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爸爸去哪儿更像电影。
毕竟他不是完全同于综艺节目版,加了背景介绍、新的片尾曲,片尾有类似彩蛋或者片花的古怪玩意。
没有邓超是怎么回事?
他是主力,ok?
伊一这个角色到底设置的有何目的和其必要性?
剧情虽然加了一些背景为区别于综艺版,但还是牵强,关联性不大。
内奸环节其实严重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多期下来,他们再玩就谁都不相信了。
这不应该播放,影响力并非没有,尤其对于小孩子。
让我不理解的是爸爸去哪儿作为首部综艺电影化还能有6.3的高分,爸爸去哪儿2还有4.1的分,跑男作为跟随者却只有3.3分。
影评也是两者大不相同。
骂跑男的应该都会骂爸爸才对吧?
难道是爸爸的水军太多或者来评分的都是不理智?
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其中一部分人表示自己本来就喜欢这个综艺节目,所以来电影院哈哈一乐也挺好的。
我看到这样的感想后就忍不住写了这个评论。
从那些所谓自己哈哈一乐的观众角度来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大错误。
但是角度不同,或许看到的也不同。
近年来中国式的搞笑电影开始多了起来,那些比较有名的,我都有看过,我却是真心笑不出来。
我看到的搞笑作品往往是通过整人,或者囧态来吸引观众,毫无文化可言,如同站街女一般。
在已经如此浮躁的社会情况下,这种快餐式的电影居然还经过大卖,任其发展。
从前一年的爸爸去哪儿到今天的这一部奔跑吧兄弟,只能说将整个中国的电影事业拉低了,大家纷纷问综艺片为何也能上荧幕?
可见综艺片与电影之间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差别。
那些说为了乐呵乐呵无可厚非的观众只是满足了自身观看娱乐类节目的心理,却忽视了它这次是作为一部电影这么一个方式出现的。
因此理应要制止,不能让这类无聊,毫无意义的“节目”,变成一种电影上的艺术。
说起来,我绝非讨厌《跑男》的人,因为节目带给了我很多欢乐,也让我和朋友之间有了一些有趣的谈资。
正因为有这样不讨厌的前提,才让我对《跑男》的电影版极其的厌恶,因为那种略带期待之后吃到苍蝇的快感,是远非做好准备再吃能比的。
我并不反对影院播放综艺节目,因为我觉得只要你不强迫别人去看,你爱放什么就放什么。
在相对成熟的观众群中,你放一坨垃圾上去,自然会吃到应有的苦果。
这当然是带有理想主义的想法,现实是观众群还是离成熟很远,因为我居然还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替《跑男》辩解叫好的。
综艺节目,没有问题;拍了6天,也没有问题。
问题是,这6天出来的东西,连原本《跑男》节目的水准都达不到!
这才是关键所在。
这次只有两个环节。
合着,平时我在电视上看广告的时候有三个环节,而我掏了钱之后看的东西反而少了?
第一个环节还是稍微有一些意思的,因为和综艺节目的水准差不多,还是比较开心的。
可是到了第二个环节基本上就彻底崩溃了。
我本以为在第一个环节之后,会有类似在韩国那几期的夜晚房间对话拍摄,爆点料,搞下笑,多有意思。
结果什么都没有,直接就到了第二天。
第一个环节煞有介事的分房子弄了那么久,让观众好不容易有了代入感,这时候画面一转,直接没了。
那么那些房间呢?
这一次的《跑男》电影版,模式基本和邓超做内奸那次是一样的,而那一集的《跑男》也是我本人看过觉得最紧张的一集,因为要偷偷摸摸地下手脚,而且还不能被人发现,这是多么好玩的一件事。
可是,在电影版之中,除了留出谁是内奸这个悬念之外,所有那些能让人感觉紧张和刺激的东西都消失了。
不仅如此,还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煽情,我连人物的出场都不明所以(不仅是我,连演员自己也说“我也不知道怎么被丢了进来”),就开始展露她的委屈,你好歹让她多被孤立一会儿啊。
也就是说,整个第二节都是为了维持一个悬念而存在。
显然导演的想法出了问题,看跑男的人是为了看悬念吗?
综艺节目上的《跑男》,基本上都不是最后揭晓内奸的,而是一开始就展示这个人是谁,然后拍摄此人的小细节,让人们看到其他人被蒙在鼓里的好玩。
既然是为了悬念服务,那么也就只能略去那些好玩的小动作,只剩下猜,你猜我,我猜你,窝里斗这感觉看着让人添堵。
《跑男》的一大精华是什么,对的,就是撕名牌。
连我的朋友圈都有人自发玩起了撕名牌游戏,可见这个环节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这次的电影版有撕吗?
有,也没有。
你以为有了金钟国的参与会有很精彩的撕名牌,可是他们只是象征性的扭了两下就结束了战斗,不对,是结束了爱抚。
而这是影片中仅有的两个“人撕名牌”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有抗争的撕名牌。
这显然不是我要的撕名牌!
我想可能因为这次是在大银幕上放,整个制作团队都处于一个绷着的状态,都不会做事了。
也许是考虑到大银幕会无限放大丑态,所以制作组照顾大家的形象,有些电视机和电脑上合适的动作表情到了大银幕上就显得不合时宜,所以被删掉了。
同样,亮点和精华也被删掉了。
当然,这是我为《跑男》电影的烂找的理由。
不然我实在是无法想象为什么这帮人在明摆着圈钱之后,不能态度认真地圈一次钱,能不能至少让我感觉不至于这么亏!
看完跑男电影,最后悔的莫是给了这片子贡献了票房。
悔不当初,还是觉得该写个影评祭奠一下。
【影评含剧透,谨慎阅读!!
】—————————————————————抱着无限美好的心情,去看了这部大电影,之前脑残片看过不少,小时代我也贡献了票房,此处可忽略。
但是如此低智商的电影,确实第一次看原先觉得【闺蜜】就够恶心的了,>>>躺枪,请原谅谁知跑男大电影还是继续在刷新人们的智商提出几点我至今无法理解的地方,>>>真希望制作团队能用心看看大家评价!
1)请问,费了那么大劲玩推手游戏是为什么,伊一在岸上拿着5张优质房卡和5张落魄房卡让大家争取胜利。
胜利的果实在哪,好歹爸爸去哪儿选个房子,还能让我们看一下房子好坏的标准。
这倒好,胜了就胜了,输了就输了,大家都在睡觉,看陈赫搞怪睡相,伴着做噩梦都觉得恐怖的旁白,这就莫名其妙的过去了!
你是在坑爹嘛!
你告诉我玩游戏的意义在哪好嘛?!
之前的节目,游戏也算是一环扣一环,总归是有些线索,这倒好,完全就是游戏,毫无关联,推手游戏,恍惚在看快本的感觉。
2)开始就一直在说丛林丛林,请亲爱的剪辑师傅告诉我,为什么我全程除了开始的航拍,完全木有看到树呢!
预告、海报都是唬人的对不对!
唬人也就算了,我认了,最后结尾花絮搞一些这个镜头,你是想告诉我还有第二部是不是!
3)这不是撕名牌,这是在玩杀人游戏啊有木有!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评论,说跑男收视率最高的点就在于撕名牌,也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
但是,电影里!
居!
然!
没!
有!
撕!
名!
牌!
请问,这是在逗我么?
难道你们拍电影或者拍下一集的时候都不看看网上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的评论么!
为什么要把最精彩的地方全部out!这是有多恨浙江卫视的导演才能干出来的事儿啊。
这不是找骂是什么?
不撕名牌,你叫金钟国来干嘛?
让一个不懂中文的歪果仁陪着你们这帮人玩推理游戏...嗯,加强中问学习,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到吐葡萄皮4)人物表现太刻意,酱油酱油还是酱油!
好同情郭京飞,完全就是酱油君好不,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上来机场见了一面,推手的时候出现了一下,到那个一看就看出来是个【好刻意的旅游景区】出现了一下,然后就消失在观众盆友们的视线中了,好歹人家也是拍电影的,多给几个镜头会死是不是!
悲剧的伊一,不知道是动了真情还是有意为之,伊一全程都是个悲剧。
不是导游嘛?
为什么又会出现在撕名牌队伍里,敢不敢给个镜头提示,说她是接到任务什么的也可以。
莫名其妙的出现了,然后又莫名其妙的哭了,举报了个人就被带走了。。
留给了观众一万个疑问号。
金钟国,除了跟李晨在最后撕了20″左右的名牌,全程都在跟大伙哼哼唧唧的学中文王宝强out的时候,也没有确切的讲到底是不是自己掉的?
感觉这段跟剪辑师有关。
陈赫,不知道为什么,看着他搞笑突然有种心酸的感觉。。
谢依霖,相比较其他人,她算是很出彩的了5)导演请你出来,告诉我拼拼图是为什么?!
最后布置任务,说集齐9个拼图,可以得到88888现金,当时就很疑惑,肯定后面还有大任务,这只是其中小boss 而已!
再说,对于各位大咖来讲,面对88888,有比较露出如此夸张的表情吗?
太装了吧。
任务布置来了之后,大家开森的去找拼图了....但是,从郭京飞out之后,似乎就再也没有看到找拼图的事情了...各位啊,你们不要88888了么,开始玩杀人游戏了么!
拼图君,此刻肯定在默默流泪了,表抛弃我。
果然,直到最后,再也没有拼图君的事情了。
大家在找出凶手(白虎?
还是黑虎来着)之后,愉快的结束此次旅程。
虎头蛇尾,错,就没有尾巴的任务就这样悄然消失了。。
6)分组干嘛,有比较吗,换人显得更加扯好吧。。。
从一开始玩推手之前,就分为红黄两组,展开对决。
可是直到结尾,除了爆出李晨的提示【血,野兽,美女】能让人联想到穿红色衣服以外,貌似分组完全没依据啊。
既没有对决,分组是为什么?!
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第二天起来还换了个队员,baby跟王宝强,队员换了衣服没换,各位兄弟都分不清谁是哪个组了,伊一更是穿着红色衣服就来了。
有没有一点竞技精神!
分组在干吗,我到现在真的是一头雾水。。。
用曾小贤在爱情公寓的一句话来讲真的是一失足成大瘸子!!!!!
跑男如此优秀的电视节目(买版权的事情放放再说,毕竟这么多期过来给各位带来的欢笑是有目共睹的,这说明浙江卫视还是可以的。
)真的是被这个大电影毁了。。。
那么好的评价在年终落下【圈钱】两个字不知道各位编导是如何想的。。
也许浙江卫视不在乎,挣到钱就好。。。
但还是希望尊重一下观众,尊重一下观众的智商。。
未来还会有跑男第二季、第三季,别太不把观众当回事儿了。。。。
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over .
2014年春节档,一部《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把综艺娱乐节目的银幕化推上了高峰,“五天拍好”的首日征程即有9300万软妹币,最终更是以7亿票房收官,让诸多电影观察家大跌眼镜。
这种“现象级”影片虽惹来骂名一片,但出品方投资方从未止步,在卖猪肉的都能从国内电影市场分一杯羹的混乱环境下,综艺节目改编电影愈演愈烈,《爸爸去哪儿2》未出,一部《奔跑吧!
兄弟》先行,生生地給15年春节档撕开一道口子。
开场来个悬疑片似的噱头,营造了一份比电影原节目更诡异、奇幻的“剧情”,借着综艺节目火热之风、拉拢大堆明星打造一部比“明星效应”电影更为不良的电影,客观来说,实在不应给出什么好评价。
郑凯、李晨、陈赫、王祖蓝、Angela Baby……一堆明星从电视上呼应而来,在脱离了电影内核的情况下,创造出一份虚有其表的空壳。
故事、演技(排出某些类型电影之外)、表演、画面构图,在抛出这些电影根本之外,我更宁愿相信这是一部《跑男》的“伪纪录片”,向观众戏谑地讲述电视上那部《跑男》节目是如何逗比地制作而出。
但它毕竟不是。
滥用“明星效应”、消费电视综艺节目、消费档期、消费观众的嗜好与趣味,除了圈钱的唯一之目的,《奔跑吧!
兄弟》实在未有对中国电影市场做任何一点积极方面的贡献。
天娱传媒(《爸爸去哪儿》出品方之一)总裁龙丹妮曾说:“中国电影不是类型太多,而是太少了。
在中国电影年轻受众的数量增长惊人的大背景下,我们更不应该排斥任何跨界整合产品,但一些做电影的人很多时候太被传统电影思维禁锢。
”在猫头看来,说句难听的,完全是不明所以的P话。
只要认真研究过类型电影发展起源、经过和成型的人,都知道类型电影并非一时一刻应观众需求或追捧产生,而是在十多年、二十多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段里,随着电影语言的进步而在大范围(普通性)观众阶层里自然选择出的几种电影范式的综合。
依靠积累的粉丝创造出莫名其妙的影视作品,四不像本身已经不足以称之为“电影”,称作“类型电影”更是彻彻底底玷污了“电影”二字。
发展新的电影形式是没错,但是这种形式的推出除了迎合原有的粉丝群体,不会对一个普通影迷或者一个真正的电影爱好者产生优良的欣赏心情。
较之,《十万个冷笑话》的剧场版、抑或者《熊出没》、《喜羊羊大电影》这些年度化逗比幼稚化的动画大电影,反而更能博人认同。
中国电影市场是火爆了,得益于许多土豪的闲钱投资,中国年产几百部垃圾电影的情况也见怪不怪了。
年轻的80、90、00一代的欣赏水平明显也达到世界性先进水平了,越先进,越容易被土豪的钱捡漏,从观众身上挖出更多钱,来制造一次恶性循环。
中国是严重缺乏真正的电影创造者的。
宁浩拍出《心花路放》被诟骂为向低俗的妥协,而第六代导演中像娄烨这样的大神,在去年推出的我极其喜欢的《推拿》,与三流恐怖片一样成为院线数日游。
贾樟柯的《天注定》,先毋论优胜低劣几许,上映的资格都被取缔,谁谁谁都被鲠于喉。
这些被弱化的真正承担着中国主流电影市场的创作者们,没有被赋予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甚至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是吧,比如《奔跑吧兄弟》这样的片子,任谁来当导演都是可以的。
电影市场的混乱未分,清朗的日子尚有许久的摸索才会来临。
在这期间任何尝试都是可以被容许的,但在广电的审核下,任何“容许”也被蒙上了一层你我心知肚明的阴影。
何时拨开云雾见青天,何时能批量生产成熟的类型化电影、并在其中创新、实验,都任重而道远,提升观众整体鉴赏力,打造完善的电影创作体系,都需跬步一积。
但《奔跑吧!
兄弟》这样的“综艺电影”实在不应该出现大规模院线上映,这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正常化的形成,其高票房对投资者和创作者造成的错觉和负面影响,已经不能用几亿圈钱来衡量了。
那些冲击电影市场的害群之马们,该真的收一下手了。
说什么真人秀,演技太明显!
圈钱太赤裸裸,就算综艺已经大火了,拍摄也不能这么不走心吧?
太不走心了也!
简直是无语了!
对得起花钱买票看的观众吗!
还没有拍摄综艺时好看呢!
没头没尾的,赤裸裸的打广告!
赤裸裸的欺骗观众!
伊一那么努力的证明自己,明明谢依霖也证明了伊一是清白的,还不相信,太不尊重人了!
如果一定要算,我应该是《奔跑吧,兄弟》的背叛者,因为之前从没看过《running man》,看了中国版之后又去找了韩版,然后从此倒戈。
我这一派的人还是挺多的,所以《跑男》能剩下粉丝的绝对都是中坚派,化作脑残更护花,在后来的陈赫事件中充当突击手专门“突突”网友也就不奇怪了。
然后昨天因为好久没看电影,我就在一些莫名其妙的“怀旧”情结驱动下决定要看电影版的《跑男》,虽然听说这玩意6天就拍好了,虽然这电影也就是个加长版的电视节目,但人嘛,选择电影的当下还是偶尔会有些有钱任性的feel出现。
看完了再一想这心态其实也不是怀旧,大概和拉完屎以后要回头看眼一样,都是因为对对方无情抛弃的愧疚而完成的下意识选择。
我看得那场人还是比较多的,旁边坐着的哥们属于一开心就拍腿的类型,在观影过程中他总共拍过三次,最后一次激情迸发拍声巨大还引起了前排观众的围观。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一觉醒来,我已经完全忘记那些值得他拍腿的点到底是什么了!
这就是《跑男》电影版的水平,个人认为韩版不提,还不如综艺节目里我看的那几集有意思。
推手抢房间这个部分还不错,一度让我看到了些许的希望,当然主要是因为有谢依霖。
后面的什么藏宝图还黑虎白虎的阴谋就变得乱七八糟,要搞笑不搞笑,要煽情不煽情,要悬疑不悬疑,还各种镜头回放严重涉嫌拖时间。
裤子都脱了开始谈人生,逼都撕了又开始讲奉献讲牺牲,一直猪队友,从没有神助,估计节目组最后也是江郎才尽了,“凶手”被抓就草草收尾,最后才发现,那宝藏根本就是观众兜里那点电影票钱,走出影院你敢直视钱包那双水汪汪的眼睛吗?
所以说基本上这个电影版的《跑男》就是片方选取一坨翔上最精华的部分,秘制6天,再加入各种看起来高大上其实根本没啥用的元素精心萃取而成的,看在眼里闹心,抹在脸上熏人,推荐朋友报仇,送给前任杀生。
虽然本片的受众是那些想要在“节日里随便乐一乐”的人,但我还是想说,你既然笑点都能这么低了,找个“小心地滑”的地儿猫儿个一小时估计也能笑出腹肌!
尤其是各种尴尬症患者千万要慎选,电影版反而不如电视节目中看起来的热络,虽然大家表面上和和气气,却每一位成员的脸上都挂着客套,每一个玩笑都精心捏造,还谍战还寻宝,演技真好!
似乎是《爸爸去哪》开了个好头,综艺节目现在也可以明目张胆的打着电影的旗号,入驻影院骗钱了。
我们经常吐槽电影光看预告片就知道了电影的全部内容,而奔兄反其道而行之。
预告片出现的内容,电影版里完全没有,也是够任性。
片长88分,刨除回顾往期,以及莫名其妙的旁白和众人浮夸的表演,内容容量在60分钟左右。
如果是喜欢看韩版的同学,可以发现电影内容基本就running man 2014.10.26那一期的翻版。
同一主题,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官体验。
作为娱乐节目,非要搞的像艺术人生一样死命煽情也是醉人。
“内奸”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韩版都是以当“内奸”为荣。
反观奔兄,成为“内奸”的人,感觉自己是罪人一样。
难道我们和韩国的价值观完全不同,“内奸 ”就必须是坏人,被唾弃,死了活该。
还想要分量?
没门。
是不是以后,只要很火的综艺节目,都可以冠冕堂皇的进入影院,自称电影。
是不是广大的观影者都是任性的有钱人,你敢称自己是电影我就敢看。
奔跑吧!
money,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了。
被拉去看了跑男大电影,发现票价竟然和霍比特人一样,天哪,这是什么世道,投机取巧和认真做事竟然能走到一起。
后来想想,既然叫大电影,也许会弄点和平时电视不一样的剧情吧,也算一个年终总结吧。
结果电影很快就结束了,啪啪的打脸严肃的告诉所有观影的人,俺这电影就是赤果果的圈钱,俺就是圈钱怎么了?
说完,下面一群粉大声叫好:圈钱我们也爱你!
电影一开始就是翻来覆去秀一个个公司的logo,貌似只要有股份的都上了吧。
话说影迷都有这样一个说法:电影开头如果遇到钓鱼的,雪山的,狮子吼吼的,还有城堡和宇宙的,基本就不会让你失望。
所以当我看完跑男后,很奇怪这些公司为啥争先恐后的往上打logo,本来就不出名,闷声挣钱就完了,非要把自己的logo和烂片划等号,太不珍惜自己的碧莲了。
剧情啥的就不说了,弄个找杀手的段子,毫无创意不说,还不中间某集拍的用心,除了谢依霖还在那里拼命卖萌(虽然有点低级,但好歹也有点付出),伊一还有点感情流露,其他人一副耗时间打卡收工的感觉,那个韩国来的大叔,除了英语说的还不错就没啥了,一直就是傻笑卖萌,撕B大战连肌肉还没亮就下场吃牛肉了。。。
在电视里还算个亮点郑baby小暧昧,电影里。。。
唉,也许人家就没那份心思,搞得一群粉在台下为之心碎,为之醉。
至于陈赫就不说了,拍电影的时候应该还没出那档子事吧,不然真不知道有什么fece去面对摄像机。。
邓超人没有出场,开始还以为电影中间会作为一个超级BOSS的形象在白虎被干掉之后华丽出场,结果是白虎干掉后,大伙很嗨森的收工回家了,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影迷:我去,就这演完了??
说好的一波三折呢?
说好的雨林传说呢?
也许邓超人还有点碧莲,娘娘教育他留点人品是极好的。。
其实呢,跑男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人气,一则是借用了韩国的原版的思路(现在打开电视满眼的韩风啊。。。
无语),二则是这些演员们也挺拼的(想起羽凡那句找李晨生孩子的段子,不是一般的拼啊。。。
)所以全国观众也算买账,但如果本来应该作为贺岁大片,把大家再聚在一起再好好乐呵一下,结果却是赤果果的圈钱,偷工减料。
只能让所有支持的人寒心。
最后说句不谦虚的话:还不如我们年会视频做的用心呢。。。
去年的一部的《爸爸去哪儿》,借着节目的热播,赚了一个盆满钵溢!
引用下不记得在哪看到的一句话来说:”一部奇葩的电影,获得了一个奇葩的票房!
“于是乎,引来了各家综艺节目的争相效仿,似乎都是想从中赚一票。
自此,我们看到了《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爸爸的假期》《爸爸去哪儿2》《奔跑吧!
兄弟》。。。
诸如种种!
就个人观点来看,某种程度上于中国电影而言,这也算是一种电影类型的尝试吧,也算是丰富了观影人群的选择,这未尝不算是一件好事。
从《爸爸去哪儿》获得的票房和一些观众对此欢乐的评价也可以看出。。。
但是,但是,这些个扛着综艺节目热播的旗号,不好好地讲个好故事,好好地拍个好电影,却只是用明星,话题,关注度....拍出一个综艺节目的加长综合剪辑版,然后去电影院走上一遭,再卷走一袋人民币。
然后,其他片方再如法炮制。
不知道怎么,这种做法,现象,总会让我对此而感到忿忿不平!
诚然,一部电影你可以选择看与不看,但是对于这些个不算是电影的 “电影”,我只想说:你们可以消停点吗?
你们可以不要拖中国电影的后腿么?
你们可以赚钱有点节操不?
和妈妈看的,她觉得好玩就行啦
烂就一个字,我要说五十一次,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
宝强out的太有喜感了~
评论里有没有人真的去看过了?好看吗?首映好几千万呢
好吧,虽然知道是来坑钱的电影,但就是很好玩啊。。。
为了打造电影效果,画面好像有加温滤镜。RM里玩起杀人游戏(最近刚学狼人杀),娱乐同时还有推理,创意还是不错,只是线索有点简单,白虎杀手有点心软,高潮对决还没来临就被揭穿了:其实早该杀陈赫的,他太聪明了,哈哈。娱乐节目那么火,为什么拍成电影就那么没有口碑?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2015.02.06永旺
优酷看了五分钟,关了
不好意思我就是喜欢跑男,那个通过跑男看到别人人生观的,我也看到你的轻浮,一个档次装什么B
只为发影评
现在侮辱观众智商的垃圾越来越多了
对不起我错了!我助纣为虐为烂片贡献了票房!
timing
= =大学的时候下饭看的 也就能撑一季了
作为综艺节目,能有四星,作为电影,零星吧,平均下,两星,旁边坐个美女心情大好,加一星,大影院里边总共做了8个人,感觉良好,加一星,我还任性加一星能让我在众多一星中脱颖而出,我的脸就是城墙拐角,怎么地吧。
第一季还是挺好的
算是正常水平吧,花钱去电影院看什么的。。还是不推荐。仅表一些支持。
好短的感觉,才两个环节,其他都剪掉了,有点可惜。
第一季还是挺好看的,可是为什么现实里,每一个成员都槽点满满。还是喜欢极挑。
大四,时间太多了,看些综艺节目放松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