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这片子,主题似乎是在传达大家要保持初心,坚信信任这一美德,并传递给别人,大家一起拥抱美好未来,但看完之后总感觉哪里怪怪的……想一想,影片从头到尾说的好像全是恶……最突出的就是塑料姐妹花的两次半背叛,为什么说是两次半呢?
第一次背叛球碎了……第二次背叛龙死了……第三次拿到所有碎片之后,看到有逃生通道,想到的是拿着碎片逃走。
但跑了两步,坏妹妹不得不接受现实——龙死了,碎片的光也越来越弱了,她又能逃去哪里呢?
所以最后才逃跑未遂,试着把碎片拼起来……从编剧的角度出发,要凸显信任这一主题,当然是写背叛来对比,然后用信任绝地翻盘。
但编剧忽略了一点,信任表面看是美德,但实际上是一种关系,需要起码两个以上的人互动才能达成。
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从陌生-防备、结识-戒备、熟悉-不设防、亲密-信任,这样一步一步过来的。
这里可能有人要抬扛了,一见钟情还有喝顿酒成挚友的也不少吧?
嗯,信这个只能祝你们好运了……还说回信任,既然它是种关系,那就和很多电影主题是不同的。
比如主人公的弧光时刻是从懦夫变勇者、或者走出挫折重新振作、再就是战胜困难迎接胜利了,发现问题了没有?
这些好用的套路说的全是主角自身的品质与成长。
凸显主角的勇敢、坚强、坚韧,这是商业影片几乎不变的主题。
那讲信任的有没有呢?
当然有,比如男女主一见面,当然是谁都不信任谁,经过大打出手,偶然合作,最后统一阵线,相互信任。
但这都是在用信任推进剧情,包括反向的信任危机,也是为了让主角陷入麻烦,为增加戏剧性服务的。
仔细想一想,以我浅薄的观影阅历,似乎拿信任来当主题的好像真没有。
我错信了你,你背叛了我,我错信你第二次,你又背叛了我,最后我还要信任你,来吧,我把碎片给你,你拯救世界吧。
所以整个片子怎么看怎么拧巴,根本就不是童话故事啊……这是个傻子传奇……其实影片开头还不错,似乎是想用“好久没吃大米”这事给坏妹妹背书,看到这一节我浅薄的看法就是,坏妹妹的背叛虽然坏,但作为公主,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牺牲人品是情有可原的。
之后,坏妹妹好心办坏事,导致龙珠破碎,所有人被灾难笼罩。
这都没毛病,毕竟把主角推进深渊,这是编剧就该干的事。
但为什么不能是坏妹妹深深自责(一方面是对好姐姐,一方面是对世界),背负命运寻找拯救世界的办法呢?
为什么不能是好姐姐的玻璃心碎了,艰难逃生,追杀坏妹妹,顺便也在寻找拯救世界的办法呢?
为什么就不能是两人同时陷入种种危机,坏妹妹各种退让道歉,好姐姐步步紧逼,最后不得不选择暂时合作,重新一步步建立信任呢?
为什么不能是碎料姐妹花变成亲如姐妹,最后联手拯救世界呢?
为什么不能告诉所有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信任是一种珍贵的东西,如果你背叛了一次,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重新建立起来,所以大家要加倍珍惜呢?
背叛,信任,背叛,还信任?
谁家大人这么教自己家孩子?
起码我不会……
刚刚看完电影,趁热乎写一写自己观影后的感受。
内容略带一些剧透,介意的慎看。
先总体评价电影适合儿童观看,没有任何不适合低龄儿童观看的内容。
电影主题应该就是“信任”,以信任问题开端,以获得信任完满结局。
迪士尼公主应该属于东南亚风格的,包括电影里的衣食住都以此为模板吧,不同以往的公主形象是我为这部电影加分的地方。
电影里打斗场面、可爱设定突突、还有一个矫健程度非常高的女娃娃,都是亮点。
我是看的国语配音版,实话实说是为了支持赵丽颖新领域的挑战,但是抛开粉丝滤镜,赵丽颖的声音前后(小时候和长大)变化对比明显,国语版是没有字幕的,全程观影没有任何影响,她就是拉雅的声音,这次挑战在我看来完成度是不错的。
这也是我给电影加分项。
那有加分必然有扣分项,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让我出乎意料的地方,情节设定套路化,没有太大新意。
还有一点我不太喜欢的地方就是龙的描写,武力值太弱了,画的太丑了,五彩斑斓出现时我都笑了,哈哈哈End.
话在前头,电影就是一个梦,动画更是一个奇幻美妙的梦。
一部动画能向人传达它的正向价值、能让人沉浸在故事角色感情中,那就是不错的。
毕竟作为动画,它的观众群体天然的首要面对孩子青少年,这是很特殊的群体。
这部主题是关于友情与宽恕。
关于配乐:优秀,也是因此提升到三星的评价。
关于模型:人物神态表情抓得挺逼真的,比如一开始两小女孩对话。
人物、背景建模上挺不错的,尤其喜欢开头女主人公骑着像大甲虫的动物配上音乐就是流浪侠客的感觉。
另外关于“龙”,感觉这里的建模更多是向马、独角兽这类形象靠近,明显的就是短了很多的身躯、四肢过于粗壮作为动作力量支撑点的设计,应该只是为了符合动力物理学的计算,但并不是我们东方(或者说我国吧)所普遍认同的形象,所以dragon,西方的是飞天大蜥蜴恐龙,对于出品方的文化来说是否又是另一个形象?
普遍化翻译为“龙”,也确实会另其大打折扣。
而且整体风格与所呈现的文化倒更像是泰国越南这些东南亚国家的。
关于一些故事原型概念:看到很多动画的影子例如,女主就是新款迪士尼公主——不过这个公主没有王子、骗子女婴儿——宝贝老板、三只猴子——马达加斯加企鹅功夫熊猫等,但如果能组合出新的排列、给人新鲜感且融合起来顺畅,那还是不错的。
一个亮点:希苏的配音是奥卡菲娜,最初认识是漫威,这里她的配音其实是为这个“短体龙”增色了很多,咋咋呼呼、大大咧咧的神经质龙活灵活现,又产生很多趣味横生的情景,“喜剧人”角色功能。
昨晚去看了最新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片《寻龙传说》,片子说不上喜欢不喜欢,但是倒觉得片子内外的某种巧合煞是有趣。
请大家先一起感受下,我在知乎问题“如何评价迪士尼动画电影《寻龙传说》?
”下抖的一个“机灵”——
抖完机灵还是要来聊聊电影本身。
电影《寻龙传说》是迪士尼这这些年不太一样但其实也一样的作品,说不一样,是因为迪士尼这几年热衷于将经典动画真人化,拍一些诸如《花木兰》《阿拉丁》等片子,而《寻龙传说》是难得的原创IP,在片子的故事里,这一次的公主也并没有延续以往许多迪士尼故事里的公主模板。
龙心谷的拉雅公主,身边没有王子,没有身陷囹圄却需要靠他人来拯救的经历,也没有在片子里一展歌喉翩翩起舞。
她是该片绝对的主角,是解救世界于危难之中的关键人物,可以料想得到的是——寻龙传说的故事创作初衷一定是考虑了当下女性的时代特征和价值导向。
在片子里,拉雅从一个坚强自信的小女生成长为英雄,期间只是在信任问题上几次改变了其态度,一开始,因父亲的言论选择相信世人,其后因纳玛丽的背叛选择留个心眼,再因为神龙希苏的影响而确定信任的力量,片子里着眼了许多笔墨或段落去烘托“人与人之间信任”的这个母题,拉雅也在故事里算是有了不少成长。
电影的故事是完整的,核心人物拉雅也是有变化的,有起伏有高低。
我说电影还是和迪士尼过往片子有一脉相承的地方,在于其动画片高度工业体系的延续,比如绝美的场面、美术设计,比如神龙毛发都依稀可见的超强特效技术,比如适中的电影推进节奏和无比可爱的萌宠配角人物设计(突突啊,希苏啊,小糯啊,猴子啊),再比如融入东南亚人土风情在文化层面上“拿来主义”的创作习性,这都是迪士尼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文化传播公司”信手拈来的行活。
好则好矣,但始终觉得寻龙传说过于平了些。
在这个故事里,母题太幼齿了,信任这个话题被反复提及,不过只是几个角色之间你相信我我相信你的小别扭,拉雅和纳玛丽在片中的每一次转变,也都让人能够预料得到,电影整体少了些在神龙古老传说这个题材上应有的深度的厚重的世界观,对于儿童观众而言,寻龙传说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育范本,而对我们这些看过不少电影有了一些世界经验的成年人而言,还是觉得差了些意思。
在拉雅和神龙希苏奔赴拯救世界的冒险之路上,先后去到各个部落收集神龙碎片,同时组了一支神龙小队,但不管是夺取碎片的过程,还是猴子军团、老藤、小糯等加入队伍的过程,都过于简单轻巧,动机也极度类似,缺少了些电影剧情上的可看性和人物的弧光。
言而总之,这个迪士尼公主版的烁灭的片子,能看,其实也好看,但有些遗憾,称不上一部佳作。
最后再补一句——电影里的突突是真的可爱,嗯,比我可爱得多。
题图:《寻龙传说》拉雅和突突你还可以:这只哪吒也很酷我将以2840个名字呼唤你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赞赞赏转发到朋友圈,你的鼓励是我的动力,你的沉默会让我也沉默。
点击下方,可关注我的公众号——isTukTuk:关注互联网、电影或文字。
本来非常期待这部动画电影的,毕竟是迪士尼电影公司出品,再加上是《冰雪奇缘》创作团队原班人马制作。
但是看过之后还是感觉有一丝丝的失望。
本片虽然故事和人物都来自东南亚,但却没有重点描述东南亚的当地特色,部分人物性格与处世风格都还是偏西方。
全片整体上都没有摆脱迪士尼电影的故事情节套路,还是非常崇尚一人当英雄,靠个人的力量完成一番大事业。
虽然本片也在表达人类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但终究对于集体作用的诠释还是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而细致的探讨与表达。
另外,感觉让赵丽颖给女主配音是个极妙的选择,她的声线完美表达出不同状态下人物的情感。
片头,龙形象为中国龙,表现形式偏皮影戏正片:饮食着装风格为新马泰,武术动作偏日式忍者(中国刺客变种)。
开篇环境场景又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区的风貌,6年后龙尾滩又是西北风蚀蘑菇地貌(没去过新马泰,光从经纬度上和气候带观察不认为那里会有戈壁滩)还有些细节里面出现了青铜器和蜡染龙爪湾设定→泰国?
龙牙谷建筑→金边大皇宫?
龙脊→横断山脉川藏风格(四川甘孜康巴汉子青铜甲胄三星堆风格)突突原型:穿山甲?
龙牙谷坐骑大猫→猞猁?
虾粥广州?
辣椒酱湖南剁椒?
龙尾龙脊明明白白的来源于中国,然后动画主角也明明白白的是东南亚华人华侨...你说他文化挪用吧,他们团结的是炎黄子孙,你说他们在搞团结吧...又挺针对纯国人。
它团结华人华侨寻龙干啥呢?
突破西南边境线?
冲四川、奔西北?
占领大面积版图?
还是在混淆视听,模糊归属问题...把中国的东西,变成新马泰的?
就有种老子还活着呢,外人视而不见...搞起来帮孙子寻根问祖的感觉。
这里的互相信任,显然主打的不是信任中国,信任的是谁呢?
争端不断互相背刺过的东南亚各国,挑起争端的是谁呢?
又讲故事求和平的是谁呢?
洋人的脑回路到底咋长得啊?
认可亚裔,淡化纯中国人存在感,鬼鬼祟祟居心叵测,糖给孙子,让孙子不知天高地厚扎爷爷,就孙子的小体格,真真的无关痛痒,就是心寒,纯属玩情感攻击的。
从画面精细度和素材取景角度考虑我认可这片子的技术实力,但从政治立场出发,我无法接纳该片的宣传目的。
若不涉及挑起种族民族争议,单纯真诚的讲信任和平团结,可能会更讨喜些。
还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看的动画片?
一个英雄人物要达到某个特定目标,一定要闯很多关。
每一关都有新鲜的险境,让作为观众的你既害怕未知的困难,又知道主角必定会战胜困难。
于是在看片过程中我们始终抱着希望和一点略带恐惧的兴奋,直至闯关结束,我们和英雄主角一起解脱。
《寻龙传说》——出乎意料——就是这样传统又直白的故事模式。
我说“出乎意料”,因为它是迪士尼的新片。
一直在创新的迪士尼,竟然用回老套的故事模式?
可出乎意料的恰是,它用老套的故事模式征服了我,让我沉浸其中。
当银幕上打出第一个标题字幕“TAIL(龙尾滩)”时,我的童年看片记忆立马被唤醒,并为之热血不已。
我知道主角拉雅要开始闯关了,期待她进入一个奇境。
有意思的是,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拉雅要闯五关,龙尾滩——龙爪湾——龙脊山——龙牙谷——龙心城。
这五个被精心设计的名字为故事赋予了奇幻的东方色彩。
它们形象地代表一张探险地图的五个部分,也预示着一条清晰而目标明确的闯关之路。
只不过这位闯关的英雄和迪士尼以往设计的女性角色完全不同。
她头顶斗笠,身披披风,长剑在手,坐骑是一个不可名状的巨型虫类萌宠。
当拉雅在荒芜之地一骑绝尘开启她的孤旅,尽管她独自一人,尽管她经过的是不毛之地,尽管她风尘仆仆,可奇妙的是,从一开始我的心里就充满希望。
这种充满希望的心情,对我来说久违而又新鲜。
在我看完以后回想起来,它就是迪士尼给我下的最猛一味药。
希望。
“希望”二字说来十分空洞。
如果换一种说法,我想说,这部电影充满活力。
回想上次看《冰雪奇缘》的心情,压抑、孤独、矛盾、无所适从……被冰封的情感世界,直到最后被魔法打破,我们的内心才得到解脱。
而《寻龙传说》与《冰雪奇缘》完全相反。
虽然它沿用了双女主模式,也是一个公主与国家、亲人的故事,但它充满生机,欣欣向荣。
尽管公主在面临挑战的路上同样布满险情,但你总会相信,她能找到一起上路的人,拿到每一颗遗失的碎水晶。
我不禁好奇整部电影的“希望感”从何而来。
一看再看,是它最重要的视觉元素起了作用——水。
《冰雪奇缘》打造了一个冰的世界。
它是固态的,冷酷的,与世隔绝的。
《寻龙传说》打造了一个水的世界。
它是流动的,热情的,不断碰撞新的人群。
在《冰雪奇缘》的冰世界里,人物目之所及不是寂寥的大海便是深邃的山林,天气严寒,在自然中走上半天也没有同伴,只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而在《寻龙传说》的水世界里,每一滴水珠都在奔腾,即使快要干涸,也会竭尽所能迸发出能量,以溪流、以大河、以瀑布、以水滴、以雾气凝聚为不同形态,水的能量不需要被激发,而是无处不在。
记得海报上的拉雅吗?
她的乳名叫“小水珠”,她无比坚毅地站在雨中——雨也是水的一种形态。
当她在水的世界时,她充满希望,所向披靡,连眼神中都透出战无不胜的自信。
水也正是战胜敌人“黑魔”的唯一法器——这个令世界失去生命的“黑魔”,连一滴水都惧怕。
因为有了水才有生命,形态多样的动物与植物才会出现在电影打造的奇幻世界中,给人总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比方电影中有一段镜头是神龙希苏在水里畅快地游泳,她游过漂亮的珊瑚和鱼群,摇曳生姿的海草都在水底起舞。
那五彩斑斓的画面,让人心生喜悦。
再比方依水而居的城邦“龙爪湾”,人出奇地多,走在街上摩肩接踵,看到的商品五花八门。
这个城邦因为掌握了战胜敌人的方法而出奇地繁荣,甚至是五个城邦当中最有活力的一个。
当拉雅走在这样热闹的水上城市时,没有人会担心她会遇到磨难,顶多只是诱惑,但她一定不会孤独。
与“龙爪湾”对比最明显的是“龙脊山”,这座城邦没有水,便彻底失去了活力。
所有的人都被石化,最后只剩“老藤”一个壮汉,孤零零地在山中草屋苟活。
水路,也是拉雅和伙伴们唯一走通的路。
在绿波荡漾的大河上,伙伴们倾诉着各自的故事,追悼对亲人的哀思,尽管是悲伤的,但他们始终抱着希望。
他们相信世界终可以被拯救,所以才会走到一起。
而计算起拉雅自父亲变成石头后孤身上路的六年时光,她已追寻了几百条河流都没有放弃希望,直至最后一条快干涸的小溪末端,唤醒神龙。
带来生命的水,它的寓意不言自明。
当观众们乐此不疲地讨论形态各异的东南亚文化如何在这部新片中融合时,我却叹服迪士尼的创作者找到了一条主线,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贯穿。
如果没有水的生机,这些欣欣向荣的景象都将失去基础。
一勺冬阴功汤、一场雨中格斗、一丛丛建在水中的房屋,一群在水里才能焕发魔力的龙——正是水把它们联合为一个世界,以饮食、以自然、以建筑、以神话,在每一帧活力十足的画面里都给出提示:只要有水,就可以活下去。
《寻龙传说》在视觉上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而在另一条情感主线上,它对要讲述的精神内核“信任”也不断强化不断提示,让人相信美好的事终会发生。
对标《冰雪奇缘》,在那部阴冷的片中让人温暖而愉快的角色“雪宝”,这部片里的存在相当于神龙“希苏”。
但希苏绝不是一个萌完就可以退场的角色,实际上她背负了信任的使命,不断强化“信任”有多重要,才使得主角拉雅最终醒悟,改变自我。
还记不记得影片中有一句对白,拉雅对希苏说,“你和我爸爸挺像的。
”其实,希苏既是五百年前“信任”的以身实践者,又是当下拉雅父亲意志的化身。
希苏始终相信,在面临新的环境时,应以对亲人的爱一般对待陌生人。
所以她不断提出要带上礼物去见新的城邦之主,也在一开始见到拉雅后就立马成为她的好伴侣,甚至在面对劲敌纳马丽的凶悍时,希苏也没有放弃“以德服人”。
这位神龙不止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神,更是一个始终温暖人心的伴侣,她不断落入陌生人设下的凶险,却从未放弃理解与沟通的希望。
相比之下,拉雅生活的状态更像现实中的我们。
尽管小时候被教育要相信他人,试图去接受它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但成长路上总会遭遇背叛,让我们尝尽失去的滋味,而不再愿意付出真心相信他人。
被背叛的痛始终伴随着拉雅,在她孤身上路的这六年间,反复回想自己为何失去父亲,轻易的信任就是最大的错。
因此她带上自己制作的食物,每到新的一处就试验重重机关与险恶人心,她将自己磨炼为一个凶狠凌厉的女战士而不再是娇弱的公主,活着的目的仅仅是活下去,但不必有什么爱与友谊。
拉雅孤独的成长让人心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面镜子映照我们的内心。
而希苏的出现,就像一团热情的火把你包围,她给人重新带来爱的希望。
谈到希苏,必须谈到她的幕后配音,奥卡菲娜。
她是这部片我最喜欢的亮点。
外网有一条评价说,“奥卡菲娜听起来就像孩子们愿意与她玩耍的贱阿姨。
”事实确实是,她为希苏这个有趣又值得信任的角色注入了灵魂。
在一部关于迪士尼的纪录片《未知的真相:制作<冰雪奇缘2>》中,我了解到动画片并非像一般电影制作先有画面后配音,迪士尼动画的制作,首要以配音演员的情感演绎为基础,再创作复杂的画面。
因此在《寻龙传说》中,你看到希苏夸张的神态,听到她超快的语速,就能猜想影坛新人奥卡菲娜不俗的表现力。
她在电影《别告诉她》中的本色出演曾令我难忘。
而在这部动画片里,她将自己的性格魅力注入虚拟角色,惊喜地为观众带来一条个性不俗的神龙——她幽默达观,又敏感温柔值得信赖,正是奥卡菲娜本人附体啊!
希苏变身为人后和奥卡菲娜更像了以水的生机构建的繁荣世界,以信任为情感驱动力的探险之旅,在一个迪士尼前所未有的新角色——拉雅身上交织。
这位公主已经完全打破了公主的定义,她更像是一名女战士、女侠客,在与艰难险阻对抗的道路上斗志不移。
如果再与《冰雪奇缘》对比,爱莎与安娜,一个坚强一个温柔的双女主模式,到《寻龙传说》里已经再次演变。
这里拉雅面临的第二女主——纳马丽同样是一位公主,但同样她也是一位凶狠的女战士,主动出击,主动杀敌,绝不固步自封在城堡中坐以待毙。
两位身手不凡的武士“公主”的对抗,为这个故事注入热血之气。
当我们看到她们在守护水晶之地、在荒漠、在雪山、在宫殿像男人那样格斗时,我们也自然相信她们有拯救世界的能量。
坚韧、勇敢、不惧使命的性格魅力,正是她们带给观众的希望。
《寻龙传说》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动画电影。
无论在视觉构建、情感驱动还是角色塑造上,创作者都始终朝着希望的方向,给人带来热血澎湃的感受。
当你注视银幕上一滴落下的雨珠、一片荡漾的波纹、一团升腾的雾气时,你很难不被那生机蓬勃的细节打动,它们象征自然的生生不息,让人相信危机过后,大地必会重生,欢闹的人群必会团聚,再次走上繁华街头。
尽管视觉呈现上我觉得有些许遗憾——比如纳马丽的动作画面,在我看来就不算流畅。
考虑到这是几百人在疫情期间居家工作的合作结果,我愿意理解他们被隔离仍能创造出这样高水准的动画长片,背后煎熬的付出不难想象。
正如在一段晦暗的日子里,《冰雪奇缘》曾给千千万万封闭内心的人带去慰藉。
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寻龙传说》无疑也是一则寓言,用古老的故事模式,重新传递创作者爱的信仰与生的希望。
我最难忘影片最后的那个镜头——当拉雅再次坐在她的坐骑上驰骋千里时,镜头从大地拍起。
一片纤细的沾满雨露的青草,被“突突”的硬壳碾过,很快它们又轻松愉快地摇曳起来,在风中欣然起舞。
那个镜头让我似乎闻到了泥土的清香。
是自然的生命力,预示大地将恢复生机。
而我们的主人公拉雅又踏上她新的旅途——是的,她已经历了人生的磨炼,她一定已从心底生出新的希望。
看完两天,想了想有些争议的地方。
本来确实有点迷惑标题这句话已经记不得在哪里看到的。
其实最后不是值不值得原谅的问题,无关背叛与宽恕。
当永夜降临,谁愿意世世代代活在这样的世界呢?
要知道在别的设定里,世上往往是没有救世主,也没有强大的守护者。
整个世界不复往日,废土的人们也有选择。
怀抱最后的光芒消逝,抑或在漆黑的狭缝求存,究竟谁更需要勇气?
这样一种颠覆传统神龙的设定,我只好用大大咧咧来形容。
不过最后倒是稳稳被戳到萌点(对,我就是龙控啦)。
希苏就是真诚的化身,是最后的守护者。
怎能不爱呢?
如今看到她,不知为何回想起卡比利亚最后的微笑。
一张令我永生难忘的笑颜,充满心酸无奈,却无比璀璨夺目。
我猜这就是所谓“Heart Of Gold”吧。
即便身在污秽沟渠,依然满怀对光明的向往。
才能在一次次被伤害之后,重拾再去相信的勇气。
致敬世界的守护者们
--“ 我走进一座宽阔的坟场,密集的坟丘让地表起伏不平。
棺材都敞开着,里面有烈焰燃烧,传来悲鸣之声。
” “ 走在林立的墓碑间,我想,也许有我认识的人或者曾经认识的人,正在受煎熬。
”“ 这水源比墨还黑,滚滚流动着。
我看见水底的池沼中,许多满身污泥的灵魂,他们赤着身子,非常愤怒地相互殴打,撕咬,将彼此的身体弄得残破不堪。
”“ 愤怒的人永远得不到救赎,他们只能诅咒,喊叫,在无尽的深渊里咆哮、咆哮…… ” ——神曲
童话故事里一定需要王子吗?
迪士尼再次告诉你,不需要的。
没有王子,公主一样可以拯救世界,女性之间的友谊比传统老套的公主王子爱情童话更有可看性。
女性元素,水元素贯穿这部《寻龙传说》,神龙希苏踩着祥云一样的水波驰骋天空的画面是全片最美的时刻。
这个故事里,一条大河把五大国度联结在一起,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主人公沿着这条河依次经过每个国度,因此水把整个龙佑之邦串联了起来。
几个故事背景地的特效都渲染的非常出色,迪士尼本部出品的动画效果没的说。
龙心城——水之发源地,信念的传承之地,一切希望的源头。
龙牙谷——一四面围水,反叛的根据地,复仇和拯救世界的决战之地。
龙脊山——一片孤立而偏远的山地,因为缺乏水源,所以缺乏信任,对外来者极不友好龙爪湾——位于五大国度中心的水上集市,骗子和小偷的猖獗之地。
龙尾滩——毁灭之地,遥远的沙漠之地,没有水源,随着河流的干涸而变得更加孤立,死寂一般衰落。
水代表着一切的希望,代表着种族的繁衍,更代表着情感的传承。
水是温柔,是女性的象征,有意思的是,查了一下这部电影的幕后花絮,这部动画是一部完全由女性为主导的技术团体制作的。
技术主管凯尔希·赫莉(Kelsey Hurley)、副技术主管加布利埃拉·赫尔南德斯(Gabriela Hernandez)和施维塔·维斯瓦纳桑(Shweta Viswanathan) 都是动画领域出色的女性代表。
更不要提全片唯二的两位拯救世界的主角,公主拉雅,神龙希苏也都是有强大信念感的女性(雌性)。
水元素的意象贯穿全片,动画一开始,拉雅的父亲企图用美食,用汤来挽回五大国度回彼此之间的信任,可是失败了。
随后,拉雅开始冒险旅程,不断吸引新的小伙伴加入,有一个细节是,船长阿波一直在煮的那锅汤,这个到底是什么汤?
没错,就是我们欲罢不能的冬阴功汤,冬阴功汤里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居然恰当好处的混合在一起,而且很好喝,这寓意着龙佑之邦各大部落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的居民能融合在一起,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而公主拉雅让美味最终成味,最后往这锅汤里加入的来自父亲的秘方是什么?
就是来自父亲的情感传承——信任,她为这锅汤注入最关键的情感佐料,有了信任这个最重要的冷漠世界里调味疏离的神剂,船上的小伙伴们,包括阿藤,阿波,小糯,猴子天团的心牢牢的聚在一起,用破碎的心灵拼凑出拯救世界的完整龙水晶。
而那条世界上最后一条龙,也是最有趣的一条龙,是水元素,水中技能运用的王者,最会游泳的希苏绝对是全片塑造的最有意思的一个角色,龙变成人形的那个滑稽,自嘲,笨拙,俏皮摸样简直是为龙配音的奥卡菲娜本娜。
希苏傻的可爱,是这部动画里信任感最强的角色,仿佛信任感是流淌在她的血液里的,是与生俱来的,是和水一样重要的自己的生命的源泉和真谛。
希苏的信任感有很多时候可以说是荒唐的,不切实际的,可笑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的疯狂的执念。
而拉雅的信任感是小时候有过,后来彻底失去,最后又寻找回来的。
拉雅寻找龙,寻找水晶的过程也是在寻找自己从小植根在自己心中信任感的过程。
拉雅的信任感是理性的,是敏感脆弱的,是熄灭又隐隐要重生的。
为什么这部电影叫寻龙传说,寻的世界上最后那条龙到底是什么?
迪士尼是编织美好世界的梦工厂,我想,也许迪士尼在告诉我们,这条不存在但仍然要寻找的龙就是我们生活中已经奄奄一息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
迪士尼在疫情(就像片中瘟疫一样的黑魔)蔓延的我们现实世界的当下编织的这个童话来的恰逢其时,为仍然心中有信任感,愿意敞开心扉和这个世界交流的可爱之人打了一剂强心针,五个不同的部落也象征着地球版图上的五大洲,也在希望面对疫情不同国家的人民可以重拾信任,重新团结合作起来,不要因为我们现实中的“黑魔”更加决裂,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那么,为什么我们明知道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我们还要寻呢?
回到我们打工人每天的现实中,我觉得,活着需要信任感,更需要一个希苏那样傻的可爱的执念,需要一个目标,需要有一个盼头,到不是指望这个梦想,这个执念真的能实现,至少它可以把你吊着,不让你在生活的打击下被击的粉碎。
现实世界里,我们习惯了用愤怒去掩饰自己的无能,用冷漠去拥抱别人的热情。
我们变得不再信任任何人。
习惯冷漠,失去信任的人,曾经都有一颗无比火热的心。
现在的他们只是不想让埋在心底的狂热被不相干的人擅自窥视,所以选择了隐逸。
或许,以前那朵花开在他们的脸上,现在他们只是把它藏进了心里。
公主拉雅用这个故事救赎了自己,最终把那朵花又开在了脸上,相信,看完电影的你也可以的。
披着异族文化外皮,讲着朴素大道理,换汤不换药的迪士尼动画片。
建筑、服饰、人物面部特征都来了个东亚文化大融合,赏心悦目,小惊喜不断,但这些仅仅浮于表面的东西没办法让我有更多的认同感。
影片内核中不管是人物面部表情、台词、世界观还是十年如一日(不过还是能让我笑出来)的笑点都是那么的“美国化”、“迪士尼化”,是偷懒还是水平仅仅到这里?
我们不得而知。
制作精良这点不用再多夸了,基本已经算是出品标配,和电影落俗的剧本一样,拉雅冒险之旅中过于轻松的胜利还勉强说是适合十三岁以下小孩们观赏的小打小闹,暂且原谅那些实在让人扶额的bug,在元素丰富、故事节奏还算流畅明快的份儿上把分数往及格线上拔得更高一点,但最后一幕实在是让人看着跺脚的那种俗不可耐,我觉得我十岁的时候已经把这样的结局看烂了。
更加致命的一点是主角对立面角色的设置不完整,剧情线也强行中断,以后回忆起来说不定还以为自己记忆不完整。
很奇怪,又不奇怪的是,温暖美好的结局依旧让我鼻子酸酸的,我一直渴望这样一个大家联结在一起、相互信任又其乐融融世界,也许无法真正感受到了,但在电影里多感动几次也是好的。
啊对了,这样一个以女性为主角,且没有重要男性角色的冒险类电影在浩瀚的电影海洋里也算是少数的存在,但我很高兴它已经在越来越多。
智慧与勇气不是男主角的专属,剑和铠甲也能够在女人身上完美贴合,不管心存小爱抑或崇高理想,出发吧,女性们!
前方也许是沼泽,也许是荆棘,也许是高山、也许是深谷,让我们挣扎、逃脱、跋涉、跳跃,让我们发现这一切也不过是沿途风景,让我们讴歌这世间最珍贵的自由和爱,让我们沿着这条迷雾丛生的断崖走下去,没有终点,我们的征途,远远不止星途大海。
这就是我们出发的意义。
没有期待的那么好。
厉害的地方在于,不论它给人感觉如何工业化和标准化,在Raya毫无保留地把龙晶石交给Namaari的时候,整部电影的剧作结构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背叛者变成了拯救者,拯救者还是一个男性化气质的公主。女性互助的友谊,多元成家的映射……从头贯穿到尾的“信任与团结”的主题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从“王子拯救公主和世界”,到“公主姐妹拯救王子和世界”,再到“公主和公主一起拯救世界”,从白人到全亚裔,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这样的电影了。
前半段通关式设定还勉强能有个“正常发挥”的水平,后半段看得我满脑袋问号,迪士尼的剧本垮成这样还有没有人管了!说教低幼到发指。女主造型倒是很喜欢,以及,动作戏最多的迪士尼公主&amp;第一部没有王子的迪士尼公主。
这也叫高水准啊,太能吹了吧
迪士尼公主不唱歌了,爷青结~
泪眼汪汪来着!互相信任这么俗、这么大的概念,讲得妙趣横生。奥卡菲娜存在感超强,她赋予了角色太迷人的魅力。可能是龙被塑造得最美、最梦幻的一次。龙爪在空中踩着彩色的半圆,让人想起《姜子牙》。
毛绒绒的龙也算可爱吧,但故事太平淡了,无惊无喜,小朋友可以一看
过了12岁,再看这种电影,简直就是对我的一种折磨,故事的结构就像高考作文的三段式一样,开头中间结尾一样偷懒,让人觉得编剧非常的没有新意。但作为积极向上的片子,给小孩子看,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给两颗星,鼓励一下吧。
门前大桥下,又过一群鸭。迪士尼总会想用美国人自己的价值观去解释其他国家的文化吐了
迪士尼真的太会讲道理了,看似简单的道理可以被迪士尼换一百种方式讲,“相信一个人要踏出第一步”,五大代表世界和平,节奏很快,无任何尿点,我爱合家欢我爱迪士尼
俗套剧情~画面可以~
嗯......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吧。感觉我去翻翻我近几年关于大部分迪士尼出品动画长片的短评,复制粘贴后随便改几个关键词就能搁这里。
主角蠢的不可思议,充斥着圣母主义和不知从何而来的优越感,编剧脑子是进水了吗
五个民族,五个地区,五条龙,五块碎片,非常满足强迫症的设定,有几个点给了观众小惊喜,但是情节套模板,以及强行升华成一个“信任”的主题实在没必要。
龙是用来划船的
他爸为什么要去送,和他女儿一起跳河不行吗?
如果十年前的我看到这部作品估计会大吃一惊吧,十年后因为阅片量还有思想成熟,这种套路已经司空见惯了。而且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暴露了迪士尼工作室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妄想在他国文化上进行融合创新,但却固执地把那些所谓的传统思维扎根在故事下面,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异常空洞,侧面看非常单薄的作品,《冰雪奇缘》的成功在于翻新了内核和技术力的突飞猛进,但《拉雅》这部电影除了技术有所体现以外,真的非常糟糕,无论是剧情还是人设。
奥卡菲娜的口音蹦出来的那一刻,我的预期瞬间低到成龙两月前那部《许愿神龙》,不过迪士尼的行活儿总归不会太难看,组装故事(寻宝、联盟、和解)和价值观(信任)的功力尚在。只不过仍是拼贴景观的东方主义,主题表达也是生拉硬扯,回避了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满足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幻觉。捧出一位东南亚公主,也是借所谓“文化多元”拓展商业版图。
场景设计很不错的,画面一向是没什么问题的,偶尔还会有惊喜。想想迪士尼家大电影好像(除了钟楼怪人),一直是女主电影,近年连男主都抛弃了(迪爸爸:男的太碍眼了,滚),这次也是无男主作品(有男配),讲team work。以上是优点。
在当下疫情还没有完全消灭,用来给孩子普及病毒像什么,为什么要团结,很应景啊。应该在联合国播放,尤其给各个大国领导人看 ̄  ̄)σ,团结就是力量,信任彼此,排除利益熏心,病毒很快就会消失。影片中几个角色将水晶碎片给了曾经欺骗过他们的女孩,然后一个拥抱一个等着石化,真的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