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和无欢本质上其实属于一类人,小时候不经意经历的一件事对他们的一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小时候的倾城欺骗无欢抢走了馒头所以导致了无欢从此以后不再相信任何人,甚至他自己,后来,无欢自己说过,“都是你,让我失去一个做好人的机会”;倾城则是因为把抢到的馒头扔进了水里给死去的母亲蹲在水边哭,遇到了满神从天而降,倾城用了自己的爱情去换来了其他世界最好的东西。
其实满神说的那句:除非时间逆转,水倒流,人死复生,倾城才能重新获得爱情,已经提前为结局昆仑穿上黑袍子让时间倒流也让倾城重新获得爱情埋下伏笔。
影片中的倾城非常容易被人同情,让人感受到这个角色的悲哀,她的爱情几乎一直都是悲剧,她真心待王,王却因为想保住性命要把她送给无欢:无欢口口声声说爱她,却从未付出行动;她对鲜花盔甲的主人动了情却不敢去爱,好不容易让自己敞开心扉却得知自己爱错了人:最后仅有的三个爱她的人互相残杀都身受重伤将要死去。
事实证明,在普通情况下,倾城是真的无法达到任何的爱的,要不就是得不到,要不就是一得到就马上失去。
故事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海棠树下,海棠树在整部电影也有不断出现。
台词里也有不断出现海棠花,如“只有海棠花落尽的时候,你们才会双双死去,你们会和飘落的花朵一样,化为泥土”和“日落之前,海棠花落尽的日落之前,你一定会回到我面前”等。
这部影片特色之一就是色彩运用的十分巧妙,每个演员都会有特定的代表颜色,以及每个颜色所给人带来的感觉都不同,而且与情节的发展紧紧关联。
无欢主要是银白色,表现出了他的冷漠、自私、卑微以及猥琐,倾城则是艳色,表现出她的妖艳、冷漠、怀疑、苍白等。
《无极》这部电影其实也属于科幻类型,故事的完整性可能还是不够好,而且大量的魔幻色彩不容易让人理解,不过的确是陈凯歌的一部不错的电影,这么多年以后重新再看也不会带给观众一种陈旧感。
《無極》在港的宣傳重點落於三億四千萬元的制作規模,這意味本片如一眾聖誕檔期的鉅製一樣大賣特技與唯美。
而如果就依此出發評判表現,則本片正如坊間主流口碑所說,令人大失所望。
電影的各個製作單位,除了攝影與服裝兩個環節屬稱職出色外,電影連一些基本剪接和構圖都無法做好,更遑論是本片打正旗號的電腦特效了。
影片出來的整體效果明白地展示了陳凱歌導演完全缺乏了對娛樂大片應有的統御能力與方寸;既無法管理好繁雜的製作單位分別交出的部份,也無法準確掌握電影該有的氣氛和節奏。
特別令人費解的是,許多不該笑的地方給攪了個硬笑話,這使前面再美、再動人的氣氛都給一下子攪得煙消雲散了。
進一步說,電影除了表面的糖衣交不出水準外,真正致命的是劇本粗疏的編排,使電影缺乏了同型類史詩格局應有的既優雅又細膩的層次感。
不獨是前述的笑位攪俗了格調,還有情節鬆緊與節奏快慢都相繼失調。
具體來說,劇本的內容涵蓋了過多過密而沒有層次遞進的衝突場面,這一來已讓觀眾無法抓牢電影前進的主旋律,相加起本來就超現實的情節與不夠自然協調感的畫面構圖,三者由是乎一拍即合地掃除了觀眾應有的、對娛樂大片尢其重要的投入感了。
但如果只單獨的看故事,《無極》有很大機會是筆者本年度最愛的一個,所以看罷電影,眼見一個如斯精彩的故事給拍成這個樣子,不得不嘆,可惜。
其實本片的原創故事說來非常巧妙,既對選擇與命運這兩個人生大題目有深刻的呈現,也有豐沛想像力的鮮明人物與架空世界,同時還有非常精彩叫筆者於過程中引頸以待的連番糾葛衝突。
而當中特別要讚,於觀影時也特別要留心的就是充滿宿命感又環環相扣的因果關係,固中的無奈與傷悲著實令人心感烕烕。
本故事蘊含了不少不得不提的好點子,比如是雪國奴隸張東健的速度竟然可用來回到過去的設定就很妙了,此舉照例又是跟全片的許多地方都有呼應,不過如何呼應與呼應甚麼,筆者就先賣個關子了,因為筆者始終推薦各位看官入場欣賞。
只要對本片的電腦特效採放棄態度,單單看幾位都稱職甚至予人驚喜的演員如何演繹這個最佳原創故事就好了。
只要諸位對正號入場,本片絕對不如外間所說的爛;要不,大家都來找我算帳好了。
P.S.無歡如果認同《無極》是一個神話化的故事,那小時候的一個被騙經歷成為童年陰影以至慢慢形成了無信無歡的性格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至少中間並沒有不合理,而只是略欠了一點說服力的實感。
滿神這個角色確然無助於情節推展,甚至開場傾城的選擇也不過是個晃子。
滿神只是個冷眼眾生的旁觀者,她並沒有改變別人命運的能力,所以傾城是否遇上滿神有否作出又如何選擇其實斷無分別,一切都是無可挽回的宿命。
她的兩次出現主要是透過前設的敘述或預演提高故事的宿命感,本來這是編劇方面一個不錯的設定,奈何編導們最終沒有讓其他的主要角色都碰上滿神,整個宿命糾葛也就因此失衡了。
《无极》把大家都恶心了吧?
《无极》啥奖都没捞着吧?
《无极》的陈大导演居然又出妖蛾子了,要状告《馒头血案》的作者胡戈……看到这个报道真是无语啊,陈导啊陈导,你不觉得丢人我还替你丢人呢。
你自己拍的本来就是娱乐片却娱乐不了大家。
人家胡戈帮你娱乐了大家吧,你又说人家“丧失道德底限,严重影响了《无极》的后期票房……”。
就凭《无极》那素质,那口碑,后期有票房才算见鬼呢!
朝观众出气影响形象,朝媒体出气影响人气,最后只能抓个替死鬼了。
典型的狗急跳墙,心理bt的说!
丢了奖项又丢人,陈凯歌没救了。
《无极》,我一直说好,也去找过原因。
奇幻题材,戏剧表演,东方写意美术。
这都是大手笔,这三种大手笔从未一起出现,从未以这么大的诚意出现。
一个虚幻的世界,只接受虚幻的人群,青少年一辈的奇幻感情是什么?
我不清楚。
我只知道,奇幻世界是可以推倒一切物理原理的世界,又是可以再造物理观念的世界,情要奇,爱要幻生幻灭,象飞奔而起的一切高速的东西。
西方的奇幻、魔幻总没有摆脱个人的英雄缩影,民族精神的暗喻,所谓的奇幻、魔幻都是现实版的蜘蛛侠人群、蝙蝠客心理,对魔法的狂热总能藏在立言的背后(当然哈理波特例外)。
诺大的魔戒三部曲,即使我狂热爱他,也不得不认为在电影的表现中,雄壮的个人理想又被拨大了,西方人总是那么,一轮过后,新的国王诞生了,高山仰止,流水低柔,被英雄和理想治理后的世界一片和谐。
无极给了另一种心理审美,背景应是借鉴了五胡乱华时期,萧条的大地和子民,人吃人的世界,所以有“跟你有肉吃”这样的话语;膨胀奢侈的内心,所以有那样的皇帝那样的将军那样的诸侯。
礼崩乐坏的年代,盛产妖娆的爱情,对绝对的美的追求是世俗的最高权限;而乱世却成就不了英雄,所以海棠树下,如歌似泣;这些都还只是骨架。
陈凯歌这个知识分子,把这个世界浪漫化了,短促了。
他布下了东方的虚无缥缈大意境,超越了金庸描绘的平面特征,我看电影,觉得有点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感觉。
西方魔幻电影,龙在空中飞,下边是壮阔的阿尔卑斯山,或者荷兰风车。
使得西方魔幻电影,实际就是生动的另类宗教油画,在崇拜中把偶像生生画出。
而陈凯歌的无极,恰如中国的水墨画,神似形不似,这应该才是奇幻的真境界。
这是中国当下的空白,文化饥饿点,而他的这种表现和体现的审美,是东西奇幻文化对接中所需要甄别的。
可以说,陈已经提供了一种可供模仿的经典模式。
后人拍奇幻电影,估计很难摆脱他的影响。
只是在这么一个一窝风逐臭的年代,你还能指望香能体现它本来的味道么?
———————————————————这个贴这几年一直有人点赞和跟贴,惭愧。
谢谢大家了。
当时写的不深入,好的地方是观点提的早,坚决。
另:有兴趣的去看我新写的妖猫传的评论。
还有前年的道士下山,用心和用时间都多很多。
《妖猫传》帝国的套盒设计与大唐的传奇道士下山评论:浊世的奇观 我打马而来
平心而论,在那两年的三部国产大片《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和《无极》里面,无极算最好的。
无极的叙事虽然不算特别好,但是还算中规中矩,不像那两部抄出来的无语情节。
而且无极的画面拍的特别美,是我看过的华语片里面最好的(英雄那叫玩色彩,跟美还不是一回事)无极的最大失误,只不过是演员口音有问题,只怪陈凯歌当时没用配音。
还有几个小细节处理的有点无厘头,但是其实无伤大雅。
像赤壁这么雷的片子都没多少人骂,无极其实没什么。
说到底无极被那么多人骂,主要还是因为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馒头出之前,大众虽然也有骂的,但是好歹就事论事,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所有人一面倒的骂无极。
馒头出之后,市面上再也见不到任何说它好的东西,似乎你不骂无极,你的品味就有问题。
但是在我看来,馒头这种恶搞的东西,也就是笑笑罢了,也就跟《十全九美》《举起手来》这种东西一个档次。
没必要把它捧上天。
另外可能当时无极有点儿宣传过度,但是其实在中国市场,宣传是决定票房的第一因素,无极这样也无可厚非。
再过若干年后看,无极作为第一部东方奇幻电影,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
补充说明1:我也没说这部片子多好,只是看不惯这年头《钢铁侠》这样的无敌烂片都能一片叫好声,无极却仿佛成了有史以来最烂的电影。
我觉得无极起码是部及格的片子。
评论一部电影的好坏,标准是叙事和影像,而不是口音和营销,更不是提供恶搞素材的能力。
像《麻将》《鬼子来了》这样的电影也照样能搞出个“一个**引发的血案”来,但是我想并不能因此而否认他们的水平。
2:不要把《无极》去跟《霸王别姬》比,要比就跟《黄金甲》这样的片子比。
90年代张和陈拍过一些相对比较文艺的片子,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电影走到90年代末几乎快要垮掉。
电影拍的有艺术水准固然好,可是看看台湾,每个导演都想做杨德昌,最后的结果是台湾电影要靠辅导金养着直到今年的《海角七号》。
像杨德昌的这种片子,确实好,我也特别喜欢,但是第一可能很多人没有耐心去看也没有闲心去想,第二可能看的人多半都是网络下载(当然杨的电影从来没有在中国大陆上映)。
这种片子拍多了,可能手上奖项会不少,但是赚不到钱。
拍电影不像写书,没钱就一切都没。
中国电影的主流必须要走大投资大制作的道路。
在此道路上进行的探索,不管成功与否,我们都要支持,况且大众已经用票房支持。
无意中在天涯看到一篇为《无极》翻案的帖子,简直说到心里了。
作为一部在影院看第一次就觉得非常优秀的电影,一直很难以理解它为什么在上映期间会遭到一致恶评。
以致在今天,豆瓣的评分才4.2分。
都说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但前提是需回望历史,处于当下的时候,群众是最容易被引导、煽动的。
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氛围下,人很难不被外界所左右。
所以,所谓的舆论导向才如此的重要。
而随波逐流,比起要坚持做自己,坚持自己的想法,简直太轻松。
在经历了“馒头”事件后,大家就已经不再用一个正常的审美眼光和价值标准去看待《无极》了,甚至提到它,认为最大的贡献竟然是对张柏芝和谢霆锋的预言。
不论从电影的立意、故事的讲述、人物的安排、拍摄的手法、场景的布置、画面的展现,在中国电影里面,无极都是一流的,远超十面埋伏之流。
当年的陈导也是信心满满地希望《无极》成为自己的另一个里程碑。
但可能它真属于给未来拍的电影,当年的大多数人还理解不了陈导的心思。
但好东西终归是好东西。
它放在那里,自由更公正的后人去评说。
真希望中国有更多这样天马行空又内涵丰富的电影,但在当年无数恶评的打击之下,陈导终于又回归传统的梅兰芳和赵孤了。
奔或逃——《无极》电影文化赏析在中国强大的和谐(河蟹横行?
)面前,敢于深刻揭露社会现实的大多数都是小投资的独立电影。
其中最为抢眼的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悲剧的大多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在此时中国电影界的中坚力量——第五代导演开始学习好莱坞,玩“大片”。
《无极》却是众多“大片”中的一个特例,它在大俗与大雅之间游离,试图借此摆脱“中国大片”千篇一律的主旋律。
陈凯歌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形式成功的避开了严格的审查(洗脑?
)制度。
魔幻现实主义的电影包含了大量的隐喻,对草根阶层的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对现时草根阶层公民意识的启蒙影响甚微。
就像一把双刃剑,魔幻现实主义却能在极权政治的中国,这一片大同的半密闭空间内,借用时间的掩饰,为陈凯歌发出了最为个性化,最为深沉,最为嘹亮的声音。
大声赞颂爱情和自由,呼吁我们不惜以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奔向我们的渴望,奔向我们的自由!
一、奴隶“奴隶是不会站起来的,只会跪,只会爬。
”——奴隶这是第一种奴隶,代表的是处于最底层的农民,打仗时冲在最前面,死在最前面,更为悲哀的是战争中还会被自己方的统治者无情的杀害,战争胜利后被剥夺胜利的果实继续被奴役。
一辈子就知道吃,与低级动物无异。
“在他们杀害我们同族的时候,我没有伤害任何人,我没有对不起任何人。
但现在我知道我错了,其实我一直对不起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
” ——鬼狼第二种奴隶,他们不再是愚昧的代表,他们代表的是以出卖自己的自由来换取些许权力,借以维继的一群人,就像整个官僚体系。
统治者利用他们的本能之一求生,来奴役他们。
这是一群活的不知所谓的“走狗”,在统治者的呵斥中疲于奔命,早就忘记了生活的初衷,早就忘记了最初该奔向的目标。
除了麻木一面,他们还有善良的一面,他们会醒悟。
但是“寄生”的生活让他们无力放开手,去寻找自己的渴望。
有尊严的死去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你不要死,要好好活着。
”——昆仑第三种奴隶,出生时一无所有,但是他们天资聪颖,经过学习可以找到内心深处的渴望,并放弃一切的奔向渴望。
因为他们一无所有,因为他们无所顾忌。
一旦明确渴望,他们能够被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冲破层层阻隔,完成目标。
这样的人应该是占社会大多数的所谓中产阶级,应该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悲哀的是敢于追求渴望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凤毛麟角,大部分蜗居在统治者的牢笼中自慰。
二、统治者光明,象征着所谓的正义,受众人膜拜,在战争中,却假借正义的名义滥杀无辜,践踏生命。
迷失在名利场的光明只会盲目的奔跑,找不到出口。
爱情是会有的,但是名的诱惑使得他不能完全的付出,在真爱的角逐中注定会败下阵来。
无欢,象征着人性中的恶,现实社会中权力的操纵者。
不管是在原始丛林,还是现代社会,利益冲突总会存在,尔虞我诈不会消失。
统治者中表现尤为明显,无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
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无欢踩着奴隶与前辈堆积的尸体,走向了权力的顶峰。
一个彻底无情无义的猛兽是虚伪的光明所不能抵挡的,因为光明还有情感的软肋。
但是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肯定是一个无欢的人,人性裂变了。
王,一个傀儡,一种用来愚弄百姓的图腾。
三、女人在父系社会,女人大多不能逃脱男人的禁锢。
柔弱的、无知的少年倾城以放弃真爱的代价换取必须的食物和虚幻的崇拜。
在这之后,对真爱的渴望使她陷入了无尽虚无。
这时候的倾城急需真爱来拯救。
昆仑的出现恰好融化了她那冰封的心,放飞了这只被禁锢的鸟。
四、羽毛羽毛是象征自由。
如果说白色的羽毛象征着纯洁的、炽热的对自由的追求,那么黑袍上黑色的羽毛象征着理智的、隐忍的对自由的追,毕竟权力不能被狂热的利用。
五、雪之国雪之国是一个纯洁,能力强甚至孤傲的国度。
他们愿意牺牲性命来守护自己的尊严,但是这样的牺牲不能改变命运,不能改变残酷的现实。
六、鲜花盔甲与黑袍鲜花盔甲象征着愚民崇拜的虚无的名,穿在虚伪的光明身上更显其荒谬。
他的主人应该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昆仑。
黑袍象征着权力。
黑袍上也有羽毛,权力与自由应该是相辅相成。
有史以来权力都是为少数人所摆弄,大多数人为其奴役。
穿着黑袍鬼狼只是统治者行使权力的工具。
诚然这样的社会是极度不平等的,大部分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被物化了。
影片结尾,昆仑一穿上黑袍所有的伤痛都退去了,并且能够带领倾城穿越时间,打破这残酷的轮回,是暗示只有权力掌握在大多数公民手中,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公民才能追求自己的渴望。
结语面对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一的人手中这一数据,国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奴性已经深入民心。
唉,中国急需公民意识的启蒙,但是强大的河蟹横行在民主之路上。
生活在这样一个毫无信仰、毫无追求的国度,压抑至极。
是大多数人的逃避导致这样的结果。
他们都各自逃避,目睹同胞被残害却无动于衷。
我们应该奔向我们的渴望,而不是逃避。
最后引用一句和谐的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大片三至尊第一名:《无极》第二名:《满城尽带黄金甲》第三名:《夜宴》注:其实黄金甲和夜宴基本上不分伯仲,只有无极当之无愧地荣登榜首,并远远地把其他两部影片甩在了身后。
以上按烂的程度排名。。。
实话说了吧,其实我们老百姓就喜欢这个,所以大导演们争先恐后地去拍大烂片。
其实不是我们怎么老被耍着玩儿,而是我们也总耍着他们玩儿,所以那么多钱拍这么烂的片子,拿钱骗钱,人尽皆欢。
看完黄金甲我是彻底HIGH了,发自内心地狂笑。
中国大片,古代版雷雨,中国宫廷版哈姆雷特,多么有创意挖。
一年一度烂片,谁说我们是因为抱着太大的期望去看所以才会失望的?
我们根本就是抱着看它到底有多烂去的。
中国人不都有看热闹的心理吗,人家导演就是抓住了我们这种心理,烂要烂得专业,才叫烂得好看。
如果无极=无聊×2,那么说中国大片=中国烂片一点都不过分。
咱们老百姓就那么傻,就心甘情愿的让人家骗钱?
NO,我们老百姓不仅仅喜欢在茶余饭后讨论谁家孩子倍儿优秀倍儿好看,我们老百姓更热衷于在茶余饭后讨论哪家孩子长得跟猴子似的,哪家孩子智商低得内个叫人心酸。
生活太无趣了,生存压力太大了。
于是捏,长期被压抑的人们需要找一个出口。
看中国大片吧,如果当初只是为了放松一下心情,打破一下枯燥无味的生活,那么后来还起到了情绪宣泄的作用。
怎么个宣泄法?
骂呀,看的时候笑,看完了以后骂,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一下子就增加了活着的勇气。
如此,我们要感谢中国大片,要不是因为看了那么多大片,我们怎么能够清楚地知道国人与外面的差距,我们怎么能够看到那些被包装得目眩神迷的演员原来也会跟疯子似的满屏幕呲牙咧嘴,满天空飞来飞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绝对是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一件事情。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比无极火,比无极好看。
我觉得陈凯歌骂胡戈的那句“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比他拍的电影要经典。
所以,假设陈凯歌当初就把《无极》定位成喜剧,那么保不准中国大陆就诞生了一部相当于《大话西游》一样的经典影片。
但是也没关系啊,无极之做作,黄金甲之空洞,夜宴之不知所云,这些恰好构成了中国大片一幅恢弘的场面,描绘了一出祖国山河无限好,甘为大片尽折腰的宏伟蓝图。
疯了。
你看我多么不厚道,竟说出了很多人心中的话,好吧,我本来就是一个炮筒式人物。
内谁谁因为《夜宴》而产生的心理阴影,这是十分不对的,说实话我现在都不大记得《夜宴》到底演了什么,我记得的《无极》还是《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里面圆环套圆环娱乐城的城楼上张柏芝不停地脱衣服穿衣服,我记得的黄金甲就是满城尽是大波妹和满城尽是小金人儿。
乐和不,乐和。
别太把大片当真,你要是当真,那你就是被耍了。
想想当初,人家张导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你能说那不好看吗,你能说那烂吗?
别总拿群众不懂艺术当借口,说话的人也不嫌寒掺。
中国人穷啊,中国需要发展经济,中国人喜欢钱,需要钱。
你拿烂片子赚钱,观众拿大砖头砸你,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咱都理解,互相理解,理解万岁啊。
马未都在锵锵上说为什么不拍文天祥,那么有戏的一个人物。
我觉得拍昭君出塞肯定也能营造出一大片儿氛围,一大片广漠无垠啊。
很小的时候我看不懂小王子,大家都说这个很好的时候,我不懂什么意思;就像第一次看电影无极的时候,觉得很多不明白以为是个烂片,最近突然不怎么的总是想起来这个片子,就翻出来看了一下,才发现无极其实是类似小王子一样,像一个寓言或者是童话的表现形式的片子,在中国拍得清楚是要被剪掉的。
王,是没拿武器的人! 你那不是跑,是逃! 奴隶只会跪,不会站! ......... 就这些台词就够好了 我说说里面的人物吧 无欢,剧中大反角,最可怜也是最聪明的人, 在他三岁的时候,虽然已经罪恶的苗子已经长出来了,至少那是还会笑,还会信任人。
而正由于这次信任带来的是伤害,对小小的无欢来说,信任就意味着被骗,意味被伤害,为了保护自己再也不受伤害,他选择的是不要信任人。
也许太多人觉得小题大作了,一个馒头怎么会让人变成那样呢,而实际无数的杀人犯已经证明小时候的伤害是会影响人的一生, 无欢说是倾城让他不信任人,是倾城毁了他一个做好人的机会,他从不信任人的那天开始就再也没有爱了,而实际他内心想说的是,我想要爱,我想要信任人,如果当初你没有骗我,我就不会今天这么惨,他觉得他痛苦一生的责任都是在于倾城。
陈导那时候的话说得太直白了中国人喜欢含蓄的表达,无欢的这些台词都被大家当成笑话来看了,吕布和貂蝉里面也是一样 无欢说过两次,我什么人都不相信,包括他自已,怎么会有人不相信自己呢?
他不相信的是自己的感觉,不相信自己的想法,包括想爱人的想法,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有爱的感觉,信任的感觉,而他的保护机制让他连自己的感情都不相信,甚至很多时候违背自己的心。
我们何尝不是,遇到喜欢的不敢说,遇到该爱的不敢爱,总是用理智和信念来压抑自己的内心的感情。
无欢为什么要费尽心思虐待倾城呢,仅仅是因为倾城骗了他吗?
我想不是,一个像无欢这样痛苦者,只有亲眼看见倾城痛苦,让倾城还有身边每一个人都变得一样痛苦的时候,他内心才不那么难受,正如虐待那些虐猫的虐狗的,基本都是这样,要么是小时候受过虐待要么是追求一种控制权 无欢是个极度聪明的控制者,他代表着邪恶的力量,经历最痛苦的人生的同时最了解人类的黑暗面,他用人类的弱点来控制人,让人们成为他的奴隶,三岁的时候他用食物(饥饿)来企图控制倾城(倾城不愿做奴隶没有上他的当);长大后用黑袍(力量或者权力)想来让雪国人成为他的奴隶,没有成功后,用死亡来威胁他们,怕死的鬼狼成为他的奴隶;对于永远得不到真爱,不愿做奴隶的倾城,关起来限制她的自由,面对面的杀她爱的人;对于最在乎胜利的光明大将军,用胜利来诱惑他然后打败他;。。。
所有人在他的掌控中,他喜欢这样的感觉,而世界上多少人喜欢这种感觉,掌控别人的命运会让自己充满力量感,权力的欲望 而只有对昆仑这个奴隶,他是羡慕的,在昆仑奋力为倾城和光明打开那扇门的时候,他说了,疯子;在他的逻辑里面这样的做法是疯子,他没有办法爱人更没有办法为爱付出,我得不到,那么我也不希望你们得到,所以他让他们面对面死去,让我觉得他最好玩的是,甚至他自己都要挂了,是他用最后一口气,甩出飞刀割开倾城的绳子,他觉得他自己死并不重要,他就是要享受他们最痛苦的样子,享受他们的诀别,额.....变态呀...... 倾城:是一个女人,美丽而愚蠢的女人试问天下哪个女人不希望锦衣玉食,貌美倾城,全天下最强人的宠爱呀?
言情小说,那些穿越剧,韩国剧宫廷斗争剧,不都是整天YY这些么,畅销的好呀,女人的最爱呀! 代价是得不到真爱,就算得到也是立刻失去,年纪小小的她当然不明白什么是爱情,而后长大了的她美貌倾城,最爱干的是脱衣服抛媚眼勾引男人(这是她唯一擅长的),一边却是无比恨男人,不许任何男人靠近。
刻画的真好呀,我忍不住要赞美一下,美丽的女人就是这样的呀,超级美女是不会相信男人爱她,男人一个个争夺美貌的她,但没有几个是真心的这个是越美丽这个真心程度越低的,相信她是在爱情一次又一次伤心。
而女人对爱情有种天生的渴望,不管是什么样的女人心里都有个梦想,有个男人可以永远爱着她.很多女人是没有爱情活不了的。
而倾城也是,她很想爱,但是每次爱错或者失去。
她不敢和光明在一起,从一开始是怀疑他爱不爱自己,反复问他爱她的理由,(女人一开始恋爱都这样的,最美丽的女人也不见得例外哦)然后是给他一吻离开他,希望保留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内心痛苦的要死就是偏偏一脸诀别的要走,非要非要光明大将军把她拉回来,求回来,然后丢一句我现在不怕的哈哈美女是很喜欢玩这种游戏的,我要离开你,我要和你分手,要是不回来追我就是你不爱我 这么愚蠢的女人呀,真爱不是用眼睛能看的呀,真爱要用心来感受的。
昆仑用红线牵着她离开鸟笼,离开黑暗,带她自由飞翔,她多开心呀。
可带她逃离王宫的时候,她看见鲜花盔甲,义无反顾的和跑去和鲜花盔甲的主人在一起,她以为那才是她的爱,她爱上的只是虚假的躯壳而已,真爱一直在她的身边呀,昆仑一直在她身边,当着奴隶做各种事情,只要她提出要求,他会做任何事,哪怕是去敌军救人,哪怕是认罪替光明死掉,为什么倾城就一直看不到呢,但倾城却很愿意牺牲他,一次一次的让他去牺牲的同时,她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什么事真爱呢?
有时候真爱可能是很卑微的,所以就可以被忽略了吗,天下的男人女人也不正是如此吗?
不是没有真爱存在,而是没有能看到真爱的眼睛,最可怕的是真爱在门口敲门,而你却觉得这是噪音或者是理所当然;之前觉得张柏芝演不出来,我觉她只是漂亮而已谈不上美丽,后来想想其实她真的很适合这个角色,这个角色是她自己的人生,漂亮而愚蠢,一次次爱错人,永远得不到真爱。
陈导一点都没看错,所以我觉得预言有时候不是巧合光明是个真正的人,名誉,胜利,女人他通通都要,虚伪而且充满欲望,第一次见满神就说自己从不杀无辜的人,满神直接指出那些被杀奴隶呢,王不是他杀的。
他为了得到倾城隐瞒真相;倾城要离开他,他要面子让昆仑杀了倾城;倾城和他在一起,当他的部下过来找他回去享受胜利成果,虚荣夸一夸,跪下哭一哭,心软了,开心了,立马就抛下爱情就走了,所以他悲剧了,这是人的弱点 他是一个人,他是第一个跟昆仑说,我不是要跪我要你为我跑,昆仑是他的奴隶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把昆仑当奴隶看待,昆仑几次没有听他的命令,他也只是把昆仑赶走了而已。
他以为自己可以无情,无情代表可以胜利,他可以狂妄的和满神打赌,赌自己没有眼泪,而是他是人,人有感情的,不是不哭只是未到伤心处,爱别离的苦不是那么好受的 鬼狼,奴隶,被恐惧笼罩的奴隶 刘烨演得很好,特别是最后面对无欢时那种恐惧很真实,无欢是他最害怕的人,是他的主人,是他觉得不可战胜的人,但是为了友情,他面对了,去战斗了,虽然带着骨子里最深的恐惧,他战战兢兢的打这场架,几次躲在暗处犹豫想逃走,但是他始终没有逃跑,我很想为他鼓掌,有多少人敢直面自己最深的恐惧,勇敢面对已经是人生的胜利了对于他的家族他确实没有什么错,他没有伤害任何人,想活着不是错,是人的基本渴望,哪怕是做奴隶。
这个世界上能够舍生取义的人毕竟是少数,你我都是平凡老百姓,我们只想平平安安的活着。
他最后明白他错了,而原因并不是觉得背叛,而是因为对不起自己。
人都是向往自由,需求尊严,他当了奴隶的代价是失去自己,他当然对不起自己的心了。
昆仑给了一次让他再次选择的机会,也许这样对他是最好的结局,他是笑着离开的 昆仑,不断成长终于从奴隶成为战神 张东健真的演得很好,我喜欢那双纯净的大眼睛,这片子就烂在演员没选好,我只认可张东健和刘烨,还有配音太烂了 他是个奴隶,在他的世界里面,主人就是一切,有肉吃就是最好的事情,他就该听主人的话,他就该卑微,主人不要他了,他就失去存在了,甚至会死去,直到鬼狼告诉他,他并不是天生的奴隶 而实际上,他的内心并不是奴隶,只有他会遵从他的内心。
第一次出场他们奴隶作为牺牲品,他听到部队来了第一反应是逃跑,而不是要听话,光明让他去勤王,万人大军面前,他一路奔来,他却不带一秒的犹豫,杀了王救了倾城,带着所有人的惊叹号他就带着倾城走了。
只是因为王要杀倾城,他觉得不对;光明让他杀倾城更没有听话,听的是自己内心的声音,直到他发现他的主人是个失败者,不配让倾城等待的时候,他听到自己内心的渴望,他终于摆脱奴隶的身份,不再卑微,不需要听谁的话,成为自己。
这才是陈导理想中的战神,他应该是善良的,充满爱的,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努力争取的 对倾城,他很爱很爱,生死不是问题,而他要的并不是占有,他给她选择命运的机会,破除她身上的诅咒,还有比这个更好的爱么(我想起圆桌武士的那个女巫,女人最想要的是什么,是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 满神代表的是命运,命运从来都是无情充满戏谑和嘲弄的,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我更多的觉得满神这个角色活在我们的内心,有时候它会和我们对话,我们觉得那个就是命运,觉得天命是不能改变的 里面有一段很好玩,倾城出来的时候对着下面的武士说道,你们想看我袍子里面穿得什么吗?
那么就放下武器;所有的武士都放下了武器我可以解释为 爱能放下武器么 跟着就是你们还想看我里面穿得是什么吗?
那么就把武器对准他(王) 我可以解释为 恨会让人仇杀么另外,王宫的圆环套圆环,其实是9宫八卦的摆设,只是CG做得太简单了。
昆仑奴是有来历的,夸父追日,鬼狼的刀都是讲究的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有来历的,不过我知道的也不多七年前我看不懂,现在终于能明白一些了,不过真的很佩服陈导演,走得太前面了
看完大师陈的《无极》,真庆幸自己看的不是首映。
本人虽拜读了无数对该片的控诉,但仍走进了电影院,支持了一把国产电影,现在说两句好歹也是师出有名吧。
1. 着装诡异。
我不知道其他人看到真田广之的三千勇将有什么联想,反正我的脑海中迅即跳出了四个大字:织田信长。
典型的日本战国时代盔甲,看过黑泽明的应该都有印象,实在不了解,圣斗士您该看过吧。
还有一点,中国人打仗自古都是金戈铁马,盔甲讲究的是鲜明耀眼,不怒自威,fashion点的大将要么是一身金盔金甲,要么像《三国演义》写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
中国武将虽然战袍花花绿绿,但铠甲作为阳性的展示,都是威武无比,从来没见过啥鲜花盔甲的。
哦,服装设计是日本人,难怪。
另外谢霆锋的部队,除了靓仔谢自己是日式盔甲之外,简直就是一支十字军。
张柏芝也有一日本艺妓造型,我是说整脸涂白嘴唇中间涂一小块口红那种,不知道是不是老陈想跟《艺妓回忆录》靠一靠。
最最让我寒冷的是,皇帝那造型,不说他是王,我还以为是一太监,留一欧洲中世纪发型,两撇小胡子,跟莎士比亚似的。
2. 特效糟糕。
虽然电影在特效上花了不少钱,但还是不咋地,想跟《魔戒》那种排山倒海的效果比,难。
基本上可以一句话总结,该大手笔的没大手笔,不该夸张的瞎夸张。
看见陈红跟妖怪似的窜来窜去,这哪是神仙的仪态啊。
3. 剧情空洞,东拉西扯。
这个简直不必多说,就是所有的感情都不动人,所有的恩怨都很儿戏,所有的杀戮都没必要,所谓魔幻都是装神弄鬼。
而且,张柏芝简直就一中国海伦,我觉得以中国五千年的道德观来看,这样的女人,引发小规模的暗杀或者昏君下台比较可行,但是她也算不上貂婵啊,人家可是为了大义才献身的。
不要跟我说什么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如果陈圆圆是这种站在屋顶上脱衣服的女人,我才不相信平西王会为她寻死觅活呢。
4. 太国际化。
除了服装,这里还得说一笔,把真田广之抓住后,居然不是面君或者交大理寺发落,而是——在长老院接受审判。
看到这里,真是心里发冷啊。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欧式的法庭审判,因为我家里有本詹姆士·克拉维尔的《幕府将军》,小学的时候我把它看完了,发现日本战国时代,大名在发动战争输了之后,是要接受长老院的审判的,审判之后的结果一般都是被命剖腹。
果然一看电影里长老院的长老,都是日本武士发型。
5. 对白故弄玄虚。
陈凯歌不知道是想学王家卫还是自己诗情大发咋的,总之就是到了下半部,人人说话都特有诗意和哲理,但是似乎没什么意义。
很遗憾的是,我一句都记不全了,一部电影的对白,观众看完就忘了,真惨。
王家卫的台词我可是看完之后能自己默写出来的。
哦,不对,我还记得那句超傻的“我就是穿黑袍的人!
”对了对了,还有蹩脚国语,听得我哭笑不得啊。
6. 细节太傻。
别的不说了,就谢霆锋拿的那个杖,张柏芝在屋顶上脱衣服,他的杖变一个大拇指,这时候电影院笑声一片。
陈大师啊,您这是拍正剧大片呢,您以为自己是周星驰还是拍《猫和老鼠》呢?
7. 浅薄内容糟蹋“无极”概念。
“无极”是多么牛逼的一个词啊,当初看到陈大师给自己的电影叫这个名字,我就纳闷老陈该拍多么牛的一个题材用多么牛的表现方式才能表达这个概念啊,得学习。
结果看了电影,我靠,这部奇幻情欲片就是无极啦?
感情无极就是一个魔镜似的东东,再包含点宿命论,弄点故弄玄虚的时间倒流什么的,就这么包在一起,靠。
想拍商业大片,又放不下大师身段,我都替老陈心疼。
也难怪,你一拍商业大片,你就不是纯粹的艺术大师了,就像斯皮尔伯格,就算你拍了《ET》或者《辛德勒的名单》,都只能算是“好莱坞电影大师”。
你说一不食人间烟火的票房毒药大师,突然要搞搞商业搞搞票房搞搞眩目大片,多不容易啊。
问题就出在,搞搞大片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自己是大师,不能跟Peter Jackson这种商业导演混为一谈,结果呢,大师面子也没了,商业电影也拍烂了,两头不讨好啊。
我想小声的说: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讲故事都讲不来,情节太荒谬了;10年12月,在CCTV6又看了一些,觉得表演也太做作,故事还是莫名其妙。。。
我以为爱会给我勇气面对这部传说中的电影,我错了,厨,你毁了我做一个好人的机会
3.5,但无论如何不能算烂片。古希腊命运悲剧的架构,故事非但不差,讲得还很不错。但特效实在是太幼稚了。陈凯歌的问题就在于他作为导演能控制自己,无法控制别人。制作乏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面对宏大作品,他没想好要怎么拍。看来导演不光要学会控制成本,还要学会控制资本。
没有传说的那么恶心啊。
作为一个搞笑片儿。呵呵~确实搞笑。
我也是当烂片儿看的,只是为了围观我家真田小队长。可是整个看完觉得真心不错,情调叙事,配乐很棒,真甜大叔和张东健乱七八糟的外国口音太萌了。虽然前一半的时候我一直把张东健当成黄晓明。至少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很享受。不是情人不泪流。
不想说我是冲着张柏芝跟谢霆锋还有床戏看的,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哈哈哈,补分
记得那场电影之后梦醒了
小时候看的其实我还是觉得挺不错的
没看懂
“你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爱情。”2015.2.12成都
烂就是烂,垃圾就是垃圾,不要狡辩,高中生都知道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你来一句“未来多少多少年没人能看懂无极”,看不懂你拍什么呢?并不是说一定要迎合观众胃口,但是烧了那么多钱,注意是05年!放到现在都是大制作,那么多钱追求你的哲学美?追求哲学美,你拍个小成本文艺片不就成了?你去看看李沧东,洪尚秀,哪个有你那么烧钱?再说了,人家的电影似乎比你的更美吧。无极有什么哲学?一句话就能说完的宿命感,爱情苦,折腾半天,装神弄鬼。你也不要嘲笑人家李成儒梨园子弟,人家还真没靠爹,而自从陈老爷子走了,陈大导演可曾拍过一部好电影???
看了评论,颇为惊讶,连这种片子评价都要翻身了?中国电影好像还没沦落到矮子里挑高个的地步吧,即便是,也不会轮到无极。别扯什么中国外国,艺术的评价标准才不会迁就你们那些家国情怀,烂就是烂。
一部恶评如潮的影片!不过看时还是很有奇幻的感觉的,是一种崭新的尝试。张东健跑起来的时候真的很有感觉~~
大家都打一星,我非要唱反调。无极开创了中国魔幻题材电影的先河,是多国演员合作于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陈老总还是需要鼓励的。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尤其是漂亮女人~
居然没有标注过。其实现在反过头来看,没有那么差了,但陈凯歌心到手不到的缺陷还是很明显
画面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