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

长恨歌,Everlasting Regret

主演:张可颐,谢君豪,陈丽娜,吴兴国,徐峥,黄奕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6

《长恨歌》剧照

长恨歌 剧照 NO.1长恨歌 剧照 NO.2长恨歌 剧照 NO.3长恨歌 剧照 NO.4长恨歌 剧照 NO.5长恨歌 剧照 NO.6长恨歌 剧照 NO.13长恨歌 剧照 NO.14长恨歌 剧照 NO.15长恨歌 剧照 NO.16长恨歌 剧照 NO.17长恨歌 剧照 NO.18长恨歌 剧照 NO.19长恨歌 剧照 NO.20

《长恨歌》剧情介绍

长恨歌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围绕着一位名叫王琦瑶(黄奕 饰)的美丽女子展开,她的美丽为她带来了福音,却也带来了灾难。在“上海小姐”的评选之中,王琦瑶意外的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一殊荣吸引了有权有势的李主任(吴兴国 饰)的目光,李主任将王琦瑶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之中,但不幸的是,两人的感情并没有得到善终。 之后,王琦瑶遇见了富家子弟康明逊(徐峥 饰),可动荡的局势很快又将两人分开,腹中怀有康明逊的孩子,王琦瑶陷入了绝境之中。时间推移,又有很多的男人出现在王琦瑶的生命之中,但很快就不见踪影,直到这时,王琦瑶才想起了最初的那位程先生(谢君豪 饰),而此时的程先生早已因病去世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僵尸来袭迦南Rematch神奇四侠2015刑柱之地2万刃阁少女别跟我谈高富帅小情人抗战:和平荣耀,胜利70北纬33度死亡占卜2:恶灵始源哥斯达黎加婚礼破局波尼龙的异想世界魔法师第四季人际关系事务所午夜电影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十七季火线救妻哈拉仁慈降临猛虎还活着联邦调查局:国际第四季我的警察心里的声音我会变成巨人永结同心不死劫兄弟之北漂歌手

《长恨歌》长篇影评

 1 ) 忆长恨歌

这部『长恨歌』选角都不错,挺贴原著的,女主张可颐扮相挺好看的。

黄奕在这里面也不错,演员演技挺好的。

不过这部也淡化了王琦瑶的亲情疏离,增添了一个可爱悲剧的父亲形象,将文革中程先生的自杀意化成了与王的最后一舞。

印象最深的还是吴兴国,张叔平恰到好处的造型,深化了原著里王与先生的感情,亲眼目睹先生中枪,忆起先生唱霸王别姬,终于还是。

动心的瞬间越来越少,长久的却是生命原罪。

 2 ) 怎么就想起了他

QQ空间怎么就想起了他 2012-6-7不知道怎么了,最近常常想起他,程先生。

彼时上海,酒绿灯红,当他那么柔柔弱弱的出现在画面中,带着一副留洋书生气和腼腆的笑容,只让人觉得,这是个好人吧,然后再也生不出别的好感来。

或许女人大多是有英雄情结的,选择爱上一个眉眼含情而不怒自威的官员自是平常,而程先生则太过于千依百顺,未免欠缺些追逐的欲望,他的好也自然成为了一种负担。

于是渐渐疏离,算是为了他好,因为一个好女人不要随便给人希望。

我冷眼旁观,看着他默默凝望那个美丽的女人,从希望到失望,终至绝望,以为就是这样了,一个得不到喜欢的女人的失意男子罢了,你能指望他成为她的什么?如果就是这样便好了,我不会觉得心疼,而那个名字也许只若流沙上的字迹,无法成为隽永的温柔。

她美丽着,与他无关。

世易时移,爱人被暗杀,死在她面前,易主的政权容不下旧社会的毒瘤,一切似乎都在改变,除了那个男子浅浅的笑意。

我开始看着他,看着他心疼的皱起的眉,泛白的劳保服下依然绅士的气度,仿佛一切黑暗都无法吞噬他的光芒,他依然品英国红茶加蜜饯,依然把这个女人当做初初见面的清丽佳人。

经历了人事沧桑,一颗未蒙尘的心在乱世中纯净而熠熠生辉。

渐渐的,觉得他好,他就是这个城市的“底”,不管人情冷暖,几世飘零,仍然有这样一个人肯守着你,是福气。

不求惊天动地,只愿彼此相…..惨淡暧昧的收场,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看懂了结局,人生自是长恨水长东,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幸福的时刻才那么清晰,成为苦难中、逆境里、绝望处的支柱。

也许,人生就不那么悲凉。

纪程士砥 和25岁的我

 3 ) 繁华背后的落寞,一次错便是次次错

开始的情节很平淡,文字朴实无华,以弄堂、流言、闺阁、鸽子为题,细腻的描绘了上海这座城由内而外的美丽。

不至于扣人心弦,但事物贴切而又真实,令人很舒服。

故事的刚开头,王琦瑶只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弄堂女孩,她比别人漂亮,比别人受欢迎,她有些小聪明,在一众女孩中卓尔不群。

她有个好朋友叫做吴佩珍,吴佩珍有个表哥在当时的电影制片厂工作,明星、电影、导演、摄影机,那是个多么吸引少女的地方啊。

王琦瑶有了第一次去电影厂的经历后,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在那里,王琦瑶认识了导演、程先生,还有越来越多社会上的人士,她拍摄了杂志照,被冠以“沪上淑媛”的名号,人生轨迹从此慢慢开始改变。

上海小姐的选举,使王琦瑶一举成名,可以说,选美是个转折点,没有这个转折点,以后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这是一连串因果反应链的第一节,也是决定性的一节。

这样的转折点,在每一个人的一生当中都存在。

也许某一个选择就决定了将来要走怎样的路,遇到怎样的人,发生怎样的事。

当选上海小姐后,周围的赞扬让她有些自视甚高。

虚荣心开始变得膨胀,她拒绝了程先生的追求,选择做李主任的情妇,住进了爱丽丝公寓,“交际花”的庇护所。

她觉得自己应该属于上流社会,只有李主任这样的男人才能配得上她。

但美梦还没做多久,上海解放后,李主任在逃难的途中死去,王琦瑶的的梦终于跟着破灭了。

纸醉金迷、黄粱一梦,归于平淡的生活让她感到冷清寂寞。

短暂的蛰居苏州后,终是受不了那海上繁华的挑逗,回到上海,做一名自食其力的弄堂护士也好。

平安里,王琦瑶带着那份骄傲回归平淡。

上海小姐的殊荣,与李主任的往事,倒像是改朝换代被人们遗忘的前尘旧梦。

25岁,在最该婚配的年纪里,她遇到了康明逊,一颗静如死水的心,受到了挑逗。

她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而他是家族庶出,两个夹缝中生存的人自然而然产生了爱情,而爱情的结果是有了结晶,却无法白头到老。

她理解她的爱人,为了保护他,甚至不惜将腹中胎儿嫁祸给同样被命运抛弃在边缘的萨沙。

也罢,男人不是自己的,孩子终归还是,自己可怜,倒不如和可怜的孩子共度余生。

随着岁月流淌,女人就像是古董,时间越久,越失了光泽。

很多年过去,这陈旧的古董终于有人又拿起来轻拂去灰尘。

有太多的人说王琦瑶与老克腊拥有的是一份畸形恋,从年龄来看确实如此,但王琦瑶的心,又何尝变老了呢。

老克腊的怀旧和王琦瑶的不老之心,两人的爱情确是成就了一段罗曼蒂克。

只不过一切都太晚了,就算是一整盒金条换取他最后的陪伴,也没有任何挽留的余地。

倘若老克腊一直没有出现,可能王琦瑶会平淡度过晚年,可有了他,再一下子抽身退步,王琦瑶就什么也没了。

四十年的罗曼蒂克,到头来竟是这么一个可怜的结局。

王琦瑶的一生,一直在等候着有人来成全她的人生,她的自尊、被动与自我防卫,使她无法主张自己的人生。

曾经的繁华一梦换来了几块金条,而这几块金条成了她最后的底气,成了她的安身立命之所。

她守着那几块金条,守到了老,没想到最后却为它送了命。

旧上海的繁华与糜烂共同存在着,繁华的表面就像是一层华丽的外袍,是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繁华后面是更大的落寂。

我似乎明白了长恨歌的意思。

人生本就是这样,并不是我想象,也不是你想象,人事之间的安排也总是错着位,一错便一直错,错到后面也就是一首长恨歌了。

 4 ) 上海回忆

以前在上海的时候,很是看不惯本地人的优越感。

无论过得多艰难多寒碜,那一幅敝帚自珍的样子让我很是不以为然。

上海人,尤其是上海女人那份过日子的劲,我看着觉得特别累。

不管里子怎么样,外表是一定要漂漂亮亮的。

所谓螺蛳壳里做道场,家里再小,也是会归置得整整齐齐,衣服再旧,也要熨得平平整整。

我曾经以为这是因为上海人好面子,这话不假。

所以生活再千疮百孔,在人前人后也一定要光鲜亮丽。

剧中严师母告诉程先生王琦瑶的状态很差,她不说王脸色不好,吃泡面宅家里,单说她家里乱,并且说从没有见过这个样子。

可见最反映王状态的倒不是她吃的怎么样过的怎么样,而是她家里收拾得怎么样了。

然后呢,我突然有一点理解上海这个城市的气质了,也懂得了一点上海人自持的优越感了。

不知道哪里看过,一个文革时被改造的知识分子,无论过得多么艰难,也总要在下午抽出一点时间泡一壶茶给自己。

生活总要有那么点讲究,这也许就是叫做气质的东西吧。

就像王琦瑶说得那样,一个人就算活七十多岁,也就吃那么几顿饭,如果每顿饭多花一点力气就能做得更好,为什么就不把它做好呢。

 5 ) 观《长恨歌》有感

把长恨歌搬上荧幕,觉得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儿,因为王安忆的原著是非常的出色。

不过这35集的电视剧让我有些出乎意料,拍的真不错。

少年王琦瑶由黄奕饰演,尽管我觉得她还是有点不符合王琦瑶的某些气质特征,但在里面的演技还是耳目一新,打破我对她以往的评价。

张可颐饰中年及后的王琦瑶,她是我很喜欢的香港女演员,而且把王琦瑶这个角色演得很好,眉宇神情都到位,关键她的气质更加适合演绎。

电视剧的结尾王琦瑶没有死,编剧改编了小说的情节,不知道是否对王琦瑶这个人来说是一种仁慈?

不过程先生走了,她的未来会很寂寞吧。

想来,还是让王琦瑶死在长脚手下,更好。

当年看完这本小说,非常不喜欢王琦瑶,如今看完这部剧,又想把书拿出来回味一番,因为对这个人物,我好像有了更多层的看法。

他是个可怜可恨又可爱的人。

有缺点也有优点,同时也有一种活在时代背景下的悲哀的原因。

真心觉得如果当初选择了程先生,她的一生会幸福很多,平淡的过日子。

人啊,就是有一种不甘心,想要走的更高的理想,有时候这种理想未必是好的。

深刻记得小嫣红那句:你的梦,是永远不会实现的。

好似下了诅咒一般。

她的一生,到头来都没有结果。

而程先生,陪伴了她大半生的人,我真的相当佩服这个男人,可以好到如此程度,让我又气又感动,王琦瑶真的是辜负了他太多太多。

尽管如此,他对她还是无微不至,有时候真的为他觉得不值得。

 6 ) 新的二代结局无疑是一种仁慈

随手写。

看到剧终几章,已经看到了很多与原著的不同。

最带泪的是舞会,最感慨的是薇薇分手。

这和我印象中的文字描写,不是一个风格。

但这无疑是编剧或者谁对王琦瑶结局的一种仁慈。

老克勒意思不够,薇薇走后我已经不想再看结尾,无论王琦瑶生死或死在谁手,有没有长脚这个角色再出现,都不重要了。

薇薇是王琦瑶的延伸,她比王琦瑶自由,比王琦瑶理智,更加拿得起放得下,延伸去了一个更广阔更明朗的方向,她不用在自己的人生里被李先生式的蝴蝶扇出原初人生千里之外。

在弹幕里常有人觉得张可颐演不出上海女人的韵味。

但时间线越往老去,越能看出张可颐这个角色的味道。

一开始的切换略过生硬。

// 看完了。

没想到编剧最后给了这样一个结尾。

坚决而不果敢的人死去,坚决而果敢的人半生离去,开始新的生活。

在不坚定的没有方向智慧的王琦瑶的一生里,她被人冷落,她冷落别人,最后只剩下她自己。

她好像始终没有找到自己。

 7 ) 繁华如梦,梦终醒

“那样的繁华,能让人做多久的梦啊。

”在书里对王琦瑶的不太理解经由电视剧里的演绎拨开了云雾。

阅读的时候更容易带入自己的情感,随着王琦瑶年岁的增长,自己的心也似乎跟着慢慢变老,想象着年过半百的她,难免再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中年妇女,大多都是安于现世的,一对比,王琦瑶真是很轻浮了。

剧也许是为了迎合观众,把很多人物隐而不露的方面表现了出来,书中稍显冷漠的人际关系也更加炙热,人物被美化了,连许多悲情之处也借助欢快的背景音乐减轻了沉重。

特别是最后一集里,看到一个知命之年的女人那么努力的想要留住自己的青春,虽然做法有些荒谬和离谱,却显出一种遗世而独立的美感,油然而生的是一腔同情与敬佩。

回想年轻时的她,喝水不喜温吞,要么滚烫,要么凉透,这是她的爱情观,是凌驾于她的人生观之上的。

因曾经绽放过,绚烂过,被人追捧过,即使已近繁华凋落,一经触碰,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也是难以自持的。

时光在她身上似乎流逝得特别慢,那未老的容颜与倾人的身姿给了她重享青春的资本,却也蒙蔽了双眼。

世间繁花终将凋落,人终敌不过岁月。

烫水和凉水她都无福消受了,连那杯温水也没了,往后的日子,失去“退路”的王琦瑶还会继续折腾么?

合上书的当下,深感王琦瑶的悲源自于她的作,但剧终细想,这只是一个不甘于只是活着而尽情生活的人,人物形象更显高尚了。

剧中多次拿她与费雯丽作比,现在回味,她还真就是中国的乱世佳人。

突出几处历史事件使剧在原有故事基础上更显真实和饱满,选角大多合适,演绎也很到位(味),若拍摄过程能多几分细心,剪辑过程多几分耐心,私以为这部剧必可谓上乘之作。

 8 ) 观电视剧与原著小感

夜晚来得迅速,暮色很快就晕染开来,外面已经黑了,心随着夜幕的降临一点点沉下去,一天又过去了,真快啊。

下午看完长恨歌,电视版为了拉动人气,跟原著相比,改动了不少,看原著的时候,心是静的,冷的,所有的事情在作者的笔触下都是理所当然地就发生了,没有太多的悲欢离合,好比李主任死了,对于他的死王琦瑶甚至连悲伤都没有太多,也许王琦瑶自己都说不清道对李主任的感觉。

而电视剧中为他们的相遇、相知做了戏剧化的安排,甚至捏造了以蒋莉莉母亲为首的豪门八姐妹,为李主任的背景做足了铺垫。

原著中只说李主任是死于空难,而电视剧——枪响之后,王琦瑶亲眼看到李主任倒在大街上的另一边,她意识到李主任是为了她才会被这么杀死,以至于后来的很多个晚上,王琦瑶都会在梦中重现这一幕,在无限悔恨和心痛的压迫下,挣扎着醒过来。

又好比程先生,在原著中死于文化大革命,很自然地,和那个年代无数个受不了打击的知识分子一样,在一个月凉如水的夜晚从窗台上一跃而下,匆匆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而王琦瑶则继续生活,接触着遇到新的人,开始一段段新的感情,最后被抢劫者勒死,可以说是凄凉至极,曾经风光的“上海滩三小姐”最后竟以这样的结局收场,而关于凶手和其他所有人,作者都没有交代,不了了之地结束了全文,看完心里只有淡淡的哀痛和惋惜。

而电视剧中,程先生为了王琦瑶而坚强地活着,一次次地在她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最后,王琦瑶结束了一段跨年恋之后,程先生被查出了肿瘤,做手术前,两人掏心肺地一番话之后,终于把这一辈子的感情都挑明了,程先生把很多年前准备的求婚戒指送给她,观众会记得,那时候他们都还年轻,王琦瑶是女中的学生,程先生原来计划在他生日的时候送给她,却因王琦瑶选择了李主任爽约未能送出去。

一直到最后都没有交代程先生的结局,不知道他的肿瘤到底是阴性还是阳性的,到底会不会致命,而对其他人,和原著不同,电视剧对剧中每一个副主角的结局都给了交代——薇薇移民英国,严师母去加拿大投奔了儿子,老克蜡依旧在上海生活....仿佛是为了让观众放心一样。

其实我个人认为,关于程先生的剧情设计,尤其是感情戏,有造作的嫌疑,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即使存在也是万般无奈,不过就是这样造作的感情,才能抓住人的心,这样故意安排和改造的情节,让这整个故事充满了温情,就算王琦瑶再过分,再任性,犯了再多的错误——不管她是去做高官的外室,或者怀了别的男人的孩子,还是和一个能做自己的儿子的男孩在一起,程先生总是原谅她,爱她,等她。

程先生就是王琦瑶被绝望笼罩时透出的那丝光亮。

程先生说没了王琦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下来,可是王琦瑶又怎么离得开程先生,她在他得肺结核不想见她的时候,一次次地去医院,从别人口中得知程先生去了医院,她便跑去问他到底怎么了。

说到底,他们俩谁都离不开谁,在爱情方面,王琦瑶一开始是看不上程先生的,她也不讨厌他,只是觉得他有点呆,她又对自己充满信心,她知道程先生不会看上蒋莉莉,所以最开始的时候,王琦瑶抱着七分撮合三分看戏的心态对待蒋莉莉和程先生的关系,也顺便报答蒋家的知遇之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感情其实已经转化为亲情,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就在王琦瑶的亲弟弟都对她避之不及的时候,只有程先生三天两头来看她。

他们早已离不开谁了。

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电视剧,尽管不是那么自然,充满人工的感动,可是我们的生活不就是需要点感动来让我们看到希望么。

 9 ) 长恨歌

连着几天看完了这部05年的电视剧,感觉很不错。

王琦瑶这个女子,有着上海人的精致,美丽能干,至于聪明,就难以判断了,小事上聪明,但是在大事上太感性,所以间接导致命运的不幸。

前十四集是欢乐而美好的,黄奕这个演员很不错,比起现在的整容过度的假脸,那时真是青春靓丽。

瑶瑶,程先生,丽莉,三个人组成“和谐的小圈子”。

王琦瑶有着漂亮女孩的很多特点,故作不在意一些其实心里顶在意的事情,有时发嗲带着软绵上翘的尾音“啦”,闪着一双葡萄般黑亮水盈盈的大眼睛,眼波流转,一颦一笑都那么吸引人,她明知道程先生的爱意,却有着点欲拒还迎的姿态,她把程先生只是当个“底",片头那句“程先生,你真是个好人”就成了程先生一生的注脚,连片首曲《如果没有你》也像是唱给他的。

她不能被软弱的程先生吸引,却逐渐迷上神秘成熟的李主任。

电视剧里她是爱上了李先生的,李先生的演员吴兴国演得很好,这一段爱情放到当下是道德不容的,可是黄奕这么漂亮这么热诚,竟然让人无法讨厌,只能理解。

乌桥月夜的浪漫,而李主任与外婆在饭桌上更是得到思想的共鸣和理解,家人和爱人,一切都很美好和谐。

除了长久的等待和盼望,不断的别离更加催化了感情的浓烈。

可惜,最美好的最绚烂的时光都迅速过去了。

太年轻的时候经历过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人就成熟得特别快。

遗留下的除了反复被拿出来缅怀的烟斗,那盒不曾用过的金条,引来祸事的身份背景,就只余下了寂寞了。

换到张可颐演,一时都不太适应,直到演到文革,才让人习惯。

和康明逊,感觉倒是寂寞久了的缘故,加之当时以为程先生有了女朋友,就阴差阳错地接受了康,因为他的小资追求兴趣比较一致吧。

文革动乱期间看得人几次落泪。

当程先生兴奋地告诉母女两个自己帽子摘掉了的时候,当他们衣装考究地在舞场翩翩起舞,仿佛隔了这么多的时光又回到了30年前的时候,电视前的我都忍不住为他们流泪。

这也是他们心灵上离的最近的时候了吧。

可惜程先生也是一直和王没有缘分啊。

二十年前要求婚时,瑶瑶遇到了接她的李主任,犹豫之后走了;十年前琦瑶想要走进程先生一步的时候,碰到了玛丽表情,所以悄悄地走了;而80年,他们因为终于渡过动乱,患难见真情而渐入佳境之时,康明逊回来了。

程先生就只能是一个备胎,又一次被冷落。

“如果没有你”就像唱给他,没有他,日子怎么过,这么多年程先生都已经习惯了就这样站在旁边看着瑶瑶,守护她,实际也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了,这个男人可怜又可悲,以自己的方式坚持在她生命里占据了一个小小角落。

王琦瑶的一生,不能算是好的,她越走越错,开头开得太好,太浓烈,后面就只剩下寡淡和不堪了。

 10 ) 我已经决定做一个聪明得只爱自己的自私女人,不去担好女人的虚名。

我喜欢的聪明是《乱世佳人》里斯嘉丽那种皮实的聪明,对于外界的反应不那么敏感,散发着一股原始的、未经雕琢的憨勇之气。

她聪明得很霸道很自私,她的聪明往往没有经过太多考虑,只为了自己内心最强烈最原始的目的和欲望。

“对男人太好没什么好结果。

”这是王琦瑶最后对女儿微微说的,我想她最后心里不是没有悔恨的。

爱一个男人胜过爱自己,对一个男人好胜过对自己好,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无论是过程还是结局往往都不那么如人意。

让一个男人越来越爱你的方式是学会让他心甘情愿为你付出,甚至越来越多。

一个男人为你付出越多他就越爱你,而不是你为他付出越多他就越爱你。

也许这是男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即使再爱一个男人我也不会胜过爱我自己。

因为我已经决定做一个聪明得只爱自己的自私女人,不去担好女人的虚名。

或者早已经是这样了。

《长恨歌》短评

改动好大

9分钟前
  • 戴花花的兔兔
  • 还行

电视版其实比电影版精致许多,人物刻画又多在细节和实处添笔,比小说中的虚写丰满许多,张可颐演王琦瑶的中老年时段,精明老成有余,却少了股上海女宁的妩媚,反倒是黄奕演出了少女时代的娇嗔,私以为她在这部片子里表现最好,虽然王安忆嫌她不大像王琦瑶

12分钟前
  • 沈荻
  • 推荐

一个香港人演上海姑娘确实没感觉

14分钟前
  • 梧桐树下
  • 还行

看到一半放弃,还是决定看原著去了。程先生已经让我不喜欢了,还来了个徐峥演的富二代小白脸我擦,这让我怎么坚持下去啊。女主角的两任演员都还可以,黄奕足够的美,张有足够的风情。就是导演表现人物激烈情感的方式我受不了。

15分钟前
  • U
  • 较差

用电脑下载了和母亲一起看了很久很久。

17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我就是觉得里面黄奕和张可颐都很美~

21分钟前
  • 个么
  • 推荐

“人生呢,就是由一连串的缺憾组成的,你不要相信什么美满的生活,所有的人,无非都是苦中作乐罢了。”

25分钟前
  • 立不住
  • 推荐

黄奕太糙了

27分钟前
  • ju
  • 还行

有谢君豪在就比电影好,张可颐太正,没有弄堂美女的市井风情。

32分钟前
  • Jasmine
  • 还行

电影是电影,剧是剧,原著是原著。感觉太不同。

37分钟前
  • 海绵宝宝的午餐
  • 还行

还想听李主任讲诗词,讲京剧,讲人生道理,听他讲“唐明皇赐死杨贵妃,我年纪大了,听不得这样的故事”,听他讲“有些东西就是要靠时光堆积起来的,没有捷径好走”……好舍不得这个角色

41分钟前
  • Free酱
  • 力荐

记忆中谢君豪那双眼睛充满了忧郁。大上海的弄堂给我以苍凉和狭隘之感,怎能想到,如今的大上海依旧是寸土寸金的宝贵到方寸之间都算福气。时代赋予的上海姑娘的精致和小气以及她们的爱恨情仇,估计还是只能透过影视去窥探了。吴兴国的李主任演得特别好,许多角色都选的好,喜欢这个超越原著格局的改编。

42分钟前
  • 不羡鲜
  • 还行

程先生知道他如果进一步,王琦瑶不会说个不字。可是就这一步之遥,走了一辈子……两位把角色演活了,后劲太足。

47分钟前
  • 昵称系无名
  • 推荐

经典之作!更喜欢年轻时的演出!值得推荐观看的电视剧!

51分钟前
  • 还行

小说改编!演员演技在线!年代感强!值得推荐观看电视剧!

55分钟前
  • 豆友221492211
  • 还行

黄奕真美。程先生真贱。电视美化了原著

57分钟前
  • 江和成
  • 还行

好像这一版评价还不错,可以看看。

1小时前
  • 冬日无语

演员是用心去诠释角色了

1小时前
  • 安好便是晴天
  • 推荐

呃,是好片子,以旧上海为背景,题材上面颇有亲切感,只是那些个人物,实在太窝囊……不合我的脾性。

1小时前
  • 谢红拂
  • 推荐

跟原著出入还是挺大的,尤其后半部分和结局。我其实并不喜欢王安忆原著中太多啰嗦繁复的描述,看电视反而没有这种烦扰。张可颐虽然是香港人,却是真演出了一个旧上海女子的那一点精致细密,优雅姿态,百转千回。电视剧加入了王琦瑶母亲的戏份和程先生自始自终的深情守护倒是改的很好。

1小时前
  • 烟视媚行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