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糖就恶作剧》。
偶然发现的好片子。
人们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不在意万圣节了呢?
从什么时候起万圣节成了一个供男女调情或者是无聊的小孩不用掏钱就能那糖吃的日子了?
死去的逝者会在我们身边游荡,提醒我们所忘记的缅怀与哀悼。
大概是文化差异的原因,许多网友都纷纷表示看不懂。
其实整部片子虽然略显混乱,但其实有较为明显的脉络,剪辑手法略赞,画面感也很强,尤其是音效方面,插曲是玛丽莲曼森的《This is Halloween》,不管是结构、视觉元素、表现形式上都很有特色,需要你细细去体味。
万圣节的老调被本片唱出了一点新意思。
值得一看。
刚看这部片子时,自以为猜出了故事情节。
瞧瞧开头,一个女的被杀了,凶手肯定是杰森那样打不死的货色,再不就是惊声尖叫里面那样的变态。
至于后来的模式,肯定又是什么舞会,大开杀戒。
再看一段,又觉得跑题,哪有不给小孩的糖的戏份啊。
但是剧情全然不是这样,变态杀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狼人(开始以为是吸血鬼)、鬼魂、BT等纷纷上场,通过交叉叙事将几个独立却又联系的故事先后呈现给大家,真是酣畅淋漓。
而画报上那个小家伙算是穿插各个故事的一个线索,主题在他的身上算是完美地呈现了。
另附两句:画报上的小孩挺可爱,摘掉帽子真囧;美国不是不允许出现虐杀小孩的镜头么;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没有上映,它可比珍妮弗的肉体,恐怖联谊会之类强多了。
文化上的差异,这部片子有些不太好懂,但是故事还是流畅的。
《x战警》系列的导演布莱恩·辛格制片,所以作为一部很商业的恐怖片来讲,还是能吓住一些女生的。
曾经演过《返家十万里》、《X战警》的安娜·帕奎因出演里面一个叫劳瑞女角色,令人惊异的是她已经不是当年可爱的小艾米了,长大之后简直惨不忍睹。
故事1(文化传统):弃祖忘根,前卫夫妇惨死卫道者手下。
故事2(青春校园):狠心抛弃同学!
花季少女为何如此冷漠?
故事3(见义勇为):扮猪吃老虎,狼人少女勇食变态男故事4(成长烦恼):神秘少年入室行凶,受害者重伤濒死,只为糖果。
故事5(法治在线):变态父子残忍杀害幼童,儿子杀父又是为哪般?
附赠故事6(亲情如水):残忍!
父母雇凶杀害亲生骨肉!
以上,就是这部电影。
好看。
恩。
今天无意在电脑里发现了曾经只下了一小部分的电影。
就是这部 Trick'r Treat。
很久没看惊悚片了,看完电脑里的小部分,感觉还蛮吸引人,再说漫画片头我很喜欢,于是赶紧上网把余下的全看完了。
在学校经常听老师提到万圣节的各种习俗,但也只是简单的听说罢了。
而在影片里看到他们过节的方式和节日的氛围,才感觉到这个节日真的很有趣,所有人都参与其中精心准备,尽情享受这传统节日带给他们的欢乐。
很喜欢他们做的各式各样的南瓜灯,带点少许的恐怖,带点童年的味道。
看完之后,影片多多少少给我留下了一些疑问,读过几篇评论后,思路理清了不少。
但还是有些小问题:1.那个南瓜头为什么出现在巴士开去采石场路上?
2.司机院里哪来那么多的南瓜灯?
他不应该是会弄这些东西的人。
3.那八个孩子为什么早不报仇晚不报仇,等到三十年后的今天才找上司机报仇?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有这样的猜测:之前八个死去的孩子也来过。
但由于每次司机为了不给孩子们糖,都放狗来吓人。
也许是那八个孩子死后依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怕狗,因而一直没能上门报仇。
但这次不同,南瓜头的袭击让司机明白了必须得开门给小孩子们糖。
于是,司机这次没有用狗吓跑来敲门的人。
谁知,不在用狗吓人后,第二次找上门的是那些他曾经害死的孩子,他们不是来要糖,是来要命的。
)3.巴士上知道走错路的那个小男孩到底存活下来没?
(我是觉得他没有死。
他有很强的逃生欲望,而且之前也挣脱了被束缚的双手。
)在不知道校长是吸血僵尸之前,我一直猜测吸血僵尸就是那个三十年前逃出的小男孩。
嘿嘿,不过要真是这样的话影片的情节就太俗了。
最后知道是变态校长后。
释然了不过也太便宜那校长了吧-之前与美女的香吻..上一个猜测被否定后,我又猜测难瓜头说不定就是那个没死的小男孩。
在去采石场的路上。
他看到了沿途的南瓜头装扮受到启发,起来后一直以此装扮帮忙“维护”古老的万圣节传统,并一直在伺机报仇。
当然,这个猜测不太靠谱,最后还是把它给否定了。
或许那八个小孩真的是全部死了...哎就留点余地给自己无限地拓展思考猜测吧撇开恐怖的杀人事件。
那个正义贪吃的南瓜头还真是可爱,当然是戴面罩时。
一开始看有点混乱,片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是讲一对情侣,女的吹灭了南瓜灯后被杀死,然后讲一个校长在糖果里下毒,毒死一个小胖纸,砍下他的头给自己的孩子做南瓜灯,这个小胖纸一路走来,毁了好多个南瓜灯。
都是跟南瓜灯有关。
那老头生命力真顽强,这样被折腾最终也只是咬伤擦伤摔伤,从楼梯上滚下来都没事。。。
南瓜灯妖怪找上他是因为他骗小孩子的糖又不肯给小孩子糖,后来妖怪拿了他吃过一半的糖就自己走了。
最搞的就是校长叔叔,除了有用人头做南瓜灯的癖好,竟然还喜欢装吸血鬼弄死年轻女孩,结果倒霉的是,碰到了真的嗜血狼人,一命呜呼。
我终于明白那群女人一直在说的“第一次”指的是第一次吃人。。。
片尾,有放到照片被烧掉,如此看来,那老头就是三十年前的校车司机,最后在万圣节这天,8个小孩又回来找他要糖了,不知道要完糖会不会要他的命。
- MovieTalkie.net我第一次作为交换学生去美国的时候,就正好经历了那一年的10月31日:万圣节。
也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听说了Jack-o’-lantern,南瓜灯,和Trick ‘r Treat的传统,不过当时的我并没有对此节日的来源和习俗有多少了解。
而前两天看的10月初上映的恐怖片 Trick ‘r Treat,算是用一种另类的方式给我上了一课。
先简单看看万圣节的来源吧:万圣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标志,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被称为“死人之日”,或者“鬼节”。
这一天各种恶鬼出没,死去人们的灵魂也会离开身体,在世间游走,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险。
为了吓走邪恶的鬼魂,凯尔特人会戴上面具。
传说当天主教传教士登陆不列颠诸岛的时候,传教士们为了压制这种被他们视为异端的德鲁伊传统,就把这一天之后的11月第一天定为万圣节,纪念天主教的圣人们,希望以此打压这些鬼怪观念。
万圣节的主题往往会很多哥特式小说或恐怖电影的常见元素有关系:鬼魂,僵尸,巫婆,吸血鬼,狼人等等。
那Jack-o’-lantern,也就是南瓜灯是怎么来的呢?
爱尔兰的民间传说。
据说有一个名叫吝啬的 Jack 的酒鬼,曾经设计将魔鬼骗上树,并在树干上刻了一个十字架,让魔鬼不敢下来,结果魔鬼和他达成协议,保证从此不再前来骚扰,才得以脱身。
Jack 在死后,天堂和地狱都拒绝他进入。
魔鬼给了他一小块灰烬,让他寻找一个适当的地方来休息,他便将这小块灰烬放在一个打了许多洞的白罗卜当中,好让它烧久一点。
后来苏格兰人便模仿他,挖空大头菜,放入蜡烛。
爱尔兰人则是用马铃薯或是大头菜;英格兰则用甜菜。
后来移民到了美国发现一个更好用的材料─南瓜。
因此现在的杰克灯大都用南瓜做了。
Trick ‘r Treat又是怎么回事?
这习俗源自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
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
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
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
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
总而言之,南瓜灯,给“信徒”们——也就是小孩们糖果,这都是万圣节的传统。
但是从来没有人想过这些传统如果被打破了会怎么样。
这就是 Trick ‘r Treat 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
同之前的万圣节恐怖片(典型的如Halloween系列)不一样的是,本片的讲述的故事完全围绕万圣节的核心内容,而不是某个恰好在万圣节大开杀戒的变态杀人狂或魔鬼。
电影通过四个发生在万圣节晚上并交织在一块的四个故事,把与万圣节相关的的鬼怪们,即僵尸,吸血鬼,狼人等非常巧妙地,略带一些黑色幽默地带进了一个现代社会的小镇当中,而更可贵的是,作为一部B级恐怖片,悬念被令人吃惊的,当然也是非常好的设置在故事当中,你绝对不会一开场就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因为电影不是线性的讲述一个故事,也不是传统地围绕某一个杀人魔或幸存者,故事展现的是一幅大的拼图一样的情节,拼图由导演以一个紧凑的节奏为观众拼接而成,最后也没有一个传统的结局,而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但绝不是会让观众摸不着头脑的那种,而是留给观众意犹未尽的感觉。
除了鬼怪之外,人性的丑恶在电影里也得到了一定的展现,恶作剧的小孩,道貌岸然的变态杀人狂,他们同恶魔一起构成了电影的主角,塑造了似乎处在人间和地狱之间的一个非常邪恶,另类,黑色的小镇。
电影中另一个出彩之处,是许多儿童演员的表演。
我一直没弄明白这些小孩在出演这些R级恐怖片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但对于观众而言,出现在恐怖片中的孩子,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恐怖因素。
不过作为一部恐怖片,本片必须拍摄的一些追逐、打杀片段,则仍然没有多大新意,这可能算是当今恐怖片的一个硬伤,但绝对不影响你欣赏这部电影。
为了不剧透,我就不多说了,乐趣留给大家。
Trick ’r Treat 可以是一部B级小成本制作,但绝对不是一部得分为B的影片。
影片本来去年万圣节期间就已拍摄完毕并准备上映,但华纳出于某种原因推迟了上映,外界猜测可能是为了躲避与Saw V的竞争。
在我开来,这部片子就内容本身,要打败Saw系列毫无悬念。
一部恐怖片在大众口味已经被调教的无比挑剔和麻木的今天,已不再能够靠咋咋呼呼的吓人和恶心的效果取胜(我个人也不推荐日本式的恐怖片,实在是折磨自己),应该像其他优秀影片一样,更加注重故事的讲述手法和情节的创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而不仅仅是为了制造恐怖的气氛或是吓唬人,Trick ‘r Treat 则是一个很好的恐怖片转型尝试。
我的评分:9/10
这部电影很容易在恐怖片中被埋没,但其实它真的还不错。
漫画一般的剧情加上独特的交织的剧情,让电影中那个麻线头怪小孩儿表现出十足的邪恶。
它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只要你破坏了规矩,那么你就必须死。
不管是直接被杀死,还是间接被杀死,总之你都要死。
小镇上的万圣节的夜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怪人怪事,包括狼人、吸血鬼、冤魂和妖怪,这些东西汇集在一起,杀戮就在所难免了。
其实还真的很喜欢那个麻线头小怪人儿,觉得它真的有点可爱。
拿出藏有刀片的威化饼时的动作多么的潇洒,而用棒棒糖杀人又是何等的聪慧啊!
电影里的那些大波妞们,最后的身份绝对会让你觉得神奇。
而关于电影中那著名的连环恶作剧,我想很多人都在猜测那个女巫小女孩儿的真相。
其实她可能真的只是觉得最后一切依然是一个玩笑,仅此而已。
end
已经习惯了欧美片的不恐怖,对亚洲恐怖片心有余悸的人适合看这一类型的欧美恐怖片,别惹小孩,一开始比较莫名和无聊,后面渐入佳境,总算没有无聊到底。
里面的少年很帅,狼人那儿相当有趣。
我的,我的,你的眼睛真大,哈哈,超搞。
一个个小故事连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情节,这样的手法还蛮有趣的,真的不恐怖。
看完第一篇以后, 然后看了大家的评论. 然后再去看了一篇, 大致是这样.1.情侣, 女的不尊重节日, 熄灭了南瓜灯, 于是挂了.所以这是整个电影的一个主题, 南瓜灯很重要.2. 小胖子, 打烂南瓜灯, 所以会挂掉.3. 变态校长, 因为给来的3个人都送了糖果. 而且也给了 "南瓜头小孩" 糖, 所以暂时没有事情. 但是他答应把南瓜灯给了3个小孩. 这3个小孩把南瓜灯在矿区熄灭了, 所以最后这个校长被 狼人吃了.(有点牵强吧?)4. 那 4个小男孩+女巫, 女巫很重视这个节日, 因为是她民族的节日, 所以她有很多南瓜灯. 她对海盗小孩有点好感(网友说那个民族和海盗有瓜葛), 所以嘱咐他: 别出去, 小心看管南瓜灯,别熄火了. 5. 那海盗男孩没有听话, 一起捉弄了女巫, 于是女巫回到电梯里面, 没有把钥匙给他们开门; 但是电梯也只能做3个人, 开门后总有人会被赶出去. 那4个小孩因为把南瓜灯踢到河里, 熄灭了, 所以被车上的鬼来索命, 全部挂了.6. 女巫有一个没有熄灭的南瓜灯, 所以平安的回家了.7. 变态校长参加晚上的游行活动, 杀了一个美女后(这美女还求救于情侣), 结果对第2个女人下手时, 剧情突然变了, 校长从天而降, 摔残废了. 原来自己一直装的狼人摸样, 居然被真正的狼人咬死. 哈哈... 这里还死了很多人(3个小孩在一个夫人家看到的老师等等)8.老头: 用狗吓跑来要糖的小孩(挺搞笑的). 结果被"南瓜头小孩"盯上了, 于是一场恶战. 最后南瓜头要动手时, 居然是身边一颗糖救了他, 于是后面来小孩要糖, 他很乐意的给了好多. 他还看到对面的情侣打灭南瓜灯. 但是最后: 他作为当年的司机, 那些车上的小鬼来找他了. 至于死没死, 看后面的动画序幕就知道了, 应该是S了...9.最后来个大串烧: 女巫拖车上有南瓜灯, 4个狼女开车回来了, 情侣也回家了, 变态校长的小孩穿着血衣独自在家门口等待父亲的归来, 并给别人糖. 司机关门后, 门铃响了, 那车上的小鬼来要糖了.......最终台词: Trick 'r Treat! (不给糖就捣蛋). 你选哪样? 还是给糖吧, 小孩不好惹!!!
节约生命,远离烂片
IMDB8分?这片被过于高估了吧??
难看
一点都不恐怖...感觉有点 冷幽默...
片子不长,仍属于慢热,要坚持住,越到后来越能悟出导演和编剧想要表达的。万圣节的众生像,几个故事,人和人之间的关联若有若无。外国人比中国人还迷信!
乱七八糟的。。。
不错啊!怎么这么低分!
开头不错,后面就不行了~
manson
Sb啊.完全一部爛片...太爛了.
相当无趣
好多人杀了好多人。。。所以好多人自杀了。。。片场各种混乱。。。。
万圣节的小孩们——你伤不起……
血腥、溫馨、滿天星
= =。、真的不能惹。
大头娃!
我只是觉得那个大头娃娃很可爱 orz
结构很有意思,麻包头南瓜小孩儿可爱死了。。。
无聊的片子,不好好过节就灭了你
很意外。刚好万圣节看的。也算是应景吧。这片就是一种行走世间全是妖怪的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