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犯罪的背景放置在冰天雪地里,并不鲜见。
有在小城纠缠爱恨的《白日焰火》,雪下矛盾重重的《冰河追凶》,为了爱成为赌徒的《冰之下》,为了恨成为杀手的《猎凶风河谷》。
白雪掩盖着人性的黑色,让一切看起来静寂、冷冽,令人胆寒。
《雪暴》一开场精彩的夺金案就昭示了本片的调性——果决。
将警车推入悬崖的无法无天,放置在荒无人烟的雪原似乎无比贴合。
这帮罪徒不是铤而走险,而是正不压邪。
在狭路上甚至直接朝警察开枪,可见这些凶犯嚣张至极。
寥寥数笔,已经勾勒出一场正与邪,警与匪的仇恨对峙。
滚下山底的车和滚下山底的人,白雪中刺目的腥红,大雪倾覆仍藏不住的罪恶,都为影片定下狠绝的基调,毫不留情。
影片却在狠绝的前调中,逐渐产生难以预测的走向。
忍受了巨大仇恨的王警官,心怀鬼胎熟悉地形的郭三,被夹子夹伤的劫匪老二,被迫在雪暴来临前结成同盟求生。
人物之间彼此芥蒂,却又在此刻彼此依存,互相筹划算计,又互相假意逢迎,都让大自然成为一个天然的牢笼。
三个身份迥异的人,面对灾害天气都显得束手无策,如同困兽,只有彼此求生。
在人物进入小屋之后,这个所谓的避难所又成为了人物的斗兽场。
运筹帷幄的劫匪老大,莽撞无谋的劫匪老三,对恶人有恩的医生孙妍,也都加入到这个小屋的环境中,彼此的交锋更加激烈。
藏在床下的郭三、被注射了麻醉的老三都如同随时引爆的定时炸弹,只待在合适的时机推动情节发展。
影片的人物关系非常耐人寻味——老三穿着警服,老二却开了两枪。
他是不是想独吞金条,成为悬在劫匪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老三在车里赌气地问老大,是不是早就想杀了自己。
如同一句谶语,他的命果然由老大终结。
看花样游泳的聋子和狡猾的值班员郭三,也在穿引剧情的过程中,表现了不俗的性格特点。
劫匪兄弟俩在车里彼此抱怨,父母是被对方气死的,不需多言,已将这对亡命兄弟走到不归路的前情勾画出三分样貌。
案发的雪山,夏天是沼泽,冬天是雪原。
雪山金案仿佛毁掉所有人的生活,有人的告白始终说不出口,有人的电台终究没法修复。
从此王警官陷在了那一刻,那无法抱起昔日战友冻僵尸体的一刻。
记忆就像沼泽,案子一天不破,他便一天无法逃生。
孙医生本不想当面拒绝韩警官,怕伤他面子。
结果之后就发生了命案,无法不内疚,不自责,也在愧疚的泥淖中,不知怎么开启新的生活。
冷锋突至的夜晚,所有人都被困在小屋,有人抽掉了最后一根人性绳索,有人迷失在不见底的欲望沼泽。
劫匪和警察仿佛拥有了共同点,都在将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推进坟墓。
故事里所有的人都在挣扎、搏斗,彼此试探,彼此憎恶。
而冰天雪地仿佛一个法外之地,没有规矩律法,只有人性之恶的博弈。
而那些沾了鲜血的金条如同一个笑话,笑世间为钱殒身的鹿,为爱舍命的鸟。
所有人身后,正是一场为照亮人心轰隆而至的雪暴。
挺期待的一部戏,看完后觉得并没有失望!
本片调性独特,视觉美学的构建是今年看到过的国产电影里最好的。
导演的审美表达也很个性,很成熟,把雪原和粗旷,沉重和决绝,压抑和暴力,展现的独一无二。
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单薄,逻辑也没有问题,隔绝空间建立的很自然,比八恶人那种自然还自然的自然。
本片演员阵容更是豪华,张震,廖凡都演的撕裂并深刻,罪有应得却又情有可原。
倪妮,美就够了!
然而,票房不理想的原因大概是有些过于晦涩的调子和有些生硬的叙事,有点不像其他商业电影那样的套路和节奏,但我觉得这恰恰是这部戏出众的地方。
故事该有不一样的表达,商业电影也该有不一样的个性才是对的!
来源:https://m.weibo.cn/1214098484/4448774866521240
1,中国的江湖武林,在小说中以公门为主,在现实中是镖门生意的侧写。
小说中江湖的落幕源自于民众对于公门的失信,开始将希望寄托于民间暴力团体。
侠客从捕快转变为游侠。
现实中武林的衰败是因为铁路,铁路通了镖门的生意就没了,没了营生也就没了体面。
现在的警匪片里出现的“截镖”戏码,要么匪徒布局惊喜,要么警察破案神勇,但很少有对于押运人员的描写了,这也算是一种江湖落幕的体现吧。
唯独一个印象深刻的角色是《放逐》里任贤齐的角色,他本能选择成为一个侠客,但是他选择留下来吹口琴。
黄秋生对他说的那一句“江湖再见”成了讽刺,因为他已经离开了江湖。
2,张震的气质,与北方格格不入。
3,巧合太多,剧作太想当然了,很多可以深刻的东西都在表层漂浮着。
节奏也拖沓,导致后半段没怎么看进去。
如果去掉倪妮的角色我觉得这个剧本更成熟。
当戛纳评委棋逢柏林影帝,又有黄觉、刘桦、倪妮、李光洁等一众实力派卡司作衬,这会是什么样的影片?
康浩和同事巡山 雪暴,震哥最新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也是近十年来唯一一部。
终于可以见到他作为“普通人”的日常,身为粉丝,把该片视为距离震哥最近的作品。
康浩迟到孙妍的生日宴
餐桌上偷瞄孙妍
同事发现了康浩因和晓松准备重了没好意思拿出来的生日礼物
孙妍收到康浩的礼物十分开心 开篇康浩参加孙妍生日宴的桥段一上来就把我美上了天,原来“生活中”的震是这个样子!!!
他帅而不自知,朴实中带着桀骜,粗糙中夹杂稚气,中年男人的顽劣比月老的红线还有吸引力,我是掩面傻笑着看完这短短的一场戏!!!
别问我至不至于,震哥使我中二!!!
康浩与大毛对峙
大毛发现老三私拿金条后的暴力制裁
晓松发现大毛几人的异常后准备对战 影评看了一些,多数我不认可,这是一部反映现实的警匪片,枪战戏十分真实,每一声枪响回荡在皑皑的长白山间,我都能想象出中弹后的血肉模糊。
一些观众认为枪战火拼程度不够,想必是自动带入了港匪片,这是完全没有搞清楚该片的定位。
想起前几年武警战士抓捕法英子的视频,双方火拼也是一枪一枪的打,那种砰砰连成片的不是警匪片,是战争片,只有余又利亚的纪实才有可能看到!
本片虽是新晋导演执导,但风格明显,氛围紧张,代入感强,质感扎实,将近两小时的片子一点不觉得冗长。
我认为悍匪大毛是全片最容易出彩的角色,这是剧本赋予的,当然廖凡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好人总是容易被误解成“脸谱”化,实则好人才最难诠释,震哥没有平铺直叙,他把康浩代入成一个沾有匪气的警察,逻辑清晰,也有火爆脾气,作业干练,智勇兼备,这个好人饱满又立体。
康浩祭奠完晓松,缓缓朝着孙妍走来
康浩走近孙妍
孙妍告诉康浩她要去北京了 当片尾震穿着厚重的警服憨憨地向孙妍走来,我恍惚以为他就是那个朴素的森林警察。
(此片在我心中7分,那些打1星的实在有失公允,所以五星对冲,见谅。
)
【1】《雪暴》是今年五一唯一一档警匪电影,与以往着眼繁华都市的警匪片不同,这一次,导演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极北、极寒、相对落后的边陲小镇。
全片以穷凶极恶的三人悍匪团(分别由廖凡、黄觉、张奕聪饰演)打劫金车为线索,展开剧情,他们计划周密、手法老道,借助大雪掩盖犯罪痕迹、窝藏金条,等待合适的时机转移。
当地警察王康浩(张震饰)和他的同伴韩晓松(李光洁饰),在雪道上遇到了逃窜途中的悍匪团,两方交火,韩晓松中枪死了,王康浩受了重伤,侥幸捡回一条命。
晓松的死,给康浩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一直在暗地里搜集“劫金案”的线索,想早日把劫匪缉拿归案,好还兄弟一个公道。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戏剧就是表现分裂、冲突、和解的一个流动过程”,“动作也罢,性格也罢,要成功地表现出来,必须经历一条无法避免的途径:纠纷和冲突”。
戏剧,是冲突的艺术,电影亦如此。
这部电影的故事和场景都很简单,复杂和精彩的是故事设定里隐含的几组“对立”:1)代表正义的警察与象征邪恶的劫匪之间的立场(身份)对立;2)目标诉求的对立,警察要破案抓人,劫匪想拿了金条尽快跑路;3)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对立,在极冷、极寒之地,当灾难级的暴雪降临时,身在户外的人很难自保;情感的对立,“舍”与“得”的对立,王康浩和韩晓松都爱上了医生孙妍,晓松在知道孙妍倾心的人是康浩时,选择了放弃,而康浩在晓松牺牲后,却无法正视自己对孙妍的感情,他没办法忘记一切,心无挂碍地跟孙妍在一起。
正是这些对立冲突,塑造了人物形象,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2】再谈谈演技和剧情。
这部也算是典型的“男人戏”,几大实力派同台飙戏。
李光洁的出现时间虽然很短,但是他把人物给立住了。
廖凡不愧是得奖无数的实力派演员,他把劫匪头子的凶残、狠辣和对亲弟弟的爱恨交织演绎得深入人心。
他跟王警官谈判时,说“大雪一过,没人会记得这一切”时的自信与算计,他掐死弟弟那一刻的狠心与不忍,以及影片最后,他说“本来都可以活下来”时的懊悔与颓然,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立体的劫匪形象。
虽然,这个悍匪并没有故事设定中应有的“高智商”,原本他有着足够多赢的筹码,却总在不该掉链子的时候掉链子,不该手软的时候手软,到最后人财两空,命也没了,如果他再狠一点,是有可能一个人带着金子全身而退的。
但,廖凡用他精湛的演技弥补了剧本逻辑上的不足,尽他所能奉献出了一场精彩表演。
黄觉演的悍匪团老二,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他自私,贪婪,狡猾。
为了独吞金条,在误伤同伙之后又补了一枪,见到老大以后,不断地撒谎诓骗,企图蒙混过关,掩盖他想要独吞的事实。
命都快没了,还不忘带着金条开车逃跑。
最终难逃因财而死的命运。
美国作家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在《冲突与悬念·小说创作的要素》一书里,在谈及什么才算是好故事时,曾提到,“情感方面令人满意的小说必须以死亡为赌注”,而“死亡可分为三种:肉体的死亡,职场的死亡和心理的死亡”,“你的小说中必须呈现其中一种以上的死亡”。
张震饰演的角色,同时经历着好几种“死亡”的交织。
韩晓松的死对王警官(张震饰)来说,是巨大的打击,晓松不仅是他的朋友、兄弟、战友,还是个可敬的、大方的情敌。
可他眼睁睁地看着晓松连中劫匪数枪,死在雪地里,冻在雪地上,想把他抱起来都抱不了。
同时,劫金案一日不破,他一日无法坦然面对死去的兄弟和“警察”这个身份背后的责任。
情感上,他也因晓松的死,过不了内心的坎,没办法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跟孙妍在一起。
编剧想赋予王警官这个人物复杂的情感和心路历程,但剧情的整体架构和逻辑却不够严谨,没有用恰到好处的支线情节,展现王警官内心的挣扎、变化和成长,没有给张震足够的表演空间。
这点实在可惜。
另外,倪妮饰演的孙医生差强人意。
总觉得她跟几个实力派男演员不是一个次元的,有点出戏。
而且,编剧把孙医生这个角色塑造的有点蠢,要不是有主角光环,她在电影里可能都“死”好几次了。
【3】除了廖凡和黄觉奉献的精彩演技之外,本片的“画面呈现”亦有可圈可点之处。
当我们把电影粗放切割,不难发现,电影总共只有两大场景:雪景,可拆分为劫金、对峙、枪战、搏斗、谈判等;度假村内景,可拆分为寻人、治疗、枪战、搏斗等。
导演,用大面积的雪景、枪战、躲与藏的镜头,呈现了一场生死关头、幽闭环境下的人性挣扎与极致寒冷、暴雪连天下的“暴力美学”。
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匪徒的凶残与长白山的寒冷。
劫匪头子说,大雪过后,没人会记得这一切。
那么,如果你是电影里的主角,生死关头,金子、女人和命,你会选什么?
其实,不论你的答案是什么,你选的始终是同一样的东西——你的信仰。
不论是电影,还是生活,不论我们是主角还是配角,不论我们做了怎样的决定,我们所选择的,都是基于信仰。
最后,感谢那些在极端条件下秉承信仰、坚守在特殊岗位上的森林警察和边防战士们,谢谢你们。
我问张震,好像你从来没有在电影里表演过愤怒,是吗?
张震想了好久,最后放弃式的笑笑:“啊,突然被这么一问,真的想不起来了,好像是没有过吧,生活里也不怎么需要愤怒。
”采访的时候他主动打招呼说早上好,整个人温和又郑重,声音和肢体语言都不像其它演员那么大开大合,但是仔细观察,又永远是紧致的。
这份紧致来自于他的认真、不懈怠的刻苦,还有对演员这份职业的专注。
两年前因为《绣春刀2:修罗战场》采访张震,快结束的时候我跟他说:“虽然14岁就成名,一直都跟最好的导演合作,拍了非常多最好的电影,但我一直觉得属于你个人最好的那部还没有出现。
期待能够尽早看到。
”4月9日,张震的经纪公司泽东电影公布了张震未来的“沙·宸·暴”三部电影,合作新人导演、第一次出演电视剧、在好莱坞巨制中拥有一席之地,张震有了更多作品计划,然而却收获了粉丝的不同声音。
这次我们不谈他和无数大导演合作的华语电影圈几乎无人能及的炫目履历,也不谈为每部电影习得的新技能,来聊聊银幕之外的和未来的张震。
银幕之上:就算没有光,也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张震有一张天生的“银幕脸”,棱角分明、不露声色,那是一种带着危机的控制力和气场。
内敛气质、紧致肢体,使得他被无数导演青睐,甚至有人说张震演戏凭借的是眼神和骨骼力度,一言不发都可以构成重要角色。
我问张震他理解的银幕脸是什么样子的,他说一开始接触表演的时候有个老师跟他说:“站在舞台上面就算没有光,你也要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银幕脸应该是天生的表演气质和存在感,有一些好演员就算主要的戏不在他身上也能出彩,可能天生就会具备某种条件。
”没有第二个演员有张震这样的好机缘,他经历了最好的导演,在不同电影中帮他塑造了最好的形象。
侯孝贤导演说:“大牌的导演都喜欢他,就是因为质地很好,非常质朴。
”这些合作让他不知不觉养成了专业演员的职业修养准则:挑剔剧本,积极跟导演沟通,信任工作人员,演完戏让自己尽快走出角色。
在以前的采访中张震说:“我觉得我像粘土,别人要把我捏成什么样,就可以是什么样”。
杨德昌对他极其严厉,在现场非常凶,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允许演员修改,甚至对着14岁的张震说走我们出去单挑;王家卫要求他即兴表演,让他演出一首歌的感受;李安拉着他提前几个月训练,侯孝贤丢一堆古文资料给他看。
每个大导演都有自己的脾气和风格,而张震总是能应对自如,凭借的就是这种天生具备的条件。
张震的演技和个人气质成长是附加在港台文化之上的,寄托着导演对当时生活生命情感的感悟,对应时代文化的关键词,他的面孔、形象,本身就是一个层次的读解。
至于这个角度帅不帅,这个造型是不是足够时髦,张震不在意,导演们也不在意。
《雪暴》路演的时候,倪妮说张震是一个不刻意讨好观众的演员。
张震有点疑惑,说自己好像从来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讨好观众,他更擅长的,是在作品中领着观众慢慢走。
未来之中:演员不就是要不停尝试吗?
《雪暴》:新人导演是不是新伯乐这几年张震一直积极与新人导演合作,不管是《绣春刀》系列的路阳导演,还是《雪暴》的崔斯韦导演,只要剧本他喜欢,就接。
导演崔斯韦是电影《疯狂的赛车》《无人区》《一出好戏》的编剧,这是他的第一部导演作品。
张震看重了整个的故事架构和王康浩这个人物,剧本来回讨论了两年多,不断调整。
第一次拿着《绣春刀》的剧本见张震之前,路阳导演心里忐忑:“对我们这样的团队来说,他是天上的。
”张震看了路阳现场画的几场重头戏的分镜,就答应了。
和崔斯韦导演合作,张震一直鼓励他:“导演你可以的。
”他一直都想去极端的环境去体验,极热、极冷、极湿、极干,都想试试看,南北极的旅行计划了好几年。
这也是选择出演《雪暴》的原因之一。
电影在海拔2800米、零下40度的长白山实景拍摄,10月到次年5月是长白山的封山期,因为太过危险,除了剧组外游客都禁止登山。
由于现场落雪过厚,每天工作人员都要找履带压雪机把拍摄场地的路面压实,经常遇到摄影机器因低温无法工作而重新拍摄的情况。
张震穿着4层保暖裤贴着8个暖宝宝。
“现场特别冷,打斗跑起来又很热,但是衣服没法脱掉,每天都在感受冰火两重天。
”有场戏是张震在雪里不停刨雪,他的双手马上被冻到没知觉,之后好多天还留有麻麻的迟钝感。
“这样的环境对表演是有利的,不用想象就有感受。
”张震轻描淡写的说。
新人导演们给了张震更多的可能性,他也帮助他们创作更好的作品。
《三生三世宸汐缘》:出演电视剧,只是时机刚刚好 在那条张震确认要主演《三生三世宸汐缘》的微博下面,最赞的回复是“张震如果你被绑架了你就眨眨眼。
”第一次演电视剧就是这样的仙侠题材超级IP,粉丝们都大跌眼镜,也有人猜测是不是因为之前的作品都是艺术电影片酬不够高张震缺钱了。
2001年F4凭借《流星花园》人气爆棚的时候,张震已经拍了王家卫执导的《春光乍洩》和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在偶像文化盛行的台湾,张震放弃走商业明星的路线,被电影大银幕的光环保护着。
15岁就提名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好的导演们为他保驾护航,张震对电影始终有着敬畏,而《宸汐缘》总好像是他演员生涯中的“岔路”。
张震自己反倒没有任何包袱。
他一直想尝试喜剧或者爱情片,上一部喜剧作品《天下无双》已经隔了很久很久,电视剧剧本也挑来挑去,遇不到合适的。
《三生三世宸汐缘》对他来说就是“刚刚好时机对了”。
比电影剧组更长的拍摄时间和不同的表演方法都给了他新鲜感。
他也尽力把人物调整得更有血有肉一点,有真实的情感,有清晰的人物脉络。
华丽的作者电影履历为曾经的张震自动隔绝了纯爱的日常的剧本,在某种程度上也局限了他的可能性,好像越演越是同一种气场。
或许失望或许负面,但是演员张震的工作,不就是尝试吗?
《沙丘》:小说太长了,我还没有看完“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喝甜茶?
”月初,张震在微博发了一条他在喝茶的照片并这样配文,宣布正式加盟好莱坞科幻史诗《沙丘》。
小说版《沙丘》完成于1965年,弗兰克·赫伯特凭借其获得了星云奖和雨果奖。
小说以荒漠的阿拉斯基星为背景,是一部庞大的科幻史诗。
然而《沙丘》的改编难度也非常大,影视化一直不太顺利。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著名导演亚力桑德罗·佐杜罗夫斯基就曾经尝试拍摄《沙丘》,由于时长很难被观众接受,制作经费巨大,计划最终搁浅,佐杜罗夫斯基在纪录片中也充满痛苦的抱怨。
1984年大卫·林奇导演把这部小说搬上了大银幕,但是票房和评论都不甚理想。
纵然有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执导,《沙丘》的拍摄也是巨大的挑战。
张震与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上结识,两人同为评委。
张震很喜欢他的作品《降临》和《银翼杀手2049》,就问到了《降临》中的飞行物降临在水面的一场戏的拍摄,维伦纽瓦导演认真的做了解答,让张震觉得这是个很有想法也有能力的导演。
“是一部宫廷科幻小说,但是太长了我还没有看完哈哈”,提到喜欢的导演和科幻小说,张震明显兴奋了起来,他说合作最重要的就是信任,确实有改编难度,但是他相信维伦纽瓦。
光环之外:老派、低调,最重要的是得尊重职业05年,综艺节目康熙来了有一期是宣传电影《爱神》,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28岁的张震剃着光头手插口袋,毫不避讳的大谈和巩俐的激情戏还有自己的感情经历,又大胆又撩人,连小s都有点脸红。
但是某个时间点之后,张震与女演员与综艺的距离突然都变得非常远。
他一本正经的说我不喜欢跟同一个女演员合作太多次,不然没有神秘感观众会腻。
宣传影片的合照里表情和姿势总是过于严肃,和电影里的爱恋形成强烈反差。
《聂隐娘》里他抱胡姬,手肘以上都不碰胡姬的身体。
杨幂在发布会说终于等到了跟震哥合作的机会特别开心,张震则是淡淡的感慨拍戏繁忙私下交流时间真的不多。
张震解释那个时间点是“开始对演戏重视,对演员这个职业尊重”。
从小在爸爸剧组长大的张震最早排斥电影行业,抱怨自己的爸爸为什么跟别人家的爸爸不一样,经常一两个月不在家。
到14岁参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九个月时间被导演杨德昌填鸭式的教怎么演戏,只有一两场戏感受到自己在表演。
之后他在杨德昌的电影公司打工,考入台北复兴高职念美术科,成绩平平。
那时候的他没把工作太当回事儿,想要在剧组跟大家混得熟一点,玩得开心一点,关系好一点,好像这样才有安全感。
也从来没考虑过要把演戏当成自己的事业,体会不到乐趣,找不到方向,也没有期待。
不止一次张震提到过,自己真正对演戏这件事开窍,是在跟巩俐合作《爱神》的时候。
他从巩俐的身上看到了一个演员应该具有的实力和真诚,知道怎样全身心的投入角色,知道机位打向身体的哪个部分,该给出怎样最恰当的回应。
当时张震就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意识到了表演的境界,决心也要成为一名这样的演员。
这份重视让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调整自己的状态上面,创造更多的可能性给导演看,不被电影之外的事情打扰。
两年前《绣春刀2》的时候我采访张震,引用侯孝贤导演开玩笑的话说他是老派艺人,他哈哈大笑说:“可能接触电影的时间也比较久了,多多少少在这个行业里面打拼的时间也长,会有一些。
尤其一开始接触的都是长辈,所以思想上面很多时候都比较老派一点。
私底下可能也还行。
我觉得老派给我的最重要的第一印象是他们对拍电影这件事情都挺认真的。
”这种认真的老派到现在也没怎么变。
演了三十多年戏,他还是不太会挡问题,语气慢悠悠的,每个问题都一丝不苟的回答,但就是让记者抓狂,没什么可以作为标题的“爆炸点”。
问到拍摄《雪暴》在东北冻得不计形象李光洁开玩笑管他叫雪村老师,张震认真的回答:“可是我觉得雪村老师也很好,有很好的作品,我很尊重他”,我在心里乐了半天,告诉他现在已经没有艺人这么回答问题了。
张震自己也笑,然后补充:“可我就是这么觉得。
”估计侯孝贤导演听到,又要“骂”他,“像个老头。
”生活之内:离娱乐圈退一步,再退一步作为明星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震想了好久,然后说,是光环和人设吧。
小s早早就说张震根本不适合在生活中出现,没法想象他怎样从艺术电影中走出来做生活琐事。
明星张震戴着光环,生活之内的张震就把自己藏起来,离娱乐圈退一步,再退一步。
私底下他喜欢宽松的衣服,买最多的单品是T恤,“要有那种精心打扮又看起来不经意表露出来的帅气。
”他喜欢玩,喜欢亲近大自然,运动、睡觉、打电动。
电影节上他认真询问媒体哪些参展影片最好看,米兰时装周他懊恼的“抱怨”时间太紧没有预约到参观《最后的晚餐》。
问他还看不看伊坂幸太郎的推理小说,他笑笑说:“还在看,但是伊坂出书的速度太快了我看不过来。
”他还是喜欢文艺片,跟我聊《迦百农》里面他喜欢的镜头,描述得细致生动。
时值《复联4》上映,我问他对漫威电影的看法,他想了想说不排斥也不期待吧,这好像更像是一种电影风潮,自己似乎已经过了追随的年龄。
他也担心没有时间再去闯闯,担心安于现状人会变得迟缓。
镜头前要求他要有绝对的自信,可是也让他经常有信心全无的时刻,气自己的慢热,也后悔自己有时候太固执。
演了三十年电影,身边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留在身边的越来越少,也不太能够交到朋友,这让张震觉得有点伤感。
他就增加跟家人的相处时间,也耐心跟自己相处。
我问他这些年接戏频率这么低,是不是错过了很多好剧本,他点头:“要说错过的话,那太多太多了,要协调自己和导演的时间,要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机缘太重要了。
但是没办法,拍戏就是这样,不能总想着错过的事。
”未来怎么样?
张震说:“试试看吧,我有好奇心。
”本文首发于新京报,系作者本人
再烂的电影也有可取之处,如果说这部电影唯一喜欢的一个场景,就是在康浩救下小姑娘后,和孙医生一起吃饭,在吃饭的时候打了3个混混,乃至后面喷头下的吻戏,都是可以琢磨的。
这里因为晓松的死去,康浩一直过的很压抑,即使救下了小女孩制服了罪犯,依旧掩盖不了内心的压抑。
所以,康浩打3个混混的戏份很精彩,一拳一脚都是内心的爆发。
包括后面和孙医生道别前的浴室吻戏,也有爆发点,你会感觉人是活的。
当然,本片廖凡的演技和森林雪山的取景这些元素也都是绝无仅有的。
说完了本片的优点,那么来说一说本片的缺点。
首先,这究竟是一部什么电影?
票房低强行挽尊,说这是一部文艺片,但是这部电影的剧情关于人性,社会这方面的探讨基本是0。
关于犯罪团伙之间的互相猜疑然后内部货品这种应该不算探讨……包括廖凡亲手杀死自己的弟弟这个也没什么好探讨的。
狠心,解脱,反正这个没有探讨的价值……如果说这是一部商业片。
那只能对不起了,票房证明了你不卖座。
简单的剧情,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打斗,注定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
全片没有大的惊喜,甚至玩的小伎俩都很常见。
开向康浩的枪,打的却是换了衣服的二毛(坏人同党)。
康浩抬起床让郭三和老大火拼。
这些都让人心里没有波澜……因为已经看烂了……说一个观影细节——播放在休息站里,康浩和孙医生逃过一场火拼后,在走廊里说着一起逃跑然后康浩拒绝了,说他是警察要抓住罪犯报仇什么的时候,影院突然都开始了讨论……很明显,这个剧情就很把观众当作白痴。
即使当我们真的遇见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比主角还要傻,但是观影会有一种上帝视角,导演编剧必须比上帝视角的聪明人更加聪明,这样才能拍出吸引人的剧情。
关于在休息站的戏份就更差劲了……要说经典,肯定不及《和平饭店》,说到戏谑夸张肯定不及《厨子戏子痞子》,如果说紧张刺激……嗯,不好意思,全程无感。
动用雪山这样的环境和刺激的音乐效果都无法感受到心跳声……不写了。
电影结束地铁到家了。
这部电影不值得我写了……(最后声明一句,感谢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警察,感谢他们守护着我们,但是,如果不能拍出好电影,就好好做记录片,可以吗?
过度的消费情怀,只会让这种情怀慢慢变味。
)
怎么说呢。
其实是冲着张震来看这部电影的,但被廖凡震撼到了,又是一个眼神帝!
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这剧情…嗯…好平淡,好萧条…😥。
本来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本该拍出很好的片子的,结果很多地方感觉还能更好的,却也只是点到为止了。
只能说浪费了三个好演员,给的星是给张震、廖凡、黄觉的,演技是没得说,在雪地里摸爬打滚的。
最后,女主角…不是说倪妮演的不好,只是不知道作用在哪里。
看还是值得一看的。
1.没法洗,这真的没法洗,6.3就6.3,不然还能怎样??
出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豆瓣找导演,宁浩的御用编剧,导演还是第一次,我骂都没法骂[Smile]所以他处女作是怎么请到张震跟廖凡的?
2.这个故事告诉我,导演永远比演员重要。
你可以冲着外国演员外国导演中国导演去看电影,但冲着中国演员看电影一定一定要三思。
冲着外国导演演员去看的小飞象,神奇动物,绿皮书,他们已不再变老全都符合预期,冲着中国导演去的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也基本符合预期,但冲着中国演员去的电影,无问西东,反贪风暴,雪暴,就陷入了一个被动喂屎的怪圈,无一例外!!
我坐在那儿我就开始想,我是啥时候喜欢张震的?
是爱神之手,是绣春刀,是小裁缝跟沈炼,那问题来了,带给我爱神之手跟绣春刀的人,难道不是王家卫跟路阳吗?
我不是怪张震,我只是说好演员一定程度上也带不动烂导演,像雪暴,三打白骨精,一堆好演员也不行,像无问西东。
我是失望,但我不是对张震失望。
他身处中国市场,他会被取舍,会被挤压,只要他还处在中国市场一天,只要中国市场一天没有变好,这个问题都会存在。
而且,连张震都这样了,那剩下的还有什么?
像张震,像林峯,我会很希望他被看到,他有更多的选择权,对张震的希冀就是国外的导演能看到他,所以他可以接沙丘,对林峯的希冀就是国内的导演能看到他,然而今天我开始绝望,被谁看到,看到了之后会拍什么,我现在不敢想了。
3.张震这种演员都尚且决定不了电影,那为什么范冰冰可以[Smile][Smile]只要你是资本,你做什么都是对的,ojbk!
4.节奏很奇怪,真的很奇怪,全篇充满着一种东北雪景的装逼感,但可能导演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
还有倪妮的角色,我真的不知道有什么用。
我不是不接受爱情,而是你得拍好啊,你拍个蝴蝶君我能舔一个月你知道吗?!
半个小时之后一个亲吻镜头其实没什么,但我的感觉不是他们真的爱的无法抑制,而是 哦,他们在一起了 的感觉,那不是爱情,那是交代剧情。
爱情没交代好的时候,后面就不要拿爱情做文章了。
我当时心里默默跟自己打赌,千万不要有用女人要挟的戏码,结果,他有!
这就让人很没劲儿了...倪妮作为一个医生,受了情伤之后连自己病人的状况都不清楚,带着个人情绪去抢救病人,病人去世了即使无力回天遗体也是要尊重的吧?
一个女孩子走进人家的屋子谢谢也不说直接进来借电话,借完还躺人床上有没有一点安全意识?
对着反派能举起来枪人家一来拿你就松手那你举个什么劲儿啊?
5.我不针对演员,我之前认为演员演烂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挑片眼光不好。
但现在不了,挑不了好剧本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剧本的水平真的只到这儿了。
我觉得张震应该是有很多选择权的,会有很多文艺片找到他,这里面总有几部看的过眼的。
但他亲口说,文艺电影很难做。
然后,他挑了雪暴,我不想说他不会挑片,他是张震,他知道电影应该是怎么样的。
这时候反过来一想,如果到张震手里的剧本最高水平就是雪暴的话,那现在的现状是有多么不堪设想。
中国电影不能只指着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娄烨,他们真的会累死的!!!
6.我只觉得,演员的付出要被好好对待,漫天大雪拍戏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当演员是张震,是廖凡的时候,他们是绝对百分百投入的,这种付出,导演要对得住。
影片最后说,每个人都不应该死。
对啊,你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演这部片子。
7.我看到张震的侧脸,看到他眼里的亮光,还有一点点泪水,就觉得,一定要有一个导演对得起这张脸,比如王家卫。
当时啊,他可是那个熨旗袍熨到褪色,擎着把绣春刀就能薅走我的心的男人[Heart][Heart]
在一座极北的边陲小镇,一伙穷凶极恶、作案手法老道的悍匪为抢夺黄金,打劫运金车,并借助大雪掩盖了所有犯罪痕迹。
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雪恨,警察王康浩暗地里搜集证据,熟悉地形,终于在一场灾难级的暴雪降临时,与谋财害命的悍匪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正面对决。
其实这部电影故事既简单也复杂,简单的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东北的极寒小镇,一个警察和一群黄金劫匪之间的喋血对决。
而复杂也复杂到,在短短24小时的故事时长内,多达6个角色之间的正邪互换、勾心斗角和惊心反转……
三星给倪妮,敢撞妇联4的档期是真猛。结果票房扑街沉闷纸老虎可以缩减到90分钟差不多,太长又不好看就一警匪风景片。反派作死在作死,正派伟光正形象不怕死就要报仇啥对象都不好使。倪妮这都不能满足张震,只好来部宸汐缘。廖凡的老大一点也不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空有霸气做事一点也不利索怎么当老大。七八个人没啥戏就单单雪景美还过得去,其他都不行导演还是个编剧出身好好学学别人的警匪片怎么拍好吧。还要拍排雷英雄行不行??最后倪妮美美哒!!!
除了让人物在雪地里拗造型其他也没可取之处了,剧本平庸到可怕,新人导演看来是一点也没想在文本上有什么突破,一个发生在东北的故事却没见主创有半点东北气息,尤其张震和倪妮就像是被骗来演文艺片一样水土不服。
一开始遇上劫匪和雪地追踪那部分好看,人物角色也塑造出来,但是就是缺点爆炸点
廖凡两次重复导演深刻思想的台词让我恍惚有一种逃脱不了中学语文课代表的恐惧。这当然不是什么烂电影,但整个范式也就是当年语文老师经常表扬朗诵的那种佳作赏析,事后证明它注定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
神尊失去神力后,对付歹徒只能拼上性命。唯一不变的是对群众,对爱人一如做神时候的爱护,和女友之间也是豁出命去的互相保护。看了天上人间谈恋爱的两只,再看2018年的现代两只谈现代恋爱,全程有种,这次可以好好表达感情了的意思呢。哦,其实一众反派真好。戏都很足。除了电视剧中毒后遗症,其实电影本身拍的挺好,挺扎实。
硬片
看到英国电视台在播就看看 明星阵容演绎做作无聊的剧情 自以为很有风格 实际上空洞拖沓 毫无节奏把控
失望,而且完全不是演员的锅,把这样一个故事拍的如此混乱…好多没必要的细枝末节,要是科恩兄弟拍就好了。
节奏充满问题,好像是印第安人拍的大东北。想起去年的《猎凶风河谷》,同样的白雪皑皑,一宗案件,没有了主心高潮,就是枪战、逃跑、疗伤、抢金、藏金…感觉在森林里玩了一个过家家。
感觉就是吃鸡的雪地模式,没有想到大喷子这么好用。倪妮是什么神仙颜值!!
虎头蛇尾了,前半部分很好
有的演员出道即巅峰,有的电影预告片即高潮。
拿新浪潮該不會是因為開頭唱了阿里郎吧(扶額)開場搶金戲碼覺得還可以,但感情線一上來就開始崩,也只有演技和雪景能看了。女主真的全程開掛一樣的存在,隔壁槍響一點驚訝的神色都不見(比廖凡還狠真服氣)無論演技和人設都是最大敗筆。廖凡真·孤獨求敗, 整部戲就他一個角色塑造得最有看頭,包括人物轉折和演技。另外大東北背景全員一股京味普通話本身就已經讓人出戲,剪輯罪加一等,感情線和盜賊線的平行剪輯嚴重打亂電影本身的節奏,沒進到高潮就被打斷,完全感受不到驚心動魄只想趕緊結束,太可惜了這個背景和演員陣容。
大东北真是太好的故事发生地:林海、雪原、深山里的独行客、后工业化时代、后威权主义……感觉电影砍掉些枝蔓会更好看
作为处女作来讲十分惊艳,美国西部大片的质感嫁接到东北的林海雪原,一部冰天雪地里角逐厮杀的好戏。悍警张震单挑三大悍匪,反派角色性格鲜明,张奕聪乖戾,黄觉狡诈,廖凡凶狠,男性角色演技炸裂。场面调度流畅,小木屋的枪战高潮段落设计得很棒,在如此恶劣的环境拍出这部作品十分难得,肯定要鼓励。
磨磨唧唧且毫无必要的感情戏笑死个人,而且让人觉得整个故事其实是基于这个恋爱核心来设计的,就更一言难尽了
当然有不少问题啊,甚至在没有表意需求的地方跳轴这种低级bug就有两处。但对于当代国产片的宽容来说,就像黄小邪讲的,能提出意见就是好事,有的电影看完,你只想把那两小时从脑子里挖出来。
在凛冬将至的深山老林中,一桩青年湖金矿的命案,将医生、警察、劫匪和管理员的生活全盘打乱,命悬一线之际,那些虚与委蛇的新仇旧恨如同雪崩一般,故而从石油浇头到索尔餐厅的乱斗,从黑瞎子弯的捕兽夹到苇丛的枪战,当然还有五男一女在避难所的华彩段落,雷明顿与重拳的暴虐似乎没了差别,你很难判断哪片雪花是无辜的。在崔斯韦这里,剧作野心成了视听语言的最大障碍,倒也是另一种“负重前行”。除了京片配音、莫名升华的结尾与别扭的感情戏外,急需输血的二毛在注射完兽用麻醉剂后,还能冷不丁跳下床给你一枪,也是令人匪夷所思。宗教咏叹的抒情意味也旁及到台词,“你是一只孤魂野鬼”(张震)“听听外面的风声,就像人死前的哀嚎”(廖凡)还不如黄觉那几句“傻逼”来得正宗。不过,继《黄海》之后,好久没有过如此密集的生理不适感了……
如此热血的题材,硬是拍得沉闷无聊
致敬有些尴尬,场面上太多借鉴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