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Will Simth的电影有一部算一部的照单全收,我是真的非常爱这个男人。
我不确定是不是去了电影院还是会哭的稀里哗啦,但我肯定是害怕一个人进去的。
Wind_City的风从我回来就一直溜溜的吹,过了Chrismas Eve,也还是一点雪都没有。
为了这个晚上我准备了至少四部电影两集电视剧,现在,这一部就把我撂倒了,有点累,估计躺下就能睡着。
第一次过一个不知所措的寒假,我十分承认自己从心里面不愿意面对一定要长大、而后忍受寂寞的这个现实,也从来不想否认其实我就是个幼稚自私情绪化的孩子。
但其实,意想中那个纠结又温暖的新年我已经拥有过了,有人愿意被我爱,有人愿意爱我,有人愿意听我倾诉,有人关心我是不是开心,有人愿意大老远的送我圣诞礼物,剩下的只差我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完了。
等到心痛的时候再去伤心,如果我连快乐都要逃避,怎么还有勇气再见到你。
电影为什么叫“七磅” 7磅 源自自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当赌注已下或者借了债务是必须还的,否则必须以割一磅的肉来偿还,其中有个故事就是一个商人债主讨债非要割人一磅的肉。
此片中的意思就是威尔史密斯之前欠下了7条人命,所以要7 pounds of flesh来偿还,这也是电影的主线威尔一直在寻求帮助七个人来自我救赎 这部片子叫七磅的原因: 主人公捐赠了来源于自己本身7份的补偿,来救赎那个夜雨由他一手造成失去生命的七个无辜的灵魂 . 台湾的译名“七生有幸”有这层意思了.(七个生命有幸) 7个被救助的人分别是 : Emily Posa (心脏)[给他生活希望的女子] Ezra Turner (眼睛)[一个瞎的不吃猪肉的猪肉推销员] Ben Thomas (肺)[他亲生哥哥] Holly (肝脏)[一个在家庭服务和孩童福利保障中心上班的黑人女人] Connie (房子)[一个被男友虐待的女人] Nicholas (骨髓)[一个黑人小孩] George (肾脏)[冰球教练]
(一)不归“上帝用7天创造世界,我用7秒钟,就毁灭了自己”,这是蒂姆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独白。
他曾经具备一切幸福的条件:健康的身体,美丽的妻子,稳定的工作,漂亮的车子,惬意的别墅。
直到一次驾车途中,他犯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错误——看手机。
就在这一瞬间,七个无辜的生命,以及蒂姆拥有的一切,都被改变了。
《圣经》里写道:“本质上每个人都是有罪的。
”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也有着“割下一磅肉来还债”的典故。
想必,作为车祸唯一幸存者的蒂姆,更能体会这种“罪与罚”的心灵拷问与记忆折磨。
亦如片头呈现的一个镜头,蒂姆游荡在无尽的大海,无尽的孤独浸泡着他的躯体。
当别人要他自我评价时,他说:“连毫无意义这几个字我都配不上,是真的。
”当他耐心安慰过别人之后,他喃喃自语:“我刚才说谎了,我每天都会想到死。
”作为观影者的我们,不难猜测他最终的人生轨迹……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像蒂姆这样选择的人并不在少数,据闻“每年全世界有几百万人试图自杀,其中,有近100万人自杀成功”。
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在这条看来希望值不断减少的不归路上,蒂姆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为七个善良的人送上足以改变他们人生的礼物:给他患了肺癌的弟弟以肺部,给社会福利署的霍丽以肝脏,给被男友虐待的单亲妈妈康妮以海边别墅,给被透析折磨的冰球教练以肾脏,给白血病儿童尼古拉斯以骨髓,给盲眼的客服专员埃慈拉以眼角膜,当然,还有他最后岁月中最挂记的女人——给患有先天心脏病的艾米丽以心脏。
这,也是片名“七磅”的由来。
(二)波澜为了避免七磅“安魂礼”所托非人,他在电话中嘲弄客服专员埃慈拉,他用冒充的税务员身份拷问斯图尔特、艾米丽、康妮,他用“朋友的承诺”来逼迫他的挚友丹来帮他完成自己的赠礼计划……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竟在不觉间爱上了那个叫艾米丽的姑娘,他的存在给她带来了对生活的渴望,而她内心的阳光也让他的世界不再宛如黑白默片。
正如在这一刻响起的插曲《Feeling Good》,“夜幕降临之际,于平静中陷入睡眠……繁星如同你的眼眸,你知道我的感受松香弥漫……这是一个新生,对我而言,而我正感觉很好”。
他宛如死水的心湖荡漾起波澜,他坐在他们一起谈心的草地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他在地下室为她修理老旧的海德堡风车印刷机(这不仅是她谋生的重要工具,也是让她感觉存在价值的重要凭证)。
直到心魇再次来袭,他再次想到被自己害死的七个无辜生命,想到亡妻那温柔的眼神与抚摸。
于是,“蒂姆的安魂礼”继续实施,白血病儿童尼古拉斯作为第五个幸运者,得到了蒂姆健康的骨髓。
这时候,艾米丽的电话唤醒了疲惫的蒂姆,多年不再下厨的艾米丽为他再次下厨,多年不再唱歌的艾米丽在《For Me Formidable》中与他共舞。
终于,在蒂姆修好的印刷机前,两个又善良又寂寞的人,拥吻在一起……待艾米丽睡熟,蒂姆冒着瓢泼大雨奔跑到医院,满怀焦虑和憧憬的问布莱尔医生:“抱歉……我想问一问 对不起……关于艾米丽的病情……有没有可能出现更乐观的情况?
”“要找匹配稀有血型的捐献者,机会率非常低。
”“有多低,你说非常底,究竟……给我一个百分比,给我一个数字。
”“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很遗憾,我也希望更高一些。
”(三)再见再见,我的挚友丹,“时间到了,我爱你。
”再见,善良的埃慈拉,“我几周前和你通过电话……当时我说话太刻薄,我很抱歉……因为我必须确定……确定你是个正直善良的好人,温和有涵养……我要给你一份礼物。
”再见,亲爱的艾米丽,我无法亲口向你道别,但我将留在你心里。
一切就绪,蒂姆躺在汽车旅馆满是冰块的浴缸中,致命的箱水母用刺细胞的毒液让他抽搐、呻吟……当艾米丽的心脏移植成功时,影片响起插曲《Have No Fear》:“但愿你心中不再恐惧,因为我们一定会在某处重逢。
总会有个地方可以修补你破碎的心,收容你疲惫的身躯……今后你不必孤单地夜行,我会送给你祝福,让祝福指引你前行,即便你已远走。
”蒂姆,我们难以用“伟大”、“消极”或“过激”等脸谱化的词语去简单概括你的这七份安魂礼。
无论是在传统的社会价值观看来,还是在任何正派的教义中,“自杀”都可能被判定为不可饶恕的罪行。
然而,我注意到了你的眼神——当你一遍遍大声念着车祸死难者名单的时候,当你陷入追念与悔恨的时候,当你被潜在受赠对象误解的时候,当你一次次违心拒绝艾米丽爱意的时候,当你打电话为自己叫救护车的时候——那无尽的忧伤与决然,我注意到了。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死即“向死亡的存在”。
他认为人只要还有亡故,就以向死而生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
在影片中,你正是以这种向死而生的方式,几乎默默完成了这场震撼人心的自我救赎与善意传递。
蒂姆,你不是一个能够被人随意批判的自杀者,你不是一个没有故事、毫无意义的人。
就像你对那位冰球教练所说的,你的善意,“你自己没发觉,但旁人都看在眼里”。
愿你不再为心魇所困,愿因你而生的七个生命在未来的日子更加乐观、坚强且善良依旧。
再见,蒂姆。
写于2014年3月
电影112分钟左右的时候,Emily在听完Ben弟弟讲明事情原委,走过草丛,蹲下来哭泣。
我的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
一点心酸,无限伤感,有时候大于嚎啕。
Will Smith真的很棒。
在好莱坞,风格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你有自己的style,你就可以称霸一方,因为这里群英荟萃,全能有点不可能。
比如说Jonny Depp,他的片子从《剪刀手爱德华》到《无头骑士》到《加勒比海盗》到《理发师陶德》还有之后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他总是扮演孤僻、古灵精怪、玩世不恭的角色,无人能出其右。
再比如Kevin Spacey,《七宗罪》《美国丽人》《大卫·戈尔的一生》《21》还有09年会上映的《Shrink》,阴暗、冷漠、独立、坚定,这些气质由他诠释起来,总入木三分。
这样的人还有Nicolas Cage,John Cusack等等。
当然一些老戏骨除外,比如Meryl Streep,还有刚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Sean Penn。
但是Will Smith就不同了,且不说他像Hugh Jackman那样能歌善舞,在电影风格的尝试上,他也似乎游刃有余。
《独立日》和《黑衣人》甚至《I,Robot》如果说都只证明他是一个很有票房保证的商业片黑人男演员,却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和《Hitch》一样默默地证明着他的喜剧天赋。
而当你以为他仅止于此的时候,他用《I Am Legend》告诉大家他如何彻底地一个人去撑起一部电影(好吧,票房一般),还用《Hancock》告诉你,superhero电影他也可以当仁不让地钆一脚。
也许你会说,这也太闹了吧。
好,那就请静下心来看看06年的《The Persuit of Happyness》(当幸福敲门时)以及08年的这部《Seven Pounds》(七磅,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翻译),一个是绝处逢生的乐观的小人物,一个是决绝的悲情的小人物,Will选择出演这样的电影,说明他和他的经纪人有独到的眼光,也说明,在文艺片领域,Will将会有一番天地。
我很纳闷,如果是08年的电影,为什么《Seven Pounds》没有和奥斯卡有任何的关系。
---分割一下,上面扯远了---只说《Seven Pounds》,全片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看似打乱了的各种情节,其实最后就像拼图游戏一样,能够拼出一帧完整的悲情图片,让你慨叹它的凄美。
Ben(Will Smith扮演)因为车祸害死了7个人,加之丧妻之痛,他丧失了生的一切渴望。
但是死之前,他想要赎罪,他的死亡其实就是赎罪,但是他还想能够同样帮助7 个人,才走得更安心。
因为故事不是流水账地叙述他如何帮助别人,我看完电影就开始算,他帮助了哪七个人呢?
如果你也看了电影,也有点遗忘,我来帮你一起回忆:Ben的弟弟,Ben换给他一个肺;Holy,那个提供给Ben需要帮助的一个女人的名字的老太,她得到了Ben的右肝;Holy提供的那个女人,她和孩子得到了Ben在海边的房子和新的人生;冰球教练George,得到了Ben的一个肾;小男生 Nicolas,Ben为他捐献了骨髓;Ezra,得到了Ben的眼角膜;还有我们的女主角Emily,得到了Ben的心脏。
我仔细琢磨,为什么电影要叫七磅。
对7个人的救助,可以用重量来衡量吗?
帮助这7个人的分量,和那因为车祸死去的7个人的分量,是可以等量的吗?
而一个人的痛苦,也可以这样来量化吗?
如果不是威尼斯商人,我将百思不得其解。
事情的原委本来是可以很简单就交代清楚的,也因此导演才用很多打散的镜头,慢慢地,一点点地交代给大家,这其实算不上特别高明的技巧。
不过正因为如此,很多前面看到的不明所以的镜头,到最后都能找到答案,比如Ben去见Holy时,我们看到Holy的表情,难以判断她到底为何如此,以及和Ben到底是什么关系;还有那个女人在车中翻滚的慢镜头,显然不是Ben的妻子,那她是谁;比如Ben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房间养水母……一个个耐心的镜头讲述着这个悲伤的故事,需要有一点点耐心去体会。
人生无常。
我在买车之后,也常常生出发生车祸的担忧,此种担忧而且更多地不来自于自身的安全,而是朋友和路人的安危。
所以我想Ben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在一种突如其来的灾难后无法摆脱的例子,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可能性,也是最让人痛苦的可能性。
曾经一度,Ben对生命的放弃亮起了一丝扭转的光线,但是这抹光线最后是被爱给掐灭了。
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从用死亡来赎罪到用死亡来成全的电影。
当然,如果只是那份不能释怀的负罪感,那种一意孤行的离别感,只是Ben完全因为车祸丧失了生的欲望,而只想在自杀前用最大的善意去帮助几个需要帮助的人,这已经可以让人感动。
可是,让这种感动升华的,则是死亡最后的成全。
Ben遇到Emily以后,一度也重温了爱情的甜美,也重拾了对生活的一点希望,只是天意弄人,Emily的生存希望是如此渺茫,只能用Ben的死亡才能换来。
世界上最深沉的爱,不是被拥有的,而是该放弃的。
所以最后,一切其实和Ben最初的计划一样,他自杀了,救助了7个人,包括Emily,只不过,对于Ben和Emily来说,死亡除了赎罪,更多了伟大的成全,让人撕心裂肺的成全。
无论如何,该是怎样的一种痛苦,才能让人坚定赴死,这是留给我们去揣摩的。
我很喜欢其中一个人的表演,那就是盲人Ezra的扮演者Woody Harrelson,这个有点喜感和邪气的演技派,在这里演活了一个善良的盲人,当他给Ben电话推销牛肉受到Ben无端羞辱的时候,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隐忍、宽容、无奈、痛苦写在那张眼神空白的脸上,那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属于弱势者的微笑,是那么直击心灵。
Emily和Ben玩了一个看似很无聊的游戏,叫“What If”。
Emily说,what if我的呼机响了,what if有人捐献了心脏,what if手术成功我的身体也不产生排斥,what if我能够重获真正的健康。
她的what if都变成了reality,但是游戏的结局一样不完美。
What If,所有不可控的生命幻化,都云淡风轻。
http://blog.myspace.cn/1310110085
“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
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赛 53:5why me? 为什么我能蒙福?
为什么我能得到您的眷顾?
我们一直都认为,世界就是一个冷冰冰的森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以至于幸福来敲门却都不自信。
生命中,那些碾过我们的心脏的人和事,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会慢慢变成一种痛苦的信仰。
或午夜梦回时不能自已,或于人海浮沉中静静感念。
或不惜牺牲自己只为一个救赎,Tim Thomas正是如此。
他躺在浴缸里痛苦呻吟的时候,一定还觉得水母是他见过的世上最美的生物。
因这致命的生物成就了他最后的愿望,因着它Tim得以爱我们的大爱,得蒙救赎。
谁能责难一个人的死,即便是自杀,倘若他心中有大爱心中有众人?
“他因软弱被钉在十字架上,却因神的大能,仍然活着。
我们也是这样同他软弱,但因神向你们所显的大能,也必与他同活。
”Tim的身体在众人的身体里存活,但最重要的是他的爱在每个受捐赠的人心里得到了永生。
我们的生活也许缺少这样的人,但籍着心脏的跳动,我们要把良善的心传播开来。
seven pounds,关于肉身的概念,一直是卑微的,但一个人卑微的肉身却也真的能成全伟大。
为数不多的人群,因为知道不可抗拒地将被夺去生命,他们的恐惧和期盼不是挥霍生命欢愉的大多数人群能体会的。
那么,一个就在他们身边看着的人,看到他们的遭遇,看到他们的绝望,当他们因为病灶的波动,连奔跑都成为奢望。
那些紧逼的死亡感,真实的临近,揪心的感同身受,要怎么表现。
预谋自己的死亡,成全别人的生命, 如此伟大的举动,为的是赎罪,偿还因为自己的几秒钟的心不在焉,那些被掠夺的生命。
可当这份赎罪感的初衷升华成为情感的爱恋和不舍的时候,实施就不再简单,Tim对死亡的坚决成全了Emily对生的希望,却也给了这个脆弱的女人余生的依靠,选择自己的心脏在她的身体里永远跳动,不论悲伤、快乐、富有、贫穷、健康,他是给了她一生的承诺。
在柔软的芦苇地,带着自己挚爱的宠物,和自己心爱的人倾诉,生命不该就此结束。
时间给予每个人的都是一份礼物,有那么多的心愿要实现,要去行走,认识人,仔细看这个世界。
要结婚,要有小孩,然后带着他们一起行走,去看自己没有看过的生命。
Emily说,你不会喜欢和一个垂死女人约会的。
可她不知道,这个突然出现在她生活里的男人,像上帝派来的天使一般,悉心照顾她,让她在生命垂危的日子里体会温暖,日久生出情愫的Tim,却也是一个“垂死”的人,因为一个惊人的计划。
这个计划使得Tim在她的生活里日渐占据重要地位。
当她哭着说出自己的what if时,她未曾想到的最终是Tim为她的生命做出了决定权。
对生命的矛盾取舍,因为情感得以升华。
我们跪在上帝面前,恳求多一刻的生命,给她/他。
星期天老天爷不作美,阴冷+下雨了一天,早上一直赖到11点28分才从被窝里钻出来,然后就一直浑浑噩噩不知道干啥好。
通常这个时候都会去看一部电影就看吧,上网,打开小区的共享,看见勤奋的管理员up上了seven pounds,反正will smith的片子不会让人失望到哪去,就看呗。
片子一开头,就看见Ben(Will Smith)痛苦地在浴室里打911电话,报警,说自己自杀了(我差点以为又一位威猛先生要产生了)然后镜头一切,一片阳光明媚的海洋。
Ben的旁白:“In seven days god created the world, in seven seconds I shattered mine.”其实故事一直就是在一步一步地解开悬念,把Ben做所有事情的动机和原因逐层向观众展示,为什么他会shattered了自己的世界,他之后会做什么?
为什么要自杀?
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被卷入的人物越来越多:无端被Ben辱骂的肉类公司电话客服Ezra,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患有先天性心脏衰弱,如不能及时换心脏就会很快死去的Emily,也就是故事的女主角;Ben的大学室友兼老死Dan,眼睁睁看着Ben在做一些旁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却不得不支持他——因为是老死;带着两个孩子与男朋友同居的Connie,被男朋友虐待却不敢反抗;患有白血病的冰球教练George;需要换肾的Holly;Ben的哥哥,那个真正叫Ben的人(Ben的本名是Tim),被弟弟冒充为国家税务调查局的职员...整出影片在一种压抑及忧郁的气氛渲染下进行,其实还是把人看得挺郁闷的。
Ben养了只箱水母做宠物(虽然这是片子的争拗重点之一,也是重要线索之一)最后也用这只宠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片子最后的高潮,也就是让我这只患有眼泪缺乏症哭得不能自已(传说中的“泪流满面”和“泪如雨下”)的三十分钟之内把片子的感情掀到最高,同时也将观众的骂战论点提出。
在这里稍微提一下这部片子12月19号上演,IMDb的分到现在一直都维持在7.58分不上不下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虽说到了最后这部片子的确是把该煽的情都煽了,表达的那种自赎及“生命到最后绽放出艳丽的花朵”及“让我的生命和爱在你身体里延续”的思想可以算是淋漓尽致,Will Smith就特别适合演这种内心特单纯,特忍辱负重,表情特固执的角色。
Emily将一件polo送给Ben做礼物,这个大个黑男人穿起来之后一脸娇羞地对Emily说“It's pink!”(Thank god终于有个男人觉得男人穿粉红色不自然了= =)然后Emily狡黠地对他说:“No it's salmon!”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很sweet,多聪明的Emily啊。
还有一段他们俩温存完之后Emily所做的“what if”游戏,(瀑布汗,一个连走路都会因心脏衰弱无法供血到大脑而导致昏倒的女人居然还可以嘿咻...)Emily作出了一系列假如有适合的心脏可以提供给她,让她的生命继续的假设之后,Ben说如果那样,我们就要结婚,要生孩子。
看到那段的时候突然觉得,一个男人在和女人嘿咻之后,而不是之前说以上那翻话,是多么地“与众不同”...最后镜头又回到了影片一开头,Ben拨打911.然后他将一大袋冰倒进浴缸,再灌上水,变成会让人爽歪歪的冰水混合物(初中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冰水混合物给人制造的冷感比纯冰块更厉害)然后自己躺了进去,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不是要把自己的内脏都给挖出来呀...(《救命》的阴影太大)结果他是把他的宠物——那只箱水母倒进浴缸,然后事实证明无脊椎动物是不会念及喂养之恩的,水母很快就将毒触手伸向Ben的手臂,Ben迅速中毒身亡。
到最后Ben的好友Dan执行了他生前的意愿,将Ben的心脏移植给了Emily,让她活下去。
虽然这一系列被我描述得很狗血,也被观众骂得很狗血。
但人的情感是没办法欺骗自己的,我还是哭得排山倒海收不住声音,边哭还要边怀疑,这中毒的心脏还能work嘛...到最后一段是为我的哭泣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换了角膜(连眼珠颜色都变了= =)的Ezra对心脏移植成功(其实这部电影可以拿来做医学昌明的宣传片了= =)的Emily说的一句“Hi, Emily.”不知道为何这句的催泪功效比前面所有都强大...(反正都剧透了,那就继续剧透得更猛烈一点吧!
)原来Ben由于开车不认真,发短信,导致两车相撞七死一伤(伤的是他自己),包括了他挚爱的妻子。
于是他痛不欲生,决定先救7个人,再去天国会他老婆。
这也是为啥IMDb低分的原因,其实在外国,是很部赞同以这种方式自我救赎,特别是部分宗教人士,觉得自杀是对上帝的亵渎。
同时还有的人觉得编剧这样将Ben“上帝化”,由他来选择谁该被救,实在是有点大英雄主义了一点。
其实从演员的演技和感情宣泄的角度来讲,这部电影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下次换个聪明点的编剧,或许会更好!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学校教室,宣传的海报上写着励志片,电影的标题一开始让我觉得莫名其妙,在其后很长的一段铺垫当中我不懂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似乎威尔史密斯扮演的BEN一直在以政府税收人的角色帮助着别人.教室里很多人受不了这样的沉闷陆续离开了,而我还坐在那,看着他帮助那个患心脏病的EMILY,有两个孩子被男朋友虐待的懦弱的母亲,在电话里嘲讽盲人接线员,却又流泪,坐在海边忆起与妻子的种种,表情惆怅...原来,他早就是一个死了的人,心死.即使最后他爱上了EMILY,他们深情相拥,他趁她熟睡时告诉她,我喜欢你,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他依然没有放弃赴死的心.最后,浴缸里,水母,那种他从小就最爱的美丽却也致命的动物,成了杀死他的凶手,只是轻轻触碰了他的手臂.七个人,因为他有了重生,而他爱的人,拥有了他的心.记得那个镜头,EMILY躺在浴缸里,手轻轻抚摸心脏的位置,那颗他的心,在她身体里温柔跳动.
自很久之前看过《当幸福来敲门》之后,就开始关注Will·Smith,后来得知他竟然一跃成了全美片酬最高的男明星,更是对这厮刮目相看。
而《七磅》这部电影是在去年此时作为贺岁片在全球(不包括中国)上映的,至于在国内上没上映我忘了,反正我记得就连《机器人瓦力》都被成功封杀,因此我的观影体验只好比国外的观众们整整晚了一年。
影片的前半部分让我看的甚是憋闷,有一种被蒙在鼓里的感觉,差点睡着。
这编剧也太做作了,把线索包得那么严实,蒙谁啊。
不过我还是坚持看了下去,大概第九十分钟的时候,终于豁然开朗,原来讲述的是这么一个故事啊:男主角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妻子,夫妻二人恩爱的紧,但男主角工作繁忙,喜欢在开车的时候接电话(发短信)。
理所当然的,他们遭遇了致命的车祸,死者之中的除了妻子,还有另外一辆客车上的六个人。
于是男主角终日抑郁无法自拔,时时刻刻都想着追随爱妻而去。
就这样过了一年,这哥们儿觉得临时之前得好好赎罪,毕竟有七条命是由于他的违规驾驶而造成的,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他陆续捐出了他的肺、肾、肝、骨髓、房子,以及眼角膜和……心脏。
——如此看来,“七磅”的含义大概指的就是这些脏器的重量吧,总共是3.17514659公斤。
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段是关于心脏的故事,它引发了一段绝望的爱情。
“按照计划,Tim将会把自己的心脏捐赠给Emily。
可是,Tim和Emily相爱了。
因为相爱,本已时日无多的Emily希望能继续活下去。
因为相爱,义无反顾一心求死的Tim希望能和Emily结婚生子。
Tim犹豫了,他现在想活下去,想和Emily有将来。
”——摘自豆友阿姆斯特朗星球上的好叔叔的《再选择一次死亡》在那个雨夜,男主角差点儿就放弃了捐出心脏的决定,他哭着说,我想我们有个孩子。
当他从女主角的床上爬起,气喘吁吁的跑到医院询问了女主角的生命有无延续的可能之后,终于还是用一种奇特的方式自杀了,然后打电话给好友并报警,尸体被送往医院,而心脏还在跳动。
综上所述,开车的时候千万不能发短信和接电话啊。
影片做了一个很长的铺垫,在结尾的时候才展开起因,看到这儿才恍然大悟,并向伟大的主角致敬。
这部片子看得心里压抑,但未戳中我的泪点。
这个题材很好,但这铺垫实在过长,再加上节奏太缓和,等高潮来临的时候心中却还未泛起波澜就草草收尾了。
结束的时候还在想这就结束啦?
最后一截情节太过紧凑了。
这故事无疑是令人动容的,主角因为自己的过失杀死了七个人,其中包括她的妻子。
他为自己的错误而深深地谴责所以他决定自杀,在那之前他要去帮助一些对生活还充满热爱的人。
主角选择用水母自杀,所以他养起了水母,最美丽却又最危险的动物。
影片最后Emily看着Ezra的眼睛,她仿佛看到了Tim的影子,就好像Tim在注视她一样,她落下了泪。
而Ezra仿佛看得到Emily的心,感受到Emily的心跳。
两人相拥影片结束。
至此想感叹一句生命是如次的脆弱。
越是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人就越热爱生命,而那些明明有健全的身体却不珍惜生命。
多么伟大的人性,现在还有多少人能本着无私的心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呢
挺好的故事,史密斯的表演也很不错,可前面的铺垫拍的实在太长太沉闷了,没点耐心还真看不完。至于剧情BUG,懒得计较了。
看不下去,矫情死了!
收获一颗心,但也碎了一颗心,这个爱情挺讽刺的不是吗。ps 感觉Ezra要飞速蹿升至英文男名最爱榜前三了,圣经只读中文会错过很多好名字啊
“他透过他的眼看到了在她身体里跳动的他的心。这恐怕是2008年度最感人、最矫情、也最文艺的场面了”
诡异的片子,没懂
又何必把自己当上帝。
7磅,源自自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当赌注已下或者借了债务是必须还的,否则必须以割一磅的肉来偿还,其中有个故事就是一个商人债主讨债非要割人一磅的肉。此片中的意思就是威尔史密斯之前欠下了7条人命,所以要7 pounds of flesh来偿还,这也是电影的主线威尔一直在寻求帮助七个人来自我救赎。
救赎的故事本来不错,就是太拖沓了,就看威尔史密斯追女人了…
2009/2/18 9:55pm @ BC
除了形态柔软、白色透明的水母。什么都没有。故弄玄虚。男主角还是更适合演搞笑的对白。那皱眉真让人不舒服。
威尔史密斯!尽管已经看过去几年,但时不时会想起,印象深刻。跟S一起看的,一看到海蜇我就说有毒的,中间部分一直在说他不会是想用海蜇自杀吧,被言中,S大呼牛叉,洋洋得意。电影本身也很好,关于人性、救赎,《威尼斯商人》是么,活着,救赎他人,也是救赎自己。
无力吐槽这部片的剪辑,还好没有烂尾。...但表演实在太好,感人至深。也该想想怎么样死去了。
基础分三星 Will Smith主演加一星 女主角演技减一星 女主角长相减一星 冗长剧情加烂剧本减一星
一个好故事就这么被导演糟蹋了,唉……
我去电影院看那天确实有点累...可是睡着了肯定不是我的错...=.=...而且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有人中途离场的电影....
故事得憋到最后才见分晓,这真煎熬。要不是WILL,估计提前散场了
远远不如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感动则感动矣~但这剪辑,这不断的闪回,原本以为还有什么大包袱呢
我不太喜欢,不过我上铺的女生极力推荐的电影
原谅我 看到一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