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过的漫画改编电影,不包括电视剧,中最好的一部。
大概部分归结于编剧是浅野自己,部分归结于主要次要演员都很靠谱,另一部分归结于Asian Kung-Fu Generation。
带着太强烈的期待看电影就是这点不好,一直觉得不管拍的多到位恐怕也骗不到俺的眼泪了,没想到在同一个场景获得了跟看漫画时同样的效果。
从知道这个片到总算看到,还不是通过合法途径,其间居然混杂了许多记忆。
借漫画给我看的人,找来这首歌给我听的人,如今一个在巴西一个马上要奔赴伦敦。
一两年之内两位大叔各自回到东京继续他们的事业,于我却恐怕就此无缘相见了。
不知道多年以后,什么会真的在生命中留下印痕。
关于ソラニン再没什么可以多说的了,贴一段当初为漫画写的东西吧。
第一次听到Solanin的时候我说,NANA是classic Rock,而Solanin是典型的J-Rock。
漫画的前五分之四,讲的是一只脚已经踏进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局促的现实里不甚坚定的追逐梦想,寻找答案的故事。
仲夏的东京,空调坏掉的小公寓,甜蜜而疼痛的小日子,理想被现实的锉刀不断锉磨的钝痛。
当这种被无力感纠缠的生活似乎不知道将如何继续下去的时候,浅野简单粗暴的用一个绝境终结了这个困境,他死了。
握着种种挣扎之后好不容易到手的尚未确认过的答案死去,所有的意义瞬间崩塌。
突然觉得,“朝闻道,夕死足矣”是一件很扯的事。
一切终于豁然开朗,但还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就死去,在我看来更为残酷。
不知道这样的安排,是否只是为了逼她也得出自己的答案。
于是她抱着他的旧吉他站上舞台,唱他写的「お別れ」的歌,挥洒下与曾经的他同样的汗水。
一首歌总会结束,一瞬间在舞台上痛不可当,然而转过身只能够努力微笑。
搬到一个新的地方,与过去的和现在的朋友一起,继续生活。
大概很久以后,笑容可以不再勉强,大概很久很久以后,抚着那把旧吉他,也只剩下温暖的回响。
我们并没有妥协,却已经不再棱角分明,我们并没有放弃,只不过已经告别了梦想,我们并没有变,但却已经长大了。
ASIAN KUNG-FU GENERATION / ソラニン思い違いは空のかなたさよならだけの人生かほんの少しの未来は見えたのにさよならなんだ昔住んでた小さな部屋は今は誰かが住んでんだ君に言われたひどい言葉も無駄な気がした毎日もあの日こうしていればあの日に戻れればあの頃の僕にはもう戻れないよたとえばゆるい幸せがだらっと続いたとするきっと悪い種が芽を出してもうさよならんだ寒い冬の冷えた缶コーヒー 虹色の長いマフラー小走りで路地裏を抜けて思い出してみるたとえばゆるい幸せがだらっと続いたとするきっと悪い種が芽を出してもうさよならなんださよなら それもいいさどこかで元気でやれよさよなら 僕もどーにかやるささよなら そうするよ。
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就是和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有自己的那些和这个世界总有各种不兼容的梦想和努力。
通过很多次的尝试和挫败之后,遍体鳞伤,只有少数最终被这个不够宽容的世界和社会所容纳了,走到了大众认可的聚光灯下,成为了所谓的成功人士,独立的人。
但是更多的则是被当做了社会的某种失败,某种极端。
不好好念书,搞音乐,玩摇滚,流氓气息,搞不好还会去触碰有些法律的禁线:毒品。
第二种人则是另一种极端。
看似极度成功,各种光圈,用我童鞋的话来讲就是怎么什么好事都摊上了。
有钱途,有前景,被同龄人仰视,被周围人钦佩,被父母当做荣耀而存在。
看似所谓的成功,但是内心极度的害怕失败,害怕自己的不被认可。
所以不断的努力,极强的好胜心。
这种人在这个社会的某些光鲜行业中闪耀的存活着。
大部分为了这些虚荣不断地在卖命着,少数受不了这些煎熬的,最后选择了走上了极端不归之路——自杀。
至于第三种人或许你已经猜到,那么就是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人之间的。
这个世界最大的组成部分。
没有太多的理想,没有太多的能力,只是人间的一员。
虽然心中也有对第一和第二种的向往,但是更多的还是坚守自己的阵地。
对第一种人表示鄙夷和第二种的仰慕。
不能说可悲,因为这个就是大众群体的归属。
最安全也是最传统合理,父母最期待第一种人选择的人生。
我们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但是随着时间。
这些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们该怎么办?走自己或许不太被人理解的人生还是投降去人间选择毕业? 当种田最后躺在地上心中只有默默念:我们回去吧。
我们回家去吧。
可惜我们永远都回不去了。
他可以幸福安逸の 死去。
但是活着的人还要努力耕耘着。
我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迷失的片刻我们会和芽衣子一样会选择抽支烟,无奈和困惑的仰望着这局限被隔阂的天空。
默默地郁闷着。
当最后洛奇站在聚光灯下,眼神开始失焦,仿佛看到了过往。
我们都回不去的曾经。
深深怀念却无可奈何。
所以还是把握当下好好走下去吧即使这是条危险的道路,即使一直延续到世界的尽头,我也要走我自己的道路。
再见,在某个地方好好干吧,再见,我也会在某个地方好好干的,再见,就这样吧
我曾经说过,苦逼闷骚的生活逼的我要发疯了,但是这都是改变不了的。
很多人告诉我让我接受,让我理解,让我明白现实不能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你要想活下去就乖乖的干那些活下去的活。
他说不要以为音乐能拯救你,音乐拯救的是他妈的所谓的爱情,不是你可怜而又卑微的生命。
你爱自由,那中国几十亿的人他们不爱吗?
你怎么还是像一个小孩一样,一天到晚的想这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我知道你喜欢的是好的,但是这不能当做你的生活工具,它只是兴趣,明白吗?
操,我从小到大都被这样那样的上面的话所洗脑,我以为我大学毕业后会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最后还是变成了一个西装革履的衣冠禽兽。
从前的那些可爱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心还藏在我虚伪的笑脸下。
虽然众多的理由让我控制住情绪,众多的借口让我抵抗走出去的决心。
但是现在的我还是听到鼓点就兴奋,和一帮学生挤在livehouse看演出。
他妈的,赶紧上,不要做一个傻逼,就算在你不能拒绝的情况下。
各位快点从人间毕业吧。
我他妈还需要一点时间。
找到答案。
乐与路
又一個平常的週六,照常起晚,照常不想干做尚未完成的一些任務。
打開B站,一邊放著偶像的演唱會視頻,一邊刷著手機。
當我以為一天的時光就要這樣過去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部影片推薦,竟是宮崎葵和高良健吾主演的《樂與路》,無聊的下午終於稍微有了點充實的感覺。
不知道是自己選片的原因還是日本電影中同題材、同類型的影片太多,將近兩個月里依然對日本青春治愈系的電影欲罷不能。
無論是印象最深的《人生密密縫》《何者》《奇跡,那天如此重要》,還是剛看完的《樂與路》,主人公們對人生意義的追問看似沒有答案,然而他們對人生的糾結、煩躁和恐懼的心理表現卻如此真實,忍不住想要說這TM的不就是我的人生嗎?
《樂與路》里,芽衣子(宮崎葵飾)畢業后工作了兩年,卻依然說服不了自己接受這份不喜歡的工作,找不到人生意義的她最終辭職在家過著無事一身輕的自由生活。
芽衣子的男朋友種田(高良健吾飾)喜歡音樂,卻也不得不為了生活暫時放棄組樂隊的計劃,雖然打著工,事實上也並沒有想明白自己的未來到底是什麼樣的。
在芽衣子的勸說下,種田終於和隊友做出了第一張專輯,遭受到了預想中的輕視。
尤其是遇到他曾經的音樂偶像竟然也淪為普通的音樂公司的職員后,現實漸漸露出了猙獰的一面。
但是,這尚不足以致命,當種田抱著對自己的人生究竟是否幸福的懷疑想要和芽衣子、和現實和解的時候,一場車禍不期而至,他的人生戛然而止。
無助的芽衣子再度陷入痛苦的泥潭,種田的死也讓逃避現實的她漸漸放棄了對人生意義的空洞求索。
種田的愛、朋友的溫暖最終讓芽衣子鼓起勇氣拿起吉他,開始和朋友一起繼續玩音樂,舉辦地下演唱會。
故事的最後,芽衣子搬離了原來的家,開始了新的生活。
當空蕩的房間只剩下一把黃色的吉他和飄蕩的窗簾,屏幕轉黑,我知道我的眼淚再也無法遏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學校的我們從小到大一直被要求以“夢想”為關鍵詞寫一篇篇文章,而一旦離開學校,我們成長的目的只有工作、賺錢、養活自己,再也沒有人關心過曾經認真寫下“夢想”這兩個字的少年少女是否真正將夢想變成了現實。
不管是大學畢業還是研究生畢業,身邊的親人、朋友總是在告訴我說該工作了,該結婚了。
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活著是為了什麼,也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工作的意義、人生的意義。
但也正因為沒有人能說服我,所以我自己一直在尋找,只是這尋找的歷程太過艱辛,艱辛到經常害怕也許哪一天我突然明白的時候生命卻已經終結。
電影里芽衣子問朋友繼承藥店、無法選擇自己人生軌跡的比利:“你覺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比利沒有立刻回答,直到他們準備登台演唱的時刻,比利說:“說不滿人生的話是無止境的,可是我今天特別開心,大概對我而言,人生,只是活下去就好。
”人生艱難,不管我們是不是那隻被比利批評、被路人錯認成“郵筒”的玩偶青蛙,就算不能改變世界,活下去,就是人生最重要的意義。
这是一部伤感的音乐题材电影,看它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很多曾经的故事。
剧情很平凡也很普通,但却有着诸多热爱音乐的少年故事和青春缩影,所以它让我产生了共鸣,有很强的代入感。
如果你曾在学生时代玩过音乐,或者正处于玩音乐的学生时代,不妨花两小时时间看一看这部电影,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触来写一首不平凡的创作。
同时它也在告诉很多有梦想的人,理想和现实之间,并不是像你所坚持的那般勇往直前,就一定会唾手可得,更多的时候,它会让你头破血流。
男主角种田是一个摇滚乐队的核心,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原创获得成功,但在唱片公司那里一文不值。
他鄙视偶像音乐,同样唱片公司也鄙视他的想法,这个循环链每个玩摇滚乐的人可能都有。
前几天刷抖音的时候,还看到一位职业音乐人说,很多人都说神曲土,可你写得出让大众都喜欢的神曲吗?
你真的写不出,神曲没有人们想象中那般简单。
我挺同意这句话的,往往我们不屑一顾的东西,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复制出同样的成功。
种田也有生活上的经济压力,甚至在专心创作赋闲在家的时候,都是靠女友芽衣子的收入来过活。
这种生活根本不可能持久,所以他决定放手一搏,与乐队成员一起录制了原创CD寄到唱片公司,可他们却被前辈要求与一位平面女偶像组乐队出道,很讽刺又很无奈的一个结果。
前辈告诉种田,不能适应大众的人只能从舞台消失。
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种田也因此消沉了。
这个前辈就是种田曾经的偶像,搞得也是小众摇滚乐,现在退居幕后成为唱片公司的一员,他并非没有理想,而是向现实低下了头。
这几天看到铁肺唱将李佳薇跑去当销售的新闻,包括罗永浩现在搞直播来还债,放下面子去挣钱,一点都不可耻。
想通了这一切的种田,也终于认清自己,他是想玩乐队玩音乐,但没想成为音乐家,摒弃掉一些理想化的东西后,他瞬间成熟了许多。
只是他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交通意外,不幸丧生。
面对着种田心爱的吉他,芽衣子决定代替主唱兼吉他手的位置,将乐队继续下去,也算是圆种田一个心愿吧。
为了能弹唱种田写下的创作,芽衣子非常努力地练习,并且真的在最短时间内上台表演了。
当晚观众不多,却都被芽衣子的表演感染到了,包括那位姗姗来迟的音乐界前辈,这就是种田创作出的音乐魅力。
他写的是一首关于分别的歌,芽衣子一直以为种田是要和她分手,可当年有多少人知道,黄中原写出绝口不提爱你时,也是要与音乐梦想做一次分别。
都是挚爱却与爱情无关。
色调不错 大部分镜头比较唯美 属于典型的日系视觉风格 导演以拍PV成名 所以视觉上完全不用担心 剧情属于比较普通的励志类
满腹话语无从言说,表达力日趋减弱。
梦想与现实,从众还是坚持自我。
爱别离,那么就让我拾起你的吉他,完成你的梦想,寻到你的精魂。
有那么一瞬,从宫崎葵哀伤的脸庞,看到了袁泉忧郁的神情,何其相似。
电影一度让我落泪,读了一日《遣悲怀》,文字的感染没有影像来得直接动人。
新我旧我在街头擦肩而过,默然回眸。
男主的离世固然老套,现实大多苦苦挣扎,蝼蚁竞血。
至亲至爱的离开带走了自己的一部分,情感、过往的时间、肉身,只是活着人收起伤口,这便是生命的残忍与坚韧。
爱情就如飞蛾扑火,纵使知道灰飞烟灭依然会一如既往,我如今平宁的状态似乎缺少了牵肠挂肚,惦念与悲恸。
那一抹哀伤是心中永远的伤口,它不会时时出现,但午后黄昏,韶华落尽,当我老去,它依旧会显现心头。
爱会绝处逢生,毕竟花可开二度。
只是,生死如河,为何你不等我就独自渡过?
误会在天空的彼端难道人生只充满了再见吗只差那麼一点就可以看见未来却只能说再见以前住过的小房间现在又是谁住在那里无论是你对我说过的过分话语还是感觉白费力气的每一天若说那天我这麼做若说能回到那一天我已无法再回到那一天如果说弛缓的幸福缓慢地延续这样下去坏种子一定会发芽还是只能说再见寒冷冬天中冷掉的罐装咖啡 七彩的长围巾小跑步穿过小巷中 我试著回忆起如果说弛缓的幸福缓慢地延续这样下去坏种子一定会发芽还是只能说再见说再见 这样也好无论在哪都要好好地过再见了 我也一定有办法的说再见 就这样吧
一向不爱看有关バンド、ロック这样题材的片子但有小葵,怎么说呢,越来越觉得小葵有やわらかい感じ、いるなら、それはあんしんだ~给人感觉倒是一种,怎么说呢,不用去想苦涩的生活的感觉?
表达不好就像《丈夫抑郁症》里的一样,感觉只要有你,生活总能幸福过下去。
其实对走自己路的人多是钦佩,钦佩多的是他们对自己的勇气片中,高良健吾对芽衣子说:分かれる、どう?
失望时候大抵会这样的吧。
其实并不是对对方的感情消散,倒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吧。
おとなになるのがこわい害怕被客观物质给支配,害怕被生活击打得千疮百孔,害怕自己变成一幅行尸走肉。
爱情也一样,有时候会很不解电视剧里别人一天一条信息的恋爱,诱惑这样的恋爱还有没有什么意思。
可能有的人就是适应这样的恋爱,前几天才跟一个同学交流,他说天天打电话会很累,哪有那么话好说的,短信都很少发,我们,无所谓啦,就等结婚好了。
好可怕。
如果这样,不如不谈恋爱。
不像一些迟钝的人,会时常陷入自我情绪中无法自拔,甚至到绝望有时会想,しねばいいちゃん、でも、そのぐらいもできない甜蜜都是暂时的,痛苦是永恒的。
又忘了要说什么了。
fuck
一味地做梦是不行的,一味地服从现实……好像也不太爽啊。
梦想很简单,好像握着吉他就世界无敌了——也有人背起背包踏上旅途就知足了、有人沿着跑道冲刺就知足了、有人只要拉起爱人的手就知足了。
如果不巧梦想看上去和生活有所冲突怎么办呢?
不要怕啊,总有个方法让自己快乐地生活下去。
不要轻易放下梦想啊——至少让它保留在心里,有时候拿起吉他拨动几下,就什么也不怕了。
梦想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哪怕只能改变自己的世界。
来过的东西即使再度消失,也不能抹去它来过的痕迹。
所以不要怕啊,不管它们后来去了哪里,不管生命中有谁来了又去,不管你们离开我去了哪里,各自好好干吧!
很喜欢宫崎葵
梦想不施粉黛,青春不打擦边球,啊喔咦酱还是十七岁的样,,
节奏慢的要命 真有点看不下去
软弱的男孩子我很不喜欢。活着辛苦么?这就是活着。死人才舒服。选择吧。
世上loser那么多,也没见谁有多苦逼。梦想还是个孩纸,放过它吧。
故事还不错,情怀也不缺,但是整体感觉不给力,从始至终都感觉太平淡,比去年的《少年手指虎》差了好多
闷闷的,无法不走神
很多镜头都是在放空啊,现在年龄大了看这种小清新鸡肋青春片吃力了,再找120的原作看看吧。
活著辛苦麼 辛苦就對了 舒服是留給死人的
青蛙,让人把你误解成邮筒,你的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除了故事讲不下去用死人来凑的做法很令人发指之外,画面啊,色彩阿,光线阿,人物啊,都还挺养眼的。
摇滚给力
宫崎葵啊 宫崎葵。。
不得不说,小日本调的色真不错~
一个关于执着的故事
当nana拿起了吉他。可惜剧情过于无聊沉闷…
拍得并不好,但是特别美好。一群美好的演员,演了一群美好的年轻人,和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连纠结的问题、烦恼的事,都是最美好的那种。
大人就是“好吧,算了”堆砌的肉块,不想成为那样麻木的大人,不想活着只为工作工作工作,想为理想而活。很不安的时候,拿起吉他开始唱歌就有种所向无敌的感觉。
女主角长得很清新~原来你就叫宫崎葵啊~
不知道是失败的爱情筑就了梦想,还是对艺术的追求烧伤了爱情,总之不想要工作就对了。意外地看了这部切合心情的电影,而且宫崎葵还是很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