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保持通话》在电影院看的第二场警匪动作片。
比《保持通话》有太多的说不清的内在。
难得围观警匪电影,感谢小叶子学姐拖工作狂西出门看片了,竟然工作狂西还能如此及时的上来写个影评,说明工作狂西是喜欢这部片子的,是喜欢学姐的。
其实,看电影的时候,我都在想大家在想看电影的心情是怎么样。
工作狂西虽然拥有了扑克脸,但是很多小走神都在不动声色地进行中,不想被人发现。
情侣们是因为看电影是固定节目吗?
父母们是为了安置小朋友的吵闹吗?
潮人们是获得与潮流接轨的谈资吗?
文艺青年是想感受到自己还是存在吗?
那么我那?
只是想到就出发,可可香奈儿的秘密情人下档了,随便挑部片子看吧。
是的,我在放空自己。
这也是变相的放纵。
回到了方案讨论的时间,大老板教育我们说话有概括性,他不愿意再听这样的天马行空的赘述,好似没有大脑的节肢生物。
给我重点!
重点!
重点!
好啦好啦。
一、撒谎是件有技术难度的事,自我催眠太强大!
《保持通话》和《枪王之王》都有古仔。
古仔在保持通话中饰演想救人的好人,在枪王之王却是撒谎的好人。
关友博冷静、有逻辑、有胆识、有身手,让我着实花痴了好久。
古仔是sifu从初中就狂迷的男人,看电影的时候,学姐耳语,古天乐貌似绯闻超级少,人也超宅,爱呆在家玩模型。
估计演电影是他最常与人交流的时间,所以看脸不知道为什么略皱眉头的时候总是让我想起大内密探零零狗。
还被人质疑演技,oh,comeon,演技这种没有量化指标的无形资产,只凭观众的臆想判断,催眠你下,古仔有演技古仔有演技。
自此,在半夜想到,吃饭有人提到,一直被八卦周刊暗示,他就真的有演技了。
关友博催眠自己没有杀人就真没杀了,老枪王催眠自己是凶手就真失控了,我催眠自己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今天晚上happy与学姐夜宵大聊天,第二天醒来却发现还是有一堆的费用签报要处理。
我其实应该自我催眠半夜起来烧签报的,sigh。
二、软植入广告就是high看到没,枪会比赛,吴彦祖穿的是adidas,古天乐穿的是nike。
(欢迎大家积极举报)三、无枪胜有枪海报欺骗群众了?
蔡卓妍明明就是个饰演娇滴滴默默无语问苍天的小护士,哪里拿枪了,海报真骗人。
在知晓感情明明被分享,在被警察怀疑男友,在关热情要求带她出国冷淡回应,在不敢相信但还是做出决定的那刻,我真感觉她好似憋屈的自己。
对于感情始终是放任,从来不问为什么,从来也不去要求。
找个对的人,容易吗!
但是如果她知道最后关友博选择的是自己,这个就更加让人难过了,估计也会当场吞枪自杀。
热爱生命,远离爱情真相。
四、金融学就是阳光下五光十色的肥皂泡,心理学是让每个想犯罪的了解自己的必读刊物。
最后关友博的决定是对的,艾,金融啊金融就是那不靠谱的红红绿绿,人民啊,要掌握金融工具,用无形的手炒作生命。
心理学读物太玄乎,我准备弄本来读一读。
五、脚踏两只船的男人势必会遭受到舆论的压力单位有一已婚男在夫人怀孕期间热衷发展在单位发展第二春,当他穿着“3”的t出现在单位,师傅悄悄地问我,是不是表达了他拥有小三的需求,让愿者上钩。
电影院放到邵安娜和小保姆角色云里雾里的时候,终于有个姑娘儿顿悟了,在一片黑暗中大喊“靠,有三!
”over
你说你硬要去现场凑热闹 非得开枪也罢 就不能装不熟阿 非要当着人交警的面 阿方长阿涛短的 深怕人警察不知道你们哥仨好阿 你说你怕交警醒了要灭口也罢 要你兄弟去灭口 结果你兄弟冲到医院一枪开下去 就愣在那里 都不晓得咋出来 谋杀还不想好逃跑路线的还真是少见 你不是谨慎冷静著称么你 好歹也跟你兄弟商量商量阿 你到底是去补漏洞阿 还是闲洞不够大去多戳几个的阿 (警察叔叔们也是 就这么半个活口还敞开大门让人家大摇大摆去灭口)你说你要洗钱跑路也罢 换几大包美金现钞 你瞄都不瞄清楚就抗起走 人给你连号算对得起你 没给你白纸冥币都算好了 你说你要杀你兄弟灭口也罢 连个尸都埋不清白 下个雨就被冲出来了你说你非得在人家刚审完你就冲去医院杀人也罢 哪里找不到杀人工具 非得跑枪会去抢枪灭口 你是真的闲自己留下的把柄线索不够多 替警察叔叔们着急呢是吧 (虽然人家还没来得及查) 最可贵的是吴彦祖小哥从头到尾都夸你 谨慎 冷静 默默给你冠上个"高智商犯罪"的帽子 我理解编剧怕安排的太无破绽会导致他也想不出到时候怎么破解 那不是没ENDING了 不过您这留后路也留得忒随意了点吧 PS:不知道方中信大哥演那段"鬼上身"的时候心里会不会也很囧....
电影很好很喜欢,很喜欢阿sa 但不喜欢婷婷。
婷婷,你到底是在想什么?
你真的爱友博吗?
呵呵 明知道警察要查的要抓的是你男朋友,你却帮助庄警官。
友博骗你?
骗你他没有杀人?
可是爱情是自私的。
如果你真的爱他 ,计较这些有意义吗?
这样的欺骗影响到什么了?
相比之下 我更喜欢安娜 ,虽然她很强势 她没有给友博尊严,可她是真心实意的爱他,一步步帮助他,即使最后发现友博动了她的账户也可以不计较。
庄子维想从她这里下手抓关友博的罪证 可是没有得逞。
可却是友博心中最爱的婷婷 帮助庄子维一个大忙。
友博倒下的那一刻你泪流满面 他死了 你伤心 ,不过那一刻你心里是否也后悔了呢?
因为这部电影,我回去把《恋爱通告》改成了两星。
一方面我确实不能给此片打更高分了,另一方面这两部前后脚看的电影出现这样的分差值我也是不能忍)——老王就是因为那部让他成为“新晋导演”的电影被我给开出后宫的,当然这于他来说是完全无所谓的事,但是对我来说,这就是“我爱你,但我更爱电影”的原则性问题了。
尽管这两部是完全不同类型的电影,然而一则《恋》的导演老王曾经是我的后宫,而本片导演小宝的哥哥大卫叔仍然是我的后宫,必然要徇私,二则无论是什么电影,被冠上“导演”这个称谓的人除了利用自己的脸和人气帮助票房之外,毕竟不是嘴上说说“我很努力”就能够及格这样便当的事,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和职业要求的。
尔小宝导演用电影开场的劫案,和电影结尾的劫案回放,至少说明他这个导演是懂得剪辑的——非但懂得剪辑的技术,也明白剪辑的用处,而且很会把正确的技术放在正确的用处上。
在这两段场景中,观众看到的是同一场劫案,事件发生的顺序没有改变,参与人员没有改变,事件的结果也没有改变,只是第一次放给观众看的画面中间掐了几个画面,就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事实真相”。
这才是这部电影上半场玩的“心理游戏”。
实际上开场的劫案现场应该是古天乐的“口供”,自以为是“目击者”的观众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是代替吴彦祖走完了与案警员的心路过程——如果影片就放到古天乐上庭为结束的话,除了极少数“我即是真理派”的观众之外,应该是没有人会判他有罪、信他有罪的。
一旦人开始“自欺”,不去相信河里有鱼的话,事实也就无法揭晓了——可惜媒体在这种集体自欺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只是一晃而过的话题罢了,如果不打算深入这个话题的话,是根本用不着那段庭审戏的。
这相较全片结构来说略嫌冗长的上半场实际上只是为下半场做暖身——用射击比赛体现古天乐谨慎小心却果断冷静的性格,让吴彦祖念出古天乐的简历来给这位枪王的行事风格和行为动机做了备案,用古天乐在开车前摇车窗的一个画面给下文做了铺垫——看到这里,我由衷地谢谢尔导演,真的像你这么信任观众的智商和注意力的导演现在中国差不多跟恐龙一样珍贵了。
一切看上去本来应该还是可以的。
但电影所有的不济偏偏也就出现在下半场。
小宝一直是个很在意人性的导演,跟他那个曾经也当过导演的哥哥一样。
看他们一家子演侠客出身的,拿起导筒都居然都很敏感,感觉好像会偷偷在镜头后面泪流的样子。
这注定了他讲故事的刺激感不够,从某个时候开始,那些讲香港小市民,小日子,小市民小日子里酸甜苦辣的电影卖不动了,要黑帮,要枪杀,要黑帮拿着枪去杀倒一大片。
要不然就是帅哥和美女谈着很偶像剧很无聊的谈笑卖脸的同时硬塞点笑料给观众还不承认自己是卖脸的干活。
这部电影本意应该是想讲一个心理紧绷的故事,讲古天乐好好的一个会考状元怎么会从有理想的大好青年(念心理学么,没有选这个专业的同学是想着将来发大财去的吧)在这个“是个人身上都贴着价码牌”的世界里渐渐变成一个半兽人的。
这种想法明显不如直接把男主角设计成BT来得刺激。
半兽人什么的最讨厌了。
我很同情这个角色。
其实我不大喜欢金庸的,但小时候很喜欢他一部并不是顶出名的小说里一个可能在他的女主角里顶不惹人注意的姑娘说的一句话: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我几乎把这句话当成座佑铭一样的偏执着——想跟老师吵架就跟老师吵架,想在高朋满座的宴席上甩手走人就甩手走人,想炒老板就炒老板,想对谁臭脸就对谁臭脸,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所谓好不好的。
只有我喜欢不喜欢的。
长大以后,发现这一切“偏偏不喜欢”的恣意其实都是家人庇佑出来的,这一发现也就失去“偏偏”的自由了。
有不得不做的事,有不得不讨好的人,有不得不接受的状况。
这是另一种钳制——不带有强迫性,而是心理上的,就跟古天乐面对李冰冰的那种心情差不多。
不能对不起,不能中途逃跑,不能躺倒做loser,只有证明自己是对的,把该还的曾欠的都给清了,那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了,可以再对那些”很好很好的“轻轻皱皱鼻子说”我不喜欢“。
但这样明明已知必须要变兽的情况下还固执地以为自己只要够坚持就能变回成人,都是很痛苦最后也不会成功的。
要不然就好好的低头当人,要不然就索性大开杀戒“只要结果好就好了,尊严算个神马玩意儿”,像古天乐同学这样又想要自由又伸手夺人命还记挂着尊严恩情和爱人,下场也就只能那样了。
尔导演,你就编不出一个真正的坏人来控诉这坏掉的世界吗?
而且在悬疑被制造起来之后,三位编剧——其中亦有导演——好像不再耐烦去组织讲故事应用的语言,突然想起来吴彦祖似乎还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古天乐的心理状况挖掘得也还不够深入,立刻开始大解谜。
于是方中信这个角色似乎是为了使剧情能“多快好省”地发展而存在的一样,那场没头没脑的起乩戏把前半场的酝酿一次性破坏干净。
情节不济——去医院杀个重症病房里的犯人,再傻也不会想到用枪吧!
你们都没看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产片吧!
演员也很不济。
李冰冰和古天乐的脸都有些变形——不知道对自己做过些什么了,群众都说古仔的脸因为地心引力从葵花子形的变成西瓜子形了,不过我觉得问题主要是出在他的嘴上,还有眉头——眉心那块整个僵硬了。
那些纠结的表情是不能称之为“表演”的吧,喂喂。
古同学,你很帅么——至少曾经很帅过,对自己的演技,也对群众的品味有点信心好吧,男人到了一定年纪上,我们外协也不指望“玉面”只求“丰神”了。
不信,你请看对面的方中信蜀黍……李冰冰则是眼睛和腮帮子怪。
看她跟古仔两个人表情纠结地演对手戏我的脸部肌肉也闲不下来,挺累的。
阿sa则是在走神,很明显地走神。
我觉得她的年纪还不需要做微整形吧,但也是从头到尾哭丧着一张脸,难道这也是能传染的?!
我们这一代爱电影的小孩,很少有不受香港电影影响的,我先是看他哥哥,他哥哥的哥哥,然后看小宝,看他从演员变成导演,看东方好莱坞从星光灿烂演到江河日下,没有人能力挽这狂澜,恰如没有人能抵挡住岁月——即使打再多的肉毒也没用——是的,小古,我这句话是在讲你呢。
同一拨人马——香港现在也就只这帮人了,少了刘青云还是差很多的啊。
古仔,你光是学得跟人家一样黑是没用的……
说真的,去看枪王之王完全是冲着尔冬升去看的。
尔冬升说要看纯正的港片就去看枪王之王,貌似很久都没有看到那种很纯正的港片了。
从《新不了情》到《旺角黑夜》这些都是我很喜欢尔冬升的电影。
那些电影都是很港式的,特别是旺角黑夜,时间只有24小时,却被他说得很深刻,将人性最底层叙述的很动人。
影片开头就是一场枪战比赛,最先是吴彦祖扮演的庄子维在枪战赛打破了历年来最高记录,原本以为自己会是冠军,没想到古天乐扮演的关友博却将这个冠军一举拿下。
看起来两个没有交集的人物就在一次由于抢劫案联系在了一起。
古天乐和吴彦祖的斗智斗勇我并未看的那般热血沸腾。
从设计打劫成为市民眼中的英雄到被怀疑与打劫案有关,关友博的心理变化是主线。
那场法庭戏我倒是记忆颇深,针对“在紧急情况下市民应不应该使用合理武器救人而导致杀人”这个论点讨论证明这到底有没有罪。
其实这讨论的就是法与情的关系,他没有违背道德,但却违背了这条法规罢了,如果他有罪,那么谁还会去救人,很明显关友博最后无罪释放。
关友博最后为自己辩诉所说“自己只是为了救人才去杀人,如果在给他一次选择他还是会这么做。
”关友博的异常冷静让庄子维的直觉告诉他其实这个人有问题。
但是却不相信自己的直觉可能是因为枪战比赛输给了关友博,才让自己失去了常理的判断。
尔冬升按照司法程序把这部戏走了下来,构成了独立的章节。
而在后半部分开始吴彦祖和古天乐两人的斗智斗狠,值得一提的是,古天乐将关友博的心理变化表演的丝丝入扣,近年来,古天乐一直扮演这种亦正亦邪的角色,挑战很大。
吴彦祖一直在找古天乐的犯罪动机,从最基本的细节开始查起,却始终没有发现任何动机。
方中信的出现,可以说是牵动这部戏情节的发展,也是庄子维的指路人。
但我很好奇,为什么尔冬升没有交代方中信以前因为案子打死劫匪的事,只是一句带过。
以至于后来方中信教吴彦祖用什么方法对付古天乐的时候,突然神经般的说了一些话,令庄子维明白很多。
我看的是莫名其妙。
“去逼他”这是他教庄子维的方法。
在说说感情这条线。
女演员分别是李冰冰扮演的邵安娜和蔡卓妍扮演的婷婷。
这两个都是古天乐的女友。
一个是捧自己上位的强势的女上司,一个是对自己楚楚温情的正牌女友。
这两种性格的女友也造就了关友博的性格上两种极端。
关友博面临困境时,给予他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庇护的却是邵安娜,而最终刺出让关友博万劫不复的,反而是温婉可人的婷婷。
抛开道德伦理判断,纯粹从爱情角度出发,这种颠覆性的结局不禁要让我们重新审视原来的选择,到底哪一种感情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由此,一条作为旁枝的感情线,也就具有了人性拷问的深度和价值。
或许很多男人不知道到底是选择让自己可以高薪却很有压迫感的女人还是对自己温婉的女人。
一个是真情,一个是真金。
都很难取舍,所以都想要,毕竟人是很贪心的。
当然这部戏的感情戏并不是主线,牵动整部戏的主线还是利益以及为了这个利益可以出卖兄弟。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亦没有永远的朋友。
”关友博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杀掉那些合伙的劫匪,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杀死了从小玩到大的兄弟。
这不得不觉得很悲凉。
但是尔冬升的电影就是要你痛痛痛。
记得看《新宿事件》的时候,整整郁闷了一天,人说变就变的。
呵呵呵。
这部戏从后半部分才开始将关友博的内心所展现出来,也逐渐进入了高潮。
但是却没有我想看到的那般精彩,感觉很突兀。
吴彦祖和古天乐基本上都是以对话的形式来斗智,也没有我想看到的那种血腥镜头。
唯一的枪战还是最后一场戏,而关友博输就输在了那件防弹衣上,比手法速度和眼力,明显关友博厉害一点,可惜的是庄子维穿上了防弹衣,关没有。
而关是死在了被他杀死的那个交通警擦的孪生哥哥手上,这就是应验了那句报应吧。
而我却觉得最后出卖他的是他的女友婷婷,本来想和婷婷远走高飞的他,却因为婷婷故意说的一句话而被捕。
贯穿下来,这部戏玩的是心理游戏。
警察和贼玩的心理游戏。
感觉近几年来的警匪片大多数是高智商的商业犯罪,这部戏还牵涉了洗钱,关税。
一些官员要逃往国外,然后要把这些钱洗了,一些人就赚取30%的关税。
(是一个小镜头的某些人说的话,我在想,尔冬升想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呵呵呵。
)我觉得这部戏完全是由古天乐挑的大梁,精湛的演技,任何一个动作都被他处理的惟妙惟肖。
基本上关友博的心理变化推进了整个情节的发展,吴彦祖扮演的督察并没有采取进攻,有的只是和方中信扮演的苗警官钓鱼,然后通过苗的提示来得到启发。
所以吴彦祖和古天乐的对戏我看的并不过瘾。
很平稳的基调,没有上演枪战的场景,看起来没有多大感觉。
不适合重口味的看。
我想说说杜汶泽,他的出现应该是这部戏的转折点,他是唯一没有死的劫匪,也是关友博从小玩到大的兄弟,但是后来因为贼赃导致关动了杀机杀死了他。
关友博是这件事的策划而他负责招揽人去抢劫,结果却因为某些事故导致精心策划好了的事情临时变动。
而关不得不杀掉了那些劫匪。
这是不是叫做“人算不如天算”。
最后引关上钩的却是他口中“她从来没有伤害过我”的女友婷婷出卖了他。
而说服她的是庄子维,整个案子感觉他从来没有自己去查过,不是有人提醒就是教人哄人,利用那所谓的正义。
而最后古天乐自己臆想的那些片段,他臆想自己从哪里逃脱哪里安全哪里伏击了警察,然后冲了出去,没有一个人,只有打枪的靶子,这可能是要符合关是枪王之王的这个身份,以及最后他和庄子维的较量。
然而他们的较量就是双方拔枪,然后一起倒下,就没有什么了,没有丝毫的扭打场面,不尽兴啊。
当古天乐站起来想反击的时候,却被伏击在上面的警察一击即中。
这部戏一直在提的四个字就是“金融风暴”足以见得金融风暴对经济的影响很大。
以及日元美元的涨跌,足以可以想见这部戏是要放到海外去发行的。
海报上的那句“没有赢不了的对手,只有输不了的爱情。
”我却觉得是“没有输不起的游戏,只有放不下的爱情。
”爱情无所谓输赢。
最后想引用李冰冰扮演的邵安娜一句台词“当人胜不了天的时候,我只有越来越信迷信了。
”是啊,有些事情真的是说不清也道不明,真的是防不胜防,一直兜转不停。
不得不信,或许不是,或许是的。
谁知道呢。
好吧,我承认,我是抱着挑剔的心情来写这篇日志的。
对于《枪》这类型的片子,没看的时候,我就已经把它列为只要在电脑上看D版就行的片子了,导演虽然是尔东升,但是两大主角让我对他们没有信心。
事实果然如我所料。
场景虽然较之之前的《枪王》更为华丽,两位帅哥之一的古大帅哥却是一副万年面瘫的表情,我不明白他是怎么了,怎么近来的一段时间,他总是保持着这样一副像戴了面具一样的表情可以N久不变。
老实说,与其看他这副面瘫表情,我宁愿他回到曾经那个小白脸的年代,比如杨过,至少我觉得很养眼,不似现在,黑黑的,嘴瘪着,眉微皱,一副轻度便秘的样子。
两位射击强人,感觉上却和剧中的配角没什么分别,直到方中信的出现才让我感受到了一些所谓的气场。
方中信在这片中扮演着将《枪王之王》和《枪王》剧情连接起来的桥梁作用,但是他那突然发作的、犹如鬼上身一般的所谓的用犯罪心理学模拟罪犯心理的一幕让我直接有一种被雷电击中的感觉。
至于么?
可以表现得再夸张一点么?
整部片,从头到尾,就像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
我之所以会打这么多字,其实是因为影片最后结局处那句“怀念 张国荣”,我可不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变相的骗钱手段,无数荣迷因为这句话而进入影院观看这部片子,可是,我多么希望这片子和曾经的《枪王》一点联系也没有,和哥哥一点联系也没有。
我发现其实这是一部爱情片它教会了我们两件事:一是平时温温顺顺的女朋友,关键时刻反而会叛逆。
一是平时控制欲强的女朋友,关键时刻反而会乖顺。
其实我挺喜欢李冰冰的。
当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很喜欢能干的女人。
她抢人家男朋友这种行径自然是为人所不耻的,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很痛恨小三,所以她作为一个小三,我是不喜欢她的。
但是她作为一个女朋友,我倒觉得她挺好玩,高智商,占有欲强,喜欢告诉全世界那个男人是她的,细心的地方也有,例如一早把牙膏挤好。
明知自己男朋友有可能是罪犯,但就是护着他。
觉得男人把她的声誉都败坏了,也无所谓,大不了辞职。
败就败在她太女强人了。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不是她护着古天乐,不让他自己修行,不把他当自家小孩一样护在羽翼下,让他多点锻炼,那么古天乐也不会惨亏7000万,也不会动抢劫之心。
啊,我想说的是,说不定古天乐还真没那天份,你看他听从邵小姐的建议时,始终保持不败记录,而自己手痒终于偷偷干了一把时,大亏特亏。
至于他大量买进日圆,日后狂赚的传奇事迹,拜托,他都打算着草了,不过是最后博一把而己,用的还是李冰冰的帐号,他怕个毛啊……只能说这是他自打劫之后,唯一一次RP高的时候了。
是吧?
打劫遇到手下不识相,随意派来的交警居然认识自己,把债券换钱之后发现钱是串号的,哈哈。
我本来以为古天乐智商很高的。
我以为他的手抖是装出来的,忍不住暗暗惊叹了一下,这家伙也太能演了吧。
后来发现,他唯一智商高的时候……恐怕就是杀了人之后立刻报警的时候了……咱来数数他是如何的笨吧:1.抢劫这种粗重活,让手下干就好,你掺和个什么劲。
幕后人士就请保持在幕后。
你路过能有P用?
遇到情况不对劲真打算出面?
你别说,他还真出面了,连面罩都不带?
人家抢劫犯还懂得扎个蒙面巾什么的,你连抢劫犯都不如啊?
2.不检查钞票也就算了,毕竟你急着用钱去堵窟窿。
你干嘛杀了人之后,在大雨磅礴的荒山野岭,把杜文泽往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天然埋人坑一扔,却懒得用土去填坑?
3.然后……人家说人证物证不足,你就信了?
虽然你用的是第三人称,但是这个明显的自述,就算人家暂时没法扣留你,也始终会想办法对付你。
你自负个啥呢……4.呃,我不是这个行业的人士,对他从事的行业一无了解。
但是,他的办公室接待的是三千万起的客户,亏了七千万,他就这副德行,不像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啊。
照理来说,几千万几千万的起起落落,对于一个历经风云的专业人士,小事而己吧?
吴彦祖就不说了,在我看来他虽然帅,却是个超级跑龙套。
枪法没人家好,办个案也要请教资深人士,连最基本的background checking都懒得做。
至于阿sa。
我想说她很笨。
好吧,她是个正直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的人,果然是适合取来当老婆教育下一代的人,当然是在太平的时候。
但在危难的时候,她就……用正义战胜了爱情。
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她男人死在她面前,她很爽吗?
当然她也是在受了刺激的情况下,才终于狠下决心帮警察一道,于是我们又学会了一个道理:别轻易让女人嫉妒……不然你会死得很惨……如果我是她,我就选择跟小古亡命天涯了。
自古以来坏人身边不是都有个死心踏地嫁鸡随鸡的好媳妇么?
就算坏人为了她以后的人生着想,不想耽误她的青春,舍弃她一个人着草去了,她也会忠心耿耿地守在原地等着坏人,不是么?
有了孩子也要含辛茹苦地为他养大,还不告诉他真相,不是么?
哈?
什么?
我们不是在聊艋舺?
我以为我聊的是黑道,原来我聊的是爱情。
(“我以为我混的是黑道,原来我混的是友情。
”—《艋舺》)好吧,只能说,古天乐果然是没啥犯罪智商的人,哪怕他学过那么一点犯罪心理,你看他,如果他混的是黑道,当的是老大,挑的这个老婆哪能担当得起义婶的重任啊?
必须得李冰冰才能胜任啊,人家多大气,多义气,多成功男人背后的成功女人最后,我觉得这还是一部可以看的片……前提是你没有被我剧透到,哈哈哈,不过,download就好,不值得浪费电影票。
《枪王之王》中的人物也一如既往,在赛场上输给对手的警察,还有那个学心理学懂经济学、却永远提心吊胆的经理人。
他们之间的对垒,有点惺惺相惜有点无奈,拉出来一大片灰色地带。
为了让电影语育更现代,《枪王之王》引入美剧流行的“犯罪心理分析法”探案,加入大量重建和模拟犯罪的桥段。
不过,令“啤酒泡沫”更鲜亮的新元素,却在特技的包装下有几分不伦不类。
老枪王模拟犯罪心理的一段,最终呈现出的感觉类似神怪题材的“催眠”;双胞胎哥哥假扮死去弟弟,吓唬嫌疑人的桥段,让剧情滑出了现实题材的轨道;罪犯在脑中幻想如何冲出警察包围的桥段,也借用了角色扮演类游戏的纯商业表达。
诱人的“泡沫”抢了“啤酒”的风头——“社会案例的影像化切片”以往逻辑严密的说服力,迷失在商业化的“新鲜表达”之中。
想重温《旺角黑夜》、《窃听风暴》,甚至期待有所超越的观众,很可能会失望。
应该说,《枪王之王》并不能在故事上胜过尔冬升此前借枪火说社会的“切片作品”,他花费10年完成的回归,还只是停留在标题和道具层面,以往熟悉的感觉已经退居为商业电影中的一条副线。
Solo lau/文虽然集中了吴彦祖、古天乐两位当红巨星,并且引入了IPSC实战射击运动,但《枪王之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火爆枪战片。
尔冬升毕竟是个人文情怀很浓重的导演,华丽又带有西部片凌厉风格的枪战戏只是噱头,他的侧重点依然是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这部作品其实也延续了《窃听风云》对于现代男性生活状态的思考。
《枪王之王》的枪战戏相当漂亮,IPSC实战射击运动与普通的固定打靶不同,在重视枪法快和准的同时,更强调了选手在复杂环境中的实战能力,因此极具观赏性。
电影开始吴彦祖和古天乐的两段比赛,镜头切换和音响效果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射击场面也相当凌厉,完全将IPSC运动独特的流畅美感给表现了出来,所有的动作都好像一气呵成。
在同类作品中,这种华丽风格的枪战场面绝不多见,水准无疑也是一流的。
但可惜《枪王之王》的枪战戏是短而精,异常精彩但占得篇幅也少,显然电影侧重的还是文戏。
从故事上来讲,本片延续了《窃听风云》对于现代男性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思考,而且人物设计上更加深度化。
《窃听风云》中的警察只是生活所迫,才不得已而犯罪。
但本片中古天乐饰演的关友博涉及到了很多心理学上的东西,这一角色从始至终都陷入一种“阉割焦虑”中。
关友博表面上活得潇洒,不但御姐萝莉双收。
但实际上他始终生活在女人的阴影里,被像孩子一样被看护着,完全没有机会去展现自己的价值,甚至无法去全身心爱自己的女人。
对于一个男人来讲,这不但是自尊上的问题,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焦虑感。
从精神分析学上来讲,枪是男性的象征,所以这种生活状态恐怕也是他玩枪并成为枪王的根本原因,只有在赛场上关友博才能摆脱困扰他的焦虑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总体看来《枪王之王》的悬疑色彩要多于枪战色彩,而且本片的悬疑设置也很独到。
不像以往电影中那样通过设置细节铺垫来抖包袱,而是运用心理学解析来推理和模拟事件真相。
所有观众都知道关友博参与了犯罪,但具体怎么揭露犯罪真相都不知道,吴彦祖也是通过心理学去试探和猜想。
细心推敲就会发现,每次两人之间的对话都是一种心理学上的交锋。
当然方中信再现真相那段比较悬乎,听说过催眠、释梦等手段,这种身份置换的情景再现还是头次遇见。
如果不是因为他穿着警察衣服,还真能以为是X战警。
有趣的是从《窃听风云》的股票危机,到《枪王之王》中的外汇亏损,男性角色都受金融风险之累,甚至之前林超贤的《火龙对决》也涉及到了破产和高利贷。
可见现代男人活得多么累。
2000年哥哥塑造的枪王形象是一个被心魔所控制,迷恋上杀戮的嚣张男人;2010年古天乐饰演的枪王却是个深陷焦虑和资产危机的可怜角色。
时代的发展,从影像中就能看出端倪。
男人哭吧不是罪,《枪王之王》再经典,但枪王活得还不是一样累。
很纠结的一故事。
一个男人面对着两个女人:一个是自己的女上司,一个是自己的女友。
要在上司面前找回尊严,又不能去伤害自己的女友,希望和女友远走高飞。
于是有了迫不得己的杀人,一步步似乎顺理成章的事情,只能让男主角一步一步走下去。
别无选择。
这部电影很让我很有感觉。
能让我不自觉的想起了某些人,某些事儿。
因此让我觉得剧中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很成功,感情描述很真切。
最让我感动的不是枪王的枪法,也不是枪王的冷静。
而是她面对的两个女人:一个是不管他做了什么都会站在他一边永远支持他的女上司,即使知道他亏钱,即使知道他犯错,即使知道他杀人,直到最后一刻,都是去支他。
另一个是枪王的女友,她似乎知道着他与女上司的事儿,她没有怨言,只是默默地承受着。
但是,我不能理解枪王的女友最后的背叛,至少我认为是背叛,因为她看到枪王和别的女人亲热,所以心灰意冷?
因为她觉得枪王犯了错误所以应该帮他改正?
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她这么做的理由。
枪王之前对她的女上司说过:“对不起,我不能伤害她,因为她从来没有伤害过我。
”可是结果呢?
她最后伤害(欺骗)你一次,直接让你再也没有机会再去做什么。
这就是命运的纠结啊。
枪王用自己最后的那一次机会,选择了买入日元,最终成功了,我认为这也是他用生命换来的尊严吧。
但在她的女上司看来这一切又有什么呢?
人已经不在,她只能默默地流泪发呆。
枪王最后一刻被从警局放出来的时候,高兴的去找自己的女友,想和女友远走高飞,可是结果呢,换来的是欺骗和丢掉性命。
当一个男人想紧紧抓住一切的时候,他即将失去一切。
镜头精致细腻,剧本很下功夫,四星半。这不是老派香港电影那种热血沸腾打打杀杀的枪战警匪片,而是深入探究一个看似成功的男人心理的片子,虽然还是商业片壳子,但心理年龄比过去的港片提高不少
虎头蛇尾
细节做的好,但是整个构思没有,线索是两个,能猜到结尾的东西
居然无高潮!!!!!!!! 佩服!!!!!!!!!!!!
另类的动作片 剧情还不错
故事其实挺一般的,给四星表扬下吴彦祖的演技
这片告诉我们学好心理学很重要。
这么烂的片子致个毛线的敬
enhao
尔冬升神马的,最喜欢探讨犯罪心里了
看着吴彦祖,觉得古天乐的时代过去了
其实是3.5分的 秦天南哟不要让我再见到你 有一部毁一部
苦天乐。。。。
男人的心思你别猜 因为你是女人
尔冬升前有《门徒》,古天乐前有张国荣
6分
大多数的男人还是喜欢比自己弱一点的女人~
说实话,俩男主角真是越长越丑了····倒是李冰冰,在香港电影里一点也不生涩~
李莲花你的台词功底还能再悲剧点吗?请问这两个女性角色有多大价值……
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