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部电影,《皇家刺青》, 总的来说,挺搞笑的。
都九点多了, 电视换了一个又一个台, 真的没啥好看的。
想起本本里还有这么一部电影, 时长一个半小时, 看完正好睡觉。
早就知道制片人是黄小蕾, 她的师傅王劲松也参与演出。
在片头看到了演员张桐的名字, 其实心里还在想,不就是那个魏和尚嘛。
不知道这回演什么角色呢, 会带来什么惊喜呢?
正想着, 就看到了纹身的画面,却还没想到《越狱》。
但是后面的情节可不就是山寨版的《越狱》。
拿着枪假装抢钱庄, 故意被抓然后入狱, 这部就是山寨版的米帅吗?
这位鲁二兄弟,如意算盘打得不够好啊, 被判三日后问斩, 试问他怎么在三日内见到大学士并将他就救出?
然而机缘巧合, 他倒是成功带着大学士逃了出去。
不料却泄露的宝藏的秘密,这也才能使故事发展下去。
监狱内, 上演了《肖申克的救赎》经典一幕, 一幅画,藏住了密道。
试问大学士被捆在木桩上, 如何能挖出这么大这么长的通道, 他的画又是哪来的呢?
看样子, 他早该逃出去了。
囚犯们上演绎了《越狱》中的T-bag,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戏仿”?
唉, 真能恶搞啊, 还是原版的T-bag出彩啊!
影片中恶搞无处不在,许三刀,王家伟, 2046, 不抛弃,不放弃,福尔摩,袁凯凯, 最后还来了个“freedom”,笑料是有了。
还有那个跳舞藏枪的画面, 可比发哥差远了,方言满天飞, 绝对大杂烩,也还算是搞笑啦。
这种方言跟风, 不知能火多久,会火多久。
总之, 我是哈哈大笑。
只是觉得剧情不进入人意。
好不容易把大学士救出, 并送上去南洋的大船, 可是。。。
唉, 我想他是有去无回吧, 说不定都到不了南阳呢。
之前立了个投名状, 也没见着袁凯凯大人被他们怎么样啊,反倒是那娘娘腔的福尔摩整得够惨。
说到福尔摩,我想到了福尔摩斯;又想起了福尔康, 这个人名的出现, 难道又是一个借着《还珠格格》的笑料?
既然是表兄弟, 这么巧, 兄弟二人都姓福啊。
最后更无厘头了, 一个板砖就把一个武艺高强的杀手拍死了。
唉, 我当时还在想, 看你怎么过杀手这关, 看到这么个结果还真是无语。
影片有着戴军, 王茜,刘桦的客串,花儿乐队的加入, 更有着黄小蕾师傅的加盟。
也许就没对黄小蕾抱太大的希望吧, 结果就感觉搞笑程度还不错。
要是剧情再好一点就好了。
总之, 还是推荐看看这部片子, 闲暇时候看看, 放松一下吧。
今日心血来潮, 说说自己的感受,嘿嘿, 就到这里吧。
很少的资金,几个3线的演员,网络KUSO写手的编剧,就是本片的全部。
低成本小制作,不要求画面多宏大,音乐多动听,故事多精彩,寓意多深远,只要能让观众看时笑一笑,就足够了。
本片基本就是美剧《越狱》的KUSO版,不过个人感觉出来的时间有些晚了,如果是2年前,哪怕是1年前,越狱最热的时候上映,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一直很敬佩那些拍小成本电影的国内导演,尤其是前作《天下第二》,可能很多人都非常不屑这个片,但是我当时确实从头笑到尾,然后介绍给公司其他同事,他们的情况也都和我差不多,都非常喜欢。
其实很多低成本娱乐片电影就如同郭德纲口中的相声,就仅仅是娱乐,不一定非要从中看出多么深刻的含义,很多人说这两部电影‘雷’,但其实这也是本片的要素之一,就是娱乐观众,‘雷人’也是一种娱乐,就如同卓别林丑化自己取悦观众一样。
我知道这个评论可能会遭来很多人的反对和不满,但是我就是如此,相比起那些需要看很多遍才能看懂,或则看了很多遍也看不懂,看时几乎要睡着的世界名片,这种看时不需要动脑筋,单纯的打发时间的娱乐片更适合我。
我就是个低俗的人,是个脱离不了低级趣味的人。
高雅人士自动屏蔽吧……PS:关于评分,这个电影我给3.5星,其中3星是电影的评分,半星是对低成本小制作导演的致敬分。
但是豆瓣没有半星的评分,而且大部分人对本片的评分非常低,因此给取高值给了4星,希望多少能帮忙拉一点分吧。
闹剧归闹剧 但不能篡改历史 圆明园被烧近四十年后出现的一个关于圆明园的故事 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个电影如果不参入任何历史色彩 或许是某些人喜欢的一部无厘头电影 我看的时候就不是特别反感但是 最后结尾鲁二说 “圆明园被烧了 我的工程也没了……”我再一想前前后后 才发现原来编剧是把圆明园当做一根故事线在做 我靠 我这才意识到影片开头说光绪说给工程鲁二是给圆明园他可惜的是 圆明园不是八国联军烧的 当1900年八国联军来到圆明园的时候 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被英法联军所烧的圆明园上的杂草已经兴衰了三十多个年头了 都是上一辈人的事了 那个时候 还没有光绪 太后还是个在唱曲的丫头 袁凯凯还没来到这个世界 编剧啊!
我为你悲哀!
悲哀的,不止于此!
今儿天气挺好的,本不该骂街。
但一部烂电影却让我想打开窗户,冲着蓝蓝的天狠狠吼两嗓子:“国产大片,你妈贵姓”想骂街这事是由一部叫《皇家刺青》烂电影引发的,这是一部表哥推荐,表弟下载,本人独自观看的烂片。
我只看了四分三十八秒,然后就愤然关闭,因为就凭这短短几分钟我就断定这必是部烂片。
还甭说我不厚道,如果我要看完,估计连杀人的心都有了,因为本人一直对国产烂片深恶痛绝,尤其是那些还满脑袋绕着光环的烂片。
当然,本着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宗旨,我觉得还是在盖棺定论前再负责的去网上看看影评,以免自己孤陋寡闻、功力不深而错杀了好人。
哇塞,网上还真是是骂声一片,问候父母的、捶胸顿足的、冷嘲热讽的、披露内黑幕的……真他妈的应有尽有。
我要是《皇家刺青》剧组里的一员,哪怕就是给这个剧组送盒饭的,看了这些恶评,都无法苟且偷生,当时就一头撞死在电影院的软沙发上算了。
因为只看了四分三十八秒,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剧情如何,所以也就不歇斯底里地骂街了,关于烂片《皇家刺青》具体骂街大全大全请上百度。
最近老谋子的《三枪拍案惊奇》争议颇多,用脚指头想想都不足为奇,没看也不打算看,所以先撇一边不说。
说说前些日子的《风声》。
因为媒体的不要脸和无耻,一向对国产影片警惕性很高的本人也没能抵挡住这种近乎疯狂的忽悠,居然对《风声》煞是期待。
(还好,好歹还有一点定力,没被忽悠进电影院)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碟版的《风声》。
回家看完又忍不住想骂街,心疼那又为中国电影阵亡的七元大钞……我不想骂导演、骂编剧、骂演员、因为水平所致。
就像中国足球一样,除了娱乐还是娱乐。
再骂就显着你自己“什么素质啊”?
让人恨到牙根发痒的是那些媒体,用尽天下最美丽最煽情最献媚的辞藻把大家往电影院里骗,就像浓妆艳抹的老鸨子一样,对每个路人说:“大爷,来玩玩吧,我家的姑娘绝对包您满意”。
殊不知,鸡再怎么包装还是鸡,区别也就是便宜和贵的。
这又到年底了,各种各样的贺岁大片又该扎堆的粉墨登场了,老鸨子们又该忙活着给自己的姑娘们浓妆艳抹,卖命吆喝了。
因为她们知道,无论时代怎么进步,嫖客总不会消失。
只要不要脸,嫖友们还是会乐呵呵地往窑子里钻。
姑娘们也使出浑身解数,学欧美、学日韩,能拿来的统统拿来,大不了技术不行,叫床咱会。
末了还得说一句,对于所谓的国产大片,您就当是个流行词汇,要是没闲钱瞎造,千万甭去电影院,否则再气出个病来得不偿失。
您要真想看,从网上下一个看看得了,毕竟买盘都不值当。
还有,看完别忘了删,留着浪费硬盘空间。
让我怎么说呢,为什么有那么多负面评论,光看王劲松老师的表演就好看的不得了,里面漂亮讲究的画面,搞笑的情节,无一不透露着表演科班的功底。
总而言之,我喜欢!
看完后,看了很多豆友的评论。
很多人很不待见这部片子。
我就不从什么文艺或者艺术的角度来点评什么了。
至少今天晚上它打发了我的时间,让我不至于看到一半半看不下去。
是的。
我就乐意听里面的方言。
我就乐意看着这些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在里面混乱着。
我就乐意这么些个冷幽默和恶搞。
人家又没奔着大片去。
就好比拿着面粉我就想做个馒头出来。
我没说非它是蛋糕啊。
你也甭指望还能吃出鸡蛋的味来。
就是给你填肚子用的。
犯不着上纲上线。
不就是大杂烩么?
最近接连看了《追影》、《皇家刺青》和《熊猫大侠》,突然觉得中国电影走向了纯美商业同时又低搞笑的道路。
说纯美商业,是因为借用古装剧的噱头,打造了装饰和布局都是高质量的场景及人物,视觉效果很容易让人觉得high,说低搞笑,是因为每部电影都借鉴无厘头的手段,结合了意识流或者网络用语等手法,包袱效果让人很无奈很牵强。
还是希望中国电影该转转向吧...
一直不明白为啥很多电影有黄小蕾.其实我还蛮喜欢她的。
并且总分不清她跟另外个人。
那个女的在《女人的村庄》里演很会算计的媳妇,在《小姨多鹤》里演朱小环。
后来我发现了黄小蕾是制片人。
于是,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的谜底被揭开了。
PS 这个电影真的一点点也不好笑。
一丁点也不。
近年来这种集恶搞模仿山寨于一身的电影多了起来(天下第二、十全九美、大内密探零零狗、追影......)刚开始还行 时间长了就审美疲劳了
不管有多少人批评,我始终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标杆,是一部电影历史的记录者。
猛然想起刚刚看过之后莫名的希望与兴奋感,推荐给同专业的要好的友人,得出的却是和我大相径庭的答案。
智者见智吧,这个片子在我的眼里优点很多,瑕疵完全可以被忽略了。
镜头讲究,还有几个电影愿意这样讲究镜头空间,黄金比例,虚实运用,人物景深布景,没有诟病的灯光摆设。
片头的长达2分钟刺青近景镜头是有些让人感觉不舒服,臃长没新意,但是接下来步入主题的中长景转换还是不错的。
开篇可以打6.8/10分,是个可以吸引大部分观众的好片头了。
全片都在模仿别的电影电视剧经典之处,也不恶搞,就是这么光明正大的模仿,要是愿意还把两个经典糅合在一起,高傲的姿态倒让人不好意思说它是山寨了。
先从最后说起,《闯关东》被仿了,用的是一股子演员表演的功底和完全粗制的妆容。
《投名状》被仿了,三个人跪在那里,还加上一段大话西游式内心独白,说给那些80后听,娱乐自己的时候,也娱乐一下这一批人的共同记忆。
福尔摩拿着的无极的指挥棒挥舞很多次,给我包围他,也比无极本尊经典了很多,《无极》中那个指挥棒除了看上去很炫也没有什么过多的作用,基本属于废柴一伙,但是福大人手里可变化跟剧情的指挥棒看上去就有情趣多了,一副上海软绵绵的强调,还是福尔康的表弟,还有一个泼妇悍女的紫薇表嫂,一连串的新意模仿换来的还是不错的效果的,很中肯的讲。
越狱的纹身就不说了,整个故事基本就是越狱抄下来的,除了没有被烫,没有消失了的地图,基本元素差不多也就那样了。
各地方言的应用也很惟妙惟肖,看得出这些演员很有功底,功底很扎实,不是什么大明星,但是非常有演员的魅力,就是要用这样的演员,不是豪华大制作的产品经费的分配才可以达到平衡。
真的不是只有大明星就是好的。
有些明星不会演戏,放在那里闪闪发光,和电影无关,钱也是白花。
有些演员就会演戏,可以让电影熠熠生辉,这才是划算的买卖。
天津话,北京腔,还有一个大舌头,阵阵引人发笑。
记得一个在越狱的隧道中的镜头,焦点灯光,动态画面静态表达,一个镜头切换一个镜头,很稳,很讲究,绝了。
什么是创意,这个就是创意,什么是花心思,这个就是花心思。
其他可以当成典范的地方,两个男主角走在大街上,走着走着,整个画面变成水墨画,这难道不是值得表扬的进步表现吗?
我们在思考,思考怎样把镜头玩出花样,除去一些异样角度的新奇感,还可以怎么最大化运用镜头的蒙太奇,给观众给人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与快感。
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虽然到了最后,故事架构有些重复,总是局限在一个又一个固定空间里,重复的让人可以不用仔细思考就被发现。
但是这依然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不错在于演员演的很卖力,大家都是好演员,卖力的好处就是没有痕迹的流畅,电影的真实是会感染人的;不错还在于镜头拿捏的刚刚好有些新意又有些传统在里面,该手稳的地方绝对让人放心,该出现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不用多说自然会来一个;严谨的故事逻辑设定背后一定有一个对待电影严谨的苛求态度,这种态度才是最迷人的地方,才是应该被极力推广的地方。
严谨几乎成为不可能存在的与人类渐行渐远的一种精神,不要这样,就让《皇家刺青》带着这种态度骄傲的回归到主流文化中去,即便这个小成本电影有再多的不是,为了它的创新为了它的严谨,还是要支持与鼓励的。
不错的片子,让人可以看完,并且在看完之后还可以感受到轻松的片子,好片子。
内容一般,挺恶搞的,评分高就是因为可以和爸妈一起看,乐呵一笑,氛围好。
吼吼吼 恶搞了
完全木有笑点
地方台放的,打发时间挺好的
强忍看了近20分钟,没能力再忍下去了,不然我就成忍者神龟了。。。
喜欢的喜剧元素都有,不明白分为什么这么低
比较喜欢天下第二 哈哈
更不知所云...
我喜欢恶搞的东西。哈哈!
无脑
不較真。那天看這片前心情不佳,看了之後樂了。這就是搞笑片的意義所在。
很好,耐看
热热闹闹的一场戏,演员们演的都还行,没有传说中那么差~~
名字很震撼,但剧情很滥调。以前曾经在央视6台有王禁松和黄小蕾的古装片,连名字都忘记了,没想到今年又出现了延续版。不抛弃,不放弃,是皇上的诺言。虽然剧情超烂,但因为有曹国辉短暂的出演,很不理性的给出了两颗星。
按说这是一部挺有趣的电影,但自始至终我都没有笑过。它最大的看点就是数数都恶搞哪些电影电视剧以及演员导演,印象中有《越狱》、《士兵突击》、《投名状》、《集结号》、《史密斯夫妇》、《勇敢的心》等等,冲着它有这么点讽刺的精神,给三星吧
不就是大杂烩么,还有就是一不小心记住了女主角红中:黄小蕾.
只能说我操!
笑点让我很无语
包袱刻意到呕
当年看的时候还是觉得挺搞笑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