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之路

無窮之路,No Poverty Land

主演:陈贝儿 Janis Chan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无穷之路》剧照

无穷之路 剧照 NO.1无穷之路 剧照 NO.2无穷之路 剧照 NO.3无穷之路 剧照 NO.4无穷之路 剧照 NO.5无穷之路 剧照 NO.6无穷之路 剧照 NO.13无穷之路 剧照 NO.14无穷之路 剧照 NO.15无穷之路 剧照 NO.16无穷之路 剧照 NO.17无穷之路 剧照 NO.18无穷之路 剧照 NO.19无穷之路 剧照 NO.20

《无穷之路》剧情介绍

无穷之路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制作组在全中国挑选了十个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贫困地区案例,分析每个地点采用的不同扶贫方式,例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细说各地在过程中面对的困难,经过无数人的血汗及努力,终于取得成就。节目通过今昔对比,回顾以往生活条件恶劣的同时,呈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上童村之异蛇古事神秘博士60周年特别篇格林第六季恋爱的那点事儿前哨2:黑太阳法网追击特种突袭之觉醒女人就是女人老爸夏令营世界新闻牌局接战:甲乙战争幽灵狗狗第一季爱不可及宇宙战舰大和号复活篇Rematch幽灵医院吉隆贡3白面包车里的人情满人间泰王纳黎萱5有你的时光里偶然闯入的世界谋杀派对幸运神与衰神一杯上路魔幻大森林至死不渝阿嬷的放屁车

《无穷之路》长篇影评

 1 ) 无穷之路

21世纪的中国,已经算是世界强国,但是繁荣的背后,不免还有一些落后和贫穷。

我们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在,是我们不断努力进步的结果,这条路也是无穷无尽的,仍需要我们坚持走下去。

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有一些地方极度贫困,甚至不能生存。

大多是因为地理因素,四川悬崖村,一座大山阻隔了村民的出路,他们出行走的是悬崖峭壁,一不留神就可能丧命;云南怒江,一条被江水阻隔的村民,出行只能靠滑索,无数人命丧长江;宁夏西海固,极度干旱贫穷,被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还有很多被大山阻隔,被恶劣的环境影响,导致人烟稀少,世代贫穷。

作为一个在城市里长的人,我完全没有想到,21世界我们强大的中国,仍会有这么多地方这么苦,这么难。

很多人连温饱都成问题,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更不用说上学工作娱乐了。

看到他们,我才知道我是多么的幸运,我们很多人有时嫌弃某个食物不好吃,小时候烦恼学习考试,我们烦恼工作不顺心,赚钱不够多……而这些在他们眼中都是奢侈,像悬崖村这样的贫穷地区和我们简直就是两个世界,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生活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脱贫就要从根本着手,精准扶贫。

12集的尼克令我很感动,贝儿问他为什么要在中国扶贫而不是其他国家,他说其他国家的穷人都是政府发钱,只有中国,带领民众走出贫困,同时会给他们创造未来。

我们祖国为悬崖村修建钢梯,为怒江修建桥梁,修溜索,开山路,为贫困老百姓迁居。

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旅游业等,提供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提供工作机会。

脱贫不仅是国家的扶持,更重要是靠自己努力,正是“扶贫先扶志”。

广西F4回乡创业,不与农民争利,改良品种,发展品牌扩大销售,走这样正义的商业之路自然会成功。

西海固的陈总,在环境恶劣的土地上,经历了所有人的非议,历经千辛万苦,辛苦十四年,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云南黎族的符小芳一个山里的农村姑娘,为种植有机茶,变卖所有家当,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历经十几年才拿到认证,发展有机茶; 云南的一个农村姑娘 叶萍种植咖啡,历经多次失败,还独自承担村民的损失,苦苦坚持,不仅为脱贫致富,更重要是改变佤族女人的命运,有自己的事业 ,不用向人低头, 她吃苦耐劳,忍受流言蜚语,最终成功。

走出困境,不是靠天上掉馅饼,而是靠自己的努力!

脱贫的成功更离不开那些舍己为人,默默奉献,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的伟大的英雄们。

他们就是这里的希望,也因为有他们才能让这里重获新生。

云南怒江的医生,只为一句诺言,坚守岗位,一直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保护这里的人民;

学校的老师不仅坚守岗位,还不辞劳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为了“我们通过改变他们改变下一代,再下一代”;

广西卢森堡友人尼克和举哥尽心尽力扶贫乍洞村,尼克一句 “I come here for work,not to talk”用爱让我们超越国籍成为一家人。

此外,片中提到,全国还有很多默默奉献的扶贫书记干部,你们都是我们国家社会的伟人,没有你们,我们没有今天。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们的扶贫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贫困地区人的生活有质的飞跃,如今他们道路通,居住好,孩子能够接受教育,生活富足,真正做到了无穷。

无穷,即没有贫穷,同时,我们扶贫求发展走向幸福的道路也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我们为此努力的精神意志也会是无穷尽的。

这条无穷之路,我相信我们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舍己为人的精神,一定会走向幸福的终点。

 2 ) 如何不复贫

看完全片,既感动于政府和基层干部为了脱贫做的努力,当然也包括TVB这个团队为了拍摄这部片子所做的努力,但更大的直击心灵来自于片尾的那句话,无穷之路的未来是如何防止不复贫。

我们回头看各个村落所选取的不同办法。

第一二集的四川悬崖村,花了蛮大的篇幅讲自然环境的差,包括千阶的危险和与现代社会的隔绝。

他们的脱贫方式是搬出悬崖村落到县城里的一片新区域,开始在县城里的农业工厂或者其他就业方式中做工。

这些青壮年没什么文化, 他们的下一代可以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未来可能可以读技校或者读大学,但那时候教育对生活阶层的改变是如何的,我们不好判断。

脱贫相对的是原来悬崖上的生活,比如悬崖飞人一人4000块左右的导游收入可以养活一家7口(上有父母、下有三个娃),低保和城镇/农村医疗保险等制度体系的完善可以帮助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有一个稳定的存在。

第三四集的云南怒江,天堑变通途,在溜索上滑行的人成了一代人的记忆,有了桥,他们开始探索用溜索运输农作物出去,来改善生活。

溜索我坐过两次,一次在京郊,一次在千岛湖,如果下方不是川流不息的江水,其实感觉还好。

但如果在过去并不坚实的木索上,可想而知的生活。

第六集的宁夏西海固,这可能是印象最深的一集了,因为没有水源、只有风沙,还拍成了山海情,农民们的生计艰难,赤贫的状态很难改变。

印象最深的是从捡石头、种树开始的葡萄园,打算喝完手头的葡萄酒支持一瓶贺兰红。

另一方面是科学种地,比如不适合种玉米不种了,种苹果、冰糖心,旁边种大豆固氮。

福建对口支援的宁夏,也是一段深刻的历史故事了。

第七集的海南鹦哥岭,通过搬迁村民还原了自然风貌,成为了保护区,村民们原来因为穷,娶不上媳妇,靠着拆迁换来的房子+现金,住到了城里,有了媳妇。

一个人的故事映射着千千万的家庭,我不记得这段有没有提到海哥的谋生,但感觉还是打工吧。

第八集的贵州苗族村寨,改造成了旅游小镇,看起来是纪录片的甲方爸爸投资兴建的,弹幕上都是华润的名字,大家也有的评论国企支持了长久的事业,因为企业规模可以对现金流的投入时间有一定的“容忍度”。

看的时候我其实很担心,不知道疫情的当下旅游业是否还好,而且旅游业带起来的当地消费水平升高是否会影响当地人的基本生活价格。

第九集的云南孟连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集,讲的是女性种植咖啡豆的故事,三年又三年,在失败了6年之后还在熬着,女性能走出家门、走出厨房、不能上桌的女性拿起锄头种植咖啡豆,能有信任的老公让她去谈生意、去学习咖啡的味道,最终得到84分的咖啡豆,销出去。

咖啡虽然竞争激烈,但随着国内咖啡豆的需求增加,或许是一个可以长久的好生意。

第十集和第十一集讲了四川的两个旅游典型,包括网红丁真的力量,丁真的出圈背后并不只是单单纯纯的一张照片,更像是理塘多年瞄准的旅游业的一根导火索,康巴汉子并不完全符合大众的审美,丁真的甜风才是大家的爱。

丁真会如何我不知道,但是说实话我在视频中他面对镜头的样子看到了宗教的沉静,似乎就是他放牛的时候积累下的内心的纯净,如果是的话,这个人有大智慧啊。

旅游业依靠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观,希望理塘风景一直在。

想起来去年去过的内蒙,其实有一些风景跟理塘有点像,包括大帐篷外的配饰都充满着宗教色彩,但是内蒙的草说实话真的不太好了,或许有野花、或许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不是那么好,但是太游客风了。

第十二集讲广西乍洞村,一个扶贫干部和一个退休的卢森堡人。

称得上是鬼畜的是,这个卢森堡人不知道贫穷是什么,他对贫穷的认识是从这个村子居民一无所有的家里开始的。

他们语言不通,村书记也不怎么会英文,两人的交流靠微信翻译,Nick学了一点中文,但也并不是很会,他跟村民学如何干活的时候基本上是手舞足蹈来表达意思。

扶贫干部在片尾的时候回到了县里做其他岗位,周末跟Nick一起帮村子里的忙。

看完觉得扶贫真的是时代大计,希望这些村落的未来可以继续在政策支持慢慢不再倾斜之后,靠着经济的自然规律获得持续的美好生活,实现真的无穷。

 3 ) 以国之名

我们见过太多优秀的人文纪录片,或精美或宏大或考究,为什么这个略显简陋的“无穷之路”也能收获一种好评,或许是因为所有优秀的纪录片都有同一种品质——“真诚地展现真实”,观众是能从镜头和语言里,体会到团队的精神的。

//第二集怒江有很多人cue团长,然后从如此朴素不讲究角度的镜头里也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甘孜理塘是真的漂亮!

看到第十集我突然明白了“丁真”的意义,这是理塘走向大众一个太重要的“点”。

//看了这么几期,从北向南,或因生态贫穷,或因闭塞贫穷。

出力最多的,是三百多万的驻村书记,以及——普通平凡的消费者,不管是旅游、助农还是扶贫,每一位关注的、购买的人都为“无穷”出了一份力。

//记录一下印象比较深刻的两段对话:第四集怒江,主持人问女生——“未读书之前,以后想做什么?

”——“嫁人吧”——“读书之后以后想做什么?

”——“开饭店”——“结婚呢?

”——“以后再说吧”//第九集云南种咖啡的女性说:“有自己的一份事业,就不用看人家的脸色过日子”“令叶萍最开心的,是从此以后,全村姐姐妹妹都可以抬起头来”//“尼克你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你一直微笑,为什么?

”“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快乐,也了解他们的担忧”

 4 ) 希望国内综艺少拍点明星

这样的纪录片,原来出自最爱的TVB之手,小团队小制作,但是脚本和维度让人感觉清晰,从之前的贫困🆚扶贫后的改变。

耳目一新、主持人的功底和素养感觉都💯,希望央妈给类似这类的节目多来点经费,tvb yyds感觉今年的心中第一有了,在某埋上看的,如果画质能更加清晰一点就好了,豆瓣的第一个点评献给它了,值得一个五星在我心中

 5 ) TVB又出新神剧,想给它打100分

TVB最近出了一部神剧,名字叫《无穷之路》,豆瓣评分目前9.5。

是的,这是一部纪录片,不过内容的设定很有意思,是通过香港人的视角来审视大陆的扶贫之路。

1集20分钟,短小精悍,看完几集之后,非常感动,也很有感触。

其实对自己而言,“精准扶贫”只是一个存在于新闻中的词语,但是通过这个纪录片,第一次对于“扶贫”,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具象化认知。

看到了政策是如何一步步落地的,也看到国家在这方面所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

数以十万计调查人员,逐家逐户去敲门,最终识别了12万8千个贫困村,锁定了9900万贫困人口,了解致贫的原因,好对症下药,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派有能力的人当驻村书记……

印象最深的是四川凉山悬崖村,村民想要下山的话,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藤梯,每一次攀爬都是一场磨难。

村里的孩子,大多都是年龄比较大了,才开始读书,主要是家里人怕攀爬的时候出意外。

最麻烦的就是生病,需要村民协助轮流背下山,年纪大的基本靠土方。

体力好的村民,背着农作物下山赶集,也会被买家压价,因为买家断定村民不会再背回去。

为了解决出行安全问题,2016年由政府出资,村里人出力,2556级的钢梯,终于取代了藤梯。

但即便如此,出行依然不简单,主持人陈贝儿花费了4、5个小时,才爬到了山顶;而扶贫书记帕查有格上下攀爬了很多年,膝盖差不多都已经报废了。

终于在2020年,政府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在凉山周边县城、平原交通便利位置,花费3、4年时间,建设总共1400多个安置社区,帮助全部二千多个贫困村庄,总共35万村民进行搬迁。

看到这里,有的人会有疑问,这个地方那么不适合生存,村民为什么不早点搬出去呢?

但其实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自己最能理解这其中的艰难。

家人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粮食在这个地方生长,这里也埋着自己的先人,每个村庄以姓氏家族为纽带,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

所以,我们能看到《山海清》中,想要动员大家搬迁,十分的不容易。

而《无穷之路》,也来到了曾经被称为“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石跑”的宁夏西海固。

这是一场经历近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里也是“开发式扶贫”的先河,国家委派沿海发达城市,一对一帮助西北部落后地区发展,西海固得到了福建省支援。

当时,福建的专家来到这里考察之后,觉得大家集体搬到开荒区重建新家园,可能还有机会,这就是著名的“吊庄移民”。

为了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政府也鼓励福建商人在这里建设开厂,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和收入。

即便选择不搬走的村民,也不会被抛弃,福建的农业专家来到这里帮助农民解决生计,同时帮助改善生态。

终于,戈壁变成绿洲,绿化也让当地气候带来了变化。

一直以来,TVB给自己的印象都是高高在上的小资情调,但是这次的节目,却显得特别朴实接地气。

5个人的摄制团队,历时3个月,辗转几千里,穿越6个省,走访了14个曾深度贫困落后的地区。

主持人陈贝儿,为了这次节目做足了功课,正式拍摄前,大量看片查资料,还专门去学了普通话。

无论是爬天梯、溜钢索,还是在大戈壁体验大风,陈贝儿身体力行,真实客观地呈现村民曾经面临的“难题”。

完全没有架子,特别有亲和力,会让你不自觉的露出微笑。

在听到坚持行医几十年的故事时,她也会有很强的共情能力,眼泛泪光,但不会刻意煽情。

这样的职业素养,让我联想到了上一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手——李七月。

在一场比赛中,她从演播厅“走出去”,采访了河北的一名步班邮递员曹正富。

其实这是她第二次采访这名邮递员,在多年前的第一次采访中,由于经验不多,觉得遇到了一个“不善言辞”的嘉宾。

正是由于这次挫败的经历,让她决定要用双脚去丈量人间的温度。

而这一次,她陪着曹师傅一起去送信送报纸,跟收到信的村民攀谈,侧面了解曹师傅这份工作的意义和分量。

当李七月真正了解曹师傅的工作后,终于找到了他不爱说话的原因。

平淡的讲述中,所有的力量都在里面。

而那次经历也让她最终懂得,记者的功夫是在脚下。

正如《觉醒年代》中所讲,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不能人云亦云,需要了解事实情况再去报道。

《无穷之路》则真正践行了这个准则,主持人陈贝儿亲自体验脱贫前的困境,与脱贫后的现状进行对比,采访村民、扶贫书记、商人等,去多维度展现扶贫之路。

跟随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会对每个地方进行精准诊断,扶贫方式也不尽相同,有易地搬迁、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等。

村里通网之后,某色拉博可以和他的小伙伴靠直播赚钱;跨江大桥通车之后,村里人再生病可以走着去河对面看医生……

“要想富先修路”“扶贫先扶志”,这些不再是新闻报道中熟悉的“陌生词”,而是成为了一个个让人眼眶湿润的案例,让你真正感受到了扶贫成果的来之不易。

而“无穷之路”一语双关,不仅仅指的是,摆脱贫苦困境之路的艰辛,那些不应该被遗忘的开拓者;也指的是扶贫这条道路是目无止境,充满艰辛和坎坷的。

不过,扶贫的道路终有尽头,相信这个愿景终会成为现实。

 6 ) 无穷的无穷之路

1.最近看德国记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看到世界各地穷苦地区孩子们上学的不易。

但那些政府几乎无所作为,很难有改变。

紧接着看无穷之路,发现中国就能凑齐各种版本的翻山涉水上学路。

但让人欣慰的是,这些现状在2016扶贫工作中一步步改善,他们有路有桥有学校可以上学了。

这比看翻山涉水上学路更让人有生的希望2.看到云南怒江为失学儿童开办的职业学校,心里犯嘀咕觉得吃力不讨好。

这些娃都不服管教,也学不到啥东西,老师教起来也难,为啥费这劲。

看到老师说,这里的女生一到年纪就嫁人,问她们长大干啥,她们说嫁人。

但有小女孩来这学习,喜欢上了烹饪,再问她长大干啥,她就有了除嫁人的答案,去开间饭店。

是啊,也许学不到什么知识,但文化思想的熏陶观念的改变是多么重要。

是啊也许不是人人都能改变,但海滩上的鱼虽然救不完,但能救一条是一条,因为被救的那条鱼她在乎!

3.看到宁夏西海固,山海情居然是拍的这个故事,生态脱贫。

这位福建老板从那会那么火的房地产到西海固种葡萄,酿红酒。

被人说脑子不好,但企业家精神就是看准了相信自己的判断,还为那么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看看许家印的下场,就知道这位福建老板是有智慧的。

4.农村妇女创业有机农业,看得准又坚持得住!

果然成大事者就是有不同非凡的特质。

再看到为了提升妇女地位,而带着妇女创业的云南叶姐,真的看到了女性力量!

总结这两个案例,都是先有高于一般人的远见,认准了商机,遇到困难一直咬牙坚持,不断学习不断精进,最后终于柳暗花明。

而那些指指点点没有远见的人终究只是故事的配角。

5.I see nothing but poverty.脱贫攻坚的路上居然有尼克这样的国际友人,他赞成中国脱贫攻坚的授人以渔,比欧洲的直接发钱授人以鱼更系统成熟。

这是真的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退休后的人生居然还能如此精彩而有意义。

交流不了怎么办,我是来干活的不是来说话的,真的是位质朴又实在的人。

最后四十万通了上山路,那崎岖蜿蜒的山路,就像这个节目的名字一样,无穷之路,是消除贫穷的路也是没有尽头需要一直向前的路。

 7 ) 四川悬崖村

有幸去过四川,很美的地方,很安逸,很巴适,之前也有想过,扶贫,扶贫,到底扶了谁,之前也有设想过会有很穷的地方,之前看了纪录片,也会疑问,为什么不离开呢,后知后觉才明白,不是不离开是不知道,山的那边到底什么样呢,没人去过,没人知道,看的多了渐渐明白了走出大山真正的含义,不是不走,只是怕,真的很庆幸生在中国,沐浴春风里。

看之前一直在想,怎么不进城呢,谈何容易,没有钱没文化,打工都没地方住,不是不想是不能,城市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立足之地。

进了城农业也是大问题,总不可能全部进城无人种地吧,农业国家之本,好歹也是生计的一种。

扶贫时间之长,花费之多,不能一蹴而就,不了解不知道,这的确是个大工程,光是游说村民干活都是个大问题。

钱得当面更不用说了,真的是要有计划才能按部就班实施,随然钱是国家印制,但是多了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庆幸国家各方面计划周全,发展的很好。

关于学生没有文化的问题,也明白了不是不想学,是根本不清楚学习是什么,十几岁就去打工,第一次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多姿多彩,没有文化,每个月靠着打工的钱,有吃有喝,就算让他回去学习也是个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放任她们不管,连最基本得都不懂,久而久之是不是会造成一部分人会因为接触到某些不好的人或事,走向犯罪的道路。

 8 ) 我的感悟

看了两集,结合自己的工作说一下扶贫的困难之处: 2020年,我们单位申请到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2021年3月正式启动,但是在启动之后最大的困难是村民搬迁。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扶贫”的再升级,意在解决农村居民点分散、住宅质量差、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有待提升、收入低的问题。

难题:劝说同意村内异地搬迁。

在合理沟通协商后把村民老房子全部推倒重建,其中三通一平,设计、建盖住宅等一系列的钱由政府出资,但由此引发出来两个小问题一个是村内异地搬迁有个别村民因村内搬迁后离原本的农田会产生更多的距离,因此导致不愿意离开老宅基地;其次是村内异地搬迁无论搬迁前不具体考虑是否具有多间住宅,推倒重建后按户分房,每户分一间三层楼带花园的别墅,最终,因该问题导致整个项目耽误了近3个月,犯了抽肥补瘦的错误。

解决办法:就是按照纪录片里面的,发展特别产业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

土地由政府牵头帮村民整理,整理结束后由村民自主经营,社区居委会成立合作社,村民占股51%,政府占股49%,共同经营蔬菜、文旅民宿等产业;其次由政府牵头引进生物医药、康养等项目,然后由村民大会表决是否同意引进,村民大会同意后,引进企业向村民购买建设用地,村民得到第一笔钱,村民的分红比例按原本《土地承包证》的面积占整理之后总面积的百分比进行分红,然后在《招商引资协议》中明确本地村民在企业的最少人数,确保村民不会因为失地而失业。

一切不愿意搬迁的始终是因为村民害怕因失地而失业,其次是村内的“裙带”关系,在建盖房屋时充分考虑村民意见,让他们自由选择愿意和谁做邻居。

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现在已经开始建盖住宅了。

≠分页最终事情记录,最后还是失败了,项目没有推下去,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是村民集体抵制。

支持我们的村民大概是毛主席所说“中小贫农”,平时温饱,刚刚到达温饱的好同志。

抵制的中坚力量是村里面有较多房屋的村民,有村民的房屋在村内有近十栋自建房住宅,我们想通过以村民违法占用耕地及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方式拆除“一户一宅”之外的房屋,但是这样做只会家居“政民一家”的初衷,不符合人民至上,最终我们也没拆,也没建。

设想中的新农村没建成。

 9 ) 《山海情》的故事,在这里延续

作者:Bind 一亿人口,什么概念?

接近俄罗斯、日本,差不多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但在2012年时,我国光贫困人口的数量就有整整1.28亿。

八年时间过去,随着庞大扶贫工程的进行,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跟随TVB主持人陈贝儿和其团队的脚步,见证这条 「无穷之路」 是如何建成的。

旅程的第一站是被称为「悬崖村」的阿土列尔村,一个因地势险要而闻名全国的贫困村。

其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当地大多数村子都是因地致贫,而它又是里面最极端的例子。

悬崖村坐落在海拔1400-1600米的山间平地中,与平原低地相比可谓是「天空之村」。

从前,村民们出村下山,要攀爬接近一千米的悬崖,落后危险的土路和藤梯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因为近乎与世隔绝,村民也就没有什么收入。

平日里如果种些普通粮食背到山下卖,微薄的利润和上山下山的劳力根本不成正比。

更惨的是要被人发现是阿土列尔人,那价格还会被打压,总不能再背回山上吧。

自给自足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年轻人总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去城里打工赚钱。

年龄大了的父辈因为腿脚不便不能下山,留守老人就逐渐成了村子里的普遍现象。

针对这样一个贫困村,扶贫书记帕查有格决定先从生产、网络等方面入手。

2016年时,村子里通上了自来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种植油橄榄、三七苗木。

同时连通4G网络,让从前消息闭塞的村民开始通过手机、电脑、电视与世界交流。

网络的普及带动了当地网红旅游业的发展,擅长爬梯的某色拉博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年轻人用直播平台向网友展示本地的自然风光,让悬崖村一跃成为旅游景点,还开了民宿旅店。

当然,最基础的修路是扶贫工程里的重中之重。

对悬崖村来说,是修钢梯。

1500根钢管,约1000级台阶的钢梯,为悬崖村打通了去往外界的新路。

但归根结底,悬崖村还是那个悬崖村,不论是上学还是务工都有千米海拔的障碍。

为了真实感受村民的生活,陈贝儿一行人选择身体力行地爬一次钢梯。

什么感受呢?

一眼看不到头的漫长苦熬,最陡的地方甚至有90度,又累又惊,加上千米钢梯中间没有厕所,爬了六个多小时的团队里有人都穿上了纸尿裤。

所以钢梯虽好,但仍是挡在扶贫前的一块大石头,让阿土列尔摘不下悬崖村的名字。

既然基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那就来个最「治本」的法子——易地扶贫搬迁。

2020年5月,悬崖村村民集中搬到了县城里新建的现代社区,并只需缴纳一万元。

配套的教育、医疗设施,提供工作的现代农业园区,一步到位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历时8年,从兴修基建到易地搬迁,悬崖村走完了自己的脱贫之路。

下一站,发生在与四川紧挨着的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故事。

关于这里几十年的贫困历史,当地人说不完讲不完的必然是切断他们与外界交流的怒江。

汹涌的江水,巨大的跨度,想要前往对岸,人们只能依赖那看上去十分简易的溜索。

绑好带子挂上铁钩,当地人横跨怒江的出行方法仿佛一场危险的极限运动。

「滑索医生」邓前堆有时一天要过江四五次,曾经因为溜索故障还撞伤了膝盖。

撞伤还是小事,小小的溜索带人载货这么多年,被怒江吞噬的生命也不在少数。

虽然溜索勉强改善着居民的生活,怒江却依然无情地把他们按在了贫困之中。

时间来到2016年,投资14.5亿的77个「溜索改桥项目」开始实施。

被称为「亚洲第一高溜」、全长470米的金沙江溜索从出行工具变成了旅游项目,而怒江溜索也就此成为了历史,当地居民全面进入了「大桥时代」。

不过溜索并没有彻底消失,从江上到山间,它们完成了「下岗再就业」。

新兴的草果种植业,为人们带来丰厚报酬的同时,从山上背下草果又成了难题。

从山间拉一条钢索,让一袋袋草果顺势而下,当地人巧妙地发挥了他们的溜索经验。

为了进一步脱贫致富,教育行业也不能落下。

兴办学校,保证小学入学率,同时发展专业教育,让每一个年轻人都有一技之长。

同样从基建开始,到为下一代人铺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顺利摘掉了自己的贫困帽。

这部陈贝儿主持、TVB出品、豆瓣9.6分的《无穷之路》无疑是今年最佳国产纪录片之一。

虽然制作团队来自香港,是第一次接触内地贫困地区,人员也只有五人,但他们却用镜头记录下大陆扶贫中真实的一面。

尤其是悬崖村在易地搬迁后,团队还特意进行了回访,拍摄了某色拉博幸福的新生活。

和客人一样与当地人亲切交流,主动尝试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陈贝儿在片中的表现格外出彩。

花六小时爬上千米钢梯,挂上溜索滑过怒江,有勇气又毫不做作。

当她听到邓前堆医生坚持自己对师傅的誓言,留守农村行医三十几年时,哽咽的声音背后是宝贵的真情实感。

内容真实,主持人真挚,该纪录片的标题「无穷之路」也破有深意。

结合扶贫主题,「无穷之路」指的当然是没有贫穷,也就是消除贫困的道路,而只看它的本意,扶贫工程确实还有最后一段路需要走。

九月初,国务院督查组曝光了贵州纳雍的扶贫农业园荒废五年之久,专项资金862万去向不明,57万元土地流转金拖欠不发,扶贫成了一纸空文。

上半年,央视报道洛南扶贫造假——五保户安置点荒废,村民喝不上自来水,当地工作人员抢夺记者手机……扶贫是好,但必须落实到最后一步,扶贫才能真正地惠及百姓、造福百姓。

目前《无穷之路》还未播出完毕,后面几集里陈贝儿还会前往四川理塘采访丁真。

安利观众开追的同时,也希望未来TVB能带来更多这样的优质纪录片。

 10 ) 中国加油

作为广东人很多年很多年看过TVB,这节目重新吸引我关注。

拍的很不一样,真切认识到扶贫现状!

以前对于"扶贫"只存在文字空洞认识,从没想过国家还存在那么艰难的一些人。

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很震撼那里的孩子梦想如此的简单。

放在我们这就属于"废弃人生"!

可看着他们憧憬的,说实话很匪夷所思!

这甚至是在国家努力下,才脱离原先更艰苦条件下。

希望祖国原来越强大,让更多人民得到温暖幸福生活,"共同富裕"也得到实践!

感谢女主持人敬业,感谢这出色团队,中国缺这样敬业之人!

中国加油!

《无穷之路》短评

穷到尽处翻身,不穷不富无人问。

8分钟前
  • 辉哥
  • 还行

还是人文纪录片好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看着这么多人努力,感动万分

13分钟前
  • 旺仔小王子
  • 力荐

单说电影艺术,完全没有叙事结构,配乐出戏,看个片头像旅游节目。所谈主题很正,多一星。

18分钟前
  • Ben笨熊
  • 较差

看完教育贫困才知道张桂梅校长有多伟大

19分钟前
  • Dita
  • 力荐

在感动中国2021看到的。CCTV9纪录频道可以看高清版,粤语中字。调色看起来很舒服。很真实的纪录了这些年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越来越好了。

20分钟前
  • O型血
  • 力荐

卓有成效,在各种地方也能生存的人们太强大了。

21分钟前
  • 酉命
  • 还行

xinao

25分钟前
  • 豆友191591145
  • 很差

真的很棒,真实又不做作,非常的接地气。非常感动那个山顶的小村庄,这些台阶爬一爬真的要老命了...主持人特别亲切!

29分钟前
  • AshtrayGem
  • 力荐

老实说,中规中矩的讲故事,没有夸的那么好。其实类似内容央视《新闻调查》做过不少的。唯一好于那些片子的,就是主持人小姐姐说话很随和。

31分钟前
  • 猜猜
  • 还行

追到第十集了,真的好棒啊拍的!待我写个长评!还有我好喜欢贝儿!

36分钟前
  • 於野Yuye
  • 力荐

中规中矩 @2021-09-16 16:50:29

38分钟前
  • 塔可泡芙斯基
  • 还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网络扶贫、农业扶贫,现在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年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的奋斗努力~感慨祖国的伟大,感谢劳动人民为人民为自己为后代创造的幸福~

40分钟前
  • 停格
  • 力荐

主持人的风格太接地气了。看到国家的扶贫变迁,感慨国家的伟大

44分钟前
  • eos
  • 力荐

节目很震撼,真实有诚意,主持和团队很拼。当你觉得tvb不行了的时候,总是来那么一下让你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

47分钟前
  • 波拉利斯
  • 力荐

单就制作水平来说,这9.2的评分过高了吧。主持人确实不错,不娇气又平易近人懂礼貌。而且中国扶贫工作确实伟大,任何一部相关作品都会看得热泪盈眶。但是就一个节目来看,我真的觉得整体水平麻麻。而且有点刻意的去非要求全的表现某些地方的扶贫成果。其实几个地方一对比,就会发现,哪些是做的非常好。我倒觉得不足之处也不需要圆吧,已经不错了,但是刻意去圆反而觉得做得不够。纪录片的意义呀

51分钟前
  • 宝姐姐
  • 还行

从贫穷出发,介绍不同情况的贫穷村以及政府扶贫所做的努力,算是一种简单的介绍记录中国脱贫模式的记录宣传片。愿世界和平,走向共和吧。ps:配合穷富翁大作战,人生7年食用更佳。

5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厉害了我的国,脱贫了我的民,编好台本,换港腔念,皆大欢喜

57分钟前
  • 小胖她帕比
  • 还行

片子本身不错,真实记录了国家脱贫的努力,关注在个别人物,挖掘更真实的情感和经历。再加上主持人真的很棒,特别亲切温暖真诚,这点很加分。【9.5】

60分钟前
  • 奶油小方
  • 力荐

还行,没想到单集那么短。

1小时前
  • 夜雨晨风
  • 还行

能以tvb的视角去阅读这场伟大的扶贫运动,你会明白国家的伟大,同样的希望经历过黑暴的香港真的能抓住这一次的机遇,真正回归。

1小时前
  • 凝羽飞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