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视剧就想写点啥,因为看难过了、心疼了。
虽然从一枝花被强奸嫁人开始就骂着编剧脑子里塞屎了,可是看到最后还是流了泪。
从豆瓣的评论上看 新时代的女性没几个喜欢她的,都觉得她除了漂亮也就一无是处了,英子有学问有能力有胆魄,敢爱敢恨,死心塌地的付出了二十年,哪比不上她呢 不比她强多了吗?
可我居然就喜欢一枝花(我是女性)。
我就只为她伤心 难过 着急 悲叹。
因为我理解马学军,用他的话说是 谁想要什么谁自己心里清楚,用古人的话说就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月。
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候遇上一个人,但不是每个人都会遇上爱情。
马学军最清楚这一点,英子对他说,她是你的梦想,我是你的现实。
可是对于一个在现实中天不怕地不怕,可以赤手空拳拼出一片天地的人来说,最难找的不是现实,恰恰是梦想。
所以剧里德马老二只要碰到一枝花就会拼命,人不会为了娶个媳妇去拼命,命都没了拿什么娶老婆呀,但人会为了一些东西去拼命,就是丢掉后生命就如同行尸走肉的东西。
学中文的,看完电视剧就停留在情啊爱啊上的不太好意思,如果真要胡乱扯扯,好像还能扯出点别的什么来。
就扯扯时代吧。
本来这个剧演的也就是时代,70年代的人,活了三十岁,也就是改革开放了三十年。
从齐秦的大约在冬季,到小虎队,到女人花,到冯巩,到范伟出来的时候,我算着大概快到二十一世纪了。
这时代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老大和老二看的最清楚,他们是跨在时代的腰上的人。
听小虎队的时候老四上小学,会听家长话和学习,长大了不会谈恋爱,是个八五后。
马老二被高中开除了,是最早被体制抛弃的人,没想到也是最早适应新体制的人。
接着,为了生活,老大也开窍了。
只有一枝花,她不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她停在了她爷爷的那个时代,那个老革命家的年代。
快结束的时候,一枝花跟老三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她说:当年我住在这个院的时候,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社会进入了商业的时代。
可是我,就是没有商业头脑。
在这个人人皆商的年代,没有商业头脑的人可真是手无寸铁啊。
老三说,我知道你不喜欢这个商业社会,但你不要灰心,这只是一个过渡,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国家会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到时候,人们就又有理想了,不只是会挣钱了。
一枝花说:其实,我真羡慕马学军,他永远那么有活力,有生命力,斗志高昂的活着。
如果说,马学军是扎根在这个时代的土壤上的一棵生命力旺盛的树,那么一枝花,就是漂泊在这个时代无根的花蕊。
在她临死前,不断描写她去花市里买鲜花,回来后插在花瓶里,我觉得是有寓意的。
她对着百合花说,可惜再美,也有凋零的一天。
这束百合,不仅仅是编剧在悼念红颜薄命,更是在悼念一个时代的落幕,就像一个无根的幽灵,也即将凋落了罢。
快三十岁了,春晚已经开始卖拐了。
一枝花再次回到六号大院的时候,背景音里又一次回响起她爷爷的话:“人生一世啊,就是要活的真实。
真实,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啊。
多关心关心国家,多关心关心世界,做一个大气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什么一枝花永远是老二的梦想?
是不是就好像,我们都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灵魂。
有时我就在想,花蕾蕾这孩子不是长相超凡脱俗,不是性格超凡脱俗,而是傻得超凡脱俗,你想啊!
帮助一个自己不怎么待见的人,只因对方说希望接自己的父母过来住,就和别人假结婚,最后被骗的从一枝花到残花败柳,但是我绝不会用残花败柳来看待她,因为她的干净从没有改变过,就算时间变了,环境变了,人变了,她的心始终是干净,始终是希望别人都能过的很好。
想知道这个傻孩子为什么再被欺负后,选择沉默,选择放弃挣扎,选择嫁给欺骗她侮辱她的男人,就要先读懂花蕾蕾这个人,还有她对待马学军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她爱马学军,毋庸置疑,爱的深而远长她了解马学军,每当马学军表达对她的相思之苦时,她说的最多的是对不起,但其实您要留心,还可以看到一句‘我知道’她希望马学军成功,或者说是过的幸福,因为他就像是天上的太阳,永远明亮,不该因为自己的半点牵绊,而使这样不一般的男子走入丁点黑暗她明白自己可以左右马学军的命运,因为这个男子不止一次,用生命来爱她好了,说完了花蕾蕾,我想提的是“一枝花”我讨厌这个名字,因为如果没有这个雅号,或许中间的波澜不会如此悲壮一枝花,花一样的女子,美而绽放,纯洁,干净,世间的一切不及这一枝花的美好你有没有留意,花蕾蕾在单位受了委屈,扑在马学军身上哭,然后释怀了想开了,他们共进晚餐的时候花蕾蕾:“我要学着能屈能伸”马学军:“你要学会了能屈能伸还是一枝花吗?
”花蕾蕾:“怎么?
学会了能屈能伸就不是一枝花啦”这是她第一次承认自己是一枝花,是马学军向往的一枝花,她那时的纯洁,干净让她欣然接受这个称号,她也愿意做马学军的一枝花赵远志侮辱花蕾蕾的事件发生后,本能的,花蕾蕾选择挣扎,选择反抗,可就像大家理解的一样,当成熟老练的赵远志以马学军的命门来警告花蕾蕾的时候,她只能沉默,因为她了解,这个太阳一样的男子会因为自己而走入黑暗。
那么为了不让这个用生命在爱自己的男人受到伤害,我能做什么呢?假使我可以,我会走向远方,离开伤害我的骗子,离开这个城市,但我知道,马学军会追随而来,如果我不离开,那怎样才能躲开马学军的追求,我想只要我在,马学军便会一直等下去。
那事情总有败露的一天,那这个我所深爱的太阳,会因为自己的阴霾而进入黑暗,我知道这件事情必须有个结束,既然我可以主宰,那就让我来结束吧花蕾蕾走到马学军面前告诉他,我要结婚了,接着就有了两个人的纠缠,然后她告诉对方,她已经结婚了,马学军怒气横生句句讥讽,她只能哭,但她还要克制,因为哭的太痛会让她想骗的男人起疑,马学军再次提到,你这一枝花为什么就偏偏插在赵远志那坨牛粪里,花蕾蕾无助的哭了,因为她知道,自己已经不是一枝花了,不再干净,美好,马学军问她“我要让你做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你别说你听不见,别说你不要啊!
”花蕾蕾凝视他,郑重的说“我必须要告诉你,我不要”她内在的潜台词是,“我不配要那全世界的幸福了”“马学军,我要离开了”是花蕾蕾离开了,还是一枝花离开了,这不需要深究,因为那时的她没有分离这两个角色。
第二天,马学军送来嫁妆,说了短,但是我却觉得是本剧最出彩的台词:“我一直认为你是我的女人,我居然把自己的女人嫁出去了。
”真是读一遍,泪一行。
马学军的爱那么深,爱的越深花蕾蕾就越要逃,因为她怕,她怕自己配不上这份痴情,自己不值得了。
然后就有了不幸婚姻的开始,她接受了这命运,不是因为愚昧,不是因为懦弱,而是爱一个人的力量,是啊,柔弱的女子经历那么多不幸,也不会去找拿命保护自己的男人,因为本身的坚强还是爱一个人的力量这也不重要了,只要知道她不要他的命,她要他好好的活着,活在阳光下,成为出色的人,她相信他行,只要自己离开。
几年后路上的偶遇,他和她再次重逢,他希望她过的比自己好,她相信他过的一定比自己好,当再次看见马学军见到自己不顾一切的眼神,花蕾蕾知道,马学军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打听自己,她不能让自己的阴霾再次遮住这太阳的光辉,所以有了,故扮风尘的闹剧,这个情节很幽默,因为花蕾蕾没办法再找个人随便结婚,只能自己亲装上阵,扮演个残花败柳来让马学军失望,可是她忘了,再次重逢时她就是干净,纯洁的打扮,怎么可能第二次见面就成熟老练到这种地步,还有她忘了,马学军可不是来一次,看见这样就离开的主儿,她有她的拗,他也有他的,就像阴霾永不散去,可你见太阳着急了吗?
他不是依然每天都杵在那重逢后花蕾蕾不接受马学军,依然是自己已经不是一枝花,不值得用命去保护了,后来经历了马学军为她再次生死,为她倾家荡产,她突然间明白了,原来在自己改变的同时,马学军也改变了,从马学军告诉英子,想让我停止追求一枝花,除非她身边有丈夫,到就算她身边有丈夫,我也没办法忘记她。
马学军眼里的一枝花不再是纯洁的花儿,而是眼前的自己,就是花蕾蕾这个人,不管经历什么都是花蕾蕾这个人,她明白了,于是不再怕,选择告诉对方自己一开始就喜欢他,并且拥抱他其实故事在这里停止也挺好,阴霾总会散去,因为阳光永远在那,所以花儿可以尽情绽放。
不过这故事的结局也挺好,虽然生离死别,但是情感是真正的升华了,彼此真正的读懂对方,马学军读懂花蕾蕾总说的“我要走了”其实心一直在这儿,而花蕾蕾读懂阳光总是会伴随花儿,不离不弃,于是有了我永远永远爱你,这句最后的承诺,或许离开不是真的离开,至少在我们最美的时候遇到彼此全剧终
以前真的良心剧很多,演员选择良心,剧本制作良心,感情诠释细腻不含糊,演员演绎准确到位,尤其是这种家庭剧,一大家子每个人的性格各异却各有各的出彩之处,让观众看着剧情也精彩多了,任何一个角色都有看点,不会枯燥,有起有伏!
而现在呢,很难再见到可以把自己感动的哭的剧了!
这部剧看了好几遍,一个命途多舛,飘摇不定的大家庭,由哥哥嫂子撑起了兄弟们的一片天,从摩擦不解争执到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张嘉译的大哥沉稳成熟内敛,邓超的二哥刚好相反,张扬冲动,热评外放,最出彩的就是他俩了,他俩是弟弟们的主心骨却不时的产生着矛盾和争吵,故事接地气,演员的演绎接地气,观众自然容易接受,兄弟情感人至深,因为亲情永远是感动的感情!
尤其是当父母不在人世时,亲情里就只有兄弟姐妹了!
和剧中的兄弟情相比,兄弟们的爱情就把我的没那么好了,主要的爱情线,邓超和董洁这条线,女主的角色永远宠辱不惊,让人觉得矫情了些,甚至觉得很多余,不过这也是任何一部剧都不可能没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就好了!
昨天中午,忐忑了一天的研究生成绩出来了,期待的奇迹没有发生,落榜。
跟家里人汇报完成绩以后,找不到事情做,就把剩下的最后三集看完了。
失落。
在我的心里,也有类似花蕾蕾的这么一个人,甚至我对研究生成绩的期望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想要到她所在的城市去,继续我那不完美的初恋,而现实无情地告诉我,没戏。
前几天的时候,我还在豆瓣的咆哮组里大骂诸如花蕾蕾的女人都是贱货之类的话,现在些许释然了。
完美的事情多半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尽管我们甚至为此做足了努力,到最后可能终究只是一个不声不响的臭屁。
马老二对花蕾蕾的痴情是现实人所称赞的,我们与马老二的区别可能仅仅是,我们没勇气把我们心中的那个人一等到底。
不管网上的人怎么评价,我都认为这是一部好的电视剧。
能把现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故事是好故事,能引起人的共鸣的情节是好情节,能够让人在故事里、情节里感到生活操蛋气息的电视剧是好电视剧。
最后的时候,花蕾蕾跟老大将了个比喻很贴切,生活的快乐像是刀尖上的一点蜜,继续添下去,就是痛苦。
刚开始不喜欢这部剧,剧情似乎太“谬”,太刻意:大哥一直古板教条,不近人情;一枝花必须冷若冰霜,不食人间烟火一般;而老二始终的一根筋,为了一个也许只是存在于想象中的女孩跌倒一次又一次……后来渐渐懂了,人,终究拗不过命运,拗不过时代的悲欢离合……还好有爱,还好有亲情,还好有梦……"手被你紧紧握着 梦渐渐有了颜色" 喜欢这两句歌词。
很安心,很美"你为什么要跟着我啊""我得保护你"男孩要保护女孩,就这么简单。
感谢马老二,他可以这么勇敢,把我们心中那个梦一直做下去;也许,也正因为一枝花的拒绝,才可以让这个梦一直这么单纯,从不曾被尘世被俗事被无奈所沾染……彼岸花,才最美吧?
又也许,只有爱情,才能代表那些心中看似荒谬的梦吧梦,是不容易够得着的吧?
“要用尺,一米一米地量”吧就像一枝花,她是如此地渴望爱,又是如此的害怕这个巨变的世界;她严格的家教使她与外界保持着如此尴尬的距离,在这个“人皆言利”的时代,她真的只有毁灭么?
也许,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太纯粹的东西把?
只是不该拒绝爱吧,但是真的take it for granted,又怎么可能?
“我变不出什么新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可结果,我谁也没对得起,你看多冤……”(linhuiyin)“别说话 就这样拥抱着 让时间 停泊在这一刻 不要流泪 如果星星会坠落 天空依然 还会有云朵 不奢求 一生一世相守 爱过 灿烂的像烟火 不要难过 如果我随风飞走 我会记得 你给的温暖快乐”
如果让我去选择看一部剧的话我是不会选择这部剧的,乍一看就是大爷大妈看的家长里短,所以在看完这部片的时候去看了下时间好像是2010年上映的,到现在2017年我才知道有这部剧,就知道这部剧就不是针对我们90后的那一群人,但是我竟然会花了通宵的时间把它看完,而且浑然不知已经过了一夜,这部剧的魅力还是存在的。
首先会看这部剧是在姑姑家点播的电视里,被张嘉译那张每条肌肉都在演戏的脸吸引。
那一幕是正在冲刚被学校开除的邓超马老二发火。
我记得台词是,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愿望就是上大学,但是为了你们三个,我只能去工厂上班,你觉得我容易吗我。
台词很烂吧,这样的一句话,真的算不上高级,就像是肉被煮烂了硬塞进嘴里。
一句听得都快要吐出来的话,日常中肯定都反感这句话,但是配合着张嘉译扭曲的脸和喷薄而出的情绪就会觉得这句话是那么生动啊,一下子被这个人物吸引了。
事实证明,导演在安排这部剧的时候真的是很花心思,张嘉译大哥的角色是那么生动真实。
一个16岁的孩子被迫接受成为家长的命运,撑起这个家,伟大吧,但是原因是他没有选择,从内心他是不接受的,以至于在二十几年之后驰大妈来公司找他的时候,还会跟驰大妈提起当年是驰大妈给出的主意,那一句对话,云淡风轻,但是却记了二十多年,驰大妈的反应也很有趣,(里面的人物都很丰满)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时间重来一次还是会这么去做。
眼神闪躲之下又立刻充满理直气壮和正意盎然。
大哥只能轻轻一笑而过,他笑自己的命运,还笑旁人的“帮忙”从此改写了他的命运。
大哥的角色其实有一些过分的描写,我不明白这部剧是双男主还是邓超是男主,因为从刻画上来看,大哥的刻画甚至多过老二,从人物形象上看,导演明显是偏心于邓超的老二角色。
我看了其他人写的一些影评,说邓超是剧中最完美的角色,用了一堆好的形容词去形容他。
的确邓超这个角色是很讨观众喜。
塑造得也很生动,邓超也完全适合这个角色,演的很好。
感觉这是编剧故意设置的一个角色,从很多方面去塑造,从在生意上说以后碰到大哥的人要让,生意能干能把大哥的大客户缺的钱给要回来,这些很多方面就感觉挺故意,感觉就是知道你喜欢吃肉,就很聪明地往你你嘴里送了块肉,大多数人都还不明白这是塑造这个主角是故意写得那么好。
从邓超从影的这些片子其实是能看出他是有这种高大上的情结在的。
他会喜欢去演这种讨喜的人,高大全的人。
不可否认的是他演的很生动很饱满,他是个聪明的演员。
而反观张嘉译这个大哥的角色,从头到尾都在嫌弃邓超,甚至说一些非常让人反感的话,我看了下影评,有个作者很激动地写,总是在用这种道德在绑架家里人云云,总是就是看进去了,入了迷,把这个角色带入到了他体验的生活中,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冷血的人,已经不太会被这种写很坏的人物,或者说为了衬托别人的角色真心去讨厌起来。
我觉得那样的演员更伟大,更值得敬佩。
张嘉译的表演也是入木三分。
大哥的这个角色真的太厚重了,真的可以说是厚重这个词。
张嘉译这么知名的演员肯来演这样充满矛盾的角色,就可见这个角色有多吸引人,多生动形象。
好像就在你我身边,故事就是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其实这部剧的每个人物都是好饱满的,但是我最想写的是董洁一枝花的角色。
我觉得导演太会选演员了。
一枝花的人物设定就是那个年代所有男人梦中情人的类型。
出身高贵,那个年代的服饰在现在看来那么土的情况下,还是能表现出一枝花身上独特的清冷的美艳,董洁真的很适合这个角色。
我记得秘书的儿子感叹蕾蕾好美啊的时候,虽然穿的真的很土,但是从一个观众来看,也是真的美的,是从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静静地,弱弱的,永远在拒绝别人的美。
隔着银幕也能感受到。
再来说她的性格。
这真的是这部剧的又一个亮点。
一枝花的性格,从她几句关键的台词就能窥探得知。
一,在高考失败后英子问她为什么不重新考一次,她说,因为我不想再被打倒一次。
二,马学军问她到底喜不喜欢他时,她说,我喜欢,从一开始就喜欢你,但是你是那么强壮,朝气勃勃,我害怕。
三,赵远志送鸡蛋给秦大姐,说我一个人实在吃不了这些,您帮帮我,花蕾蕾看到了说,秦大姐我也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送给您吧,还强调了两遍。
这几句台词就可以从好几个层次上解读出花蕾蕾的人物性格。
她出身在高干家庭,受到的因为这个职位带来的各种好处,所以从她的择业上也能看的出来,她有这样的情结。
但是同时呢,她又受到了新时代的教育,所以她的思想又是高尚的。
但是当他爷爷死后,高考也没有考上之后,除了马学军之外没人再给他恭敬时,她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恶意,但是她一下子没有适应到这个残酷的命运,她去当了两年兵,在我看来是在逃避,接着又去税务局工作,她的思想在排斥那里,跟别人诉苦的时候素有人都劝她不相干就别干了出来的时候,在跟秦大姐吵了一大架,在所有观众都以为她这下真的要出来了的时候,她第二天拿着拖把打扫办公室,跟秦大姐不痛不痒地道了句歉。
还是继续在这个她讨厌的地方生活下去。
这里也是编剧高明的地方。
一枝花的软弱,在这个地方明显的细致地描写了出来。
后面更精彩的是在她和赵远志的对手戏中,平时都是高冷地对待他,但是面对赵远志的设计领假结婚证居然也会半推半解地同意了,不可思议,在这里的解读,我不认为是她愚蠢没想到赵远志会来这么一招,而是心里也觉得他是可以结婚的对象。
利用了赵远志对他的利用,实现了嫁给一个像她爷爷那样的人的愿望。
而后来赵远志对她的强奸无疑是编剧写的最狠一次。
相信每个观众都被这场戏震惊到了。
一个花一样女子,被这样一个奸诈的小人强奸了,还没有反抗,仅有的反抗竟然是甩了一个巴掌,这一巴掌还被赵远志的一句威胁结束。
从她的着装还有选择来看一枝花都是一个保守又软弱到骨子里的人。
跟赵远志结婚之后被百般欺负也不敢啃声,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愿意去揭发他,跟他离婚。
把自己生生熬成了离过婚的不再冰清玉洁的女人。
她的人生就是不断在走下坡路。
而且是她自己的选择。
到她后面得了脑瘤,也是,一个年级轻轻的人得了脑瘤,为什么,就是因为她的心是死的,身体也感知到了她要死亡的信息,接收到了她的意志做出的反应。
所以我不觉得狗血,很合理,一个活的死气成成的人是没有办法活得久的。
从一开始没找到方向,到后来遇人不淑,再到后来她终于适应过来,找到了生活的勇气和真正爱她的人时,又遭遇到了家长的反对,家长好不容易也不反对了时,又得了脑瘤。
她的一生都是在这样的挫折中度过的。
一枝花的是美的,但是也是悲壮的。
我记得我以前听说过一句话就是什么是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在你面前撕碎。
一枝花的命运编剧就这样残酷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夜深了,反观自己的命运,其实有点害怕和无助,但是无论好坏我们都只能昂起头来接受它不是吗。
编辑同志,本来看了你编的其他几部戏,觉得很好,《你是我兄弟》这部戏开头也挺好,戏得铺陈,转合,味道,兄弟情义很让人感动,但是在爱情戏处理上,感觉前后不搭,没有线,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先说老大和萧红梅这一对吧,萧红梅离婚了,老大为大打抱不平,安慰她,还说喜欢,愿意娶她,按正常的思维,就算老大对萧红梅有的不是真正的爱情,也是非常真挚的依恋吧,但是后边他跟老二的谈话,还有之后相处的细节,让人感觉老大娶人家回来就是为了照顾家的,跟爱没啥关系,难道编辑就想告诉我们老大没有谈过恋爱,不懂男女之爱,只懂顾家,哎,老大年轻时睡不着的那些年,真不知道为了啥;再说老二和一枝花,我不是说编辑把她写成被强奸错了,我只是觉得编辑极力想把一枝花写成不落尘土,超脱世事的“仙子”,但是没成想,写成了一活脱脱的花瓶,本来以为她会有才华或者某项特长,大学没考上,当兵没啥前途,去税务局有时想讨好一下领导,又觉得不屑,说聪明吧,被人骗感情,骗身体,整个就一漂亮的傻帽,编辑给她小时候加的“外交家”理想,有何意义?
再说,一枝花说在18岁为她打架那会就喜欢上他了,不跟他在一起是为了让他奋斗,可有这么喜欢人的吗?
喜欢人家还跟秘书的伪君子儿子谈感情,喜欢人家还在单位说自己没男朋友,跟赵远志模糊不清,还有她爷爷死了之后,她爸妈就出现一次,从此之后似乎就不管她了,一枝花跟孤儿似的,编辑是不是觉得观众都傻瓜啊,还是想表达一下,做科研的父母就是绝情到不要儿女的,你还不如直接把她爸妈写死算了,死在越南战场上,最后把一枝花写死,估计编辑想把一枝花从花瓶扳回来些,只有让她还算美美的死法才算是成就了她的纯洁。
败笔啊
由于父母去世得早,这马家的四兄弟各有各的成长缺陷。
虽然全都长大成人,在人生中也留下了太多的不如意和遗憾。
邓超饰演的马学军马老二,是本剧当之无愧的男一号,也是最值得欣赏的人物。
总体来说,也就他的缺点最能够令人容忍。
我个人也非常喜欢他的敢闯、敢爱、敢恨。
父母去世之后,玩世不恭的他仍然没有稍微收敛一些,做了好几件有损人格的事情——偷窃,给他的人生留下了污点。
以至于无论他日后怎么去证明自己已经被金老板教育过,改过自新了,不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也难以抹灭老大对他留下的心理阴影。
打架是不对的,是违法乱纪的,然而我想说马学军每次打架都挺给力的,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大打出手,花爷爷说他是“竖子”,我却要说“打得好”,他一开始打架的时候还非常年轻,甚至为此丢了学业,这个阶段的打架看上去就是暴力,后来长大了,成熟了,仍然没有失去当年的率真和追求,仍然肯为了自己想要保护的女人去打架,去受伤,这个阶段的打架已经被赋予了被升华的意义,就算在这个法治的时代,他也要用命去守护重要的东西,多么率真,多么可贵!
马学军对花蕾蕾的爱情可歌可泣,但他想要给予心目中最重要的那个女人的,仅仅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他根本没有足够丰富的精神世界去赢得花蕾蕾的内心。
这也是他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他能静下心来多读书,武装自己的思想,能够不卑不亢地对待花蕾蕾,懂得走进花蕾蕾的内心世界,那他就不是马学军了。
花蕾蕾,是剧中重点刻画的悲剧人物。
一开始谁都想不到这个“部长的孙女”的人生会一直走下坡路,刹都刹不住车。
刚一开始,还以为她的内心世界有多么丰富,有多么美好,看到她进入税务局以后逐渐沦落,越来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她只是太单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已经误入歧途,而且最悲剧的是,没有人来拯救她,马老二也没能力拯救她。
她的爷爷一直在教育她,希望她长大以后能有出息,她也一直想成为国家的人,为国家出力。
然而,没有人对她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人民服务”应该先于“为国家服务”;也没有人告诉她,在税务局不等于为国家出力,既绑架了自己的生活,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更让她丝毫没有为国家做出任何贡献;更没有人对她说“不自由,毋宁死”,然后给她指出一条光明之路。
她讨厌别人说她“落到凡间的天使”,她觉得自己既不是天使,也没有沦落,她的平等观,没有得到剧中任何一个人的认同,包括马学军,这是最让人心碎的悲剧。
她其实喜欢马学军的快意人生,但她等待的是有人能在精神世界里拯救她,马学军就是不明白这点。
马学武是剧中又一悲剧人物,他的思想被父母的死压抑了、禁锢了、封闭了,现实的沉痛,生活的重担压得他抬不起头来,所以他看不到未来有希望,他看到的只有脚下的土地。
这也是没办法的。
同时,他还不自觉地试图把这种不良情绪传染给三个弟弟。
也因为他是大哥,是家长,他借此之便改变了三弟的人生,这是他犯的最大的错误。
在家长制的家庭,家长的思想被禁锢,家庭也就被禁锢了,好在老二天生爱自由,冲破了这种禁锢,而老三则是最大的牺牲品。
马学武的另一个错误是傻逼(请原谅我爆粗口,因为真的太傻了)地认为学习就是为了高考,离开了学校就等于没法子学习了,还烧了书,这不是天下最大的傻子么?
谁跟你说只有在学校才能学习的?
老爸让你学好,烧书算学好么?
我觉得马老大如果真心想为弟弟好,就不应该让他们都走自己没走完的路,也就是作为自己的替身去考大学,而应该用最大努力去保护弟弟们的梦想,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比如老二的梦想就是挣钱和娶花蕾蕾;老三的梦想是跑步;老四的梦想是……陪伴大嫂么……总之,既然自己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那么就要有保护弟弟的觉悟,就要让这种代价能换来价值,而马老大显然没有做好这一点,有时还帮了倒忙。
老三的悲剧,其实就是老大的悲剧,前文说得很清楚,不再赘述。
老四的悲剧其实是最无关痛痒的,不就是娘了点嘛,有什么啊,能改改,不能改拉倒,反正活得自在,三个哥哥呢,闹着玩呢,能活不自在嘛。
相较于其他人来说,英子应该是最喜剧的部分了吧。
很多人也喜欢英子,她乐观、执着、有担当、有眼光。
其实从考上大学那会儿就能看出来嘛,她其实比一枝花聪明得多。
我一开始的惯性思维和以貌取人,害得我跟马老二一样,忽视了这一点。
凭什么一枝花考不上大学就还是一枝花,英子考上了大学却不被喝彩呢?
英子的聪明,能为生活带来多少欢乐,能给爱情带来多少浪漫呀!
可惜的是直到大结局英子才修成正果,否则就能看到她更多的精彩表现了。
现实生活中,英子这样的女孩儿才是可贵的财宝。
很爱这部电视连续剧,以前一直喜看抗日,谍战题材的,看那些为信仰奋斗终身的人而激动不已。
可是,看了这部连续剧,为爱情奋斗的人同样可爱!
一枝花就是马老二一生的追求,可以说,马老二想尽一切办法出人头地,就是为了“把一枝花捧上天“。
在这个社会漠视纯洁爱情的今天,马老二可以说是每个男人的楷模。
超赞邓超演技,特别是看到老大扶着一枝花回家而后又灭灯的时候,我看到邓超的眼睛在滴血。
不多说了,以片头曲的一段结尾吧别说话 就这样拥抱着 让时间 停泊在这一刻
有一段时间了,我每天刷开PPS点开内地剧场,都想找部国产剧看看,无奈都是满眼的谍战和芒果的自制偶像剧。
有朋友跟我推荐最新的韩剧,我真是老了,接受不了那样白目的剧情或是棒子的故作深刻了。
这剧是下午逛天涯的时候逮到的,帖子一页没看完,就果断PPS点开看了。
因为演员我觉得都挺合适的。
其实,我谈不上喜欢邓超,但仔细想想,他演的戏我还大部分都看了,他塑造的角色类型都差不多,但这部的马学军我觉着他演的出乎意料的好,演活了。
董洁这角色有点轴,看着急人,但她演起来,不让人反感,只会让观众想理解她。
张嘉译演技没的挑,只是演20岁的样子我有点鸭梨,听他说:我长大了,你别把我当孩子了。
这句台词的时候,我还是更加怀恋那个一步三晃,有着CN情结的市长秘书哈哈哈哈马老二和花蕾蕾的爱情,很纠结。
主要是花蕾蕾纠结的点搁如今的视角来看,大多数女人都会觉得特可笑。
一个长相英俊,事业有成,知根知底,爱你爱的掏心窝子的男人,这是现在所有女人的梦想,花蕾蕾却总是拒绝。
真是个轴孩子,如果换一个演员演,没准我就要毒舌了。
当然剧本也不错,所以我愿意深刻地去理解一下。
他们其实互相喜欢,为什么就那么纠结呢??
只是因为爱情的频率没有对上罢了,因为家庭背景,成长环境,还因为彼此都太年轻,所以两个人的频率总也对不上,却又像磁石一般互相深深吸引。
需要时间,需要沟通,需要成长,才能让这感情真正的开花结果。
可是编剧对花蕾蕾狠了点,姑娘是轴了点,但人是个好姑娘啊。
却遭遇了一个女人所能遭遇的所有不幸。
我其实很想这样的感情能开花结果,因为这样的感情,频率一旦对上了就会是最完美的爱情。
我一直是喜欢大团圆结局的,唉,可惜剧本没给力啊最后。
其实我这样有感而发也是有原因的吧,看到马老二对花蕾蕾那样掏心掏肺,我就想起年轻的时候你也说过那样的话,我那时不置可否。
时间长了,才知道,有一个愿意把你捧手心里疼着的男人真的是莫大的福气。
电视剧看的这样伤感,好在现实里你还是在那里,好端端的。
这样的结局我也不计较了,它其实是在提醒我们,爱了就是爱了,勿纠结勿执拗,时机不可贻误,岁月蹉跎不得,好好珍惜身边那个爱你的人啊
一天看完了 快进 跳跃等各种方式 部分剧情显然不合乎情理 到后面过于矫情、啰嗦 落入俗套 挺好一开头 到后面全葬了。
花蕾蕾结婚那段也太TM扯了吧!三观稀碎!其他不管,直接一星!看得我要气炸了!
花蕾蕾那种别别扭扭的性格长得好看又什么用吖,敢爱敢恨的姑娘才会幸福
抄袭日漫《蝶子小姐》
3星给邓超。。
我已经预想到了要续集的话肯定是四儿出柜和全家人接受他是基佬的过程
估计编剧很喜欢韩国电影 同生日同血型的邓超不能不顶~ 董洁你换个表情换套衣服好吗?
以前的电视剧真好看。英子说,人活一辈子,就是要跟爱的人在一起。不过我还是最喜欢大嫂。
前十五集四星,后面几十集负五星,服化道取景三星
本来很简单的事儿,怎么就这么磨叽呢~
30个冬天里兄弟间故事
其实我真的不是很稀饭邓超,虽然他是南昌人
那个女的让人恨得慌 太二了
电台热播,边吃边看,狗血拌饭,超哥继续威武,英子姐人生观恰得我意,但重点还在于,还在于,四,不交女朋友,不交女朋友。。。只要大嫂,只要大嫂。。。嘿嘿。。。
脑残剧。
20集就够了···
胡同里的一家子
一堆拧巴的事情 中国编剧也就这样了
最害怕看回忆的镜头 让我觉得所有的好时光都属于昨天
邓超的发型。。。董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