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菩薇这部电影有着典型的日式唯美与感伤。
总分总的结构更像一篇小说。
当小凑的世界中多了一个她喜欢的小秀。
我与自己还有你。
以三个灵魂的眼光注视着的爱情。
谁该退让。
谁该释怀。
谁该放手。
九岁的小凑拉着父母陪同她去游乐园。
回来的路上父母因车祸离她而去。
从此与奶奶相依为命。
过于寂寞的世界里。
她将苦痛写成文字系在气球上。
以为可以带到天国的父母手中。
这样。
她遇见了夜。
一个笔友。
以文字的方式守护她十年。
遇到小秀后如往常一样她将这份心情寄给了夜。
从最初夜便激烈的反对着。
在与秀交往的过程中终于暴露出了那个秘密。
小凑有失忆症。
会突然的不记得发生的一些事情。
这样三番两次。
秀在给小凑检查脑科的医院里叫住了失忆的“她”。
不是凑。
而是“夜”。
是了。
那个笔友夜是凑在极度绝望后产生的另一人格。
与她共同拥有着一个身体。
有着不同的性格思想及性别。
他阻扰着所有妄图伤害凑的人。
其中便有秀。
他在保护她。
始终陪伴她。
他阅读着凑的文字。
我想见你想见你相见你。
他对着镜子说。
小凑。
我也想见你。
如何在你我同时苏醒的时候给彼此一个拥抱呢。
他对着镜子亲吻。
吻到的是镜子还是小凑呢。
小凑说已经习惯了失去喜欢的人。
却习惯不了寂寞。
我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
却因为想你而更寂寞了。
走在人群中。
哪里都不属于我。
我应该属于只有我们对望的国度。
只是我在白天微笑。
你的暗夜里忧伤。
我们要如何相见。
夜将信铺在地板上满满的一房间。
静静的对着镜子流泪。
世界上有谁比我更……我是如此的……省略的字眼被哽咽的吞进梦里。
是我最清楚该如何让你幸福么。
是我阻碍了你的幸福么。
我是在嫉妒么。
我只是想保护你。
你已经长大了么。
你已经不需要我了么。
我是为你而生的。
我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么。
请平复我。
拥抱我。
那些属于你的光与温暖。
小凑说。
谢谢你夜。
一直陪在我身边。
爱自己真的是一场终身的爱恋。
如果我对自己是爱情。
却如此无法触及。
幻想中的你。
甜美的微笑。
渐渐走远。
他放了她。
我放了我自己。
你已经长大了。
不再是被伤害就会缩进壳里困住自己的刺猬。
你该走出去。
你必须去宽恕伤害你的人。
你必须幸福的活下去。
即使没有我在你身边。
和秀一起躺在沙滩上的夜。
一句一句说出了凑喜爱的事物。
他轻轻的呢喃着。
为什么我没有一个男生的身体呢。
这样我们就有了彼此。
这样我便有了爱你的资格吧。
用爱淹没你。
让你无暇顾及寂寞。
支撑着你的全部。
你就是我的信仰。
最终他拿着凑喜欢的苹果让秀伟他拍照。
治疗完后的凑看到了这样的相片。
第一反应是。
是我么。
慢慢的却疑惑了。
似乎不是呢。
那样犀利而倔强。
冷淡却弥漫着温暖的眼神。
始终守护在我身边的那个人。
他的存在便是为了爱我的那个人。
让我无比坚强的那个人。
是你么。
你是,谁呢。
end.
冲着那个女演员去看了东京少年,因为系统的学过精神病学,也接触过一些精神病患者,所以明白电影的结局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但撇开专业不说,仍然觉得有好几个场景让我感动了一番第一幕:NIGHT:要是有个男人的身体就好了……虽然只有一句,但背后是多少无奈和悲哀,深深的爱着一个人,想要一直守护着她,却连一个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想要给她安慰,却只能轻轻触摸镜子里那幻想中的另一个她,他一次次破坏她的约会是出于嫉妒吧,那些平庸的男人,那些对她的爱远没有他深的男人可以那么轻易的和她见面、交谈、甚至亲吻,他不想任何人把她从身边夺走,即使除了通信,他从来都不能够出现在她的身边,这时候的他是自私的,但爱本来就是自私的,无可厚非。
第二幕:NIGHT轻轻亲吻了镜子中的“她”这时候的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成了她获取幸福的障碍,并且已经决定离开,这个吻可以看作是告别吧,虽然之后,他和她在意识中相拥,但作为拥有完整认知能力的个体,这应该是他离她最近的一次吧,他们是世界上相距最近的人,因为他们是一体的,但他们也是世界上相距最远的,只有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然后想象着对方的那一刻,他们才能单方面“完成”相见。
这是注定不会有结果的爱恋,但此时NIGHT的爱已经开始升华了,让自己所爱的人获得幸福成了他唯一的心愿,即使后会无期也再所不惜。
第三幕:最后照片中的NIGHT依旧是酷酷的男生,即使有万分的不舍依旧显得那么洒脱,一个苹果贯穿整部影片,最后也不忘拿着苹果,留下他在这世上的最后一个镜头,然后,他把守护她的责任交给了那平庸的男生,结局看似美好,却也充满了讽刺,正常人的爱恋似乎只能是平庸的。
除了崛北真希不错的表演之外,全片结尾由浜田真理子演唱的《LOVE SONG》也为电影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想就这样的死去,在你的怀里被你的温柔包裹着在这个星空下一直,一直,梦想着这时候虽然只是我一直,一直想要和你一个人在一起的喂,为了我们谁能够把时间静止并不想要所谓永恒的爱情只想在现在的这个时候和你两个人想就这样的死去,在你的怀里被你的温柔包裹着在这个星空下悲伤的钢琴声中只留下NIGHT寂寞离开的背影,和那不完整的鲜红色的苹果……
许久没有看过日本电影,上一部,《恋空》,是很久前的事了,纵使是一部剧情俗到极致的电影,并且自己在整个过程中还不断的引发笑料,还是依旧被感动了,也许,正是早已经知道结局才变得悲伤,人总是会遇到无可奈何的绝望,却还是傻兮兮的按照早已安排好的路去走。
喜欢上崛北,也是很早很早之前的事了,一直不觉得是很漂亮的女孩子,很喜欢她的笑,是像桂纶美那样纯净的女孩子,虽然是不同的调调。
看电影之前早已知道剧情,没有多余的惊喜,甚至还有些小小失望,比如那个不知能不能算男主角的人。
惊喜的是崛北真希的男装扮相,比《花样少男少女》中多了分帅气和决绝的眼神。
剧情平淡,没有什么起伏,一切按照理所当然的线路进行,奈特的离开似乎显得轻松,人格分裂应该是种精神病,不明所以,电影中也没有解释,想起《安娜与安娜》,多了份奇幻的荒谬。
心里住了另一个自己,而且会失去记忆。
爱着的人,是心里的那个,永远最近的人,也是永远都不能相见的人。
想起《剪刀手爱德华》,永远无法拥抱自己爱的人。
都是悲哀,这部却更显得绝望。
一起看的模拟破坏王说:日本电影中总有喜欢摄影的男主角。
苹果的主线,似乎有些悬疑。
她说:原来他们习惯只买一个苹果。
我喜欢他拍的照片,除了苹果,人物都是笑得很灿烂。
而奈特,直到最后一张留影都是些许忧郁的表情。
我们感叹崛北的演技,想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看看,世上还有什么东西不能产生爱?
隔着镜子的那个吻,破碎的镜子中破碎的幻象。
一直爱着你,一直保护你,却不能继续一直陪着你,本是同根生,却不能继续相守,不是不允许,是我不愿意。
night亲吻着镜中的minato,轻轻的。
破碎的镜面让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不真实,他只有这种方式去碰触他爱的人。
9岁时,他爱着她,保护着她。
现在,长大的night依然爱着minato,依然守护着她,可是,她却不记得他,没关系,只要他能继续在她身边陪伴她就已足够。
仿佛在梦境中般,他见到了她,看着她温柔的面孔,熟悉的笑容,还有那句“谢谢你,night”,最爱的人终于出现在了面前,终于在虚幻中得到了她的拥抱,他流下了眼泪,是痛苦的,还是幸福的?
为了minato,night选择了消失,他知道那个男生可以真正的去亲吻minato,可以真实的感觉到人的温度,他会很爱minato,会带给她快乐。
可是,night知道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会像他一样那样的爱着她,即使他消失不见,即使minato永远都不知道他曾经的存在。
night最后的表情那样平静,他要留给minato一个最好的瞬间,而她看着照片觉得既像自己又有些不一样,她能够感觉到那个他的点点滴滴,即使记忆被抹去,即使永远不知道night是谁,她也会感受得到。
是的,他们是一个人,又是不同的两个人。
那首绝美的love song响起时,她,终于见到了他。
平心而论,这部片子,最多给三星,但冲着maki,必须五星给满。
这是属于堀北真希一个人的电影,完完全全的个人表演,这部片子更加能够为她的演技正名,男女通吃,的确是新一代的小天后,实力和偶像的完美结合。
我就是喜欢她,虽然人格分裂的题材不算新颖,但总体来讲这部片子节奏感把握的还算说得过去,最让人不能接受的可能就是男主角太丑外加情节反复过多,但只要有了maki,谁还在乎那么多呢?
评论这部电影变态无聊的人真的是很多很多,可是我觉得真的是部好电影。
没有很长,没有很复杂,没有几个演员,可以说是堀北真希的独角戏,反正我能体会那种感觉,泣不成声。
“习惯失去喜欢的人,却不能习惯寂寞。
” 我爱上了我有什么不好的。
至少我不会离开这样的我,我可以陪着我10年20年30年,或者更长至少我不会伤害这样的我,不会背叛这样的我,至少我能倾听这样的我,理解这样的我,至少我了解我所有的喜好,并且不会欺骗这样的我,至少我无论如何都宠爱这样的我,一直一直陪着这样的我,保护着这样的我,至少我始终深爱这样的我,即便是永远无法完成的爱情,至少,至少,我还有我,我永远不会留下我一个人,不会辜负我。
只是我也悲伤,我也嫉妒,我无法听见我的倾诉,无法给予我拥抱,甚至见不到我爱的我,我那么爱我,可是似乎我一直和我在一起,但其实却永远无法在一起。
人格分裂又怎样,被说变态又怎样,谁说和自己通信不是恋爱,谁说亲吻镜子里的自己不算接吻,最适合我的只有我,和自己相爱有什么不好,虽然总会有一天,我不能只爱我,我还要爱别人,这时爱我的我要是离开我,我应该会泣不成声吧,因为不会有人比我更爱我更了解我了吧。
谢谢我一直在我身边,谢谢我让我很安心啊。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格都是因为被需要才存在的”那么取代“我”存在意义的人出现之前,我会一直和自己相爱。
片尾曲,真美好。
又见『双重人格』。
少女在幼时去游乐园的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导致父母双亡,这童年的极度阴影使得少女的心中分裂成了两个人格——清纯温柔的A和男性化的B。
少女认为童年的车祸是自己害死了父母,便将这部分的黑暗记忆统统封存给人格B。
人格B只在夜晚出现,与人格A通过日夜交替的书信联系(笔友),并经常在重要时刻作为柔弱的人格A的保护者出现。
人格A失去了童年的记忆,却可以像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天真美好。
这一切,却因为少年C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
少年C爱上了少女(人格A),却遭到了少女(人格B)的排斥。
好在少年C的父亲是脑科的医学专家,经过一系列事件后终于搞清楚了少女『双重人格』的真相。
最后,少女(人格B)与少年C展开了最终的对峙——少年终于让少女(人格B)意识到后者自己其实正是破坏少女(人格A)人生幸福的最大阻碍。
经过痛苦的思想挣扎,少女(人格B)正视现实、并决定退出——最后的最后,少女(人格B)自我消亡,而少女(人格A)与少年C恢复了正常的恋爱。
我的评价:倘若从治疗的角度而言,这个疗愈的过程其实并非彻底的成功——因为从电影最后的镜头来看,少女(人格A)其实还是没有能够了解到整个事情的真相 ——也就是说,编剧并没有将两个人格和谐地交融,而是让人格B『自杀』——只剩下人格A的少女虽然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终究还是残缺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种『残缺』其实也是代表了现代社会普遍的一种『逃避主义』情绪。
从而引发出悖论:其实,就算你不是『多重人格』,你也会很难看清楚整个世界的真相——抑或是,你又如何判断偶而分裂的你自己就不是『多重人格』?
以上。
---http://www.leeforce.com
不久前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小组—为了遇见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一见倾心。
笑一下,点击申请加入。
单单为这样一个名字。
最初03年开始读安妮宝贝,在她众多唯美的故事里,最让我心动的是莲安与良生。
总想着,世界上有那样一个好朋友是多幸福的事情啊!
可以执着的追随,可以任性的夺取,可以自私的要求,可以无私的付出那是多幸福的事情啊!
爱你如同爱自己。
曾一度想寻找那样一个倾心的朋友,世界上独一无二、特别的一个人。
比朋友热烈,比恋人淳厚。
后来的后来呀,我发现,那是不可能的。
唉,女人啊,都重色轻友!
还不是一般的最后得承认:莲安与良生只是安妮的美好想象。
她们是热烈的温良的女子,一个人两个极端的对照。
其实,只是寂寞吧?
其实,只是寂寞吧?
需要有那样一个人,需要的时候能义无反顾的留在身边凝眸倾听,需要的时候能抛弃一切的追随自己无着的脚步,需要的时候能为你付出一切乃至幸福生活。
你能为我坚持,我也能;你能为我舍弃的,我也能;你愿意包容我的一切自私任性,我也能。
只是,这样,需要。
彼此拥抱,温暖世界上另一个自己。
从《挪威的森林》到《海边的卡夫卡》,从《情书》到《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从《东京少女》到《东京少年》,一切都只是遇到了这个世界上另一个自己而迸生的一个透明的拥抱。
悬浮在空气里,触不到的视角。
其实,只是寂寞吧?
女孩美奈都:“九岁那年,很寂寞很寂寞•••有一个笔友奈特•••只知道是同龄的男生•••”《东京少年》—日本纯爱电影,风格清新,节奏轻缓,音律优美。
一路看来如春日暖阳拂面,心溢欢喜。
伴随着轻快的旋律,故事娓娓道来,直至温婉的第一次郊外约会,戛然而止。
倒叙、插叙、反角色讲述的画面在眼前一一展开,为我们开启另一个相似不相同的关于青春成长的故事。
爱情,是一个男人寻找那个由他身体的肋骨创造的女人的过程。
爱情,是肉中骨,骨里血,血内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可是,如果有爱情,哪里比得上自己对自己的爱来的更深沉呢?
水仙少年纳西索斯被众多仙女爱慕,最终却爱上了水中的自己。
少年奈特爱上女孩美奈都,当自己的存在威胁到她的幸福,他宁愿放弃自己,成全她•••虽然就在身边,却不可能会相遇。
虽然彼此思念,却不能相互守候。
虽然我深爱你,却只能选择放手。
爱情是兵不血刃的战争。
爱情是自己与寂寞的游戏。
爱情就是,赢了寂寞,输了自己。
喜欢堀北真希,所以看了这部电影。
最初只是看了有关于电影的几张海报几幅图片,但是夜的造型,尤其是最后的那张照片,真的帅气又冷峻。
我爱你,我一直在你身边,但是我们永远不能见面。
这样的情感,这样的守护,是第二人格对主人格无条件的爱与守护。
小的时候也看过一些双重人格的电影电视剧,第二人格往往都是主人格受压抑的产物,有好有坏,但是看了之后,不禁羡慕,自己孤独的时候、受伤的时候,总是也希望能分裂出第二人格来陪伴自己,守护自己,不过, 一直没成功而已。
作为家庭里的唯一的孩子,有的时候真的希望自己身边有一个能陪伴自己的人,不要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游戏,不是每次害怕都是自己一个人硬撑,有一个看不见的只属于自己的人格,陪伴自己,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吧。
奈特(日语发音)等于Knight,在英语中是骑士的意思,骑士,守护自己的公主,那样的坚持和认真,最后同样愿意为了这份守护而牺牲自己,那是怎样一种爱,我爱你,一直都爱你。
李斯特的《叹息》贯穿电影,悠扬的音乐,舒缓的剧情,简单的人物,勾勒出一个舞台,只属于三个人的舞台,那里有爱情,有守护,有牺牲,有坚持,即普通又伟大,爱自己,爱他人。
奈特是帅气的,她孤独,冷酷,港是平凡的,她单纯,简单,软弱又坚强,修是诚恳地。
无论怎样的情感,在这现实中,始终都要面对生活中总总的不尽人意,种种的挫折和压力,港在奈特的守护下慢慢成长,但是她种有一天会离开这种呵护,自己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奈特面对的是一样的情况,港总有一天要走自己的生活,而奈特存在的意义就是守护港,没有了这份守护,他存在的意义又在何方,而自己如果一味的去阻挠港获得幸福,又同样失去了自己是为了港获得幸福而存在的意义,所以奈特选择的牺牲。
修的复读以及家人的压力,使他的生活阴云密布,但是他对港的感情是真实的,即使面对港的人格分裂问题,很多人不喜欢修,因为他看起来呆板又木讷,不过换个角度看看,也是个帅气的男孩,看到他对港的坚持,对自己爱好的坚持,对奈特的承诺,就知道他也不是一个坏男孩。
平平淡淡的节奏,平平淡淡的日子,在平凡中坚持自己的坚持,最后总是会有阳光灿烂。
奈特离开了,夜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就是白天,希望刚和修能够幸福的在一起,为了奈特的牺牲,为了奈特的心愿。
不能在一起的恋人,逝去的最爱自己的自己,曾经的过往,在成长之后,都必须选择继续前进。
夜我们同食一只苹果夜我们同写这一封信夜 你是我的黑夜我是你的白昼夜当黑夜爱上白昼她们注定不能够相见虽然你比任何人都要爱我只是 我们终不能在一起
尼玛就是有堀北真希我都没坚持看完。
男生性格的堀北还蛮有型的,女生性格一般般,没有突破。还有就是,那主角长得好猥琐啊!
为掘北的表现多加了一颗星
啊啊啊,明知道那个是人格分裂,是男人来的,可是就是口水不断……好帅好帅的女人啊啊啊啊啊……胸部啊……大家无视我吧……
【白天是她,夜晚是她,自己和自己的戀愛】~~~沒有《東京少女》好看~但maki演奈特演的很好哦~
第二人格爱上了第一人格,两个人格永远无法相恋,本来会是很狗血的情节,处理非常唯美!
当黑色的我爱上白色的我。
谁跟我说这是个Les的故事?好吧如果你硬要说存在在身体里那一男一女两个人格存在着爱情。只是不觉得这个谜语不需要100分钟去揭开吗,这部时长为94分钟的电影有50分钟是白白浪费的。有些电影是有必要将同样的情形换个人物再讲一遍,显然本片不属于那个范围。再者,一人两角很考演员演技啊,真希那单薄的演技如同单薄的剧情。同样的剧情可参考《剪刀男》,看看人家怎么写一人身体内潜藏一男一女的人格。
多种人格;一半的时间是浪费的啊
导演自己肯定觉得相当有意思- -
看到三分之一就腻歪了。
微妙。わからない。
画面不错,结尾的《love song》(浜田真理子)好听。
这种东西拿来拍什么电影(
安静的不可置信
剧情假 牵强 看得我睡了好几觉
东京少女比较好
和自己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
来来回回就那么点剧情,要真能讲出彩来我也就认了。实在是。。
突然想起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