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就先笑了一记。
那个尖头某人在20世纪福克司里跟着那熟悉的音乐一起号角,然后又是一连段的小型kuso。
比如黑板上写的“我不会非法下载这部电影”,又比如荷马先生说,“这部电影太无聊了,明明在家里都能看,在电影院看的都是大傻瓜,尤其是你!
”GREEN DAY在湖上演出的时候,最后居然是泰坦尼克的COS,很高兴与你们一起演出。
然后在大家的一通扔东西中,他们沉到湖底——看的时候发现,其实美国人也对环保没那么大的热心啊。
大家都更愿意看热闹,即使几分钟的环保演说都懒得听。
然后就是一通上教堂的戏。
荷马家的爷爷被圣光照到发出预言,在地板上滚来滚去,女儿叫老爸荷马想想办法,于是荷马疯狂地翻了遍圣经说里面没有要找的答案。
连圣经都小小地恶搞了一翻。
儿子和父亲的个性在修屋顶的一段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两个都是淘气鬼,互相取笑各自的缺点,还将邻居奈德的警告当作罗嗦的表现,直到荷马叫自己的儿子不穿衣服到街道上滑一圈滑板,而又忘了解救他时给他带一条裤子时,邻居家的奈德的帮助让他觉得自己的老爸真是不称职。
邻居家的父亲会对自己的儿子进行温柔的教导,可自己的老爸只会在那里对只猪逗乐开心。
这时邻居家的老爸反过来安慰自己——说到这段,我实在觉得那做coco的步骤无比像vista里自带的做蛋糕游戏啊……荷马的女儿则是少数想要推动环保进行的人,敲每家的门都被拒之门外,所幸遇到一个长得又帅又有才华的环保主义者,两人算是小小地坠入爱河。
而当她看到湖的污染已经达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时,她举行了听证会,终于订下了禁止向湖内倾倒垃圾的规定。
这里还谈到了黑人被歧视的问题,虽然只说了一句,但意义一点也没变得不重要。
后来清理湖的时候,警察的不作为和他们的理由也是很冷的幽默,“既然他们说是院子里的垃圾……”将猪的排泄物回收的时候还恶搞了一下哈利波特,虽然我是哈密瓜却也着实笑了一把。
为了争抢甜甜圈,荷马不愿忍受在垃圾场排队的时间,直接把猪的排泄物倒进了池塘,造成了湖的严重污染,女儿的辛苦毁于一旦不说,还将整个地区拖入了灾难。
一千只眼的变异生物被拿到白宫之后,EPA的人诉说了一通怀才不遇的感慨,总统被很猥琐地塑造成懒得看报告,直接瞎选方案的政治动物。
于是整个地区都被透明的盖子盖住。
这中间有着反复地思考到底要进去还是要出去的人,结果被压死,看来犹豫不决的后果还的确满严重的。
一个看起来像土著人的人骂美国政府的粗鲁……说实在的,这个场景真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新闻同样被管制,报道出来的东西都无关痛痒。
最后荷马的作为终于被揭露了,于是乎所有人都欲把荷马杀之而后快,所幸一家人被那个坑洞所救。
利萨还跟男友在玻璃门内外上演了一出离别曲,虽然有哥哥的捣乱,不过也算是足够浪漫的。
EPA的人围堵荷马一家时说的句子也很有意思:如果没有权利的话,拿什么抓狂?
而之后的两个同性恋警察也非常有趣。
荷马在展现了阿拉斯加的远景之后,对儿子说,即使你不相信我,也要相信美国梦。
果然之后他凭借马戏团的小把戏获得了一辆车。
于是众人前往阿拉斯加。
在阿拉斯加的房间里甚至还出现了很多迪斯尼的明星动画动物。
紧接着汤姆•汉克斯出场了,在广告中介绍一个真实的坑洞,于是大家开始拯救家乡之旅。
在火车上还搞出了一个窃听的披露,那么多无聊电话只为了这样一个值得的消息,如此庞大的耗费用在哪不好啊……然后荷马总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又一个英雄传说搞定了。
说来即使是最后的字幕都设计得很有趣,不会让人觉得难熬。
特别是最后出场的那个学生“四年的美术学校生活,就换来做这个?
”小小地讽刺了一下学校。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爽的片子了。
道理讲得不深沉不沉重,也没有什么人罪大恶极非得杀之而后快。
荷马就像任何一个我们认识的有缺点的小市民,有点自私,有点贪吃,没责任感对问题乐意逃避而不乐意解决,但他也像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认识到错误之后拼命地改。
最后还是不辜负美国给他的托付,顺利地进行了一次英雄主义的大宣传。
玛治是想像中的完美太太,可以把家里打扫得一丝不苟,也可以在绝望的环境中对自己的家人不离不弃。
从火灾的家里唯一抢救出来的东西是夫妇的婚礼录像。
而当她发现自己丈夫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完全没有责任感时又义无反顾地离开他,去拯救故乡的朋友们。
有这样一个好老婆也算是荷马上辈子的造化了。
儿子巴特是个淘气鬼,羡慕别人家温柔的父亲而不是自己家那个动不动就把自己掐的嗷嗷叫的老爸。
但就算是这样,他也跟着老爸去摩托历险,把那个炸弹扔到了圆形玻璃罩外。
其实奈德自己的孩子也在嫉妒巴特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父亲,这时奈德说,总不可能事事都满意的,说得是真有道理。
我们还不总是在羡慕别人的同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殊不知我们自己也是他们羡慕的对象。
女儿利莎是个好孩子,关心环保,好容易交上个男朋友还赶上这样的事。
虽然扭扭捏捏的样子不太像她,可哪个女孩子在恋爱的时候不是如此呢?
看了很想笑却觉得很真实。
总之这是部很有意思很有意思的片。
看了就知道。
辛普森一家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以无厘头的风格深入人心,这次被改拍成电影,也是走一贯的恶搞路线,誓将无厘头演绎到底!
不过实在佩服编剧那超凡的想象力:用玻璃罩子把一个镇子罩住,用来隔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辛普森用摩托飞车特技拯救大家...看似没有联系的情节,竟然全部组合到一块,而且还以天马行空般爆炸性的结局作为收尾,真的很有看头(PS:我看的是中文配音版,搞笑的方言配合夸张的动画,呈现出异常和谐的效果,也让我不得不怀疑那些配音演员是不是天生就那嗓子,实在太有喜感了^__^)
美国的长寿动画片跑到大银幕上,竟然成为一出政治讽喻剧,动画版的《1984》或者当代版的《动物农庄》。
政客多愚蠢。
集权多残酷。
总统施瓦辛格面对环保局长献上的五个方案,随手点一个,还理直气壮:我是来当领导的,不是来阅读的。
环保问题成为敏感话题,镇上居民被隔离,被大规模情报机构监听,最后还险被集体毁灭。
这比真人版当然会来劲辛辣得多,值得愤青们一看。
我只是觉得,怎么那么有创意啊,从片头的字幕“傻逼才来电影院看电视上免费的东西”到结尾出字幕时辛普森在影院告诫观众“要知道做出这部电影的工作人员”,创意被塞到每一个角落。
可辣是辣,最后施瓦辛格总统似乎安然无恙。
美式恶搞+美式英雄+美式家庭+美式批判,最后仍然是美式主旋律。
辛普森一家被千人追杀,辛普森夫人冒死回家,抢救回的东西竟是和辛普森先生的结婚录像带。
其实并非影评,只是记录和孩子一起看电影的一种方式,聊天和提问来引发思考。
周六晚上一家人看的,很欢乐的电影,也很温馨。
电影描述了辛普森居住的小镇环境越来越恶化,而辛普森最后倒进去的垃圾成了最后一根稻草,使得政府对整个小镇进行隔离,直接用一个巨大无比的玻璃罩把镇子给盖住了。
居民们把矛头直接指向了辛普森,一家人无奈逃离,前往美丽的阿拉斯加。
故事的最后,在政府即将要抹去小镇时,辛普森一家赶回并成功地拯救了整个小镇,皆大欢喜的结局。
不过按惯例,下次看电影前要求小乐必须写几行类似观后感吧,或者提问题、自问自答也可。
往往在有问题后,全家人都会讨论讨论,给大家都带来新的体会。
今天一直下雨,有点阴冷,让人都忘了是春季。
在钻进被窝后,小乐拿起她的电影记录本琢磨起来,拉开了我们的观影聊天。
小乐问我:“爸爸,那个卫生局的人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要置小镇于死地?
”“是哦。
”我应一声:“电影里那个总统有点象个傀儡。
”小乐:“就是,那个卫生局的人给他几个方案选,他看也不看就挑3号。
”我:“后面一次给了5个,总统一个个选都不行,最后只有选4号。
”“4嘛,就死翘翘了,感觉整个像个阴谋,卫生部长可能是幕后主谋。
”小乐继续忿忿不平:“还有,他们居然都可以监听电话,直接就是侵犯...,嗯...”“隐私。
”我补充道。
“对。
”“小镇的居民就这么一直被关在玻璃罩子里面,也逃不出来。
”“他们试过各种办法,那玻璃都打不开。
”“你要是被关在那个小镇里的话会怎么办?
”小乐想了想,冒出灵感:“可以挖地道啊!
”“对呀,其实辛普森一家通过那个机关逃到罩子外,就有点像是地道一样的。
”“小镇的人们在灾难发生时,都把矛头对准了辛普森一家,我觉得也有问题。
”乐妈在一旁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是哦,辛普森只是犯了一个错,但实际上政府把他们给关起来的,真正需要应对的应该是政府。
”“我现在对政府越来越反感了。
”小乐还是念念不忘她的政府阴谋论(海贼王中的世界政府也是典型的阴谋专家)“嗯,政府的权利太大了,必须对政府有所限制,不过没政府也不行啊。
”“那是。
”“所以象美国宪法从一开始就假定政府会是一只大老虎,设立三权分立,必须对他的权利进行控制。
”“对了,再和大家说一个,电影中的美国总统可是施瓦辛格。
”乐妈说:“我觉得是否会映射什么?
可不知是他?
”小乐说:“施瓦辛格是谁?
”“一位健美先生,还是电影明星,美国州长,给你看一张他的照片。
”好了,我们的观影聊天结束了,小乐最后落在她的本子上就寥寥几句,不过也无所谓,问题即带来了思考,聊天也带来了快乐。
短短聊天之后,才发现《辛普森的一家》除了搞笑带来的欢乐外,还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很多我们都还没聊到呢,有环保问题、父子教育、家庭交流、政府权利、民众思考的独立性等等,值得再看一遍继续聊。
2020年春节,仿佛打开了困难模式,今年初始就历经了新型肺炎的疫情,科比巨星的陨落,澳大利亚山火,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隐患…… 这个时候再看辛普森一家更是感慨,疫情蔓延封城的当下,各个地区何不是像罩入了“圆顶”,小镇居民的恐慌和猜忌更像极了《迷雾》,封闭久了会造成物资匮乏,武装分子称王等等,这些状况都细思极恐。
当然我们的封城是在防控疫情的蔓延,无论最后是疫苗,抑制剂或是天气变热的原因,新型肺炎疫情总会如SARS一样停歇。
而如同荷马觉悟的一样,“没有他们,我什么都不是”,衷心希望武汉以及各个地区都能加油战胜疫情,我们有国才有家!
PS:以上仅为其中一点感悟,辛普森一家是个每次看都会笑完之后拍腿喊妙的动画片(?),很多细节还可以品😋
标签: 喂喂,难道最大的萌点不是政府从来不监听私人谈话那个么 生活要欢乐有笑点嗯典型的美式幽默诶,每一秒都好冷好黑线,无数中枪,汤姆汉克斯竟然是本音出演,那施总统就不是。
谁说电影里不能插广告,哈哈哈,把我萌到了。
开头和结尾都在电影院里诶,以及诗朗诵,果然彩蛋无数啊。
有灵气的电影总是那样的不可直视阿喂,照这样看的话,看辛普森一家的电视剧版是没啥希望咯2013#85#为了清理标签#
片子散了点,剧情也没Bender's big score有劲,但真的是太搞笑了!!!
spoof的极品 BTW:片尾credit九分多钟,有兴趣的请坚持到底,直到末了还有一个对于电影迷来说很吐血的段子 花絮很少,但都属恶搞性质值得一看,尤其喜欢那个兔子版预告片,立明辛普森2D动画的正身,坚决与3D划清界限,不由得想到PIXAR固然优秀,但过上几十年看负面效应未必会小于正面效应 看IMDB上片子预算达到了7500万,真的有点不太明白,估计大头是格罗宁和整套班底的薪水吧
《辛普森一家》是美国热播了20年的长篇动画剧集,在美国电视艾美奖上前后赢得23座奖杯,还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电视剧”。
2007年,《辛普森一家》首次被搬上银幕,并受到影迷的热烈欢迎。
它作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动画系列,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经久不息的追捧呢?
也许从这部浓缩的电影版的《辛普森一家》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辛普森家庭”被称为美国的第一家庭,并不是由于剧中人物地位显赫,恰恰是因为它的平凡——它是千千万万个美国家庭的缩影,而这个家庭所经历的一切便是美国社会的缩影。
在电影版中,《辛普森一家》的主题是环境和政治,同时也讽刺针砭了许多存在于美国社会甚至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的现象。
不仅如此,它还包蕴有更多的有关亲情、爱情、人性甚至是更高层次的思考。
可以说,《辛普森一家》决不仅仅是一部给孩子看的动画片,成人也能从中得到许多富有哲理的启发和思考。
《辛普森一家》塑造了五个经典人物,这虽然得益于长达四五百集的长篇动画剧集,但没有看过《辛普森一家》动画剧的人在看到它的电影版时,仍然会对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印象深刻。
电影在很短的篇幅内成功塑造了性格各异决不雷同,同时也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
爸爸荷马•辛普森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男人,也许更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他口无遮拦,心里想什么便说出来,虽然这些想法往往是大家都有的,譬如为什么要去无聊的教堂等等,但人们往往会掩饰自己。
而荷马却将这些单纯的像孩子一般的想法大声说出来,还以为别人不会听到。
他对于权威没有敬畏,也缺乏一个父亲或者一个公民所应有的责任感,反而充满了孩子式的恶作剧。
他图省事,将马蜂窝放进邮筒,堵排水口的时候竟然随手抓来小女儿塞住洞口,整修屋顶的时候,跟儿子玩冒险游戏,于是演变成了父子俩玩性大发的一场闹剧。
他刺激儿子爬上天线,还抱住天线乱摇模拟地震,当巴特滚到屋檐下摇摇欲坠时,他竟然还接着模拟“余震”,这种场景让成人观众心悬一线,却能让孩子们十分兴奋。
他打赌说巴特不敢裸体踩着滑板去汉堡店,结果巴特为了显示他的勇敢果然裸体踩着滑板上道了。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警察抓住巴特,铐在柱子上时,这个一点都不像父亲的家伙居然栽赃到儿子头上,把责任都推掉了... 电影到这里已经把荷马的性格大致展现出来了,他没有责任感、有着长不大的小孩性格、常常做出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但是他是那么可爱,就像任何一个顽劣的小男孩,让观众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深深喜爱。
在汉堡店,他看见了一头戴着帽子的猪,因为幻想着跟这头猪一起玩耍的欢乐时光,他把这头猪带回了家。
但这正是灾难的开始。
而荷马身上的缺点也因与猪相关的事件而放大,并影响到了整个春田市的居民。
妈妈马芝•辛普森是一个包容但并不缺乏个性的妻子和母亲。
她喜欢把头发染成蓝色,固定成竖立样子,声音很粗,但她从来不缺乏女性的温柔。
她包容荷马的幼稚和一切的缺点,也能够同情和原谅周围的人。
特别是当荷马闯了大祸,打算举家逃亡的时候,她虽然很忧郁,但还是在关键时刻把手交给荷马,愿意跟他一起踏上去往马达加斯加的冒险之旅。
马芝虽然温柔,但也并不缺乏主见,当他们在马达加斯加过上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之后,她良心上并没有安定。
在电视上看到了春田镇居民的现状,她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
那便是劝说丈夫回到春田镇,勇敢地承担责任。
在荷马拒绝之后,她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带着孩子们提前回到美国。
而这一举动最终迫使荷马完成了性格上的成长并做出了英雄般的举动。
儿子巴特是个叛逆的小孩,他经不起爸爸的激将法,敢裸体踩滑板出去,仅仅为了显示他的勇敢。
他也擅长揭爸爸的底,将荷马那些自私可笑的想法公之于众。
虽然他有一个“同龄”的爸爸,但内心里他很渴望来自于父亲的关爱和肯定。
他们的邻居弗兰德恰恰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严谨的基督教徒和道德典范。
他给了巴特父亲般的关爱,某种意义上说也弥补了巴特心中的残缺,所以在影片里,巴特曾一度将感情向弗兰德靠拢。
大女儿丽莎是个博学多才且热爱环境的女孩,她有着热情和不屈不挠的干劲,想让人们重视环境的保护并为此奔走呼告。
同时她也是个充满着幻想的天真女孩,在遇到爱情的时候有着甜蜜的憧憬,坐在妈妈对面向她描述小伙子的美好。
她的性格在电影版中还没有达到电视剧版的那样丰满多样。
小婴儿麦姬,喜欢吸奶嘴,还不怎么会说话。
但是很聪明,正是她的发现让全家人脱离了险境。
而在遭遇危险的时候,她表现出让人大跌眼镜的强悍和勇敢,影片中她面对猴子的威胁,随手砸掉奶瓶摆开架势的时候,相信很多观众都很惊讶。
《辛普森一家》不仅塑造了一家人的经典性格,还在片中让荷马完成了成长。
荷马带回来的猪制造了很多猪粪,他把它们装在一个竖井里,开车去处理竖井的路上接到电话说商店在派发面包圈,他来不及多想便将车开到曾经污染严重如今已被保护的春田湖边,想也不想便倾倒了下去。
这些猪粪严重污染了湖水并让物种变异,而当事态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他浑然不觉。
直到昏庸无能的总统指使别有用心的环境保护局官员将整个春田市用一个巨大的玻璃罩罩住,以隔离污染的时候,愤怒的人群找出了始作俑着,并冲进辛普森家要求报仇。
这个时候的荷马仍在推卸责任,甚至不肯道歉。
他带着全家逃到了马达加斯加,把一切抛在脑后,开始在这个世外桃源开始过他们安宁而不乏浪漫的日子,而不去想其他春田镇的居民怎样在那个大罩子里过着抑郁而混乱的生活。
直到马芝决定回到美国,承担起应负的、曾经逃避的责任。
当固执其实是胆小而不敢承担责任的荷马被孤零零抛在马达加斯加的冰天雪地里时,他才感受到了孤独和后悔。
他第一次知道他需要别人,需要家庭和人群,他开始考虑自己这样做是不是错了。
春天镇的居民们被世界抛弃了,那种感受跟他一样,这个时候的荷马好像懂得了思考别人的感受。
他决定去找马芝,重新找回他的家庭,而做到这一切就必须回到春田镇,面对他应该面对的责任。
荷马的回归之路十分艰辛而漫长,在这条路上,他艰难的成长了,在他最后快要崩溃和放弃的时候,一个巫婆救了他。
这是一个具有神奇力量的巫婆,她协助荷马完成了最后的成长。
整个过程是魔幻的,而这个巫婆出现在这里,与其说是现实的力量,不如说是一种理想的化身。
那就是顿悟,她身上寄托着作者试图让人们觉醒起来的神奇力量。
而这种力量在哪里能找到,作者并没有能回答。
荷马最终回到了春田镇,并费劲波折经历千辛万苦最终救下了春田镇,让小镇再次呼吸和沐浴到新鲜的空气和热烈的阳光。
这个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式的结尾,不仅让荷马再次赢得了家庭和儿子巴特的崇拜,同时也让他受到人们的原谅和推崇。
他终于懂得了责任,也克服了自身的很多缺点,电影是完满而成功的。
然而存在于影片当中的许多现象仍值得人们思考,比如它所讽刺的官员的昏庸、政治的无能,以及一些价值观念。
同时它也隐含了对人类生存的担忧,当某一天我们的地球也将因污染或者人类的破坏而遭到自然的抛弃时,拯救我们的,会是什么?
也许答案就在影片里,拯救地球的,只能是破坏者自己。
“美国可以说是这个地球上最会拿自己人开涮的国家,如果说在自由女神脑袋上开几枪,把总统变成一个阴险毒辣栽赃嫁祸帅哥的老女人,或是直接把矛头对准某现任美国总统的迈克.摩尔,都已经很司空见惯的话,那么本片的自嘲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可以说是开涮最为严重的案例。
也正是这样毫不遮掩的自嘲,让看本片成为一件很爽的事情,老美自己涮的爽,其他国家的人看的也爽。
对这样的体无完肤地自嘲行为,实在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有志女青年3D,如今以成为动画片最为至关重要的保证条件。
任何事物在电脑3D动画师的手中都将被完美真实地展现,绚烂的场景逼真的海浪细腻的毛发。
动画捕捉技术则赋予了动画片中的人物最为真实生动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动画片从一张张纸片上的图案变为了精致的立体画,3D技术是动画片制作历史上最为改革性的创新发明,人们开始逐渐习惯精致的3D动画,并且被明知只是数字构建的动画世界所陶醉。
很难想象一部2D动画片,对于目前动画片市场还具有什么竞争力,没有了精致没有了大场面,简单的线条简单的颜色,甚至是无比粗糙的人物形象还能够吸引多少被3D动画“洗脑”的观众。
《辛普森一家》的票房连胜,不得不让人惊讶,确实,当3D动画泛滥的今天,传统动画的回归给动画片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气息,极简主义动画风格的复兴指日可待。
在这个什么都玩复古的年代,动画片也紧随其上以复古风作为最为吸引眼球的元素,再次展现传统动画的魅力。
难以想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辛普森一家》系列剧集,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风头不减。
18季,400集,《时代》杂志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电视剧”,以及无数的荣誉和奖项,历经十年才终于改编成功的电影版《辛普森一家》。
这些数字让人敬佩,无论你是否看过曾经的电视剧版,还是刚刚了解到电影版,单单是把400多集的动画片改编成一个完整的仅仅87分钟的电影就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你能够想象把《越狱》改编成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将会是什么样吗?
同样地,你能够想象400集变为87分钟之后会是什么样吗?
十几个编剧10年的共同努力,使电影版《辛》成为最成功电视剧改编电影。
电影版完美地继承了电视剧版中人物的个性特征,经典的幽默细节和最为精彩的美式自嘲精神。
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就算没有看过电视剧版本的观众,依然会为电影版精彩的故事搞笑的人物和情节所折服。
并且没有任何人会问为什么,没有任何人会觉得电影版过于简单和仓促,也就是说,电影版并不是一个“缩水”之作,而是一个完美的精髓集中之作。
简单的线条,几个造型怪异的小黄人,夸张的人物特征,使得本片在故事的述说上更为集中。
观众不再会把更多的注意力花在精致的3D特效上,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本身上。
本片是最为典型的美国文化的缩影,故事依然是典型的美国家庭关系,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回归。
美国快餐文化在本片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个中国观众,你可能无法太理解其中的一些笑料,毕竟宗教信仰文化差异的存在。
但是本片最大的优点在于,那些搞笑段子以一种最为普遍的方式所展现,比如精彩的自嘲,对一些经典电影的模仿,只要你是一个稍微喜欢看美国电影,稍微了解一些美国文化的人,本片绝对可以保证让你笑到喷饭。
你将会彻底地被编导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甚至只是几秒钟的一个剧情小细节所折服。
本片最为精彩的地方莫过于美国人的自嘲精神,老美可以说是这个地球上最会拿自己人开涮的国家。
如果说在自由女神脑袋上开几枪,把总统变成一个阴性毒辣栽赃嫁祸帅哥的老女人,或是直接把矛头对准某现任美国总统的迈克.摩尔,都已经很司空见惯的话,那么本片的自嘲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可以说是开涮最为严重的案例。
也正是这样毫不遮掩的自嘲,让看本片成为一件很爽的事情,老美自己涮的爽,其他国家的人看的也爽。
对这样的体无完肤地自嘲行为,实在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GREEN DAY、汤姆.汉克斯、史瓦辛格州长、哈利.波特、《蜘蛛侠》、《快乐的大脚》甚至是传统迪斯尼动画中的可爱的小动物均成为本片开涮的牺牲品,还有其他更多更多的开涮对象和政治现象,已经到了数不胜数的程度。
反映美国或国际社会热点问题,是《辛普森一家》系列的主要任务。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辛普森一家,也不忘与时俱进,在电影中也集中展现了现在国际社会和美国社会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美国主流社会中的一些人物符号。
比如环境污染,比如随时随地监听私人电话的美国情报局,比如只会领导不会阅读的总统,比如为了权力而发疯的环境保护部门的部长,均通过最为简单的画面风格完美地展现出来。
『TOM影评人协会授权稿件,严禁转载』
《辛普森一家大电影》恶搞加好笑外带讽刺抨击社会问题。
整个一锅百家饭打起“总有一口适合你”的旗号。
虽然是无数桥段拼凑的大众通俗动画片,但是连FOX的经典片头也不忘篡改一下的邪恶且偷工减料又讨好的编剧,场场跟你混脸熟,足够让你笑破肚皮。
推荐一下老少皆宜风靡全球的辛普森
陪老婆看的第好几部电影,开心,就想一直陪着老婆宝贝
我只看过这部电影版的辛普森一家。
中间有小小的感动 Homer你靠谱吗?
我咋觉得一点都不好看。。。。
音乐课上看的 就差没睡了。
比《泰迪熊》的笑点密集2倍,笑点真心完爆搞笑电影!如此牛逼闪闪!!你倒是给我个不打4星的理由!相比之下,穹顶之下弱、爆、了!!!!!!!
!如此搞笑的电影 真是千载难逢! 恶搞的确是王道~
oh my dear green day...
不懂美式幽默
哈哈,这样希望别人老爸能是自己的,但关键时候还是信赖自己老爸的心情特能理解,轻松搞笑的一家
贱的发指,蠢的可爱。三星半!
小娃儿露JJ那段很逗
认真等完最后全部字幕
美国式笑话吧,看不懂,也不觉得好笑
不正经得没心没肺。一开场就被恶搞的我们还得傻呵呵跟着电影笑。你赢了。
电影版貌似很不咋的。。。
不要仅仅以为是带着讽刺的搞笑剧,它还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的动画。永远不要说“这辈子”,只是“目前而已”,你永远不知道未来如何,或许更糟,或许很美好。
没有传说中那么好,可能电视剧更棒吧
看完电影开始看电视剧,抨击丑恶,藿香正气
spider-pig,spider-pig,does whatever a spider-pig d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