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Jodorowsky's Dune,曠世奇片之死

主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阿曼达·李尔,布朗提思·佐杜洛夫斯基,克里斯·福斯,克里斯蒂安·范德尔,德温·法拉奇,戴安娜·奥班农,德鲁·麦克维尼,加里·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年份:2013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剧照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2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3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4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5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6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3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4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5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6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7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8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19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剧照 NO.20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剧情介绍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史传奇中的传奇。《圣山》后佐杜洛斯基誓要改编科幻小说《沙丘》,目标远大到要改变世界,改变思维。他筹组史上最强战队,作实参演有奥逊威尔斯、米积加,甚至达利! Moebius 当年的分镜图接成一个长镜头,满足何止影痴,更可确定随后而至的,从《异形》到《普罗米修斯》,都活在 那巨大魂魄下。佐杜洛斯基激情澎湃现身说法,「我强姦了原著」,谈组班过程奇情过瘾。筹备两年大洒金元,荷里活却步,巨作成泡影。献身的幕后战士,尔后在无数科幻片大放异彩。影痴必修的一课。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红十字背后衣橱速度与激情6金色农家镖行天下之牡丹阁第二幕血迷宫之东宫西宫云端第二季生缝寸尺心杀死波诺遇见喵星人盲约钢铁骑士天堂里的圣诞节约会规则第四季幸福的模样角色摇滚藏獒:乘风破浪直立行走丧门神鲍旭聚焦人生马鲁姆火线反攻若虫:森林之歌森林绝地刀锋蓝色眼影霹雳甜心少年们箱庭的旅鼠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长篇影评

 1 ) 领先时代100年的嬉皮之王

这部没有拍成的电影不只领先时代30年。

它领先时代100年。

即使到了今天,也领先时代至少50年。

“创造自己的灵魂”,“让没有服用LSD的人有用了的感觉”,“打开青年一代的心智”,这是Jodorowsky的出发点。

坚定的“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的信念在一开始就有所立足,随着当时最伟大的一批天才在这信念的鼓舞下逐步卷入,理想和现实一步步互相强化。

他带领着当时最伟大的一批天才,走向了他们自己都不可预知的领域。

听他讲述莫比乌斯、克里斯福斯、吉格尔等人的创作过程,让人跟着一起嗨起来。

从这一点出发,产生的是一颗宗教的火种。

Jodorowsky的《沙丘》中的疯狂,或者说蛊惑人心的力量,具有改变世界的潜质。

我想,这也是温丁雷弗恩说的“好莱坞的人害怕这部电影”的地方。

大制片厂对于这样在灵性领域走得很远的电影,会在骨子里感到恐惧。

他们可以接受的,是卡梅隆这样开辟技术领域新天地的电影;能去的最远的地方,是《2001太空奥德赛》这样从技术和理性进行探索的电影;对更注重艺术和灵性探索的《沙丘》,他们的态度只有敬而远之。

此外,Jodorowsky不像另两位导演那样,经过好莱坞制片厂的认证,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Jodorowsky的《沙丘》,正如人物所说和片中呈现,是众多电影的视觉、灵感来源。

只需温丁雷弗恩所说“十亿黑色空间碎片”中的一片,就足够一部后来电影享用。

跟常见的探讨意识、宇宙等概念的作品(例如阿瑟克拉克的作品和《超体》等)相比,Jodorowsky的《沙丘》在于它从意识出发,从每个人的潜能出发,从信念出发,让意识从一个人身上延展更多更多人直到激发整个星球的意识,再把它带给全宇宙。

它跟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完全不在一个位面上。

这种基于意识位面的启发,跟主流文化大异其趣的价值观,何尝不是追求真正自由而无以言表的嬉皮运动的切实体现呢?

想想那些问世的嬉皮作品,没有被拍成电影的《沙丘》,是真正的嬉皮之王。

 2 ) 未完成

世界上公认最早的科幻电影是梅里埃于1902年拍摄的《月球旅行记》,直到1927年弗里茨·朗的《大都会》给默片时代的科幻片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这部德国影片也是直到当时制作成本最高的影片。

上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给大制作的科幻片带来的沉重的打击,投资人制片厂不会再给科幻片那么多的制作经费,一些制作成本较低的科幻加动作融合的影片赢得了片场和市场的青睐,最著名的就是007系列。

二战全世界沉浸在冷战氛,这也给科幻小说作家带来了无限的创作题材,对核武器的恐惧、空间军备竞赛、变异怪物等等主题开始出现在科幻电影中。

1960年代末,斯坦利·库布里克指导拍摄了科幻片的里程碑作品,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

这部影片在视觉效果,尤其在重现太空环境上的表现极为惊人,而且本片也有这史诗般宏大的主题。

斯皮尔伯格称《2001太空漫游》是“the big bang of science-fiction”。

而且由于本片的成功,让后来者能够申请到更多的制作经费(《2001太空漫游》的预算是1200万美元)。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筹拍的。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智利裔墨西哥籍剧作家,电影导演,演员,作曲人和制片人。

父亲是俄国人,母亲是阿根廷人。

佐杜洛夫斯基的成名作是1970年的《鼹鼠》和1973年的《圣山》,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两部影片都是不折不扣的邪典片。

这两部影片的预算分别是100万美元和75万美元。

由于这两部影片的成功,当时佐杜洛夫斯基的主要制作人觉得可以让佐杜洛夫斯基拍一部更大制作的影片,而佐杜洛夫斯基被问到想拍什么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说,《沙丘》!

于是,这位天生的艺术家开始他豪迈的旷世奇作《沙丘》的前期制作。

他找来了法国漫画家Jean 'Moebius' Giraud,瑞士超现实主义画家、雕塑家及设计师H.R. Giger和美国视效艺术家、编剧Dan O'Bannon。

他们更著名的身份是作为原班人马,参与了后来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的制作,给后世带来的黑暗恐怖又充满想象力的异形形象。

佐杜洛夫斯基请Moebius给自己画了厚厚一沓《沙丘》的分镜头脚本,据说Moebius的笔法快速又充满想象力。

后来佐杜洛夫斯基在找投资方的时候,也一直带着这本分镜头四处寻觅,所以在好莱坞至今还流传着这本脚本的副本。

说不定哪位资深的制作人现在还在细细品味手头的这本艺术品。

Moebius的脚本

Moebius创作的形象导演请Giger设计了飞船的形象。

据Giger说,佐杜洛夫斯基的工作方式就是说服他们加入团队以后,便无条件地信任他们,任团队成员肆意发挥。

而Giger设计出的前所未有的飞船形象,让佐杜洛夫斯基拍案叫绝。

其中有一款也演化出了后来的《异形》。

飞船1

飞船2

飞船3

H.R. Giger的飞船和后来的《异形》有趣的是,佐杜洛夫斯基不仅请来了这三位大神级别的幕后团队,还为影片找来了两位大牌演员,奥森·威尔士和萨尔瓦多·达利。

导演为他们分配了两个有趣又意外符合形象的角色。

奥森·威尔士

萨尔瓦多·达利可惜的是,一边佐杜洛夫斯基兴致勃勃地筹备他的旷世奇作,另一边其愿景也吓退了好莱坞的制作人。

据佐杜洛夫斯基本人说他要制作的这部艺术品,可以长达10多个小时。

他希望这部作品可以观影者一种吃了迷幻剂的感觉。

好莱坞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点子,但是他们不做。

佐杜洛夫斯基四处碰壁,最终也没找到一个有魄力、愿花钱、肯赏识他的投资人。

好莱坞最终交给大卫·林奇来拍摄这部电影,制作经费也达到了惊人的4000万美元,但是最终这部电影还是没有收回成本,对影片的评价也是一落千丈。

《沙丘》虽没有拍成,但是给后来者以无尽的创作源泉。

除了之前提到的《异形》以外,卢卡斯也承认《星球大战》的创作受到《沙丘》的故事版的影响;《超时空接触》中开场在外太空拍摄地球的分镜也是参照了《沙丘》的分镜头脚本;雷德利·斯科特在拍摄《银翼杀手》的时候也请到了幕后的Dan O'Bannon和Moebius。

附录:提到的影片

月球旅行记 (1902)9.21902 / 法国 / 喜剧 动作 科幻 短片 奇幻 冒险 / 乔治·梅里爱 / 弗朗索瓦·拉勒芒 朱勒-尤金·乐可利

大都会 (1927)9.11927 / 德国 / 剧情 科幻 / 弗里茨·朗 / 阿弗莱德·阿贝尔 古斯塔夫·佛力施

2001太空漫游 (1968)8.91968 / 英国 美国 / 科幻 惊悚 冒险 / 斯坦利·库布里克 / 凯尔·杜拉 加里·洛克伍德

鼹鼠 (1971)8.21971 / 墨西哥 / 西部 奇幻 冒险 /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布朗提思·佐杜洛夫斯基

圣山 (1973)8.71973 / 墨西哥 / 奇幻 冒险 /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 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霍拉西奥·萨利纳斯

异形 (1979)8.31979 / 英国 美国 / 科幻 惊悚 恐怖 / 雷德利·斯科特 / 西格妮·韦弗 汤姆·斯凯里特

超时空接触 (1997)8.41997 / 美国 / 剧情 科幻 悬疑 惊悚 / 罗伯特·泽米吉斯 / 朱迪·福斯特 吉娜·马隆

银翼杀手 (1982)8.61982 / 美国 / 科幻 惊悚 / 雷德利·斯科特 / 哈里森·福特 鲁格·豪尔

沙丘 (1984)6.01984 / 美国 / 动作 科幻 冒险 / 大卫·林奇 / Francesca Annis Leonardo Cimino

 3 ) 再度奏响吧,佐杜洛夫斯基的梦幻狂想曲!

70、80年代曾有神光闪现,而他们是最后一代光之子。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更像一部动态的概念设定集,一台有声万花筒。

神作因未被完成的缺憾而封神,幻想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没有句点,皇帝的新衣其实是超出时代理解能力的光学迷彩服。

辉煌绚丽又浪漫新潮的70、80年代,那个时代达利、 奥逊威尔斯还活着,科幻片野心勃勃摩拳擦掌,乔治·卢卡斯、 雷德利·斯科特等人进行着太空竞赛,惟独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只留下《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和项目见证者无限的哀惋,像一场少数人的狂欢,如梦似幻。

如果,如果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能像皇后乐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那样坚持下去,会是如何一番风景,会否撼动《星球大战》的地位,会否改变好莱坞大片的结构、格局,我们不得而知。

毕竟没有人有远见,敢冒那样的风险。

这是受制于时代和技术所流下的眼泪,超凡的想象力被金钱粉碎。

截图自《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截图自《波西米亚狂想曲》 两部作品的关联还存在于,佐杜洛夫斯基打算找平克·弗洛伊德为《沙丘》谱写乐章,而以”6分钟太长“为由拒绝发行《波西米亚狂想曲》的金牌制作人,制作过平克·弗洛伊德的《月之暗面》。

好莱坞将《沙丘》交给了更为信任的大卫林奇,大卫林奇拍砸了。

而皇后乐队一意孤行要发行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在英国单曲榜连续九周冠军,并在英国国内销售超过200万张,创下当时英国史上销售最高单曲纪录。

此曲直到今日仍被视为皇后乐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我觉得之一可以去掉)。

《沙丘》成为了佐杜洛夫斯基永远的意难平。

没想到《沙丘》串联起了我最喜欢的三个幻想片导演:佐杜洛夫斯基,雷德利·斯科特,维伦纽瓦。

佐杜洛夫斯基拍摄《沙丘》时找H·R·Giger做概念设计,而后者后来凭借雷德利执导的《异形》获得了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纪录片中有一句话,“没有沙丘就没有异形,没有异形就没有银翼杀手,没有银翼杀手就没有黑客帝国”,沙丘影响了后世无数的科幻片,像巨人的尸体哺育了陆地上的生灵,像“鲸落”壮丽寂静的过程(注:一座鲸鱼尸体在沉入海底的过程中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

以死哺生,才能生生不息。

维纶纽瓦既延续了雷德利的《银翼杀手》,又准备开启新的《沙丘》宇宙。

*说一个有趣的共同点,《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和《 黑暗之星:H.R.吉格的世界》两部纪录片中均出现了暹罗猫。

猫既是迷思,又是打破迷思的象征。

喵呜

黑暗之星:H.R.吉格的世界 (2014)8.72014 / 瑞士 / 纪录片 传记 / Belinda Sallin / H·R·吉格 Leslie Barany 今年佐杜洛夫斯基已经90岁了。

我希望他的狂想曲能再次响彻好莱坞。

拓展阅读:《黑暗之星:H.R.吉格的》仅作为补充

 4 ) 感

一切真正的科学和艺术所追求的不是暂时的局部的目标,而是永恒的整体的目标--它们寻求真理和生活的意义,探索心灵和生命的真谛。

如果把它们同当前的需要和迫切问题拉扯在一起,那么它们只能使生活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沉重。

我们有许多医生、教师、律师,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可是生物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和诗人却越来越少,全部聪明才智和精神力量,都耗费在满足暂时的、转眼即逝的需要上……我们的学者们、作家们和艺术家们在辛勤工作,多亏他们的努力,人们的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舒适,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离真理却十分遥远,人依旧是最贪婪凶残、最卑鄙龌龊的动物。

事物发展的趋向是,人类的大多数将退化,并永远丧失一切生活能力。

在这样的条件下,艺术家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他越是有才能,他的作用就越令人奇怪、不可理解,因为实际上他的工作不过是供凶残卑鄙的禽兽消遣,是维护现行制度的。

 5 ) /

好疯狂好绚丽的一场梦 莫比斯和达利竟然都在团队里我惊呆记一些印象深刻的quotes:“为了做这个电影让我断手臂 甚至让我死 我也愿意”(这群大师真的 令人望而生畏)“Mind is like universe. It keeps expanding. It expands everyday.”“In life, things come. You say yes. Things go. You say yes. We don’t do Dune? Yes!”“I have the ambition to live for 300 years. Maybe I’ll only live for one more year. But I can still have the ambition. If your ambition is to be immortal. Fight to be immortal.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fail. You have to try.” 什么叫我们一路奋战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啊 看到jodo的沙丘虽然没拍出来却有这么深远的影响 真的很感慨 很多事情死去了 但却永远活着

 6 ) 佐杜洛夫斯基的科幻遗产

2021年十月,维伦纽瓦的《沙丘》在中外同步上映,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当时我是在青岛的一家电影院看的,个人非常钟意这种太空史诗的氛围,也很欣赏导演维伦纽瓦,于是在观后给出了较高的评价。

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智利导演佐杜洛夫斯基也曾构思并筹拍过一部《沙丘》。

那是一部惶惶的科幻巨制,他为此汇集了一只跨越时代的艺术家队伍。

虽然电影在临拍阶段无奈难产,但难产后留下的艺术遗产却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科幻片制作。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便是记载这一史诗级筹拍过程的纪录片。

在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只看过老佐的《诗无尽头》。

那是一部在历经删减之后依然能窥视到惊世骇俗的艺术构思的电影。

他的其他电影我也或多或少的感知过,总是不免与前卫、癫狂这类标签挂钩。

在《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这一纪录片中,老佐第一人称亲自上阵叙述,在镜头前激昂的使用着奇怪的西式英语,并辅以各种手势和拟声词。

不难想象对于《沙丘》这一科幻巨制,他已经做了无数已经落实到纸面的设计与构思,倾注了大量心血,因此直到如今还对计划的破产耿耿于怀。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中启用了大量真实的原稿和动画还原,整个纪录片画面也化作了一个奇诡的艺术品。

在那些生动的分镜脚本与精美的美术设计中,我看到了不少后世艺术作品的雏形:《星球大战》、《夺宝奇兵》、《异形》、《终结者》、《超时空接触》、《第五元素》……其中一个外星城堡的设计,更是直接被雷德利斯科特挪到《普罗米修斯》中沿用。

如果没有这个开天辟地的筹拍,如今的科幻片市场将会黯淡很多。

纪录片的另一个角度即是展现在筹拍过程中,佐杜洛夫斯基在世界范围内汇集了怎样一批艺术家团队。

在很长时间里,萨尔瓦多·达利的英文都是我的微信名,这样一位早已享誉世界的西班牙画家,竟然能同意参演一个智利B级片导演的电影角色——在我看来这分明是两个时代的人,世界是实在是奇妙。

我最喜欢的乐队,多次荣登我网易云年度榜的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受邀在这部电影里配乐——从在各自领域的前卫程度来讲,这个大概不难理解。

初出茅庐的《异形》主创团队,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是这群年轻人首次登上历史舞台——第一次或许不如意,但后续这个团队将会享誉世界。

除此之外,还有直接影响了宫崎骏《天空之城》创作的漫画家Moebius、滚石乐队的主唱等各路豪杰——某种程度上,这部没有拍成的电影替好莱坞从全世界范围内网罗了人才。

佐杜洛夫斯基于上世纪70年代未竟的《沙丘》,是一个受限于资本而最终陨落的流星;流星划破天际的星轨,映入了那个年代的万千艺术创作者的眼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被感召的创作者们逐渐成长起来,重新组成了新的星空。

而这新的繁星点点的星空——即后续的科幻片品类,已经深度影响了地球上的几乎每一个人。

 7 ) 1974 年版《沙丘》:用失败去征服

我曾向很多创业者朋友推荐《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这部电影。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旷世奇片之死》。

除非你是一个邪典电影爱好者,很可能你从没听过佐杜洛夫斯基的名字。

他是一个智利裔的墨西哥人,历史学家,比较宗教哲学家和精神治疗医师。

当然最重要的身份还是一位电影导演。

他成名不算早,39 岁才拍出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作品充满挑衅和野心,华丽迷幻而带着奇崛险怪的瑰丽。

因为争议,他的电影在墨西哥被禁掉,但在意大利曾排名票房第二,当年仅次于《007》。

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疯狂就无法征服世界。

」1965 年,「宇宙空间里最宏大的史诗」——《沙丘》出版了。

九年后,四十五岁的佐杜洛夫斯基决定把这部小说拍成电影。

「对我而言,《沙丘》就像神一样,是艺术和电影之神」,他说,「我想打造预言,改变全世界所有年轻人的思想。

不只是制作特效,我想打造出神圣,自由和观点新颖的电影,带来思想的解放。

」整部《旷世奇片之死》,几乎就是一部关于一个偏执狂创作者拉团队的纪录片。

为了复现他梦里神谕一般的场景,他要寻找一队疯狂的战士。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海报 图源:豆瓣对一部科幻片,视觉特效当然很重要。

按照惯常的思路,佐杜洛夫斯基首先去好莱坞拜访了当时绝对的行业大拿,《2001 太空漫游》的视觉特效负责人,没想到,「在我们的对话过程中,他接了 40 个电话,40 个。

他不是一个先知,他只是一个好莱坞的最高级的技工。

这不是我要找的人」。

他要找的是那些与他有着共同梦想,野心和远见的人,哪怕他们此刻还是行外人。

平克·弗洛依德,摇滚史上最负盛名的乐队之一,作品「神秘而深刻」,佐杜洛夫斯基想让他们为电影配乐。

他飞到伦敦,去到著名的 Abbey Road 工作室,找到正在为日后他们最伟大的专辑《月之暗面》做混音的乐队成员们。

不过他们并没太搭理这个登门的怪人,而在自顾自地吃着汉堡聊天。

导演大怒,吼道「我正在给你们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电影配乐的机会,而你们此刻却在吃麦当劳巨无霸?

为什么?!

」乐队成员们呆住了,缓过神后才认真的跟导演聊起来。

「后面的一切都很顺利」,平克·弗洛依德上船了。

达利,那时已经创作出不朽的《记忆的永恒》四十多年,成为了超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作为一个自负的画家,达利曾说,「没人能理解达利,因为我也无法了解自己,达利也无法理解达利的画,达利只创造谜。

」 但佐杜洛夫斯基觉得自己理解他,认定只有他才能表演电影中「银河系中最疯狂的君王」。

佐杜洛夫斯基飞到纽约找他,却意外地发现,达利跟他住在同一个酒店。

达利《记忆的永恒》但这样的一个人可不好招募。

在酒店的大堂吧,达利给他出了一个谜题,「在小时候,我曾跟毕加索去过一个沙滩,在沙堆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钟。

你在你的人生中找到过一个钟吗?

」 达利和他身边簇拥着的十二位客人盯着佐杜洛夫斯基,后者顿时非常紧张,「因为如果我说我找到过一个钟,那会显得虚荣而滑稽;而如果我说我从没找到过一个钟,又显得我是个可怜人。

」刹那的灵光一现,佐杜洛夫斯基急中生智答道,「我从未发现过一个钟,但我丢失过很多个钟」。

达利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说「很好,我在巴塞罗那等你」。

不过达利毕竟是达利,他提出,「我要在电影中有一辆直升机!

」「好的!

」「我要里面有燃烧的长颈鹿,要燃烧的!

」「好的!

」「我要成为好莱坞历史上最高片酬的演员,一小时十万美金!

」 这时导演要被击垮了,但是他计算了一下,他只需要达利在电影中出场三分钟,也许五分钟。

他返回去找达利,「我会按照你最终在电影中出场的时间来付片酬,一分钟十万美元!

」这下达利满足了,在这个计算口径下,他如愿拿到了虚荣的奖杯,画家即将出演他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片。

佐杜洛夫斯基踏破铁鞋,谈下了《日落大道》的奥斯卡最佳女主演格洛丽亚·斯旺森(Gloria Swanson);著名功夫演员,日后《杀死比尔》的比尔扮演者卡拉丁;安迪·沃霍尔的御用演员乌多·基尔(Udo Kier);还有当时达利的缪斯,法国女歌手阿曼达·丽儿(Amanda Lear)。

除了追逐最为璀璨的明星阵容外,对行业新秀尚未展露的潜力,佐杜洛夫斯基还显出了无比敏锐的洞察。

他看到奥班农的作品《暗星》,决定「特效就是他了!

」他在巴黎科幻书店看到克里斯·福斯为阿西莫夫小说画的封面,决定「人物设计就是他了!

」达利向他推荐了吉格,一位从未拍过电影的天才美术师,佐杜洛夫斯基激动不已,「没关系,你可以学!

你需要我就像我需要你一样!

」这些年轻人当时还名不见经传,但日后,这列原班人马会在《异形》《星球大战》《全面回忆》里为影史贡献整个行业前所未见的、最惊世骇俗的制作。

整部纪录片中充满了如此的例子。

他为了争取《公民凯恩》的导演——大胖子奥森·威尔斯来演悬浮的哈克南男爵,击中了这位饕餮之徒的软肋。

「我会把你最爱的厨师雇佣到片场」。

为了说服滚石乐队如日中天的主唱米克·贾格尔,导演陪着他去听地下乐队的演唱会。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扮演会剑术的王子,他让儿子两年以来学习空手道、柔术、杂技、合气道,用刀和剑战斗,每周四十小时。

「苦其心志,就像电影中的王子本人一样」。

此时,团队已经搭好,战士们已经就位,这部旷世奇片来到了一个悲剧性的转折点——融资。

佐杜洛夫斯基和制作人一起,带着前面那些天才团队做出的故事板和三千多个分镜的素描,来到了洛杉矶的好莱坞。

他们想要五百万美金,制作一部前后全长十四小时的电影。

大厂工作室的老板们,包括沃特·迪斯尼,大概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疯子。

剧本不错,分镜不错,人物设定不错,美术不错,不过这个导演有点太疯、太固执。

在那个年代,谁会看加起来有十四小时的电影呢?

他们决定不进行投资。

就是这么简单而突兀地,佐杜洛夫斯基两年来东奔西走、苦心经营的项目最后因为差了五百万美金,胎死腹中。

让他更痛彻心扉的是,八年后,投资人后来把这整个版权过期的《沙丘》电影项目买下,给了另一位伟大的导演,大卫·林奇。

后者虽然当时还没拍出《蓝丝绒》和《穆赫兰道》,但已经有了《象人》。

这一次,《沙丘》电影耗资四千五百万美元,在 1984 年上映。

林奇是佐杜洛夫斯基很尊敬的导演,无疑更在他胸口上捅了一刀。

1984 年版《沙丘》海报 图源:豆瓣在电影上映时,佐杜洛夫斯基不敢去看,怕自己会想自杀。

最后他被儿子强行架到了电影院,「因为你告诉过我们要做一个战士,而战士必须坚强」。

这位战士以为自己会在电影院嚎啕大哭,但随着电影一分一秒过去,他反而开心地笑了起来,因为他看出来大卫·林奇拍砸了。

一直到今天,林奇拒绝谈论这部票房失败的电影,甚至拒绝署名,并将它称为「自己职业生涯唯一的真正失败之作」。

那么,为什么说这部让佐杜洛夫斯基心碎的未竟作品征服了世界呢?

在 1974 年的《沙丘》里,导演更改了小说的结尾。

王子保罗被割喉,死前他说,「我无法被杀死,因为……」接着他就倒地,死去了。

但是紧接着,他附身于一个个人物身上,并开口讲话,「我是保罗」「我是保罗」「我是保罗」……他的灵魂终究弥漫于整个宇宙。

佐杜洛夫斯基在做出这个更改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这个结尾会与电影本身的命运形成如此巧妙的互文。

投资人在 1974 年的拒绝就是割断喉咙的匕首,但令佐杜洛夫斯基魂牵梦萦的一幕幕场景随着那本厚厚的故事设定板像保罗·厄崔迪的灵魂一样传了出去。

他呕心沥血组建起的团队,虽然没能在《沙丘》中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却像一盆泼向天空的火球一样,散作电影行业的满天光。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他们各自在不同的电影制作中找到了向《沙丘》致敬的方式。

1977 年卢卡斯《星球大战》中的光剑打斗和机器人训练场景,1979 年《异形》里的怪物,1984 年卡梅隆《终结者》中的机器人第一视角分析扫描,《飞侠哥顿》中的舞会和宫殿,1981 年斯皮尔伯格《夺宝奇兵》中的通天火焰,还有 1987 年加里·戈达尔的《宇宙巨人希曼》,1997 年泽米吉斯的《超时空接触》,2012 年雷德利·斯科特的《普罗米修斯》全部能看到对《沙丘》分镜的致敬,甚至复刻。

这些作品不仅大多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甚至许多都是一代导演成一家之言的安身立命之作。

在《旷世奇片之死》末尾,一位影评家说,「如果没有佐杜洛夫斯基拍《沙丘》做出的工作,也许就没有《异形》,那么也就没有了《银翼杀手》,就没有了威廉·吉布森,就没有了《黑客帝国》,所有(科幻电影史上的)东西都会没有」。

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就像电影结尾的保罗,这部作品虽然夭折,却在后来的嫡亲们身上延续了基因的片段,在整个电影宇宙中悄悄留下了它的指纹。

每一个创始人都势必要经历佐杜洛夫斯基所经历的一切。

在创业的语境里,去预见未来的愿景,定义产品的执念,以及用尽所有可能去寻找在每一个领域里,世界上最杰出的人才——飞到他们所在的城市,试图用梦想打动他们,再用现实讨价还价,把他们聚在一起,做出流芳百世的作品。

当然,为了避免像佐杜洛夫斯基一样功败垂成,还需要找到志同道合、并且坚定支持的投资人。

佐杜洛夫斯基今年已经 95 岁了。

2021 年,维伦纽瓦的《沙丘》上映,2024 年,《沙丘 2》上映。

两部电影加在一起耗资 3.5 亿美金,共计五个多小时,剧情拍完了六本原著的第一卷。

在好莱坞已经看到了《星球大战》《指环王》《哈利波特》的可能性后,片长和投资都已经不再是问题(当年鬼才导演林奇也不得不屈尊把他的《沙丘》压缩到一个半小时,并惨遭制片人剪辑和票房滑铁卢的双重羞辱)。

维伦纽瓦是一位擅长视觉奇观的导演,坐在 IMAX 影院里被山呼海啸的视听效果震撼到无以复加的观众们,一定会给他毫无争议的赞誉。

是的,毫无争议,与佐杜洛夫斯基刚好相反。

他聪明地从原作纷繁浩瀚的背景中抽离出简单的框架,配合最先进的视听语言,把《沙丘》拍成了审美冷峻优雅的一出经典英雄故事。

好莱坞的优势悄悄在强大的杠杆下放大,并不出所料争取到了票房最大公约数的支持。

我想知道佐杜洛夫斯基有没有走进电影院看维伦纽瓦拍的《沙丘》,但并没找到确凿的结果,只看到在 2020 年时,在看了《沙丘 1》的预告片后,他酸酸地说,「一切看起来都做的很好,但都很可预见(predictable)。

没有颠覆性的思想,只有娱乐。

」2023 年,《旷世奇片之死》的导演弗兰克·帕维奇(Frank Pavich)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这部电影不存在」,里面的每幅图都是用 Midjourney 生成的。

现在到了 2024 年,Sora 和它的竞争者们即将能让任何一个普通用户通过几句提示词生成视频。

佐杜洛夫斯基说,「我想活三百年,但我活不到三百年,我会死,但有人会翻拍我的电影。

」我想他一定是对的。

《沙丘 2》剧照图源:豆瓣

 8 ) 小行星擦过,万物萌生

我太迷恋这种“找到对的人一起做对的事”的过程了,像海上花里侯孝贤和team的互动也是。

当然老佐可爱一点。

当一个idea越来越趋近成形,它对其拥有者来说更像是一种宗教,“哪怕要砍我手臂我也愿意”,这种belief会膨胀到把这个人bit by bit吃干抹净。

但这种obssession是一种天生神力,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拥有。

最可怕的是当一个人的originality值满格,但他竟然不是sociopath!

他是people-person(脑子里是Jen)!

He has the charisma,让人自动倒在石榴裙下(雾)。

当然要说服达利,说服Orson Welles不是什么不费吹灰之力的事,过程也未必如片子里那样一张塔罗牌一瓶红酒就能俘获芳心(雾),我仍相信老佐的个人魅力played a big part in it,还可能有一种“痴人”之间的telepathy,电波同频。

不只俘获,还要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他干活——干出他要的活。

Foss说:He motivated you and left you to interpret it.越是年长,我越是迷恋对于“天生有motivate能力”的叙述,因为太显而易见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无从培植的能力。

一间打满鸡血的公司(每天早上要听老佐进行传销式洗脑宣教hhhh)。

之后项目拉不到钱,有人说了句,好莱坞不太喜欢这种spiritual and metaphysical idea,哈哈哈。

制作这样一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spiritual的过程。

可能真的很吓人,如果拍成了,会有自己的教徒 = = 好莱坞要把好意识形态关Well, it would have been a *mother*piece.以及关于改编作品是否要终于原著?

老佐不是个导演啊,他是艺术家……一切最终都将写出他自己的声音,最后一个scene是所有人无意识地大喊“I'm Jo!” 而且搞了半天好几个人都没读过原著哈哈哈哈哈哈。

Lynch也没读过 - “他们找我,我以为问我有没有读过 - June- ,笑死。

【最惨的还是没有最终剪辑权的Lynch】其实第一次看这类介绍没有被拍出来的电影的电影,是Lost in La Mancha,谁又想到二十几年后,Terry Gilliam真的拍出了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虽然好像不太行?

)。

Lost in La Mancha是非常无力的,最后是要跪在天地间向老天爷无声悲恸的。

但老佐不是,虽然这部片本身就是赞美老佐的,刻意拔高也无可厚非,但老佐的精神无从伪装。

我要拍片为什么要拦住我?!

I will die and they will make my movie.

救命呐!

唐吉诃德 (2002)7.72002 / 英国 美国 / 纪录片 / 吉斯·富顿 路易斯·沛沛 / 杰夫·布里吉斯 约翰尼·德普美好愿景

这个男人来自疯狂世界 (2018)6.82018 / 西班牙 比利时 法国 英国 葡萄牙 / 剧情 喜剧 奇幻 冒险 / 特瑞·吉列姆 / 亚当·德赖弗 欧嘉·柯瑞兰寇残酷现实所以拍没拍成是另一个维度上的成就感。

这个idea在老佐的脑袋里发芽,窜高,成熟,已经完成了一件作品应该完成的使命。

我特别喜欢最后影评人的一个比喻:这个Dune project像一颗擦过地球的小行星,它们错过了,但是地球上被小行星触到的地方,万物萌生。

老佐的legacy。

原来St. Regis就在MOMA旁边不知几时才有机会再去到New York,但下一次我一定要去一下St. Regis的King Cole,那将是我离这部并不存在的电影最近的时刻。

PS 老佐的西语语速和咬字太感人了,非常适合给我这种程度的人做听力练习……

 9 )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无处不在的未完之作

(芷宁写于2015年1月4日)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Jodorowsky's Dune)》,以稠密而充满激情的调子,带领观众回溯了一部旷世奇作从思路到雏形到半成品再到夭折的过程,看后令人不无感慨。

佐杜洛夫斯基大概是一个才华横溢又特立独行的导演,在他的几部颠覆人类固有思维理念的作品《鼹鼠》、《圣山》等获得好评之后,于上世纪70年代初,他开始野心勃勃地致力于将科幻经典《沙丘》搬上银幕。

大概天生血液中充满了创新和革新的因子,佐杜洛夫斯基从一开始就构想了一个极其宏大的梦,而他要将这个梦付诸实践,就仿佛一场豪赌。

作为一个想象力惊世骇俗、敢于启用有才华的制作新人、有魅力将一干大咖(如达利、奥森·威尔逊、米克·贾格尔等等)收至麾下参演、不按牌理出牌的导演,需要大笔制作资金的佐杜洛夫斯基在求利的好莱坞金主那里,逃脱不了四处碰壁的命运。

如今回看当初的那些激情澎湃的创作理念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的确充满了超越那个时代的诡异多变的想象,仿佛将彼时人类的幻想能力提速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也将人类对电影的哲学艺术诉求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样一部堪称空前巨制的影片,却在历时两年的筹备,花掉大把大把的预算后,夭折了。

以现代视角反思其夭折的原因,大抵是过于超前的意识、脱缰野马般的野心和巨额的制作费用令资本方感到失控,继而望而却步,于是,这样一部似乎本可以创立一个科幻王国巅峰的作品,“顺理成章”地被利益至上的好莱坞大佬们搁置了。

虽然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夭折了,但当年摄制组为这部作品所做的人设、置景乃至拍摄理念,都藉由那本彼时由佐杜洛夫斯基分发给各位金主的厚重的《沙丘》筹划书,流传在了如今的光影科幻世界里,观众们在诸多的影片中发现了那些似曾相识的“遗迹”,从《异形》到《普罗米修斯》,几乎每一部重要的科幻题材作品都在图文并茂的《沙丘》策划书中获取了营养,于那壮志未酬的强大灵魂下滋生出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胎死腹中的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已然超越了它的形式,以灵魂的姿态延续着它的价值,这一点和《沙丘》中被割喉的英雄保罗死后所达到的精神力量如出一辙。

(杂志约稿)

 10 )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思想超前,行动费钱,梦想破灭

最近恶补了佐杜洛夫斯基的几部电影,总算稍微有了一点底气来看这部纪录片。

原著《沙丘》读了几页没有读下去,看完佐杜激情澎湃的讲解后对它的兴趣增加了许多。

大概是被佐杜前几部电脑洗了脑,在看着影片中的分镜和剧情演说时,总忍不住带入一些魔性幻想,看到那个被卸掉胳膊腿的角色时,我好像真的看到了那个画面,听到了凄惨而短促的嚎叫,鲜血会在色彩艳丽的宫殿里流淌,肢体强壮而惨白被小心翼翼的安放在箱中。

我相信佐杜有这个能力做出那部超前的电影,正如当初他的团队那般崇拜一般,可惜天才的思维超前,行动烧钱,好莱坞已然被这个超越时代的疯子吓尿,徒留一本厚重的遗憾之书。

影片由佐杜讲述当年那部惊世骇俗电影是如何筹备的,满世界的寻找适合的团队成员,这些人好像就是从他的脑子里抠出来的一般与之匹配。

当年那部电影的构思,据说影响到了后世的许多电影。

然而即便不甘再多,也终究是无可奈何。

至于说所有的电影都是《沙丘》,也只能是一剂安慰剂了。

就连佐杜都曾吃过这么大的亏,更何况是新生代的电影人呢。

对于观众和制作者而言,电影是艺术,是生命,是支撑人皮寻求信仰的动力,是摆脱愚昧跨向智慧的通道,是让自由意识挣脱出来的能量,是思想飞跃的跳板,可对于生意人而言,只有挣钱和不挣钱之分。

无关对错,时也,命也。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短评

深入了解幕后故事,以免失去创作的热情和追求理想的动力。

4分钟前
  • 李德必胜
  • 推荐

真看不懂,我还是低层次的影迷....

6分钟前
  • 豆豆的丈夫
  • 较差

真正把《DUNE》拍出来说不定也没这部纪录片好看,伟大的臆想之作。

9分钟前
  • karwaii
  • 力荐

傻逼。

11分钟前
  • 飞刀员外
  • 较差

✓我错觉这片子真正拍的是《〈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在佐其他的电影中也可以感受到他以之为先知领袖而启迪观众的气质。但是我不愿成为这样被启迪的人,因此不欣赏他的自傲(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仅仅把“艺术”当做是“归属于自己的孩子”或“私有的女人”;把其余人囊括他所想象创造的世界中。不可否认,这种人往往具有独特张力。我只是觉得这些——电影文化、女人和孩子都不应该是被个人凌驾的。更何况是一部胎死腹中的电影)。佐醉心于自己的审美世界,拍什么都只能产生自己的复刻。

15分钟前
  • 也也
  • 还行

莫比斯的、包括其与佐杜洛夫斯基一同创作的绘本,给予我很多spark,《绕行》中虚实边界的跨越形式、《越狱》与代打罗斯迷楼的同构...更不用说《阿扎克》、《印卡石》,这些spark在推进的几个项目中与其他的类不断的发生碰撞、产生关系,进而产生新的类,成为我要讲述的故事。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以另一种形式完成了他所期望的使命。

19分钟前
  • Emma
  • 还行

1.人生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灵魂。2.对我来说,电影是一门艺术。3.这部电影必须是我梦想的样子。这是一个梦,不要改变我的梦。我要拍20个小时。4.在我们口袋里的魔鬼,钱没有任何内在。电影有一个心脏(BoomBoom),有思想(herrl),有力量,有野心。5.我感到快乐,因为大卫林奇的电影太糟糕了。6.宇宙超长镜头,滴血生子,航空器像小鸟那样,长枪要塞,片尾是全屏幕的蓝色。7.这是我电影的目的:开阔所有的思维。8.如果有太多的尊重就不会有孩子。你得撕开衣服强暴她。/9.梦在梦的形态里可以充满激情,实际上做成现实却不见得那么美,即便有众多划时代的设想。10.我没有被说服的是:星战、异形、银翼、黑客帝国,都能被溯源到这部从未降生的《沙丘》。我认为那些点是源自发展的从业者们。世上没有极尽伟大的作品。

23分钟前
  • Zucchini
  • 力荐

将信将疑“后世科幻都受我影响”的真实性

28分钟前
  • BombB●●
  • 还行

野心很大,终点也很遥远,可以理解制作这部纪录片的原因。一种终结的纪念,佐杜沙丘的墓碑。

31分钟前
  • Sour1900
  • 还行

达利、莫比斯和丹·欧班农早就归西,H.R.吉格今年又意外离世。。。既然影视圈里老是提这事,为何不趁着佐老爷子还没挂再重拍一部?

35分钟前
  • 𝐚𝐫𝐨
  • 力荐

等着有朝一日被拍出来。

36分钟前
  • 竹子
  • 还行

反正没拍出来怎么吹都可以 顺便可以拉上达利和奥斯威尔逊装逼 一亿刀预算反正不上税 不过想到1984大卫林奇版Dune拍得如此辣鸡 感觉这种吹牛逼大概只存在于cult片里边吧 顺便 cult是个垃圾桶 什么都能往里塞 拍好了就是神作 大家看不懂就先锋电影 拍垃圾了还可以像艾德伍德一样再卖一轮情怀。。

39分钟前
  • Catete
  • 还行

电影片头引用了奥地利心理学家Viktor Frankl的一句话:"What is to give light must endure burning.",这也是对Jodorowsky的注脚吧!看到最后觉得非常感动,"open your mind! open your mind everyday!"

42分钟前
  • Helicopter
  • 力荐

看一半才知道这是一部给未拍成的电影而拍的纪录片确实是看着集齐一个又一个各种风格特立的天才准备充分甚至连镜头都画好成册但最后因为最直白的原因没钱夭折真特么艺术现在的沙丘电影也能看出来好多过去的影子确实是影响深远了

44分钟前
  • 夕惕
  • 还行

听说这个沙丘是很多科幻片的源泉,我看完怎么提不起啥兴趣啊哈哈哈,看来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科幻片粉丝嘛~去年听说好像是这个沙丘要重新拍了,好像也是火树银花的集结了好多大牌,不计报酬来搞这个企划,再拍出来的话,我再去看看吧~

48分钟前
  • evening77
  • 还行

看过纪录片之后,才发现原来我几年前不经意间就把这么牛掰的系列小说给读了。

51分钟前
  • 二two
  • 推荐

传说中改变电影世界的遗珠,有生之年系列,立贴为证

5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没拍出来太可惜....///看他其他电影之后的感想:幸亏你没拍出来

59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还行

啥玩意这是?

1小时前
  • 曼曼ai读书
  • 很差

还是比佐杜本人的作品好一些的

1小时前
  • 本位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