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来看这个剧的影评基本上都是首先介绍穿越,穿越为主的概念,一直让我以为是蝴蝶效应,看到结尾,男主惊醒,what?
没看懂!
来了豆瓣,排在影评第一位的解读,这是一部类似《生死停留》的剧集,然后一堆人在后面解释到底为啥男主醒了,也有人提了恐怖游轮,然而无人好好解释,一堆影评,逻辑线最后没法圆上。
哎,可惜了一部好剧。
推理瘾又来了,对比逻辑讨论一下为何这是恐怖游轮,不是蝴蝶效应或者生死停留。
1.蝴蝶效应的基本理论是时空扭曲。
这种理论的背后人的行为改变过去,过去改变将来改变,过程中,人的思维和行为不发生混乱,没有不符合现实逻辑的荒谬事件,主人公可以穿越,但是不会一个在一个时空内直接影响另外一个时空的人,这是符合现实逻辑的。
比如,蝴蝶效应里面,男主穿越回过去,打倒伤害他们的女主哥哥,这件事他必须回到那个时空的自己身上去行为,行为对象也是作用于那个时空的男主哥哥。
而《生死停留》、《恐怖游轮》这种关于死后或者濒死灵魂的种种内容,由于牵扯死亡,行为都会变得荒谬和不合乎正常的逻辑,出现诡异的地方。
生死停留的时候,动不动就死人复活,无端的流血。
恐怖游轮女主一次次无理由的重复开始,但是又不像《土拨鼠日》那样一切都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有她自己。
也没有很多不明确的失忆。
我们回来看《雾气蒙蒙》恰好就如同后者一样,存在着许多荒谬的事情,男主穿越回去,最典型的就是男主在2000年看见了医生要杀他,他动手杀人却发现杀死的是病友,而穿越回02年,发现2000的病友没有死,却在02年喷血死亡,和他在02年动手的结果一样,这是完全不符合现实逻辑的,在蝴蝶效应这种平行时空,时空扭曲类的电影中是不存在跨越时空的谋杀的,做不到。
2.生死停留的基本逻辑是死前弥留的一种回忆与向往的编造。
生死停留的问题非常简单,有很多荒谬无法串联起来的逻辑混乱,这是由死亡带来的。
这一点《雾气蒙蒙》毫无疑问也有,这是很多人误会的原因,但是注意一点,死了就死了,死亡是一个终点,因此时间线跟随着死亡前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始至终向前发展,不重复不后退,时空点不混乱不交互。
比如男主一开始不知道病人的父母已经死亡,后来询问的过程中发现已经死亡,而现实中男主倒下也不知道父母和女朋友是否死亡,是男主去确认了回来之后,病人才知道父母已经死亡的事实。
他才开始编造父母女朋友都活着事实。
出现卡带式的重复,比如一遍遍开门,但是却没有故事的循环重复,就像恐怖游轮那样。
恐怖游轮的每次重复都和过去时空的自己不停的交互,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时间。
仿佛死亡那一刻永远不会到来。
它所产生效应是《前目的地》的方式,自己生了自己,自己爱上自己,自己杀了自己的循环套。
所不同的是,《前目的地》借用了时空旅行,而《恐怖游轮》借用死亡执念。
但是核心都是自我的循环。
而《雾气蒙蒙》不一样,男主在结尾重复的醒来,哥哥的梦境里面,告诉他不要再重复了,还要再试多少次,桌子上许多瓶一样的酒,男主在回顾过去的过程中看到他和哥哥愉快的拥抱,和结尾的时候是一样的,他的时空并不一直向前发展,而是时而向前,时而向后。
他和不同时空点的自己交互。
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在《雾气蒙蒙》里面,《恐怖游轮》的重复循环更相似,只是它不是由自我循环造成的,而是蝴蝶效应类似的改变过去,改变将来的做法。
但是无论如何他一直反复在重复死亡以后的事情。
这点上恐怖游轮大量的借鉴了这部剧的操作手法,这部剧用重复的酒瓶的标志物显示男主重复了多少次,恐怖游轮用游轮上的尸体显示。
这部剧男主的哥哥告诉他不要重复,最后的结尾重现了男主死亡的过程。
而恐怖游轮有一个人告诉女主一定要回来,结局也呈现了女主死亡的过程。
而且这部剧的结尾男主的醒来是在他被宣告死亡以后,和恐怖游轮女主去往游轮,是在出车祸以后是一样的。
而3.《恐怖游轮》和《雾气蒙蒙》是西绪福斯的悲剧西绪福斯是古希腊神话里面的一个国王,他因为触犯天神受到了惩罚,死后每天推石头上山,每天未到山顶就回滚落下山,他每日都重复做这件徒劳无功的事情。
拆解这个神话的内核有两个点,一个是死亡,一个徒劳无功。
人既然死亡了,那么弥补自己生前缺憾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所以同样的类似于蝴蝶效应的穿越时空,蝴蝶效应能够最终找到一个改变现实的办法,而死亡的人无论如何重复都无法改变已经死亡的事情。
人只有活着才能够改变。
《雾气蒙蒙》比较《恐怖游轮》又显得更加深刻那么一点点,对于恐怖游轮过于关注悬疑和恐怖,故事内核是在结尾,揭露出这是死亡执念的时候,才令人感慨不已,它只是微弱的牵扯到一个情感的层面,震撼足够回味却不足。
而《雾气蒙蒙》借着碎片揭露了男主支离破碎的一生,描绘出他整个人生的遗憾,他一生所有心结,都凝聚在死亡后的不断重复中。
而不单单是临死时候的那一分执念,那一点渴盼,那些未完成的心愿。
而男主的执念也是许多人的执念,似乎每个人都能在男主身上找到些自己痛苦和渴望。
他幼年丧母,父亲无瑕管教他,导致他性格自由放纵。
他对于自己有着深深不满,哥哥批评他的话,当即使得他震怒,他喊着你又拿这个说事情。
显然他被用这样的话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也是他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
之所以说,他自我否定,是因为不仅仅是现实中的争吵会令他震怒,在他编造出来的故事里面,他也在不停的受到这样的攻击。
推他做脑CT的人说他这样有钱的公子哥,安娜说我想过你那种生活,宴会游戏等等。
这两个都不是真实世界真实发生的场景,一再这样用嘲讽的口气说话的人,只能是他自己对着自己。
这些话,都和哥哥对他的攻击不谋而和。
显然他的震怒,是因为哥哥刺到了他的痛处。
小时候,他与哥哥十分亲密,有说不完的话。
但是长大后,哥哥踏实稳重又保守,弟弟放浪形骸,兄弟隔心,争夺家产,抢夺女友。
他对于后面发生的事情,极力否认,不愿意面对,渴望和哥哥和解。
这点上不用赘述,整篇基本上都围绕着这个讲故事。
他对自己的否定,不仅仅是意外导致哥哥死亡,没有来得及和哥哥和解,抢了哥哥的女朋友,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自己放浪形骸,公子哥花天酒地的生活有着同样的不满,他是认同哥哥的价值观的。
他把这些归咎于父母的缺位。
然而做下这些的是他自己,不是别人,就像他在歧路上可以选择去医院一样,这一点他深深的清楚。
他在死后的幻觉里面和克莱尔说,不,我们有选择。
就是打开自己的心结,不,我是有选择的。
这个事情,不知道那些有原生家庭阴影的人怎么想?
我遇到过不少人,自从听说了有原生家庭阴影,就开始了一直不停的寻求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各种办法,各种摆脱原生家庭,实际上,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现在怎么选择是你自己的事情,念念不忘原生家庭的那些事情,说到底不过是找一个自己过错的替罪羊,解释一下,我现在这样不好,不是我的错,是别无选择,你看,我不是在找解决办法了吗?
就像是克莱尔不停说,我们别无选择。
安娜也告诉他,选择权不在你。
男主中途醒悟的就是,我有选择的。
我可以不去和哥哥未婚妻有瓜葛,我可以不把哥哥推下去(他回顾过去他是推下去哥哥的,当他决定改变命运的时候,他才是误推下去)。
遗憾的是,男主意识到他有选择的时候,他已经死了,死了就无法挽回了,再怎样重复也不会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
我们尚且活着的人,不要等到死后才明白,我们是可以选择的,可以改变的,父母不是我们的理由,过去的种种经历不是我们的理由,那一切都已经过去,无论我们如何重复的去想想,如果不是这样会怎么样?
那一切都不可以改变,就像死去的男主无法通过想象改变结局一样,这就是西绪福斯的努力。
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改变现在,改变没有死去的事情,我们有选择,做出和以前不一样的决定。
综合了《停留》和《蝴蝶效应》,前30分钟很精彩,足够的悬念和来回切换的时空,但从主角和哥哥的未婚妻在亲热的时候,给了远处正在痛心的哥哥一个镜头时已经把所有答案都说出来了,过早的暴露了一切,导致余下来所有的悬念都不存在了,一下子就很明朗化了,而且结尾也不是开放式结尾,而是让做弟弟的终于自我心理安慰得到了灵魂释放。
所以从豆瓣上评论来看评价也不是很高,由此可见,导演确实要永远比观众高明那么一点才可以赢得观众的认可,但如果太晦涩也会导致一些极端,比如这次大卫林奇的新作没之前的作品受到关注就是例子,所以《Lost》才会不得不加入大量闪回来吸引大众吧?
但是,我不得不又说但是,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影毕竟不是主流,而且之前马乱曾经列举过关于“时空转换”题材的电影,当时也只列出过三个,所以看完还是觉得值得的,并且应该也可以归到这个题材,更重要的是当初可是花费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才找到这部作品的。
这题目取得真大,当年看《移魂都市》里看到一条评论:任何人都不能去证明世界究竟是不是五分钟内创造出来的。
人对“现在”的意识只有0.2秒。
20:00-20:02,这两分钟在主角意识里变成了2年。
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只有90分钟。
看似因为不甘心的执念不断想通过穿越修正每一个错误,但逃脱不了车祸的宿命。
所以也就避免不了死亡。
而这两分钟内创造的世界,有限的每个人物其实都是男主被抢救时候的参与人员,胁迫他结婚的漂亮安娜其实是个执勤警察,医生是自己老爸,病友也是参与抢救的警察之一这个主观创造的世界只是帮主角完成执念,让主角彻底放下罪恶感。
最后哥哥那句“我们都死了”是主角最终认同命运,不再执着。
by 电子骑士2003年由瑞恩•菲利普主演的《记忆断层》(The I Inside)其实不比《蝴蝶效应》逊色。
影片同样动用了“失忆”这个法宝,男主角因车祸在医院中醒来,发现自己全然忘记了昏迷前两年间的事情。
后来发现,他的哥哥和女友都在2000年的车祸中死去,而他在那时似乎就住过这所医院。
从这儿,他似乎获得了在2002年和2000年之间跳跃能力。
真相还是一点点浮出水面。
原来,他竟和他哥哥的女友克莱尔曾有私情。
在2000年7月30日那个混乱的夜晚,真相大白之后,他和哥哥开车出去,却无意撞上了克莱尔……影片从20:00这个时间开始写起,结束于20:02,实际上,没有什么时空穿梭,一切都是男主角死前两分钟的想象。
这两分钟就暗示着2000到2002这两年。
他其实在2000年7月30日20:02就已经死去。
这样,他哥哥和克莱尔就能够活下来。
影片的情节设计相当精巧,当你最后明白过来,这竟是一个已经死去的人在做着种种不接受死亡,企图改变命运的努力时,那种悲剧感实在有些沉重。
百度百科把它定义为一部时空旅行的科幻片,感觉有点牵强。
看了大半才看到主角是为了回到过去救哥哥,有点类似黑洞频率。
但最后看到开头和结尾只有时间相差两分钟,这才意识到原来中间所有的一切都是主角在临死前两分钟的意识挣扎。
如果硬要说和恐怖游轮有什么关系的话,大概是轮回?
故事和我一开始猜的差不多,主人公的意识在生死停留,不愿意接受死亡的结局,试图改变事实,但最终还是宣告死亡。
还是感觉没有恐怖游轮精彩。
他死了,且并没有被救活总是听人说,人死前,其一生会从眼前闪过脑中弥留的脑电波会使人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如同此片的男主角所经历的他的死前闪回充满着懊悔他希望一切重来,改写结局他希望他和Claire没有背叛他哥哥他哥哥没有死他希望自己内心不曾有阴暗的一面但......一切都晚了生命的确有很多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但生命无法重来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片真的可惜了......(先看了生死停留和蝴蝶效应,勉强加上恐怖油轮之后的感受。
)不知道是宣传的原因还是小成本的原因.还有就是作为 先驱 尝试,难免显现出不足的地方。
也恰恰是因为这样,才让后来者避开了这些坑坑洼洼,并且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更趋于经典的故事架构,更明确深刻的思想理念和更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不过,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部值得看的好片子。
起码在前半部分,真的让我看的目不转睛。
今天才看到这部片子,感叹见识少之余,还是很庆幸的,呵呵。
我相信西蒙是已经死了的(有明显的灵魂飘升向下俯瞰的镜头),但是意识因为自责被困在了一个2000-2002两年的死循环里(和《源代码》类似)(哥哥的酒和《恐怖游轮》里的海鸥类似)而且中间的那个安娜护士,我认为没有事实上成为男主的妻子,她的存在只是在拿着对讲机的那一刻,可能男主的潜意识里由于对哥哥的愧疚等等原因,导致认为这个对讲机行为加深了自己的愧疚心理,就在潜意识把安娜和对讲机当作要挟自己的砝码(车祸后第一个看到的女性想象成自己的妻子/爱人和《生死停留》类似),但是最终车祸后安娜没有留下而是匆匆离开,于是西蒙潜意识里的安娜也有了一个不太负责、若即若离的形象。
那个带了帽子口罩,西蒙说要‘杀自己’的男人,在他心脏停搏是也是现场的医护人员,可能负责注射安定一类,但是西蒙犹豫那时极为痛苦,不想男人靠近,却由于伤重等无法动弹/挣扎,于是在潜意识里把他想象成了一个趁虚而入的偷袭者。
至于他的父亲,西蒙在潜意识里对父亲有依恋和渴望爱的意识,所以把父亲想象成醒来见到的第一人(且是一个儿科医生,还企图给西蒙一颗糖)都是童年对一个父亲形象的映射。
至于杀死路上看到的那个病人,我认为同样没有真实发生,受创者可能因为自己的愧疚自责心理,幻想未发生的凶杀案,并和自己记忆里曾出现的恐怖情景联系(和《爱德华大夫》的‘凶杀案’类似)而西蒙之所以把他想象为一个大病难医的心脏病人,可能因为他是西蒙死前看到的最后一个病人,于是他在潜意识里可能认为作为病人,自己濒死的痛苦是感同身受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西蒙想帮他'解脱痛苦'的原因。
其实除了电影里的人在循环中重复,包括玻璃上的水迹,针管(剪刀)等物品,包括整个西蒙的潜意识循环,除了事发前的一小段,其他都发生在车祸送诊后的医院里,至于那个拼图,我认为是西蒙那张和父亲哥哥童年照片的变相。
看有的评论说之所以是穆赫兰道、生死停留、蝴蝶效应、恐怖游轮的混合体,但效果不如这几个片,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混合,使得重点不够明确,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混乱更接近于脑内受创后的真实反应,不足可能是留下的信息和悬疑点的确使得故事稍显单薄,而且相对于《穆赫兰道》《爱德华医生》《生死停留》等片,明显那种弗洛伊德式的梦境或者潜意识带来的扭曲和迷幻感少,也没有梦境里那种扭曲的不和谐,而且台词有些昭然若揭的意思,有点怕观者没看懂而附加进行的解释,大卫林奇几乎不做解释,‘讲足够优秀的故事,把观者当成和自己一样聪明的人。
’可能就是《穆赫兰道》在悬疑片里经久不衰的秘诀之一。
阔绰子弟的痛苦与内心挣扎,有点《梦之安魂曲》的影子,(本片真的什么影子都有点),但是爱上嫂子这个设定还是有点尴尬...4.5星
至此以后就有了很多效仿之作濒死体验,啊哈~电影本身把故事也讲的很不错,各种悬念和情节层出不穷。
RP帅哥一枚啊~
以下全为我自己主观乱想:西蒙有时空旅行的能力,而且还会改变未来,假设他穿越了至少三次,他送给他哥哥的酒表示穿越了很多次。
写三条线就是三种结果,但是他必须遵循规则就是有人要死。
第一条西蒙爱上了他哥哥的未婚妻克莱尔,被他哥哥皮特发现,两人上天台争执,西蒙把皮特推下去。
开车带着他去悬崖,被亲热的情侣打乱计划,开车路上撞上了回来找他们的克莱尔,三人进医院,皮特死,西蒙和克莱尔活,安娜发现了他的秘密,和安娜达成协议结婚隐瞒杀皮特的事实,又和克莱尔死灰复燃被安娜发现,房子下毒到第二次入院。
第二条线克莱尔死,西蒙和皮特活,西蒙内疚和克莱尔的关系想和皮特解释,慌乱中皮特摔下楼,西蒙开车没去悬崖边直接右转去医院,路上注意开车还是撞上了赶回来的克莱尔,医院里输血就回了皮特,去老房子看望皮特。
克莱尔和西蒙说过都是在挽救之前所做之事。
第三条线,西蒙死,克莱尔和皮特活。
西蒙没有和克莱尔亲热觉得对不起他哥哥,皮特从天窗摔下去,西蒙开车喊他去医院出了车祸,他自己死在了2000年,完成了他的救赎。
无力改变的时候就选择接受吧
这种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编剧的层层套路 当编剧开始有一丝丝绕不清逻辑或时间线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有趣了 另外 观众多少对主角有点英雄类型角色的期待 当主角开始选择逃避以及试图找寻已经不可能存在的两全之策时 观众容易产生对这个角色的失望
早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
我去了 先驱啊 什么生死停留啊恐怖游轮啊蝴蝶效应啊 原来这才是原创 所以多一星
讲事情讲得不清晰。死前的懊悔导致的幻觉?
看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原因分心了。
自以为悬念丛生 其实 不值一提
???
形式包裹过多,致使内容果真变的雾气蒙蒙,有点虚。男主角的表演方式在每部电影都是有这样的格调,感觉与世界有仇并且自以为是的表情
还不错
Ryan的经典
只下载到后半部,哈哈啊哈哈原来是个梦
生死停留和蝴蝶效应的结合体。
一早就知道你死了。
不看影评真看不太明白,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死啊?到底哪个是现实啊?好吧!这种拍摄手法。。。嗯。。。我不发表意见,还是值得一看的
这类片子看一遍往往是没办法通透的。。当你以为是“蝴蝶效应”时,看到尾声才发觉应该是“Stay 生死停留”,当你确信时,结局告诉你这关没过,从头开始!跟打游戏是一样一样地... ...
原以为是个低配《生死停留》,谁知结尾编导来了一句:我跟你们开玩笑呢!无语。
没拍好的软科幻
被讲明白时空到底是怎么连接的,只是玩了一把剪辑一样的把戏
Somethings just don't get l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