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邢致远的理想是当老师,让每个孩子都不需要被别人定义,有自由成为想成为的人。
他的想法是好的,但这是在学校里甄选表演人才、带学生参加才艺比赛就能实现的吗?
他看到学生奇怪表演时嫌弃的表情,自己也一心想回到台北资质较好的学校教学,他到底有搞清楚心中的标准是什么吗?
七月男孩在网路走红,现实是这么简单的吗?
无非又是一个台湾青春片的故事罢了:一群“咸鱼”为梦想打拼,途中有人想退出,又被激励,成功了令人振奋人心,但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但这反而促进了主人公的反思,寻找真正的幸福。
电影就像片中21世纪前十年的流行歌曲翻唱串烧那样,旧瓶装新酒,还是老的好听/好看。
余静心理咨商的部分其实很值得深入探讨,例如心理医生所说:你被困在过去,又不敢想象未来,就待在原地,殊不知等待也是有成本的。
王子和公主为什么从此幸福地在一起?
因为他们没想太多。
可惜这部分也被轻描淡写地略过。
最终治愈她的是什么?
还是时间和一天天的生活吧。
简单的形容词就是,大乱炖剧情。
各种剧情线,没讲明白就切一下个剧情,励志,爱情,理想和现实剧情。
就差来个亲嘴得疫情的灾难剧情线了。
绿茶女主理想是什么?
很多剧情狗血就算了还要硬塞。
结局一头雾水,讲了她们的理想,所以片名为什么要叫你的情歌???
整个影片中心点跟片名完全不挂钩。
场景设定也很差,后半部分我都开始分不清城市还是乡下。
最后女主说她分手后就来找男老师了,一直在想着男老师,所以开头女主在火车上悲伤个什么劲。
有被笑到看到最后我还在疑惑孩子谁的?
男老师本子里写的什么?
啥都没讲明白。
影片时长很多是在唱歌上面,理解不能,没能在剧情点明白到底要讲什么。
如果单单一条主线讲励志或者将爱情的,不那么狗血,虽然俗还能有点看点。
这种俗比这种大乱炖好太多。
翠绿的群山,少年的青春,缓慢的生活,固执的理想,美好的爱情,动听的音乐。
这部电影放置了所有对于生活最美好的意象。
主角演技都很不错,摄影美术也非常好。
但是剧情有点过于拉跨,主要的硬伤在剪辑使得逻辑无法自洽。
这些美好的事物需要极强的逻辑使得观众充满信念,但剧情过于缥缈使得它们只能活在想象里,无法把观众亲身带到那个境地,感受那些弥足珍贵的美好。
希望可以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即使只是看看花莲的慢生活,看看被山脉、大海包裹的日常,仿佛十年前没有浮躁、焦虑,只有闪光的梦想和直来直往爱情的时代,感受中学生时代的快乐,也是一种享受。
所有的星是给佳嬿姐姐和花莲的美景的。
台湾电影总能给人以温情和共鸣,这部片子亦是如此。
为接近暗恋师哥而来校做老师的余静;想打破教育学生理念的致远;以及因亲情缺失变沉闷的天才歌手东朔,三个人因音乐而走在了一起,逐渐理解,相互扶持。
而影片并未采用合家欢剧情作为收场,半开放式的结局更多了对选择观的思考,不落俗套。
谢博安的嗓音剧里剧外都充满着魅力感,不愧为顶着选秀冠军的头衔。
编剧应该是周杰伦的超级fans,从选择插曲到钢琴名场面,再到女主声形兼备“桂纶镁”气质,让人各种“出戏”。
电影海报
谢博安现场交流
谢博安在现场
谢博安现场弹唱
影片讲述了音乐老师余静(柯佳嬿 饰)为治疗情伤流浪到花莲;郁郁不得志的流浪教师邢致远(傅孟柏 饰)被调往乡村学校,他把歌唱选秀当作自己教育事业的跳板,机缘巧合下找来了天生好歌喉的学生李东朔(谢博安 饰),并请来余静指导,三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情愫暗生,余静在轻熟男老师傅孟柏和青春高中生谢博安之间,站在爱情十字路口的柯佳嬿又将如何选择?
:电影中的音乐,如“七月男孩”乐团弹唱的《憨人》《简单爱》《日不落》等经典歌曲的新唱演绎,深受观众喜爱,与画面配合得很好,为影片增色不少2。
花莲的美景也为电影增添了浪漫的氛围1。
主题与情感:影片探讨了青春、成长、梦想等主题,不仅仅局限于爱情,让观众在感受情感纠葛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2。
综上所述,《你的情歌》在音乐、画面和某些演员的表现上获得了认可
怎么硕呢,,这部片让人的感觉就是两头都不沾的中间状态吧,想看点无脑甜的恋爱的,会被结尾突如其来的车祸和孩子整得无语凝噎,想看点正儿八经的爱情剧的,里面的故事线和三观都让人想掀开编剧脑壳看看ta在想什么。
先说优点,其实电影的开头我真的挺喜欢的,非常小清新又不落俗套,男女主各自讲了一个笑话来概括自己的人生,我以为这部电影从这一刻要开始起飞了…(结果是整部片里唯一的高光。
然后就是台湾腔真的很可爱很搞笑,青春热血之类的镜头电影里呈现处理的也很好,比如组乐队的那一部分。
谢博安演的阿东特别有少年感,我和朋友全程直拍大腿就希望女主赶紧答应了。
女主眼睛真的很好看,五官也是越看越美的那种,每个人都不是第一眼惊艳的长相,但越看越有味道。
花莲的风景拍的很唯美,会让人想去这个小岛看看。
再说缺点,青春片里普遍有的emo语言就不说了,在这部里倒还好,加上台湾腔就当听笑话了。
我想电影大概是有一个除了爱情以外的主题要表达的,就是对成功的定义究竟取决于谁。
但对这个主题的表达处理得太不好了,掺杂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诸如女主完全没在前期有任何体现的长达几年的对男主的暗恋,女主莫名其妙的怀了前任的孩子却不说等等,男主的转变也很莫名其妙,他想选择更好的学校当老师,女主一开始表达的态度和最后信里表达的态度也没区别呀…为什么你就突然被感动然后选择留下来了。
最后的车祸和孩子让人恨不得把电影掐灭在男主读完信跑出来那一刻就好了,没必要整一出这样的恶心观众。
可能是想弄一个双结局吧,不得罪任何一类观众,不告诉最终孩子究竟是邢老师的还是阿东的,让观众自行理解,但是观众只想抽你俩嘴巴子。
总之,,大概是一部适合一个人心情不好想看点甜甜的剧然后在吵闹的环境里用二倍速掐掉结尾来看的片吧,和对象朋友去电影院看也行,就是不适合带着脑子去看。
另,电影里的歌都挺好听的,冲mv去看倒也不亏…
放张票
我承认我是被MV吸引,跑来看一部宝岛风光音乐片的。
想不到成片居然还不错,探讨了校园里师生两代人的情感和梦想。
各个角色没有爱情脑上头,都有各自的冲动与理智,也会为了不同的追求而聚散离合。
影片最后女主的小秘密设计的很好,本可以见好就收,留一个开放结局供观众遐想,可惜编导偏偏要狗尾续貂,硬是用烂俗的车祸来强行反转,白瞎了之前自然流畅的叙事,实在有点可惜。
整片有着台湾特有的文艺小清新风格,女主也和桂镁纶有几分神似,多首BGM更是悦耳动听。
这样的电影,就适合在影院里安静的欣赏。
这是一部让人从头笑到尾的影片,级别堪比长沙万家丽,这里有一些疑惑,整理下来供大家思考:1.为什么女主男二在同一时间洗澡?又恰巧在洗澡时停电?女主为何毫无警惕心,给裸男开门?2.为什么女主一个教钢琴的,可以指导整个乐队,教会他们其他乐器?3.七月男孩乐队的水平为什么在短时间内达到音乐学院水平?4.男二喜欢女主十分明显,为什么女主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和自己的学生搞暧昧?5.为什么女主会给男二听和前男友的录音6.为什么圣诞节演出的编曲如此专业?
7.为什么每次演出音乐里都有整个弦乐组,但是场上只有一把大提琴?8.男二究竟有没有驾照?9.为什么一个正常认知能力的高中生可以纯靠想象觉得阿嬷还活着10.为什么男主可以理直气壮地破门而入?11.为什么三人同时出现在电话亭,并再次停电下雨?12.演出结束后女主为什么要在男厕门口等男二13.为什么没人阻止他们站在饭馆桌子上?14.女主第一次去妇科医院干啥了?
15.女主男主究竟有没有在一起?
16.为什么培养出明星乐队可以作为一个好老师的证明?17.前男友见到女主时为何有些落寞?18.为什么男二要到男主家里学上传影片19.为什么女主恰巧在做出选择时被车撞了?20.为什么男主既理想主义又贪慕名利?21.为什么剧中人表达感情的方式都是“你是一个好人”22.为什么女主男主男二都以“孤儿”的形象出现,生病时身边再没其他人?
怎么硕呢,,这部片让人的感觉就是两头都不沾的中间状态吧,想看点无脑甜的恋爱的,会被结尾突如其来的车祸和孩子整得无语凝噎,想看点正儿八经的爱情剧的,里面的故事线和三观都让人想掀开编剧脑壳看看ta在想什么。
先说优点,其实电影的开头我真的挺喜欢的,非常小清新又不落俗套,男女主各自讲了一个笑话来概括自己的人生,我以为这部电影从这一刻要开始起飞了…(结果是整部片里唯一的高光。
然后就是台湾腔真的很可爱很搞笑,青春热血之类的镜头电影里呈现处理的也很好,比如组乐队的那一部分。
谢博安演的阿东特别有少年感,我和朋友全程直拍大腿就希望女主赶紧答应了。
女主眼睛真的很好看,五官也是越看越美的那种,每个人都不是第一眼惊艳的长相,但越看越有味道。
花莲的风景拍的很唯美,会让人想去这个小岛看看。
再说缺点,青春片里普遍有的emo语言就不说了,在这部里倒还好,加上台湾腔就当听笑话了。
我想电影大概是有一个除了爱情以外的主题要表达的,就是对成功的定义究竟取决于谁。
但对这个主题的表达处理得太不好了,掺杂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诸如女主完全没在前期有任何体现的长达几年的对男主的暗恋,女主莫名其妙的怀了前任的孩子却不说等等,男主的转变也很莫名其妙,他想选择更好的学校当老师,女主一开始表达的态度和最后信里表达的态度也没区别呀…为什么你就突然被感动然后选择留下来了。
最后的车祸和孩子让人恨不得把电影掐灭在男主读完信跑出来那一刻就好了,没必要整一出这样的恶心观众。
可能是想弄一个双结局吧,不得罪任何一类观众,不告诉最终孩子究竟是邢老师的还是阿东的,让观众自行理解,但是观众只想抽你俩嘴巴子。
总之,,大概是一部适合一个人心情不好想看点甜甜的剧然后在吵闹的环境里用二倍速掐掉结尾来看的片吧,和对象朋友去电影院看也行,就是不适合带着脑子去看。
另,电影里的歌都挺好听的,冲mv去看倒也不亏…
放张票
去花蓮放鬆吧。
原来看到最后是暗恋的故事 女主静静的像桂纶镁 但动起来笑起来真的好温柔 更像日剧中的女主角 还好是happy ending
老掉牙的剧情,搞什么不好你搞音乐,拍烂了都。。哎
一颗星给柯佳嬿的表演
他诗写了半首,人生带了残缺,拼尽全力弥合的音符,还能再续几阙。花莲的海风拂过小镇,在孤独的少年背上凝上几层盐粒,与其说音乐梦想,倒不如说是青涩的悸动。台湾的青春片,就连失去逻辑和根基,俗套至极也有无数光影明丽。那些台北街头的回忆,请别离我而去。
台式矫情
前面一小时是及格的,但其实用了 爱乐之城 的结构
我纯粹是喜欢湾湾风情,没什么想法,就是看着很轻松
哭了 大家快听同名主题曲!!!呜呜呜呜tank真有你的
什么鬼玩意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删减的缘故(这片子有啥好删减的,整个片子尤其是感情戏又突兀又讲不清楚,看海报以为是想见你,一会儿是燃野少年,一会儿是热血合唱团,一会儿是魔女的条件,一会儿又变成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有车祸啊堕胎啊(还不知道小孩是谁的,最后还故作神秘搞了个开放式结局,就是槽点越想越多。但是,单拎出一些片段来看,有些又都不错,2000年以后华语乐坛的歌又好听。就是很矛盾的一部片,什么都想讲,也讲了很多,但啥都没说清楚。三颗星给三位主演吧。@香溢蓝海
莫 名 其 妙演员们演技都在线,剧本和剪辑真的垃圾的不行。
一直都很吃台湾小清新电影这一套,听到陈老师的《小步舞曲》更是汗毛都竖起来!女主的年纪应该是在两位男主之间,所以应该不存在年龄上的“适合”与“不适合”,只是兄妹和姐弟之间的差别,这一点还蛮意外的,主角团全员“好人”,没有刻意的勾心斗角,整部电影都是一股温情在默默涌动。喜欢这样干净澄澈的影像,八月院线里吹来的一阵惬意的海风~为了陈老师可以再多一颗
平庸台式小清新,为了反转而反转
值得一看,雖然剪輯確實存在問題。 看了原版加一星
浪费女神
台式小清新已成为流水线作业,想讨好梦想和现实两方面也可能沦为两头不靠。冲着俊男靓女和花莲的美景看看倒也不吃亏。
台湾🏡十年之前
她的孩子是谁的😓
有点狗血,有点无聊,看完有点困惑,没被剧情打动,这片还蛮有台湾花莲风光旅游宣传片那味,给音乐一星,给小清新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