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里面老头对打的一段,以及最后的一段对打还是不错的,整个片子没有他让人惊艳的地方,更多的是冲着叶问2字看的,而不是前传。
又是老套到恶心的剧情,唯一值得一看的就是里面的打斗场面了。
这个片子是和室友一起看的,当时我唯一的冲动就是一把把他们从电脑面前甩开:然后使劲按,右箭头,快进,快进,打一会儿,快进,再打一会,再快进……就像,没错,和看三级片是一个感觉。
可是我没有这么做,毕竟,还是有人拿三级片当爱情片看,同样,我也不能强迫别人把武打片当成剧情片和爱情片的,渴望。
So,我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要在结束的时候,看到一场精彩的打斗。
武术,我不懂。
甄子丹,我甚至认为长的没我好看。
但是我只知道,打得的确精彩,其他我也管不着。
下回我用我电脑看,最起码还能快进。
结局真烂,本来还想看多打几分钟的,日本人三两下就被搞死了,哎,日本人在中国电影里真的比不上本土电影里面耐操啊!
总的来说剧情方面还是很简单的,这部片完全是看动作的,其实也正是如此。
感情戏也有一点点,但是仅仅一笔带过。
而且我每次来豆瓣总是能看到一些好的电影受到了影迷的低评,不要那么高的水准好不好?
难道那些制片人总要花大价钱投入那么几个亿拍出的电影才能入你们的眼?
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是《泰坦尼克号》与《阿凡达》。
请尊重一下作者的劳动成果,有本事你拍一个来让我们看看,让我们评一评到底是给一星还是半星。
好了言归正传,这部电影光是动作而言我能打五分,人物刻画打4分,但就剧情而言,两个字:烂尾!
影片的最后,男主角当了他嫂子的儿子的爸爸!
这……男主角不是有GF的嘛!
GF去哪了?
不适合分手了?
就这样当爸爸?
心无芥蒂?
这么草率?
反正,就是烂尾,你懂的。
这是邱礼涛导演首次拍功夫片,作为香港小成本商业电影的一朵奇葩,他在关于影片投入产出上的体会是高于他对其作品形而上的艺术把握水准的,他无意于个人风格的打造和维护,只是在变换着风格去做这个以小博大的创作游戏,所以他涉猎的题材很广,三级片、恐怖片、喜剧片、黑帮片……而且最重要的,和杜琪峰、彭浩翔等人一样,他始终延续着香港本土电影那一份难得的坚守。
这样的导演越来越稀有了。
他不介意去拍一部存在于《叶问》系列阴影中的《叶问前传》,也不介意在自己的影片中引入能够让人肆意联想到《叶问》的各种元素,包括阵容和班底的交叉,其实在他看来,这种跟风和模仿本来就是香港电影的传统,比起各种黄飞鸿来,叶问还远没有到题材效应利益最大化的时候。
看《叶问前传》是个挺穿越的过程,银幕上发生的一切都似曾相识,却久远得追溯不到确切的从前。
有些东西只有定格在过往岁月中才有意义,因为人有时候会产生回望的欲望,情怀这坛酒只有在岁月的发酵下才会历久弥香,如果你按过去的配方如法炮制一坛鲜酿,别管你叫道光二十几,也喝不出沧桑的味道来。
《叶问前传》的穿越和《打擂台》的穿越不同,《打擂台》是在用现代文艺片的手法去做旧仿古,唤起的是资深影迷过往的迷醉体验,但最终的票房惨败证明了大部分情怀论者不过是在叶公好龙而已;而《叶问前传》则是在用一些几乎是已经在功夫电影中被弃用的手法去演绎一个跟风的时髦题材,有趣的是在种实实在在的“过时”的感觉让我的观看过程充满了恶意的欢乐,有的荒唐因为制造者的认真也就成了冷幽默,对于观众来说,换一种方式被雷也未尝不是好事。
《叶问前传》的情节其实是显得有点一根筋的,其叙事动机很明确,就是要在这90分钟内让剧中人动手开打十次以上,让叶问解决感情问题,最后再了解一段与日本人的恩怨,当然最后这个敌人的选择未必一定是日本人,只是日本人的戏比较好编而已,反正一出来就没人把他们当好人,省略了很多解释性格的笔墨。
所以在这样的驱动之下,几条情节线都在向着那个终极叙事目标奋勇前行着,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脚下的步伐有时是否会显得跌跌拌拌或步履蹒跚或过于仓促,反正大方向正确,该有的东西全有,过程的粗糙是可以被忽略的,其实这也是香港电影最高产的黄金年代香港电影人惯用的生产模式。
于是我们看到影片中的人基本上见面之后简单交代一下动机,几句话之内肯定开打,其实本来也没什么好说的。
而叶问和张永成之间的感情戏更是简单直接,只要互相想着念着坚守着就够了,设计点小挫折,剩下的就是见招拆招水到渠成了。
日本人那条线到影片后三分之一才清晰起来,这是个叙事上的短板,铺垫不够,最后的高潮段落情绪跟不上去,而最后木箱藏人的设计很雷人。
所以说,一部功夫片,有打架有感情有恩怨,你还想看什么?
所以如果是叙事质量要求不高,《叶问前传》也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而且影片打戏的成分很大,各种切磋、挑衅和对决,都是咏春的真功夫,招式套路看得比《叶问》还清晰。
尤其是洪金宝和元彪蒙眼过招以及杜宇航与叶准之间的切磋较量,都是很有分量的动作场面。
叶准以86岁高龄出演宗师梁壁,是影片带给功夫迷的一大惊喜。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场打斗来自杜宇航与樊少皇最后的一场兄弟对决,虽没有盘肠大战的惨烈,倒也看得我热血沸腾。
《叶问前传》的青年叶问,一个有着简单化的理想人格的翩翩少年,一个习武之人却表现出文艺青年的气质,杜宇航时刻挂在脸上的热情、稚嫩和殷勤,应该是导演所能想到的美化主人公的方式,但在现在这个颠覆崇高的年代里,这样的白衣飘飘像冷笑话一样让人尴尬。
其实香港电影也经历过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叶问前传》更像是出自那个时候的作品,只是我们现在都长大了,老去了,理想的共鸣如悲歌一般只剩下幽怨的一声叹息了。
在《叶问前传》的结尾,黄奕饰演的张永成对小时候的叶准说:你觉得吃饭重要还是练武重要?
这样一句话就把我带进了甄子丹的《叶问》中,在香港的叶问对着洪拳宗师洪师傅说:你认为分胜负重要还是和家里人吃饭重要?
这一刻,杜宇航的叶问和甄子丹的叶问终于联成一体。
我相信,在跟风的心态下,导演邱礼涛这个对B级片感兴趣的导演还是拿出了几分诚意的。
至少,《叶问前传》没丢了叶问的脸。
有人说,《叶问前传》让香港的老电影又回归了。
确实,这是一部很好看的录像厅电影。
节奏不慢,帅哥美女争风吃醋国恨家仇该有的元素都有,但是剧情却是浅尝辄止,只是试图把故事说的尽量圆满,至于挖掘人物内心的东西只能靠几个面部表情的特写来敷衍了。
也正因为此,该剧的武打更显得可贵,一场接着一场,不会让人血脉贲张,但是也决不会让人失望。
尤其是杜宇航和樊少皇最后的决斗,还贡献出了很精彩的几个动作设计。
本来对预告片中杜宇航的样子没怎么觉得顺眼,但是当他亮出标准的问手姿势,加上精彩的武打动作,才发现这小子有点武术高手的样子。
后来看介绍才知道,他竟是香港地区最年轻的世界武术冠军。
也难怪他的身手那么漂亮了,在很多时候并不逊色于甄子丹。
据说《叶问前传》也要拍第二部了,我还真想再看看杜宇航的表演。
原来很讨厌黄奕,这部影片中她奉献的花瓶般的表演中,却也让我觉得舒服。
尤其喜欢在街头趁叶问出手教训小混混时,在后面补上一下让对方“去死吧”,让我明白原来张永成原来曾经这么可爱。
而她和叶问的一见钟情,也是好久不曾见的故事了。
当小叶准可爱的对师叔问这问那时,你会觉得叶问和张永成的相遇是一件那么正确的事情。
但是再美好也需要自己去争取,叶问不仅勇于破旧立新更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年轻的叶问已经有一代宗师之气象。
除了武打,电影配乐也不输于《叶问》。
当然由于太过靠近《叶问》,你也会在前传中看到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东西。
例如这边的洪拳宗师在那边变成了咏春宗师陈华顺,这边的金山找变成了那边的日本人。
所以看《叶问前传》的时候绝对不要和《叶问》比较,当成一部精彩的武打片来看就好了。
另外还不得不提徐娇,在电影里的客串演出实在太花木兰了。
难道她只能做这种配角了吗?
可惜了。
最后一个问题,当甄子丹的叶问和杜宇航的叶问都变的深入人心,在王家卫手下练了好久的梁朝伟能给我们另一个使人信服的叶问吗?!
评价较差,是因为对本片要求高了一些。
剧情本来就没有多大指望,但这部片把故事完全拿戏来做的态度,情节编排得完全没有合理之处,实在叫人无法忍受。
一 九十年代初,一个生日之夜,带着弟弟决心看一场电影来庆贺。
去晚了,就随意买票入了戏院。
银幕上李连杰扮演的黄飞鸿正一本正经在颠簸无比的火车上教训晕车晕的一塌糊涂的弟子梁宽“太失礼了”,镜头一转,旁人眼神不到处,他自己却飞快地往车窗外呕吐一把——这个搞笑小动作马上将一代宗师的人情味给带了出来。
比起某些大电影大电视的弄个主席出门微服私访忘记带钱要逼真得多。
最喜欢徐克版《黄飞鸿》系列的前二集,原因不仅仅在于一代宗师的搞笑和小小缺点,而是他塑造了一个正常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中国人,给了他一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正常人所必要的疑惑——大清将覆,列强环伺,国难当头,民生维艰的时候,究竟怎样才能强国,才能帮助所有的身边的亲人乃至身外的芸芸众生 1992年,处在离二十一世纪还有不遥远的七八年时间,面临一九九七香港回归后环境可能的改变,面临着改革开放多年的中国要怎样崛起……诸多思考的那个时代,精英们用各类书籍进行探索,而真正利用通俗易懂的传播途径来思索的,竟然是一个来自越南的香港导演——徐克,在他的景别我,把这种思考交给了一个恰好100年以前的一个中国人。
当影片结束时候,汽笛声中,浩瀚的音乐响起时,有哪一部武侠电影能带来《黄飞鸿》这样的震撼与思想深度呢?
虽然电影中,似乎黄飞鸿用功夫解决了一切难题——第一集,保护了被骗到美国的中国难民,甚至打败了轻易击破铁布衫功的洋枪;第二集,粉碎了白莲教的神怪宣传,击杀了清廷高官,解救了一群学习洋文化的孩子,还挽救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孙中山…… 但徐老怪影像中的黄飞鸿不像今天的叶问一般,仅仅是为了打败了洋人出口气,他在期间不断地加深黄飞鸿的迷茫——小小洋枪、几粒不起眼的弹丸,即刻能杀死无数个苦练多年的中国功夫师傅,而如他黄飞鸿一般能勉强躲避洋枪的中国人有多少?
洋人高傲的火轮车逼进中国,晕车的中国人却在被这些现代化惊吓之余,还相信所谓神功护体、画符念咒能抗击一切;甚至,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却站在道德高地上,拒绝外来文化,并且肆意审判和处死清醒明白功夫不能救国而愿意学习外来先进的国人?
究竟怎样才是解救国人之道?
功夫吗?
教个三脚猫给十三姨,最多保护一时。
拥有一身本领的严师傅、绝技在身的清廷官员纳兰元述,他们在做的是什么?
一个为了生存,内部斗殴,一个满身正气却无能为力地在苦苦支撑着将要倒去的大清江山…… 《黄飞鸿2》开场没多久,用很长篇幅的南音小调《客途秋恨》来唱国难唱民艰,也唱国人的无奈,乃至武术宗师的无可作为…… 也因此,当最后黄飞鸿不可为而为之地与纳兰元述对打,中国人杀掉中国人后,一面蓝色的青天白日旗在晴空下展开,雄阔的音乐随着巨大的轮桨的启动而响起,我们才仿佛在压抑中解脱,忽然之间荡气回肠,以为找到了希望,开始有了对未来期盼!
徐克在二十年前想到这么深,却再也没有想下去了。
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步伐猛然迈开。
迅雷一般的时代走近,光影瞬间变换,旧的事物急剧被推土机被霓虹灯被灯红酒绿所替代,中国人忽然之间地走向另外一个新世纪,过去的苦难仿佛猛然之间不见了,而所有人的脚步无法停顿地被推到了一个完全没有时间听下来继续思索的空间中…… 徐克自己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和解决黄飞鸿的疑惑了。
即便他有时间,也未必有一个结果。
因为这个疑惑,早在上个世纪的梁启超梁漱溟等人就一直在思考,一直没有答案。
所以,这些疑问,民间武夫的黄飞鸿无法解答,殿堂之上的文人雅士也无法解答。
湖南走出来的那个乡间读书郎却在1949年向世界宣告了他的答案——只是,如今50年光阴过去了,他的答案正确吗?
没有人关心,大家关心的是享乐时代来临了,怎样将沉重卸去,以便明天更好去面对沉重的生活,而不是百年前沉重的祖国的未来。
所以,《叶问》也好,《叶问前传》也好,再精彩,也只不过是一个享乐时代的产物,他们不需要达到徐克的高度,去思考民族前途,思考中国人该在世界上如何立足和行走。
导演们只需抛弃徐克镜头下的思考,而保留那些畅快淋漓打打日本人,打打美国佬,甚至去潘朵拉星球打打纳美人,让观影者无需有危险地,将自己幻想进去,然后同样畅快淋漓一番,就已经很好了。
二 这个评论最初想写给《叶问》,后来想给《叶问2》,最后,却留给了更加不值得一写的《叶问前传》。
开头我说过,剧情基本不用提。
看这个本就是看打斗的。
可惜的是,真正能算得上打斗出劲力的只有一场——樊少皇替代精武馆与日本人交手。
他的身手与劲度把握得非常漂亮和准确——毕竟打了二十年了,明白在镜头下怎么表现出来。
而出演年轻叶问的杜宇航动作好看,但对打起来,大部份时候其实留力留得太明显。
毫无拳拳到位的感觉。
加上被洪金宝和甄子丹设计的那种30多手老拳都不能打伤敌人的武打给误导了,所以总是缩手缩脚。
我在江门生活,见过咏春,动作难看,总是舒展不开的摸样,更没有见到高踢腿之类的漂亮拳脚。
如电影所说,那是女人拳,讲寸劲,不宣扬不高调。
现在的电影人也许能思考的就是这么深了——咏春正宗不正宗不重要,要求变求新,才能有所突破。
突破来做什么呢?
就是在电影上表现中国人打中国人,然后去打打日本人,打打西洋人,将来也许再打打纳美人。
也是二十年前,李连杰一部情节老套无比的电影——《精武英雄》也深入了一下,设问:天底下最厉害的是什么功夫?
答案是“手枪”。
这种思考二十年前已经有了答案,那么中国人还对功夫那么迷恋做什么?
真的还有人相信功夫能战胜一切吗?
有的,李一就是一个例子。
但更多的中国人其实很聪明,他们知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典故,他们更知道中国功夫有什么用—— 可以装点外国科幻电影,赚钱。
可以卖给外国熊猫,赚钱。
可以给外国小孩做功夫梦,赚钱。
如此看来,中国人留下功夫还是有用的,对吧?
叶准不是说不再给版权了么,怎么他老人家自己都演上了,据说还要拿“最佳新人奖”?
说实话,这片子倒是超过了我的预期,动作和剧情都可圈可点。
不过新人毕竟是新人,杜宇航同学还是嫩了点,那些表情怎么看都像是硬挤出来的,比较做作。
而动作也嫌力量不够,更像是打木桩,感觉就算打到人家身上也不会太疼,缺乏甄子丹那种拳拳到肉的力量感和速度感。
最后还想告诉小杜同学:把胸挺起来,挺直喽!
年纪轻轻的,别成天佝偻着背。
只是可怜了我们的力王樊少皇同学,这厮最近似乎就没演过好人。
好不容易这部片子里有点好人迹象了,结果……估计他自己也郁闷呢:我浓眉大眼的,凭什么老演坏人?
已定档上映的叶问系列电影:2008-12-12 叶问( 甄子丹 饰演叶问,熊黛林 饰演张永成 )2010-04-27 叶问2:宗师传奇( 甄子丹 饰演叶问,熊黛林 饰演张永成 )2010-06-24 叶问前传( 杜宇航 饰演叶问,黄奕 饰演张永成 )2013-01-08 一代宗师( 梁朝伟 饰演叶问,宋慧乔 饰演张永成 )2013-03-22 叶问:终极一战( 黄秋生 饰演叶问,袁咏仪 饰演张永成 )2015-12-24 叶问3( 甄子丹 饰演叶问,熊黛林 饰演张永成 )2018-12-21 叶问外传:张天志2019-10-24 叶问之九龙城寨( 唐文龙 饰演叶问)2019-12-20 叶问4:完结篇 ( 甄子丹 饰演叶问)2019-12-23 宗师叶问( 杜宇航 饰演叶问,常沁源 饰演张永成 ) 2020-10-08 少年叶问之危机时刻( 赵文浩 饰演叶问) 已备案的叶问电影:少年叶问1910少年叶问1916叶问1913叶问宗师之路叶问之宗师觉醒(已杀青)
把李连杰的《精武英雄》山寨简化一下就成了《叶问前传》,故事套路不值一哂,不过比较同情樊少皇这个大跑龙套,那么憨厚朴实的孩子,好不容易过上最符中国老百姓幸福审美的生活就这么无端破灭了。
要怪就怪编导雷死人的创意,在那样的乱世中国,自己能吃饱都是问题,谁还会去莫名收养个乞丐。
年纪小小就算再懂爱国,又谁愿做这种卧底,估计做了也早随着环境的变化变节了。
男一号的脸型摆明是照着甄子丹刻出来的,这样使叶问三部曲看起来更名正言顺,不过这副尊容,实在是够刻板,让人丝毫感受不到情绪的变化与演技的存在。
全片除了武戏尚可一观外,真正的亮点在于两处:元彪在师傅坟前的扔硬币,借留声机来论述爱情。
Solo lau/文甭管是王家卫,还是邱礼涛,既然选择了拍摄叶问题材作品,就避免不了被拿来跟甄子丹卖座的《叶问》系列做对比。
但如果拿《叶问前传》这样一部电影跟《叶问》和《叶问2宗师传奇》作比较,却又显得很没意义。
毕竟导演不同,创作理念就不一样,而且在剧情上也没有多大的关联。
《叶问前传》只是单纯地借着叶问热潮赚把票子而已,从故事模式和动作风格上看,它本身更像一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味十足的正统功夫片。
故事套路化电影《叶问前传》的故事与传统香港功夫片并无多大区别,非常套路化。
无非是学绝艺,而后一战扬名之类的老段子。
但也可以看出邱礼涛不安分的野心,电影的故事结合了列强欺压中国的动荡历史背景,以及时下流行的谍战卧底元素。
甚至叶问与张永成的感情戏份也有着纯爱电影的青涩味道,只是杜宇航真的像黄奕在上海电影节上评价的那样,就像一块木头,导致一见钟情的美好感情变成木讷苍白的谈情说爱。
最令人惊奇的是日本人派少年来中国潜伏的方式实在是罕见,之前一直以为那些货箱中装得应该是毒品、枪火之类的东西,没想到居然是在玩“大变活人”,编剧想法的确很犀利。
当然作为功夫片,也少不了要往民族主义的大旗上靠,这似乎是李小龙《精武门》之后传下来的光荣传统,很有意思。
(我很喜欢的影评人风间隼发表一篇《不卑不亢有多难,从叶问热潮看民族主义情绪》http://www.mtime.com/news/2010/06/02/1433341.html 很好地阐述了这个电影文化现象,可供参考。
)袁和平能让南派武术宗师苏乞儿大老远跑到东北去打洋人,于仁泰能让霍元甲领悟了武术之道后立即跟各国高手比武,就算是张彻时代的电影也会涉及到满汉矛盾,那么不让武术冠军饰演的青年叶问痛殴一顿日本人,为日后一个打十个作基础,当然对不起观众了。
最后的结局自然也和大部分香港功夫片一样,合家团圆,一套标准套路就此打完收工,没有惊喜,更谈不上突破。
打戏风格怀旧甄子丹以现代搏击术见长,所以咏春纵然是贴身短打的凌厉拳法,到了他手里也变得拳拳到肉,而且带着一种强烈的节奏感。
但杜宇航是练武术套路出身,所以打起南派拳法来自然更加正宗,也更加传统。
武指梁小熊显然考虑到了这点,于是他为杜宇航设计的是类似于刘家良电影中见招拆招的传统打斗。
这种风格怀旧的打戏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够突出咏春拳招式上的精妙,几乎每场打戏都能将标指、圈手、膀手等等技巧灵活地融入其中,突出咏春拳方寸之间却能面面俱到的特点。
但可惜的是本片的打戏虽然招式不乏奥妙之处,但都只停留在表面。
比如叶问学成梁璧的功夫之后,与大师兄比试,虽说同门切磋留力不留手,梁小熊只是让叶问在招式上占据优势,事后通过大师兄的回想才揭示出这场比试的意义。
但这场戏本是以武入哲的最好机会,如果让保守的大师兄处处被制,明显立于劣势,更能展现破旧立新的变革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叶问前传》如同《赞先生与找钱华》一样,对于咏春六点半棍法的展示都很生动,从训练到对战,将棍法中以小博大的拳理形象表现出来。
最后的决战,叶天赐对阵叶问,设计得也很好,叶天赐多次使出空手道、柔道等不同武功,其中就包括从叶问那里学来的肘击等技巧,颇有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的意味。
面对敌手动作幅度偏大的攻击,叶问也常常处于被动,这也客观地显露出作为短打拳法的咏春拳,在实战中的不足。
对于门派之间甚深的武术界而言,这也是需要勇气的。
虽然邱礼涛的《叶问前传》故事落俗,动作也没有多少突破意义,很大程度上像一部咏春功夫宣传片。
但这部港式风格的电影,却能让功夫影迷们回想起香港影坛黄金时代龙腾虎跃的盛景,重温一个个功夫旧梦。
看电影中角色过招的时候,脑中就禁不住兴奋地蹦出“一掌四式”、“铁指寸劲”、“虎鹤双形”等名词。
看多了天马行空的特技和拳拳到肉的现代搏击,偶尔回归传统,感觉也很不错。
中规中矩
杜宇航这么生硬的演技也能当主角~!?虽说会打,但他不像甄子丹那样打得好看,而电影要求的就是观赏性,身为主角连这都做不到,谈何好电影。老套的情节,一群半红不紫的演员和几个客串的人气明星凑出来的片子
演员很山寨,不过动作场面不算山寨……
杜宇航比甄子丹好看太多诶,而且没有想象中的演技问题,招式交代的很清楚。最后兄弟俩的打斗充满笑点啊~我喜欢这部,打得太爽了。。。最后叶准小宝宝也好可爱
看到了更加专业和真实的咏春拳!比叶问2强,还有点故事情节。最后关于天赐还想说:如果你不是军人,那我们还可以做兄弟!
开头的剧情真的不错,可是···后面是在闹些哪样?!连打斗戏也越发偷工减料起来···
本片讲述了一个12岁的日本黄军少佐在中国完美潜伏的故事....这个潜伏的少佐当过乞丐,最后人品爆发被人收养得以幸运的潜伏。每当想起这个操蛋剧情我就久久不能自已...
比叶问2要2很多。。。
前传?我看是赚钱吧!前传你妹!
拳法正宗,演技略差。
莫名其妙的凶手,这年头流行玩潜伏哪。纯属跟风烂片。
叶准本人啊!
多正点的邱礼涛啊,抵锡!杜宇航演得太残,整体制作认真出挑
阿问啊~男猪脚的魔力难道是花拳绣腿也能战无不胜?
这一系列是整体的4分水准,不过不失,青年叶问有点呆萌啊。
介于叶问和叶问2之间
他们三儿吃油条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场苦情三角恋。他们俩儿盯着留声机时就知道这是相恋。又见肥硕的诡异的廖碧儿。现在是拍叶问和李小龙。过多少年后开始拍成龙和甄子丹呢?
不错。杜宇航还真的蛮像甄子丹的。
赞动作的点低了点,几场戏都感觉花拳绣腿的没分量。邱礼涛继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港片类型可以通关了
杜宇航是个面瘫……剧情狗血得让我胃疼。一颗给打斗,一颗给叶准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