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魔女库伊拉

Cruella,库伊拉,黑白魔后(港),时尚恶女:库伊拉(台),黑白魔女,《101忠狗》真人前传,库伊拉·德维尔,Cruella de Vil

主演:艾玛·斯通,艾玛·汤普森,乔尔·弗莱,保罗·沃尔特·豪泽,约翰·麦克雷,艾米丽·比查姆,马克·斯特朗,凯万·诺瓦克,柯尔比·豪威尔-巴普蒂斯特,詹米·德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黑白魔女库伊拉》剧照

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2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3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4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5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6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3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4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5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6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7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8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19黑白魔女库伊拉 剧照 NO.20

《黑白魔女库伊拉》剧情介绍

黑白魔女库伊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改编自道迪·史密斯的小说,故事设定在20世纪70年代朋克摇滚革命时期的伦敦,讲述了一个名叫艾丝黛拉(艾玛·斯通 饰)的年轻骗子的故事。艾丝黛拉是一个聪明又有创意的女孩,她决心用自己的设计让自己出名。她和一对欣赏她的恶作剧嗜好的小偷交上了朋友,并能够一起在伦敦的街道上建立自己的生活。有一天,艾丝黛拉的时尚品味吸引了冯·赫尔曼男爵夫人(艾玛·汤普森 饰)的眼球,她是一位时尚界的传奇人物,拥有毁灭性的时尚和可怕的高雅,但他们的关系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导致艾丝黛拉去拥抱她的邪恶一面,成为了兼具疯狂、时尚和报复心的库伊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追逃街角的小王子CRISIS公安机动搜查队特搜组猎杀娜奥米奉天往事魔窟沃顿街野兽神战:权力之眼Voice设局美妙频道第三季废柴联盟第六季空中危机民俗怪闻录之出马仙薄雾侠义神捕之请君入瓮非常小特务七夜雪不想和你有遗憾鸟的歌唱扯淡生命史八卦神探月刊家欢迎来到隔离病房儿女冤家地球外少年少女大话骰龙虎少年队2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利刃之回闪

《黑白魔女库伊拉》长篇影评

 1 ) 女版《小丑》,她配吗?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Scott转载请注明出处没想到有一天能把邪恶、暗黑和迪士尼联想在一起。

《黑白魔女库伊拉》几乎做到了。

迪士尼有两类年货电影,拍电影如置办年货,按部就班、年年不落。

一类是漫威漫改,一类是经典动画真人新编。

《库伊拉》属于后者。

无甚新意的年货电影,最近在市场上闹出了点动静。

烂番茄影评人一如既往不待见迪士尼,可是代表观众满意度的爆米花指数达到了97%。

美国院线+流媒体同步上映,《库伊拉》拿下了周末票房亚军。

《好莱坞报道》称它和《寂静之地2》打造了后疫情时代好莱坞票房奇迹。

回头再看豆瓣,6.7。

中国观众不吃这套。

中外观众口碑两极是文化差异还是阴阳怪气?

迪士尼如何为反派著书立传?

业界盛赞的女版《小丑》是否名副其实?

不吊胃口,今天聊聊这部非典型迪士尼——

>>>>气人反派 对于国人来说,库伊拉算不上迪士尼人气反派,顶多算是气人反派。

库伊拉,全名库伊拉·德维尔(Cruella De Vil)。

Cruella是Cruel(残忍的)变体,De Vil是Devil(魔鬼)的分解。

库伊拉,残忍的魔鬼。

库伊拉银幕形象最早出现于1961年迪士尼动画电影《101忠狗》。

动画中她是个骨瘦高挑、肤色较暗、面容刻薄,顶着一头黑白短发的反派丑角。

时髦且疯癫,时常残害动物,一心想把斑点狗皮做成皮草而臭名昭著。

1996年,迪士尼拍摄真人版《101真狗》(谐音梗,王建国狂喜)。

格伦·克洛斯饰演库伊拉,她以野性发型,猩红口红和疯狂笑声留下一代童年阴影。

后来美剧《童话镇》又戏说了一把库伊拉。

作为常驻反派登场的她弑父杀母,彻头彻尾的极恶疯批人设圈了一波粉。

《童话镇》库伊拉一而再,再而三登上银幕,让人又爱又恨的魅力在于邪恶的深度。

AFI(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百年百大反派角色中,库伊拉位列第39名。

坊间流传的迪士尼十大反派之一,后妈俱乐部名誉成员。

库伊拉诞生之日,就被设定为自私和欲望的化身。

虽说恶劣程度不及杀人放火,触手可及的邪恶听起来总比统治宇宙更令人不安。

狗勾那么可爱,谁会同情为了大衣就要剥狗皮的疯女人!

图源:网络 这些年迪士尼没少洗白经典反派:《爱丽丝梦游仙境》为红桃皇后安排了原生家庭困境。

《沉睡魔咒》把黑女巫的堕落归咎于渣男背叛。

红桃皇后、黑女巫 套路无非是恶人还需恶人磨,让反派面对更坏的反派。

招不在新,管用就行,《库伊拉》依旧沿用套路。

回溯前史带观众重新认识: 时尚天赋惊人的孤儿如何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反派形象之一。

>>>>时尚魔头 故事回到60年代,彼时库伊拉还叫作艾丝黛拉。

艾丝黛拉天生发色黑白相间,本性桀骜不驯、聪明独立,显示出非凡的时尚天赋。

她将内心才华横溢的阴暗面称为“库伊拉”。

母亲意外离世,她被迫流浪伦敦,和一对街头孤儿交上朋友。

为了生存,她收敛起“库伊拉”,学得世俗低调。

十年过去,三人靠偷拐抢骗在伦敦街头立足,艾斯黛拉终于有了逐梦时尚圈圈圈圈的机会。

一次巧合,她受到了男爵夫人的青睐。

男爵夫人是享誉盛名的时尚传奇,一身聪明邪恶的继母气质,阴险与自私的化身。

在男爵夫人手下,艾斯黛拉无意发现了母亲遇害的真相。

为了复仇,她决意释放心中的库伊拉。

白天职场,艾斯黛拉唯唯诺诺;暗夜秀场,化名库伊拉重拳出击。

为什么换发色就认不出来,这可能得问超人 派对上肆无忌惮的库伊拉艳压群芳,盖过男爵夫人风头也招徕灾祸。

时尚魔头数次交锋,艾斯黛拉一步步堕落黑化为疯狂、时尚的库伊拉…… >>>>库伊拉的一小步 《库伊拉》不是第一部反派主角的迪士尼电影,但是第一部立住疯批人设的迪士尼电影。

“石头姐”艾玛·斯通饰演的库伊拉在乖乖女和小太妹左右横跳,两幅面孔切换如丝般顺滑。

解开封印的库伊拉百无禁忌,婊里婊气的疯批美人气场。

她好坏,我好爱她凭唇红齿白的浮夸妆发、前卫大胆的朋克造型和“另一个艾玛”艾玛·汤普森同台争艳。

以时尚作武器的复仇之战精彩绝伦,slay全场。

剧组邀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珍妮·碧万设计了超过80个造型。

Sia看了会沉默。

Sia、库伊拉 老白和汪明荃看了会流泪。

老白穿搭+汪明荃造型=男爵夫人既有西太后Vivian Westwood的英伦朋克范,也有Alexander McQueen的妖异出格风。

堪称70年代英伦摇滚朋克版《穿普拉达的女王》。

就算你对时尚不敏感,最起码能感受到服化道的创意奇观。

名流宴会,库伊拉燃烧斗篷、邪魅一笑的惊艳登场叹为观止。

街头采访,库伊拉从垃圾车“绽放”登场的设计异想天开。

更不用说金线化蛾、朋克现场……高能换装名场面。

穿得漂亮就能立住疯批人设吗?

哪能了。

过去迪士尼电影总迁就于合家欢,怎么拍都绕不开抨击丑恶、藿香正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永远年轻,永远傻白甜,加油鹿小葵!

《库伊拉》才没有顺拐搬弄傻白甜那一套,主题换成了“做你自己”。

哪怕天生就是做坏人的料,哪怕身上背着不堪的阴暗面宿命——做你自己。

单说这点足以证明电影不是拍给小孩子看的糖水童话,而是带点现实意味的成人鸡汤。

迪士尼终于肯放下身段站在成年观众一边,讲一个相对来说不那么合家欢的故事。

《库伊拉》的一小步,迪士尼的一大步。

>>>>强行洗白,最为致命 聊到这儿,终于到了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库伊拉》是女版《小丑》吗?

用不着拐弯抹角,根本没法比。

如果只因为“反派主角”就放一块儿类比,《八佰》和《巴啦啦小魔仙》还都姓bā呢。

能是一回事吗?

大家镇定一下,我要开始吐槽了。

《库伊拉》表面问题在于风格松散。

漫长的134分钟剧情在暗黑喜剧和都市职场间左右横跳,靠交叉剪辑和流行音乐烘托氛围。

开头像《沉睡魔咒》,中间画风一变《穿普拉达的女王》,结尾跳转为《瞒天过海:美人计》。

一部电影像是拍了一部大纲,风格迥异的三段看似各自成立。

连起来就是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哪跟哪都不挨着。

空洞的编剧救不了纸糊的前卫,正如沪上名媛一代目顾里老师所言: 没有剧情的视效就像一盘散沙,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

《库伊拉》核心问题在于它终究只是一部迪士尼电影。

显然,迪士尼把暗黑童话的逻辑重音放在了童话,而不是暗黑。

同样是拍反派,《小丑》拍的是“不疯魔不成活”,社会压迫下反派意识的觉醒。

而《库伊拉》既不敢触及人性的复杂性,也不敢反映时代的现实性。

70年代伦敦,朋克反抗意识觉醒的时代,值得更多镜头 艾斯黛拉黑化为库伊拉过程中,看似电影任由她在堕落道路上越行越远。

实际早就从细枝末节预备了道德保险,暗搓搓留下了脱罪甩锅的空间: 库伊拉总违反校规而“见家长”,因为淘气男孩恶意挑衅; 库伊拉想偷男爵夫人的项链,因为项链是母亲的遗物; 库伊拉决心置男爵夫人于死地,因为作为生母的男爵夫人先动的手。

我偷蒙拐骗、我阴谋陷害,但我知道我是好女孩。

错的不是我,错的是这个世界。

于是影片中库伊拉性格有蛮横、傲慢……唯独没有残忍。

曾经虐狗大魔王,如今姐就是女王。

这不叫邪恶,纯粹就是叛逆。

小骂大帮忙,洗白至此库伊拉几乎洗去了反派最核心的邪恶魅力。

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这里可能有人犟嘴:毕竟这是库伊拉前传,说不定续集会有更大黑化空间。

编剧采访时也聊过,续集或许会拍成迪士尼版《教父2》。

上映之前没有真相,只是细节来看并不看好,举几个例子。

《101忠狗》系列有一对高瘦+矮胖组合的偷狗二人组。

二人组从来都是么得感情的工具人,任由库伊拉颐气指使的蠢贼手下。

年轻的亚瑟·韦斯莱和休叔 《库伊拉》中这对蠢贼作为主角登场,成为了库伊拉相依为命的家人。

想破头也想不出如何把伐木累改写成原著里的主仆关系。

《101忠狗》主人公罗杰和安妮塔夫妇因斑点狗结缘,也因斑点狗招徕库伊拉阴谋算计。

《库伊拉》设定库伊拉的母亲是被斑点狗推入悬崖摔死。

本该是极佳的伏笔,解释库伊拉到底什么仇什么怨总和斑点狗过不去。

谁承想转过头来库伊拉就和斑点狗打成一片,斑点狗成了她逆袭的助手。

结尾彩蛋揭示,片中两个配角正是罗杰和安妮塔夫妇。

而他们的斑点狗……其实是库伊拉的礼物。

非但不虐狗,还是动保名誉会员;非但不恶毒,反而撮合一段姻缘。

180°逆转的人设,你说下头不下头。

>>>>时尚魔头聊到最后,探讨一个问题: 当我们看《库伊拉》,到底想看什么?

特效、时装、类型突破、影后飙戏……这些都看到了,值得鼓励,然后呢?

最起码对于我来说,是想看迪士尼如何推陈出新,如何用反派讲一个成年人的故事。

观众不求迪士尼暴力血腥毁童年,只求长大后它能陪我们走得更远一点。

但愿《库伊拉》是迪士尼在类型突破上的起点而非终点。

但愿我们能在影院看到更多不那么“安全”的迪士尼。

否则,它可能真的要被我们甩下了……

文/Scott

 2 ) 结合《Cruella》小说版对本片做一些细节上的补充和梳理

电影上映前,配套图书就已经发售,包括《Hello, Cruel Heart》、《Cruella’s Sketchbook》和《Cruella Live Action Novelization》。

小说填补了电影中省去的一些细节,也解答了一些观众的困惑,同时对库伊拉的心理以及男爵夫人进行了更多描写。

我发现有些人好像没看懂……所以从头梳理一下:Estella从小就跟着妈妈学缝纫,逐渐展现出设计的天赋。

她开始不按常规行事,脾气也越来越古怪刻薄,而她的妈妈凯瑟琳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这太残酷(cruel)了,你叫Estella,不叫Cruella。

‘’库伊拉是妈妈给她的小名也是她的另一个自我,但是出于对妈妈的爱,她一直将这一面压制着。

12岁的时候,因为Estella天生的黑白发色和特立独行的穿衣风格(那件校服就是她自己改的),她被同学欺负了,并且不顾妈妈反对实施了报复并被学校开除,那个被报复的孩子父母是城中权贵所以导致妈妈也没了工作,两人打算去伦敦开始新生活。

Estella选中了摄政公园作为新生活的第一站,这个地方在她看来象征着妈妈,是她的情感寄托。

然后就跟电影中一样,妈妈去找男爵夫人寻求帮助,Estella抵挡不住礼服的诱惑溜进了舞会,导致被斑点狗追,这过程中听到了一种尖锐的声音但不知道是什么,等她回过神就看到妈妈被斑点狗扑倒掉下悬崖,并且把妈妈给她的项链跑丢了。

书中对舞会本身以及男爵夫人和凯瑟琳的对话有更多描写。

舞会主题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男爵夫人身着华服从秋千上荡了下来,出现在众人面前,并且说着这位王后的名言:Let them eat cake。

接着身后的帷幕落下,露出一个巨大的蛋糕,上面同样写着“Let them eat cake”。

(这幕导演说是整部影片最华丽的场景之一,结果基本没剪进去多少,大概是为了配合Estella视角不让观众看到男爵夫人的脸,但其实完全没必要,这种情节很好猜。

😂)

舞会布置

男爵夫人对警察撒谎Estella那晚逃跑后遇到了Jasper和Horace,并以偷窃度日。

她认为是自己不守规矩才把妈妈害死的,怀着愧疚和后悔的心情,她把头发染成红色,决定融入正常人中低调生活。

“库伊拉”就这样被暂时埋葬,但她对目前的生活是满意的,她能继续做衣服并且有了朋友。

不过,正如演员在采访中所说的一样,Estella和这两个人的关系在她渐渐黑化成为库伊拉的过程中也发生着改变,从朋友慢慢变成了上司和下属的关系,逐渐向《101忠狗》过渡。

Emma Stone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部影片包含了两段母女关系,到此为止,Estella和妈妈凯瑟琳的故事已经交代完毕,接下来就是另一段完全不同的母女情了……成年后的Estella阴差阳错被时尚界大佬男爵夫人相中为她工作。

(男爵夫人雇佣她主要是为了密切留意这个女孩,防止她的才华被世人看到。

她将所有有能力的人为自己所用,男爵夫人对自己的这项能力引以为豪)也许是由于血缘上的吸引,也许是对拥有掌控时尚的权力的向往,Estella虽然谈不上喜欢男爵夫人,但她欣赏敬畏她。

在男爵夫人数落那两个商店员的时候,Estella端着餐盘站在门口,书里是这么写的,“Estella既害怕又着迷地听着,她从来没有听过有人这样大胆而自信地说话,更不用说是一个女人了。

” 这种欣赏是双向的,男爵夫人对她的称呼也从“脏女孩”变成了“Estella”。

Estella高兴极了,她从来没听过男爵夫人叫其他人的名字。

两个人的关系相当微妙,此时的Estella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她不知道男爵夫人对自己的额外关注什么时候会消失,并且她将男爵夫人看作是一个能帮她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人。

(PS:两个人在车上那段,男爵夫人把吃完的午餐扔出窗外,看着Estella震惊的脸,她解释道,“是因为这儿的街坊,他们讨厌我。

职业女性又是暴发户。

反正他们都这么恨我了,那就让他们恨个够吧。

” Fun fact:男爵夫人每天9分钟的午睡都会在她吃完最后一口午饭的13分钟后进行。

)之后是她们关系的第一个转折点,当她们的交集逐渐多起来后,Estella无意中发现了男爵夫人戴着死去母亲的项链,她这才知道当年的舞会就是男爵夫人举办的。

另外男爵夫人对她妈妈的轻视和侮辱让她愤怒。

她终于意识到男爵夫人不是什么好人,自己的梦碎了。

Estella越想越觉得不公平,她过着凄惨的生活而男爵夫人却住在豪宅里,所以她决定偷回妈妈的项链。

这场戏也给Estella的身世之迷作了铺垫,男爵夫人准备出门把项链摘下来递给管家的时候,Estella一直盯着项链看,“约翰(管家)注视着她的目光,眼睛微微睁大,但不是怀疑,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感——理解。

”接下来就是大闹黑白舞会。

(插一条安妮塔的人设,她本来就不想报道男爵夫人,老板逼她来的,她想报道一些更重要的事而不是时尚,所以之后她才很干脆地帮了库伊拉的忙)这场戏非常重要,Estella时隔多年第一次将“库伊拉”释放出来。

洗掉染发剂露出黑白发色,刻意改变自己的口音,但这时候她只是单纯为了伪装自己,直到男爵夫人问她名字的时候,她愣住了,她没想过这一点,是男爵夫人刻薄冰冷的眼神让她想起了在学校里欺负她的男孩,她这才记起了当年那个复仇的自己,坚定地说自己叫“库伊拉”,这也是黑化的第一步。

【这里有对Estella身世的又一次暗示,(书里没写,但电影里有) 被问到发色的时候,男爵夫人思考了一下,管家看了她一眼。

电影开头也有铺垫,管家摘下小Estella帽子的时候,眼神有了变化,显然管家是认识她的。

约翰神情变化针对狗狗的年龄问题,书中写道,“Estella看着男爵夫人身边那几只斑点狗,心想,'这应该不可能是攻击我妈妈的那几只吧。

她是不是一只接一只换掉它们,像换手提包一样?

' ”】两个人坐下来谈话时聊了不少内容,Estella为拖延时间问了她成功的秘密,男爵夫人回答,“2个小时的睡眠,用恐惧来统治,做一个有创造力的天才,不让任何东西阻挡你,摧毁所有竞争对手。

”“我没有朋友,我发现没有任何人能达到我的档次,所以我更喜欢这样。

”即使Estella讨厌男爵夫人,但她不得不承认,她有着极大的权势,并将这股力量当作武器运用。

然后就是老鼠引发的一片混乱,男爵夫人吹哨命令自己的斑点狗追Buddy抢回项链,Estella一下想起了当年也听到过这种刺耳的声音,她看着男爵夫人,这才知道是她通过斑点狗杀了妈妈,她之前对斑点狗不好的印象也消散了,她知道坏的是人而不是狗。

一时间悲伤愤怒涌上心头,她对男爵夫人的感情变成了极端的恨意,决定毁掉她的一切。

Estella开始了自己的复仇大计。

上文说过,她对朋友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在争吵中,Estella认为Jasper不能完全理解这件事,这让她很生气。

这不仅仅是对男爵夫人的报复,当然,打败她自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设计有机会面世,她能成立自己的品牌,她的梦想能够实现,这是一举两得。

这时,她对自己身份的认知也慢慢从Estella转变成了Cruella,她之前扮演的是库伊拉,而从今开始,她要扮演的是Estella。

当她第二天被男爵夫人叫进办公室的时候,发现地上堆满了各家报纸(报纸在影片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男爵夫人对舞会发生的事情很不爽,(这里又出现了一次铺垫,她对管家说,“你注意到她的头发了吗?

”)她希望员工能创造出更好的设计,但Estella并不想为她尽全力,于是白天随便画几张设计稿交差,晚上去男爵夫人出席的红毯抢风头。

她打算用这段时间从男爵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和男爵夫人无意中为她打开的大门成为震惊世界的设计师。

(先制造神秘感,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女人,然后时机差不多了,就把自己的名字昭告天下,一炮而红。

)【库伊拉每次出现时所穿的服装都在嘲讽男爵夫人。

第一次的红色裙子是男爵夫人旧裙子的改进版;那条遮住男爵夫人汽车的裙子上写着“the past”,指男爵夫人已经是过去式;垃圾车倒下来的旧裙子也全都是男爵夫人曾经的设计,指她的设计都是垃圾。

某次午休的时候Estella偷偷到小巷继续设计自己的衣服,却被保安发现,原来聪明的男爵夫人早就发现Estella最近有些奇怪,“在男爵夫人的世界里,如果有人变得奇怪,通常说明他们想在背后捅她一刀。

”在自己的设计被她占为己有后,Estella本想反抗,但自己需要这份薪水,所以她只能忍了下来。

而男爵夫人也需要她的设计,所以即使她背叛她,她也不会炒她鱿鱼。

两个彼此看不顺眼的人纠缠在一起。

男爵夫人是一个不允许有人和她分享星光的人,自己必须是断层top,所以她故技重施想消灭库伊拉,在找人查库伊拉的下落无果后,于是决定自己行动。

前面说过男爵夫人喜欢翻看所有报纸上有关自己的版面,而最近关于库伊拉的所有报道中,安妮塔拍摄的照片总是最好的,就好像早有准备一样,男爵夫人由此推测安妮塔和库伊拉是一伙的,这才找到了安妮塔兴师问罪。

至于男爵夫人如何知道Estella就是库伊拉的,书里提到过几次。

一次是男爵夫人询问裙子的珠饰到了没有的时候,Estella无意中用库伊拉的声音说,“下单了,在等这个白痴送货员。

”男爵夫人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黑白舞会的时候,男爵夫人就觉得库伊拉眼熟,所以应该很早就怀疑她们是一个人了,只不过一直没说。

)蛾卵裙做好以后,男爵夫人带着Estella喝酒庆祝,然后又是一大段阴阳怪气的对话。

这里也稍微刻画了一下男爵夫人,她说很多有才华的女人被埋没,在那个时代,闯出自己的事业不得不付出很多,她更加不能把这份成就拱手让人。

“Estella很惊讶。

男爵夫人竟然听上去有了些人情味。

”“男爵夫人将酒杯举至唇边,目光投向Estella。

后者紧张地在座位上挪动,男爵夫人的眼神里有一种自己不喜欢的神情。

难道她已经知道我的身份了吗?

”那天的对话让她很紧张,她害怕男爵夫人要对她下手了,但她的计划还差最后一步——自己的品牌首秀。

她让小跟班去捣乱并且故意暴露,她希望男爵夫人认为是库伊拉来过了,但是男爵夫人目前已经基本确定Estella就是库伊拉,只不过她在逼她招供。

“‘她(库伊拉)也许会偷我的创作,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如果你是她的话(你也会这么做的吧)’,男爵夫人望着Estella,眼神冰冷且充满着挑衅。

”“这几天男爵夫人一直在整理思路,把各种事件拼凑了起来,她肯定Estella就是库伊拉。

她仔细研究过库伊拉的设计,发现在Estella的设计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图案,而且她雇佣她的时候并没调查过她的背景,她很有可能就拥有这种邪恶的头脑来跟她作对。

”而Estella的计划是让男爵夫人觉得库伊拉在自己之下,而轻敌是很危险的。

下面的事不多说了,快进到男爵夫人放火杀人,这里给库伊拉的身世做了最后一次铺垫。

男爵夫人望着库伊拉的黑白发,“再次确认一下,这是你天生的发色对吧?

”“是啊,怎么了。

”“没什么。

”最后谜底揭晓,管家救了库伊拉的命以后告诉她,她是男爵夫人的女儿。

(这个设定狗血吗,挺狗血的。

但也挺合理的,Estella自己也承认她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天才设计师,一心想要出人头地,有仇必报,有些极端,让人觉得“精神病会遗传”。

两个人名字也是一绝,“Cruel (残酷) la” 和 “Hell (地狱) man”。

我甚至有些希望看到她们联手。

不过这部影片里库伊拉显然没有男爵夫人那么坏,或者说暂时还没有,编剧为了接轨101也尽力了,还玩起了老版的梗,“把它们做成狗皮大衣应该不错”、“你们怎么知道(我不是杀人狂),我还年轻呢”。

😂)管家说男爵夫人靠着撒谎欺骗成功让男爵娶了她,库伊拉不难想象,当时年轻貌美的男爵夫人赢得了男爵的欢心,也赢得了他的钱。

但男爵夫人是一个自恋狂,她只爱自己。

她本来就不想要孩子,得知怀孕后很不开心,但男爵却激动到更改遗嘱,把财产都留给后代,男爵夫人便决定杀了孩子。

谁料管家心软,救了她一命,把她给了女仆凯瑟琳,顺便给了她自己的所有的钱以及那条项链。

(管家没说孩子还活着,但男爵夫人后来还是发现了,并且也猜到了是他从大火里救了库伊拉,一次救世主,一世救世主)男爵出差回来后,被告知孩子夭折了,借酒消愁,最后去世了。

临终前也没有更改遗嘱,但因为孩子没了,所以财产还是给了男爵夫人。

信息量太大,库伊拉一时接受不了,百感交集,她这才明白,为什么妈妈一直告诉自己,要低调,要合群,原来她一直害怕养女会变成生母那样——残酷无情,妈妈一直在用爱将她塑造成型。

但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库伊拉放弃挣扎了,她决定拥抱自己的黑暗面,尽管妈妈不会同意自己这么做,她也要实施自己最终的报复。

结尾就是库伊拉变回Estella,假死让男爵夫人坐牢,逮捕她的是当年负责凯瑟琳命案的警官。

当年他年轻天真,对男爵夫人的财富和权力感到敬畏,但这次不一样了。

他收到了一大堆多年来男爵夫人作恶的证据。

“库伊拉成功了,大仇得报,同时继承了巨额财产,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跟男爵夫人打交道的日子不仅加深了她对时尚的热爱,同时唤醒了她对权力的欲望。

而她等不及要浇灭这把欲火了。

” “Estella注定要死去,在这个艰难的世界里,没有空间容纳她的善良和胸怀。

男爵夫人教过她,如果想要成功,就要把这部分永远埋在地下。

她永远不会再让任何人骑到她头上,也不会让任何人看到她的弱点。

”“她已经准备好战斗了。

打倒男爵夫人只是开始,等她完成大业时,整个镇子,整座城市,甚至整个世界都会看到这抹黑白。

”最后放点剧照,顺便膜拜一下艾玛汤普森的演技。

剧抛脸Emma Thompson🐂🍺

 3 ) 本片女主最全服饰收集

本片的服装设计是10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提名,并凭借《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疯狂麦克斯:狂暴之路》两夺桂冠的电影服饰大师Jenny Beavan。

她为女主设计了47套服装,本文将展示其中的36套(不包括孩童时期的若干套和做服务员时期的两套)。

Jenny Beavan的10次提名在奥斯卡史上排名第8,在1950年后出生的设计师中,她和同为伦敦成长的Sandy Powell是唯二的两位获得10次以上提名的(Sandy获得15次提名3次摘桂)。

有趣的是,担任本片姊妹篇的《101只斑点狗》《102只斑点狗》的服装设计的是Sandy Powell的表哥Anthony Powell,并凭借《102只斑点狗》获得2000年奥斯卡最佳设计提名。

无论谁来导演,这个IP的电影总和这两位电影服装设计的绝代双骄脱不了干系。

在Jenny Beavan赢得提名的10部电影中,本片Boss Emma Thompson出演三部(《Howards End 》,《The Remains of the Day》,《理智与情感》),Helena Bonham Carter出演三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Howards End》,《王的演讲》),有人说Helena Bonham Carter适合出演此片,虽然因为年龄的关系不太现实,但是本片确实略带Tim Burton的阴冷哥特风格,所以无论是演员还是影片风格,Jenny Beavan都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而且,作为一部把背景放在伦敦的电影,找一位伦敦出生的服装设计师是再合适不过了。

配合Cruella的盗贼背景,还有影片中大量出现的70年代Punk音乐,The Clash,Iggy Pop等等, Jenny Beavan借鉴了Vivienne Westwood风格的街头元素与反叛风格与此形成天作之合。

Vivienne Westwood作为伦敦Punk运动中引领时装潮流的先锋没有之一(她本身就是Punk三巨头之一Sex Pistols经理Malcom McLaren的女朋友)。

最右一副正是Vivienne Westwood和Malcom McLaren 1977年共同设计的T恤图案Cruella脸上的喷漆"THe FuTuRe"和Sex Pistols专辑所用字体神似。

神曲"God Save The Queen"第一段似虚似实地对女王反复唱着"No Future,no future for you",歌曲最后的唱段是" We're the flowers, In the dustbin. We're the poison, In your human machine. we are THe FuTuRe"。

(我甚至有点怀疑,穿着垃圾长裙站在垃圾车上的桥段,是从这歌词来的灵感)这喷漆用本片的70年代伦敦朋克背景解码,传递出对于本片“女王”boss的信息不言自明。

除此之外John Galliano的Dior报纸系列和Alexander McQueen的夸张风格也是Jenny Beaven的主要灵感来源。

Vivienne Westwood本人带领模特在街头

John Galliano的报纸服饰

Alexander McQueen 2019款

Alexander McQueen为Bjork的MV设计的服装顺便提一句,大Boss扮演者Emma Thompson的青春期也是在伦敦的70年代中度过的,这部电影对于她来说就是昨日重现。

至少在本片的背景年代,在纺织行业还有利可图的50年前,时装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为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一种。

Punk的意识型态又是反物质主义和反消费主义。

如此一来Punk时装便成为最为畸形的一种怪胎,如同用拉斐尔式的平静优美风格去描绘魔鬼,反而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冲击力。

除此之外,在本片中还能找到其他时尚元素的影子还包括:Diana Vreeland的经典红色

Suzy Menkes的香肠卷发型

Anna Wintour (穿普拉达的魔鬼电影原型)的黑框眼镜

Sonia Rykiel的红色三角发型

以及对本片超现实主义贡献良多的杜尚与他的小胡子蒙娜丽莎

作为一部时装背景的电影的服装设计,Jenny Beaven在采访中说:我与时尚无关,我是用服装讲故事的人(话虽如此,影片上映没几天,Youtube以及Tiktok上如何DIY本片服装的视频已经数不胜数)。

在电影中,一个人物出场可能没有BGM,但一定不会没有服装。

(那些台词很少的体现灵与肉冲击的影片除外,但大多也多少有些装饰)大师设计的服饰用几帧就能将人物性格背景甚至故事情节呈现给观众。

下面依影片时间顺序展示了女主在电影中的所有服饰。

其实不仅是女主,女男爵和Artie的服饰也大有文章。

(奈何本人最近忙于装修陋室,如果有时间再来完成这篇半成品文,但是服装的照片已经贴全,比你在网上能找到的所有文章都全)。

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大师是如何用服装来讲故事的吧。

Cruella成年后第一次出镜

公车扒手,墨镜+头巾的搭配和凯特布兰切特在Ocean's 8的小偷造型如出一辙,也请注意两位影后是如何在戴墨镜的情况下飙演技的

这是Jenny Beavan为Cruella制作的另一套外衣,但是并没有出现在电影里,电影里用的是上一幅的条纹外衣

略带嬉皮风格的贵妇+LV包包,看到文章说这是LV的植入广告,这个包是2013款的

豹纹毛皮有几分芭芭拉史翠珊1968年电影的意思,狗勾的外衣是Jenny Beavan在这部电影中最满意的一次设计(人不如狗系列)

在盗贼之家的休闲服饰

面试的工作装,铁链+皮靴也略带一点朋克风

盗贼的工作服以及第一次见Artie的着装,棉布小夹克

给女男爵端饭的服装

另一套朋克风的职业装,金属领带+坠饰

镂空蕾丝边小衬衣,颈部胸前腰部的小坠饰加上条纹腰带和暗纹马甲,若隐若现的波西米亚风和一条男装长裤描绘了一个带几份中性色彩的女盗贼形象

以Cruella身份出席舞会,燃烧之后露出里面长裙的处理方式令人惊艳,如同凤凰涅磐

不对称不平行的毛糙流线造型,街头版的Charles James的"Tree"(中图),电影中则是看到橱窗里的长裙(下图)得到的灵感

富有光泽的方格皮革面料,Disney官网已经在卖号称同款的了(下图),但是前后身没用方格面料,下摆处理方式也不一样,太能恰烂钱了。

The Future,珠光唇彩与金色裤子交相辉映。

金/黑分明的发色,金/黑分明的上下服色,加上白/黑分明的肤色,强烈的对比在各个局部互相呼应。

深色制服+红色长裙,和Lady Gaga在今年初拜登就职典礼的着装有异曲同工之妙(电影2019年就拍完了),勋章绶带+铁链构造出了“皇家朋克”的独特味道

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一个女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个女人的礼服,所谓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这同样也是演员Emma Stone在这部影片中最喜欢的服装

和前面一套很相似,领子处理方式不一样,算作两套

小圆领灯笼袖单排扣的职业装设计

斑点狗皮裙出场了

故作蹩脚的俏皮反串小胡子

在自己的墓前

最后一套,恶人大boss的感觉终于来了,请惩罚我吧,女王。

最后放点与服装无关的在最后,本片中使用了很多70年代的摇滚乐,其中包括Queen的Stone Cold Crazy, The Doors的Five to One,Blondie的One Way or Another,特别是The Clash的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特别应景。

遗憾的是有三首歌没有采取原唱,不知道为什么,Disney不应该存在买不起版权的问题。

其一是Tina Turner翻唱的Whole Lotta Love,这是Led Zeppelin的经典名作,翻唱远不能超越。

其二还是Tina Turner翻唱的Come Together,这是Beatles原创,Beatles伟大作品太多,这只能算其中之一,翻唱过这首歌的人众多,除了原唱之外最好的大概是Sound Garden和Aero Smith的版本,其他翻唱过的还有Zakk Wylde,Kate Bush, Sarah Vaughn, Axel Rose以及Michael Jackson等等不计其数。

第三是本片Artie(这也是迪斯尼电影中第一个Openly Gay的划时代角色)演员John McCrea翻唱的I Wanna Be Your Dog,原唱Iggy Pop的Punk味道最浓,另外墙裂推荐法国女歌手Emilie Simon对这首歌的Remix(要电音版的不要网易云音乐上那个acoustic版的),我曾经单曲循环过无数遍。

 4 ) 时尚之下的童话反派

《黑白魔女库伊拉》是迪士尼近年来将经典动画角色搬上真人舞台的又一次大胆尝试,这一次,聚焦于那个臭名昭著的时尚反派——库伊拉。

石头姐的演绎赋予了库伊拉新的生命力,她的魅力与疯狂并存,成为了影片中最具吸引力的元素之一。

然而,尽管在视觉和时尚表现上可圈可点,电影在剧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上却显得力有未逮。

影片的故事设定在20世纪70年代的伦敦,朋克摇滚文化的兴起为库伊拉的登场提供了理想的背景。

然而,剧情的发展却未能充分利用这一充满可能性的时代脉络。

故事线显得平淡无奇,甚至有些俗套,仿佛是为了推进而推进,缺乏真正的情感冲击力和逻辑连贯性。

电影试图通过库伊拉的成长历程来探讨反派的起源,但这些尝试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心理剖析,使得角色的转变显得突兀而不自然。

不可否认,电影在视觉呈现上堪称一场盛宴。

服装设计、场景布置以及色彩运用都极具时代特色,尤其是库伊拉的多变造型,不仅展现了设计师的巧思,也反映了角色的个性转变。

这些视觉元素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有时抢走了故事本身的风头。

然而,过分强调视觉上的震撼,却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剧情的薄弱,造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观感。

作为一部以反派为主角的电影,本有机会深入挖掘库伊拉复杂的内心世界,揭示她行为背后的动机与痛苦。

遗憾的是,影片中的库伊拉更多时候只是遵循着传统反派的剧本,她的行为缺乏足够的动机支撑,使得角色的深度大打折扣。

石头姐的精湛演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但她所饰演的库伊拉仍无法逃脱被类型化和模式化的命运。

 5 ) 披着华丽服装的烂片

按照公侯伯子男的排名,男爵不是最低爵位吗?

怎么感觉电影里面的男爵夫人地位这么高啊。。。。

石头姐对我来说也是熟面孔了,演技没的说,但是可能是因为我没什么艺术细胞,这部电影前半部分讲裁缝、设计之类的东西,我看着很没有兴趣。

不过里面的服装做得很不错,非常的英伦风,确实赏心悦目,但是作为剧情,我只能给3分。

再说说主线剧情,我最开始看这个电影名,我还以为是有超能力的电影,以为是烂片,但是看了下简介, 才知道是犯罪类型的电影,还挺有趣的。。

主线是女主的母亲被她间接“害死”,她成了小偷,但是一直有个成为出名设计师的梦想。

最后她发现自己崇敬的男爵夫人才是故意杀害母亲的罪魁祸首, 而且自己在身世竟然还有更大的秘密,这导致女主释放出自己内心的邪恶一面,转变成库伊拉。

喜剧犯罪类电影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好的将打斗场面转变成戏剧场面,也可以在打斗的同时有一些出其不意的发展线,but,这类电影很容易四不像,不幸的是,这部电影就是四不像。

剧情走向越来越差劲,甚至比不过国内的爽文小说。。。。

可能这部电影的定位是给艺术生们看的吧,我完全找不到亮点,也不排除东西方审美不同,后面越来越离奇的服装直逼清华美院的走秀,属实难看。

后面揭秘,男爵夫人其实是女主的生母,啊,这熟悉的味道。

那男爵夫人这么想害死女主的原因呢!

就为了传家宝?

女主长大了男爵夫人都七老八十了吧?

后面也很离谱,所有来参加宴会人人都是黑白头发,所有人达官贵人在男爵夫人的慈善晚会上,都这么纪念一个和男爵夫人是对头,并且可能已经死去的新兴之人?

真的毫无逻辑,要是是一部存粹的喜剧片那还可以接受。

唯一称得上亮点的,就是女主借用戴伊拉的身份“死去”,然后以库伊拉的身份接管男爵的遗产,戴伊拉的朋友说的那句:她又没有真的死,只是……戴伊拉死了,库伊拉还在。

 6 ) 只要我足够熟练再套路又如何--《黑白魔女库伊拉》影评

今天去看了迪士尼的新电影《黑白魔女库伊拉》。

先感慨一下投放广告真的有用,这部电影在我家附近的电影院连海报都没有,看广告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有这部电影。

前几天看觉醒年代之前广告里放了《黑白》的PV,再度被迪士尼以假乱真的技术惊到,于是就果断买了票。

不过等到今天走去电影院的路上,我琢磨着库伊拉这个名字,总觉得似曾相识非常熟悉。

然后又想到了“迪士尼出品”,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想着:不会是个烂片吧?

好像这位是101忠狗里的反派啊……不过,“来都来了”。

先大致概括一下电影剧情梗概,别怕,我这个人从不剧透,相信我。

前半部大约是《the devil wears prada》,随后无缝切换到《白雪公主》的剧情。

真的--坏皇后,猎人,小矮人都有,就差面魔镜了。

对了本文首发于知乎,ID杰洛士。

看这两个比喻你应该可以明白了,这部电影是一个相当老套的故事。

然而老套并不代表这是一部烂片,在这部电影中迪士尼充分发挥了其出神入化的CG技术、恰到好处的音乐以及成熟的叙事节奏把握,加上艾玛斯通和艾玛汤普森两位影后的表演使得整部电影始终维持在及格线以上。

另一个值得称道的是电影中有数次因为剧情关系使得包括群演在内的所有演员保持静止看镜头的场景,期间每个人的体态、神情甚至站位都非常……有美感(啊,我贫乏的词汇)这种镜头让我作为一名观众感受到了这部电影的认真,一个反例则是某僵尸片里超高频率插入的浅焦距镜头--前者需要调度的演员和现场工作人员比起后者不是一两个数量级那么简单。

接下来要讲讲电影的缺点了。

首先我得说我去的这家电影院其实给我造成了一点负面影响。

一开始进放映厅发现只有2个人的时候我还是挺爽的,差不多就是包场的节奏了,但之后我发现可能是因为拢共只有3个人的关系,这放映厅的空调似乎……不太足,我不确定是不是完全没开。

然后电影座椅又被换成了皮质的按摩椅,于是差不多在看了1个小时左右的时候我就开始感到有些燥热难耐。

恰好此时的剧情正是在从DEVIL IN PRADA切换到SNOW WHITE的过程中--稍显生硬--更是令人烦躁。

当然这主要是源自于电影剧情设置太过于老套。

即使在每段剧情里设置得都很棒,但架不住这差不多用了六七十年的套路,每一个角色会有什么举动,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完美地被预测。

此外比较生硬的还有库伊拉的情绪演变,可以说她的所有情绪的起承转合都没有什么外部的参与和帮助,每次都是艾玛斯通一个人和空气虚空对话一阵就自动调整完毕了。

要不是有这演技撑着怕不是要崩。

(也可能其实就是崩了,观影过程中会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另一个不爽的点也许是我民族主义情绪带来的,片中有一个外型有点像李小龙的角色,而且相当废渣,介于娘炮和自闭宅之间,恰逢上气这种东西上映,让我有点不是很舒服。

PS:影片结尾有个彩蛋,虽然我觉得没什么意思,顶天就是炒一遍正剧冷饭。

此外电影里的库伊拉真的弄了一件斑点纹的衣服……

 7 ) 英国人为什么喜欢露半个“屁屁”?

长久以来,我脑海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疑惑,为何英国人那么喜欢穿低腰裤?

(我不是特指某一个人,而是说一个我观察到的现象。

)潮流来来回回,裤腰高高低低了好几轮。

但生活在英伦半岛上的人们似乎永远不会被潮流所影响。

当他们鞋带松了的时候,半蹲下来,你能从他们的背后窥看到那半拉或许不圆润的屁屁。

在英伦名著《S&S》(小羊肖恩)中,农场主为我们展现了典型的英国人形象,喝茶,秃顶,露半拉屁股。

《小羊肖恩剧场版》剧照

《小羊肖恩剧场版》剧照是怎样一种执念驱使着这一行为呢?

我想,这终归是要从服装的版型上来说。

毕竟头几年,高腰裤风头正盛的年代,生活在陆地上的我甚至故意想叛逆一把都买不到低腰裤。

在一个区域内,低腰裤能持续的被“获得”这一定是一个有关当地“服装设计及加工产业”的深层问题!

甚至再广义一点来谈,我们可以从“露出的半拉屁屁”中窥见二战之后英国设计行业内流行的的一些思潮。

比如“朋克摇滚”“扔掉碎花布”“自由民主”等等。

《黑白魔女库伊拉》这个电影,他去年刚出的时候,我就知道能借着这个电影做点文章。

因为他融入朋克元素过于明显,特别容易梳理出脉络。

当然作为典型的迪士尼出品,你永远不要指望他有多么的离经叛道。

(这话我似乎也对《沉睡魔咒2》说过。

)将前作《101斑点狗》中的反派拿出来当主角,最终的出路一定是洗白。

他们不可能让女主真的杀掉小狗。

但既然这个故事发生在伦敦,主角的初始设定为一个喜欢扒狗皮做外套的时髦精。

那就必会涉及到一些反主流,不怎么上道儿的东西。

因为从70年代末至今,英国的设计界向来是反叛当道,古怪横行。

甚至叛逆本身就是一种“正确”,不搞怪反而会显得很奇怪。

比如,库伊拉常光顾的中古店,就有一位女装大佬。

他那一身穿着估计会引起很多人“诧异”的注视。

电影《黑白魔女库伊拉》剧照

纪录片截图但这一身穿搭很难不令人联想到70-80年代的西太后的某些设计(西太后是指英国设计师vivienne westwood,因为名字里有west所以别称西太后。

)还有那个朋克以及朋克时代的企业家们,从某种意义上他们改写的英国战后设计业的格局。

7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上台,她在一次访谈中表示。

“我曾在瑞典参加过一次英国设计周,那是在几年以前,当时我对英国设计低劣的质量大为震惊。

纪录片截图很显然“二战之后的英国设计是乏味的。

”这是一个“当朝宰相”都认可的看法。

而他们迫切的想要寻求改变,扭转世人对英国设计“又老又过时”的印象。

如同瑞典设计那样做到“用户至上,产品个性化,能够自由组装。

”最好还能夹带文化输出,让全世界都吃上小肉丸。

纪录片截图具体到服装,一板一眼的三件套,传统的fox,或是哈里斯羊毛肯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你还记得库伊拉进入服装行业的第一站吗?

——Liberty!

(是的,这家百货公司真实存在。

而且就是电影里出现的那个。

)这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印花设计品牌。

他们产品确实具有原创性,而且品质很稳定。

但这种传统味道极重的印花正是在70-80年代被批判的对象。

《黑白魔女库伊拉》中出现的Liberty百货

从网上搜到的Liberty百货图片设计行业瑞典化的第一部就是“扔掉碎花布”。

具体操作可以参考瑞典品牌宜家在英国电视上播放的广告。

扔掉印花布料,来吧,今天就要。

扯掉窗帘,把它扔远点。

那些沙发好娘,好傻,让人心发慌。

就是那张大床,将你的钱花光。

广告截图“让我们扔掉印花棉布”“是的,扔掉印花棉布。

”这则广告在人们癫狂的嘶吼声中结束。

碎花布仿佛是哥特电影中的吸血鬼,鼠疫蔓延时的女巫一般不可饶恕。

广告截图库伊拉在电影中的做法如同这则宜家广告,她一次宿醉后,撕碎了花布,用报纸和涂鸦重新装饰了橱窗。

《黑白魔女库伊拉》剧照不少人看到这段都会想到海盗还在DIOR时期设计的“报纸时装”。

非常有可能存在这样的借鉴。

但整体来看这个没多夸张但对于Liberty而言已经算是“离经叛道”的橱窗更多的参考了西太后的设计。

比如撕烂的布料,据西太后本人说这样做是为了裸露更多的肌肤。

涂鸦背景也与她之前的一个海报很是相似。

事实上,整部电影在时装这一块,很大程度上复制了这位女爵的“设计生涯”。

库伊拉面部的喷漆元素,致敬了型手枪乐队God Save The Queen专辑的封面。

频繁出现的新闻元素,也像极了西太后了一些“旧闻”的排版。

这位女士在当年可谓是风云人物,他和那些摇滚乐队走的很近,经常帮他们设计演出服装。

英王道430是西太后的第一间门店,甚至连这间门店也做唱片生意起家。

只是后来她开始在里面贩售一些古怪的时装。

这件门店当年是伦敦朋克青年的聚集地,他们经常更换里面的装潢。

每换一个主题,招牌也会随之而变。

其中最久负盛名的,是粉红色的“SEX”字样招牌哪一季。

太后本人曾在纪录片中讲过为何要制作这样一个招牌,因为“英国是暴~露~狂~的故乡”。

纪录片截图让我们点一下题“为何英国人喜欢露半个屁屁?

”或许正是由于以上纪录片截图中说到的原因。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原本就有暴露的本性。

只不过这一本性逐渐屈从于曾经辉煌“日不落”文明,不得不被文雅这层遮羞布掩盖了起来,但朋克运动给了这半拉屁屁“重见天日”的机会。

朋克(Punk)从来就不是什么褒义词,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小流氓,小混混,飞仔。

这一群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对传统的不屑。

他代表了年轻人对旧世界,旧制度的反派。

朋克老照片全盛时期的朋克人什么都干,也什么都敢干。

比如西太后的一个经典设计,就是把万字符号印在T恤上。

你说她是支持这些吗?

倒也不是。

只是故意拿出了恶心人,你不喜欢,我就偏要明晃晃的把它亮出来。

你觉被冒犯到了,我就开心的不得了。

对应到屁股,或许也是这样的道理。

在裤子外面,清爽的晒着“阴天”的那一半。

是朋克,是摇滚,是对传统的挑衅和反叛。

你觉得辣眼睛,那么好,太好了,我终于辣到你了。

迪士尼这几年致力于给传统“真善美”故事中的恶毒反派翻案。

先有《睡美人》中的玛琳菲森,后又盯上了《101忠犬》里喜欢扒狗皮做衣服的库伊拉。

思路挺好,但成片效果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

你要让我说,他们不敢,玩反叛都只是一句口号,一件外衣,核心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所谓的反派女主其实就是洗白。

仙女教母没有伤害过睡美人,皮草控也并没有杀掉小狗。

搞到最后,翻转过来的真善美还是“真善美”。

人物还是很平面,故事还是很低幼。

这一点上,当年的朋克可以说是更为纯粹,他们是真的曾经妄想过“改变世界”。

只不过与今日的迪士尼殊途同归,最后还是沦为了生意。

就连教母西太后都直言不讳的说了如下这段话。

“后来我发现,我们根本没有撼动当时的体制,而是演变成一种营销的手法,我意识到真正的机遇在于,英国社会可以就此宣称我们的国家多么的民主,人们多么的自由,年轻人可以如此叛逆。

纪录片截图或许朋克运动从来都不是什么自下而上的反抗,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国家形象包装。

当然,我并不认为那一代年轻人的叛逆是徒劳。

他们没有撼动体制,但确实改变了文艺的风貌,他们创造出了质量不错的音乐和视觉艺术,你也不能说这些全无价值。

近几年《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因为她的某些言论被冲到了风口浪尖。

有人惊讶于英国时尚圈对于“跨性别”这个概念超乎想象的包容。

或许你从设计业复兴的角度重新看待这个问题会更加明朗。

朋克所主张的“无政府,无性别”概念对于整个英国设计界都十分重要。

在这里,我并不想争论对错。

因为我始终认为对JK.罗琳的口诛笔伐是“阅读理解”问题。

但有些事情还是要从多个角度来看。

毕竟这个世界从不像库伊拉的头发黑白分明。

 8 ) 《库伊拉》性转版父系困局

克洛诺斯推翻自己父亲乌拉诺斯,又因恐惧被自己的孩子推翻,选择吞噬他们;逃过一劫的宙斯推翻了自己的父亲克洛诺斯,又因为预言说墨提斯会诞下推翻他的儿子,选择吞噬了墨提斯。

可以说推翻自己的父亲,又被自己的儿子推翻,此类弑父的故事几乎贯穿了整部希腊神话。

被子代推翻,丧失作“父”势权的恐惧更是深深地烙印在了父系文化的骨子里,是他们最深的恐惧。

这种恐惧并不因父的权势而转移,从一国之君——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为了逃避命运,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到奥林匹斯之主,众神之王——宙斯为了避免墨提斯生下推翻自己的孩子,巧言骗过墨提斯,乘她不留神的时候将她变为一滴水吞下肚。

本质都是对自己一天天衰老,而子代却一天天成长,直到有一天子长成父,那时候旧父放不下势权,又不一定能赢过自己年富力强的儿子,不知如何自处的恐惧。

父子亲缘关系是一种伪亲缘关系,是对母权制下母女天然联结的拙劣模仿。

父权制下子的处境是尴尬的,因为生育他的母其实是他的父的高级奴隶,他在“未成年”的时期,在他尚未获得完整的地位和权力,他也是一个高级奴隶。

但他的地位与奴隶/他的母亲又不完全相同,因为父权制下奴隶与奴隶主,妻与夫的关系永远是不平等的,但子成年之后可以接替父的位置成为奴隶主(其实这也是妻母在父权制社会重男轻女的原因,因为儿子可以成为新的奴隶主,她可以凭借儿子成为半个主人,但女儿只会离家成为别人的奴隶)。

但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新旧奴隶主不可共存,那么必然需要一个杀死/囚禁另一个,父子相杀是父权神话里的永恒主题。

而在母权制家庭,母不是奴隶,母的子代也不存在需要做奴隶时期;没有需要做奴隶的时期,便也没有推翻之前的奴隶主取而代之的需求。

写到这里,似乎离题万里,这一切和电影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让我们聚焦到冯·赫尔曼男爵夫人和库伊拉的关系,男爵夫人仅仅因为自恋就两次试图杀死自己的孩子,这一切似乎并不合理。

但如果我们将男爵夫人视作一个男性,将她们两的关系套入古希腊神话里的经典父子关系,一切都豁然开朗。

在男人的历史里,父亲恐惧儿子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即使儿子可能只是一个尚未出生的婴孩。

电影里,冯·赫尔曼男爵夫人一边欣赏库伊拉,重用她,指点她,一边又害怕库伊拉成长得过快取代自己,所以监视她,还想要毁灭她。

让我们从头梳理这部电影:库伊拉(本名伊斯黛拉)从小桀骜不驯,富有才华,是被母爱滋养长大的女儿,有一种没有被父权社会规训过的笃定与自信。

但生活却跟她开了一个玩笑。

一天,她的母亲带她拜访一位朋友,她趁母亲离开的间隙,溜进会场,引发了骚乱。

在三只斑点狗的追逐下,她闯进了花园,并亲眼目睹母亲被被斑点狗扑下悬崖。

这趟短暂的拜访,让库伊拉失去了母亲,连传家项链也不知所踪。

母亲的死亡,击碎了库伊拉的自信,也使得她成为了一个在父系社会里失去母亲庇护的孤女。

长大后的库伊拉吸引了时尚圈赫赫有名的冯·赫尔曼男爵夫人,她赏识她的才华,让库伊拉做自己的助手。

库伊拉崇拜男爵夫人,仰慕她,直到她看到男爵夫人带着她死去母亲的项链,以及男爵夫人言语间对她母亲轻视,她为此感到不忿,她决心取回项链。

而在取回项链的过程中,她还发现男爵夫人就是是自己的杀母仇人。

另一边,当男爵夫人发现库伊拉逐渐开始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时,她毫不犹豫的选择除掉库伊拉。

幸运的是,库伊拉被男爵夫人的管家救了,还得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男爵夫人的亲生女儿。

她和男爵夫人的关系,简直就是拉伊俄斯和俄狄浦斯的翻版,拉伊俄斯让手下除掉自己的儿子,男爵夫人让管家除掉自己女儿;手下于心不忍将俄狄浦斯交给了牧羊人,管家则将库伊拉交给了女仆;俄狄浦斯杀了拉伊俄斯,而库伊拉重挫了男爵夫人。

电影里,男爵夫人和库伊拉养母凯瑟琳的设定,养母未婚心地善良母能量充足,而男爵夫人则是自私自利,我权至上的妻母。

另外,电影展示出的,她对生育力的厌恶与恐惧,对自己女儿的敌视,对其他母别的心狠手辣,和为了势权不惜杀人的自私自利,简直就是精神男人的最佳写照。

幸运的是,库伊拉对母亲的爱,和来自朋友的关怀,帮助她排除了男爵夫人灌给她的父系毒素,她完成了复仇。

在复仇过程中,她经历了封闭自己,断绝自己与他人的情感链接,到重新拥抱她的伙伴,向伙伴敞开心扉,共同协作,也是一个从子向母的转变。

在我眼里库伊拉像一个新生代的母系女,长于父系社会,缺少滋养,走过弯路,有些尖锐,有些极端,有些疯狂,或许忘记过我是谁,也最终也想起我是谁。

回归母权,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

 9 ) 男爵夫人为什么一定要杀库伊拉?从女性角度解读反派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男爵夫人如此执着于要杀掉库伊拉,不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以后。

很多影评也表示影片当中给出的理由过于牵强无法接受。

其实迪士尼一系列“为反派立传”的电影,是为了让角色更加立体化,而不是充斥着脸谱化的反派角色,所以不会在这种电影里在放一个单纯为了坏而坏的反派。

尤其库伊拉当中,双方是母女关系尤其值得深思。

其实如果从女性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切是可以说的通的,甚至充满了对现实的隐喻。

一. 库伊拉的出生与男爵夫人的第一个选择从周围人的角度来看,男爵善良心软,男爵夫人喜怒无常,睥睨众生。

男爵夫人在最开始知道自己怀孕之后陷入恐慌,需要男爵的安抚。

但是在库伊拉出生的时候,男爵并不在场,所以才给了男爵夫人发挥的空间。

这就是“缺席的父亲”和“疯狂的母亲”,所有人只能看到母亲的疯狂,对父亲表示同情,但是没有看到正是父亲缺席导致了疯狂。

虽然男爵夫人有庄园和遗产支撑,但是男爵夫人极其工作狂。

因为她要的不是钱,而是自己才华得到实现的野心。

可以看到最开始让Estella早上五点去报道,整个街道空无一人,为了赶due可以做到凌晨3点。

她已经是独占报纸版面的行业巨头,但是依然对每个细节充满苛求。

而这就带来了一个矛盾,缺席的父亲导致母亲需要同时完成养育孩子和自己的职业理想,在周围都选择回归家庭的时候,她选择了事业,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番对话:

对于男爵夫人来说,无法施展才华和死了无异,所以她为了自己活下去,而第一次“杀死了”Estella。

而男爵夫人对孩子的“抛弃”,导致了管家和女仆的收养,来到了第二个关键。

二. 管家与女仆的隐喻这里其实有一定现实的投射。

在电影中,男爵夫人是完全抛弃了孩子,但是现实中,有很多需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女性,则是选择性忽略了孩子。

也就是,将孩子交给保姆卡翠娜负责抚养,自己的时间依然花在事业上。

这样养大的孩子,和亲生母亲并没有很深的感情,反而是将感情投射到了女仆身上。

而管家,则是被投射了父亲的角色,在危难之中救了孩子的命,暗中关注和保护已经危机时刻的出手。

作为女仆,卡翠娜拥有的是一个“纯粹女性”的意义。

包容孩子的一切,保护她,为她抗争,用爱感化她,因为她受到不公平对待就要辞掉工作换城市,堪比孟母三迁。

但是这也带来了她社会地位的缺失,因为一个“纯粹女性”的社会地位是靠着他的丈夫决定的,而她并没有丈夫带来的庇护,也就无法给她的孩子带来这个庇护。

所以小时候的Estella被同学霸凌之后会被校方区别对待,说白了就是欺负孤儿寡母。

卡翠娜这个角色是男爵夫人的反面,选择了家庭而不是事业的女人在这个世界上会遇到什么?

她在男性缺席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抚养孩子么?

作为一个没有钱,没有社会地位又要养育孩子的女性,只能走投无路去求男爵夫人,但是男爵夫人被心血毁掉的愤怒冲昏头脑,要除掉这个带来麻烦的女人,也让Estella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其实这就是孩子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虽然充满爱的保姆可以带给她关怀,但是她也需要去认识外界了。

三. 伙伴与家庭关系Estella之后遇到了伙伴们,这些伙伴可以说是自己选择的家庭,他们相依为命,彼此分享爱和包容,共同成长,伙伴们也会了解彼此,会知道她的梦想所以给她偷来一个机会。

还有艺术上志同道合的Artie。

而这,正是男爵夫人欠缺的,她缺乏同盟,所以缺乏共情,所有的关系的评判在于是否有利用价值,把所有人都当成下人使唤。

我们不知道在成功的路上男爵夫人经历了什么,但是从她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她把所有人都当成铺路的垫脚石才能如此高高在上。

库伊拉一度进入这个状态,以万物为蝼蚁,对她的伙伴们也是如此,但是最后,还好她意识到了,they are my family. 才避免她堕入男爵夫人的命运循环。

这也是很多女孩在长大后的痛苦之一,“我不喜欢我妈待人接物的方式,但是有一天,我发现我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和她一模一样。

”。

可以说,家庭的冷漠逼迫很多青春期孩子选择交友报团,成为彼此选择的家人,他们可能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但是也在摸索着成长。

让我们回到主线,为什么在长大后,男爵夫人依然想杀掉库伊拉呢?

四. 母女之间的权力斗争这才是本篇的重点,因为不论是男爵夫人对库伊拉,还是库伊拉对男爵夫人,都是又爱又恨的感情。

或者说,Estella爱男爵夫人,Cruella恨男爵夫人。

Estella爱男爵夫人,她从小见到男爵夫人的设计就觉得自己属于这里,入行之初也多次表达崇拜之情,她虽然在过程中受伤,但是得到了认同后依然在偷笑。

即使是初次作为Cruella登场也选择了男爵夫人之前设计的裙子,因为这个时候还是认同大于仇恨,但是后期的Cruella则更想取代男爵夫人,想要为童年母爱来源的卡翠娜复仇。

类似于恒河猴实验中,小猴子为了毛茸茸的“妈妈”去攻击提供食物的“铁丝妈妈”。

这时候外表还是符合男爵“black and white ball”的

这个时候就是通过改良男爵夫人设计试图表达自我的开始从男爵夫人的心态来看,她一直很欣赏Estella的才华,把她从百货公司一手发掘,手把手的修改设计,一直在职业上栽培她,甚至提点她,要拥有自己的时尚品牌,首先要有为此“杀人”的觉悟(库伊拉确实是这样,为了自己的品牌,社会性“杀死”了男爵夫人)。

不得不说,库伊拉后期之所以能成立自己的时尚品牌,离不开这个时候打下的基础和训练。

男爵夫人什么时候开始恨她了呢?

是开始嫉妒她的才华的时候,是发现Estella的进步好像超乎自己控制的时候,是发现Estella好像就是Cruella的时候,是发现Cruella好像有盖过自己的趋势的时候。

这就是女性学中的“母女命题”。

母亲一方面希望女儿过的好,所以培养她,但是一方面又难以接受她过的比自己好,处于嫉妒之中。

女儿终其一生都将是母亲的所有物,母亲现实中依赖女儿,却又不肯承认。

就好像用着Estella的设计作为大秀代表作的男爵夫人不肯承认一样。

Estella是顺从男爵夫人的小女孩,是那个无力反抗的女儿,而Cruella则是选择精神上“弑母”的独立人格。

Estella的设计和男爵夫人一脉相承,充满着华丽丝绸的礼服裙,腰身明显。

而作为Cruella,她独立的品牌则饱含摇滚风格,从黑色涂鸦到发布会的摇滚乐现场,都充满了浓浓的叛逆味道,Cruella是为了复仇而生的,是为了“弑母”而活的。

只有成为Cruella,才可以摆脱那个软弱受摆布的Estella,那个不仅留不住自己设计,也留不住自己和卡翠娜生命的Estella。

所以为什么男爵夫人要杀了Cruella,一方面她恐惧Cruella的出现将代替她的地位,她嫉妒Cruella,这是影片表现出来的一面。

另一面是,她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被Cruella杀死,可能是从精神上或者是肉体上,其实在时装届代替男爵夫人的地位,也是一种“杀死”。

这个表情的状态,像极了想要挣脱家庭的小女孩决绝的脸。

其实Cruella不过是踏上了一条重复的道路,成为Cruella的过程何尝不是成为男爵夫人的过程呢?

在这一部的终于成长起来的女主,就是之后剧情里面的大反派,这种生命的循环,也是最为讽刺的,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这个世界似乎很少给女性其他的选择,只有成为奉献的卡翠娜,或者是为事业疯狂的男爵夫人或者库伊拉。

借用一句话:“女性都想工作,但并非都想穿男士西装!

 10 ) 20220630线上重温

………………………………………………………………………………………………………………………………………………………………………………………………………………………………………………………………………………………………………………………………………………………………………………………………………………………………………………毕业寝室约片儿,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很惊艳的,里面的时装确实很有风格很抓眼,这种风格很抓马很喜欢,看着爽就完事了。

库伊拉也太有爽点了,就是不大明白库伊拉她妈内个男爵夫人为啥非要杀了自己的女儿,我能够理解她自恋到极致,不想要孩子,但是不想要可以不怀,也可以打胎,干嘛非要等到生下来再弄死,不符合逻辑,也没有什么铺垫,感觉有点奇怪。

《黑白魔女库伊拉》短评

两星都嫌多 这是穿普拉达的女王和黑白天线宝宝大杂烩吗?

5分钟前
  • Catete
  • 较差

迪士尼的硬实力摆在那,你会觉得即使故事并没有多吸引人,但就是挑不出什么别的毛病,且能一直看下去。石头姐未必是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但演的毫无破绽,对角色拿捏的太好了。后半段的人物刻画与浓烈的复仇戏码,有点舞台剧的冲击感,这倒也算迪士尼拿手的东西了。

9分钟前
  • 少年赵里昂
  • 推荐

唯一印象进商场那个长镜头不错,老故事没有一点新意,本来就是给十岁以下小女孩看的……

11分钟前
  • 胡熯熯
  • 较差

前面挺无聊的,拍的很幼稚,不过整体的主题还挺不错的,首先拍一个反派故事(结尾是反派的诞生而不是变好),其次竟然是一个不要孩子的母亲的故事(虽然很狗血,母亲也受到了惩罚),还是挺有新意的。最后,视觉效果和服装设计真是绝了,石头姐太飒了!

15分钟前
  • 又又
  • 还行

戴个面具你就不认识我?

20分钟前
  • 茂小丫
  • 还行

7.2/10,改编自道迪·史密斯的101忠狗系列,众所周知,迪斯尼真人电影的暴雷率有多高,但是这部确实是这么多真人版里面非常值得一看的片子了。剧作没有垮,其他方面都是加分,可以说艾玛斯通又多了一部代表作,表演上还是非常惊艳的。莎翁式的古典叙事和精美绝伦的服化道以及艺术指导还是值得在大银幕看的,我是4K全景声版本在Oculus Quest 2 VR的电影院里看滴,视听非常赞,和在电影院几乎没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包场,没有任何环境因素干扰。

25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时长有点长,商业流水线产品,没什么特色,属于看完就忘的那种类型的电影。

29分钟前
  • 张翔森
  • 还行

故事空洞,表演做作

30分钟前
  • 喜悦之地
  • 还行

不得不佩服迪士尼的IP开发能力,活生生把一个家喻户晓的大反派角色改造成正面人物。原来,库伊拉也是苦命人,从小被人抛弃差点丧命,命途多舛的她遗传了生母的天赋和偏激,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实现了梦想,又通过智慧与狠毒报复了生母。本片最有意思的是结尾彩蛋,最后通过两只斑点狗和两个单身男女,把本片和1961年的动画电影《101忠狗》联系了起来,好像还有续集。但这里有个bug,本片中的男女是有色人种,而原动画的男女主是白人

31分钟前
  • 学术个体户
  • 推荐

太好莱坞套路与符号化,不能细看,bug太多,时装或许是亮点,但它跳不出整个电影,所以,行货bad

36分钟前
  • Sue
  • 较差

就和《沉睡魔咒》里的Maleficent一样,迪士尼又一次正面化了一个反派,但无论如何剧情挺带劲儿的,如果《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里的Andrea向Miranda复仇,最后被Joker附身,大概就是这个效果了。艾玛·斯通给库伊拉注入了灵魂,和艾玛·汤普森的对手戏相当出色。

39分钟前
  • Ron Chan
  • 推荐

真人童话故事,疯狂的天才主角,时尚女魔头,时装造型丰富,女性复仇成功,神偷冒险,继承豪宅遗产……不愧是迪士尼,爽点大集合~比玛琳菲森的洗白好太多,依旧保留了人物的疯狂性,还想看更多的库伊拉~

40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是酷酷的片儿,但Emma Stone....太不酷了。

43分钟前
  • 奶魚
  • 推荐

47分钟前
  • 大星
  • 推荐

包场愉快。美女养眼。哦虫卵装饰品。感觉也没想洗白这个角色,(所谓呃第二人格不就是被掩藏起来的真实性格……)依然是内里很邪门的服装设计师。就是一个有复仇动机的邪门角色斗另一个邪门角色。表演不错,两个邪门角色居然都立住了。库伊拉为啥要剥斑点狗的皮这点其实相当于根本没解释+被回避。以及迪士尼真的是无可救药的肥皂剧流派门第血统宅斗爱好者(

48分钟前
  • 前后目的地
  • 推荐

宛如上个世纪的蒂姆·伯顿,却是令人昏昏欲睡的空乏……

52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较差

也就是老摇滚,和一些场面视频效果不错,别的就

55分钟前
  • 豆友1174140
  • 还行

一部非常完整且带着惊喜的商业片,石头姐的眼神和演技给电影加了不少分,配乐也是非常令人着迷。带着黑暗童话感的服化道,整体的气质特别统一,中段复仇的节奏凌厉到像一部大爽片,反而比最后的收尾来的带感不少。

60分钟前
  • 倚风帘
  • 还行

视觉盛宴,精神污染。

1小时前
  • 聚羽成翼
  • 还行

Emma is too old for this. Or maybe I’m too old to watch this.

1小时前
  • 苼柯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