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抛下所有的历史知识或者说文学知识或者说小说知识这是导演自编自导不自演的片子你看到的只是很多和三国同名的人很刚好刘爷爷和曹叔叔也对上了然后刘爷爷依然有两个好兄弟替他吵架并且刚好也有五虎大将男主角是我们的华仔华仔的出场很锉,请原谅我这么说洪亮点稍微威猛一点点,我是指肚子两个老乡一拍即合洪亮点拿了华仔的饼一想有点良心发现于是送了文章一个后面用来点题和忆苦思甜并且兼扯淡的道具——地图洪亮点说:俺的理想就是绕这上面“咻”地跑一圈华仔说:好啊好啊,一起跑于是洪亮点就成了华仔的大哥神棍亮仔捧着个空碗画饼充饥地灌了N口空气后说要下雨就先撑着月亮伞跑路了常山20猛男被箱子里的鲜肉吓坏了觉得神棍很神棍地就去袭营洪亮点抢先锋旗差点被著名坏人给咔嚓了华仔及时出现发挥主角本色著名坏人跑龙套到此结束华仔末了对大哥说:嘘,我是雷锋但是大哥心里的不平衡就此开始时光飞逝,阿斗和老大的两个女人在大哥的护送下成功地失散大哥眼看要找死,华仔脑子一热和脑子比他更先热的飞哥开始比划动作关哥哥的劝架也莫名其妙变成了二打一小刘说不要打了,我是老大,女人孩子是浮云,算了吧当然,只是说说而已华仔假假说要去救人,小刘立马说好,就看你了华仔这就被迫出山成名了其实多低调一人啊关张二人带着一大堆人送华仔去找斗斗后就撤了华仔在一堆男男女女的尸体里找到了很可爱的斗斗往回交任务的路上发现有很多很亲切的叔叔于是曹叔叔带着他的曹神婆小童版在此时出现这次上课的主题是小神婆要学习怎样以多欺少但是没想到华仔在被大铜锤一锤之后小宇宙爆发,与小斗斗合体后战斗力暴增还差点把曹叔叔给踩了曹叔叔很紧张,小神婆很冷静华仔一想自己抛掉了还拿了曹叔叔把剑这下梦里都会笑了于是,交完任务后乡亲们就开始把华仔当作偶像偶像看戏的时候看到了戏台后面的女主角我觉得和男主角有感情戏的就是女主角,恩,是这样的然后女主角在10句对白和三分钟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离开剧组华仔于是从此注定没法有人生的那个管家婆再后来,我们突然发现作为五虎大将的马超黄忠两位猛男在片里第一次出场是如此地惊艳足足有三秒的旋转镜头然后情节介绍一下关羽就死了张飞也去陪哥哥了更加让我们意外的是黄马二猛三秒的镜头原来也是最后的镜头成为全片有名字的角色中镜头最短的两个人于是小刘气死了阿斗长大了在台上用雪花泡妞亮仔无奈地结束神棍的生涯但是依然做着神棍应尽之事关兴和张苞两个笨蛋比阿斗也好不到哪里去还没出场就打开了于是华仔只好再次出来请站亮仔一惊,悄悄对华仔说:龙龙,别闹了你难道不要那些美好的回忆了吗?
然后很惋惜地说好吧,那你去吧这里有两个锦囊,到后面的第一个分岔路口看第一个,第二个看第二个于是华仔带着两个笨蛋和大哥出发了大哥很久没出场了第一个分岔路口锦囊上说分兵华仔不想和那两个笨蛋继续墨迹了于是就分了顺利地遇到曹兵并引到凤鸣山,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被逼过去的然后第二个锦囊的大意是说华仔,我们都老了,让年轻人去杀吧他们把城抢完了也许会回来救你的,反正先坚持三个时辰再随缘吧小神婆现在是大神婆了出场很妖娆台词也很风骚:亮仔那个笨蛋已经分兵了,你让守城的人拖死那两个小笨蛋华仔是我的啦,哈哈哈哈哈亮仔反正没戏份了,丢人就丢人吧于是韩某人在神婆指使下把自己四个儿子都送给华仔做传奇故事的铺垫了还看起来很赚地收了神婆这个干女儿干女儿说干巴爹,我们要玩死那个小华仔于是交战后的尸体送回华仔营地于是我们发现后面一分钟里镜头里每一个小兵的戏份都比黄马二猛多不管是感情戏,pose,还是台词然后华仔崩溃啦,就出来和神棍亲热,啊不,搏命然后顺利被打在马下于是,大家请注意,全片最大的亮点出场啦!!!!
洪亮点看到兄弟有难于是骑马冲出去,大喊:“别怕!!
有大哥在!!!!
”然后全片最大的亮点顺利出现,我们才发现原来洪亮点才是主角呀然后呢,亮点说完了我就没太多兴趣说了总之就是导演试图煽情未果然后兄弟再次煽情未果然后就ending了恩,好,我扯淡结束……
真正看懂这部电影的少之又少,10几年前看过一次 初看一般,十年后又看了一次有了另外一番感受 尤其是最后一段戏见龙卸甲,罗平安这个角色很多人觉得可有可无,其实这个角色全片的关键角色,他是一个诉说者,一个平凡人的化身,平凡人却有着远大的梦想,“不衣锦还乡誓死不回常山”,这何尝不是大多数平凡人的内心写照。
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但我们平凡人当局者迷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 其实我们就是罗平安,我们也会嫉妒 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 但就是成为不了那个英雄?
可能这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吧。
但英雄真的有那么好吗?
赵子龙被困凤鸣山 得知自己戎马一生 守护的“信仰” 最后只不过把自己当作随时🉑️舍弃的棋子,一生戎马 抛弃爱情到底 为何而战?
于荣光演的韩德为魏死四子,最后关头也是同样可抛的棋子,不过他死前同蜀将一同喊出X国万岁,其实是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死得其所,赵子龙同时也告诉过蜀四将,生不能带你们坐胜利之臣,死业不能让你们做他乡之鬼,你们未来国家光荣而战。
而罗平安为了自己而战 出卖兄弟一心想要成为英雄,没有信仰只为衣锦还乡,我们何尝不是这样?
赵子龙说他走了一个是一个几十年才能走过得大圈,我自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原来天数早有安排,最后见龙卸甲,其实是把一切看淡,常胜将军也好 英雄也罢这一切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他走了一个美丽的圈,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是不是美丽,至于结果老天早已安排好,也许结果也不那么重要,死了这么多英雄好汉三国最后是晋,其实天数早已安排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曹婴说我佛保佑其实这确实是佛的理,
这部电影如果要给评价的话 我的评价是男人一生中必看的电影!
说台词不好的 根本没有理解到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多少人的价值观跟罗平安(洪金宝饰)是一样的?
一辈子背井离乡努力奋斗只是为了衣锦还乡?
至于被喷的最惨的X国万岁 这句台词 我也觉得没毛病,赵子龙生不能带你们做胜利之臣,死也不能让你们做他乡之鬼,为国家光荣而战,这样的价值观已经说明了,所以他们喊出的X国万岁 是电影里这个角色的价值观 信仰,死得其所。
罗平安 为自己而战。
而你又为何而战,为钱,为名,还是为了所谓的信仰?
赵子龙戎马一生,最终到底为何而战?
他一生的信仰 不过是别人手中的一颗棋子,三国多少英雄好汉说也说不完的英雄故事,到头来三国不是魏 不是吴 不是蜀,而是晋的,是不是跟罗平安最后的话很像?
我当兵比你早,你一直叫我大哥,可我得到的却比你们任何人都少罗平安几十年只能原地打转,一事无成,你问我为何而战,我告诉你我为自己而战,我想要的就是回到常山 乡亲们响起你赵子龙 也想想我罗平安。
这估计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吧。
赵子龙说跟罗平安一样,只不过是一个几十年才走完的大圈,既然结局早定又何必执着,赵子龙说他从来不是常胜将军,"没有胜何来败",这或许就是他跟罗平安不一样的地方,罗平安一辈子想得到赵子龙拥有的的执着不放,因为他未曾拥有又怎么放下?
赵子龙他已经拥有罗平安所追求的“执着”但是赵子龙却发现他所拥有的这些 罗平安们所 追求的,是那么的空洞,就好像人们自己给自己设计的游戏一样,我们都沉迷其中,最后顿悟人生,人生不过是个圈,他走了一个很美丽的大圈,到底几个人看懂了?
人生不过是个圈,结局不重要,因为人间走一圈就像一场游戏,其实很多我们目前所追求的名利是没有意义的,天数早已注定又何必执着,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蜀虽败 但不影响赵子龙这一辈子的英雄故事流传千古,最后赵子龙卸下了他的甲(片名叫:见龙卸甲,其实也很有意思,只是拿得起不算英雄,最后你还得放得下才叫真英雄,所以见龙卸甲是真英雄),他放下了他一生的所谓的信仰,责任,名,利。。
因为这一切在时间的长河里都是空的,这一次冲锋不是为了他以往的所谓的信仰。
而是迎接人生最后的任务 英雄赴死 走完人生最后一步,这个圈才算完整的,任务完成和老朋友相会,一切都在笑谈中就像一出戏,最后的赵子龙又回到了最初那个简单的赵子龙。
人生一辈子英雄也好,普通人也罢,都只是到世上走一圈而已。
罗平安最后问子龙 你有把我当对手吗?
其实在现实世界,我们自己内心也有很多这样的对手,可能只是你自己在和你认为的对手攀比。
总结这部片的中心思想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我们大多数人不是子龙,而是罗平安,什么名 利 信仰 都是人们自己想出来的,其实都是空的,人生很简单 走完这个圈 尽量让沿途的风景更加美丽,不要强求结果,因为根本不重要,最后结局都一样 大家都会在下面相聚影片中还有非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包括几处关键点神像的出现 都在暗示导演想表达的天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这部电影第一次看很普通甚至有点蒙圈,但是我十几年后经历了太多大起大落,见过了太多人 事 非,这部电影现阶段给我的感动很大。
李仁港导演很用心。
可能经典的东西都需要时间吧。。。
身平第一次在影院看完一部电影后,想狠狠的把导演拉出去打一顿。
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看这么一部电影,无疑是一种天大的折磨。
观影的时候就在想:导演,编剧,美工的脑袋是被门挤了还是被驴踢了,回家一百度,赫然发现身兼三职的李仁港大叔。
在我看来,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不会把电影拍成这样,拜托别再打着三国和赵云的旗号了。
我俨然发现那个银枪白马,单骑救主的常山赵子龙,变成了银幕里啃着大饼,穿着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日式铠甲英式头盔的吃货。
或许导演很热衷命运与轮回这种话题,才会不停的在片子里玩弄前后呼应这种小学作文中的把戏。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三十二年后的凤鸣山除去房子破了丁点,连草都长的一模一样。
赵云唯一的一次白衣亮相,怎么看怎么像是穿着丧服去奔丧。
难怪五虎将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了,蜀军伐来伐去该输得不该输的都输了。
敢情出征的那天就开始报丧,这人能不死,这仗能不败吗?
编剧唯一的功力就在于我直到片尾才明白片名:原来我花了70大洋就是来看德华脱衣服的。
据导演的说法,这部片子展示了赵云英雄的一生。
但不知道是我愚钝还是剧情复杂,费了半天的劲儿,始终没明白赵云这英雄人物是怎么来的。
整完了华仔,导演再来整濮存熙大叔,我说您怎么就能把诸葛亮演成那样?
且不论长衫羽扇到底是不是诸葛亮的专属,但一代名相诸葛亮也不至于变身成江湖郎中吧?
瞧那饭吃的,就像骗了上顿没下顿似的。
你想塑造诸葛亮风尘仆仆救三军与危难,也不至于特写他吃饭吃个一分多钟吧?
还有,诸葛亮再怎么堕落再怎么有才也不至于混入黑帮搞什么左青龙右白虎吧?
当电影两次出现青龙白虎的时候,我不禁想起身对着周星星的海报深深鞠躬——这感觉,怎么看怎么像《唐伯虎点秋香》。
当诸葛亮在点将台上对赵云龌龊的说出:“ 我们都这么一把年纪了,都是靠着一些美丽的回忆而活着,你这又何苦呢?
”的话时,我眼前隐约浮现出琼瑶阿姨的音容笑貌。
再看他念出师表时的神情,天呐,我心中的诸葛丞相什么时候变成了这老痞子模样。
再看看同被摧残的五虎将们。
张飞在战场上吼着:"我是燕人张飞....."。
可我偏偏记得张飞那经典的一嗓子开头是“我乃燕人张翼德”-_-还有关羽,我对灯发誓这是我看过的最挫的关羽。
当关羽第一次亮相的时候,我清楚的听见坐在身后的某个mm骂道:“靠,瞧丫这操行。
”导演也没忘可怜的马超,说来说去马超也是个容貌俊俏的美男子,怎么受封的时候五大三粗满脸横肉,长的和赵云他爷爷的爸爸似的。
接着是导演为了描写五虎将间的兄弟情谊,特易安排赵云“凤鸣山”营救阿斗的时候,让张飞和关羽护送其左右。
可最恶搞的是,当看到大批魏军人马,关羽和张飞一句:“兄弟走好,我们只能护送到这。
”就拍拍马屁走人了,独留赵云面对魏军。
对了,终了三人还相视一笑,微微点头。
我就不明白了,赵云当时怎么还笑的出来,要换成我先把这两混蛋歇了然后自己跑路。
还有出征前,洪金宝大叔未卜先知的说:“你出去转一圈,把这个没用的阿斗给捡回来。
”看来三国里不但有能预报天气通晓青龙白虎等黑道异术的诸葛郎中,还有这么个预见未来的无名老兵。
其实阿斗也不容易,人家那时候才一岁,咱也不能指望他拿起刀剑单骑自救,人家想派上用场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看过见龙卸甲我才知道,阿斗他大妈二妈是被奸杀的,而且其被魏军奸淫的过程中始终都没让魏军发现自己怀中的阿斗!!!
向伟大的革命妇女们报以崇高的敬意,阿门说到革命烈士,不得不提韩德和邓芝临死前的那段对白,韩德高呼:“大胃国,万岁!!!
”邓芝怒对:“大鼠国,万岁!!!
”然后C4就爆炸了......同志们,我已经笑死了,不要救我。
至于曹婴,我只能说是导演为了剧本yy出来的这么一个人,实在没什么好评价的。
要说什么不好,就是Maggie Q刚出场的发型我是看过的她最丑的。
当然,整部片子还是有亮点的。
最后魏军围困凤鸣山,两军交战时的音乐确实不错。
鼓声和琵琶声配合战场的厮杀,至少音效上很大片。
最后,古装版的Maggie Q在换过发型之后还是很不错的 好吧,我承认我是冲着Maggie Q去的-_-
先声明没仔细看过,同学看的时候瞅了几眼,感觉场面还可以,人物刻画如果不考虑历史形象也没什么问题。
本文并不想对这部片子的艺术性进行某种技术性美学分析,只是想说一种现象.网络上对本片骂声一片,看了一下,大抵是指责与历史(其实更多的是说与小说)极不相符。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乃至东亚影响最大的一部历史小说,让几乎每一个观众在观看之前就已经在心中对电影要表述的故事有个先入为主、根深蒂固的概念。
故而当导演在这部漫画电影中试图说说自己心中的三国的时候,观众自然而然的出离愤怒了:丫以为我们没看过三国啊!
与此同时,另一部反映三国时期历史的大片《赤壁》制作期就炒得很火,期待值也被不断抬升,所以可以预见的,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这段历史的熟悉,将来必定会被骂得很惨。
也许就像当年的《无极》一样,在胡戈的带领下,凯歌“墙倒众人推”,而《无极》究竟为什么烂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就我个人的看法,无极作为第一步东方式奇幻电影,撇开主角们的大舌音,其实拍的还不错的,起码画面很美,故事也挺感人的,对白和情节的蹩脚之处,有,但是并不多。
但是无极俨然已经成为国产烂大片的代表作了,只是中国还没有金酸梅奖。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拍电影的好题材从来不缺。
但是,当每部历史电视剧和历史电影拍出来之后都会冒出大量的考据派群起而攻之之后,也许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拍历史是为了什么。
不可否认历史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育作用,可是如果我们真的靠电视剧和电影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的话,我们学校里的正规教育就实在令人担忧了。
当然,拍历史剧和历史电影有严谨的历史态度很好,尽量把历史拍的真实一些也不是非常难,当年央视的三国演义就拍得不错,并使得众多并没看过原著的人得以在今天也能像模像样的在看《三国志见龙卸甲》时高谈阔论一番。
但是,这毕竟是艺术创作,就连三国演义本身也是艺术创作,戏说而已,何必当真?
人家李仁港也压根就没说请北大人大教授考证了大量历史云云之类的话。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觉得能了解一下三国的另一种演绎,未尝不是好事,如果硬要还原第一历史,不但其难度不亚于学术研究,真拍出来也难免由于历史本身的现实性而枯燥乏味,而且内容早已熟悉,毫无新鲜感。
我不禁怀念起小时候在游戏厅打三国志吞食天地街机的情景,当我们一个接一个的消耗着口袋里的硬币时,并没有人思考过张飞为什么啃血,五虎将怎么把马超换成了魏延,蜀汉又是否真的统一了中国的问题。
我们只是幸福的享受着那间房子那个下午的童年而已。
偷偷的说句实话:刚才写了个开头,又删了,觉得有点不和谐。
大概看看会发现多数人觉得这是个烂片,这也是我实在忍不住跑来写影评为本片平反的原因。
大家意见不同很正常,但是我觉得不应该随便否定别人的作品。
苏东坡说佛印是狗屎的故事大家也知道吧。
如果抱着挑毛病调侃讽刺挖苦的眼光看电影,那么一辈子估计也找不见几个好片;带着欣赏的眼光发掘,倒是很少遇到烂片。
对于本片来说,首先不能以三国演义或者是历史的眼光评价,毕竟是电影,虚构改编想象都不能批评。
在本片里三国是个历史背景而已,具体情节导演怎么想都无所谓了,如果一定要说这TMD哪是赵云啊这不符合历史那不像三国演义那各位为什么不看三国演义和二十四史去。
说到这跑个题,个人认为三国时期是个很好的题材,不过居然很少有导演拍相关电影,都跑去学好莱坞大片模式了吧。
哎,可惜了。
回正题,请务必以电影的眼光看电影,基本原则很重要。
刚才也看到几位兄台的反对意见,大体意思是本片不符合历史,这也就算了;让我费解的是脑残们居然能由此想到政治方面,不可理喻。
对社会不满对政府不满也不要借题发挥糟蹋了影片,谢谢。
这部电影个人认为是一首英雄迟暮、壮士慷慨赴死的悲歌,从这个角度理解,一切都非常精彩。
本片人物设计很有特色,罗平安和曹婴当然是虚构的,韩德好像事实上也没这个人吧,三国演义倒是有的。
对历史也有改造,赵云当然不是死在凤鸣山了。
之类之类的有很多,不说了,我们不是考古的。
首先想说的是导演挑演员很牛逼,气质都很符合。
华仔演赵云实在是太合适了,年轻时候百万军中来去自如的潇洒自不用说,片尾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觉也体现得很完美。
然后是罗平安,罗胖子居然是洪金宝大哥演,洪哥真是能屈能伸,霸气外露能和甄子丹对摔,到这里也能演这种怂角色,还装的真的很怂..诸葛亮嘛,濮存昕真是没笑死我。
理论上诸葛卧龙应该神机妙算身长八尺整个一高帅富,本片里倒是很有土包子气,哈哈,但是反而效果很好,后文再说。
李美琪演的曹婴完全体现出了阴险狠毒之气,演CC的那位是谁啊,我不太认识,但是很真实。
细说吧,从情节看罗平安先出来的。
这人真是很矛盾,嘴上说生于乱世当有青云之志,事实上力不从心,不是那块料啊。
这也决定了他最后也就只能当个小内卖友求荣。
可事实上多少人能做赵云呢,大部分人真就是罗平安。
如果给你个机会出卖亲人朋友换得名利,没有几个不干的。
不要不承认,人性如此而已。
我就承认了条件合适我绝对会做这样的事。
因此罗平安出卖赵云做魏国将军也很好理解。
对此开始就有提示,他说赵云没地理常识,边说还边吃一口人家的饼,吃完还嫌不好吃。
明摆着暗示这人贪小便宜。
第一次击退曹军时又独吞功劳,明明云哥不帮你一把你就给人砍了,还不老实交代。
动真格的时候罗胖子就该悲剧了,把备备家眷弄丢了,差点给飞哥一激动杀了,还好狗屎运有赵云这么个好兄弟。
不过命保住了,却是生不如死了,赵云一战成名他就只能默默搞后勤去了。
北伐之前他求赵云带他出征的那段挺感人,说出了小人物对梦想的执着,不过毕竟是能力不足啊,还是只能当小内..邓芝说军中有内奸的时候我就猜是他了,后面曹婴想吃了他的眼神更让我确定。
不过话说回来胖子救赵云的时候没把我笑死,简直是衰爆了,拉个弓都能把箭掉了。
最后能死的都死了,他和赵云最后的对话其实是一种选择,名利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重要的人都已不在了,个人的成就再大有什么意义。
罗平安一直把赵云当对手,一直想超越他,甚至不择手段。
这样的狂热有点像李连杰演的霍元甲,好胜心太重。
片尾胖子的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意味深长,真心让人概慨万分。
然后说曹婴吧,第一次出场还是个小破孩,不过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一副聪明相,爷爷又是CC,将来只能变女强人了。
CC给她说将来要纵横天下的时候她那个犀利的眼神真闪瞎我狗眼了。
说到她顺便把CC说了吧。
史书记载有次匈奴来访问,CC觉得自己长得丑,让崔什么的装魏王,自己拿把刀站床头。
匈奴使者最后说,小崔啊非常帅(魏王雅望非常),但是床头那货很牛逼!
(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说白了,CC长得不太帅,但是有霸气。
本片里那个不知道谁演的,不过正好符合。
赵云冲过来的时候把士兵往前推那一下导演设计的真牛逼,完全表现出了CC的“宁教我负天下人”思想。
然后一剑砍断枪头也是霸气外露,虽然比较怂吧剑让人抢了..总之一句话说,CC出场镜头少,但是给人印象很深。
镜头一晃咻地一下萝莉变御姐,估计三十多岁了,浓妆皮草加琵琶很妖娆很异域啊,正好突出阴险狡诈狠毒犀利之气。
诸葛亮说此女深得CC兵法,我看心计也得了,先是收买人心给韩德擦眼泪,又当义女,一翻脸就把人给卖了,搞的那玩意很像人肉炸弹..不过她内心应该也挺矛盾吧,放箭杀自己义父前好想快哭了来着。
这女的倒是真心很剽悍,皮草一换就能耍关公刀了,虽然说欺负老人家吧,和赵云这么个极品老头打这么久也不容易。
(赵云简直是江南《龙族》里面的校长撒!
)总之曹婴虚构的很牛逼,导演想象力很好。
韩德,三国演义里就是个悲剧,说他有四个儿子功夫都不错,结果遇到赵云的时候因为“云大怒”全给斩了,体现赵云古稀之年依然是生猛海鲜。
影片里这个情节倒是改变并不大。
于荣光演技很好。
都是老人家了,四个儿子全被砍翻了,唉,最后不死活着也没意思了。
死之前回头看曹婴那一下真是让人想哭,太有奉献精神了,还点点头。
确实当生无可恋的时候对死的恐惧就是最少的。
接着说诸葛亮,濮存昕真是笑死爹了..很有土包子气,颠覆了大家对卧龙神机妙算身长八尺形貌出众的印象。
当然这是因为本片为了体现赵云的壮烈,诸葛的中心形象是“弃子取胜”,这让我觉得他和CC其实想法本质上差不多的。
这诸葛啊,一出场一顿狂吃,又把我笑翻了。
然后中间又神神叨叨算卦,很囧很雷人。
不过最后那一句“我们都是靠一些美好的回忆活着”说的很好。
很多人确实会陷在回忆里。
刘关张这三个人整体上镜头不多,刘皇叔全程很淡定,比较符合他在我心中腹黑的形象,明明自己急着找老婆孩子,还整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什么天下百姓..最后忽悠的赵云赴汤蹈火去了。
张飞倒真是吹胡子瞪眼激动哥,关公也不错,虽然没我想的帅。
对于赵云单挑关张这一段有些朋友很有意见,说赵云虽然是主角也不用这么牛吧。
个人的解释是,那段里面关羽其实是劝架的,并不是关张打赵云,云哥单挑飞哥应该不会很艰难吧。
张飞那句“我是阉人张飞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让我蓦的想起《赤壁里面》张飞撞马...笑喷了笑喷了。
关公的刀嘛,让我很纠结,造型是挺拉风,不过我还是喜欢青龙刀啊。
刘皇叔秀了一把降龙十八掌和双股剑,似乎是想让人觉得他不是草包吧..邓芝这小伙子不错,本来有前途,结果站错队,跟着赵云挂了。
关兴张苞这两年轻人啊,一出场告诉我们他俩必然因为不和而死的惨。
演张苞那个是谁来着,好眼熟。
最后终于说到主角赵云了。
华仔演赵云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合适了。
本片主要情节就是华仔的三大战役,一败曹操,长坂血战,死守凤鸣山。
开始那个莫名其妙的战役就不说了,好像亮点不多,起到个告诉我们赵云很强大的作用而已。
接下来长坂才是重点。
一打N这种场面一向让我这个追求视觉效果的土包子很激动。
不过我想吐槽一句华仔干嘛不躲起来等魏军过了再走....哈哈这样的话电影就没得拍了。
说到这我想评论一下那个算不上人的演员,是的你猜对了是华仔的马。
真乃宝马也。
两面都是魏军华仔一个90度急转弯让两拨人撞一起发生踩踏事件了我就笑了,然后这马又宁死不屈自己爬起来找华仔让我感慨真是通人性啊,接着爬坡能力非凡冲到CC面前了,最后一个三级跳飞过去,哎呀妈呀,明星马啊。
再吐槽一句,根据我一点点的物理知识,总觉得跳悬崖的时候根据那个马的抛物线轨迹我觉得它飞不过去....华仔这个单挑CC几千人场面确实牛逼,大快人心啊。
不过别觉得假啊,CC说了生擒,不让杀,而且导演也不让杀,所以华仔当然..咳咳,有后台就是好。
中间摔的那一下真是把阿斗摔傻了..华仔头很硬,被锤了一下估计都脑震荡了。
跳过悬崖以后我一直没想通华仔干嘛笑那么high...小心CC生气了乱箭射死之..总之长坂坡这副本过了算是成名了,接下去的什么智勇双全和魏军交战多次都不是重点,导演安排得不错就闪几个画面过了。
说一下虚构的赵云感情戏不错其实,那个女的不认识,长得..说实话一般吧,不过三国乱世嘛,林俊杰都说了谁来煮酒,儿女情长之类的注定悲剧啊。
你看人家好好一姑娘,等了一辈子赵云也没回去。
唉。
到重点了,北伐,诸葛兄台真是两朝开济老臣心,伐了好几次都失败。
这次只能把赵云也卖了看有没有机会了。
可惜内奸罗胖子让他没得逞,偷鸡不成蚀把米,强X不成反被X。
赵云大半辈子转了个大圈,又回到凤鸣山了。
这里我觉得本片说到关于命运的话题很值得深思,我的观点就是命运从来就不是让人反抗的,就连反抗也是注定的而已。
赵云这么聪明的人,估计早料到了诸葛要把他卖了。
哈哈,怎可如此对我。
华仔耍银枪没发现是一绝啊,马术也不错嘛,不知道拍片的时候有没有摔过。
单挑韩德四个儿子那段很犀利,一点不像老人家。
导演在这让人中一箭实在不厚道,唉西。
最后华仔冲过去那段实在是语言无力了,风萧萧兮易水寒,估计也就这感觉。
插个嘴,咋没人拍荆轲刺秦的电影..本片所有的苍凉悲壮,片尾发挥得淋漓尽致,若是英雄,当懂寂寞。
总觉得写了个电影分析报告..大家原谅我吧,第一次写影评。
反正我看了半天,反对派的主要意思就是这电影不符合历史不符合三国演义,神经病的还说是赞扬我党的云云,没文化真可怕。
我也不是一定要说本片怎么怎么好,只不过不希望因为一些人的一面之词让大家错过好电影。
希望大家认真体会电影中壮士的慷慨忠义、一往无前,毕竟每个人都曾有过梦想,也曾经想努力的不惜一切去实现,希望大家能找回一次年少时热血澎湃的感觉。
《见龙卸甲》我很喜欢,觉得很震撼,华仔表现太好了,没拿过影帝真不公平……凤鸣山一战我都感动得哭了,华仔太敬业了,而且他是真的有演技,让人没办法不喜欢他。
洪金宝也演得很好,结尾处感情戏跳得有点快了,不过还是能理解的。
整部片子的制作十分精良,看得出导演的功力深厚,电影技巧运用得非常纯熟。
Maggie Q的部分特别出彩,琵琶弹得让人心动啊!
我觉得中国能做出这个水准的片子真的很棒,比以前某些华而不实的大片好太多了,进步很大啊!
只有几个小缺点,其他都挺好。
第一,情节发展到最后有点迂回拖沓,可以再精简点。
第二,武打场面还可以再清晰些,看着过瘾。
第三,人物情感变化不够明显(特别是洪金宝的角色),应该让层次更分明些。
最出彩的几个地方:1,赵云单骑救主最后那声胜利的怒吼,华仔演得很到位!
2,封五虎将时,兵器特写的镜头大气、精美、有创意!
3,赵云老了之后,华仔越演越入味!
老当益壮、稳定沉着的气质拿捏得很好!
4,Maggie Q 弹琵琶的镜头是我见过电影里弹得最专业的镜头!
不像其他的武侠片,一遇到演奏乐器的镜头就糊弄过去,不然就是指法一塌糊涂……演员一定训练了很久,敬业啊!
制作态度非常严谨!
5,最后华仔眼中的眼泪啊,令人动容,大爱……洪金宝的泪(前后两次送赵云出战)也很有感情。
6,配乐棒!
虽然打仗的时候Maggie Q 弹琵琶助阵有点装B了,不过音乐跟武打镜头真的结合得很好!
7,几次记忆闪回的镜头能带动情绪,虽然不是每一次都恰到好处,有一两次甚至显得有点多余……不过总体感觉还是好!
8,结尾在我认为最该掐断的地方嘎然而止了!
激动啊!
难得国产片能做到如此简洁,信任观众们的智商。
谁知道黑屏两秒过后又来了个小尾巴点明主旨……虽然有点多余,不过还是要鼓掌一下,能简约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国产片最烦的就是该结束的时候不结束,使劲拖沓说教煽情,恶心!
很多网友拍砖说不符合原著。
但是我认为情节是次要的,在这种大家都了解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意识形态和拍摄手法才是重点。
这种众所周知的故事本来就不是为了拍情节的。
比起一片骂声的三国迷们,还是我这种对三国故事不熟的人才能领会电影的精髓啊……书迷什么都要对照原著,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再也装不下其他东西了。
不过我也完全能够理解,因为我看神雕之类的东西也是一样反应,一点小执念小情结,没办法。
其实,经典在心中早已成为永恒,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电影改编一下又何妨呢?
不要这么没安全感吧!
:P
70块钱电影片26块钱可乐加爆米花的套餐3块钱等开场时必须消费的矿泉水。。。
说实话在电影院里我的确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了主要是不知道这五虎将的年龄加起来超没超过300岁在感慨时光飞逝的同时,也感慨了一下几位老年人发挥余热的榜样精神相比人家打打杀杀为国效忠,我老爸斗地主加遛狗的业余爱好显得很没有追求回家后立刻跟老爸促膝长谈不要像刘德华那么拼,该休息就休息不要像洪金宝那么胖,多锻炼锻炼身体不要像狄龙活的那么做作,该笑就笑不要像濮存昕那么得瑟,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不要像于荣光那么幼稚,就算跟再美的美女合作您也看看剧本
《见龙卸甲》这部影片十几年来褒贬不一(贬多褒少),评分也低的可怜。
很多人说这是烂片,可我认为这是经典。
本片和李仁港的其他作品一样,导演风格深重,采用蒙太奇运镜。
很多人吐槽这部电影错误的历史情节,但是这其实并无大碍。
主人公是人尽皆知的三国赵子龙,但我们其实可以抛开三国,架空历史,把影片的主人公当成一个虚空历史中的将军。
而赵子龙只是一个代号。
而远处一直看着子龙的罗平安,也是一样的,身处三国前期那辉煌的时代,盼望着自己有一天,可以像子龙一样建功立业,变成人人敬仰的大将军。
罗平安这个小人物,我觉得是整部电影中塑造的最好的一个形象。
他是一个普通人,像我们一样。
罗平安是赵云入伍时就在一起的大哥,但这个大哥后来因嫉妒叛变赵云。
引用李仁港导演的话:“加入这个人物主要是为了形成对比。
罗和赵之间就像两个小学生,一个一直考第一名,一个一直考最后一名。
每个事情都有它的好处和坏处,常胜将军也是一样,那个才是三国里面讲的“天道”的东西。
到最后,常胜的赵子龙、常败的罗平安,是没有区别的”。
战争是永无止尽的冤冤相报,我庆幸自己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
正如赵子龙所言,打了一个大圈,最后连一个家都没有。
每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时都有着最原始的目的,但经常的,当我们做完了这件事时,我们会赫然发现,我们与当初的目的渐行渐远了。
恍然醒悟,却为时已晚,这就是人生的最大遗憾,赵子龙卸甲后的最大遗憾。
身处战争之中的每个人都只不过是一个棋子。
这部电影是以蜀国的视角拍摄的,但韩德及其四子的牺牲,同样悲壮,不知是为了表达出愚忠,还是为了显示曹英的狡诈(曹英的确继承了曹操的战术与心术“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无论如何,都令人震撼。
电影的服装造型也是很多人对本片不满的原因(日本头盔云云)。
按照历史、戏曲、电视剧中的印象来看,确实有些不伦不类。
但是,我认为需要给历史留一些想象空间。
中国古战场上将士身上的主旋律未尝就不是日本人后来穿的那样子,谁都知道,日本人古代是抄学中国的(多数人眼中的有伦有类可能只是先前戏曲、电视剧的先入为主)正如《周易》所云:“万物都在变化之中,但万物也都有其不变的规律”所有东西都在变化,唯独人性是亘古不变的。
掀开君君臣臣和满口忠义,为什么子龙就不能年少时为自己前途彷徨,花甲时为卸甲而伤感?
第一,历史本无从查证,子龙之心既然已不可考,那么一直以圣贤化身的诸葛亮未尝就不能如算命先生一样诡诈。
不要求诸位接受一个架空了历史的故事,但至少给历史留一点想象的空间吧。
电影最后赵子龙说:“我自信命运在自己手里,原来天数早有安排,既然结局早定又何需要执着”。
或许是一种豁达,但我想若不执着,在乱世中活着已是艰难,又何谈走完一个大圈。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赵子龙从小卒成为英雄。
从长坂坡的一吼,到最后手持长枪的一骑出征。
配着黎允文的背景音乐。
这部英雄电影,我认为很精彩。
我相信人们会有看清这部电影的一天的。
终会还这部电影一个公道,还李仁港一个公道。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观后感人生就像一个圈,一个老天爷画好的圈,从起点绕一个圈后又会回到起点,这是赵子龙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被困凤鸣山时悟出的人生哲理。
第一次被困凤鸣山子龙披上了甲,一战成名,从此成了常胜将军,第二次被困时身心俱疲的子龙卸去了甲,人生就在这一披一卸之中画了个圈。
时势造英雄,英雄只是老天爷手中的棋子。
从赵子龙与罗平安最后一次对话中可以看到了他内心的疲惫,这疲惫是因为有甲在身,主公的信任是甲、常胜将军之名是甲、建功立业之念是甲,子龙虽早有卸甲之念,连年征战的时局却容不得他卸甲,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卸。
最后在凤鸣山与后一辈的曹婴一战中,子龙终于悟到了自己只是诸葛亮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已经老得可以弃去的棋子,而这一切都是人生定数。
明白了这一点后,他终于可以不仅卸下身上的甲,更重要的是可以卸去心中的甲了,这甲虽卸得晚了一点、悲壮了一点,但可以让子龙在人生最后时刻很从容,无所负担。
上马提枪,单人单骑,冲向的不仅仅是敌阵,也是奔向长久失去真我的精神家园。
不知道罗平安在给子龙卸甲后有没有领悟到这一些,我想他在敲响最后一次战鼓时应该是明白了。
而年轻的曹婴此战之后一定也会与初时的子龙一样给自己披上了一件难以卸去的甲,不知以后能否象子龙一样领悟到,不光是她,就算是她的爷爷曹操以及诸葛亮等人都只是滚滚历史车轮上镶嵌的一枚棋子。
甲可以带来尊严,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世人只知披甲之后的威风凛凛,却又有多少人知道披甲容易卸甲难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真颠覆三观啊。选角真不行。平安,我记得赤壁里周瑜和小乔的孩子就叫平安吧……囧。姜宏波打酱油了。
关羽和张飞的角色选的真好啊...35系列胜利了
就是个圈~
三星半,我真没觉得这个差,最后整的我挺伤感。
高考租碟看哭了,一个老将的归宿,造型确实不好,中国武将啊
究竟是把观众当弱智还是导演自己弱智?
没意思
一般化
我竟然看过。。
洗发水广告
前面的一部分和三国还沾点儿边儿,后面的基本上就是另起炉灶的一个故事了。刘德华在这里的扮相不错,整个的场景也还可以,只是套了三国的外套反倒让人觉得别扭。一直认为两种影片最适合在影院看:一种是情绪强烈的,无论悲喜,在影院中会让情绪更加扩大,权作为情绪的宣泄;另一种是视觉效果好的,或
除了台词很差,音乐很差,不喜欢刘德华,剧情完全没高潮,我实在没什么好多说的
受了《南方人物周刊》一篇专栏文章的诱导,不过我觉得在对人生轮回的阐释上还是有值得思考之处的
实在看不下去了,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拙劣的颠覆。
虽然跟小说和史实有很大出入,但作为一部动作战争电影来说无疑是部精品,战场配乐和色彩渲染的很足,华仔古装扮相代入感十足。唯一的遗憾就是动了三国这块硬骨头,把握不好就是一顿吐沫星子招呼。
我把星给一腔豪情了……
从一个平凡人眼中找到赵云和三国风云,英雄的豪情和末路,就是人生的一次感叹。
没有那么差啊。
那时候完全被Maggie Q惊艳到了 直到现在看nikita还是能想起这部电影里的她 美貌无敌。。。
故事编的很奇怪,该着墨的地方一带而过,该快进的地方又拖拖拉拉;美术很赞但日本武士的盔甲实在吐槽无力。。李仁港当美术指导可能比当导演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