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成龙

寻找成龙,Looking for Jakie Chan,Looking for Jackie,Searching for Jackie Chan,Jackie Chan: Kung Fu Master

主演:张一山,成龙,姜宏波,颜丙燕,吴军,余男,周小斌,田华,元华,唐嫣,元秋,袁文霆,楼佳威,吴樾,元彬,元武,张勇手,祝希娟,于蓝,陶玉玲,张一白,苗苗,石小满,秦岚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寻找成龙》剧照

寻找成龙 剧照 NO.1寻找成龙 剧照 NO.2寻找成龙 剧照 NO.3寻找成龙 剧照 NO.4寻找成龙 剧照 NO.5寻找成龙 剧照 NO.6寻找成龙 剧照 NO.13寻找成龙 剧照 NO.14寻找成龙 剧照 NO.15寻找成龙 剧照 NO.16寻找成龙 剧照 NO.17寻找成龙 剧照 NO.18寻找成龙 剧照 NO.19寻找成龙 剧照 NO.20

《寻找成龙》剧情介绍

寻找成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6岁的男孩张一山(张一山 饰)是一个生在北京长在印尼,并且中文不太灵光的小华侨。在成龙功夫片风靡世界的时代,张一山也不例外,成为了成龙大哥最坚实的Fans之一。他进入功夫学校学习武功,做梦和写作文都离不开成龙,最大的愿望就是亲眼见见自己的偶像。 某日,张一山得知成龙正在北京潭柘寺拍戏,为了见到偶像,他一反常态决定回北京的姥姥家。这个鬼灵精的男孩并未按奶奶要求的那样去姥姥(田华 饰)那学习中文,而是直接坐上出租车前往潭柘寺。只不过,他这次吃了中文差的亏,原本要去潭柘寺,结果反被司机(王学兵 饰)拉到了清石观。自此,张一山开始了一波三折并且险象环生的寻找成龙之旅…… 本片为成龙首次投拍的儿童片,由中影集团副总经理江平执导,中国电影界老中青四代演员联袂出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真情不眠三角草的春天突如其来埃及神2亿万男孩入侵南来北往我的男友是辅警读取记忆碎片的男人艾芙莉想死趁现在青簪锁三千遇见完美邻居的方法追日血与蜜之地失控记忆武器种族传说歌之☆王子殿下真爱2000%柯明斯基理论第二季非常性治疗嗜血战神不负将军不负卿犯罪现场调查第八季春风十里,不如你麦吉的计划北京女子图鉴之失恋直播何文秀传奇这对兄弟有点彪绝色青春悲情岁月成为顶级明星的前一天

《寻找成龙》长篇影评

 1 ) 粗制滥造

我看了开头30分钟我就再也看不下去了这部电影再次体现国内幼稚的制作团队,一部类似学生作业的作品包含了国际巨星金鸡影后华表影帝,再加上一群资深老艺术家,张牙舞爪,哗众取宠的演完了整个闹剧。

从片头制作成员表就能看出这帮团队分工混杂,政治性质明显,并且,制作成员的英文翻译纯属瞎译,就更不要说电影语言,电影手法了,这部烂到已经失去艺术性的片子充分体现了国内电影制作团队竟然存在这样一群能力低下,水平差劲的班子。

后来看了另一评论发现原来是广电局退下的局长拍的片子,也就突然坦荡不少。

必然是拿钱太少,整个故事也毫无激情,导致团队凑活了事。

原来我国电影产业情况竟然如此可笑,也就再没什么可议论的了

 2 ) 垃圾中的垃圾

还记得冯小刚曾经说过,当年他的天下无贼送审的时候,广电部门的意见是整部片都没有体现出警察的形象,不够正面,而要求他修改。

于是冯小刚在片中加了一段警察抓贼的戏,我不知道大家看过之后是什么感觉,反正我觉得,那正是冯小刚对所谓的审批部门意见的一种讽刺和另类的反抗,而这一点,弱智的中国广电部门是看不出来的,或者还可能在因为自己的权利得到服从而沾沾自喜呢?

为什么说这个呢?

因为这部《寻找成龙》的导演正是前广电总局的副局长,因此,就算不用看也知道这是一部很正面,很和谐的“大片”,也正因如此,它也是垃圾中的垃圾。

 3 ) 快来看广电局长拍电影

已经退下的广电总局副局长江平同志找了一位拍戏能力每况愈下的方刚亮导演,一起炮制了一部惊世骇俗的群星“大制作”儿童电影。

这部电影的亮点就是它的亮点将永远是个谜。

你很难在一部电影里收看到像这部电影一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秒杀演员大型活动,里头有国际巨星金鸡影后华表影帝,连带于蓝田华一众资深老艺术家全部晚节不保。

这部电影将“毁人不倦”四字阐述得淋漓尽致,它的低智和不以为然的姿态和广电总局这金字招牌是那样天然的契合与妥帖,充分表现了一代电影人强大的自信心和容己能力。

这部电影基本上已经退化到没有电影手法可言了:后期改配音,加速和抽帧滥用,声画不同步,转场随意……错漏百出,而竟然胆敢在这样一个大银幕上接受大众雪亮眼睛的审视,真当看电影的都是傻子吗?

更遑论它的剧本和配乐,这部戏的价值观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诉求于商业?

说教?

还是就是胡闹?

一部连基本价值观都没有的电影,居然妄图寓教于乐,让青少年从中获得些什么,这不是误人子弟是什么?

这不是荼毒青少年是什么?

居文沛同志居然运用黄飞鸿对战群雄一般恢宏壮阔的配乐搭配一出没头绪,没情绪的情节,果然反映了广电总局天生具备的荒诞感和黑色幽默。

我为中国电影心痛,为中国儿童电影心痛。

电影放映之后一众演员出席见面会,江平同志嘴上功夫了得,滔滔不绝,说得绝对比拍得好,他对电影和自己能力的信心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听完他说话,你可以充分体会到为什么在当今这个社会上总是有那么多人莫名其妙的拥有盲目的乐观与优越感。

参与客串的石小满老师曾经出演的【小铃铛】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儿童电影,面对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儿童电影竟然沦落和无耻到这样一部田地,情何以堪?

江平同志的所作所为,怎么向这些关心下一代的老艺术家交代呢?

主演张一山没有想象中那么差,看得出来他努力地将角色演出得合理化,但是无论怎样努力,他无法逃脱一个大格局,主人公的角色设计就是一个二百五。

努力演好二百五,其结果只能是活脱脱像观众展示了一个2B形象。

而华语电影的骄傲成龙同志,正是通过这部电影,向世人展示了香港回归以后的良好形象,预示了香港电影北上的未来趋势,成龙同志更不甘一人吃苦,顺带把元华元彬几位师兄弟全部展现在电影之中,正朝着使七小福死无全尸声名狼藉的方向继续努力。

这部电影唯一的作为,就是终于让人们搞清楚了一个问题,当人们在广电总局的各种行为面前或愤慨或不解的时候,当想到曾经的广电总局执行阶层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智商的时候,一切的问题就化解了,疑问也将不复存在。

原来是如此呢!

 4 ) 寻找成龙

《寻找成龙》我对祖国电影事业的担忧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就凭你们拍出这么……精彩的片子就能看出来啊。

一直觉得中国人民特淳朴的一个地方就是只要拍片子就得带上我们亲爱的人民警察同志。

不知道是导演呀还是编剧啊对咱们可亲的可爱的……警察同志有着什么样的深仇大爱,反正近几年的国产片中警察,哪怕就是像《601个电话》里的那种陪衬,他都得露个脸才行。

本片有比较多的漏洞。

张一山不认识书法,他就不能问别人吗?对,他不问的确表现了他的莽撞,但是随着剧情发展,还有疑问。

比如说张一山在山上到底住了多久?

他们家人难道不报案么?

如果他姥姥姥爷真是那么喜欢他,为什么不直接到机场接他?诸如此类的疑问造成了本片在编剧上了逻辑的缺失,让人觉得云里雾里,有种不明所以的感觉。

但是既然不是悬疑片,我们可以说,电影的主要就是要好看,但是本片中间的情节本身,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多,笑点不好笑,在电影院里面看的人嘴巴抽的慌。

总的来说本片就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苦口婆心的说教片,但是又没有当年的《少年犯》的那种有如纪录片一般的真实感。

当然影片的最后是大团圆结局,主人公终于长大,他也得到了成龙的认可,让人怀疑他们这是不是变相地帮成龙造势啊。

只能说,如果你夜里睡不着,纯粹打发时间,可以看看倒是。

 5 ) 说两句吧

第一句话,6块钱白花,由此可见,我买的是D5.片子毫无剧情可言,少年寻英雄的主题用得很烂。

当年一部《少林寺》,毁了多少懵懂少年,倒也振兴了不少叉叉武术学校。

今年一部《寻找成龙》,你浪费了我6块钱。

你说,要不然你就像尔冬升拍新宿似的把一个老套的故事拍的足够牛逼。

要不你就省点花花心思,多抠抠演员的表演,反倒弄来什么“老中青三代演员”来凑数。

何必呢但不得不说的是阵容足够强大,首先是七小福中元华,元秋和成龙三人。

再有老字辈祝希娟,田华和于蓝。

年轻点的有北电01表高的姚笛,北电表本的爱新觉罗•启星中,中系02表本的唐嫣。

提拔新人没什么错误,但是你让演小品出身的三德子来演绑匪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这就和你看小龙人时,突然发现里面有个演唐朝人的是于谦一样不可思议。

当然颜丙燕的善良大姐姐和姜宏波的女警还是很nice的。

第二句,我看了个大广告。

中影啊中影,你找来一帮北影厂的演员,胡乱演一通,片子里再贴你几处广告,稀里糊涂的就成了一部电影?

先是片中拍片现场的“中影集团”道具箱。

再有怀柔的制作基地和飞腾基地。

你无非就是想说“俺们地方大,俺们实力强”?。

最后竟然还让《红楼梦》的演员跑了个龙套。

真有你的,建国大业要是早开机几个月,你是不是也能顺便一起忽悠了?

你牛,真会省钱!

第三句,制作太糙了。

既然不是用胶片拍,那还不多注意注意质量?

天空没密度,我也就忍了。

该升格不升格,该降格不降格,全靠非编上调速度,我也忍了。

王学兵开出租车那会有一个镜头,车一拐弯,摄像机的影子清晰地投到了驾驶室里,这个我可就忍不了了。

说你穿帮吧,一般人倒是不会注意;说你不是吧,又太恶心。

我就纳闷了,重拍这个镜头你能多花多少钱?

王学兵一天多少钱?

租一辆出租车多少钱?

你要是胶片我也就忍了,既然是磁带的,拍完一条之后你就不能倒回去看看有没有拍毁的地方?!

还有N处对话的正反打,活脱一个国产三流电视剧范。

都说电视剧没那么严谨,但是你也不能虚焦那么严重吧,你不能光位也不接吧。

真不知道摄影组和灯光组的脑袋们是不是让驴踢了,不过的确没听说过龙申松这个名字。

反正吧,你要是想看看张一山小朋友除了会演情景喜剧之外还会演什么戏,你可以看。

你要是想看看成龙是怎么演自己的,你可以看。

你要是买盘时,老板找不开零钱,非要拿《寻找成龙》来补零的话,你可以看。

剩下的,买票到电影院或者为了像当年《寻找周杰伦》那样新鲜的感觉去看,我劝你还是算了,甭浪费那6块钱了,拿去买张毛片吧。

 6 ) 上海电影节传霉大奖得主

《寻找成龙》作为唯一的儿童片入围上海电影节电影传霉大奖,与历届不同的是,上海传霉大奖今年特设了一个最佳儿童片奖。

果不其然,《寻找成龙》以唯一参赛者的身份率先冲过终点。

江平同志手捧奖杯激动地向霉体表示,他当了六年的电影局领导干部,第一次拍片便获此殊荣心情无比激动。

他将继续为中国电影事业而奋斗!

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江平曾任上海电影节常设机构主任,电影传霉大奖由电影频道主办,而电影频道是中影集团下属子公司,江平同志任中影集团副总经理,主管儿童电影制片厂。

我透露这些绝不是暗指该奖有暗箱操作之嫌,而是说它是一个明箱操作。

您要是看不起《寻找成龙》就是看不起江平同志,看不起江平同志就是看不起中国电影。

因为你绝对不该封杀掉一位中国电影大佬的奋斗之路,可以预测的是今年的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将非《寻找成龙》莫属。

 7 ) 情圣外宾游北京

如果“广大少年儿童”非常感冒这部[寻找成龙],那我大概就不用再整天觉得后生可畏了。

个人以为,原来央视播的[马丁的早晨]也比这个电影找乐,至少让那个小屁孩(本片中多次听到的一个谦辞)每天早晨变次形还需要些技术含量,到这就只剩剪裁、拼凑和瞎编乱造了。

骠悍的老罗曾经讲过 “装外宾”的典故,可惜张一山老师装不像,所以得用个十岁以后才下南洋的遁词搪塞一下。

他下的是南洋绝顶好的一块地方,万隆,那可是敬爱的周爷爷战斗过的地方。

虽然张老师的基础教育差得出奇(他十岁之前的那个小学实在应该取消招生资格),见到成龙师傅(耳边总回荡着[功夫熊猫]里的“媳妇、媳妇……”)之前又显得缺乏教养,但是张老师家的老艺术家们全都是些正派人,跟周爷爷一样正派,决不动什么歪心眼(因为这是一部面向“广大少年儿童”的优秀影片呀)。

因为,凭张老师的个人条件,到北大清华啥的留个学应该没问题。

不过,张老师的历史问题,看起来大家(包括导演和成龙师傅本人)都希望由成龙师傅出手,一洗了之。

所以,在一场庄生化蝶式的且无厘头的春秋大梦的召唤下,张老师踏上了那段难忘的旅程。

这就是故事的缘起。

影片里最有意思的是张老师连绵不绝的艳遇,这是真的,出家人不打诳语,后面有图为证,先按下不表。

在比李小龙影片更不节制的暴力场景以外,影片还不失时机地承担起了宣传祖国新貌的责任,这倒真叫人怀疑这片子还真是给外宾准备的。

像很多国产影视剧一样,本片对中国的表达有着不亚于[末代皇帝]的异域想象,比如住四合院的老人家、住道观里的师太,还有超现实的河蟹人际关系,可能是有意从小培养“广大少年儿童”站在他人立场看问题的能力。

不幸的是,这光鲜的异域想象另一面都是些嘛呢?

比如,人是分等级的,贵宾楼“群众演员可不能进来”;比如大明星呀、大导演呀、导演的狗腿子啦,都是不能惹的,稍有差池你就礼送“北影厂门口”了;再比如各种难办的事情最终都要靠人格魅力来恩赐,要见成龙师傅就得由他喝退不识时务又没有人格魅力的小保安才行。

这倒是换汤不换药的经典现实主义,“广大少年儿童”了解国情的窗口。

成龙师傅的功夫秀、祖国新貌、文物古迹、武林大会以外是不怎么靠谱的剧情,还夹杂着一堆春晚式的油嘴滑舌和各色影视剧煽情桥段。

长话短说,话说张老师历尽千辛万苦,制服罗丽,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终极波士成龙师傅面前搬弄是非,结果发现面前这哥们张嘴武术的真谛,闭嘴中华民族美德,原来找着的是霍元甲师傅。

可是,教育小说、成长之旅好歹得留下点儿什么,再不济也宣传点什么价值观吧。

对不起,一切欠奉,有成龙师傅化腐朽为神奇就够了。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张老师回南洋憋着一股鸟气考了个省重点全国十佳高中,可惜最后到底没改了那吹大梨的毛病和混不吝的作派。

最后说下艳遇,这理应是影片的重点。

片中的张老师绝对是个通吃型的人才,一双销魂的媚眼引得不同年龄段的骄杨竞折腰。

头一个是小道姑,如果是小尼姑就好引“和尚摸得”的名句了,可惜是位道姑。

她跟张一山老师从床上缠斗到地上,又从地上缠斗到床上,其间的高难度动作恐怕是还跪着的李安导演都想不出来的。

第二位是烟贩熟女,对张老师含情脉脉,前言不搭后语地诡称他长得像自己的小弟弟,不幸被三号制服阿姨给搅和了。

制服阿姨说出那句“先住我这儿”时,我一口水喷了出来,这脑子可真够脏的。

到后来说“这衣服真臭,脱下来洗”的时候,估计亦会给该给制服阿姨念《西游记》了,炒完饭才发现那阿姨在渣滓洞看过大门……可惜好局又被犯罪分子给搅了,怪不得震中犯罪分子要人人喊打,人家都穿上阿姨丈夫的制服了,这意思是何等的明显啊,就差那么一下啦。

可惜的内心似火的冰导演,看了演员表才发现原来是余男老师,真是放掉了个可造之材,想想[狂怒],啧啧……http://www.mtime.com/my/underground1984/blog/2136248/

 8 ) 寻找成龙

2020-11-29 小米盒子张一山北京人在印尼上初三 张一山汉语不好被同学笑话 张一山说北京冷不想回去但是看到成龙在潭柘寺的照片回到北京打车 因为不认识字误来到一座道观 结识来道观体验生活的紫霞 紫霞到后山拍戏 张一山去车站买票去潭柘寺 钱包被人偷了 卖烟的蓉姐请他吃饭 蓉姐的弟弟长得像张一山 蓉姐弟弟和洪哥扒火车死了 偷钱包的是洪哥手下 洪哥勒索张一山姥姥二十万 姥姥姥爷报警 蓉姐放了张一山 洪哥发现交易地点有警察回家拿东西逃跑 洪哥发现张一山被放走打蓉姐 洪哥小弟与洪哥打起来 张一山路上遇到女警官 洪哥蓉姐与小弟被抓 张一山去给蓉姐说情 张一山离开警局被女警官带回家等第二天姥爷接他 张一山说女警官是男人婆 洪哥逃跑 女警官去抓 张一山偷了女警官警服去成龙义卖现场 张一山见到洪哥 女警官独自前来抓捕 女警官与洪哥对打将洪哥拷起来 女警官被打伤被张一山送往医院 张一山被送回家 怀柔杨宋镇成龙签约 姥爷姥姥送他前来要进去被保安拦住 保安让他去北影厂 张一山和姥姥吵架离开北影厂门口 张一山被副导演看中演成龙徒弟 张一山跟导演说要见成龙 导演让他去首映礼 并让人把他送回北影厂门口姥姥在北影厂告诉保安说上卫生间 遇到成龙 姥姥不知道是成龙跟他诉说孙子的事儿 成龙派人接张一山 张一山说自己华文课历史课不及格被同学欺负所以想跟同学报复 成龙告诉他不会收她为徒并让他好好学习 成龙送他回到姥爷姥姥家张一山回到学校 考试及格了 张一山给成龙打电话是语音 同学嘲笑他 张一山扔掉电话 电话响了 成龙把他与自己的合影发了过来

 9 ) 广电总局的宣传片

网上关于这部儿童电影最热门的话题,都要和广电总局扯上关系。

因为这部电影的主导演江平,是广电总局原副局长。

这让这部电影摆脱了儿童片的单纯意味,转而和中国电影体制暧昧起来。

怎么看,这都不像是一部儿童片。

单从主演张一山身上,我们就能找到它和之前国产儿童片的相异点:张一山在他的成名作《家有儿女》中,就是以一个“油嘴滑舌”、“诡计多端”的小大人形象示人,在这部电影处女作中,张一山成为十六岁的少年,脸型愈发的成熟,嘴皮子也愈发的不饶人,对着救他的警察姐姐,他“男人婆”的讥刺脱口而出。

在主角张一山之外,围绕着一大帮客串明星,他们包括已经老去的大腕:田华、于蓝、陶玉玲,正在活跃期的小腕,以及正当红的超大腕:成龙。

如果要给这帮看起来似乎乱七八糟的明星找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经常出现在电影频道的春节联欢会上。

几年前的那部《寻找周杰伦》,还在影片中倾注了一些青春心事,但到这部《寻找成龙》,我们从头至尾都只能看到一个幼稚的追星族少年。

影片主创对观众们说,这部电影的教育意义在于告诫青少年,盲目追星不可取,但电影根本就没有表达出这层意思。

张一山以其惊人的执着毅力和无厘头的信心,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碰到个人就说他要找“成龙师傅”。

离奇的是,到最后他还真找到了。

这能够体现出“追星不可取”么,这明明体现的是“只要有恒心,就能追到任何星”,这简直就是给前仆后继的杨丽娟们打了一针兴奋剂,一个杨丽娟倒下了,还会有千万个杨丽娟站出来,汇入追星的浩浩洪流。

我明白这部电影的意义,因为它的立场完全是站在电影从业者和电影工业的一端。

因为电影就是一项造星工程,无数明星在大银幕上供人膜拜,这才撑起了整个电影工业。

没有被人崇拜的电影明星,中国电影的票房成绩当然会大打折扣。

作为当今中国电影界的几乎最大一个腕,成龙当仁不让地被烘托出来,特别是在他发表“中国人需要管一管”的言论后,广电总局如获至宝地要将他奉上中国电影的神坛,塑造成德艺双馨的典范。

除了电影界的造神运动,这部电影更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宣传片,众多影视业界的动态出现在其中。

它宣传了中国数字电影产业园区,宣传了《赤壁》等国产大片和《爱情左右》等国产小片,宣传了电影频道的节目及其主持人,甚至还宣传了《红楼梦》剧组的演员。

而几个老演员的出现,就像是为烘托出中国电影的历史感而请出来的形象代言人。

除了这些表面化的标志性的宣传,这部电影还宣传了中国电影骨子里的混乱逻辑:又想打造大片赚票房,又想体现教育性先进思想,于是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

影片前段寺庙的戏份,从场景到配乐都在模仿三十年前的武侠片;中段抓贼的戏份,模仿的是二十年前的动作片;到后段见成龙的戏份,成龙对张一山的那一番说教,则一下退回到四十年前,这时我们才终于知道,这部儿童电影所谓的教育意义,就是中国人要学好中国话。

 10 ) 老带劲了,你再敢说“不好看”?!

“豪华励志功夫喜剧”《寻找成龙》其实人家明明看点多多,是众星云集的中影、广电宣传“巨制”,必将继《爱呼2》后再创国产电影“辉煌成绩”啊。

【演员阵容强大】——不要考虑演技片头演员表的字幕出现若干熟悉的名字。

其中的一些如:郭柯宇、潘粤明,我没有丝毫印象他们出现过,以致我还翻来覆去地找了好几遍,现今我恍然大明白,是不是人家电影设的套啊;余男、吴军、颜炳燕、姜宏波、周小斌就算是戏份吃重的了,最多者整部下来加起来也就华丽丽的十分钟;吴樾、元秋、元华露了几下脸儿,说了几句不着四六的台词;女主播也是以职业姿态出现在电影中的电视里,咋说也憋屈了点儿,且不说李湘好歹算是个客串,明明就只是放了当天的《中国电影报道》录像,还愣是给经纬挂了个演职员的头衔;还有秦岚、王学兵、姚迪、白冰则干脆就是可有可无的出现,后二者我压根不知道是谁,但这神奇的“广告电影”却让我牢牢记住了一个是新版《红楼梦》的王熙凤另一个是薛宝钗,还捎带歌颂了李少红;中影集团当然也忘不了咱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们:田华、祝希娟、于蓝、陶玉玲……出演疼爱孙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识字的问路大妈就最合适不过了。

不知道以上出现的各位明星报酬如何,但是能为中影做出一份贡献,并能搭上成龙影片的哪怕一点点儿边,想必还是求之不得的吧。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作为特别出演的成龙大哥,不仅负责精彩打斗场面还兼任各类形象大使:“记住不要买假冒或盗版产品,尊重知识产权遵守法律祝你们在中国旅行愉快。

”——反盗版宣传大使兼中国旅游形象大使。

从某女主播口中“……为灾区募集衣被,寒冬来临灾区儿童将怎样度过寒冬呢?

……”——灾区重建爱心大使。

从另一女主播口中(大家能想象吗?

在看一部电影时你突然有种看CCTV—6的神奇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啊!

)“……国家中影基地数字制作基地在某某处正式落成了,在这个庞大的电影梦工厂落成典礼上有关领导以及成龙……等电影人一道共同度过了激动人心的时刻……”这回齐活儿——中影基地宣传形象大使。

上述各种形象大使相信成龙大哥出任哪一项都是无可争议的,我也举双手双脚赞成,但是偏偏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且作为故事发展的线索贯穿始终,真的让人有点儿吃不消。

【教育意义深刻】——不许深究剧情现在这年月,哪家不是独生子女?

野蛮叛逆、消极懒惰、不懂礼貌等诸多坏毛病当然也无力例外地出现在这个我们的小主人公身上。

而且冠以滋生这一系列坏毛病的老套温床“家庭环境优越”,且身份特殊——华侨子弟。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相信你我心里都有数了:这样一个孩子因为华文成绩不及格遭到同学嘲笑,心里当然不爽,但明明片头和老师都能对付几招的一山同学却在跟同学打架时抵不过人家几下子就灭火儿了,好吧,姑且按照他的说法同学们合起伙来人多势众。

我们的小男主已经是个马上踏入高中的大孩子了,却还弱智地抱着“跟着成龙师傅学功夫,回去报仇雪恨!

”的斗气想法,实在是幼稚至极。

好吧,尽管很怀疑编剧智商,我也还是把这当成为了剧情发展的人物性格需要。

一路上遇到点儿坎坷艰难挫折打击的那是必须的啊。

于是就先后发生了“稀里糊涂混入道观记”“傻啦吧唧被人掏包记”“自投罗网送上门绑架记”等系列事件,在这些打击面前我们的主人公依然是本着“将糊涂行到底”的阿Q精神,愣是啥事儿没有轻轻松松地在一次次脱险中完成人生成长蜕变——学会了懂礼貌、尊师长,原谅别人错误的宽容大度,明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多么多么重要,培养了不能忘本忘宗的民族观念,甚至放弃眼前唾手可得追求已久的见到成龙的机会来挽救别人的生命……还用我说什么吗?

小朋友们看完都学到什么了?

大家每个人回去写篇观后感吧,周一班会上交流。

【喜剧元素丰富】——只要笑点够低1、首先领头那个印尼同学的口音和长相就已经太有喜感了,再借他嘴读出一山同学的那篇反面范文就更逗了。

2、一山同学的文章写得也那叫一个绝:我家门前有一‘根’小河,我‘母天’都要顺着小河去城里练‘工’,我最大的‘心园’就是,在城里‘尖刀’成龙……这段虽很搞但不提倡小朋友们学习,一个16岁中文说的挺顺溜,但文字写作只有小学水平的同学该不该送进高中是个问题。

估计有后传的话我们的小男主进高中甚至上大学不是难事,这才叫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嘛。

赤裸裸的讽刺啊!

3、——“你个小屁孩儿赶紧滚,我这儿正执行公务呢”(注意啦!

此话是从我们人民警察口中说出来的,而且某种程度上是很真实的,这点值得表扬。

)——“你也别耽误我报警。

”——“你说什么?

你报什么警?

我是警察。

”——“你是警察我还是人质呢!

”(咋样?

有纲儿吧!

)4、——“要不叫我小孙子进去看一眼,反正对你们也没什么损失。

”奶奶语。

——“可是想见成龙的孙子多了”保安语。

(看谁还敢说想见成龙!

)5、——“看你这孩子还挺热爱电影,我给你想个办法:知道北影厂吧,你混混成群众演员,飞腾也可以这离得近,我原先就是群众演员混到这了有固定收入每天还能见到明星……”看门保安随即脱帽边说边show内里的名导签名儿。

6、画外音“我的心早就飞了,飞到刚才保安叔叔说的那个地方了,飞到那个出现过很多王宝强的地方。

”OMG!

这话要是让北影厂门口的群众演员听到非找一山同学讨个说法不可,哪有几个像王宝强那么点儿正的啊?!

7、我们一山同学的奶奶误打误撞遇到成龙,愣是当着成龙面儿问:“请问您知道成龙在什么地方吗?

”(成龙画了戏妆我们就当老奶奶眼神儿差,可这段对词儿您压根就没抬头看对面人一眼啊?

只自顾自地低着头絮叨自己孙子那些事儿,还不知道对方身份就滔滔不绝的说开了。

)8、最后小主人公终于历经磨难见到成龙,一山的表情一副农民见到Party终于翻身的感觉,激动之情真是溢于言表,看得我都眼泪汪汪了。

其实看完整部电影心情久不能平复,脑子空空的真的是没记住啥。

上面的几大看点和笑点都是翻着快进“煎熬着”整理记录下来的,多不容易啊!

谁再敢说“不好看”,广电都不答应您!

【ps:相信以大伙儿的智商能明白我的观点倾向吧,没看懂或压根没看的请别乱喷。

不禁言但请别建立在圈叉我的看法之上!

《寻找成龙》短评

CCTV6

6分钟前
  • niaoooo
  • 很差

哎,明明知道垃圾还看

11分钟前
  • 思郁
  • 较差

原来就是一儿童片……我就看了开头10分钟,也不好意思只给2星

12分钟前
  • 常减常肥的温绮
  • 还行

看在是公司拍的。。。勉强给三星~

14分钟前
  • 渌斯基
  • 还行

成龙大哥的意淫,讲述了一个疯狂小粉丝满世界找他,最后成龙大哥给他发了一励志短信的故事。

16分钟前
  • 林劈叉
  • 很差

大家快来制片厂门口做群众演员!

20分钟前
  • 麦田君是小月月
  • 还行

恩,烂

21分钟前
  • ‐「Lesley﹠
  • 很差

怎么被骂成这样哈哈哈,我记得小时候看着还挺励志啊,具体想不起来了,五星情怀分

25分钟前
  • 痛苦面具
  • 力荐

像是拿DV拍的

30分钟前
  • [已注销]
  • 很差

豆瓣评出来四分以下的烂片我看过一半啊!我品味是有多低俗?!

35分钟前
  • 徐木木漫无目的
  • 还行

很无语的。给三星是不想刷我下限。

39分钟前
  • 不減50斤不換名
  • 还行

我发五分就是想看看五分的人怎么说

42分钟前
  • 是伟伟鸭(。ì _ í
  • 力荐

俗套的情节,突出主角而已

44分钟前
  • Eliya_聪聪
  • 还行

因为豆瓣对大哥太苛刻,我以前从不掺和评价,但现在实在不能忍了,我要为他发声。大多数在他这个年龄的人都选择养老以保名誉,但是成龙大哥却还还在讲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图的啥。印度的那位为拍电影增肥又减肥,你们觉得敬业,来自中国的老前辈也那么大年纪了,各种打戏就不累不辛苦不敬业对吧。

45分钟前
  • 小蝈蝈啦
  • 力荐

成龙已经不是原来的成龙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46分钟前
  • 紫默
  • 推荐

就是给孩子看的,有些教育意义,利用课上给学生放的

48分钟前
  • Mike·Lee
  • 还行

虽然不喜欢张一山

53分钟前
  • maruko
  • 还行

真的很搞笑!

54分钟前
  • 吃货小张
  • 力荐

因为这部电影,我喜欢上了成龙,喜欢上了电影那年我九岁

58分钟前
  • 怼怼不对
  • 力荐

一个电视电影级别的作品为何要上大银幕?

60分钟前
  • 王写写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