希望能够拍摄的关于我自己故事的一个样板,有我需要学习的好多地方,从2016到现在我一直驻村,也感慨自己的这一段岁月吧。
有幸参加了盗梦观影团组织的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的首映礼 出品人兼制片人张苗、制片人魏骅、导演任杰以及尼辖宗措村驻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映后来到现场 与大家分享了这部新闻纪实电影任导说了这样一句话:“有人为我们遮风挡雨 有人为我们拼命 我们都不能把他记录下来 是我们的失责” 我想这应该就是这部影片的初心吧张苗总说:“这份初心我们对他有经济上的承担能力”任杰导演在被问及拍摄困难时这样说到:“今天我们不谈困难 谈一谈信念吧 因为困难是说不完的”问镜头下的真实性时他这样回答“大家是跟书记一起在战场上玩过命的”尼辖宗措的意思是:向着太阳生活 旺青罗布说:这是一段职责所在的工作经历最后的这句话:“山里的野花年年都开 它不是开给人看的 有人没人看它都会开”送给我们每一个暗自发光的平凡人吧
每次在电影院哭都会被官博捕捉到😂
R.I.P
《我们是第一书记》是以新闻素材依托电影模式融合创作出的大作品,以"第一书记"为引,让我们看到了在奋斗在一线,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们的事迹!
据说这个影片耗时三年拍摄完成,幕后拍摄团队深入拍摄多个地点,其中就有海拔4300米西藏定日县旺青罗布为当地贫困分散的村名成立合作社,让大家都加入集体养高原最"壮"的羊,村名对于书记说事,都有着不同顾虑和质疑,书记都是耐心的答疑解惑,攻破村名的顾虑。
书记带领村民用凝聚团队的力量一一攻破平日里遇到问题,攻破难题后过渡成稳定发展,现村民都有保障的收入,不再是单打独斗个体!
每一个村名都展现出一张朴实无华,开心快乐,真挚的笑脸!
影片中还讲诉了四川的布拖县,那里的书记提到:村里的孩子教育是第一重点,对待逃学学生要零容忍,一定要孩子们好好读书,学到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像这样奔赴在脱贫攻坚工作的书记们有很多,他们用实际出现在全国在帮需要脱贫的地方,用切身实际的行动脱贫,根据当地民生设定脱贫方案,解决贫困问题!
在一线做脱贫工作的基层领导们的事迹,我们只能看的到一小部分,在全国各地,许多大众看不到村落还有许多的"第一书记"正在攻破脱贫工作,致敬我们国的"第一书记们"!
希望大家在12月3日抽空去电影院支持这部正能量,让人民群众受益的电影!
关于第一书记们首先,通过影片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在身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们舍已为人甘于奉献的宝贵精神,他(她)们为了人民群众不能陪伴自己的老人,缺少了自己孩子成长岁月,一心战斗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其次,我认为第一书记们都是全能型人才,他们拥有领导力、凝聚力、创造力,最最重要的是他(她)们有着一往无前艰苦奋斗的精神,遇到困难从来不打退堂鼓,对于人民群众不抛弃不放弃!
他们舍已为人,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将少有所教老有所依做到了极致!
关于影片镜头影片中孩子眼睛中的单纯、纯朴是我最不敢直视的镜头,他们那一双双眼睛中对知识的渴望,对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第一书记们说的对,他们就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我不能够想象任杰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有多困难,因为人民群众不是演员,没有精湛的演技,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开始的第一个镜头就深深将我吸引!
(为了防止剧透,具体的镜头大家12月3号去电影院感受一下哈)还有镜头中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让我们看到了脱贫攻坚最真实的一面……致敬奋斗在一线的第一书记们,他们用生命兑现承诺,用奉献诠释时代担当!
他们是新时代下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精神丰碑,是为下一代留下可供追寻和回望的脚步与精神。
欢迎大家12月3日,一起感受这场只属于人民群众的影片!
《我们是第一书记》另外一个大特色——“新闻电影”,相比故事片、文艺片、艺术电影、纪录片电影...“新闻电影”是把新闻采访素材进行重新解构,实现大银幕融合的全新尝试。
电影按篇章分段,刚才远叔叔说的故事来自于四川篇,主题是“为你照亮”。
里面有一组镜头远叔叔的印象非常深,胡书记教孩子们布电线,一起安装电灯,灯光点亮那一刻,第一书记和孩子们都笑了,他们再次在平凡小事里,体察到了旁人感受不到的“甜”。
“点一盏灯,照亮前行之路”,点灯的意义不仅在于照亮前进之路,更是能找到问题所在。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路上,第一书记用灯光照亮身边的人。
8年,近1亿人脱贫,离不开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血汗支撑。
整体推荐,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细节都没有讲述清楚。
第一个西藏关于基建的故事是很可惜的,很多细节都省略了。
比如,羊饲料是怎么砍20%的价的?
夏天除了牧羊犬外怎么防狼的?
党组织是怎么找回被狼搞走的羊的?
这些扶贫的细节都没有。
第二个四川关于教育的故事就好些了,逃学威龙F4记忆犹新。
但是如果可以有更多对建立学校途中的阻碍和如何劝导村民把孩子送进学校的描写就更好了。
第三个黑龙江关于天灾的故事很不错,不但详细讲述了台风的严重性,还记录了扶贫干部所做应对的过程,以及干部和群众一起努力救灾的结果。
第四个贵州关于迁地扶贫的故事,刻画得也不错。
对于为什么要迁地,以及迁地前后对民众的帮助都详细的描述了,但是给民众做思想工作这一块可以做得更好。
最后的几个片段是全片最令人动容的地方,看的时候泪如泉涌。
有人为他人的生活献出了时间和生命,反观有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而怨天怨地。
总之,瑕不掩瑜。
虽然有的细节没有刻画好,但总体而言还是可以知道扶贫干部的艰辛。
对于当代很多浮躁的年轻人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精心良药。
送英雄回家!
这就是活生生的人啊,没有剧本,不用演技,更无需华丽的词藻,伟大自在其中……感谢他们以这样的身份播撒温暖、种植希望,让我明白知识的作用并非只是利己,也包含着美好的带动……百姓的善良淳朴必能感受到书记的善意,放眼望去,多么和谐,连风景都变得秀丽……不考虑金钱的作品真的很伟大,因为它全然的纯粹,丝毫不掺杂妥协……点滴日常让人感动、真情流露消融冰雪,原来净化心灵如此简单!
新华社出品,超出预期。黑白摄影不仅区隔出今昔,也增加了镜头的感染力。神奇的土地,前现代地区在赶着搭乘现代化列车,谁曾想车上已经坐着的却是一群不高兴的现代人。
每次看到这种纪录片都会泪目,他们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甘于奉献自己甚至牺牲了生命。高尚与奉献,感人至深却又无人知晓。他们值得被记录。他们应该被看到,他们应该比那些虚假的偶像“榜样”获得更多的目光。
其实片子取材内容没有那么突出主题,就好像把一篇信息稿拍出来而已。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祖国”
这个题材本可以动人真实的展现,但这技法也太糙了,画面的堆砌,毫无节奏可言,说它是新闻专题片都算表扬他了。给题材三星,电影本身抱歉只能二星。
电影朴实无华、影像真实动人,影片娓娓道来讲诉着西藏、四川、东北、贵州等全国各地扶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扶贫干部的付出和牺牲,看到了贫困地区发展变化的苦与乐,心酸和无奈,在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下,“第一书记”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实现了全国的脱贫摘帽,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节奏快、亮点多、配乐好、视觉丰富、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纪录电影。
一部纪录片式的电影,鞠躬尽瘁为人民的第一书记都值得敬佩,所以买票支持一下!
养殖、教育、收割、搬迁、逝者。纪录片不甚高明,奉献者值得尊敬。
年轻人少在网上无病呻吟,多了解世界的每一面
这是一只只羊的故事,这是一个个孩子的故事,这是一粒粒粮食的故事,这是一个个家庭的故事,这是一个个生命的故事!
就是有人有着广阔的胸怀,就是有人心怀大爱,就是有人无私奉献。你没见过,不代表没有。我始终相信那些灵魂高洁者,我努力向他们靠近。
正在做相关课题 偶然发现机上居然有该影片 很是欣喜
你能想象一个村干部在-20度的夜里,为守护村民的小羊是什么样的的情景吗?你用心做事,百姓自然信任你,这部电影的立意点实在是高!真是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够了解到我们脱贫攻坚的不容易,这是一场硬仗啊!
8.1
好样的!
做书记真不是件容易事
给导演任杰五颗星,最佳纪录片的摄影!戏里戏外都是伟大。
用白鸽放飞蓝天,用奉献刺破长空。用一次次苦口婆心劝说百姓,获得宝贵的信任,他们是新时代最美的逆行者,放弃了城市优渥的条件,辜负孩子、辜负父母,孤身一人埋身乡间,埋头苦干,有的一夜白头,有的付诸生命,他们是时代英雄,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将彪榜史册,成为共和国史上最耀眼夺目的群星!
想先说说这部电影的出品人兼制片人,张苗苗总,圈内大佬,曾经在北文操盘过《战狼2》和《流浪地球》,还有像《你好,李焕英》《我不是药神》,再早之前还是索尼的中国区高级总监引进发行了007系列,《功夫》等,可以说是站在行业顶端的狩猎者。如今北文没落,拉着团队出来成立精彩影业单干,上来推出的这部主旋律电影实在让我有些大跌眼镜,所谓新闻纪录片,也太新闻了,而且背景音乐也太满太吵了,好好的故事完全无法共情,找的导演也是一个广告导演,完全没有电影长片的经验,整个呈现简直可以用灾难形容,映后交流也是一副比较装逼的样子,不讨喜。不过最近苗总的另外一部则异常火爆,《雄狮少年》简直要截胡《误杀2》的感觉,和这部电影比起来,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很好奇苗总这样携顶级制片宣发资源的人离开大公司后会有怎样的后续表现。
跟前天看的那个《我的父亲焦裕禄》比起来的话,同样是主旋律,同样是感人片,但这个片子的情感深度稍微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