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痕如诗
Inimi Cicatrizate,受伤的心,少年诗人的心疤(港),心痕如诗(台),Scarred Hearts
导演:拉杜·裘德
主演:谢尔班·帕夫卢,Alex Bogdan,加布里埃尔·斯巴修,伊凡娜·穆拉德诺维奇,亚历山德鲁·波托赛昂,伊林卡·哈特纳,索非亚·尼古拉斯库,Damian Victor Oancea,达娜·沃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德国语言:罗马尼亚语,德语年份:2016
简介:灵感来自罗马尼亚作家马克斯·布雷赫的同名自传式小说。故事发生在1937年,20岁出头的男子伊曼纽因患脊椎骨结核而终日待在黑海沿岸的一家疗养院里,全身打上石膏,动弹不得。在这期间,他与另一位病人索兰芝相爱,这里的病人们虽然身体在慢慢枯萎,但思想不肯屈服,他们谈论文学、哲学与历史,努力活出生命的意义。1939年,这本..详细 >
是谁能让满是对话男主角始终躺着固定机位黑屏字卡转场的电影不无聊,可能还是诗人
构图美镜头美,战争时代的医院戏,没有苦大仇深,却看到了狂欢之后的悲哀。二刷直接五星。
躺着就把事给办了。6.9
文学性的作品。
温柔的心,残酷的病
别具特色的圆角画幅,精妙绝伦的摄影技术,唯美动听的古典配乐,四处都散发着一股文艺的古典气息,让人在不觉间便沉迷其中。黑屏时的字幕像是被隔绝的人生篇章,让观众停下来感悟和思考,一种有趣且生动的尝试。有一种万事皆为虚无的感觉,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纵使生活如此艰难,也不能阻止灵魂的舞动和肉欲的泛滥,被囚禁的是肉身,活跃着的是灵魂。掺杂着欢乐元素的悲剧故事,死亡不是他一个人的结局,而是宏大历史篇章中的一个微小片段,不易察觉,就像那颗受伤的心一般,一声不响的诞生,悄无声息的离去。
3+诗篇一样的电影,文化差异的展示。
3.5
做成了4:3的圆角画幅,而影片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打了石膏的主角躺在床上,为了扩展空间,纵向的墙壁和支架安装了许多反射的镜子(导演甚至想过要做成纵向长方形)。原作诗歌除了直接展示主角当下境况,也解决了转场问题。可惜我很难进入政治议论的语境。
虽然get不到那些幽默话语,但依然能感受到病床上的无奈与孤独。电影非常的精致。
电影色调很饱满,浓浓的油画感,镜头老偏执的,几乎都是中远景,连角色脸都没怎么看清,更填生命的恍惚感
在担架上看各处风景,谈恋爱、坐火车、海边风景,这有点宏大意象的讽刺。结尾在一片虫鸣鸟叫中,却给人止不住的死亡和悲哀感。片中插进黑幕中的小诗小语,像注脚和心灵散文给电影带来了柔美的诗情和一些严肃的真诚,非常漂亮的文字。影片探讨爱情、虚无、生命与死亡,有点散漫。胶片质感,4:3画幅太漂亮的色彩和人物内容。
心会受伤,是因为你的感情真实。
拉杜其他长片都太辛辣,直到这一部才意识到他对调度构图的把握同样老道。字幕卡的选句冷感又精准,感谢每一个愿意翻拉杜的字幕组。
2018005 二星还行
因为多为固定镜头,很多剪辑都会有痕迹,甚至有跳跃的感觉。但无疑镜头是美的,不得不说打着石膏啪啪啪的两场戏是唯二的高潮了。诗人果然是独立于男人女人之外的另一物种!
美术让我撑完全程。
4.3吧,深度体现不出来,但本来也是青春片 没法太整体太深入时代,只能深入个人 情感 和诗歌的浪漫。画面真好
诸位,路上小心。#siff2017
越来越感受到拉杜·裘德和塞拉的共通之处,一种拥抱民族根源又超脱于身份视野、悲观遁世又无法停止思索、玩世不恭又拒绝凌驾于任何人的漠然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