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猪常留心电影资讯的朋友一定都注意到了,最近各大影院还有网络平台,都在流传一支“莫名其妙”的电影预告片,这支预告片第一次在中国电影范畴内提出了“YG-35”的概念,也就是35岁以上观众请在青少年陪伴之下观赏电影。
当然,这只是一种反讽与自嘲的形式,但是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支预告片也从某些方面泄露了《江湖论剑实录》这部电影的新生代、网生代的属性。
这几年一直都有调查指出,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正在直线下降,目前已经逼近20岁,同时从眼下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电影也可以看出,无序,重代入感是当下年轻人观影的最大特征,而所谓的传统电影技术变得越来越不被他们看重。
当然,这应该只是一个过程。
《江湖论剑实录》是一部非常标准的借古讽今的网络体杂糅喜剧。
电影一开篇就借郑恺之口道出他身为一个县城小捕快的悲催生活,而诸如“名门正派”之于文凭,汴京之于北京等等有着明确现实对照的所指,更明确了导演绝对不想只拍一部胡闹的古装喜剧,但是荒谬的生活现实却又把那些一本正经的故事演绎成了胡闹的桥段!
总之,对于35岁以下,目前仍然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青年来说,这简直就是一部献给他们真实生活的自白书,或者说是“礼赞”。
除了影片故事游走在当下与历史之中,极尽混淆、恶搞之能事,在表现手法上,导演蒋卓原也把LO-FI的精神贯彻到了极致。
注意,是LO-FI,并不是LOW。
看上去粗糙,但是在细节处却别有用心。
比如郑恺那一头从来没有平顺过的秀发,干枯发黄而且天然定型,但是到了影片结尾处,却又自然了起来,这不恰恰说明了这个角色相由心生,因为心乱,愤青,所以自然而然体现在头发上,到了片尾,他终于心平气和,也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之后,自然头发也就柔顺了起来。
这种看上去简单,但是别有用意的细节设置,在影片中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电影院里看看。
影片里,汴漂小人物郑恺和反骨富二代孙坚在经历了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KUSO旅程之后,最终还是找寻到自己真心想要的人生方向。
当然,郑恺最后回归田园的选择或许显得稍微矫情了一点,这也是本片唯一一处不那么恶搞,而是回归到人性本身的地方,反倒显得那么不协调,不真实了。
但是电影吗,最终总还是需要点温情的,相对韩寒《后会无期》那个现实之后无尽悲凉的结局,我倒更喜欢《江湖论剑实录》里这个温情到不带一点现实成分的结尾。
作为一部完全从冷笑话出发,完全迎合看着卡通、动漫,网络段子长大的85后乃至90后的电影,《江湖论剑实录》打出YG-35的旗号,并不是想要将35岁以上观众拒之门外,(当然目前来说,35岁以上的观众在中国确实凤毛麟角。
)而是希望更加真实地从这批正在经历着时代变化年轻人的实际出发,讲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只不过,能够真正读懂这个定义的观众,究竟又有多少呢?
不太会写影评,随便写写,各位随便看看。
总体3星。
故事比较粗糙,可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没有整理好。
影片中用搞笑的的方式,讽刺了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拼爹(武举不公),势利眼的社会(传音道长),金融的坑(基金的坑),性别歧视(王翠女扮男装),虚假的政绩工程,官场百态(花衙门的钱走自己的关系、懒政)等等……这些是普通人身边大量存在,都活生生的例子。
还有驸马阻止主角找回公主,全部都是王朝的内部矛盾。
对其中的一个小事特别感同身受:张二河让主角猜 东西在左手右手,实际上是左边没有、右边也没有,最后两边确实什么都没有。
这个故事像极了画给普通人的饼:看似给你了选择,其实什么都没给。
角色也都挺好的,二丫真挺好看的,张鼎鼎也很好玩。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搭配的各种不和谐。
剧中配乐的英文歌,不合时宜的搞笑和不好玩儿的包袱,让这部片看起来很乱,比如传音那段,就是为讽刺而讽刺,对这个剧情没有什么推动作用。
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当年看觉得烂 现在看直接封神
通过片名的直观感受,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可能不知所云,通常会想到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武林,“论剑”无非是比武争霸。
而此片的“江湖”非传统意义的江湖,论剑也非比武论剑,其实“论贱”更为合适。
这是一部另类古装片,遥远的宋朝,古装的造型,而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却让观众看到了当下。
司徒耀祖、王二丫、张鼎鼎、王翠组成“论贱四人组”,郑恺扮演的司徒耀祖是位胸怀抱负却郁郁不得志,从小城辞职到汴京闯荡的宋朝青年,杀马特造型让人捧腹;孙坚扮演的官二代张鼎鼎外形一贯的呆萌,口头禅“家父张二河”;潘之琳扮演的二丫容颜娇俏,无论是歌伎装还是行走江湖的便装,都被她演绎出不同的味道,是片中最美的一道风景,设计色诱张鼎鼎的那场戏则展现了她清纯之外的风情一面;余思潞扮演的王翠虽然在片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以男装示人,但依旧难掩她有料的凹凸身材,一场野外沐浴戏更是展现香艳性感。
四个宋朝青年,身份悬殊,但都满怀抱负踏上西行之路,他们从起程之时就受到来自各方的阻挠。
有绑匪、奸商,还有意图不轨的二驸马,在嬉笑打闹、惊险刺激的旅程中,他们四人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四个青年打打闹闹、一次次经历社会险恶,最终明白自己之前希望的富贵名利到头来不过只是一场空,平凡安稳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古装的形,现代的芯,这部电影全片都在借古讽今。
官二代拼爹、官僚作风、不差钱儿、黑中介、虚假宣传……种种当今社会的现象在片中都有体现。
虽然片中对这些现象都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的鞭笞,但这部电影中涉及的社会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在古装武侠恶搞喜剧中绝无仅有。
虽是宋朝事,处处露今容。
从四位古代青年的身上观众会看到自己,他们的苦逼正是当下社会中苦逼的自己,不同时代相同的遭遇,让观众与戏中人产生莫名的亲近感。
如题,电影是古装电影,但时时刻刻都有一股强烈的现实主义气息。
这种借古讽今的展现手法,在以往的电影题材中闻所未闻,让观者觉得新奇。
导演在各种夸张表现的同时还采用了大量的摇臂镜头,增加了写实的风格,让电影的层次感、空间感极强,让观众就像身临其境与演员在一起。
模仿美剧式的风格,让多个主要角色进行内心独白和对故事的倒叙或插叙,让电影有了多线叙事般的立体感。
游戏动画进程的植入和电影音乐的混搭配合也让电影显得更加另类有趣。
古代青年奋斗史也是现代青年的苦逼呈现,古装电影照进现实生活,这部电影还有点意思。
从2004年出道至今,孙坚利用十年的时间,让自己成功蜕变。
我们清楚记得《恰同学少年》中本性善良,坚强的王子鹏;《生死桥》中有点妩媚的男旦“金宝”;《为了新中国前进》中学戏出身的战士朱三亮;《爱在春天》中为爱“豁得出去”的陆达生,等等。
孙坚都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固有角色,不断地尝试新的角色,寻求新的突破。
无论是在《爱的妇产科》中的新生儿科青年专家万源的“制服诱惑”演绎,还是在《江湖论剑实录》中张鼎鼎的表演,孙坚都给人一种新之感。
凭借着精致帅气的脸庞,高贵儒雅的气质,孙坚早已被冠上了“东方版莱昂纳多”。
但此次《江湖论剑实录》中他摆脱了之前所有的影视形象,利用自己天真的萌态,上演一出北宋时期为了脱离“官二代”影子,而寻求自己幸福的故事。
片中,这位智商不高、但却家境殷实的“高富帅”一心与父亲作对,更在拯救公主的路途与司徒耀祖上演了一出欢乐喜剧。
孙坚在《江湖论剑实录》中饰演贯穿整部影片的核心人物张鼎鼎,他的表演继承了无厘头喜剧风格,但又糅合了自己本色的个性气质,他所表现的是一个身处官二代阴影下不求进取而试图改变的悲哀式人物形象。
在影片中,孙坚背着两把拔不出的剑,装模作样的展现出他的武侠情怀,但又一遇到事就喊“家父张二河”试图吓跑跟他作对者。
他有点懦弱,有点可爱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能与秩序抗争,追求自己幸福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但很多时候并非如此。
片中,孙坚的表演张弛有度,在需要的时候能演得咄咄逼人,甚至是“毁三观”式淋漓尽致般的歇斯底里。
《江湖论剑实录》中将北宋时代年轻人的生活演绎得如此透彻,将生活在现实中的人物表现得如此的“囧”,与孙坚的表演分不开的。
他利用自己可塑性极强的形象和出色的演技,将“基情四射”、卖“腐”等风情不动声色地“脱口而出”。
通过他的生活视角,再现了北宋真实的面貌,将那种腐朽不堪的官场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
对从《百变大咖秀》出来的“百变天王”孙坚而言,《江湖论剑实录》中的角色有着独一无二,无法估量的意义。
从一系列电影,电视剧的角色诠释,孙坚早已脱离了青涩的演技,而在片中更是展现了其本色的喜剧风情和高潮的演技。
张鼎鼎这个角色对于孙坚来说的意义是重大的。
他通过这次现代版寓言喜剧的演绎,让观众看到了孙坚角色塑造多样性的可能,更让观众看到了影像中真正的“百变天王”的真情表演。
片中,孙坚略带点夸张式的表演,将都市欢乐中的官二代的懦弱与追求爱情的坚强凸显无疑。
无论如何,《江湖论剑实录》中张鼎鼎的演绎都算得上孙坚最大的突破。
在影片中,他本质上是一个带有社会标签的“高人一等”的人物形象——出事有父亲顶。
但又是寻找摆脱这种世俗固有的身份,而成为一种新生活追求者的人物形象。
矛盾化的人物,在孙坚的诠释下,恰到好处地在两种人物中来回穿梭。
或许可以说,这是一个被导演和编剧意淫了的去“官二代”形象的普通人物。
当然,你可以通过他的人物形象,看到对现代社会隐秘的暗示,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当下年轻人的“‘血泪史’,有血、有泪、有‘屎’”。
《江湖论剑实录》:一颗喜剧式的糖衣炮弹贱,虽然在汉字的意思中一般当贬义来讲。
但是耍贱、犯贱、贱到极致也同样是需要一种境界的,同样也需要勇气和把握分寸以及方式的。
《江湖论剑实录》,的确可以称之为一部不折不扣的贱气十足的古装喜剧电影,用古人的生存状态来演绎现代人的悲喜观点,在贱的唐突中传播更多的笑点,在穿越时空的贱气中蜕变出喜剧的效果,轻松幽默到令你捧腹,至贱无敌到令人抓狂,简单欢乐中带给你畅怀的愉悦。
如果你没有看过《江湖论剑实录》,你都不知道,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玩,原来古装故事还可以这么拍。
用古装的表现形式串联上现代的故事版本,用古装的人物设定嫁接现代的情节元素,这也许是这部古装喜剧电影最为特别的地方,也是导演设计最为巧妙的地方,既规避了拍摄后的审查风险,又突破了古装剧集的全新演绎形式,借古讽今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语言上的混搭与浮夸,可能是这部电影为演员充分进入角色使用得又一必杀技。
郑恺饰演的北宋屌丝男青年司徒耀祖,也可谓算得上从小就习武的正派名门弟子,只不过略显悲催的是他被同村的富家公子打击后,坚决辞掉这个超级杂役的工作,决心进京赶考,但怎奈何朝廷的腐败、官场潜规则、徇私舞弊只比村里有过之而无不及,让其名落孙山那绝对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但你还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司徒耀祖万念俱灰、一筹莫展之时,他阴差阳错的成了宰相的义子,本想着今后终于可以仕途坦荡,谁知等着他的却是一个更大的阴谋,在假的不能再假的一场比武招亲的大赛中,司徒耀祖一路过关斩将被选为皇帝的驸马,并且首个任务就是要远赴大理去营救被暴徒劫持的公主。
好在这一路囧途不止他一个,与潘之琳饰演的歌妓王二丫以及孙坚饰演的丞相公子张鼎鼎和余思潞饰演的女汉子王翠,四人共同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历险之路。
要说古装喜剧的搞笑,不比现代喜剧,它可以即无厘头又夸张奇葩,反正你在几百年前再怎么折腾都不会与现代观众找到存在感,不如折腾出些啼笑皆非的花样来,这样反而更容易引起以古讽今的共鸣。
其实《江湖论剑实录》表面上看似是包裹了一颗喜剧的糖衣,但是它实质的内核绝对称得上是颗犀利的炮弹。
电影并没有只停留在浮夸的喜剧电影表象,而是把关于现代社会中热议的社会关注点加到电影中。
拼爹、潜规则、豆腐渣工程、行业垄断、反腐、滥用职权、职场生存、黑中介、高房价,用这些在现代观众眼中熟悉到极致的内容,用黑色幽默也好,过度演绎也罢,给这部古装喜剧找到了现代社会的立足点,当然定位精准的笑料,显而易见的笑点,忍俊不禁的笑果达到了高度统一。
用“实录”的方式,在戏里戏外穿插,在内心与行为中跳转,也算这部电影的一个尝试,用访谈、解说的形式作为剧情走向的辅助,看似是给演员的内心戏省了不少劲儿,也更加重点直接的直戳要害,但看似应该演绎的时候,用说的形式直接表达内心的想法,也很好地对接了现实以及内心。
这为电影与社会热点接轨做了很好的铺垫,让观众在哈哈大笑过后也可以多些真正的思考,也从视听的角度让观众觉得郑恺和孙坚的角色真是更贱到家了。
每一部电影它都有一个潜在的需要表达的价值观包含其中,每一个故事它都有一个中心思想需要表达,而对于《江湖论剑实录》来说,它很好的利用了电影90分钟的时长,充分输出创作者对于当下社会问题症结的剖析,让人感同身受在这个吐槽无力的社会中的无奈。
让你骤然发现,也许你坐在电影院的一个半小时,当你成为电影中古代人的后辈,再回过去看我们现代人正生存的年代的遭遇时,可以用旁观者的心态为之木然一哂。
总之,一部轻喜剧电影,让人能在悲催的故事中享受欢乐,在受挫的过程中饱尝励志,在磨难的经历中收获乐观,这当然是件相当值得的事情。
不太会写影评,随便写写,各位随便看看。
总体3星。
故事比较粗糙,可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没有整理好。
影片中用搞笑的的方式,讽刺了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拼爹(武举不公),势利眼的社会(传音道长),金融的坑(基金的坑),性别歧视(王翠女扮男装),虚假的政绩工程,官场百态(花衙门的钱走自己的关系、懒政)等等……这些是普通人身边大量存在,都活生生的例子。
还有驸马阻止主角找回公主,全部都是王朝的内部矛盾。
对其中的一个小事特别感同身受:张二河让主角猜 东西在左手右手,实际上是左边没有、右边也没有,最后两边确实什么都没有。
这个故事像极了画给普通人的饼:看似给你了选择,其实什么都没给。
角色也都挺好的,二丫真挺好看的,张鼎鼎也很好玩。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搭配的各种不和谐。
剧中配乐的英文歌,不合时宜的搞笑和不好玩儿的包袱,让这部片看起来很乱,比如传音那段,就是为讽刺而讽刺,对这个剧情没有什么推动作用。
这电影吧算是闹着玩的,没什么正经,所表达的东西太繁杂。
把一些现代社会问题映射到古装剧的电影题材已经不新鲜了。
情节脉络不明朗,东一头西一头表演完全为了搞笑而搞笑,虽然反映问题了,但是没有内核,很浅显,让人笑过之后没有反思,没有感动。
总体来说如果就图个乐儿的话,这定影还是很搞笑的,尤其胸大肌很浮夸那块儿。
笑喷
不知道是因为审核还是经费的原因,我总感觉电影的前30分钟可以说是一代神作,但往后的剧情除了几个经典片段以外,实在是难以令人满意,甚至可以说是烂尾了。
影片有许多引人深思的讽刺,是借古讽今,是针砭时弊。
如果说这部剧是一部喜剧,那么它的内核其实是悲剧——揭开那些被遮掩已久并且不敢提及的社会阴暗面。
对于这些阴暗面,我不认为这是夸张,反而认为这是写实,抑或是有所保留。
我原本以为自身才华最重要,后来觉得所谓的名门正派最重要,但现在才发现所谓的“才华、努力和坚持永不放弃的信念”在现实中往往难以抵得住那一句“家父张二河”。
但这反而是现实。
实在是不想沉溺在每天快快乐乐的虚假谎言中,或许阴险和肮脏才是现实本来的面貌。
很难以接受这部电影以虎头蛇尾的形式完结,希望有一天能够把后半部分重拍,把当年作者和编剧真正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或许这需要时间,但我愿意等待。
这部电影可能早诞生了十年,也可能很多人就是不喜欢讽喻的作品。
就像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不为人们所认同,龚自珍的呐喊在清末的行尸走肉当中显得如此无力。
但我想太阳终究会照常升起,我希望并且相信社会中的黑暗会逐渐减弱并最终消亡,或许这需要几百年,几千年,抑或是上万年的时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偶尔在浏览器看过几个小片段感觉挺有意思,就千方百计找到这部电影看完,这些年好久没一口气不快进看完一部电影了,也许小时候看这个电影就是搞笑,20多岁看的话就是无聊,但是到今天看来,感触颇深,也难怪有些人会说你带着经历去看好多事情他就不一样了。
也正巧刚听完大唐盛世三百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黑格尔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没从历史中学到教训。
看完有下面几个感悟:1.想成功你得有勇气去闯,你连闯的勇气都没有,谁还能帮助你成功,你还得坚定信念抛去杂念,这个电影里面司徒也确实是成功了。
如果是我的话我估计就跟二丫在一起了。
2.想赚钱你得拉得下脸,还得有些才艺,才艺不分高低贵贱也不一定非是手艺,现在很多大网红高雅庸俗不论但就是才艺而且拉的下来脸。
3.想混的下去你得有行走社会的本身,还得有利用价值,司徒的成功也非偶然,如果他一点本身都没有,估计早死在路上了,如果没有利用价值,张二河还找他干啥。
4.俗话说遇良人先成家,遇贵人先立业,但有时候这两个也不是不矛盾的,遇到贵人是个立业的好机会,但你有可能错失良人。
人生就是这样有舍不一定有得,这就看你的选择。
5.没本事别瞎晃荡,张鼎鼎的家境应该是很多人一辈子也到达不了的巅峰,可是不懂得珍惜,虽然剧中没写结局,但未必会是善终。
6.以前的信条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现在的信条是:尽人事听天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剧中张二河位居人臣,风光无限,最后也难逃下台,司徒也确实是成功了,但是刚位居二品次月北宋灭亡了,世事难料,这难道不是命数。
命中有些是早早注定的,我们不能听天由命,但也很难逆天改命,也只能活在当下,努力活着。
以上是个人言论,如有不当敬请谅解!
针砭时弊,借古讽今,还用了DV自录形式,有点意思。
剧情硬伤不少,表演有些浮夸,制作更是粗糙,但笑点还可以,比较实在。而且荒诞的桥段却都映射着社会的真实。
我爱戏里的每一个角色,包括那两头大秦国的矮脚马!!!!贱死了!!“令郎的表演为何如此浮夸?”“令郎的胸大肌为何如此浮夸”!!——张二河;“拿什么顶着我!?”“暗··暗··暗器”····——张鼎鼎;“爹,你不要再说普通话了,你说普通话太醋溜了”!——张鼎鼎
余思潞
没有评价那么差,起码自圆其说,三观端正,鼓励
虽然我确实笑得出来,也看得出导演有点想法,但平心而论,微博段子汇编能叫电影么?
挺有诚意的喜剧片;不时乱入的英文bgm有种诡异的萌感
低成本,渣化妆,渣镜头,冷笑话
这到底是演的什么玩意
不值得看,最大优点是够短,没浪费更多时间。好多恶俗的梗
忘了片名和演员 通过各种线索花了整整一小时找到的电影 这么坚持不懈给它打差评的原因是这是我第一部在电影院中途离场的电影 烂到令人发指 一分给孙坚的颜
b站9.2分,没看下去,也没看下去的必要,虽然片名有“实录”,但全程用手持镜头是不是有些SB?连屋内镜头都用手持??也不能拦着他们喜欢,毕竟又没有妨碍到我,可是有人喜欢这种电影真的让我感到愤怒,好片不愿意看看不下去看解说,烂片看得津津有味,这下可好了,好的片子反而被淘汰了,而烂片被当做模板,发扬光大了,别再说什么支持国产,恶心🤢了
一部中国古装电影,背景音乐竟然是英文歌,而且还不违和。轻轻松松的江湖喜剧,用反讽的手法来告诉大家平凡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故事朝代我以为是明朝,没想到是北宋末年。
幽默像水,是灵动的。为搞笑而搞笑未免僵硬,不能推动情节发展的废戏太多了,就显得闷了…
导演必然看过勇士闯魔城
丫真俗啊 拍不明白电影去拍快手吧 梗还挺多
轻松一下,不用较真儿。人物,情节都不着调,当小品看。
说实在的挺不错的一片子啊。无厘头又充满讽刺,比现在的恶俗喜剧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挺尴尬的。感觉导演像街头谈政治的大爷。
昆明话加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