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人适合看这部电影,什么人可以接受这份影片。
请大家谨慎分享。
也许它不适合让我们的父母,甚至大多数的同龄人知道。
但是我们要是不替LGBT发声,谁去发声呢?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尊重这样的个人生活,能有更多的国家使得这样的家庭合法化。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LGBT是什么意思呢吧。
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女同,男同,双性和变性。
在此我用的是社会公认的名称。
如有不妥,还望指教。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
今天的美国依然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家,绝大多数人肯定无法和这样的家庭做邻居。
然而真实的情感都值得被尊重。
这样一种三人的关系是上天的礼物与祝福。
当它真实的发生在他们之间时,我为他们感到高兴。
互相之间都有爱情,而且这爱情维持了一生。
可遇而不可求。
性学家李银河老师说过,爱情大多数是排他的,少数人可以同时爱上两个人。
根据金赛性学报告的数据,双性恋在女性中的比例大于男性,同性恋在男性中的比例大于女性。
影片中的两个女主都是双性恋。
三个人能互相之间相爱并建立家庭生儿育女,这是何等的幸福。
影片也许弱化了这样家庭会遭遇到的社会压力。
不过这就是上天的安排吧,能承受更大困难的人才能萌受更大的祝福。
人类的情感本来就是捉摸不定的。
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反爱情的一种制度,它只不过是为了社会稳定而让更多的人能有一个稳定家庭的制度。
未来社会必然会有更多人会去尝试新的家庭结构。
这样的两个妈妈一个爸爸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反观当下中国,出轨,劈腿等也显得太低级了。
感情本来就没有持续一生的特质,何必违背自己的天性。
好的社会就是大灰狼找大灰狼,小白兔配小白兔。
有爱就大胆说出来。
我们爱过才是活过。
很羡慕电影中的一家三口,这才是我见过的最稳定的婚姻。
真正的女权运动就需要这样前卫的先锋去争取。
像Marston教授说的:强大的女性更适合做这个世界的主人。
希望更多的女性朋友强大起来,获得自己的权益。
不管是Marston教授的爱情还是王小波的爱情都同样令人羡慕。
只有这样前卫的伟人才能为我们这些无聊的大众创造极为动人的文艺作品吧!
在此向大师致敬
我的评分:6.8影评:马斯顿是神曲女侠的作者。
他是一个一夫多妻的践行者,而妻子和他的学生相爱了,他又爱着两个人,那么三个人互相爱着,哎呀,真是牛逼,可能每个男人都喜欢这种感觉,但是快将近50的我,没有那个身体应付这么多事儿了。
现在我对女人,除了自己的妻子都是避而远之。
有太多人大风大浪都过去了,最后都到在了女人上。
最后作者得了皮肤癌去世,而这两个女人又回归了两个女人,共同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咱不能用道德去评判,成年人的世界,只能筛选不用教育,只要不伤害我们,他做什么事情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他们的自由,也是他的权利。
我整个人赞成DISC theory啊。
但我觉得,它讲的是权力。
开放性关系是关于权力;sm是关于权力;男女地位,生殖崇拜,都是关于权力,因为性就是关于权力。
所以我认为把wonder woman做成漫画,让小孩看确实是很不正确的,因为它实验的是如何掌控。
Sappho一段很有趣,两个女主之间的火花是真的看得到啊,不想上是假的。
三个人的开放式关系,基础是共同的爱,基于人性的追求,但这种爱长久的理由是什么,权力的均衡吗?
submitter是永恒的吗?
如果submitter有一天追求dominance那不就完了?
Rebecca的角色作为一个强硬的控制者如何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
她需要不断地从控制和被臣服中汲取力量,丈夫和olive都从不同的方面臣服于她,一旦她感到被凌驾就会崩溃。
虽然最后她也学会了臣服。
但我觉得,被臣服者太容易被摧毁了。
只要臣服者不再自愿接受,不再选择臣服,就被击垮了。
这个故事超乎我想象的深刻啊。
剪辑,摄影,剧作都很棒啊,最棒的是主演的演技,我臣服了。
差点因为名字错过一部queer佳片,神奇女侠背后的亚文化出乎意料的厚重复杂。
被女王跪在萝莉面前求她回来的画面戳爆G点,"I can't live without you." 三个人表明心意之后穿着古希腊戏服在舞台上水乳交融的场面好生美丽。
但全场最佳的镜头还是教授病倒后,从门中走出的一道影子化作两个女人。
彼此相爱,我们的肉体同灵魂一样难舍难分,亲爱的没有你我无法继续生活。
虽然这么说吧,但还是超羡慕男主啊。
这哥们儿自己也说了,女王和萝莉组合在一起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
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他是真的两个都得到了,妈的嫉妒令我粉身碎骨。
1.由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讲女权相关还是挺好笑的。
(电影里)教授嘴上说起女权慷慨激昂,但自己妻子因为女性身份各种利益受损也没见教授帮忙争取,反而心安理得的只是让妻子作为自己的助手。
2.女权和SM没有必然联系。
3.喜欢神奇女侠身上诸如强大、不屈、勇敢、智慧等优秀品质和神奇女侠的作者以及他的生平没有太大关系,也不等于喜欢捆绑色情等。
4.只从电影看,o未必不是受限于年代和世俗观念,不能脱离传统的家庭模式,不过都有勇气三人行了为什么不能直接踹开男人啊(哦,因为e爱她老公。
我想看两个女人搞姬啊!!!
不要男人不要男人不要男人!!!
真是不喜欢e对老公天高任鸟飞对o即便对方在夸赞自己的时候都重拳出击的风格,叫别人不要上你老公不如叫你老公管好自己生殖器。
就像o那句台词,你到底有什么毛病?
但是对老公对自己的评价“神经质难以自控”却表示认同,你是真的有毛病,你们两口子男渣女贱周瑜黄盖就放过人家无辜女生吧。
明明之后两个人在一起画面也很和谐而且激情涌动,不知道为什么一开始让e如此冒犯人。
佛了,后面也是,友善的时候真的迷人,尖酸的时候真的讨厌。
还是觉得e只是顺从b的意愿比真的爱o多,不觉得她有不接受之外的选择。
o是为了和能e在一起才选择接受三人行,反正她之前也和另一个男人订过婚,有点不是e的话谁都没差的感觉。
我要被气死了,带入o的身份,再喜欢e爱意也要被她一次次的驱逐消耗完了,如果这么难以承认你也爱我的话那就这样吧,什么都不要再说了我真的要被e这个女人气死了,本来o硬气的一句no我还蛮爽的,想到上次o也是回了一句法克油之后还是投向他们怀抱了,想着e服服软哄哄o她就回来了,结果这女人在顺从男人的命令跪下之后说的还是“求你重新接纳我们”,【我们】??
我气的是你【们】吗?
我要是o绝壁扭头就走。
草,e你tm就是直女吧!!
盖尔·加朵饰演的“神奇女侠”无疑是2017年最火爆的超级英雄,没有之一。
作为影史上第一位女性超级英雄,神奇女侠产生的话题早已超出电影本身,不仅引起娱乐媒体和影评人的热烈讨论,一些电影厂商也来蹭热度,他们把神奇女侠的诞生过程搬上大银幕,于是有了这部《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
影片包含了女同、SM、3P等大尺度内容,海报也非常暧昧,乍一看让人以为是那种专门山寨大片的色情电影。
实际上,这是一部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传记片,讲述了神奇女侠创作者威廉·莫尔顿·马斯顿的故事。
神奇女侠的形象至今仍饱受争议,总会有人质疑她的裙子太短,或者批评她的性取向不健康。
如果要是告诉你,神奇女侠的装扮源于情趣服饰,而她的创作者是个一夫多妻的SM爱好者,是否更会引起人们的口诛笔伐呢?
本片的第一个场景,就是一群孩子和家长们正在焚烧《神奇女侠》漫画,人们一边把漫画书扔进火堆,一边大喊“烧掉!
烧掉!
”漫画原作者马斯顿一脸哀伤的看着,却又无可奈何。
随后马斯顿受到美国儿童研究协会的指控,后者认为他的《神奇女侠》漫画涉及大量捆绑、打屁股、折磨、同性恋以及其他变态性行为,而这些画面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并且马斯顿的婚姻生活也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他不仅有一位结发妻子伊丽莎白,还与他曾经的学生奥丽芙同居,组建了另类的三人家庭。
这两位女人和睦相处,为马斯顿生下了四个孩子。
象征女权主义的神奇女侠,创作者居然在践行一夫多妻制,这似乎有点讽刺?
面对指控,马斯顿不得不为自己辩解,并且讲述了他和两位妻子共同创作“神奇女侠”的过程。
威廉·莫尔顿·马斯顿最初并不是一名漫画家,在被解雇以前,他一直是大学里的心理学教授。
马斯顿教授曾经提出著名的“DISC理论”,即:支配(Dominance)、诱导(inducement)、臣服(Submission)、服从(Compliance)。
他认为所有的人类关系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入这些情感分类中,而以诱导的方式让对方与自己的目标一致,从而使对方服从,可以避免强迫对方臣服导致的仇恨、战争。
马斯顿提出这套理论时,一战刚刚结束不久,世界被法西斯的阴影所笼罩,人们迫切需要维持和平的方法。
通过这套理论,马斯顿推导出他的女权主义观点:女性比男性更擅长诱导,因此如果由女性掌握权力,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平。
这种观点显然也影响了他后来对“神奇女侠”这个漫画形象的构建。
“DISC理论”经过一系列的修改和发展,最终将人们分成四种类型:支配型(Dominance)、影响型(Influence)、稳健型(Steadiness)、谨慎型(Conscientiousness),至今仍广泛应用于职场。
马斯顿教授另一项引以为傲的发明,则是大名鼎鼎的测谎仪,这项发明是他与两位妻子共同完成的。
马斯顿的法定妻子伊丽莎白也是一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职场上的女强人,不过那个年代大学里的性别歧视非常严重,伊丽莎白常常抱怨制度的不公,这种思想也促成他们对女权运动的支持。
当时马斯顿夫妇的心理学研究陷入困局,需要招募一名助手,年轻貌美的女学生奥丽芙加入了他们。
奥丽芙与马斯顿夫妇可谓志同道合,因为奥丽芙的姑妈是美国著名的女权运动者玛格丽特·桑格,后者曾为推广安全避孕和计划生育做出突出贡献。
(当时在美国避孕和堕胎是非法的,很多女性死于流产,或沦为生育工具)
奥利弗对测谎仪的改进提出了重要建议,她认为只有试验者完全坦露内心,才能验证测谎仪的准确性。
于是三个人轮流用测谎仪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在长期的接触中,三个人互相之间产生了情愫。
没错,就是三个人之间。
原来奥丽芙是双性恋,她不仅爱上了马斯顿教授,也爱上了教授的妻子伊丽莎白。
在测谎仪的帮助下,任何人的小秘密都一览无余,窗户纸很快被捅破,于是他们开始了性福的“三人行”。
老司机们都知道,“三人行”是很复杂的,花样儿也很多,所以马斯顿教授向一名SM大师学习捆绑艺术。
马斯顿教授带着两位妻子观摩捆绑艺术,伊丽莎白对此表示厌恶,奥丽芙却很感兴趣。
在伊丽莎白与马斯顿争吵的时候,奥丽芙擅自穿上了情趣服装,戴上了头饰和手镯,拿着绳子站在舞台上。
这个性感的造型,就是最初的“神奇女侠”。
马斯顿教授以“DISC理论”解释SM艺术,而奥丽芙则是这个理论的践行者。
她对伊丽莎白施加了“诱导(inducement)”,导致伊丽莎白对SM由厌恶转变为“服从(Compliance)”。
当然这个过程奥丽芙是自愿的,让女性自由的享受性爱,本质上和玛格丽特·桑格推广安全避孕一样,降低了女性欢愉的代价,提升了女性的选择权。
不过即使放到现在,他们的行为也很难被社会所接受。
马斯顿和伊丽莎白很快就被大学解雇,一家人失去了经济来源。
为了谋生,马斯顿突发奇想,打算创作一部名为《神奇女侠》的漫画。
神奇女侠的灵感源于马斯顿教授的两位爱人,性格借鉴了伊丽莎白的强势,外型借鉴了奥丽芙的柔美,真言套索就是他们发明的测谎仪,主题则是三个人思想的汇总:和平主义与女权主义。
马斯顿教授说服了发掘过《超人》的M.C.盖恩斯出版这部漫画,《神奇女侠》一经发行就风靡全美。
可惜好景不长,《神奇女侠》受到了美国儿童研究协会的指控,漫画内容也一度遭到删减。
直至几十年后的今天,神奇女侠依然饱受争议。
2016年10月,联合国任命神奇女侠为女权荣誉大使,仅仅过了两个月,这一任命就因抗议被撤销。
因为有人觉得神奇女侠的身材太性感,是迎合男性审美的产物;也有人认为神奇女侠只是虚构的漫画人物,不能担此重任。
神奇女侠被广泛认为是女权主义的一个象征,然而女权主义本身就很复杂,并且日益发展为一种“政治正确”。
难怪有人揶揄:如果要找一名合格的女权大使,那这个人最好是出生在非洲难民营的黑人女穆斯林,年幼时遭受过割礼,被强奸,堕胎,感染了HIV,偷渡到欧洲成为非法移民,身材肥胖,双性恋,准备做变性手术,养了几条狗并且是素食主义者。
《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上映后,马斯顿教授的孙女克里斯蒂·马斯顿在推特上发声,表示影片的内容是不真实的。
《神奇女侠》的导演派蒂·杰金斯也支持她的说法,并称这部影片的海报存在抄袭问题。
然而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伊丽莎白与奥丽芙是否为同性恋人等细节上,《神奇女侠》早期漫画的捆绑情节都是有历史依据的。
至于马斯顿教授是否为SM爱好者,他的家人矢口否认,DC也竭力避免观众将神奇女侠与SM扯上关系。
虽然人们已经对比基尼司空见惯,对LGBT群体也更加包容,但是提到SM和三人家庭,依然唯恐避之不及。
而影片借马斯顿教授之口表达了一种观点:这些本属于个人自由,他人有何资格批判?
其他影评:星球大战8丨黑镜第四季丨虎啸龙吟丨嘉年华丨正义联盟丨家族之苦2丨相爱相亲丨雷神3丨银翼杀手2049丨王牌特工2丨天才枪手丨猎凶风河谷丨羞羞的铁拳丨人生密密缝丨蜘蛛侠:英雄归来丨敦刻尔克丨极盗车神丨杀破狼:贪狼丨二十二丨战狼2丨绣春刀2丨冈仁波齐丨异形:契约丨海边的曼彻斯特
文绉绉的电影哈哈哈,喜欢Olive,敢爱敢恨,真的是个非常好的爱人,她那爱的眼神要溶化我滴小心脏啦😂😂,也喜欢Elizabeth ,女人的干练,果断表演的很好😊,特别理智的女性。
爱会改变一个人,让她变得柔软,变得愿意屈服,想要支配必须先学会屈服。
看完电影心情是舒畅的开心的,好喜欢这部电影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拉片君”由于《蝙蝠侠大战超人》《神奇女侠》和《正义联盟》的热映,全球刮起一股“神奇女侠”热。
盖尔·加朵饰演的“神奇女侠”戴安娜美丽、优雅、大方,具有极强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受到全世界超级英雄粉丝的追捧和喜爱。
观众热烈地讨论着神奇女侠,她的天堂岛身世、杰出的战斗能力、优雅大方的外表、神奇的真言套索,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男女观众为之倾倒。
在他们心目中,仿佛从诞生之日起,神奇女侠就是为正义、和平、爱情而战的“高大全”形象。
《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漫画版海报由于年代久远、早期美国漫画的普及度有限等原因,除了少部分DC漫画死忠外,神奇女侠诞生初期的形象并不广为人知。
近日,一部《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的电影在美国上映,不仅为观众揭开了《神奇女侠》漫画创作初期的秘密,更是深入到“神奇女侠”之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教授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令不少观众震惊与恍然大悟:原来“神奇女侠”的起源,竟然与心理学、测谎仪的发展研究与SM性虐文化密不可分!
下面我们就结合历史与《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的剧情,对神奇女侠的诞生一探究竟!
马斯顿教授(中间坐者)一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以下简称马斯顿教授)1893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在哈佛大学接受教育,并于1921年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奥丽弗(左一)、伊丽莎白(左三)与马斯顿教授(右一)试验收缩压测试1925年,马斯顿教授在塔夫茨大学任教期间,结识了奥丽弗·伯恩,后者成为他的学生、研究助理。
奥丽弗·伯恩甚至带马斯顿教授去她的姐妹会“Baby Parties联合会”那里做研究。
在这个组织内,新加入的女孩被要求像婴儿一样穿着,并受到类似婴孩的照顾。
看起来有点像过家家,却有着诡异的宗教仪式感。
马斯顿教授和妻子伊丽莎白·霍洛维·马斯顿在心理方面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人的情感会影响血压的收缩。
由此,他们发明了“收缩压”测试法,并成为测谎仪的原理与雏形。
奥丽弗·伯恩很快就爱上了马斯顿教授,却也爱上了马斯顿教授的妻子。
经过短暂的痛苦,三人决定在世俗异样的眼光下,勇敢地同居生活,并对外声称奥丽弗是伊丽莎白的丧偶的妹妹。
在同居的几年期间,三人生活和谐愉快,伊丽莎白和奥丽弗都为马斯顿教授生下子女。
这样的勇气和洒脱时至今日,仍让人目瞪口呆,钦佩不已。
更不要说70年前。
在这段神奇的三人同居生活期间,他们发现了SM的乐趣。
奥丽弗·伯恩穿上亚马逊女战士的服装,用绳索捆绑身体,由此带来别致的快感。
三人都乐在其中。
早期《神奇女侠》漫画1940年,DC漫画雇佣马斯顿教授担任顾问,马斯顿教授发现,目前尚未有一个立体、强大的女性超级英雄出现。
于是他创作了神奇女侠,并向DC漫画推销。
值得一提的是,在1920年代期间,女权运动已在美国如火如荼地发展,到了1940年已具备很强的群众基础。
《神奇女侠》一经推出,大获成功。
早期《神奇女侠》漫画神奇女侠的形象与亚马逊女战士极为类似,她的“真言套索”就是测谎仪与SM捆绑文化的结合。
在早期的《神奇女侠》漫画中,充斥着大量捆绑、皮鞭抽打等类似SM文化的元素。
早期《神奇女侠》漫画很快,美国儿童研究协会就发现了这一问题。
他们严厉讯问马斯顿教授,而马斯顿教授拒绝他们的指控。
1947年,马斯顿教授因皮肤癌病逝。
神奇女侠的形象在当代文化的引导下,逐渐转变为世人熟知的当今面孔。
马斯顿教授的两位挚爱伴侣伊丽莎白和奥丽弗携手生活了几十年,奥丽弗·伯恩于1985年去世(一说1990年),伊丽莎白·霍洛维·马斯顿1993年去世。
《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剧照《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这部影片十分难得地展示了神奇女侠的起源、SM文化、LGBT元素与一男两女的奇特感情。
而马斯顿教授与两位伴侣的一生更是传奇,他们开放的观念至今看来都很前卫,值得人们肃然起敬。
70年前,他们同居的行为受人歧视,而如今被拍成真挚动人的影片受全球观众瞩目。
让人感慨万千。
此外,当我们看着DC超级英雄大片时,更不应该忘记神奇女侠的起源与创作者的传奇!
首先,我承认“婚姻”这个概念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资源不足而催生出的概念。
因为首先,动物的本能除了吃饱喝足那就是繁衍并培育后代,原始社会的人类当然也不例外。
那么问题来了,你天天冒着生命危险出去打猎摘果子回来养娃,就是为了自己的祖传dna能够继续传下去,但如果这个娃并不是自己的怎么办,如果这个娃是抱着他的那个female在跟你运动的前一天先找了老王,而你的小蝌蚪速度不足以在延迟了一天之后超车追过老王的小蝌蚪,那你也就是拼命在帮老王养娃,而你自己优秀的DNA也就并没有传下去。
所以要怎么确保这个娃就是你的娃呢?
既然确定不了小蝌蚪的速度和活力,那就只能确定赛道了。
于是,“婚姻”就诞生了,将这位female与你绑定,不允许和别人运动,自然她生的娃就必然是你的娃。
当然,这些都是本能,那时候的人类并没有什么超前的先进的思想,单纯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子孙孙无穷尽。
所以说,在文明产生之前,可能“婚姻”并没有所谓的明确的形式,但是概念已经产生了。
就这样婚姻延续了几千年,直到现在。
也许再过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全人类都人均jack ma了,那个时候可能“婚姻”这个词也就只存在于历史书里了。
而且相信那个时候,也已经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了,而分配制度也就变成了“按需分配”,不是需要你苦哈哈当社畜的“按劳分配”了。
这个时候又要提到另一点,欲望。
往回倒个几千年再回到最初的起点,为什么你养的娃有可能不是你自己的娃呢?
因为造娃的过程当中充满了快感,可能是老王,也可能是那位female。
他/她想要体验这种快感,他们的这个想法,也就是——性欲。
俗话说,酒足饭饱思淫欲嘛。
但是,就像我刚刚说的,现在仍然处于生产力低下资源不足的阶段,而“一夫一妻”制也早就刻在全世界大部分人类的骨头里了,所以跳脱与此的观念和想法,至少短时间内,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更别说是上个世纪40年代了。
而这段时期,人类的进步是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的,注意这里并不是指完全禁欲,毕竟现如今人类大多数的成果和发明,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欲望。
但是,要克制。
很简单,人人都有惰性,至少大多数都是,那么如果一个人上班的时候日常摸鱼,他还能够为公司为社会创造价值吗?
所以,为了避免“从此君王不早朝”这种极端情况的悲剧,人类必须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而我们的马斯顿教授就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当然,在所有的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你的欲望允许得到释放,但是,在现如今人类的阶段,马斯顿教授的行为是不会被鼓励的。
包括最后马斯顿夫妻俩向Olive下跪,Elizabeth向Olive的告白,也可以理解为,在马斯顿夫妻俩与Olive共享3人世界的欢愉后,他们的性快感的阈值也就被提高了,而普通的,稀松平常的2人世界已经不足以满足Elizabeth。
这也就是为什么Elizabeth会觉得,没有Olive,她,或者说夫妻两人,都无法生活下去。
在看这个电影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我们的很多观念是别人灌输的。
比如一夫一妻……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三人关系,一男二女,但又互为伴侣。
谁说这不是真挚的感情?
而且明显这样养家似乎还更稳固些,对比看来一夫一妻,两个人的关系其实很脆弱~关于所谓同性恋,其实并没有单独拿出来讲,也许会认为这只是相爱的两个人,性别不重要吧。
对神奇女侠有了新的认知
竟然深深被故事所打动 酣畅淋漓的爱与尊重的故事。柔美、坚韧、屈服与驾驭神奇女侠不仅本身代表着女性的力量他背后的故事更是一部女性的赞歌。与世俗的背道而驰更反衬着爱的舞步有多么曼妙多姿
gay看了真的不是太有同感啊,有种马斯顿只是被两个拉拉借种生子(误)的错觉,说是以神奇女侠的创作历程为主题,但BDSM那套性学理论说到底没有很好结合起来,在最后的呈现也方面畏首畏脚,以及服装真的很美,但总有种电视电影的即视感,化妆可以走心点么,跨度那么大撸哥都老了那么多岁,看看两位女士..
抱歉,没看懂啊
神奇女侠背后的故事也是一场大戏。电影一般,当知识补充看看。
真是好故事 也是足够严肃的传记片 可惜对完成度不太满意 我有两处好奇 其一DISC理论 其二孩子视角的家长关系 但都涉猎较浅。不太了解目前的DC漫画设定 单纯从电影角度出发 神奇女侠与Masrton所谓性暗示设定之初衷相去甚远 意味阑珊。很喜欢丽贝卡豪尔的表演 现实版午夜巴塞罗那
补标
3.5。今年最遗憾的有佳句无佳章之作。工整不失巧思,观感舒畅至极,但还是不免大题小做、流于言表。尽管如此拍法已难得在尊重议题原旨和不遮掩复杂性的基础上把接受度提到最高了,但“变态”的题材难道不就该让变态导演来拍才本色吗!受制于和漫画建立联系,大有可挖的亲子关系也一笔带过,太可惜了。
不明觉烂!
竟然给那么高的分,我觉得很变态呀
跟他妈的傻逼一样
神奇女侠本来的模样,实际上这部片子也没有说太多WW的相关,更多的还是这三个人的感情,Elizabeth很变扭,她对Olive的态度真的非常糟糕了。先驱者都是会受到非议的,他们一大家子过得很开心不是吗,那旁人又何必多言呢。
人类社会早该开始尝试基于除婚姻以外的关系来建立家庭了!不觉得这片子在讲女权,它只是对人类在爱欲之下各种可能性的探讨,关于SM的心理学意义的阐释令人印象深刻,演员都很好~我很好奇但片中没有提及的是他们如何向孩子解释他们的关系。BTW,即使超前如他们,还是需要一个法国人当导师。
有点放大女同戏份,马斯顿教授显得挺配,意外动人,所以加尔盖朵的神奇女侠不过是社会退化产物。
尴尬在于所谓的女性主义、LGBT和对真实、自由的追求要用一个过度美化的,赤裸裸权力隐喻的三人关系来呈现;故事跟主题之间互相消解——如果编导没意识到那是能力不行,如果意识到了那就是在消遣这个话题;话说回来,性别障碍其实是个特别无聊的话题,每个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未来的方向是什么;但很遗憾,我们这个时代必须要与它作战,被它所困。“你不能赢得每一场争辩,你不能永远支配,你不能让他们继承的是你的耻辱”还是很有力量。
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王俩二!我也喜欢博士妻子!
《神奇女侠》可不只是超能力,还有作者和她的爱人们的爱与奋斗
MLGB下载之前本以为是英雄题材。。。结果是tm双飞性虐待!
老实说从第一次看到神奇女侠的造型,就一直隐隐约约觉得哪里有问题,看完这部片才恍然大悟,哟哟哟,原来如此啊。。。PS:要是神奇女侠按这个套路拍出来,啧啧,《五十度灰版神奇女侠》这可能又是另一番味道了。。。
让人在血脉喷张和和撕心裂肺中切换,同样是有悖常理的爱,这不比什么水之物语有意思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