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少女看起来都很有美感,在这位老艺术家眼里,充满着诱惑力和想象力。
恩娇的出现,仿佛是一道返老还童的阳光,让他如痴如醉、如沐春风,自己也仿佛穿越成为一名少男。
可现实却很残酷,恩娇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同名小说不过是他的幻想,他终究是力不从心,不得不服老啊。
恩娇是属于这个世界上的年轻人的,那个无能的年轻人包装一下,就可以拥有恩娇的身材和全部。
人不能活在自己的幻想里面,就像那个小说,自己都没有信心和脸面拿出来发表,反倒是那个徒弟、无耻了一点,就可以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
这也是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潜规则,勇敢的人享受这个世界。
这位老艺术家是有贼心没有贼胆啊,哪怕女孩主动示好,自己也只敢偷偷想想,文艺的人大多有点怂,想法太多、行动太少,终究跨不出行动的一步,而有些人虽然无耻不厚道、但是一直在行动!
(以上只针对老艺术家的情感做评论)
看完好伤心,是那种钝钝的闷闷的伤心。
久负盛名的文学大师深居简出,独自一人生活在深山的一个古朴的别墅里。
身体的老迈让他无力打理自己的生活,曾经教过的学生担当了照顾他的责任。
学生尚且年轻,但才华有限,老师代笔写出小说让学生挂名,学生出名了。
学生四处去参加签售会,用谦恭的微笑面对读者的热情和拥抱。
一切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恩娇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
当老师和学生外出归来,看到摇椅上睡着的恩娇,同为年轻人的学生别无所感,老师却一下子被击中了。
她是那样年轻。
学生没有体察老师内心中滋生的热情,将恩娇招至家中当保姆,负责清洁和料理。
恩娇来的那天,老师早早地在院中等待,痴痴地守望,看到恩娇的身影马上跑到房中椅子上坐定,装作认真读书的样子。
在青春逼人的女孩面前,他也仅剩老成持重的高冷形象可以维持了。
但是这个形象很快就崩塌了。
恩娇不把他当做文学界的泰斗,只亲切地称他为爷爷,天真烂漫的样子勾引着他年少的心事。
恩娇好似有意又似无心的撩拨,老师的防御一点点被侵蚀。
恩娇在老师的胸口画上和自己胸口一样的飞鸟纹身,老师体内的血沸腾了。
老师的少年之心复活了,浇灌出了小说银娇。
年轻的学生活在老师的巨大阴影之下,一个偶然让他发现了小说恩娇的手稿。
小说展现出的惊人才华让学生起了贪念,他把小说银娇据为己有发表了。
老师知道了这件事,无法遏制的愤怒让他揪住了学生的衣领。
这一幕被恰好赶来的恩娇看到了,恩娇跑掉了。
老师的生气不是小说被剽窃,他之前给学生做过代笔,本不会介意这种事情。
重要的是,学生偷走的是小说恩娇。
对于老师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这是他无法对人言说的隐秘爱恋的记录。
这是他不能被人染指的炽烈又纯洁的秘密。
这是他被老朽的躯壳禁锢的渴望飞翔的灵魂。
学生把这一切,全部偷走了。
当恩娇再次赶到老师的家里,老师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他已无力再去解释什么了。
恩娇在老师家发现了那本小说,她被那本小说感动了,跑去找学生。
恩娇问他,我给老师画纹身的事情你怎么会知道写在小说里的?
学生说,我们就像父子一样,没有秘密,他什么都会告诉我。
学生对恩娇本就没有好感,他对恩娇的亲吻也只是顺势而为。
恩娇发现了,下车离开。
消息传来,小说恩娇得了大奖,学生去参加颁奖典礼,他以为老师不会来。
没想到,老师却来了。
当着老师的面,他接过了本不属于他的奖杯。
主持人让老师说话,老师站在了台上,表情沉重。
老师没有揭露出事情的真相,而是说出了这样一句:你的年轻并非努力得来,我的衰老也并非是我的过错。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头颅一直低垂着,无法抬起。
冬天来了,老师的生日到了。
恩娇带着蛋糕和礼物来到老师家,恩娇和老师隔着许久没有擦过的脏脏的玻璃凝视着对方。
老师没有忍住,再次让青春的气息涌入。
两个人在庭院中烤肉,一派祥和气象。
学生来了,他没有忘记老师的生日。
学生说了句祝老师生日快乐,场面尴尬,学生转身想走,却被老师留下来喝酒。
学生得奖之后如履薄冰,无奈才华不济,又有负于师长,外表光线,心境可想而知。
学生一杯接一杯,借酒浇愁,不知不觉就喝醉了,在老师面前,说出了自己的不忿。
这么多年,鞍前马后,在别人眼中,自己只是老师眼中的小跟班而已。
恩娇没有说话,老师没有说话,站起身来,要上楼睡觉了。
恩娇也起身要离开了,可是走到门口,又走了回来,向地下室走去。
老师躺在床上,听到楼下传来的声响,起身寻找,发现是恩娇和学生嬉闹发出的声音。
老师急切地向室内看去,只看得到影影绰绰两人的身影,老师又绕到屋后,看到高处的一扇窗。
老迈的他搬来一个梯子,费力爬了上去,终于看到了那一幕。
恩娇,他小说中纯净的处女,他用心底最炽烈的热望爱着的恩娇,正躺在学生的身下呻吟。
这画面,没有纯洁,只有肉欲,甚至没有爱。
老师不忍再看下去,他已经受不了。
在猛烈的撞击中,恩娇断断续续地问出问题:你知道女高中生为什么要跟别人做爱吗?
学生沉浸在欲望的浪潮中,根本无暇思考她的问题。
答案还是恩娇自己给出的:因为孤独。
恩娇承受着一下一下的撞击,忧伤和无助的眼睛望着天花板。
此刻,她的内心一片空虚。
老师坐在院中的汽车里,目送恩娇离开。
早上,学生要出门,发现自己的车胎没气了,就开了老师的车。
开到半路车胎滑落险些出车祸,送到维修部被告知是有人有意为之。
学生被伤了心,多年的鞍前马后委屈隐忍化作满腔怒火,车子开下了山崖。
学生死了。
老师的心也死了。
老师给恩娇打去电话,告诉她是自己杀了学生。
恩娇匆忙赶去,只看到了汽车的残骸被起重机吊起。
生活还要继续。
时间会让人懂得曾经不懂的许多事情,恩娇领悟到,她跟老师在暴风雨的晚上相处的过程是无法用语言描摹的。
那个夜晚的氛围,雨的味道,两人内心的涌动,是无法向外人言尽的,又怎么能由另一个人写成小说呢?
曾经恩娇不明白的事,现在她都明白了。
于是她带着一束花,许久之后再次来到老师的家。
老师的家不再是曾经那个被书香充斥的美好样子,桌上散落着腐败的残羹冷炙,无数苍蝇在上面盘旋。
地上摆着几十上百个酒瓶,老师面壁躺在房间的角落,宛如死了一般,一动不动。
恩娇躺在老师的身后,流着泪,哽咽着,告诉老师自己终于领悟了一切真相。
恩娇感谢老师对自己的爱。
老师没有动,没有发出声音,紧闭的双眼却流出滚滚热泪。
恩娇说完,起身离开。
老师在恩娇离开之后说了一句:走好,恩娇。
而这一句,恩娇注定是听不到的。
看这个电影,心情实在是很复杂的。
恩娇时而风情,时而天真,青春在她身体里涌动,随时准备喷发出来,她知道自己的年轻,却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她的青春,非常孤独。
学生在前半段其实是一个很讨厌的形象。
他没有才华,靠老师代笔写书出名。
弄掉了恩娇母亲送她的镜子却不当一回事。
把恩娇叫到家中对她施加暴力。
偷老师的书稿自己出版,明明知道老师喜欢恩娇,还跟恩娇发生关系,一个小人的形象。
而老师则特别让我同情,他有才情,有热情,内心对恩娇务必眷恋,却也只能化作笔尖的热情,全情之作却被学生剽窃出版,心中的痛难以言说,之后看到了学生和恩娇发生关系,更是给了他致命的一击。
老师就好像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马一样,在听到两人嬉闹的声音,看到两人亲昵的影子还不够,一定要亲眼看到对他而言毁灭性的一幕才罢休。
故事讲到这里,我还是很同情老师,讨厌学生的,可是之后的故事却不一样了。
老师利用自己的修车技术把车轮拧松,虽然最终的车祸不是因为他,确实由他间接造成的。
老师在心中饲养的欲望终于长成了一只猛兽,他心中的春节被他人所染指,他的心也跟着扭曲了。
学生死了。
纵有千般不好,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老师的医生,都生活在悔恨中,他变成了一个手染献血的人,一个肮脏的人。
恩娇再次来看他,他的心早已被羞耻和悔恨所填满。
他已不敢再和恩娇对视了,也不敢再让恩娇走入自己的生活了。
因为恩娇的存在,就会提醒着他生活在地狱里的现实。
而最可悲的是,恩娇明了了老师的心意,虽然痛哭流涕,所能说出的也只有感谢,再无其他。
因为不敢奢望儿羞于启齿,被人知晓后的结果证明曾经的自己的确是奢望。
每个人都年轻过,每个人都会老。
青春是人类文学永远歌颂的主题。
但老去并不可耻,也不可悲。
最后说一句,金高银妹子在片中真是青春逼人啊!
演技棒棒的,情欲戏也蛮打大胆的,用这部作为处女作,也就汤唯小姐能跟着PK一下了,前途无量。
恩娇 (2012)6.72012 / 韩国 / 剧情 爱情 / 郑址宇 / 朴海日 金武烈7/10 绝非一部恶俗的三级片电影的英文译名是《A Muse》、台湾译名《蘿莉塔:情陷謬思》,明确地指向另外两个形象:缪斯和洛丽塔——古老的艺术女神和现代的欲孽之火。
我想每一位男性都有潜藏的幻想,或是追寻缪斯,或是渴求洛丽塔,甚至有交叠的缝合。
李寂寥恪守底线,将对恩娇的爱意深藏心底, 不敢泄漏一丝一毫的欲念。
他适应并享受着恩娇的照料,小心翼翼地共处,不露声色地爱她,柔情蜜意地写小说记录。
面对徐志友偷稿发表,毫不留情地揭穿这份不容于世的爱,肆意践踏自己的感情,李也是选择了原谅。
但情绪在目睹恩娇与徐志友交媾的刹那完全爆发。
不敢掠美的纯洁被滓秽太清,甚至“路段”的能力也因年迈而丧失,这一刻必然妒火中烧、切齿痛心。
恩娇是纯真且无知的,结局恩娇说“谢谢你对我的感情,我真不知道自己是那么美”,我想这也是唯一能解释她与徐关系的说法。
感受到真挚的爱意而不由自主地献上自己作为回馈。
当清楚书的作者是李寂寥,恩娇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茫然无措呢?
少女的诱惑不自知和诗人的意淫桥段太好 称得上唯美 女主全裸都那么天真可爱sukisuki
朴海日的演技还不到火候,化妆也一般,一看就知道是年轻人在演年纪大的人。
影片前半段老作家对恩娇及青春的欲望拍的还不错,年老的作家,只有满屋看不完的书及无趣的弟子陪伴他一摊死水的晚年。
赫然一见青春活跃的少女,不由心动,并沉迷其间。
可能也是因为原作作者本身就是老年,各种细节的确让人感觉到老年对于青春肉体的那种迷恋。
但是狗血太多。
弟子莫名奇妙地把闯进来的少女聘为自己老师的家政保姆。
因为母亲重男轻女,常被打骂,怀有恋父情节,孤单缺爱,也不至于大半夜爬进老头子的被窝吧?
因为被人写了意淫小说,恩娇就献身昔日厌恶的弟子。
诚如她言,是因为寂寞,但也太莫名了。
既然献身,总有点感情了吧,老头子都告诉他已经把弟子杀了。
她也没有丝毫恨意,已经读大学了,莫名跑去图书馆翻看两页小说,就醒悟到老头子写的了,又跑去暧昧一把。
当我看到教授对镜的那一幕,立刻让我想起了托马斯.哈达的一首诗,当我看完全剧后,更加肯定了此片就是在诠释哈代的这首诗《对镜》当我照我的镜,见我形容憔悴,我说:“但愿上天让我的心也象这样凋萎!
”那时,人心对我变冷,我再也不忧戚,我将能孤独而平静,等待永久的安息。
可叹时间偷走一半,却让一半留存,被时间摇撼的黄昏之躯中搏动着正午的心。
来路不明的少女,出现在荒郊的院子里,温暖的光一泻如水,照得少女身上的泥土和伤痕都充满了生命力。
她就这样闯进了诗人的心里,为干涸的大地下了一场绵绵细雨。
镜头以七旬诗人的视角,去描绘着这个故事,看到了生命的衰败,也看到了樱吹雪的盛景。
诗人对少女的爱是克制的。
“创作的灵魂进来过我的身体,约束了自己”。
对恩娇热烈的欲望,诗人也发乎情止乎礼,止于一个拥抱,一声走好。
诗人懂少女的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捡回悬崖边上的镜子。
垂垂老矣的身体,也爆发了难以置信的行动力。
对少女来说,诗人也是她的秘密森林,在没有被爱过的人生里,在这个不知岁月的老宅里,她得到的不仅是家庭缺失的关爱,还有作为人被认可被需要的价值。
她可以为诗人去画纹身,任性地宣告“主权”;也会让诗人吃下“不属于面包”的三明治。
少女和诗人之间,情感的暗涌或难以言明,却是有往来的试探与纵容。
影片中有一段是诗人在少女的怀中睡着,梦到自己重返青春,那一段在我心中是全片最佳。
天海佑希的《狗神》,也是讲述一段隐秘的不伦,发丝灰白的女主在与男主在森林深处云雨之后,变得越来越年轻。
这处有些相似,勾起了我的联想。
恩娇跟Vladimir Nabokov笔下的少女有着不一样的设定。
她并未刻意挑逗诗人,她只是寻找归属感。
宣传语所引用的“洛丽塔”,我觉得并不贴切。
影片中,少女多次询问学生:你和爷爷之间,什么话都会说吗?
喜欢我的事,也会跟爷爷说吗?
再度印证少女在亲密关系之中,亦有着强烈占有欲。
而她的欲望和诗人不一样,诗人是克制的,仅仅存在在脑海中,更进一步,落在纸笔之上;而少女却莽撞地去拥抱了错误的人。
诗人饱含对恩娇复杂情感的秘作,被学生盗用出版,甚至获得文学奖项,后又目睹自己的“生命之光”,在自己的书房,被卑鄙之人扑灭——少女误以为恩娇是学生思慕自己之作,并与之发生关系。
诗人的神经终于崩溃:你的青春,不是你努力得来的东西;我的老,也不是我过错的结果!
这样的呐喊,无力,又可悲。
……最后少女对诗人的感谢,诗人对少女的祝福,成为了这个故事最好的结尾。
诗人未越雷池,给了少女无与伦比的爱;少女终于长大,懂得了这份克制背后的珍贵。
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则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
就演员而言,朴海日的老年扮相真是没有说服力,不过岁月感确实难寻,放眼东亚,我也没指望哪个中青年男演员能演这个七旬诗人,故那段回春之梦的表演,既是全片最佳,也是他在其中表现最佳的一段。
金高银,满分。
22岁时候的作品。
有这样的演技,好好去拿个影后吧!
影片时长差不多130分钟,个人觉得废镜头忒多,能剪到80分钟就好了。
其中特别废的一段就是学生翻车——本来就已经把一切表达得过分清楚,没留下多少想象空间了,还专门做了一段毫无意义的特效,浪费钱,也浪费观众时间。
正常女人都不会喜欢被糟老头YY,就像正常男人也不会喜欢被丑女人老太婆YY一样。
这种事呢,不是说不可能存在,只是概率小到只能当传说,当意外。
有些人做有些事,无法用大众价值观去分析。
YY也就是种幻想,是做梦。
所以,看小说也好,看电影也罢,都是在帮人们完成各自所需要的过程。
合不合理,就看你需不需要。
生活在小说里,生活在电影里,生活在别处,生活就是不在这里。
既然是情色片,那就先说女主,可谓从各方面说都平平无奇,能和两位闻名全国的大诗人和畅销书作家发生这么一段扭曲的故事,全赖于男人的闷,和女生的骚,合称闷骚。
故事开头老作家照镜子观鸟时的落寞,即点明了故事的悲剧所在,即心有余而力不足。
老作家当然是韶华老去,空有才华满腹,但面对青春既心动又无奈(其实也不是不能玩)。
少作家则正是少壮,但空有志气却无甚才华,以致压抑得无耻下流。
恩娇则只是像青春小鸟一样贪玩,有意无意地挑弄着男人们。
有道是,姣婆遇着脂粉客,色字头上一把刀。
不伦什么的,其实关起门来爱咋咋地;但代写和抄袭却是触犯公众道德底线了。
在前年看《鬼怪》之时,就曾耳闻过金高银的处女座《银娇》。
但那时候的耳闻大多带着大尺度、变态、性爱之类的标签。
心底被那些情色的词语暗示着,心自然是不静的。
潦潦看了短暂的开头便搁置在一边,不再想看下去。
直到,时隔一年后的冬夜。
可能温度的缘故吧,闷在被窝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是许久没有的压抑与难受。
缺氧般的窒息感席卷着漫无边际的黑色沉沉地压在身上。
“银娇”是女主的名字,是诗人写的所有关于女主的可爱故事书。
没有看过《银娇》的小说,翻看了些影评,有人抱怨说在诗人的刻画上,电影方面人物更加趋于扁平,没有刻画出小说中自私、自卑的复杂情绪。
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可能更喜欢这影视版本的诗人一些,他的灵魂更加纯净。
却也更加地孤独。
就像他的笔名一样“寂寥”,寂清又寥落的味道。
他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寂寥”他守着山间那一方小院,吃着简单的榨菜,偶尔坐在屋外的台阶上看看无喜无悲的星星,用粗糙沙砾的手拿起已经钝了的铅笔写下自己的诗。
他是个简单淡泊到没有任何追求的人,或者说他认为自己枯朽的身体已经不应该值得任何追求。
镜子里的自己也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但他从不曾伤害过任何,工程师给他以陪伴,他便替毫无任何天赋可言的他写下《心脏》作为酬劳,助他成为畅销书作家。
银娇用弯成月牙的眼睛看着他,不吃面包的他便视若珍宝地接过三明治早点。
相比起寻求温暖与成功的年轻人,他才是真正孤独的那个人呐。
即使身体与心灵枯竭得一无所有,却仍是一味地付出与给予,因为他已不再贪恋地想去拥有什么了,他只是体贴细腻地善待好周围的一切,宁静致远,温润从容。
直到他小心翼翼地躺在银娇的腿上,少女清凉的手指抚过他的胸膛,跟他说:“爷爷,你的胸膛真光滑。
”
她给他纹上同自己一样的文身也许就是那一瞬吧,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再是一副行将就木的躯壳。
他闭上双眼,让银娇在他的胸膛上纹上Hena纹身,想象着阳光穿过少女透明的身体,他也变成了年轻的模样,可以奔跑、拥抱与欢爱。
他感觉自己如同年轻一般奔跑与欢笑所有的贪婪都不过是她白衣与阳光的味道而他这时的贪婪,也不过是用那些钝了的悲伤的铅笔,去描绘那个美丽的少女罢了。
他把他放置在经久不曾挪动过的箱子里面,好像他真真切切地拥有过一般,却也是如此小心翼翼的温柔。
他把所有的美好用钝了的悲伤的铅笔写下。
诗人是爱银娇的,或者说是爱能让自己找回青春的银娇的。
而银娇呢,银娇也是爱诗人的,或者说是爱能让她感到温暖与存在感的一切,比如《银娇》这本书里可爱的自己。
生母离开多年,她仍将母亲多年前送她的镜子视若珍宝;工程师伤害过她,但她仍然会因为那些可爱的故事奉献出自己孤独的肉体和灵魂。
她就像一个缺爱干渴的小孩,以为抱紧了珍视自己的灵魂。
可惜,这终究是一场错误肮脏的误会。
她就像一个干渴缺爱的小孩
以为抱紧了珍视自己的灵魂诗人与银娇。
这本该是两个可以相互取暖慰藉的灵魂,却因为横亘的年轮在世俗的价值取向里变得苟且与不堪。
年轻有才的工程师的《银娇》是一举夺得年度文学奖美丽的作品,而老了的国民诗人的《银娇》却只能是不伦肮脏的情欲。
但,从不曾出席公众场合的他,却仍放下骄傲,选择为剽窃者偷盗者致辞。
老了的诗人说
就像身负非我所为之沉重
正如你们的年轻不是你们努力的奖赏
我的年老也不是我过错的惩罚他愤恨难过言辞无奈,却只为最终能自己亲口告诉世界,《银娇》是一个多么美丽又干净、却终究无法拥有完美结局的故事啊。
这是只有他能参透的美丽故事,自当由他来献上最美的致辞。
恩娇就像
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雨
要写一个更美丽、更真实
更丰满的故事是很难的影片的最后,看了《银娇》察觉了真相的银娇来到老人家,她蜷缩着身体,试图找到来老人家里躲雨那夜的安全感。
她嘶哑着说:“我知道《银娇》是爷爷写的,因为有些事情,当时的湿度,空气,情感,别人永远也体会不到。
认为所有镜子都是一样的工程师怎么可能拥有银娇呢,银娇是你的啊。
”
这是一场重逢,也是一场告别这是一场重逢,也是一场告别。
银娇将一大捧满天星放在老人的床头,轻轻地道了声再见。
一滴眼泪从一直未曾转身的老人的眼角滑落,他轻轻地蜷了一下身子:“再见,银娇。
”就当最后的告别。
《银娇》改编自韩国颇具争议性的小说,故事讲诉了一个年近70的国民诗人和他的弟子与高中女生银娇的故事。
当初第一次看到预告片,就对故事以及预告片里呈现出来的唯美产生了兴趣,这几天,无所不能的网络流出片源,自然没有错过了。
可能是自己对于诗有着特殊的感情,故对与诗人有关的电影有着莫名的感觉。
诗歌是人类最早的艺术表达之一,她跟唱歌、跳舞等艺术形式一样,脱胎于劳动,升腾在生活的土地之上。
诗歌有着自己对世界认识的特殊途径,她能在纷繁且臃肿的生活里发现美感。
《银娇》对于诗的感觉的把握可能因原著的魅力而表现得十分良好,比如诗人让恩娇不要把钝了的铅笔削尖的解释,比如诗人让恩娇理解了怎样认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那些对话都可堪称是诗歌入门课的绝佳范例。
不过,片子可不是科教片,也不是记录片,诗歌这个东西在这部电影里只是作为了一个烘托人物身份的道具,这部电影要讲的是时间与激情的博弈。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任你是什么样的人才,都无法逃避他的安排。
可能基于这种认识,部分诗人选择了自杀来逃避时间。
但《银娇》中,出场的诗人李寂寥已近70岁,是个不择不扣的花甲老人。
他过着几乎归隐的生活,独守在城市边缘的一座房子里,终身与自己的事业——诗歌相伴终身。
期间,他收了一个徒弟,就是徐智友,徐是个工科男,因爱好文学(对此表示严重怀疑)而追随师傅,像供奉父亲般帮诗人打理屋子。
一切都看似很平静,但平静的底下必然波涛汹涌,这在电影里的第一个场景里就有所表示,那便是诗人睡觉前在镜子前脱光衣服照看自己已然衰老的身体。
诗人的表情有些闷,拉着嘴巴,有种似说非说的话。
这种生活在高中生恩娇的出现被打破了,恩娇不仅年轻,而且干净,穿着白白净净的学生服,说话甜甜的。
诗人第一眼看到她就被她迷住了,此后,恩娇来诗人家里做兼职,诗人总是忍不住凝视她。
她是诗人的女神,在某种程度上,她拯救了诗人必将那样死去的命运。
因此,我们很难说,诗人对恩娇的感情就是那种感天动地的爱情,也许这份感情只是诗人对于年轻身体的一种迷恋。
每一次与恩娇的相处,都在拨动诗人内心不愿老去的心,他肯定也想返老还童,然后与恩娇来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但问题是,诗人老了,非常非常老了,年龄不仅体现在身体上,也体现上心灵上,所以,他不敢向恩娇表白,更不敢以自己国民诗人的光环来要求恩娇跟她在一起,他最多只能意淫,能看到恩娇乳房上那黑色的纹身,对诗人来说都是莫大的幸福了。
除了诗人与恩娇不能终成正果的黄昏恋之外,插进一角的就是徐智友了,他虽然对自己的老师感恩戴德,但他可能真的是没有文学上的天赋吧,无论他怎么努力,也写不出自己的一篇作品。
这种人,不过是个好名利的小混混,靠着老师的代笔,发了点小财,靠着偷盗老师的小说,获了奖。
但他同时也被这个现实所困扰,似乎他真的有着自己的文学抱负,但只能想寄生虫一样活着让他好生痛苦,他不甘只是像个玩偶做老师的皮囊。
这种痛苦最后演变成了对自己老师的怨恨,他认为是老师将他推入这个绝境的。
至此,整个电影的矛盾非常清晰地呈现了出来,诗人与弟子,两人由依恋生出的恨,最后波及到了无辜的恩娇身上。
恩娇是诗人内心不能侮辱的一个处女地,当他发现自己的这份珍贵的感情被弟子盗用了,自己受到了侮辱,这个侮辱是弟子给他的,也是时间给他的。
弟子信誓旦旦地说,以他现在的处境发这样的文章就是丑闻。
一切美好纯洁的东西只因时间的腐烂而变了味。
女神的感情由此受到了扭曲。
那些此前复发的激情也因这赤裸裸的羞辱而软了。
由此,电影笔锋一转,三人关系紧张起来,最后由一场恩娇跟徐智友的性爱成了导火线,诗人原来对女神的激情畸变成谋杀的动机。
《恩娇》虽然处处透露出了性欲的气息,但这部电影却没有任何值得香艳的成分,他将了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美如何被撕毁。
最后,吐槽一句,看完电影,它不够好,或者说他只能说是个半成品。
虽然他有一个无懈可击的故事框架,有着清晰的脉络,但他不够小资,不够臻美,不够极致,不够深刻。
既然你拍的是一段非正常的情感纠葛,那你就得有种泡上缸里三天三夜的味道,你不能把老年人的感情止步于小清新而已。
特别是对一个70岁诗人来说,这种感情必然是十分浑厚的,他不是一个刚成年人的初恋,他的感情虽然纯洁,但必然也是有所畸形的了。
怎么说呢,我觉得诗人李寂寥就跟川端康成中的《睡美人》那帮老男人一样。
由于诗人在整部电影中占据的成分太大了,他塑造得不够深,影片也就只是像个通俗的家庭理论剧,缺少了一种艺术的穿透力。
美好清新的少女,敏感多情的老者,前者倏然闯入后者的人生,春心浮动,不伦之恋,一树梨花压海棠,欲望和禁忌的交战,这种设定从来都是文艺腔的最爱。前半部那种欲言又止的撩拨和臆动拍得无比细腻,后半部想往情节剧上走,又没有走好。最后反倒主旨混乱了。
韩版洛丽塔。前面三分之一不错,后面的剧情在通往狗血的路上一路狂奔。
爷爷意淫那段太美了....
拍得很美,诱惑而不下流,对青春的向往肉体而无力,“年老不是因为我做错什么而得到的惩罚”,被抢了,想要的得不到,又能怎样呢。就是不明白导演为什么不能直接找个老人来演而要化老年妆呢……
这老人也太年轻了吧.
小说家,文学家是如何意淫出来的名著!一看便知!!文学界的抄袭,借壳,偷盗是如何光明正大的归自己所有。你不上他人上,莫待花开空折枝。该有的全有了,没有的也有了!120分钟的意淫小说揭示了本电影以小说改编的描述。自说自画,字表达!还算过得去吧!!
老男人臆想中的、和年轻男人抢女孩的故事。。。。
男性凝视 眼睛要胶在少女上了 是很美
emmmmmm…
女高中生。。。
韩版Lolita。女主的亮相惊艳。
限制級電影。如果銀嬌是美的。那麼這份美不屬於任何人。李寂寥最終沒能悟到這一點。。。少年,青年,老年,不同年齡段對人的慾望的不同詮釋。飾演李寂寥的男演員如果用真實年齡的老者更合適,棒子的化妝术弱爆了,一眼就能看出是年輕人演的。
杀伤力蛮大啊!
对逝去青春的缅怀,突然在一个青春朝气的女高中生前迸发,那暗流涌动的激情却又不得不在弟子的打击下冰却,直到那份无邪的美丽和纯洁在风雪夜里破碎,激情转化为疯狂,害了弟子,也毁了自己。人生啊,敌不过岁月;可岁月啊,又怎抵挡得了青春。
即便是剧情需要,我也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不用老演员而选择化妆,棒子们看不出差别吗?
很好的题材,对于人的衰老与寂寞的双重描述再通过性暗示这样的端口继往开来,人的依恋最终还是需要肤浅的表达,徒弟此时成了爷爷的皮囊,这样的空虚与嫉妒演绎得温婉流畅,人物刻画深刻。这一对年轻男女仿佛受了爷爷的旨意,完成他的臆想,然后想香消云散。
人们一直在追逐着什么。
金高银拍得好美好美好美……
木有字幕,但大体能看懂,女猪脚不错
青春的胴体啊;小少女的行为太邪恶了。应该找个真正的老人来扮这个国民诗人。老人家挺可怜,眼睁睁地看着年轻人用他的才华睡了他珍爱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