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少看日本的电影,但是最近看了几部感觉都非常不错,日本电影给人的感觉和日本这个国家给人很不一样,提到日本我想起的是抗战、武士道、村上、经济发达、严肃、礼貌、可恨。。。。。
苦役列车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的真实人性化。
北町贯多一直以自己是性侵犯之子而深深地自卑,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归结到这个原因上,都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自己是初中后就肄业的,有时看着北町荧幕中的形象,我都想疏远一些的好。
但是当北町看到了曾经自己都不上的高桥可以再电视上唱歌,他受触动了,于是他最后终于有有勇气拿起笔写一些东西了。
剩下的唯一的兴趣就是读书了,就是想写一些东西,仅此而已无关乎成功,就这么简单。
生活,或者说活着,对北町来说,就是个惩罚,深陷无尽的黑洞之中。
片尾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死了似乎也无法解脱,耳边的催租声仍然不绝于耳,可是你的梦想呢?
也该是身体力行的时候了,别再等了。
男主演技一流。
看片前了解的信息:这是一部私小说改编的电影,原小说获得了一个大奖。
在此基础上,大概了解了一下什么是私小说。
简单来说就是取材于作者本身经历背景和经验创造的小说。
(原著作者西村贤太也是中学辍学,有过犯罪前科,30多岁开始写小说)即使如此,在看片的过程中,大部分时候还是处于无语和抵触的心里。
因为男主角太让人讨厌了,这描述的都是怎样操蛋的人生啊。
举个例子,就好比你非常喜欢吃甜食,尤其是蛋糕,简直爱到不行。
现在有一个有名的蛋糕师傅给你亲在做蛋糕吃。
当你感到无比幸福的时候,却拿出来一坨大便形状的蛋糕,就连颜色细节都极其相像。
唯一庆幸的就是这个蛋糕的味道还是极好极好的。
看这部片片子就好像那时“眼泪止不住流淌的吃完了一坨大便样的美味蛋糕”从一开始,导演就没打算把男主角给掰正过来(只是试着还原一个人的生活)。
像其他大部分电视电影那样,甭管前面男主多让人恶心,至少也会来点励志的情节,翻身一把,在最后透露那么一点光明和希望,让观众看的舒服点。
森山未来饰演的男主角真是本色出演,活脱脱的loser形象,无赖撒谎拖欠房租4个月,临走还要往人家出租屋里拉屎。
爱嫉妒,乱说话,不考虑他人感受,喝多了耍流氓,矛盾,情绪不稳定……而在此基础上,主角那份善良的本性简直被反衬的耀眼,让人多多少少能够原谅。
爱唱歌的配角大叔(自从看过《我们都是超能力者》里TENGA大叔的本色出演,他演的其他角色,我都很难再直视了,总是莫名的想笑)算是小插曲,最后的上电视也多少让影片的基调不那么让人郁闷,好歹励志了一把。
结尾的沙滩坠落是亮点,让人恍恍惚惚,和前面那段清晨的裸奔相呼应,一下子把影片的逼格提高了。
总的来说,即使不那么愉快,也呈现了一个完整的还算有趣的故事。
日本有一个文学传统,“私小说”,从太宰治以来,说自己生活的如何如何“丑陋”与“反常”,反而是在市场中可以大卖的一个噱头,获奖的一个由头;同样由此,在日本喜欢改编小说的惯例下,电影中也有这种自传私密的倾向。
当然也有反感的,比如村上春树就有些看不起这类小说,毕竟,虽然是现实主义的事情,但依靠的自己太近太近的后果,往往是反而对这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只有茫然痛苦,没有答案而已。
根据西村贤太的私小说《苦役列车》改编的电影,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主角是浑浑噩噩,牢骚满腹,性欲充沛,活着类似动物一般的情况;他拥有的是“发情”,在现实生活中,看过去,就是属于绝对没有任何向上改进可能的人物;过着没任何希望的工地装卸工的日子,一天接着一天,如此而已。
这就是一个日本19岁辍学生的故事,他觉得他的人生灰暗,现实是,他其实确实在阴暗的控制下,他唯一的爱好是看小说,他有了两个朋友吗,然后在自暴自弃下,以卑劣的形式,他又失去了他们的关怀。
这电影中,男主角看上去真没有一点“可爱之处”;嫖妓,去风俗店,借钱不还,租居没钱,还是一个最低级的搬运工,没前途没收入,真个是一个“衰人”,是一个人们平常意义上称之为:绝对的人生失败者的家伙。
——这其实用目前流行的话,这人有点“丧”;过着是狼狈不堪无希望改变的日子。
其实这个别样的苦涩荒诞的青春故事——看上去有点丧,有点悲惨的生活,真是作者的真实写照,但好在,作者依靠顽强写作,走出了这个个人悲惨的“粪坑”一般的境遇,而小说《苦役列车》则获得了芥川奖。
那是日本一个很有名的文学大奖,它给出的理由是《苦役列车》是“不顾一切拼命挣扎的文学”。
真是这样嘛?
《苦役列车》中描写的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也许标志着“丧”成为一种公开的个人态度可能;类似的情况在中国电影中,只有路内小说改编的电影《少年巴比伦》中的青工路小路在工厂生涯中没有希望能够比拟;而且相似在于,这里面的两位主角最后都以成为“小说家”,来去对抗这一惨淡青春的无望。
——总之,这一发达资本主义下的歪歪倒倒中的青年的成长史;在人生道路上的磕磕碰碰,已经歪出了正常的青春“轨迹”,然后把自己的“伤口”扒出来,给人去看的意味是什么?
可以说,好比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中一语道破,好孩子“千篇一律”,坏孩子,有问题的孩子才是人人不同,各自活出了各自的“精彩”。
在坏孩子的青春日子里面,比起好孩子,他们的艰辛要多许多,在残酷的升学的阶梯上,《苦役列车》中的主角早已经失去了这方面的任何一点奢望。
——但每个人的青春总还得一步步自己走过去,这样的卑微的青春,很少能有自己的“个体表达的话语权”,而作为外在旁观者,对这类坏孩子的天空与世界,明显是带着有色眼镜去描绘,被弯曲、被丑化,被不理解。
但其实不同于升学路上一路顺风的好孩子,他们想改变生活,有所变化,确实是“拼了命的挣扎下的去生活”。
他们的隐秘于心底的理想主义,确实不甘现实,但要求付出的个人努力是巨大的。
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的这类孩子归于浑浑噩噩的生活;过完了青春,彻底的沉沦,于是他的这种无颜色的日子在之前是没有“话语权”被引起关注。
——问题在于哪里?
这一坏孩子的天空,其实更应该引起关注与理解,能让坏孩子去变成好孩子,靠的是什么?
——电影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不懈的个人去梦想和对于自我爱好的不懈努力。
比如《少年巴比伦》作者路内曾自嘲是当代作家学历最低的一位,只是中专毕业,目前是现代青年作家的领头者,《苦役列车》的作者更差,辍学在初中,这是不是要比谁更惨淡;路内的书里面就是一个青工的成长史;比起《苦役列车》的作者,纯洁无邪多了,那里面是一种苦涩的笑话的口吻叙述,《苦役列车》的生活则更是现实冷酷和猥琐的多; 正如《苦役列车》中的男主角回头描写不励志的状态,最后还是要回到被激励“范例”的存在可能;直白说,人于是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梦想主义”的激励,哪怕看上去这梦想只能是一个“奇迹”,《苦役列车》就是叙述奇迹的前因后果,告白的是人在卑微时候,总是需求“爱”与“友情”的支持,以及个人那一点微小的“希望”来过活。
当然好玩在于,这些个青年往往通过作家梦来实现个人的命运改变,比如《我的野蛮女友》,也是牵牛的作家梦得以实现来结束;但现实是残酷的,市场就这么大,哪里允许有那么多作家存在。
—— 所以,从另外一方面讲,我们给予这些青年能改变命运的机遇太少了。
中国有庞大的“打工群体”,在一旦升学的阶梯道路的无望下,什么能被青春拥有,能让他们依旧有改变的希望。
这种状况不能完全靠“叙述悲惨”的作家梦来独力支撑。
当下青春电影很多,但大部分时候,是讲所谓校园生活的,但这样“另类”的“丧”存在,也是一个很“刺激”的现实;在怎么“惨”和“丧”的挣扎背后,总应该是还得有那么一点点希望的存在才行。
个人自己奋斗是一方面,潘多拉的最后一个魔盒放出来的东西,如何能真正有所帮助,我们也许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每个人的青春能归于有某种希望的可能。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逛风俗店,无所事事又外加言辞粗俗不堪。
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子的主人公的青春。
贯多因为自己家庭从前的一些不堪的往事就妄自菲薄,好像全世界都看不起他似的。
在导演的镜头下,这样的人是如此一个平凡、卑微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拿不上台面的人物。
但是电影本身却通过呈现这样小人物的挣扎来讲述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从最初百无聊赖地走出偷窥屋,到交上了一个人品不错的朋友,再到接近自己梦寐以求的姑娘,和朋友们一起到海里游泳,再次堕落。
一切是如此令人唏嘘,却又对他充满了期待。
一个好故事啊,据说还是根据自传改编的,如果真是如此,那本自传又是何种深刻的批判呢。
不知在哪看到过:梦想这种东西,虽然看上去难以实现吧……但如果只是因为此而无所作为,那么什么也不会改变!
电影最后,贯多挺直了腰板呢!
声明:非专业影评人,就是写着玩儿,喜不喜欢您随意就好。
近期阿duang准备推出【看电影●读小说】系列,梳理下自己的观影历史。
当然,并不奢望能整理多少,毕竟阿duang是个很懒的人,有一部是一部吧。
本片改编自日本小说家西村贤太的同名小说《苦役列车》,荣获2010年日本文学芥川奖①。
电影上映于2012年,入选当年日本电影旬报②十佳。
影片讲述了一个很丧的故事。
主角北町贯多(森山未来饰)上五年级时,父亲犯下性侵罪,全家自此分崩离析。
自暴自弃的北町贯多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了工作,没有学历的他只能靠当搬运工卖苦力为生。
没有朋友,家人也不在身边,每天下班后,贯多就靠买春和喝酒打发时光,唯一的兴趣是读书。
在工作中,他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日下部正二(高良健吾饰),这个名字,嗯,的确很日本。
活泼外向的正二像一束阳光照进了贯多的生活,让他对生活重新产生了希望。
然而,在慢慢相处的过程中,贯多发现了自己与正二的生活的格格不入。
终于,在一次聚会中,酒后的贯多因出言不逊,与正二两人不欢而散。
失去友谊的贯多,鼓起勇气去找自己暗恋的书店女生樱井康子(前田敦子饰),也惨被拒绝。
北町贯多重新回到了那个一无所有的自己。
影片结尾,贯多拿起了笔开始了写作。
本片的主角北町贯多大概是少有的那种让人很讨厌的主角,优点没几个,缺点一大堆。
首先是意志力薄弱,猥琐堕落,好吃懒做,却又贪图享受。
贯多初中毕业后,都快十九岁了,一直没有个稳定的工作,由于学历低,只能找些体力活,如果能安安心心的认真工作,虽然薪水少些,倒也可以好好过日子。
却染上了酗酒和买春的不良习惯,所以多年来也没攒下什么钱,经常出现拖欠房租被赶走的事情。
其次是敏感自卑,嫉妒心强。
影片中出现的正二也许是贯多唯一的可以称得上朋友的人,他的出现对于贯多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贯多心中的黑暗,唤醒了贯多对于生活的希望。
然而,正二最终跟贯多的分开,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两人决裂,表面是因为一次聚会中贯多不小心酒后失言,用脏话侮辱正二和他的女友,这是意料之外;然而,即便没有酒后失言,贯多恐怕跟正二也会渐行渐远,这是情理之中。
原因是两个人本就是不同世界的人。
一个阳光积极向上,一个猥琐自甘堕落,也注定了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
尽管北町贯多这个角色不会讨人喜欢,但阿duang却觉得这个角色最大魅力就是真实。
如果抛去父亲作为强奸犯的极端设定,贯多其实就是一个有着诸多不完美的普通人。
也曾想过改变,只是没有勇气;也曾想过敞开心胸,只是害怕受伤;也曾想拥有友谊,拥有爱情,却早已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也曾想过上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却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当然,阿duang在这里并不是想替贯多洗白,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贯多把一切责任归咎于父亲和命运,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影片中,正二也指出了这一点。
所以,与其说是犯下罪恶的父亲摧毁了贯多的人生,倒不如讲是贯多自己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只是,作为观众的我们,怒其不争时,也别忘了,贯多也只是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脆弱和不堪,也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哪怕那只是个幻想。
北町贯多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本身一无所有,渴望友谊和爱情,却又封闭自己,只会抱怨命运不公,不去改变自己,不敢面对现实,选择用买春和酒精暂时麻痹自己。
所以,对于他而言,人生宛如一列充满苦役的列车。
所幸,他还有唯一的兴趣——读书。
也许只有在书里,他才能找到对生活的希望和幻想。
影片结尾,贯多拿起了笔,可以看作是开始了对命运的抗争。
这个角色由日本知名演员森山未来饰演,演技相当了得,把贯多的猥琐自负刻画的淋漓尽致。
本片风格写实,镜头大胆,展现了日本底层的灰色生活。
同名小说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也很出彩,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读读。
下期预告:电影《孩子王》,改编自阿城同名小说,导演陈凯歌。
本期就到这里,回见。
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观影感受,理性探讨,喷子勿扰,谢谢!
注:①芥川奖是为了纪念日本大正时代的文豪芥川龙之介(1892-1927)成立的,要求作品是纯文学短篇作品,是日本文学界很出名的奖项之一,有点儿类似中国的鲁迅文学奖。
②《电影旬报》是1919年7月创刊的日本电影杂志,也是日本最古老的电影杂志,是日本很有权威和影响力的电影奖项
个人公众号:阿duang看电影
看过中岛哲也执导作品《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观众都意识到一点——操蛋而卑微的人生也是人生。
所以最近在观赏根据芥川龙之介奖得主西村贤太的自传体小说《苦役列车》改变的同名电影后,越来越觉得那些作践过自己人生的人,才真正品尝到了生活的原味。
在这部山下敦弘执导的影片里,勾勒了一位名唤北町贯多的19岁青年,因父亲犯下强暴罪,使得他的人生从童年开始就被彻底搅碎,以至于长大以后也只能成为“屌丝族”中的一员。
这位北町先生住两坪大的破公寓还坚持拖欠房租,靠去廉价色情屋解决性饥渴,每天打零工赚5500块哄饱肚皮,在如此落魄的环境里,他万念俱灰,苟且偷生,几近任性地沉迷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状态。
这样的屌丝在现实里也许并不多见,且相信大部分人碰上了,也会远远逃开。
有趣的是,当他们被通过影视作品包装之后再推出,却又显得非常之可爱。
没错,和松子一样,北町基本上是个“社会多余人”,抱着混吃等死的心态度日,但正是这种心态令其领略到社会最底层的风景。
那是一个有人情味却又极度功利的世界,被安慰的同时又会遭笑的世界,女孩愿意和你做朋友但绝不会爱上你;哥们儿愿意借钱给你,陪你喝酒聊天,但下意识的还有些瞧不起你。
因为北町这样的人总是缩着脖子做人,绝望感导致他们不相信未来,于是不停服人生的“苦役”,进行自我折磨。
在励志、纯爱、与重口味齐飞的日本电影里头,《苦役列车》区别于它们而存在,它放低姿态,和片中那没出息的屌丝北町一起蹲在最肮脏的繁华街头看世态炎凉。
巧的是,男主角森山未来曾在日剧《桃花期》中也演过屌丝级的男主人公,但相形之下《桃花期》要意淫得多,让屌丝男受到软妹和御姐们的轮番倾慕。
北町这个角色却让森山未来吃尽苦头,全片从头到尾他都“享受”打工、吃饭、光顾色情场所,及挨揍的“乐趣”;其实每个孤独感爆棚的人都能从北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们或者混得没有他惨,但被房贷、人际关系、职场斗争等琐事消磨了理想的人们,也许早就是潜意识里的北町,绕开了“励志”的站点,直奔死亡而去。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苦逼的人生又何尝需要?
现实里每每看到身边那些混得极差,靠借债维持生存,被形容为“没出息”的人,其实都正在“苦役列车”上埋头前进,他们看上去毫无希望,像垃圾一般颓废,然而也许心底尚有一星唤作“争气”的火苗在悄悄燃烧,时机一到可能就会燎原。
正如《苦役列车》上的北町,在被人剥衣服丢进郊外荒草地之后,他鼻青脸肿地回到仍欠缴房租的蜗居里,开始奋笔疾书,开创新的人生。
受的苦已经够多,人生经历已经够“传奇”,屌丝逆袭的时刻终将到来!
宫部美雪曾写过一部叫《火车》的推理小说,描绘了一位登上炼狱“火车”的女人悲惨的人生经历,这个女人是没有回头路的。
但登上“苦役列车”的北町却可以重新开始,因为“苦役”是一种修行,可以让你变得无畏。
如果问我誓死和什么样的人保持距离,回答就是北町贯多。
太过标准的垃圾形象。
全程代入剧中的女性角色里:只要我不和他立马撇清关系,我今后的个人安全将一切成谜——我可能被他跟踪、死缠烂打、强奸或者是当众说点关于我的下流话恶心我搞臭我。
所以我搞不懂康子为什么会原谅一个第一面就要去她家,第一次握手还没有边界感地弯腰舔了她手背的男人。
看了评论说康子的形象是电影加入的原著没有,是为了给贯多的人生加一些光芒……其实没什么必要,现实里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人想要给他带来点光芒的。
光芒的另一半男二,其实也不是特别完美的男性形象,所以才能和贯多产生些友情。
因为男二虽然道德感高于男主,但他处于摇摆的状态。
受些缠磨的话就会偏向罪恶的一方,但他的聪明和帅气助推了他认识了人生走在正途上的人,所以他又摇摆去了正当的一方。
代入男二的女友来说,只能说嫖客的朋友也是嫖客这句话真的是无比灵验。
剧里提到贯多唯一的兴趣是读书,我一直以为是诓骗康子谋取好感的借口,因为全剧都没有表现出他爱好读书的地方。
除了几处和康子相关的剧情。
如果是聪明的努力的勤奋的人却没有找到自己的生活,我会觉得很可惜很难过。
但如果是男主这样,不聪明也不优雅,不谦虚也不尊重别人,一切事情都由他自己搞砸的人,我一点都不觉得同情,只会思考如何在未来的生命里一次也好,都不要见到这种人。
最后看到工伤大哥去唱了歌,出人头地。
他也一鼓作气奔向家里开始写小说。
这点倒是很像看到别人成名后努力模仿他们的我自己。
影片改编自西村贤太的同名私小说,主人公明显带有作者的影子,为了每月的房租发愁,嫉妒心始终作恶,过着贫穷孤单的日子。
对于有文学基础的影片,多少还是让我有所期待,特别是有一定年代背景的影片我都及其喜欢。
故事发生在昭和六十一年(1986年),年仅19岁的北町贯多(森山未来饰)高中辍学后便前往码头打零工,沉溺于风俗店与酒精之中,15岁就和妓女发生关系。
因为五年级时父亲因强奸罪入狱,使得贯多性格自卑、暴躁、颓废。
在打工时遇到了职业学校的日下部正二(高良健吾饰),令贯多感受到久违的友情,但是,当看到日下部的未来有很好的发展时,事业无成的贯多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对生活丧失信心,对一切积极报以不屑。
前田敦子在影片中符合了偶像明星转型为演员的特征,安排湿身戏水、强吻等出位戏份。
当初导演挑选AKB48之中的柏木由纪,后被秋元康钦点长着昭和时代面孔的前田敦子出演,因此促成了如今的『苦役列车』。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比日本观众提前欣赏到本片,无比荣幸。
在欣赏正片之前,我看了多遍预告片误以为这是一部轻松幽默的励志影片,抱着这样反差极大的心情,越看越压抑沉闷感到出乎意料。
男主人公语不惊人死不休“我可以上她吗?
那个地方一定很香吧?
”起初不理解『苦役列车』为什么被映伦评级15+,现在我算是大彻大悟了。
其中在风俗店也出现妓女露点的镜头,以及黄色词汇。
大呼这在国内影院见识到种种一幕绝无仅有。
放映厅后排一角都是AKB48的阿酱粉,每每出现偶像都会报以惊叫,在此我可以告诉各位本片可不适合追星的心情观赏噢!
可能是导演太写实的缘故,即使一觉醒来还深深思考着影片,庆幸自己还是周围的朋友都很正常健康。
主人公贯多之所以没有朋友、金钱、女朋友一切都归根于他的自卑。
觉得人生就是在吃喝睡,满足性欲足矣。
眼中不容人家有好的发展与未来,口无遮拦把人家伤得遍体鳞伤体现自身嫉妒之心。
这一切的造成归咎于父亲在他小时候因强奸而入狱,使得他心理开始变得扭曲而自暴自弃!
再说说LED屏的中文字幕总是慢一拍出现,只能简略看影片内嵌英文字幕以及听简单的日语对白。
演职员表出现时放映厅并未亮灯,这一定是组委会的要求,影院也很好地落实。
实话说『苦役列车』真的很难鼓掌,但出于对字幕翻译工作人员以及组委会的感谢,我带头鼓掌其他观众朋友们也得到了响应,我很高兴。
贯多迷茫颓废,唯一爱好是阅读,没有理想或者说是不敢想,内心自卑。
瞧不起搬运工大叔的唱歌理想。
后来大叔出事,再不说理想,说人生只是吃饭睡觉翘辫子,可能每一个人处于重大变故的当儿都是颓然,恰恰那时贯多浮出想写作的想法并和大叔说,当然被瞧不起。
三年后,贯多一如既往潦倒,失去了朋友,在电视上看到大叔站在歌唱比赛的舞台上,然后开始写作。
理想可能是一个很遥远很可怕的东西,很多人为此折腰,更多人甚至不敢跨出追求的那一步。
而,说真的,什么时候都不晚,看行动看缘分,有时契机到了什么都发生了。
你得追呀,慢慢积累,运气实力都是,你懦弱放弃,几年后你只会想:要是当初如何,我现在如何了。
现在再也不会嫌弃那时的晚,说到底何时都不晚,努力吧少年。
从头坏到尾,丧到尾。。。
被嫌弃的贯多的N年。贯多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我也是要避之唯恐不及的嘛。看来四方田犬彦八十年代在日本地位颇高。
森山未来被定型丧逼脸那么久,终于有个形象、演技神同步的了。跟《横道世之介》正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森山未来先生的脸就透着一股猥琐色狼的劲儿,为什么能进十佳我不太能理解
无语了😅
偷窥屋巧遇前女友,居酒屋的电视上看到前工友坚持着梦想,前后两次河里洗澡的对应,这种有套路的似曾相识,就是匠气。
男主演的不错,全片到末尾才有转折。虽然是喜剧风,压抑感略重。三星半。
最大的感想是,看上去是人渣的人,脑子里装的基本也是渣渣。内心温暖的阿飞什么的只活在少女漫画里
这里可没有简单粗暴的角色,被拍在地上锤上千次万次,也能拼命爬起来。看着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离自己远去,还有着一丝不忿在里面。浸泡在雨水中,倒在垃圾袋上,整个叙事也开始失控了。或许是手下留情,还是有了温和的收尾。3.8
桃花期和苦役列车感觉真是他本色出演。。原来前田敦子这么难看的啊
完全不喜欢这种电影
钱多了找不到地方花的类型,女性角色相当无聊;实在喜欢森山还是多加一星,话说这厮早早结婚半归隐简直是日影界的损失,潇洒的公子哥就是懒得挣事业啊
悲惨
上次听过上海电影节的故事之后更喜欢山下导演了 BGM赞 森山先生演的也很好 四星
想看原作,快点引进,你看台湾都出过了
最后的结尾戏,是一个相当明亮的高潮,裸身奔跑,怀着美好的想象,再直堕入自己的住处,又一次被催房租的过程中,以一个背影做尾。我很喜欢这部原地踏步的电影,山下敦弘的《不求上进的玉子》同样也是一部原地踏步的电影,那是百无聊赖的自问,今天我的不是我也不想做谁,但这不电影则是每天的我都是我就要做自己,北町贯多就像乘坐在一驾列车上,感受到身边的人都急速的发生着变化,而自己一次又一次卑微又龌龊,同时无法抑制的被无能之怒支配着自己的人生,它是许多人的人生样态。
色调略暗的小清新电影,其实无非就是想说青春就是挥霍和别扭,还有突如其来又稍纵即逝的懵懂友情和爱情。。。森山未来最近演这样的屌丝真是演得太多自己都快变成屌丝代言人了吧= =
上海电影节的票.不好看
1.一个人的情商高低跟爱不爱阅读一点关系也没有;2.不要成为主角这样的人,主角演得还不错;3.人生路上,当你一无是处的时候,友情是最不牢固的;4.结尾第一反应是在写遗书,怎么也不相信会突然光明起来,我可能也在朝着男主的生活走去吧。
屌丝专业户森山未来,这次有了终极屌丝的自然演技,厌弃,放纵,赖皮迷茫,像一条病恹恹的流浪狗,还随时准备撕咬点虚空里的什么,一脸霉气深陷生活泥沼,懒得挣扎,深深触底才能领悟点东西。西村贤太的半自传小说活了。山下敦弘比起上一部《昔日的我》进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