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RST第五部了……此刻导演居然在Q&A夸夸其谈他和梵高类比的艺术成就。I am sorry?!What!!讲回本片,片子还是很细腻的,那种不自觉地情感的流动和女性的美,池韵的表演还是动人的。但是癫痫这种身份的附加,完全没有得到充分的共情,不是模仿发作时候的颤抖身体就能满足的,譬如说被剥夺最爱的舞蹈,鼓起勇气重返舞台然后看不下去冲出来落泪,这几场戏都很难令人满意,包括因为见母亲而不和争吵离开的肢体语言都是城市姑娘的状态。如果池韵和娄烨在一起,一样的剧本效果会完全不一样。想想郝蕾……此刻Q&A导演又说了一遍,池韵是我的灵感……放过她吧她值得更好的导演
小成本电影。
★★★☆☆ FIRST第五部了……此刻导演居然在Q&A夸夸其谈他和梵高类比的艺术成就。I am sorry?!What!!讲回本片,片子还是很细腻的,那种不自觉地情感的流动和女性的美,池韵的表演还是动人的。但是癫痫这种身份的附加,完全没有得到充分的共情,不是模仿发作时候的颤抖身体就能满足的,譬如说被剥夺最爱的舞蹈,鼓起勇气重返舞台然后看不下去冲出来落泪,这几场戏都很难令人满意,包括因为见母亲而不和争吵离开的肢体语言都是城市姑娘的状态。如果池韵和娄烨在一起,一样的剧本效果会完全不一样。想想郝蕾……此刻Q&A导演又说了一遍,池韵是我的灵感……放过她吧她值得更好的导演
一开始有点法国电影或达内的感觉,但意思不大,故事尤其没有什么亮点,也就决定了电影只能有现在的水花。这片比回南天好很多但和回南天有一样的问题是,这样的艺术电影观念太过于陈旧。池韵很有潜力,看好以后发展。
60/100 主创反复强调的女性电影,但实际上你发现把主人公换成男性整部电影仍然成立(人物原型还真是男的)。换个思路来创作,如果真的是以男性为视点,这个故事反而更有机会让人看到社会对人的慢性伤害。当然这样想有些跑题了,说回电影,除去有些明显生硬的台词外,它缺乏的是对社会痛点的捕捉,一个有顽疾的家境还可以的追求梦想女生的故事,仅此而已,你能明白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但就是起不到太多唤醒反思的作用。
最后的定格想到四百击
患有癫痫的女孩,追逐舞蹈的梦想,她在爱情、亲情和梦想间浮沉,走向绝望的同时又给予她新生。
摄影是挺不错的,可惜影片想要展现的“独立女性”的形象似乎并没有立住。甚至在有些时候的表演会显得很刻意。摄影方面在女主展现痛苦的一些片段用了长镜头来展现,感受到了想让观众更加沉浸于这个场景中、与女主共情所做出的努力。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者有些不对劲,或许是表演和剧作方面的问题。
看起来不动声色的普通人生活,其实都是一部部惊心动魄的历险记。有被触动到。
更像是一部情绪电影,从头到尾几乎都在用近乎特写的镜头表现女主的痛苦、挣扎、释放等一系列的情绪宣泄。失去亲人、失去梦想、失去健康最后失去爱情,这些因素的叠加其实足以把人物逼到绝望境地,但女主毅然在痛苦中选择挑战和反抗,不是那种失真的乐观主义,池韵演技太绝了。另,其他角色太扁平了。
我很喜欢导演这种碎片化、个人化的表达,台词写的太好了,特别有生活气息特别接地气。对生活片段与人物内心的呈现,池韵演的很不错。
突然的结束,感觉还没有完全的
完全无感,不感兴趣。
故事虽然还是都市小人物的故事,但是对癫痫患者群体的关注,包括他们遭受到的歧视和关爱,我觉得在国产片这个维度还是挺新的,而且能让我们更加同情。让我更共鸣的是池韵的表演,完全不雕琢的演绎也能爆发惊人的实力,在树林里无声的呐喊和最后那段舞蹈焕发的生命力,更加让我对池韵演的角色怜悯。最后那个镜头给我一种飞的感觉。
#First主竞赛#表现了困境中女性求生的状态,池韵的表演太突出了,使得其他的演员的光彩被掩盖了不少,故事的爆点应该是在很久以后,拍出来的部分是“暴雨前的宁静”,短暂的故事还是有不少打动人心的部分,不一定拍摄女人就是女性主义电影,应该叫“生活的状态主义”
两年前看过《美丽》,这一部更加难受拧巴,想表达的痛苦很难让人感同身受。
从女主带着长春口音走进新天地我就开始带入了,摄影在简陋的条件下超额完成了工作!
结尾蛮好 但始终是处于无法进入影像的状态
癫痫病舞者的执着
最佳文本??
摄影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