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父女情、狱友之间的患难与共虽然令人动容,但总体来说,故意催泪的感觉太明显,剧情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法律、审判之类我不是很了解,可是女主角长大后替爸爸翻案的辩护是不是太无力了点?
她所做的全部就是讲述小时候和爸爸一起度过的最后的日子!
当然我们都愿意相信她说的都是真的,但证据呢?
法庭是讲故事大赛么?
最后法官和陪审团居然还改判父亲无罪?
感情上很理解,可是逻辑上行得通么?
(真同情和女主角辩论的那个律师,摊上了这么个动不动就情绪失控。
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再谈一谈女主小时候和爸爸一起在监狱度过的“神奇”经历吧。
刚开始,小女孩是被狱友们从唱诗班偷出来的,失踪了几天竟然老师、学校都没被发现!
不用点名么?
(好吧,勉强用孤儿院性质的学校对小朋友关心不够来说服自己吧)女儿通过监狱科长再次来陪爸爸竟然那么明目张胆,尽人皆知,太嚣张了吧,就算有科长罩着监狱也不是你家开的吧!
感觉整部电影就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压抑了很久的感情宣泄,悲伤的另人动容,可是都不明所以。
嗯……我真的没打算写一个长长的评论,尤其是像这种本身就存在着很多评论的影片下。
但发现那个短评居然有字数限制,然后写不下了,不爽。
所以即便这样,我还是不准备面面俱到地去写。
整部影片的大头,放在了父女情深上面,通过许多次的见面,令人对此产生了大量的同情。
与此同时,他的一帮舍友、狱警、老师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其中穿插的那次判案,则更是反衬出他的冤屈,令人产生深深的同情。
当然,这都是为最后的爆发做铺垫。
但是,我是一脸平静的看完的,我能够感受到导演为了观众落泪卖了十二分的力,甚至牺牲了剧情的合理性,形成了一种极度的刻意。
但刻意,就是不合理,就可以是我不喜欢的原因。
对于剧情而言,这个案情其实是极为重要的,但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对这个却是惜时如金。
我自然明白,这不是日本的推理剧,这是韩国的催泪剧,所以我也就不去多追究案情本身了,准备轻松地融入剧情感动一把。
但令人呵呵的是,我失败了。
其原因,就是那种强烈的刻意,直接把我推出剧情,极度的不舒服。
首先,主角居然是个弱智,请原谅我对于这类人的无法忍受,这是抛开影片本身我个人的想法,但很不幸的是这个想法被我带到了影片中。
然后,他受到了一帮人无条件的信任,无条件的帮助,真是傻人有傻福啊,但这是刻意的,还有令我想不通的是,一开始那个老大是怎么找到艺承的?
连名字都听成了“耶稣”居然能找到?
从“抛足球事件”可以发现,外面是有人与老大联系的,而且狱警似乎也串通其中,所以若是硬要解释的话,是可以通过那个“外面人”来圆上的。
但不觉得很牵强吗?
若是成立的话,这个“外面人”能量是很巨大的,那么我认为这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越狱版本,而且为何后面销声匿迹了呢?
尤其是用热气球逃脱过程中,把绳子剪了这稍微一接应,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吧?
这就是刻意,为了煽情,剧情只要有个看似光滑的表皮就行。
但抱歉的是我是个敏感的人,这表皮下一根根尖锐的刺,我忽视不了。
有人说,童话故事里,你怎么说巫婆居然可以骑着扫把飞上天,这完全违反了物理常识呢?
我想第一,那是童话,而这部,嗯……标示的是,喜剧?
第二,这里面还是有差别的,童话的世界本身就不同于现实世界,这是一个所架构的世界本身法则的差异,不属于逻辑上的漏洞。
我不想撒谎,所看到的,就是那很卖力的刻意。
我爸爸真的是非常平凡的一个中年男人,嗜烟嗜酒,没有什么大作为,唯一擅长的是做饭,每次打电话回家说爸我晚上回来吃饭,他就会马上翻出冰箱里所有的肉食做一顿狠丰富的晚餐。
我经常和他吵架,因为他非常的固执,有时候喝了酒就会更加的固执某一些他看不顺眼的事,甚至于太新潮的体恤他都会说你这穿的是什么啊。
我还记得小时候他每天给我梳辫子,比妈妈梳的还好,他一个月只有几百块工资但是带我去商场买了一百多块的鞋子。
上高中的时候,每次晚自习回到家都觉得累的要死,晚上一回到家他就端出各式各样的水果,有时候是一整碗剥好壳和核的荔枝,有时候是糖腌好的西红柿,有时候是一块一块挖出来放在碗里的冰西瓜然后他和妈妈去了外地做生意,妈妈忙着生意,他就负责做饭开门关门什么的杂事,大学放暑假我会带着男朋友去看他们,他会提前一天买好很大很甜的西瓜冰在冰箱里,然后买上排骨和藕炖很大一锅汤,有时候妈妈会在电话里给我抱怨你爸特别抠门,你不来他不会买西瓜,没到正夏西瓜贵的要死,我就说哎呀你们要吃就买嘛,干嘛非要给单独给我买,就跟我多想吃似的。
结婚那天老公领着穿婚纱的我跪别家人,从小就喜爱战争片并且非常逞强的他别过头眼泪哗哗的不出声。
我告诉他我非常讨厌过生日别人给我买蛋糕,因为吃不了几口就得扔掉,但是每次生日他都固执的买蛋糕有时候还是很土的那种奶油蛋糕,还因为蛋糕吵了一次架。
再后来他和妈妈吵架闹离婚,我怪他不体谅妈妈,他告诉我说,你是我女儿,你怎么怨我我都没话说。
这就是我爸,真是平凡都掉进人群可能就找不回来的老爸,但是我就想给他和老妈最好的东西,开始创业的我正以此努力着。
-我一直觉得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如果没有这帮审片的老头老太太大陆一定也有非常好的剧本和电影。
电影里的小女孩让我想起《烈火雄心2》里面演王喜女儿那个小女孩,非常的可爱并且非常会演戏,最后王喜葬身火场小女孩对着相框独白,我差点哭死了(我本人哭点非常高,哭过的片子五个指头都数的过来)。
没有好莱坞炫酷的镜头切换,没有大陆式的狗血哭戏(或者是台式咆哮哭戏),简单的讲了一个智障人士冤屈的故事,这让正在看柴静-《看见》的我又非常的感同身受,中国实在太多这样的冤案了,看得人真是憋屈啊,感受导演不矫情的感动,大家去看看吧我就不剧透了,顺便推荐一下柴静的《看见》,也是很纠正一些价值观。
电影以一个女儿作为律师身份为自己父亲翻案为切入点,用倒叙的形式重温当年发生的事情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是一个悲剧。
智障父亲独自抚养女儿,两个如孩子般的人相依为命,父亲心心念念要送给女儿钟爱的书包,为此卷入一场无妄之灾。
意外死亡的少女,悲伤愤怒的警察家属,铺天盖地的舆论,把这位本是救人的父亲推向了深渊。
他清楚来龙去脉,却不会伸冤,不太懂这个社会的规则,在警察的暴打、上位者的施压中逐渐妥协。
之后,这位善良的父亲遇到了一群友好的狱友以及善良的科长。
这些关在监狱里的男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
然而不管他们曾经犯下过何等滔天大罪,他们的人性是没有泯灭的。
可爱的狱友们帮助父亲和女儿相聚,在相处中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而选择帮助智障的父亲走出监狱。
还有一开始对智障父亲怀有敌意的科长,在日渐了解中得知真相而选择帮助这对父女。
两方人在监狱的里外充当不同的角色,却因为相同的原因进行着同样的事情。
才发现,这个世界,因为爱,变得如此与众不同。
案子过去十几二十年了,昔日傻傻的父亲早已不在人世。
他的女儿还在,带着平反父亲这起冤案的心愿在这个世界游走奔波学习生活。
结局当然是翻案成功。
昔日的死刑被撤销,判刑的父亲得以沉冤得雪,然而带给观众的却是无限的唏嘘和心痛。
终于沉冤得雪,可人却早已赴黄泉。
这是一部攒足眼泪的电影,在这个小小的故事中看到了人性的险恶和善良,最重要的是,父爱足以感动天地。
以往看的监狱题材的影片很多都跟越狱有关,但是这部影片其实说的是亲情和友情,从头到尾我的眼泪就没有停止过,或许一开始能强忍着眼泪,但是当李龙久在行刑前说对不起时还是泪奔了,最后平反是再一次崩了,里面确实有很多好笑的镜头 ,小女主的笑容也很灿烂可爱,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喜剧片,真的只是泪中带笑,不让人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让人在如此困厄艰难的环境条件下坚强,让卑微地生活在底层的人仍然有活下去的勇气。
其实看到电影的题材我就知道我躲不过了。
柳承龙饰演的是一个有智力残障的单亲父亲,面对人群总显得畏畏缩缩,有时候甚至是要女儿来提醒他做什么。
看起来他倒是更像个孩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爱女儿这件事上不比任何一个父亲差。
明明跟他毫无关系的事件,因为那可笑的动机和让人误解的急救动作,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目击者,因为他连一句清楚的撇清的话都说不出,因为他是个智力残障的人,因为这些狗屎一样的理所当然,他被带进了监狱。
他不知道接下来要面临的是什么,他只会一遍遍叫着女儿的名字,“艺胜啊,艺胜啊”,他的女儿在等他回家。
最后为了女儿,他选择了认罪,可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一旦认了罪,自己会受到怎样的刑罚,他只知道,不认罪,女儿就要出事。
直到最后那一刻他好像才明白要永远地和女儿分开了,“我错了我错了”,我所有的泪腺被打开,还好是一个人看的,不然我可能会想钻地洞。
柳承龙完全用他的表演征服了我,这样一个智力残障的父亲完全被他演活了。
对这部电影我只有一句话,记得备好纸巾。
在豆瓣上看到的标签是喜剧,但看完之后,更加愿意给它添上感人,喜剧,以及剧情。
描写冤屈的案情或者监狱题材已经在韩国有前例了,【和声】【熔炉】都是很好的参照。
但是这部电影,又有些不同,主角是个脑力受损的父亲,还有一个早慧的女儿【艺胜】整个电影的基调我更加愿意把它描述成【悲喜交加】,开始的三十分钟,爸爸因为警察的诱导便轻易的认罪了,在进入监狱之后,也没有意识到从此以后,他便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女儿【艺胜】,但是慢慢的,在他为了救【老大】,替他挡了一刀之后,万能的老大答应帮助他见女儿一面,于是乎你会发现,这个看似看守森严的监狱也不过如此,借由一次宗教活动,【艺胜】成功的见到了爸爸,但由于手下的办事不力,原本以为只是短暂的会面却变成了【长久的居住】,五六个被贴上【穷凶极恶】标签的罪犯,在小女孩的面前,其实和一般人一样,会玩闹,会互开玩笑,会互相祝福扶持。
但这样的欢乐时光,毕竟是偷来的,最终还是被监狱科长发现了,这个因为监狱犯人失去了自己挚爱的儿子的科长,从见到爸爸的那一刻便是恨极了他的,【诱拐未成年】这样的字眼更是让他想起了自己已经去世的儿子,科长所有的不满都倾泻在了爸爸身上【你这样的人也知道感冒】,科长无疑是希望爸爸早点正法的,但是在爸爸在大火之中救下科长的那一刻,科长开始怀疑,这样善良的人,这样一个为了别人不顾一切的人怎么会去杀别人家的女儿,于是乎真相慢慢浮出,被杀的女儿是警察局长家的,警察局长一心只想血债血偿,甚至屈打成招也在所不惜。
另一方面,科长被艺胜和九龙之间福父女情打动,给七号房送去了一份礼物---【艺胜】,九龙喜极,从此便开始了七号房的欢乐,艺胜可以有很多时间和爸爸还有七号房的其他人在一起,会问同学借手机,因为奉浩叔叔快要有孩子了,会教【老大】认字,原来【老大】是韩国极少数不多见的文盲,这样的日子,大家以为这便是以后的每天了。
当然,在了解真相之后,七号房的每个人为了九龙能够早日洗去冤屈,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在每个人的心里,这次九龙一定能出去,因为他本没有错,谁都是这样想的,每个人,艺胜,科长。
律师的出现,便是一切悲剧的开始,父亲最后因为心念自己最爱的女儿,在最后一次审判的时候,最终还是违心的承认了自己并未犯过的罪行,口中念着【请帮帮艺胜,请帮帮艺胜】。
行刑的日子最后还是定下来了,【老大】为了九龙,想到了个绝佳的办法-在九龙和艺胜登上热气球的那一刻,大家以为这样便是结局了,逃走吧,走吧,这个世界本就对你们不公平,逃走也好…….当然是没能逃走的,因为绳子被绊住了…….. 后面的故事我不想说,包括父亲最后的行刑,多年之后的洗刷冤屈,毫无疑问这是个感人的故事~
1997年,有智商障碍的李龙久执着于给女儿买一个美少女战士的书包,意外卷入一起女童诱拐奸杀案件,而死者的父亲是之前与李龙久有过矛盾的警察局长。
在自身无法解释实情对方又是正义代表的双重因素下,李龙久被当做唯一嫌犯投入7号牢房。
很正常的,初来乍到的李龙久被7号牢房的老人们共同欺负。
当某次在不同派别争夺地盘生意的暗箭中,傻傻的李龙久救了7号的老大苏扬浩,老人们这才把李龙久当成了自己人,甚至冒险将李龙久一直念叨的女儿艺胜带进牢房与父亲相会。
之后的剧情便围绕这几人间的故事展开,有欢笑有泪水,有无奈有愤怒。
我一直比较喜欢以监狱为场景的电影,监狱是个实体的媒介,它不但与真实社会相通,是个缩影,而且还有着不一样的独到风景。
韩国监狱不若美国监狱那般逼仄阴霾,如果不好好经过一番试炼是不可能有阳光的。
这7号房,自然指的就是牢房,影片将本应有的历练一笔带过,几个狱友的主要功效依然是传播正能量,调侃耍宝,花样百出的淡淡笑料给影片的基调灌了不少蒙汗药。
按说牢房是一个除了棺材之外的封闭的终极场所,是桎梏人们身心的地方,但通过一系列桥段的呈现,反倒是牢房给了人们以真正追寻自由,释放内心深处情感的力量。
傻爸爸从一开始就指着这群狱友说,这些都是坏人。
极端讽刺的是,所谓的坏人与所谓的好人的界限恰恰被画反了。
这些原本是社会的残渣败絮,在傻爸爸与乖女儿的亲历引导下,看到了世界积极向上的一面,生活风貌焕然一新。
但是这个代价太惨痛,一个无辜生命的付出,揭示的是韩国社会法制的黑暗面,纯真善良的泪水均化作了无能为力的哀号。
还有在气球上的那一幕也很让我为止动容。
那个飘扬的五彩斑斓的气球,成为了傻爸爸与乖女儿最后一次美好的定格画面。
绳索被铁丝网轻轻勾住,隐喻着即便是再绚烂浮华的梦境,也有被现实所羁绊住的那一刻,这时候该如何去选择?
大多数人基本都会选择奋力挣扎,纵使徒劳无功,也要用尽最后一份气力。
但傻爸爸与乖女儿,却选择静静享受这份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停留瞬间,什么都不去想,也不知道去想什么,只是安分守己、知足常乐的看着夕阳西下、鸟雀归巢。
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把心放手,任由飞翔。
《7号房的礼物》是由李焕庆执导,柳承龙、葛素媛、郑进永、朴信惠等主演的喜剧电影。
影片讲述了蒙受不白之冤入狱的李龙久和为了给父亲洗去冤屈而不懈努力的女儿之间的故事。
该片于2013年1月23日在韩国上映。
并成为2013年韩国电影票房排名第一。
“喜剧”、“温情”都不足以阐述这部电影带给我的震慑感,没有跌宕起伏的离奇剧情,没有炫目的特技,有的只是细细密密的温柔感动,小天使艺胜的哭和笑,爸爸龙九充满父爱和善良的眼神,7号房的犯人们善良柔软的心,都细细密密地萦绕在心头,遗憾之中,温情更绵长。
电影运用了倒叙的手法,用蒙太奇的镜头,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主演柳承龙在电影中既要演绎出患有智障,而只有6岁智商的父亲的单纯,又要表现出对女儿父爱情深的一面,演技让人赞叹。
我都不记得看的过程中哭了多少次,眼睛都哭肿了……“爸爸 谢谢你让我好好生出来” “能成为爸爸的女儿” “谢谢你”
智商只有6岁的龙九(柳承龙饰)含冤入狱最多凶犯的第七号监狱,超级溺爱7岁女儿艺胜(童年:葛素媛饰,成人:朴信惠饰)的龙九和女儿的亲情感动了同一房间的重犯,大家一起联手帮助小女儿进入监狱。
虽然父亲龙九的智商停留在6岁,但是看着女儿露出的幸福微笑,和其他正常的父亲一样,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父爱。
一次,他在路上见到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背着他女儿最喜欢的包,她告诉龙九别的地方也有,于是李龙九便跟着她去。
谁知这个孩子因为路面冰冻湿滑而发生事故死去。
李龙九想救孩子,对其进行了胸外心脏按压等施救措施,但正是因为这一举动,他被误认为是罪犯并被抓捕。
尽管案情疑点颇多,可是因去世孩子的父亲是警察局局长,失去孩子的愤怒让他威胁李龙九认下罪名,否则便让艺胜承受一样的痛苦。
龙九为了保护女儿艺胜选择抗下莫须有的罪名,最终被执行死刑。
影片套用的是《我是山姆》那样的人物关系,而在情节上则更有戏剧性。
冤案加亲情的双重催泪保障。
监狱里的温情更感人是因为,相比善人做好事,人们更喜欢浪子回头,恶人行善的故事。
虽然我们怎么吐槽韩式催泪片的套路,但是真的很有效,也确实很感人。
韩国电影工业化的高度和成熟,在标准化的工业流程之外,还有一部相当韩范儿的犯罪主体。
片子没什么煽情的,导演似乎在这方面很克制,就是憋着为了最后的情感爆发,美式的残障励志遇到韩式的残酷法制犯罪,再完美可惜也终究还都是套路牌。
这是电影海报史上数得着的糟糕设计。
这部电影看上去的第一印象绝对是一出低俗闹剧,你会忍不住来回再翻翻有什么其他的新电影,但可怜啊,只有它,于是不得不切克闹一下。
然后,你会一边笑,一边不争气地开始哭,甚至会喘不过气来,就像马上快窒息死掉一样。
能让人笑中带泪的影片。
没看完 大概也都猜到了
情感是很感人,但是bug也太多了吧,那哪是监狱,简直就是托儿所嘛,连热气球都造出来了,拍成动画片还差不多。而且煽情也煽得太过火了吧,能不这么作么?
朴信惠在《继承者们》前半段还是不错的,后半段和这部电影,戏路窄得要命,一直囿于女高中生的羞涩、惆怅以及泪眼婆娑中出不来。
害怕你受到伤害所以选择了死亡,没想到比死亡更恐惧的却是从此再也不能陪伴你成长
剧情实在是太漂移了故事挺有趣的 但是韩国这种独有的偶像剧式剪辑实在让人没办法触及心底
扯逼到这种地步,俗逼到这种地步,还能8.6分??豆瓣你的评分我还能信吗??小孩子就好骗钱咯,狗血亲情剧就好骗钱啦。干!
我也想要那样的小女孩!
可能我还是不太喜欢这种煽情。
太刻意煽情了
无法代入,不理解这个分数
我们所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
把我也抓进去
是 不喜欢一个国家已经自然而然上升到电影上来了吗?不想这样。。但真的煽情太过了,剧情有如童话而最后却又是残酷到离谱的现实:童话区美好得让人难以相信;现实区又气得让人想跺脚。。韩语也变得不好听了,女主角很红但一直无感,小萝莉也丝毫没有勾起我的喜爱之心甚至还有一点烦,智障爸爸还可以但有西恩潘的山姆在前,几位室友算是最有趣的存在但还是----我不相信这样美好的监狱+如此离谱的判决。是想故意给观众制造这种强烈反差么?!对女主的雪景滤镜大特写更是无语。。。
补标。有病
最后父亲上刑场那场戏想起了《美丽人生》,可惜没绷住跑回来了。
真他妈假
应该是2020年看的最后一部电影了,很魔幻,从头煽到尾也没有眼泪,逻辑薄弱,剧本和细节都太超现实,七分片。
每次看到这样的韩国电影,我都会感叹人家电影工业化的高度和成熟,在标准化的工业流程之外,还有一部相当韩范儿的犯罪主体。其实这片子倒没什么煽情的,导演似乎在这方面很克制,就是憋着为了最后的情感爆发,美式的残障励志遇到韩式的残酷法制犯罪,再完美可惜也终究还都是套路牌。★★★☆
当时在宿舍自己看的,真的哭的好惨!太感人了父女俩真的太戳人!小姑娘也一起在监狱生活真的看了太感人了!小姑娘演技真的很好长大后的朴信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