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轰隆隆的大片,也需要一些其他的调剂,今天给大家安利一部小片儿:吉他,很小的小片儿,在网上想找关于这片子的资料都不太容易,但是这是个好片,必须推荐一下。
一开场,女主角也是本片唯一的主角麦乐迪,不是那个卡拉ok啦,她就是这名字:Melody,被她的主治医生告知,她已是喉癌晚期,癌细胞扩散,手术也没有用了,她还剩下大概两个月的寿命。
Melody当时就一脸懵逼了,然后大夫跟她说的其他的blabla的废话她也就听不进去了。
然后她失魂落魄的跑回公司上班,结果主管跟她说她被downsizing了,也就是开除了,公司给她四周薪水让她找下一个工作,然后当然Melody就又一脸懵逼了,然后主管跟她说的其他的blabla的废话她也就听不进去了。
她赶紧从公司出来给她男朋友打电话,约他见面,想跟他说说心里话,没想到男朋友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跟她说我觉得我好憋屈我快窒息了我需要空间咱们分手吧。
然后当然Melody就再次一脸懵逼了,然后男票跟她说的其他的blabla的废话她也就听不进去了。
三次的表情是一样的,用一个图就行了。
港真,一般人受了这连环三击估计早就官能性神经失调也就是休克了。
可是我们的Melody不是一般人,她没有休克,她冲回家,泡了个澡。
然后拿出一个刀片准备一了百了,这时好死不死刀片掉地上了,她低头捡刀片“意外”看到地上的报纸上写着无敌海景顶层豪宅在出租,瞬间决定不死了,还有两个月,老娘要活出个人样来!
她什么行李都没拿,直接冲到银行取出所有的钱,跑去把无敌海景顶层豪宅租了两个月,连房都没看,直接交钱拿钥匙就上了楼,结果,房子里什么都没有,Melody又一次郁闷的懵逼了,只好睡地上。
第二天她用信用卡买了一堆昂贵的各种生活用品,但奢华的物质条件依旧无法满足她心中的空虚。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特别想要一把红色的电吉他,想有一天成为一名真正的吉他手,但是父母认为这是不学好,就是不肯给她买,她还跑到乐器店去偷结果被抓,总之最后也没能得到这把红色电吉他,这个结一直在她心里。
Melody决定立即付诸行动圆自己的吉他梦,钱不叫事儿,继续刷信用卡,不但买了红色电吉他,还买了一堆配套的高档音箱和配件。
然后她决定把所有衣服都扔了,这两个月不下楼,就在家练吉他!
各种垃圾直接从楼上往下扔,别人爱骂什么骂什么,反正老娘快死了,要素质干嘛?!
饿了就点外卖,什么贵点什么,吃一份扔一份,绝症患者就是这么任性!
一来二去,送货的黑人快递哥也跟她熟了起来。
Melody的美貌和不同寻常的举止深深的吸引了快递哥,他虽然已婚,但还是很羞涩的向Melody表达了爱意,没想到时日无多的Melody瞬间感觉这世界充满爱,然后就从了他,俩人各种天雷地火,不亦乐乎。
经常给她送披萨的拉丁外卖妹也被Melody的美貌和怪异举止深深吸引,她虽然已经订婚,但还是羞涩的向Melody发动了进攻,没想到时日无多的Melody瞬间感觉这世界充满爱,然后就从了她,俩人各种天雷地火,不亦乐乎。
不但各种天雷地火,他们仨,他们仨还一起玩种族大融合!
WTF,这一段实在是惊着我了,不过从Melody的心理状态来分析,这也很正常,我是觉得另外那二位太神了。
(大尺度的图找不到,就这张你们凑活看吧)
除了爱来爱去,Melody就在不停的跟着电视练吉他,从不断的练习中,她也渐渐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这醉生梦死、爱意环抱的日子简直天堂一般。
可惜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不知不觉,时间飞逝,快递哥老婆怀孕,外卖妹婚期在即,他们先后离开了Melody。
信用卡刷爆,连外卖也点不了了。
绝望的Melody忽然发现两个多月过去了,自己怎么还活着呢?
什么情况?!
赶紧跑去找医生,医生们会诊之后说:omg,你这两个月经历了什么?你的肿瘤消失了!
你没事儿了!
这是奇迹!
医学上根本无法解释!
我靠!
不带这么玩的好不好?!
老娘的信用卡谁还?
房租谁交啊!
癌症虽然消失了,生活还得继续,除了那把红色的电吉他,Melody变卖了所有的家当,还是不够还信用卡,房东也把她赶了出来,她无家可归,只能露宿街头,靠弹吉他乞讨为生。
但天无绝人之路,一个乐队发现了Melody,邀请她加入,终于,她梦想成真,变成了一名真正的吉他手。
其实这片子主题简单的很,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生活是有无限可能的!
当一个人享受生活时,死亡可能不期而至,而当她从容面对时,死亡却悄悄的离你而去,这就是生活,就是这么神奇。
183cm的美国大妞萨弗蓉·布罗斯很好的把握了Melody这两个多月时光里的心路历程,从绝望到重新燃起希望,从失落到重新开始生活,很有代入感的让我们跟着她走过了这一段过山车般的生命旅程,她演的过瘾,我们看的开心,应该说,很不错。
有梦就要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别等到生命的尽头再后悔,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红色的电吉他,不是么?
《摇滚吉他梦》不被部分观众接受,或许是因为觉得剧情狗血。
《摇滚吉他梦》是关于童年的匮乏,关于一把红色吉他的执念,是关于内心真实渴望的探寻。
我很喜欢讲述一个人身处绝境孤立无援的电影,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一个高贵的灵魂身处囚笼依然没有放弃生而为人的尊严与体面,他依旧热爱生活,仔细谋划,日日坚持。
再比如《幸福终点站》,一个因为国家战乱而被迫滞留机场,语言不通的异乡人,开始了最高级的流浪。
还有《我是传奇》,当世界充满丧尸,只剩下一个正常人时,他如何在孤独中依然过着自律的生活。
《摇滚吉他梦》虽然豆瓣评分不高,但是它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
它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整部电影都充斥着一种明亮又虚幻的光,女主角消瘦苍白,略微下垂的双眼中有一种希望中的绝望。
只有在身处绝境的时候,孤苦无依的时候,不得不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他是否具有一个真实的灵魂。
很多人是没有灵魂的,如同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日复一日地赚钱,追逐名利,即便死亡当头,也不会有任何想法。
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一直有一个英雄梦想。
《摇滚吉他梦》不被部分观众接受,或许是因为觉得剧情狗血。
美丽的白领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查出喉癌,恰好这时被工作几年的公司辞退,又恰好此时与男友分手。
编剧把她置于绝境,是为了给她制造一个直面内心的机会,让她看到自己沉睡的梦想。
当人生得无可得,失无可失的时候,她终于发现曾经日复一日的生活,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也终于明白曾经的一切并不是不可割舍的。
她花光了所有的钱,租下一间空荡荡的房子,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满它。
她丢掉了旧衣服,丢掉了过去的一切,开始了生命最后的绽放。
我很喜欢的一个镜头,就是她脱光了衣服,洗完澡,赤身裸体地躺在空荡荡的地面上。
身为观众,这一幕感受到的不是肉欲,而是一种奇特的美。
她与过去的一切告别了,像一个孩子一样,洗尽铅华。
从前她只吃素,住进这个房子之后,她开始吃肉。
从前她住在狭窄凌乱的出租屋内,现在她的房间空空荡荡,她买了最大号的床,买了最喜欢的灯,买了新衣服和新的被褥。
她没患病之前,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欲望。
童年时家境窘迫,她有很多幻想,都不能实现。
其中一个最深切的执念,就是一把红色的电吉他。
所以在布置完房间之后,她买了一把最贵的红色电吉他。
生命只剩下两个月,她没日没夜的对着视频学习弹奏它。
整部电影中,女演员几乎没有笑过。
只有几次她露出了真切的笑容,一次是收到吉他,她反反复复地仔细观察吉他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细节,露出了孩子一样的笑容。
一次是收到黑人送的花,她裹着床单,露出了一个苍白而妩媚的笑,还有最后她终于站上舞台,和一群人一起弹奏音乐时,脸上呈现出了与开头截然不同的表情。
这部电影给人奇迹的感觉。
当她改变了自己所有的生活方式之后,她喉咙的肿瘤逐渐变小消失了。
她难以相信地问医生,医生说,有这样的情况,当病人的生活习惯发生巨大的改变之后,肿瘤有可能会变小。
由于她之前的挥霍,她已经没有存款,并且背负上了巨额的信用卡债。
她只能离开房子,卖掉那些昂贵的家具,重新回到一无所有的境地。
可这时的一无所有已经与上一次的一无所有截然不同了。
她背着吉他,结识了新的朋友,拥有了新的追求,这一切都是她真心喜欢的。
这是一场死而复生的战斗,也是一场直面内心的洗礼。
这部电影不同于《遗愿清单》,《遗愿清单》是一些享受的愿望,旅游,体验,是久居平淡的反弹。
可《摇滚吉他梦》是关于童年的匮乏,关于一把红色吉他的执念,是关于内心真实渴望的探寻。
这一生我们可能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压抑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压抑了自己的天性,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迷失在一种虚幻的追逐里。
我总觉得,很多人的病,都是心病造成的。
由于长期压抑,长期心情不好,长期忽略自我,导致积郁成疾。
疾病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去休息,给自己放个假,好好想一想自己错过了什么,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孩子,你快乐吗?
当下拥有的一切是你想要的吗?
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会埋没很多东西。
正视自己的内心,是奇迹的开始。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很偶尔下了这部片子.最初只是因为对吉他的爱好.得知身患绝症的事实,Melody那一脸病容岁的更加憔悴.生活的不顺接二连三,连稳定的工作也失去了.丢掉钥匙,舍弃了原本的居所.开始踏上生命最后的旅程.无度挥霍着全部积蓄,置办房子,以及所有.扔掉过去,就像扔掉衣服那般简单.洗去记忆,就像冲洗一个淋浴.真的吗?至少她是这样想的吧.始终抹不去的孩提时的梦.这时也实现了.那一夜,她亲吻着吉他入眠.但,人毕竟是种群居的动物.一个人难免孤独.她结识了搬运工,也许只是因为孤独感吧.她喜欢上了这家伙.还有那披萨小妹.又是一段les恋情.生活都是需要尝试的,不是吗?当然,最后他们还是因为各种原因都选择离开.这样的打击其实已经对她不算什么了.她拿起心爱的吉他,只能把自己埋藏于旋律中.信用卡已经濒临透支.生活的压力再次向她袭来.也许是压力所迫的心理暗示吧.她感觉自己距离死期已近.于是她来到医院,询问医师病情.生活很慷慨地给予了她一份礼物,一个惊喜.她痊愈了.她获得了新生.但,她只能短暂的欢呼.生活的压力立刻把她拉回到现实.房子,票子等等,都是必须考虑的.生活的窘迫.物品的变卖.当看到她拿出琴站在二手店踌躇时,我真的心头一紧..最终琴还是留了下来.机缘巧合之下,命运女神再一次眷顾了她.终于她可以演奏她最爱的音乐了.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不定性,生命也总少不了高潮和低谷.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勇敢面对了.
“这就是生活带给我们的在这些乐观、尽管病态的时光里成为另一个时期的纪念品在艺术和梦想中,也许你仍就会被抛弃在生命里,也许你依旧在平衡和蛰伏”Melody一次次梦见儿时未实现的吉他梦,因为生命即将结束,决定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拾起自己的儿时梦。
当marshall音箱排成一排,她抱着红色的fender在屋内旋转的那一刻,我真实的感受到了理想在生命中的重量。
她轻轻拥着它旋转,它发出起伏的啸叫,她眼里充满了幸福,相信每一个对吉他有疯狂爱恋的人,都会感到导演在那一刻绝对倾注了吉他手对吉他对音乐的膜拜之情,是啊,吉他就是爱人啊,拥着它就拥有了一切,哪怕下一秒就是世界末日。
生活,在这部电影里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就像电影《into the wild》一样给我很大的震撼。
人到底该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
是自己内心的梦重要,还是忘记梦想脚踏实地的生活重要?
梦想和现实,并不是不能结合,成功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可是还有一少数人群,依然活在痛苦的选择和挣扎中。
我在想,一个选择真的那么难吗?
是什么导致你会这么痛苦的去选择还选不好呢?
这部片子,让我明白了,其实没有什么是痛苦的选择,如果非要说人生的选择是痛苦的,只能说明生命的两条路上好像都有些诱人的果实,有让你无法割舍的诱惑。
如果,生活的路向Melody一样彻底断了“癌症、失业、失恋”,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人生的路还会因为选择而痛苦吗?
当生命只剩下,2个月时,你的心里真的想去做什么呢?
也许这只有自己知道。。。
Wilder选择了儿时对吉他的梦,开始苦练吉他,抛弃曾经生活里的一切,包括父母、朋友,重新过一个从未体验过的生活。
奇迹,总是在这时发生的“人挪活,树挪死”,Melody活了下来了,她改变了自己的生命轨迹,改变了自己事业轨迹,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她死过一次了,现在迎接她的是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她将改变一切,在一张崭新的白纸上,她将重新开始书写绘画。。。
引用,电影刚开始的那段作为一个结束吧:“曾经有个女孩就这样一直走着 但她是个瘸子 她穿着她那双新靴子 但脚却露在外面 她一直这样活了很久 直到被埋到一个还算不错的墓地 如果因为麻木而有些发抖 她会起来写点什么 会写什么呢?
”她也许会写,生命是可以改变的,人是可以重塑的的,经历过死亡的人告诉未经历死亡的人,轻松点,去做你梦中追求的事吧,因为只有这样,生命才不会暗淡,哪怕只是转瞬的闪亮。。。。。。
今天下午一个人躺在床上安静的看完了整部电影 评分不高可想而知。
片头女主就遭遇了癌症晚期、被炒鱿鱼、被男友甩的惨痛暴击!
心碎的她开始住在大公寓买奢侈品,但依然觉得孤独万分,在睡梦中她梦见了自己的吉他梦想。
终于下定决心买了吉他开始为梦想战斗!
结局她成为了职业吉他手。
在舞台上尽情的释放自己!
看完最大的感触就是,人要为自己的梦想而活。
女主幼年时应该是被父母和学校压抑的很严重。
导致她干了一份高压的白领工作。
终于在人生遇到重大挫折时才敢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反思我自己,幼年和青年和女主的经历很像,导致现在成年后有很多压抑的地方。
但现在我会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倾听内心声音。
该哭泣时候哭泣 该反击时反击!
气死了 写了半天,不小心点没了!
就扔两句吧。
电影全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当作童话或者寓言故事来看的。
--做着想做的事情又能糊口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可是80%得人都不可能实现。
生活还是随性吧不要用许许多多自以为是的原则把自己框死,当一条路走不通,那就绕行,风景不一样但终究有风景的,没看到之前怎么能就说不喜欢呢。
学会随性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身体受了伤,即使恢复的速度很慢,终有一天,也会好的。
但如果被判了一个确而未定的死刑,带着伸缩性的缓期,就像把一个闹钟系在喉咙上。
电影《吉他》里梅洛,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就被医生判了一个差不多只剩两个月就受死的酷刑。
接着,被解雇,被分手,然后孤零零一个人承受蔓延在身边的窒息感。
然后,她开始用信用卡填充空荡荡的房子,用受伤的躯体,把由内而外的欲望自我安慰式的满足。
于是,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买买买,做做做。
身体受了伤,即使每天过得很辛苦,但总有一个可以期待的完好的明天。
而梅洛等死,美好止于每一个闭上眼的今天,明天只能越来越糟糕,直至毁灭。
少时被洗脑,说,如果把每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生命就不会留下遗憾。
现在看来全是扯淡。
如果真这样活——都要死了啊,都要死了啊,谁TMD还奋斗,还洗脸刷牙做运动?
还“人家吃素”!?
谁TMD还用讨好这个世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讨厌就要表不爽 。
银子,花,想吃啥,吃。
我都最后一天了,还三从四德,五迷三道的做什么。
做自己没做过的,想做的?
就一天了,就一天,我能做成什么,周游世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死在大路上。
出家,这灭顶之灾还没到,命就灭了。
最重要的是,这都是假设啊,第二天他死不了了,还活着呢!
我还活着什么劲,这昨天这人丢的还不如死了呢!
姐姐,这就不对了,人家说的这种临终假设,是为了让你知道明白你心底里最想要的生活,以后不要浪费人生在不必要的事上。
这就扯犊子了,这不是给个糖吃,又来一棒槌么。
大家都挺忙的,扯这闲篇!
哎,电影里,梅洛就碰到这事了,说好的死期呢,造都造完了。
于千万人中遇见了,还能说什么,做什么。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似她那般好运。
大家都羡慕那些活得率性的人,都想要更多的自由,除了好运气,天赋,全都是勇气了。
现实的苦恼就是你该死的勇气配不上你对生活的欲想,所有的就都变成了奢望和也就想想。
片子挺好,表达得简单又通俗。
当一个人被告知几天可以活,绝望之下,决定让自己过好最后时刻。
反正没有明天,抱着把所有积蓄和信用卡花光的决心,搬近一个市中心视墅优美的超大公寓。
裸着上身,一切归零的心情,置办新的电话号,陆续购入最贵的最喜欢的家具,衣服。
曾经素食主义的她此刻也改变成每餐都“放纵”的享用各种肉食和美味。
与眼前喜欢的人发生sex甚至以前从没偿试过的...,感受当下。
对一个明天就会消失的人来说,只要不是伤害他人,还有什么该考虑和顾及的。
还有那从小极其渴望又不能及的吉他梦,现在钱不是问题,突然觉得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何不拥有。
于是买了最贵最美的电吉他,最好的音响。
从基础和弦开始学。
女主角的双眼刚开始是深陷发黑,现在黑眼圈不见了。
医生说只能活1-2个月,现在却活了3个月了,房东开始赶人了。
她去问医生,医生说她病好了。
好吧,面对这一大堆刷爆的信用卡,还有将面对未来的生活是不是感觉超悲催!
只有将就活着,低价变卖掉家具(之前上千元的吊灯只卖了一百多)。
之前愉快的迎接死亡,现在只有无耐的想着下一步怎么活。
先去公园弹琴表演赚钱吧,这时的她已经弹了三个月琴了,所以已经像模像样了,被乐队发现之后就成为乐队里的一员。
本片完。
结局也是比较圆满的。
只要心无旁顾的积极愉快的去面对,也许结局会完全不同。
上帝给你意外的惊喜,连cancer也被战胜。
电影就是一句话概括:段子的细节补足。
倒霉的女主被医生判了死刑,于是在最后两周里去做一直想做的事情和丢掉节操,爽了。
更倒霉的是,接近尾声时癌细胞意外退散消失,这日子还能继续啊原来,天,官邸要退租,信用卡账单还是要付,告别荒淫。。。
电影好歹有个按好心的地方——女主经过这一劫数,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看看她原本的生活吧——工作:女主回公司上班,却被冷漠辞退,她说我在这里干了四年啊,主管不带任何表情地回答说我知道,你可以走了。
女主气得颤抖;爱人:女主男友也是个白领,是不是挺登对的,但他全然没注意到女主的焦虑还一直说自己的问题,并提出了"分开一阵"如此暧昧不清的话;生活方式:素食主义,恨嫁的心,没特色的穿着,负一层简单无趣的独居小屋。
活得好迁就。
看看她"最后的两周"吧——刷爆信用卡,租了超大间的公寓,很多窗户,面向湖景,还充满阳光;订购最贵最舒适的床垫,设计感突出的装饰,色彩鲜艳的衣服;送货小工上门,是个丑丑的黑人,搭讪了两句就擦出爱的火花;披萨外卖送货小妞,烛光下聊聊天,也擦出了火花;同时拥有两个爱人,白天和黑人男,晚上和披萨女,最后彼此撞见了就在一起床第欢愉;最重要,她终于有了自己的红色电吉他,被自己弹奏的音乐和希望包围,忘记死亡降至。
猜想,她的一生几十年一定都没这两周更幸福更满足的了。
做想做的,爱想爱的。
有没有有点对号入座的惆怅?
何尝,对生活没有想法,却被深埋;想抱怨又只能妥协;想爱却说"没未来",渐渐就不是纯粹的个体了,成为一个social member。
很多顾虑,怕受挫,怕失败,怕失去认同。
无奈和遗憾堆积成山峰,还不断告诉自己是业障呀,要翻!
够了!
在死亡面前,什么都不值一提。
终结就是终结。
你所浪费的今天就是浪费了,没有了,开心不开心,值得不值得,只有你自己知道,只有你自己真正受益。
想到什么就快去做吧,你做或不做地球都在转呢,反正,最后,大家都会成尘埃,遗忘,消失。。。
最后女主离开公寓,变卖家具,唯独留下电吉他和阳光。
幸运女神眷顾起她,最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以弹奏为事业,目光清透,堆满笑容。
多好,一切变得多自然。
. 麦乐迪被诊断为喉癌,只有2个月的生命,她还没有准备好来接受这个打击。
试想一个人一生能有几次机会和经历来接受上帝的死刑判决,不知所措,唯有任命。
此时梦中想起儿时的梦想,一把红的Fender不断地出现在她的脑海里。
如果是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如果是自己的亲人该怎么办,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甚伤悲,顺其自然吧。
想起曾经的一把白色的Fender送给好友,仿佛是把曾经的梦想一同送给了别人,自己现在的梦想又是什么?
摸爬滚打了多年后,还在想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很羡慕那些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人,很多年后我告诉我——梦想......唯有坚持,欲速则不达。
恋人离她而去,又失去了工作,辛苦工作了4年却没有积蓄,没有朋友,麦乐迪几乎神经质,世界仿佛都要崩溃。
可天塌不下来,她要不顾一切地改变了自己所有的生活。
以前不敢使用的信用卡,现在可以来完成她最后的一点占有欲。
曾经想要的床、沙发、椅子、工艺品、衣服、披巾,还有一把红色的Fender,曾经想要吃而舍不得吃的美食,疯狂的不计后果的去刷卡实现。
一个孤零零的缺少友情、爱情的女人,当一个朴实还有点心思的老男人和一个普通的披萨店老板女儿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会做点什么事情。
虽然挑战了一下伦理,但也在我的想象之中。
这个现象还是存在的,我们还是要包容一下。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返。
2个月一瞬即逝,麦乐迪的卡全部都到还款的期限了,可她发现自己还活着。
如果说电影故事一开始从一个空旷的大房间开始做加法的时候,那么从购物停止的同时开始做减法。
2个情人相继离开了他,所有的卡都不能购买任何东西,老天似乎和他开了个大玩笑。
当她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医生惊奇的告诉她癌症消失了,一切都好了。
麦乐迪哭笑不得,但内心绝对是无比的兴奋,比起做一个卡奴来说,重新获得生命重于一切。
继续做减法,生活变得更简单。
麦乐迪卖了所有的东西来还债,她曾犹豫要卖掉她的Fender,但这是她的梦想、最后的希望。
她抱着她的Fender傻傻的来到了公园只为了纸杯里的几美分。
有时候生活就是一次奇遇,但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她的琴声(心声)让她有缘认识了新的朋友,加入了乐队,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结局很温暖,和故事前半部比起来,冷暖反差很大。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却以小见大的反应了这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生活。
人生总有低谷,最差,最难的时候也不过如此。
欲望越多,痛苦更多,让生活变得简单,坚持自己的梦想,就这样顺其自然吧。
活着为了什么呢?
生活弄人。。我觉得很好看啊
差评。。。
敢再假一点儿嘛!
豆瓣评分这么低...
跟摇滚和吉他有半毛钱关系,要么好好讲个绝症病人的故事,要么好好讲个跟吉他和摇滚救赎的故事,两边都不沾算什么呀。
三星都给女主
你要改变,所有。
说真的,比较空洞。
有点作
这个电影挺荒诞的~这个海报更搞……
超级烂片 sucks 我是因为片名有吉他二字看的 可TMD这电影跟吉他没有一毛钱关系
不知所云
人生快乐的活着才是真理。
怎么可以归类在音乐,才占了几分钟啊,五分钟有吗,我可以拍个美食烤鸭梦啊,美食粢饭糕梦这种。。。无力吐槽,评分还那么高,大家是想看花式消费是吗?两台M牌音响,看得开心吗,唯一让我思考的是其实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自学的,女主表情感觉扳不回来了快,看到说励志的,我也真的没话讲
真是再绝望也不能跟钱过不去啊~吼吼~~
晕
标记
音乐是良药
看到一半女主开始乱扔垃圾骤然感到此人素质太差没文化,默默把播放页面关掉了(。
上初一那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