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好喜欢海绵宝宝和派大星!
虽然派大星是一只小废物,不聪明不可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但它真的活得好快乐!
可以不把任何烦恼放在心上~不管有什么问题,吃一顿冰淇淋就好~一个不论长多大,只要有睡前故事就能安然入睡的乖宝宝~希望派大星永远快乐永远可爱,有吃不完的可口冰淇淋,有无数一闪一闪的各色小水母,有海绵宝宝一直的陪伴~❤️❤️
2015美国真人动画片《海绵宝宝》,又名《海绵宝宝历险记2》,全球累计票房3.25亿美元,定级PG,豆瓣评分7.7,时光网评分7.0,IMDb评分6.0,于2015年12月1日引进国内上映。
本片与2004年的第一部电影版相比,有几个特色——1、在片头由海盗对海绵宝宝的故事背景和角色设定做了简单的扫盲(2004版直奔正题,没有扫盲),这个设定很好,因为2015年的观众群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不熟悉这一经典IP的观众简介扫盲是很有必要的。
2、延续了2004版的真人实景桥段为陪衬、主体仍为2D手绘动画的模式,但极具创新性地创造了CG3D形象的角色,给这一经典IP注入了大大的新意,令观众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也就是说,本片既有真人实景,又有传统手绘2D,还有当代流行的CG3D,大大地提升了这一IP对当代观众的吸引力,因为好莱坞的当代动画片几乎全是CG3D了。
而且,3D角色形象设计没有走形,原汁原汁地再现了2D形象,观众看到CG3D角色后不觉得突兀,这一点做得非常成功,否则就是毁原作。
3、故事内容虽然仍然是抢夺汉堡配方的动画剧集的老套剧情,但是加入了正反两派团队新作、时空穿梭、出海上岸到陆地上的新颖设定,这些剧情都是以往没出现过的,给观众带来个十足的新鲜感。
4、角色们以CG3D的形象出海到陆地,还不算完,剧情更是加入了DC漫威掀起来的超级英雄风暴的流行元素,经典角色不仅以CG3D形象示人,更是化身为超级英雄痛扁大反派,妙趣横生,热闹非凡,片尾高潮戏海滩大作战的娱乐性非常强,是作为海绵宝宝电影版的精彩之笔。
2004年的第一部电影版的豆瓣评分高达8.5,本片的豆瓣评分是7.5,主要问题在于剧情缺乏新意,仍然是争夺汉堡配方的传统剧情。
让海绵宝宝与痞老板团队协作的创意虽然新颖,但有些牵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故事的戏剧冲突,好在影片后半小时的真人实景CG3D动画剧情给影片收了个很好的句号。
去年底还没上映的时候就一直期待着,可它竟没有魄力让我不顾有没有人陪地走进电影院。
看了英文版,但其实在我心里最“正宗”的《海绵宝宝》是那一声声国语版的“海绵宝宝派大星章鱼哥”看动画是需要天分的。
有些人注定看不懂动画,有些人是忘记了怎么看动画。
动画片的影评是最没必要看的,因为在那个天马行空的世界里,或许你并不需要捕捉到导演的点,你自己喜欢怎么畅游就尽情地游,无限制,无边际,你有你自己的视角,有别人没感受到的乐趣。
不过,冲出水面来到人间的海绵宝宝家族其实并没有在水里那么可爱,而且我绝对还是喜欢变形前的它们。
蟹黄堡到底什么味道?
连人类都觊觎想偷秘方,主菜单为汉堡的那几个品牌,你们多拿海绵宝宝来吸引我好吗,我会买单的。
1影片字幕向于2012年去世的好莱坞老牌演员欧内斯特·博格宁致敬。
他曾在电视版中为海绵宝宝崇拜的海超人一角配音。
2海绵宝宝诞生1999年,到2012年已经播出了10季,本片是电视剧前三季的幕后主创重聚制作的电影版。
3本片是派拉蒙动画部制作的首部电影长片,这部2011年4月便已立项的影片,原定于2014年底上映,后推迟到2015年的2月。
4影片制作预算为7400万美元,但北美首周末便开出5600万美元的优异成绩,表现喜人。
5海绵宝宝、派大星、章鱼哥、蟹老板、珊迪、痞老板对应的超级英雄名称分别为the Invincibubble、Mr. Superaweseomness、Sour Note、Sir Pinch-a-Lot、The Rodent以及Plank-Ton。
6影片和2004年的《海绵宝宝历险记》一样改编自儿童卡通台Nickelodeon的动画剧,并且号称是“续集”,但两者之间在剧情上没有联系。
7本片是自从2011年《小熊维尼》之后第一部使用手绘技术制作的好莱坞主流动画片。
8Youtube热门网剧《Epic Rap Battles of History》的两位主创NicePeter和EpicLloyd加盟本片,编写了片中Bubbles和Seagull之间的嘻哈大战。
他们还客串出演了两名光头冲浪者。
9片中一个人类宝宝看到海绵宝宝时发出了“SpongeBob”的声音,为他配音的正是海绵宝宝的创始人史蒂夫·希伦伯格。
10影片的预告片中出现了Guns N Roses乐队前吉他手Slash在沙滩上弹奏的画面。
然而在最终上映的电影版中,他并没有出现。
11片中有一幕使用了《闪灵》中著名的台词“来和我们一起玩 come play with us”,时空穿梭的那一幕则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这两部都是来自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经典影片。
在家里待久了,变得更无趣了,所以我决定看看海绵宝宝大电影回味那年的天真。
^_^童年最明显的特征大概就是事情总往好的地方发展吧。
大家最后都变成了超级英雄,包括痞老板。
海绵宝宝和派大星还是一如既往的可爱,他们终于来到了现实世界,第一次吃了冰淇淋像傻子一样开心,我也被萌化了。
带着童年记忆的这部动画,我想应该不用过多评论了,他是我们内心的净土啊。
曾经与海绵宝宝一样天真的小孩,最终依然会成为独当一面的大英雄。
在走进现实世界的那一刻,就应该明白,该说再见了,童年。
的确是一部不错的动画片,原名直译是穿方裤子的海绵鲍勃。
经典的美式动画,融合了喜剧搞怪、科幻奇幻等等多种元素,同时也是对资本主义美国现实生活的解构、隐喻与讽刺,是了解美国社会及文化的一个绝妙窗口!
在本片略显聒噪但有时创意十足的无厘头吵闹背后是一个个绝妙的隐喻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例如海绵宝宝考驾照,紧张到作弊出车祸那一集。
还有海绵宝宝和章鱼哥莫名其妙为了争所谓的最佳员工,开始疯狂内卷,最后在两人狂热的生产下,过剩的蟹黄堡挤爆了小店,路人随地可捡,蟹老板无钱可赚。
这不是对经济过热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的绝妙讽刺吗?
当然也是讽刺无意义的评比和内卷!
总之,看似简单无厘头的搞笑喜剧,背后却也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这也是所有伟大作品的共性!
还有一种人物代表七宗罪的说法,也有点意思珊迪代表傲慢,痞老板代表嫉妒,章鱼哥代表愤怒,派大星代表懒惰,蟹老板代表贪婪,小蜗代表暴食,海绵宝宝代表色欲。
这里解释最后一个,很多人可能不认同,也有说法海绵宝宝是无性别的。
但是我认为从片中塑造来看海绵宝宝就是一个男青年打工仔,而片里也的确有不少他和女性的对手戏,陪蟹老板女儿参加舞会,和珊迪打闹在公园做汉堡,这一集换一个也就不用我再多说了,虽然的确是很难看出爱情感,那是因为被无厘头打闹埋得太深,就像你看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了,而这里的人物设定原本是青年男女……
这个月刚好18,从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期硬拉着一堆好朋友陪我过儿童节,说实话很开心,即使进去的时候已经开播了,而本人最烦的事就是电影开始了才进去,进去后位置还被两个小娃占了,和小娃解释这位置是我们的又把后排的朋友影响到,但丝毫不影响这场电影带给我的东西海绵宝宝一直是个人钟爱的一部动画片并不是电影上映了才想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拿派大星当得壁纸,我不知道海绵宝宝是哪个年代出来的,但我想对于95后这部动画片是很深的记忆,小学的时候每天晚上吃了晚饭就等着少儿频道的鞠萍姐姐带我们看两集动漫地带,当时就觉得这动画片真他妈长,看那么多年都不带重复的,直到现在据说还在美国续播,中国就不知道了毕竟已经过了看少儿频道的年龄了从技术角度来说,我想海绵宝宝的许多细节都是有寓意的,比如海绵宝宝脑子里的糖果世界,失去蟹黄包后的战乱世界,还有每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
通过常用的叙事顺序,欲扬先抑,但由于每个角色的性格我们都很了解,所以看起来比其他剧情片有意思从个人角度,不管这部电影有哪些寓意,想表达什么,用了多少分钟3D,我看这部电影笑的很开心,有种回到小时候的快乐,在没有荤段子的情况下笑出眼泪,我已经觉得很满足了,海绵宝宝带给我一个乐观的积极地充满友情的世界,这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历史必修一选修二、旅游地理区域地理人文地理都不能带给我的,如果知识和快乐只能选择一个,我选择海绵宝宝,还要带上派大星
詹明信所描述的后现代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症候,在《海绵宝宝》里几乎得到了全面的印证,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无厘头的幽默就可以算作詹氏之所谓“电影中的魔幻主义”,而整个故事的设定,则是在一个典型的晚期资本主义消费社会里所展开。
“比奇堡”直译过来是“比基尼海底”的意思,或者是“穿比基尼下体”的双关之意,这里姑且可以看作一个海底动画版的美国小镇/社区,丹尼尔·贝尔说,“小镇”就是美国的象征,一个小镇里所发生的故事,就是美国的微缩版——有时也是猥琐版。
比奇堡的中心地域不是广场,不是市政厅,不是电影院,也不是大剧场,而是一个汉堡店,“蟹黄堡”汉堡店,这个在我们看来生产垃圾食品的地方,却成为所有比奇堡市民心目中的圣地,能吃到秘方配制的蟹黄堡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目标,于是,在2015版的大电影《海绵宝宝:海绵出水》中,由于秘方丢失导致的蟹黄堡缺货,真的就毁掉了比奇堡。
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里,生活中已经没有轰轰烈烈的宏大叙事,吃汉堡就成了头等要务。
而《海绵宝宝》的头号男主角“穿方裤头的海绵鲍勃”醉心于汉堡制作,甘愿委身于蟹老板的汉堡店;同事章鱼哥则整天消极怠工,打发时间,沉迷于自己的文艺白日梦而不得自拔;头脑简单的派大星就是一个二逼,愚蠢,但也单纯。
于是,普通青年海绵宝宝,文艺青年章鱼哥,二逼青年派大星,表面构成了一组稳定的“文普二”组合——通过夸张、异化的故事串联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堡店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里,海绵宝宝以一种恋物癖式的心理甘愿被剥削;章鱼哥变得麻木不仁;派大星则根本不具备行为能力——这正是晚期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典型精神症候。
海绵宝宝看待蟹黄堡就像是艺术家疯魔于自己的艺术品,“不疯魔,不成活”,所以这个“普通海底青年”其实骨子里是个“文艺犯”,甚至可以说,跟海绵宝宝这位蟹黄堡艺术狂人比起来,章鱼哥反而成了伪文青,这样一来,前述三人组合就成了事实上的“(真/伪)文艺(真)二逼”组合。
反派痞老板于是就显得立体起来,这个灰太狼式的反派倒霉蛋倒是有着充沛的生命激情,他的电脑妻子带有浓郁的互联网+式人工智能意味,在2015电影版里,正是痞老板偷窃蟹黄堡秘方掀开了主线故事的帷幕,不然,整个比奇堡都处在电视动画片那种波澜不惊的稳定状态中,够呛能走上大银幕。
影片的后半段结合了真人和动画,班德拉斯饰演的胡子海盗跟从海底走上地面、从二次元走入真人世界的比奇堡“文艺二逼”们大战三百回合,而对美漫超级英雄的反讽也再次跃然银幕,变身后的比奇堡“文艺二逼”们足以让我们想起(海)超人、钢铁侠等形象,熟悉动画片的朋友肯定更会从电影版里找到N多熟悉的老哏。
没了蟹黄堡的比奇堡进入末日状态,这里用了宗教意味的Apocalypse一词,用以映照《圣经·启示录》中对于世界末日的预言。
而比奇堡中邪教思潮的迅速蔓延,以至于活人祭祀的出现,又辛辣的粉刺了美国的现世神棍(可与美剧《真探》第一季对照观看)。
从画风上看,《海绵宝宝》让我想起《飞出个未来》(一个海底,一个天上,倒是正好成镜像),对现实的针砭有时又有《南方公园》的锋芒,那种黑色幽默的笑点和笑声则有着《机器肉鸡》式的魔性。
《海绵宝宝》的一半观众是成年人,因为在这个俗气不堪的现实社会里,我们都隐藏不住章鱼哥式的矫情,想拥有派大星那样真诚的伙伴,又都想能跟海绵宝宝一样每天都充满激情的去上班而且从不觉得累。
想起今年初从巴黎回来,在戴高乐机场过安检时,负责检查的法国小妹指着我行李箱上贴着的十几个《海绵宝宝》人物贴画,一个个的叫出了他们的名字。
文艺二逼的小确幸,显然不止在比奇堡里。
实在是酣畅淋漓,极其过瘾的一部,全程无尿点,节奏紧凑,还是熟悉的配方,疯狂中不失幽默,无论多少岁看,依旧不会觉得幼稚,全程蜜汁微笑。
通过失去蟹黄堡,展现了社会失衡、乱象四起、甚至是宗教神学祭祀的兴起,蟹老板转移矛盾的手段等,这都像极了如今的西方国家,甚至令原始的章鱼恐龙都觉得野蛮,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好的讽刺。
中段的team组合,一贯的迪士尼歌舞,无厘头的风格,实在是爽的不行,一下子就能把人带回到童年天真无邪的欢乐时光。
海盗的戏份不会喧宾夺主,到后期还会与升维的主角们交互,最后还首尾呼应了一下,做的蛮好。
而海绵宝宝他们3D化的水准真的令人叹服,珊迪的毛发甚至纤毫毕现地展现了出来,蟹老板的钢铁侠形象也是非常酷炫。
如同复仇者联盟一般爽快的战斗、流畅的运镜,是在过瘾,没想到在海绵宝宝里还能有如此高质量地动作戏,泪目。
全片各种梗的运用同样精彩,能看出无厘头下的细心编排与逻辑。
最后的一幕实在感动,又是熟悉的船长油画,熟悉的旋律和激昂的演唱,弹幕满屏的黄色字体“海绵宝宝”,真实爷青回啊。
真希望还能有下一部,在我三十的时候再去观看。
——是谁住在深海的大菠萝里?
——海绵宝宝!!
这两天工地上工友们为了一件事吵翻天,《寻龙诀》到底好看吗?
工友甲:这特效做得怪好看啊,就是剧情淡出水了。
工友乙:你对着原著看就明白了。
工友丙:不停想死了的初恋,结果召唤得初恋诈尸了,还有舒淇那一身《古墓丽影》同款、黄渤的80年代风情贵妇波浪头,还有晓庆阿姨那伙富可敌国的国际大坏蛋集团居然使用着全套杀马特造型……难道不做作么?
工友丁:类型片都这样。
……工头:陈坤真帅啊。
基本上谁要是觉得好看不好看,不是根据看没看过《鬼吹灯》小说来划分的,而是由看没看过《九层妖塔》决定的。
个人喜恶本身是个“呵呵哒”的无解问题,然而《寻龙诀》(《聂隐娘》《大圣归来》《火星救援》等请候场)揭开的是我们在评价一部电影时对艺术性与工业化程度的双重标准,有的人堡垒坚实有的人摇摆不定。
近期有部“神”作可以帮我们一窥矛盾者的电影观,它神的地方首先是略完美地兼具了“情怀”与“商业”,其次是你可能根本没注意到它这个月上映过。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海绵宝宝:海绵出水》(The SpongeBob Movie:Sponge Out of water),又称《斯庞奇·鲍勃电影之海陆大出击》。
动画片《海绵宝宝》开始了:有一天奸诈狡猾身高不足3英寸的痞老板(Plankton Sheldon)溜进蟹堡王企图偷走蟹堡王的秘方,机智勇敢的海绵宝宝冲过去抢夺,谁都没想到秘方砰一声消失了。
凶狠的蟹老板认定是坏心眼的痞老板藏起了秘方于是抓住他企图严刑拷打,不料善良的海绵宝宝救下了痞老板。
获救后的痞老板与海绵宝宝结成联盟,穿越时空,最后找出了真正偷走秘方的坏人。
在此过程中痞老板也渐渐感受到了正义与友情的召唤。
剧终。
年龄超过8岁的观众开始翻白眼了,那让我们看看另外一个故事《海陆大出击》。
本片由著名西班牙影星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出演,一出场他便致敬了《加勒比海盗》。
故事要从他从亡灵手中获得了一本神奇的书,任何写在书上的事都能够成真。
他别的都没要,只要了一张纸,纸上记录着一个口诀,知道的人可以拥有一切,而这本不属于他。
当班德拉斯沉浸于自己欣欣向荣的海边生意时,他没注意,一股不同寻常的力量正在从海底浮出。
那是四个背负着使命的勇士,四个各具异能的英雄,四个八块腹肌的壮汉子,他们要向班德拉斯讨回自己失去的宝藏,他们是潜水者联盟!
斯庞奇·鲍勃,棱角分明的男人,拥有33岁坚硬如铁的胸肌,以及3岁的纯真笑容。
他一直守护着部落里的口诀,在一次与他族异形谢尔顿的对战当中,放存口诀的秘瓶诡异消失了。
斯庞奇背负着出离愤怒的主人谴责,将谢尔顿携逃出来。
满腹心计的谢尔顿佯装答应斯庞奇的建议与其一同时空穿越改变历史,其实他只是想借斯庞奇的力获得口诀,但这些原始的欲望在他目睹至真至善的斯庞奇因失守而频遭冷眼,以及自己失去了挚爱的妻子凯伦时发生了变化。
可以说导演在本片中埋下了许多蜜糖,屡屡向经典致敬。
谢尔顿进入斯庞奇梦境里遇到的几个形象模仿了《闪灵》。
斯庞奇与谢尔顿在时空穿越时经历的隧道,模仿了《2001太空漫游》。
斯庞奇与谢尔顿穿越到一个异度空间遇见宇宙观察者,他的造型效仿《火星人玩转地球》。
斯庞奇大义牺牲自己平息众怒时绑上红头带的扮相模仿《兰博》。
这些敬礼动作足以证明导演的自信以及野心,最精彩的部分还是潜水者联盟的四位勇士与海盗班德拉斯的决战场景。
还有壮汉之间纯洁的感情戏,触动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样说吧,《速度与激情7》里该有的《海绵宝宝》也都有啊。
除此之外,看过美国大片儿的观众一看这造型就知道导演是冲着哪部片子去的。
(想说《恐龙战队》的请闭嘴啊!
)没错,就是《复仇者联盟》作为《速度与激情7》(15.2亿美元)+《复仇者联盟2》(15.18亿美元)=《激情者联盟与速度复仇9》的电影,老牛x了。
好故事就跟丰满的女人一样,是一波三折的,同时也是反复无常的。
正义如果在故事结束前十分钟就轻易战胜了邪恶,那只能意味着片尾曲太长了点,尤其班德拉斯这头风情万种的西班牙帅大叔要用得值回片酬啊。
于是,班德拉斯KO了斯庞奇他们——没错!
又到见证奇迹的时候了。
久未露面的谢尔顿化身痞巨人横空出世果断鬼畜了班德拉斯夺到了口诀。
神经不正常的编剧是不会放过邪性人物的反派人格体现的,谢尔顿拿到梦寐以求的口诀后犹豫了,斯庞奇闭上了眼不敢看——但是!
高手过招看的主要是气质,谢尔顿将口诀丢还给众人,以英雄的姿态退场。
当然,一个有野心的导演一定在结尾处安排了诱饵,那就是谢尔顿的再次反攻。
细心的观众能从这周而复始貌似重复乏味的攻击与被虐戏码里体味出什么,是的,隐藏在其中的不是非黑即白简单的是非观,而是导演深耕的一座纯洁的壮汉山。
至此,你觉得这部电影好不好看呢?
你那么聪明,让让导演好不好呢?
严肃之作未必能得到掌声,喜剧片也未必能让人欢喜,尊敬的观众你要什么就去哪里索取,进清真铺子买猪肉纯粹找茬。
《海绵宝宝》即便是钢铁侠附体也取悦不了《复联》的观众,类型片呼唤类型观众。
如果彼此不同道,看看热闹就可以了。
喜欢电视剧版的海绵宝宝,乐观善良可爱友善的SPONGE BOB。这个电影版的看了一半就关了。剧情太狗血无聊不好看。不好看。还是乖乖的看电视剧版吧。尤其是第一季的前几集很好看。有趣有创意。
上岸之后的打斗还真挺好看的。
唯一的亮点就是3D的海绵宝宝。
sb片
大部分时候都是2D,3D的派大星特!别!萌!
哈哈哈,小海绵和小派大星好可爱
上岸之前都挺好的- -上来之后就不像海绵宝宝了
我看睡着了。。。。
3D版的海绵宝宝派大星好可爱!!!
哈哈哈哈哈好浮夸啊!!然而很好笑啊!!
好玩,有趣,又恶搞一把复联
感觉有点乱糟糟的
笑死
我想看海绵宝宝打日常 不是海绵宝宝拯救世界
无聊至极,快进看完都觉得无聊
超出预期太多,虽然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是觉得很蠢萌,但是慢慢地就被戳中了!明明我以前没看过海绵宝宝!感觉这个的奇思妙想比《头脑特工队》多多了好吗!看完以后好想吃蟹黄堡啊!!!就是感觉中文配音发挥得有点过了。
海绵宝宝是块好海绵。
配音版竟没差
Sponge: At least, we are a team. Patrick: No, u are on ur own. haha
剧情太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