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大部分内容很精彩,后面剧情有点崩,既然前面反映的内容是注重写实的,为什么后面突然插了很多写意的那么不真实不合理的情节安排呢?
(我并没有否认写意的优美,问题是得编排得当)而且明明道具、场景、校长等设计都很真实,粉提老师的“有教无类”观念没毛病,也很感人,但是因为巴王超过是“坏学生”就对他特别好,好的对其他学生已经不太平等了,这一点很不合理,电影并没有通过其他人表现这个教学观点,就很不合理。
另外,看了弹幕跟评论很多人把巴王超过跟粉提老师(这个演员形象上很合适,但演技就。。。
)组CP,有磕CP的幻想,但导演自己说二者并不是那种关系,以下是网上找到的导演在接受采访时的原话:“粉提老师的男友始终没有正脸,因为一有正脸,他就有情敌的意思了。
其实他就是故事的一个转折点。
巴王超过渴望得到认同,粉提老师是巴王超过的精神寄托,而不是情感寄托,可能现在很多观众把巴王超过的情感寄托和性朦胧过度放大了。
我们作为剧作者,有最基本的道德基准和电影审美,不可能往三俗和低趣味方向做。
我们要做得很高级,观众知道点到了青春期的性朦胧,看完之后会觉得真美好啊,真怀恋。
”看电影的时候我自己对这对的CP感感觉也是很强烈,看到导演的话之后很惭愧,认为导演是从小孩子天真的角度去拍摄的,然而我们却以成年人的、过度解读的角度去看待,有点“腐眼看人基”的意思了。
但是细想又不对头,明明就是导演自己的镜头有意营造安排这种情侣的情感(比如:粉提老师的男朋友跟粉提老师午睡后,巴王超过去粉提老师的房间拿书,男朋友是光着身子的。
这不就明摆着有强烈的性暗示了吗,这个画面跟角度,很难不让人把“巴王超过的情感寄托和性朦胧过度放大”。
不然,男朋友完全可以是穿着上衣出镜的。
)。
导演还把这感情说的那么单纯,而且那个男朋友还是导演自己出镜,这就恶心到我了。
但客观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可以的,所以给了3分。
不合理的剧情扣1分、男朋友的情节扣1分。
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是80后新锐导演张忠华自编自导的一部儿童题材的轻喜剧。
看故事里小学建筑与设施,还有孩子们的衣着书包,小人书,溜溜球,链子枪这些元素,故事背 景应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乡村小学。
相信大部分80后,尤其是农村里长大的80后,冷不丁的吃了一波回忆杀,一下子代入到那个年代,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也正是因为导演在故事开始将80后观众代入到那个年代,他后面影片里将小学教职工还有小学生脸谱化,政治化的处理时,80后的观众会隐约觉得有点不自然,甚至有一些反感。
那个年代走来的,我们回忆下,自己的小学时代,学习优秀的孩子是不是都是很乖巧很善良的样子。
那么影片中安排贾苗红这个小角色是什么用意呢?
苗红,无疑就是根正苗红之意,笔者本人也是80后,那个年代的孩子,特别是农村,很多政治口号式的姓名,这不奇怪,像国强,建军,卫华等,这反映了50后60后家长们朴素的爱国情感。
相反像小男主巴王超过,这种四字姓名,注意不是复姓,是母性连在父姓后的四字姓名,这种取名方式是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流行起来的。
在80年代的西北农村,80后的小伙伴,你们遇到过吗?
巴王超过,是不是谐音霸王超过呢?
人家明明一个很热情很机灵的小男孩啊。
说回贾苗红,苗红就苗红吧,为什么非得贾(假)苗红呢?
为什么要诅咒一个学习优秀的女孩子呢?
好,如果说名字谐音是巧合,贾苗红的人设为什么要脸谱化呢?
总是板着脸,说话语气简直就是校长和那位怀孕女老师的化身。
你们那时候学习优秀的女孩子是这样子吗?
还有校长开考试表彰大会那段,说学习成绩好了才能做社会主义接班人云云,虽然说教,这个语境在80年代几乎所有教师都说过。
就是放到现在说也完全没问题。
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设计下面学生打哈欠不耐烦老师也是百无聊赖的剧情呢,80年代的学生可没现在这末难管。
剧中粉提老师代表了新的教育方式,就是循序善诱,鼓励为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在新世纪流行起来,与那个年代普遍的生硬说教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两者都是为了学生好。
不明白导演把代表旧教育方式的老师刻画的跟凶神恶煞般是何用意?
导演把自己对那个年代教育方式脸谱化,并通过小孩子演绎出来是真的不厚道。
这不是夹带私货是什么呢?
《树上有个好地方》主观评分:7.5分剧情概述一个小山村的调皮小男孩 巴王超过的成长故事,漂亮的支教女老师来之前他是个天天贪玩不爱学习的后进生,支教老师来后,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全不戴有色眼镜待他,还和他一块玩,掏鸟窝烤鸟蛋。
最后开始努力学习,人生轨迹发生改变的故事。
评价感受故事剧情还是稍显老套这一类支教片似乎都逃离不了这种主线,不过越是简单故事越是能打动人。
特别是安排了校长那种传统派教育者的对比,动不动就张嘴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来压人就非常让人愤慨,但现实应该还比影片里面更魔幻。
故事相对完整,叙事也流畅整体评分7分,0.5分送给小演员,实在太有灵性了。
意外的挺好看,我爸连说太真实了。
只顾业绩不顾教育的老师希望少一点,孩子们真的需要好老师。
你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小人书,在考场撩衣服给老师展示没作弊太可爱了“巴王超过”期中考试及格了,语文老师专门为他做了个奖状鼓励他,在孩子心里这就是最好的尊重,这样的老师真好!
理想的老师应该教知识也教做人,发卷子不念成绩的老师挺好!
从小我爸妈也不咋管我学习,让我跟自己比不用跟其他人比,校长带头作弊真的太讽刺了哈哈哈。
不过学习好了之后他也成为了那种“好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帮派,让我想起来《蝇王》或许这个电影也许还有权利的主题吧。
为什么人会“幕强”会喜欢特殊,他获得了老师(有权者)的青睐,他也获得了特权可以去统治其他人。
是人性本如此吗,父权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照相机代表权利或偷窥。
藏在床下在看到老师踮脚和男朋友亲吻时,他给她的脚下垫了垫子。
老师的橘子罐头、床、拖鞋、关心都给了另一个男人。
又让我想到了《西西弗的美丽传说》,他针对那个男老师,因为他夺走了自己的爱和特殊。
但他又想成为他,极力地去模仿。
老师把男朋友带到巴王超过的秘密花园,那棵树。
玩具枪打男老师还有割断秋千或许是一种反抗吧。
我们对强权何尝不是这样,要反抗他也想成为他。
他爸爸把树砍了,他紧紧的抱着树干,好像抱着他所有的美好和梦想跌落了。
老师从秋千下掉落之后并没有怪他,还给她邮寄了毕业照,让他做真实的自己,这谁顶得住啊!
这个好老师真正改变了一个人,结尾,树没有了,那个树上的好地方也没有了,他把他关于粉提老师的回忆和那个铁盒一起埋在了树下,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陕西方言很有代入感,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些晨读的小学时光。
单肩背的书包会挂在已经坑坑洼洼的书桌的一侧,下课放学用的是手摇铃,班级里的捣蛋鬼会被安排到教室最后面———也就是垃圾角旁边的书桌就坐,老师照旧会操着方言骂学生。
所不同的是,影片中的巴王超过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那棵树,连同树上的盒子象征着小男孩在专断的成人世界里难以获致的自由(这一点大概有点借鉴卡尔维诺笔下的柯西莫的意思)。
在一个少年成长的过程中,能从以父母、老师为代表的成人世界里,获得肯定和褒奖意义非凡,我们的教育习惯是永远压着孩子,只要他们不闹,学习成绩还过得去就万事大吉。
影片中的巴王超过从新来的实习老师粉提那里获得了他从身边的其他大人那里无法获得的肯定、关心和温暖。
所以他乐于把自己的秘密天地跟女老师分享。
可是女老师男朋友的闯入让小男孩很不适应,他有点难过、有点嫉妒,好像自己最珍视的东西被人抢走了一样。
他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应对这样的生活事件,所以他选择去割秋千的绳子,直接导致女老师在荡秋千时受伤,他难过、自责,哭着待在树上不肯下来。
最后女老师的来信为他打开了心中的那个结,小男孩在那棵已经被锯掉,仅留下根的树下埋葬了自己宝爱的盒子,重新投入到了枯燥的学习生活中——他的少年时代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可这是好是坏呢?
我也不知道,只觉得心头掠过一阵伤感,有点心疼这个男孩子。
总体上来看,整个故事还是稍嫌粗糙,譬如对于小孩子的心灵世界的表现,感觉还是有些欠缺。
当然,如何以电影语言更好地,更富有层次地展现小孩子的心灵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很幸运,在自己的童年,也遇到了一位很优秀的启蒙老师,她美丽优雅,不刻板,也不教条,写得一手很好漂亮的粉笔字,一直陪伴了我们五年。
六年级的时候她因为生活原因不得不离开我们小学,她走的时候,学校没有知会我们,但大家好像隐约知道了他要离开的消息,班里的女同学都哭红了鼻子。
直到现在,我爷爷奶奶还有我妈都记得那位女老师………
《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爱吃爱玩,爱看娃娃书,可学习不好,总是被校长以及班主任批评。
新来的一位叫粉提的老师和其他老师不一样,她允许孩子们看课外书,还让巴王超过担任图书管理员。
有一次她还请巴王超过帮忙垫一下不平的木床,让巴王超过吃自己煮的方便面,在自己床上午休,穿自己的鞋。
她关心孩子们,信任孩子们,和孩子们一起玩。
粉提老师和巴王超过约定如果期中考试他能考及格就可以继续看娃娃书,正因为此,巴王超过备考期中考试学习劲头十足。
考试结束之后,粉提老师在班里为巴王超过颁发了学习进步奖。
后来,粉提老师男朋友的出现让巴王超过感到被冷落,因此,巴王超过很不喜欢粉提老师的男朋友。
跳绳时故意把绳子甩得很快,丢沙包时故意把沙包扔得很狠。
粉提老师带男朋友来到她和巴王超过曾经一起来过的树上,后来他们因为要去烤鸟蛋就暂时离开了。
巴王超过失望之下,扔掉了曾经和粉提老师分享过的自己的宝贝,还把荡秋千的绳子割了一点。
后来,粉提老师和男朋友再次返回树上,粉提老师在荡秋千的时候,绳子彻底断掉,老师因此受伤住院。
康复之后,粉提老师回大学校园继续上学,毕业之后她给巴王超过寄了一封信和几张照片,巴王超过受到激励,之后认真听讲,并且把老师不允许他玩的宝贝埋起来了。
给3颗星吧,没有让我掉眼泪的一部电影。
巴王超过的笑好有感染力,我好喜欢这个孩子。
老师让学生担任职务,帮忙做事情,给学生发奖状,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进取热情。
ё㋻Āސ ɠ 《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爱吃爱玩,爱看娃娃书,可学习不好,总是被校长以及班主任批评。
新来的一位叫粉提的老师和其他老师不一样,她允许孩子们看课外书,还让巴王超过担任图书管理员。
有一次她还请巴王超过帮忙垫一下不平的木床,让巴王超过吃自己煮的方便面,在自己床上午休,穿自己的鞋。
她关心孩子们,信任孩子们,和孩子们一起玩。
粉提老师和巴王超过约定如果期中考试他能考及格就可以继续看娃娃书,正因为此,巴王超过备考期中考试学习劲头十足。
考试结束之后,粉提老师在班里为巴王超过颁发了学习进步奖。
后来,粉提老师男朋友的出现让巴王超过感到被冷落,因此,巴王超过很不喜欢粉提老师的男朋友。
跳绳时故意把绳子甩得很快,丢沙包时故意把沙包扔得很狠。
粉提老师带男朋友来到她和巴王超过曾经一起来过的树上,后来他们因为要去烤鸟蛋就暂时离开了。
巴王超过失望之下,扔掉了曾经和粉提老师分享过的自己的宝贝,还把荡秋千的绳子割了一点。
后来,粉提老师和男朋友再次返回树上,粉提老师在荡秋千的时候,绳子彻底断掉,老师因此受伤住院。
康复之后,粉提老师回大学校园继续上学,毕业之后她给巴王超过寄了一封信和几张照片,巴王超过受到激励,之后认真听讲,并且把老师不允许他玩的宝贝埋起来了。
给3颗星吧任职务,帮忙做取
小男孩巴王超过偷回自己的娃娃书,藏在缝纫机的娃娃书,交到学校应付检查,结果学校老师不给了,校长说考一百就能得到所有的娃娃书。
笑死,吃耍能把人超过,抱着娃娃书的盒子,到了树上。
超过找老师背书,看到了怀孕老师的表妹,说情先回去吃饭,结果怀孕老师回来了,让超过背完。
停水,表妹吃黄桃罐头,怎么有点性张力,劝表姐温柔相处学生,二人观念不一,超过水龙头没水,表妹把剩下的罐头给超过,超过游泳,释放/压制性欲,结果自己的衣服被偷走了,只能捂着赤裸的身体回家,拿起草遮住,能听到羊声。
超过安排到最后一排了,老师让请家长,不再让学生下水。
超过在讲台宣读检讨书。
超过作弊赢了娃娃书,戏曲擦声,搞笑,跑的时候小胖碰到表妹老师,搬救兵。
回去遭父亲打了哈哈,超过给小胖娃娃书,被校长抓到了hh。
女老师回去生娃了,于是表妹成了超过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表妹让超过和最后一排的学生挤一下。
表妹去“殷神仙”借书,超过成了图书管理员。
超过取娃娃书,父亲是木匠,找父亲要了木楔子帮老师垫床,表妹老师给了超过一块泡泡糖。
表妹老师和超过一起悠绳子,超过还书窗台上带上一个石头,歌选的真好。
超过带表妹老师去了树上藏的“小玩意儿”,展示的链条枪没响,hh,给老师摇秋千,怎么感觉美好的不真实。
轮流监考规则通知,校长让粉提老师治超过。
午睡的时候超过滚到床下,于是老师让超过睡在自己床上,超过穿着老师的鞋去尿尿,结果溅到鞋上,我发现,很多时候青春的喜欢在喜欢的人面前总伴随着狼狈。
老师和巴王约定考试及格才能看娃娃书,于是超过熬夜点蜡奋起直追,校长给学生开会让考试的时候互相配合,超过在树上在身上写公式,被粉提老师发现,于是被她要求下水,洗掉答案,告知不能做一个不成熟的人,睡别光😷温暖的不美好,她简直是一个理想的、美好的存在。
笑死,冠冕堂皇和其他学校来的老师交流,说能考出真成绩,校长让粉提老师下雨天买车西瓜。
粉提老师转场,超过把自己撩开,显示自己没作弊好会好可爱哈哈!
笑死校长骑着摩托车,后座带着第一名的证书(西瓜应该是就这个作用吧,为了让来的监考老师开小差,学生有机会作弊)。
粉提老师找到校长,希望给超过弄一个学习进步奖,被拒。
粉提老师拿自己的口红画了一张奖状,贴在了床头墙上,晚上辗转配乐好好,有点性启蒙意味。
小孩们找到超过,糖衣炮弹讨好,目的是为了请超过给粉提老师说求拍照,超过找粉提老师不在,校长告诉到镇上接人去了,超过在学校桌上睡不着,溜出去找粉提老师,在粉提老师床上躺着,假模假样拿起相机拍照,好喜欢用相机《一一》也是,我在小时候也尝尝喜欢拿手机拍照,结果拍到了粉提老师和男朋友。
超过躲到床下,二人站着亲吻,好感动,超过给踮起脚尖的粉提老师垫着楔子,怕老师摔倒吧,好感动。
超过来拿钥匙取书,被躺在床上的男的呵斥,男的还穿着粉提老师的拖鞋。
超过故意在男老师跳绳的时候摇快,专扔男的,被粉提老师骂。
超过还书的时候看到男的穿衬衫打领带,还问超过帅不帅,超过在水缸里洗澡,笑死,父亲还舀了一口喝,超过要发胶,结果母亲说胶水哈哈。
还书的时候看到粉提老师和男的吃面条,粉提老师带男的来超过的秘密基地,这一次超过的枪响了,按时他已经懂了男女之事?
二人走后超过把盒子一摔,把秋千绳子砍掉。
粉提老师带男的找鸟,找到后回到秘密基地找超过烤鸟蛋,结果超过在烤,男的给粉提老师摇秋千。
男的问粉提最近在看什么,苏菲的世界,粉提想考哲学硕士,向男的看齐,看来男的学历有点高,不过哲学hh天坑吧!
好难过超过一人在前景烤鸟蛋,粉提老师摔倒了,超过下着雨躲在树上不下来,父亲拿着电锯把树锯断了。
三个月后,超过在教室背书,座位也到了前面,暗示学习好了。
超过收到了粉提老师的信,粉提老师的大学毕业照,超过收起信,回到了课堂老师拿着的地球仪。
超过把那个承载着回忆书的小铁盒子放在了断掉的树桩胖,歌真好,暗示着一去不返的童年,超过长大了。
❤️
陕西方言听着亲切。
孩子们就是我回忆中小学同学们的缩影。
老师们,不论是刻板的还是友善的,也很真实。
最后大树被砍掉让人不免唏嘘,巴王埋掉宝盒甚至有点难过。
这点难过是被这种真实的现实打败的无力感。
孩子太容易受到大人价值观的影响,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人被驯化进入同一个标准。
或许最终能像许多标题党所说,要有这样的老师,我就能考上清华。
但是在此意义上我们仍然无法跳出殷神仙的唯成绩论。
而我永远为天然的天真热泪盈眶,现实之路是一条容易走上的路,但是那些傻乎乎的、不服输的、睿智的、胡扯的、甚至调皮的、尴尬的时光是回不去的身心都放松的难得。
虽然小孩子的时候总是期盼快快长大,时间如我们所愿,可是再回望童年时总会带着美好的滤镜。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所以以为的真实都不一样。
看到有些评论在说有点假,不免想反驳一二。
时刻自省,不以己度人。
其实小时候常常以为漂亮语文老师和帅气体育老师会是一对,小孩子编排乱七八糟的八卦是常事,也会对真实的老师对象产生疑惑。
反而是大人们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只会对不顺意的地方横加指责。
小学时光里老师与学生的情感羁绊更深一些,觉得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对象是外人,受到老师特别照顾的小孩子有强烈的独占心理是再自然不过的。
对我而言这一点被电影表现出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虽然导演镜头语言的处理同我们每个人的期待都有不同。
看别人的评论才发现导演在群像的名字里藏了些观点。
果然不同的视角能看到更多故事的有意思之处。
不知道儿童片的定义是什么,这是一部以儿童为第一视角的电影,却更适合给我们这些大人看的。
许久不写影评了,昨天看了《树上有个好地方》,豆瓣得分7.9,低于我的预期,内心略有不服,才写下了这篇影评。
这是一部整体基调轻松简单不费脑的片子,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下,这种片子显然不讨好,这种类型难出佳品,难得高分,难拉赞助。
先说说角色名字。
男主巴王超过,因为爸爸姓巴,妈妈姓王,谁都不得罪,巴王俩字必须要有。
父母又期待巴王把所有人超过,所以名字就成了巴王超过。
巴王超过巴王超过,念熟了,或者念快了,自然而然地变成“把人超过”。
女主粉提老师。
粉提这俩字,似乎是种化妆品,再加上演员一副初恋脸,这老师一出现,观众似乎都能感受到后面的故事脉络。
校长殷勤,被人取外号叫“殷神仙”,因为他特别的阴,就叫了这个外号。
学习尖子贾苗红,这是在老师和校长眼里都根正苗红的好孩子,可惜姓了一个“贾”。
父母一直期望巴王超过可以超过所有人,但父亲又觉得这孩子顽劣不争气,哪怕巴王得了表扬也不像真的,怎么可能把人超过。
于是就有了这么个场景:一家人在吃饭时,爸爸不许巴王超过翘着腿,但爸爸的腿可以翘得更高。
你要翘腿?
得先超过我才行。
殷神仙代表了所有成年世界的各路神仙,比巴王的爸爸有过之而无不及。
图书阅览室成了应付领导的摆设,光有书,没有读者,纯粹的面子工程。
其实本来书都是没有多少的,都是搜刮学生的“民脂民膏”。
巴王超过最气不过,我的书被你拿去,还不让我们看,那可不行,我得收回来,嗯,偷也要偷回来。
等到好不容易把自己的书偷回之际,殷神仙便称:“我是让你交流看,我让你学着偷了?
”巴王似乎看见了,什么叫封起门的交流。
殷神仙的丰功伟绩限于电影的篇幅,只剩下了为了考试成绩鼓励学生作弊、请监考老师吃西瓜作弊、为了成绩停掉音乐美术和体育课、为了成绩恶意“欺压”差生、为了成绩不许增加学习进步奖、为了成绩嘴上没几根毛的殷神仙在全校大会上以“二十多年教育经验”为主题的演讲其滔滔不绝的超长篇幅让全校师生昏昏欲睡……在殷神仙和被称灭绝师太的班主任的谆谆教导下,调皮捣蛋的巴王超过成功的坐到了教室的最后面,与垃圾为伍。
直到粉提老师的出现。
粉提老师绝对是那种救世主般地出现,但不得不说,粉提老师虽然同样来自成人世界,也仅限于刚入门的成人世界,是还没成神成仙的那种。
粉提老师给了巴王各种待遇,可以随便进老师房间,可以吃罐头,吃面条,吃泡泡糖,可以睡老师的床,可以穿老师的拖鞋,还可以当图书管理员。
巴王哪曾有过这种待遇?
图书管理员,好大的权威,班长都得听他的,学习委员也得听他的。
不服?
不服给我排队去。
再不服?
再不服书都没得借了。
哦,还真有人到死都不服的,那就是贾苗红,人家说,看课外书影响成绩,所以不惜得看。
我还真担心巴王一旦有了权力之后变得小人得势,从而得意忘形。
但是,没有,有的是对老师的回报,请老师去野外游玩,请老师抓鸟蛋,请老师上自己的树上好地方,请老师玩自己的玩具盒。
老师的床歪了要找个垫脚,巴王二话不说,一麻袋垫脚扛来了,你只要对孩子好,孩子就愿意成倍成倍地回报你。
巴王打算考试作弊,被粉提老师知道了,粉提老师让巴王去河里把作弊的题抄从身上洗干净,如果黄河洗不干净但这条河可以,你必须洗干净。
考试不及格是能的力问题,作弊是态度的问题。
态度能决定你的能力,态度最终能决定你的命运,你是学渣还是学霸,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就看你愿不愿意下去,下这条河去洗干净喽。
巴王几乎没有考虑,很快下河洗了,那画面,成为了全片最美。
顺理成章地,巴王的成绩进步是最大的,大到爸爸都不相信,大到校长也不稀罕。
这里,其实是在说,你们是玩不过这各路神仙的。
为了成绩的殷神仙抓到在老师床上睡觉的巴王,你敢睡觉?
你敢在老师床上睡觉?
你敢在我的课上爬上老师的床上睡觉?
罚站吧,哪怕背景音是这个“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喊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殷神仙还说,为了成绩,尤其是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娃娃书课外书都不能再看了,这一回,连粉提老师都不能反抗了。
后来,粉提老师把男朋友带来了。
巴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看见粉提老师的脚垫起来了,巴王第一时间是拿出垫脚给老师垫着脚,你的脚垫再高也没事,垫脚管够!
但是,男朋友把本该是巴王吃的东西吃了,男朋友把本该是巴王睡觉的床睡了,男朋友把本该是巴王穿的女士拖鞋穿了。
老师要被抢走了,巴王大概这么想。
谁都不能抢走我的老师,巴王要开始反击了。
做游戏的时候变得赋有攻击性,被粉提老师嫌弃,先输了一局。
男朋友穿着整齐,收拾得很干净,还用发胶做了发型,特帅。
这回咱不能输,巴王也要洗干净,问题是去哪里洗呢?
还是那条河里?
不,那是洗灵魂的。
家里澡堂洗?
感觉又太普通。
嗯,家里喝水的水缸里洗最好了,喝的水总比洗的水干净吧,洗完澡也记不得和家人说这水已被我拿去洗澡了,你们爱喝不喝。
洗完后巴王忙着问妈妈,我们家发胶在哪?
妈妈可不懂发胶,说拿胶水一样的啊。
巴王找到胶水,兴高采烈地涂在头上,帅呆了,他才不管那是黏性让人绝望的万能胶……变帅的巴王真可爱,粉提老师带着巴王,再带着男朋友,一起去巴王曾经带她去过的童话世界玩。
那里有鸟窝鸟蛋,有树上的好地方,还有秋千。
男朋友的内心台词我想是这样的:粉提,你可真幼稚,这种小孩玩的地方真不适合我。
一把破链子枪的声音怎么可能传一公里,这谁说的你也信?
那是原子弹好吗?
你还爬树……要不是我要和你谈恋爱,我都懒得搭理你!
哦,对了对了,男朋友在本片里都没露过正脸。
可想而知,不露正脸都那么遭人恨,你再露个脸,豆瓣得分不得直接掉到7分以下了?
后来粉提老师荡秋千摔骨折了,巴王爸爸一气之下把那棵树伐了,好地方没了,老师也回去继续念书了。
再后来,粉提来了一封信,说会来看大家的,真能来吗?
谁也不知道。
还说她已经毕业了。
毕业了,这里是说,粉提真正的成年时代来临了,她也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不再那么幼稚。
她还会和男朋友结婚,婚后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那么,粉提会不会成神成仙?
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灭绝师太?
谁都不知道。
巴王拿着他的宝贝玩具盒,来到好地方,这里只剩下一个树墩。
巴王把玩具盒埋在树墩旁,同时也埋了自己的童年,可能,也埋了曾经的那个甜心粉提老师。
童年结束了,巴王站起身来慢慢走远了。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这样依依不舍的吧,该长大了,该远行了。
巴王会不会也成神成仙?
这个吧,想多了脑壳疼,记住曾经的美好吧,那棵树虽然被伐,但还是会发芽的。
我的小学时代和电影里一样是在90年代,不一样的是,我那时没电影里那么差的条件,一样的是,我也被我的班主任老师禁止看课外书。
我记得是我二年级的时候,我带了本课外书在课间时间拿出来读了,被班主任老师发现,老师严厉训斥,不许我再看课外书。
从那时起,我除了漫画书外,还真没看过一本课外书,直到我初中三年级才结束这种状态。
我十分厌恶甚至是痛恨班主任的这种做法,这严重影响了我的写作水平和学习能力,如果我的写作和学习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的话,一切都不是现在这样了……说起粉提老师,我的一位故友也是老师,也和粉提老师差不多。
这老师刚当老师那会儿对自己说,我一定不打学生,也不凶学生,我一定要做个好好教育学生的好老师。
但是,真香定律绕过谁,最后发现其实惩罚性教育还是很管用的,一味地鼓励和赞赏,不就和现在漂亮国的快乐教育一样误人子弟么?
说到底这位老师朋友真是一位好老师,虽然不及粉提老师这样的傻白甜,但至少,我相信,成神成仙这种事,肯定轮不上我这位朋友。
好老师还是存在的,你得相信。
树上有个好地方,然后,这个好地方没了。
因为在现实中,像巴王这样的“差生”很多,像粉提这样的“老师”很少。
寒假在机构教过一个四年级男生,很像巴王,调皮捣蛋,“臭名昭著”,但我还是发现了他身上的很多闪光点。
于是,当他来到我身边,我帮他梳理身上的一个个优点,还有浮躁不自信的缺点,告诉他怎样变得优秀,告诉他你可以变得优秀。
上第二节课,我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每个人都是从小孩子长大的,所以要关心小孩子,每个人最终也都会老去……老师将来也会老去的。
突然他说,老师那我养你。
我的泪水立刻冲出了眼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也离开了那家机构。
慢慢发现,巴王和粉提的命运可能是相类似的,巴王是“差生”,粉提是非主流“老师”,都要克服很多困难,才能往前走。
回到电影故事,巴王在粉提离开后,依然认真学习,立志考上大学,有了人生方向,不再调皮捣蛋,说明粉提老师教的很好,爱的教育比批评指责要好。
就像卢安克的学生说的那样:我愿意为你做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不可能的事情,是卢安克们先做出来的。
树下有个好地方,因为教育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这颗种子刚好埋在了树下。
“粉提老师”由刘盼饰演,刘盼并非专业演员,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新闻系。是导演张忠华的太太。在拍摄《好地方》之前,张忠华与刘盼刚刚结婚一年,刘盼将自己的彩礼钱打到了电影项目的公账上。打完账之后,她的口袋剩了46块钱。这是夫妻二人的第一部电影,张忠华是导演、编剧,刘盼则是制片人,也是演员。天作之合,哈哈。
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日子更加阳光,比《菊次郎的夏天》更亲切,比《怦然心动》更真实,如果非要说它给我的感觉像什么的话,我觉得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最难得的是,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关于小镇非但没有图书馆培养小镇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识,反而让学生们把家里书和杂志拿去出充数的事,也曾在我的童年出现过。。。剧作构成过于个人痕迹,人物丰满程度只仅限在一个主角男孩,“树上”也就仅限在“树上”,只是一个点,再没什么深入的面了
我喜欢美丽却又满目苍夷的事物。
不出名的导演,演员,硬生生甩《花木兰》八百条街
拍的是大概上世纪80年代的故事,剧作、摄影、表演、剪辑也都是那个时代的水平。
方言的魅力只有懂得人懂,巴王超过就是个人精
老师谈恋爱有必要让学生陪着吗?后段跨了
看哭了,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点子+王小波《绿毛水怪》那样简单真挚的情感表达+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朦胧的性启蒙。
成绩好不如和老师私人关系好…
我的童年重现,九十年代末,时间点完全重合。我曾经那个好地方已经过去二十年了,不过我庆幸它依然在心中常青。
影片最唏嘘的话无疑是粉提老师来信的最后一句,“愿我们都做最真实的自己”,可究竟什么是真实的?巴王超过告别童年,不再淘气,走向成熟稳重,这也是真实,至尊宝主动带上紧箍咒,西天取经,这也是真实,谁不怀念自己童年时无忧无虑,但这一切是因为有别人为我们付出代价,社会关系从来都是相互的,没有谁享受权利的时候不承担义务。
习气有,但不妨碍前半段拍的还不错,后半段引入少年对于爱情的初绮想,可以有但没必要,讲故事重要的是把一个内容说好而不是全都想说,本来是一规一句矩地讲故事手法就不能学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样野心大。这都无妨,前半部分还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后半段没意思,结局也仓促的很。
把大家的娃娃书捐到一起做个图书馆,然后就锁住不让看了。这不就是百度网盘么!
还可以
陪孩子看
父亲砍掉大树,“好地方”烟消云散,貌似可悲,其实: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个结尾不仅可以接受,甚至是少年成长的不二法门,最后一个镜头树根新发的小花,正是导演的匠心所在——父亲永远不是也不应该是慈母,男主的父亲几乎没有一次正面形象出场,但不可或缺。 出场更多的是老师们。乡间教师总体是一个无助的群体,即使那位被脸谱化的校长也不过为了生存,来实习的代课大学生,也许代表了人们对理想中教师的期望,但:现实很骨感,就像那个导致她受伤的断了的秋千,说明原本也就不该荡那么高的。
如果是十年前,看到这样的电影,我会感慨封闭环境下教育工作者的不堪,甚至声讨中国体制如何传统如何blahblah,现在呢,我只会觉得「先走出来再放屁」,考上大学先走出来,别的都是放屁。
看完河边过来的,还以为第一部会更好。可能期望值太高,感觉这部不像喜剧,说是生活片,又怪怪的。个人并不太喜欢粉提老师,她好像只是对特别的孩子感兴趣,但人物形象有点浮,人格魅力撑不起来。怎样才算一部优秀的电影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结合我二十多年的观影经验,我觉得首先要好看。那么电影怎么样才算是好看呢?这个问题我想了一天。结合我豆瓣观影经验,反正这部并不好看。
传统教师的样子让人反感,能明白片子里想要表达的东西,片尾做的不错,可前半部分太枯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