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者,被害人
Victim(s),Jia Hai Zhe, Bei Hai Ren
导演:季竹青
主演:黄璐,韩家濠,林健文,陈浩严,林奕廷,傅显濬,许安植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吉隆坡的德诚华人高中附近发生了一起连环杀人事件,单身母亲刘梅(36岁)的高中生儿子辰辰(17岁)被列为杀害同班同学刚子(17岁)的头号嫌疑犯,下落不明。被害人刚子的母亲顾毓芬(40余岁)面对儿子的突然死亡精神恍惚,生活陷入僵局。作为被害人的母亲,顾毓芬成了所有人同情的对象,而作为凶手的母亲,刘梅却成了众矢之的。 ..详细 >
实在难以称其为“电影”。视点分散,演技和调度都太尴尬,好像根本也没做美术,感觉所有环境都缺乏真实感和生活感。当然最重要的是事讲的太多,陈词滥调充斥,完全能预料到所有剧情走向,人物没有任何共情性。题材还不错的,但如何讲好这个题材太难了
从两个母亲的视角作为切入,从一件高中生杀人事件回溯了整个校园霸凌和网络暴力的事件。看完没啥特殊感觉被情节设计“反胃”了一下,给了四星因为最后起舞的镜头让我产生了稍微的满足感……
眼睛看到的是“实事”,但未必是“真实”。现实题材的电影,眼前一亮,最近看FIRST的第三部电影,也是最赞的一部!
校园霸凌太可怕,两个母亲的选择也让人钦佩
FIRST 2020/07/30 三个人既是加害者也是被害人,看得出来导演想从两个母亲之间展开,但最终观众看到的还是少年的故事。摄影略作。但总体观感比少年的你好很多,聚焦的校园暴力大于青春情爱和同性但又不失看点,最后希望能上院线。
真实 细腻 期待,应该说是祝福,请一定上院线。
受害者可能是施暴者
看过的人不多啊,故事不错,揭露校园黑暗,值得一看。
2.5⭐希望不再有校园欺凌
#first14th# 贾樟柯老师让国内一众文艺片导演的结尾都来了一段舞蹈
为了最后两个母亲的选择,也要值得这个分数
很喜欢,剧本获得了台湾的某个剧本奖,拿到了资金才最终能够拍摄出来。尊重季竹青导演,这才是真正的校园暴力电影,用青少年儿视角折射成人社会的虚伪、冷漠。与之相比更觉得《少年的你》多么庸俗垃圾
《资本者,喜剧人》该片向我们展示了,资本永远在所有人头上拉💩电影节也不例外。剧本本可以发展得很好,建议换个导演导。
平铺直叙的马来西亚莉莉周,有些想当然的把电视里的社会新闻,加点人物背景,就陈述出来。社会批判力度很弱,更别提完全不存在的艺术表达。难得的是,把全华语地区高中男生的“暴力游戏”阿鲁巴,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了出来。
垃圾
可以看到扎实的导演功力,但是故事的重心稍有些多了,其实不必写的面面俱到,把更多笔墨给两位母亲的戏更容易出彩。
说不好是不是不符合对凌霸题材的政治正确?一切元素都很尬,一切元素都用力过猛,还刻意加了同性、性教育等等所谓"猛料",表达欲太露骨,太直白,真的无法入戏。
#14th FIRST# 剧情单元-亚洲首映。黄璐带着马来西亚周冬雨和马来西亚董子健演的马来西亚[少年的你]。尺度比国内大,所以能拍到同性恋、强奸、霸凌等等尺度较大的戏,因此在动机上做得比较有层次([少年的你]就是只能把心思用在手法上);加上还有上一代的交锋,也在文本上比较厚实;但视听呈现上实在是比较八点档电视剧,还是导演思维和工业水准的问题。
#14th first# 3.5 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first第一次票选给五星,但并不是因为这片确实能拿五星。通篇沉浸在一种莎士比亚式的宿命论,一种宿命式的悲剧的语境当中。同时文本和人物又是极胡波式的“我们还要活着(被伤害)多久” 我强烈怀疑导演参考了《少年的你》,这样的揣测无疑是恶毒的且不礼貌。但是正如我和朋友讨论时所提到的 少年的你2.0 因为它真的在剧情上 结构上都无限接近少年的你(校园暴力 相似的暴力形式、场景 拍照威胁 原生家庭的破损而导致的孩子的撕裂 人性的灰暗) 说起人性,如果我是主创我会选择让宸宸妈妈公布女生被(说出来会被和谐)的视频,我对人性是不信任,甚至可以说是强烈怀疑的。 而这部影片对网络暴力的触碰和之前提到的宿命式的悲剧也让它在我的心目中超越了少年的你。
优势在于剧本层面。用“杀人案件”回溯“校园霸凌”,在青春范畴内正面校园霸凌,具有批判意识。编剧有意识操控观众心理,先对加害者及其母亲持厌恶态度,再做剧情反转,由他们的遭遇转而产生同情,反思谁才是真正的加害者和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