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and Bruises,母狗,婊子,Flower,Chienne

主演:塔哈·拉希姆,任洁,加里·勒斯培,邵斯凡,源利华,尚于博,崔卫平,张献民,曾美慧孜,樊尚·罗蒂埃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中国大陆语言:法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1

《花》剧照

花 剧照 NO.1花 剧照 NO.2花 剧照 NO.3花 剧照 NO.4花 剧照 NO.5花 剧照 NO.6花 剧照 NO.13花 剧照 NO.14花 剧照 NO.15花 剧照 NO.16花 剧照 NO.17花 剧照 NO.18花 剧照 NO.19花 剧照 NO.20

《花》剧情介绍

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段绽放在北京的中法恋情凋谢后,花(任洁 饰)决定辞去在北京当老师的工作,前往巴黎寻回男友,但终究还是没能令其回心转意。在陌生的城市游荡,迷路的花偶遇了一位法国蓝领马修(塔哈·拉希姆 Tahar Rahim 饰),马修即刻向这位中国姑娘大放殷勤,并暴力地占有了她,而绝望的花也误打误撞地对马修萌生了情愫。虽然马修疯狂地爱着花,但他和他的朋友们却似乎一直把花当婊子看待,两人之间的裂缝渐渐判若鸿沟。在巴黎浑浑噩噩的度日以及与马修间的爱怨龃龉让花开始想家,她开始探寻,在性与爱之间,自由与乡愁之间,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本片根据旅居巴黎的中国女作家刘捷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皇室造型粉红谎言约会规则第七季阴阳路18:鬼上身夺命金请把生命交给我我们的社区初恋限定。生日信孤胆江湖女特工医缘月色真美最爱家有喜旺第三季机动战士高达NT零度战姬1899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我清白抢银行孩奴傲慢与偏见:亚特兰大绝望主妇第二季超萌特攻最后一日城市广场贵公子板凳队员企鹅课木浦黑帮天堂

《花》长篇影评

 1 ) 娄烨《花》--- 可是我爱你 我该怎么办?

昨晚又把《花》看了一遍。

我不是很会大段大段写影评的人,只是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写下来。

男主角如路人甲一般出现,如果不是提前看了海报和预告片,完全想不到这个长相平平的男人是男一号。

这让我想到《颐和园》中很多角色在大场景中以路人的身份出现。

这种感觉真实客观。

就像我们生活中,谁也料想不到哪个路人成为我们生命中的角色。

男主角Mathieu问花“你是中国人么”,花“嗯”一声。

Mathieu用不标准的中文说“你好”,两个人都笑了。

Mathieu的这个笑容憨厚诚恳,也让花卸下心防。

第二次见面,在花半推半就下,两个人做爱了。

这场做爱很像强暴,可又不能算是强暴,因为虽然开始几乎是Mathieu强迫的,花也是抗拒的。

可是后来花不再反抗,默默接受。

事后Mathieu想走掉,可是他犹豫了,或许因为爱,或许因为仁慈,他留下了,坐到花身边。

花靠在Mathieu肩膀,两个人默默无语。

后来花和Mathieu恋爱了。

风景的镜头还是标准的娄烨式镜头,只是从未有过的晴天,从未有过的明朗。

花带Mathieu和她的几个朋友吃饭,中途起了争执。

花的朋友中的丁看不起Mathieu,用中文说“哪来的傻逼?

”而Mathieu是自卑的脆弱的敏感的,他感受到这堆“文化人”看不起他,摔东西走人。

花质问丁“你怎么可以这样?

”丁说“花,这样的人,你怎么可以和他来真的!

哪来的一傻逼!

你还要不要脸了!!

”花一个巴掌抽过去。

或许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觉得这两个人怎么可以在一起,花怎么可以来真的。

两个人走在一起的画面都极其不协调。

可是花的这一巴掌,捍卫了自己,捍卫了Mathieu,捍卫了两个人的爱情,同时也抽醒了我们:花是爱着Mathieu的。

Mathieu跑掉,花追出去,音乐响起。

此时的情景不禁让人动容。

花追到一个类似工厂的地方,被工作人员拦住要求出示证件。

这时Mathieu第一时间出现在画面为花解围“她有证件”,小小的细节让我相信,Mathieu是在乎花的。

花说“我们太不同了。

”花说“可是我爱你,我该怎么办?

”整部电影,印象最深的就是花紧锁的眉头。

看整部电影我们仿佛也深陷这个困扰,花该怎么办,我们也不知道。

回到北京后,花的处境完全不同,熟悉的环境,满意的工作,一切都井井有条,与在法国的生活形成明显的对比。

花答应了在北京的男友的求婚,或许因为感动,或许这样的男人给她安全感归属感,作为一个28岁的女人,要的不就是这些么?

花返回法国,见Mathieu最后一面。

做爱,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Mathieu说“你要结婚了,还来找我,你真是个贱人”镜头移到花的脸,没有表情,微红的眼眶。

花只是在和爱的人做爱。

看过《苏州河》《紫蝴蝶》《颐和园》《春风沉醉的夜晚》,娄烨的风格早已熟知。

可是这部《花》依旧让我觉得惊喜!

任洁有郝蕾和谭卓的气质,也有她俩没有的一种独特的气质!

没有郝蕾那么奔放,没有谭卓那么内敛,却有一种独特的美!

《花》不负众望,力荐!

 2 ) 关于花的某些情绪(只是情绪)

一、看《花》之前看到有人评论说,娄烨怎么可以把所有的城市都拍成同一个样子。

还真是,无论是巴黎还是北京,到了娄烨的镜头下全都一副脏乱差等待被拆迁的样子,逼仄的空间熙攘的人群喇叭使劲按的交通工具,所有的人都一副飘荡在大街上的幽魂模样,像空气里漂浮的尘埃中的某一粒,无法落定,无所谓归宿。

电影一贯是娄烨似的粗糙,甚至连女主角花的皮肤和男主角马修的胡子都是粗糙的。

总觉得能在很多年都保持一份粗糙是不容易的,在我想来花这样的知识分子会迷恋马修这样的搬运工人也不是完全没道理的,在皮肤被时间磨得的不那么细致内心却被太多的知识和经历细化之后,如果稍微还有那么一点点情怀,大概会着迷一些有粗糙感的东西。

奇怪的是,这份粗糙的发生地是在以优雅著称的巴黎,而等回到了以沙尘暴著称的北京后,花混乱粗糙的生活忽然变得精细起来,但见国内的男友把炒好的小青菜一盘盘摆在干净的桌面上,然后在深夜的路灯下表白说,我就像给你买买菜,陪你去五道口买买衣服啥的。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巴黎已发展到容得下工人和女知识分子的粗糙搭配,北京现阶段只承认匹配的两个人一起过日子的模式。

二、关于文艺女青年这件事情花这个女知识分子和马修这个男工人之间的爱情简直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男女之间、有知识和无知识之间的对抗了。

马修这位半路退学的搬运工人恨恨的对花说:你们有文化的就是贱(这句话用严歌苓在《一个女人的史诗里》的表达应该是:读书的女人都包藏了一颗祸心);花的另外一位中国男同学更恶毒:你是傻逼呀,跟这种人来真的,我还以为你这种女人只会跟你的法国男导师搞搞师生恋呢。

前者觉得他能很轻易的跟花上床很爷们,后者则有强烈的知识优越感:你起码应该拜倒在有知识的老头那儿不该找这么一个文盲糙男的呀。

于是顺理成章的,两个男的打了一架,当然一遇到这种考验谁力气大的原始活动知识分子显然就直接下风了。

然而无论两个男人怎么相互看不上,这俩男人有一个共同的可以使用语言暴力的女人:花。

想想真可怕,女人稍微文化多了一点就特容易成为被人挤兑打压的对象。

没文化的男的看见有文化的女的特容易产生又自卑又激发天然性别优越感的诡异情绪,其后果往往就是想法设法证明该女的就算有文化又怎么样,也无非是贱人一个,就像其他跟他上床的所有女人一样。

此种案例最极致的当属《我唾弃你的坟墓》里那位美丽女作家的遭遇了:她看不上加油站猥琐男的调情,毫不掩饰其轻视,从后来几个男的把凌辱她时还不忘朗读几句她的稿子时你特容易明白她要不是一女作家她不会被整的那么惨,知识构成的权力关系渗入男女关系,男性性别的优越感和知识身份的自卑感是这场蹂躏发生的重要原因。

所以广大文艺女青年要注意的是:别太自信,没有几个人真正具有超阶级超阶层的美感,不是人人都能觉出来你抽烟喝酒时的文艺范儿而不是服务业范儿,在某些人那里,他觉不出你的特别,只会认为你就是贱。

但是显然自觉有文化的男的对有点文化的女人的打压更加可怕:首先你可不能找个没文化的对象,否则他们要么认为你图人家有钱图人家有权图人家身材好,这些东西哪能跟人家的文化比呢,所以你就是贱(忽然之间,对文化的虚荣就不算虚荣了)。

可要是你找了个有文化的呢?

人家说了:你也就是跟你的老头男导师搞搞师生恋,这句话的最大潜台词是女的哪有真正做好文化呢,到哪都不过是找个男的。

在我想来,这种男的比前一种男的还该拖出去打死,你什么东西呀,你敢打压拜金女吗?

你不敢,因为人家立刻呸回来因为你没钱,你敢打压富家女吗?

你不敢,你娶了养不起想娶可能人家还看不上你。

所幸你有点文化,于是你就有洋洋得意了,可以去打击那些学了点文化但你觉得不如你的女青年了,当然也许她们真的没你文化那么多,可是你到底出于什么心态(难不成真是因为你太看重太尊重文化了?

)把她们就妖魔化了呢,人家学点文化整点文艺碍你什么事儿了?

三、关于我相信他们之间有爱情这件事就花的经历来说,你不能不说马修对她有几分真心吧?

当然绝不该认为人越堕落就越坚强,但是两个人那些看上去低俗堕落的娱乐方式相处方式,难道不是自有其甜蜜的部分么?

不管他到底了解花与否,尽管他口头上骂花贱,但他至少在他对女人的认知方式(也许这种方式是粗鄙的)里是爱着花的,以至于后来他委屈的像小孩一样说,你们女的就是会伤人。

所以,不管怎么诋毁,那至少有爱的成分,所以我也是喜欢花的,因为她有勇气跟那种人来真的,她不怕把这个工人男友带到她那帮知识分子朋友面前,若不是那个黑人女人的出现也许他们真会结婚,就像所有的世俗夫妻一样,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我是否有勇气,我喜欢那些有勇气爱上自己世界之外的人的姑娘,从始至终。

而那些只把这个电影当色情片看的人和骂花是公共汽车的女的,你们怎么就看不到那些甜蜜的成分呢?

对了也许你会说,不就是结婚,北京那个男的不是也要跟花结婚么?

没错,也许最后都是结婚这种俗事儿,都是生活,但关键在于你想跟谁做这件俗事儿,你是出于爱想做这件俗事儿还是单纯的为了这件俗事儿而俗事儿。

PS:没正式上课之前瞎写写,写着写着也不知道到底想写啥了,其实我看我之后想起来的第一句话是《天生杀人狂》里的台词: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谎言的一生。

虽然谁都没资格说别人在说谎。

 3 ) 我相信你爱我,但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故事开始于巴黎街头,花追着抛弃她的法国男人一直走一直走,她说,你怎么可以不要我?

那男人说,我不爱你了,在北京的时候,我确实很爱你,但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现在的我们在巴黎,你不是说你喜欢巴黎吗?

她说,可我是为了你才来巴黎的,如果不能跟你在一起,巴黎对我根本没意义。

你再跟我做一次爱,好不好?

就一次。

他说,你大老远的跑到巴黎来,就只是为了跟我打炮吗?

你想打炮的话,随便找个男人不就行了?

我可没那个闲工夫。

最后的最后,他抱着她说,别哭,你要好好的,你很快就会遇见新的人,谈新的恋爱,然后忘记我,然后他就走了。

当时我就心想,故事才刚开始,女主就失恋了,这故事还能看吗?

花失魂落魄地走在路上,结果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砸到了,她像没事人一样继续走,有个男人追上来说,你还好吗?

她嘴上说着“还好”,身体却开始犯晕了,要不我带你去医院看看吧?

他说。

可是我的病太特别,只有我爱的人才能拯救我,她想。

他问她要了电话,然后马上打给她,他说,我可以请你吃饭吗?

她转过身说,好啊。

吃饭的时候,他说,你结婚了吗?

她说,没有。

那你这么漂亮,一定有男朋友了吧?

她说,也没有。

他说,我25岁,在这边做装卸工,你呢?

她说,我28岁。

然后他说,可是你一点都不像,你看起来比我年轻。

他说,我叫M,你呢?

她说,花。

他说,听说你们中国人的名字都有某种含义,花,是什么意思呢?

她说,花,就是flower的意思。

她就像花一样,美好并且热烈地盛开着,而她也像所有女人一样,喜欢男人送花给她。

我看过一个很有趣的说法,有人说,如果把植物拟人化的话,那花就是植物的阴道,一个男人送花给女人,你说他想要干什么?

M送花回家,到了院子门口,她说,送到这里就好了。

然后他们亲吻,但那也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告别。

他把她狠狠地推到墙上,她说,你这个混蛋,你想干什么?

他说,你答应跟我一起吃饭,不就等于答应和我……吗?

是的,这就是西方世界的性观念,随性、自由、一触即发。

起初她拼命挣扎,却只是换来更多的疼痛和更大的伤害,于是她慢慢放弃抵抗,接受了眼前的一切。

很多时候,我都常常觉得,生活就是那只发情的公狗,而你就是那个不得不去接受这一切的婊子,你对所有的事情百般配合,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难过。

他们的第一次性交,就在荒无人烟的深夜里完成了,本以为事情就这样完了,他就这样丢下她走了,留下她一个人在那边吹冷风什么的。

但是我想错了,花跟着M回家了,他们来到房间里,脱掉彼此的衣服,继续做爱。

从花的表情和动作看起来,她一点都不抗拒,甚至还有点享受。

她那持续不断的呻吟声,就好像在告诉他,你很好,你给了我很多,但是这样还不够,还可以更多更多。

如果她不是婊子,她怎么可能不是婊子呢?

有次跟朋友聊天,他说,男人的脑子里就两个蛋,到了一定程度都只会用下半身思考,大脑被睾丸同化了。

我说,不是一定程度,是有些时候吧。

有的时候特高端,特上流,探索宇宙,思考人生,有的时候,你懂的。

但是其实女的也一样啊,你以为女的不想吗?

只是程度的问题,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有的女的比男的还厉害呢,可能你没见过。

这么说吧,女的知道男的在想什么,男的却不知道女的在想什么,就是这样的,不承认也得承认啊。

然后有一天,花跟M约好了等下要去做爱,M的朋友却来了,还说有急事想要拜托M,只要两小时就好,而且可以换一点钱。

M说,今天不行,我已经跟花约好了,明天吧。

朋友说,你这个烂人,有了婊子就不要朋友了,你们会在一起很久很久,借我两小时又怎么了?

他说,是的,我们会在一起很久很久,生很多很多孩子,我会努力工作,让你过上好日子。

她说,那你走吧,我去那边等你。

M对花说,晚上在乡下有一个party,但是我现在有点事,你跟我朋友先去,晚点我再去找你们。

花说,好。

到了乡下,那人却开始对花各种性骚扰,花想要离开,那人却故作伪善地说,这里是乡下,你别到处乱跑,很不安全的。

花问她,M知道吗?

那人说,我把你怎么了?

我伤害你了吗?

不过就是男女之间那点事,机械运动而已,你还以为M是真的爱你啊?

花一直以为,M只是被工友骗了,他什么都不知道,但其实M根本就知情。

他只是想要来个测试,看看花是不是真的会和工友单独去乡下,而她居然一点都不拒绝,就那样去了。

如果她不是婊子,她怎么可能不是婊子呢?

当她哭喊着向他求助的时候,他却说,我跟人打赌,你是个婊子,你果然是。

在西方世界的观念里,爱和性都是极为简单的事,你答应跟一个男人单独相处,就等于给了他上你操你的权利,你就是个人尽可夫的婊子而已。

如果你答应了对方的邀请,却拒绝跟他上床的话,那你就是既要当婊子,还想立牌坊,你就是诱惑了我,然后我来了,你又说你不想做了。

如果你不是婊子,你怎么可能不是婊子呢?

但是很快地,他们又开始做爱,之前发生过的一切,好像根本不存在。

他说,我抚摸你,我就想要。

她说,那你要啊。

他说,可你病了。

是的,我病了,我得了一种叫作重度缺爱的病,只有你的爱才能治愈我,她想。

所以她说,你要吧,也许这样我就好了。

他说,我们结婚吧。

她说,我不要,我们的差异太大了,根本没办法好好相处。

他说,我们的血混在一起,就是结婚了。

他说,我已经划破了自己的手指,现在轮到你了。

他说,来吧,我不会伤害你,别怕。

他们什么都不做,除了爱。

花带M去参加朋友的聚会,之前与花合租的中国留学生问她,这人谁啊,怎么不给大家介绍一下?

花说,他叫M,在做装卸的工作。

那朋友用中文说,你怎么找了这么个人啊,也太随便了吧,我还以为你最多就是跟法国导师搞搞师生恋什么的呢!

M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从他的表情和语气看起来,这显然不是什么好话,于是M说,你说什么呢,我听不懂,可以不要这样对我吗?

你知道吗,花特别喜欢我送花给她,女孩子都喜欢这个,你以后有了喜欢的女孩,也可以送花给她。

然后你要和她做爱,用力地、拼命地做,这样她就会更喜欢你了。

那人一听,更气了,用中文大声地说,这傻逼哪儿来的?!!!

在短暂的大笑之后,我沉默了,心想,谁是真正的傻逼还不一定呢。

也是同一个朋友,我之前跟他说,好多姑娘都喜欢找老外,看着不错,实际不知道。

他说,实际傻逼,北京老外八成二逼,他们来中国都是干姑娘来了,北京好姑娘都喜欢老外,其实都被人当性奴使唤。

我说,谁年轻时没傻逼过啊?

老了就知道了。

可能老了也不知道,不过关我屁事,我自己知道就行了。

其实是因为中国男的不行吧?

女的对这方面要求更高,女的都差不多,男的差别更大。

他说,对,男的还是老外行。

我说,所以女的愿意,不见得因为傻,就是愿意。

然后有一天,花忽然对M说,我们分手吧。

他说,你不能离开我,如果你离开我,我就去死。

他说着说着,就准备打开窗往楼下跳,她显然被吓到了,于是抱着他说,你别这样,你得好好活着。

他说,你不能和我在一起,然后又把我抛弃,这样我会觉得自己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什么都不是。

我没办法开始新的恋爱,没办法爱上任何人,而你也将再找不到像我一样爱你的人了。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好难过,因为这个男人好傻。

他们都说他是个傻子,而他也的确是,但绝不是因为他太愚蠢,而是因为他太真实。

可花还是走了,她决定回到北京,跟在学校当老师的前男友丁一复合。

当画面从美好的不切实际的巴黎,忽然跳转到“北苑路”和“立水桥”这些指示路牌的时候,我必须承认,在那一刻,我笑了,因为我觉得好穿越。

她先是找了个翻译的工作,然后也会回学校继续当老师,学校会分房子给她,他们会结婚,然后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所以他说,你在国内好好的,出去受那个洋罪干嘛呢?

我是个生活简单的人,也没有什么乐趣,我就是喜欢下班去菜市场买买菜,周末陪你去五道口买买衣服,晚上回家给你做做饭……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整个放映厅的人都笑了。

这时候,丁一的小情人来了,花才离开不久,他就和别的女人好上了,人嘛,总是要给自己留后路的。

那女孩一直喊着要他开门,她说,有人告诉我花回来了,而且就在你家,她就一婊子,你不就这样跟我说的吗?

然后我觉得,她是不是婊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起来像个婊子。

最后花说,我还是走吧。

他说,别走,上次你也是跟我生气,然后就这样走了,当时我没有拉住你,这次我一定得拉住,因为我不希望你再离开我。

我累了,咱别较劲了,好好过日子,行吗?

她说,好,但是我还有东西在法国,需要回去处理一下。

花想给M打电话,却发现电话接不通,她失去了寻找过去的线索,她觉得好难过。

丁一问她,怎么啦?

她说,没事,有个朋友联系不上了。

花回到了法国,虽然已经联络不到M,但她还是在熟悉的地方等到了他。

孩子们问他,那个中国妞儿是来找你的吧,她是谁呀?

他不说话。

她问他,你怎么样?

他说,就那样吧,说不清。

你呢,你还好吗?

还行,她说。

他们像从前一样地做爱,持续地、用力地做,就好像她从来没有离开过,然后她说,我要结婚了。

他说,你本来可以再等等的。

他问她,你跟他睡过吗?

她没有说话。

他特别特别爱你吗?

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

那你为什么要跟他结婚呢?

她说,他只是问我,结婚吗?

我说,好。

然后他忽然发起飙来,你都已经要结婚了,为什么还要跑来和我做爱,你到底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但其实,他也对花隐藏了自己已婚的事实,早在两年之前,他就和一个卢旺达女人结婚了。

但是他从来没有爱过她,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她在旅途中问他要了个电话。

是啊,我也想问,你一次又一次地像个婊子一样地做爱,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知道,那绝对不仅仅是肉体的冲动、感官的愉悦,而是与灵魂紧密相关。

她渴望自由,渴望被好好地爱,渴望与这个世界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渴望在某个人的身体和灵魂深处留下一些难忘的记忆,渴望用某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像个真正的人一样活着,而不是被贴上海归或者婊子这样世俗的标签。

然后她收获了很多爱,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层面爱,可她依然那么孤独,依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她和M,只做爱,不结婚;她和丁一,只结婚,不做爱。

有些人用来爱,有些人用来生活,我相信你爱我,但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结婚不是结局,做爱当然更不是,甚至死也不是,即使有一个人愿意爱你爱到为你去死,但如果你们的心灵不能融为一体,你就永远都是只身一人。

活着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是说,像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即使在那些行尸走肉看来,你也许只是个婊子。

你必须跟生活产生激烈的碰撞,然后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潮,如果你软弱了、你退缩了,你将永远无法知道生活有多美好,而像个真正的人一样活着,是多么重要。

我之所以剧透了这么多,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故事太简单了,说的就是一个女人在中西方双重文化体系里来回游荡,不知道该怎么取舍的事。

当我看到剧情简介的时候,我还在想,傻子与婊子的故事,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跟我有关系么?

而当我看到影片的前半部分,80%的时间都用来做爱时,我也确实有点不耐烦。

但是慢慢地,冲突开始展现,两个人之间的冲突,朋友与爱人之间的抉择,其实无不透露出两种截然相悖的价值观。

然后我就有点明白了,那些在巴黎一再重复的激烈生猛,与北京平淡的世俗生活,是多么的不一样啊!

可是啊,亲爱的姑娘,你到底想要什么呢?

你是觉得自己还年轻,想要继续折腾几年,继续在浪漫之都做一只发情的母狗,还是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对那些荒唐的过去说不,然后专心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呢?

选择了前者,你会拥有许多快乐的瞬间,但是内心却始终渴望安稳;选择了后者,你知道未来将会面对的是什么,却又觉得心有不甘。

你的身体和心告诉你,我应该再去好好地做一次爱,一次就好了;你的头脑和理性却说,别傻了,欲望是永无止尽的,有了一次,就会想要更多,到那时候,你还回得来吗?

故乡,就是永远回不去的地方,即使真的回去了,你也早就不是当年的自己了,你知道花花世界有多美好,所以难免会对故乡有所失望。

因为你觉得,事情本来不该只是这样,爱情和自由,不该只是过去的一段经历,只能在茶余饭后偶尔想一想。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年少时就会背的诗,到了今天,好像才终于开始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果失去爱情和自由,而只是过着看起来“还不错”的人生,活着跟死了,又有多大差别呢?

在我看来,中西方价值观最大的差异,就是西方人的快乐很简单,他们想做什么就去做,更多考虑的是心理层面的愉悦。

而中国人的快乐很复杂,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我们总会想,我做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没有好处,我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所以你会看到有好多家长,在孩子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会说,你说你报的那个专业,就业前景好吗,将来能干什么呀?

而不是说,我看你报了那个专业,你是真心喜欢它,想要做点什么吗?

我又一次想到了我的那个朋友,那个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过去经常相见最近却不知道为什么变得有点陌生的朋友,想到我们之间说过的好多好多话。

有次他说,都没什么激动的感觉,活的太平淡了,烦了。

我问他,你想要什么啊?

生活本身就是平淡的。

他说,我想去文艺复兴时代的巴黎,去乱交,自由解放思想,创作,吸毒,玩死。

现在人想法都太紧了,太现实了,没意思,找不到想法一样的人。

还有太多太多的话,但我已经记不清了,小王子说,忘记一个朋友,这真的太令人悲伤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过一个朋友。

电影散场的时候,我听到有男生问,这就完了?

他身边的女孩说,对啊,完了,明天有《颐和园》。

然后男生说,《颐和园》已经看过了,就不需要再看了。

我们已经爱过了,就不需要再爱了;我们已经做过爱,就不需要再做了;我们已经相遇过,就不需要再见了;我们已经生活过,现在我们要死了。

 4 ) 花

巴黎的街道上,花追着她爱的法国导师恳求:再跟我上一次床好吗?

尽管你不爱我。

她就是追着他,像是在乞讨。

因为一个不靠谱的恋人就自己跑出国找的人怎么都给人一种痴情的感觉。

但花没太重情感,她说,上床就可以。

花是随性的,随性的很单纯、很直接、很默然。

她总是更愿意接受直接的东西。

不爱我可以,勉强不来,她不是费尽心机的女人,做爱总可以吧,她单纯的想与她的恋人发生关系。

导师后来安慰花说:“这是你想要的自由,巴黎是你的梦。

”花说:“但你不属于自由。

”既然法国导师已经不属于她的自由,那么她来寻求自由的地方会怎样走一遭。

马修,一个靠体力活生存的搬运工,本身就是单纯又原始的存在。

在乱糟糟、阴雨的街上行走的花与这个男人相遇并迅速约了次会。

在约会中花不怎么说话,马修问喜欢巴黎吗?

她回答喜欢。

常住吗?

不知道。

强吻后,不喜欢这样吗?

不喜欢。

不喜欢却又吻了回去。

不想跟马修有什么关系却来赴了约。

花很明确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事,但不怎么确定该怎么做,似乎一直在跟着感觉走。

在聊天的过程中,花对马修应该是有好感的,但她还处在对失恋的痛苦中,或许马修感情的节奏对她来说过快,她没有对他一见钟情,所以她要走,她尊重自己喜欢、不喜欢的准则。

但后来马修强奸了花,之后花的头靠在了马修的肩膀,她接受了这个男人。

于是两人以原始又直接的性爱方式开始了他们的爱情。

性爱之后,晨光下行走的两人看起来很美好,花,就像绽放的花朵,只因性爱而美。

但他们的爱情不可能这样单纯的存在,当花坐在马修朋友偷了古董的车,她的表情看起来很幸福,她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但这种生活方式之下,在除了感官享受之外的思想层面上他们有着巨大差异:马修认为有文化的人都贱,并且马修的朋友在马修的支持下伤害了她。

由此花意识到除了性爱外两人的矛盾并提出了离开,但她是离不开马修的,最起码离不开马修所给她纯粹的性。

花与马修的关系转折在血交之后,马修牵着狗接花来到他住的地方,花很用心的在看马修小时候的的照片,她开始了解这个男人,这是情感上接受的体现,这次两人做完爱后,一起吃着果酱面包喝着果汁很有家庭的场景,她喜欢这种生活但她对于跟马修结婚这件事是完全否定的。

在马修说要跟她共度一生,生儿育女的时候,花有些吃惊,她边走边摇着头表现有些不屑,两人总是在待人和如何生活的问题上发生分歧,但回到上床问题时,却开始相拥而笑,合拍的不得了。

这就是花,对于马修她或许是有情感的,但绝对是建立在性爱的基础上。

在发现马修已婚后,花离开了,离开前她说她是爱马修的,她爱他却无法和他在一起,因为她可以单纯的以性爱的形式相爱,却不能过朝夕相处的日子。

所以花选择了安稳却复杂的生活,就像放弃了马修的果酱面包选择了丁一的中式大餐。

总结下来,花是个简单的人,就是像花朵作为植物生殖器存在一样单纯。

对感官快乐外的事随性的很默然。

 5 ) 《花》

迄今娄烨最好的影片。

如果说《颐》整体还略显粗糙,也有失控的部分,《春》还有一些过于明显矫情的设置,《花》可以说是看到娄烨最成熟的作品,虽然性爱场面比前两部都多,最后的采访也令人掠过一丝对作者意图的怀疑,但总体却是他最克制的一次。

两个纯粹法国身份的主演也被调教很到位,虽然法国制作拍摄,思维却明显还是我们自己的,而且也是关于这个时代我们心境的故事,更为广阔的空间反而没有压缩其发挥,形成的效果却有着浓重的普世价值,适合于人性也是属于如今翻天覆地的国人内心世界。

我没看出法国片的味道,全部都是娄烨自己的东西,这也很难得。

可能某种程度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影片说不上多么独到,但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很好的记录。

 6 ) Love and Bruises

这片子要更名为Sex and Bruises也行,因为片中两人基本除了sex之外也没做什么别的。

然而在写这篇评论的时候,还是决定用Love and Bruises作为标题,因为无论多么愚蠢与纠结,这两人确实在热情地相爱着。

一直觉得中国导演多半被李安和《色戒》刺激很大,否则干嘛一个个都开始往大篇幅的描写紧张气氛下的性欲纠葛起来了?

大家都说不看性镜头就无法理解《色戒》里的男女主角为何相爱,《花》其实也延续这个路子,寂寞青年男女的欲望,是如此纠结。

在观影过程中我做得最多的两件事就是翻白眼和叹气,因为两人的行为举止实在过分典型了。

豆瓣上有名的一篇评论是“傻逼与婊子的诗意爱情”,在没有确实观看影片之前,我认同这句评语,然而看完之后,却并不觉得这两人的行为有需要让人如此苛责的地步。

或许是导演娄烨不温不火的态度影响了我吧,晃动的手提摄影机,无时无刻不近距离逼视女主角的长镜头,仿佛像是想从这张缺乏表情,却又轻易动情哭泣,总是低着头掩藏自己的脸上挖掘出什么一样。

令观者如我等也不禁想随着导演逼问:花,你究竟在想什么呢?

也有评论说女主角的行为举止完全不像内地女性,但那口一点广东腔也无的汉语,瘦削的脸庞,支棱的肩线,却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北方女孩的样貌。

看到花轻易被Mathieu的朋友骗往乡间别墅,几乎被强奸的段落。

当时就明白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

28岁,轻易追随在北京相爱的法国男人出国,轻易被抛弃安抚,轻易寻找到下一个男人。

花的生活,随意到近乎随波逐流的地步,已经无法用顺其自然来描述了。

在她被Mathieu强奸时,其实命运似乎该就此注定,花是注定沦落了。

然而,也不知该说是幸或不幸,在长达三分钟的镜头里,Mathieu满脸胡茬却又奇妙地简单的脸庞上闪过数个迟疑的表情,转回身来,在花身边坐下。

花的命运,就此奇妙地轮转起来。

花是愚蠢而又天真的,你很难相信到了这个年龄段的女孩,竟然还会看不穿男人那些小把戏和玩不烂的手段。

但是看到花坐在大学里认真读书,搬了家后使劲清洁厨房,有空就约会男友上门做爱时。

你会猛然间觉悟到,其实妇女解放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生活不过还是绕着客厅厨房和灶台打转。

那些人心的纠葛和生活的沉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那么近,尤其是对于花这么一个总是心神恍惚又迷离的女人来说,金钱仿佛不存在于她的生活之中。

男朋友的朋友倒卖无聊的破烂古董,不过是个值得旁观的笑话,完全没有认真的余地。

直到男友被这个朋友约出去两小时,就决定把她拱手相让之后。

或许有许多人会觉得花可怜可恨可悯,然而我却羡慕花,在生活和男人将她逼到绝境时,她却奇妙的开放并超脱出来。

无论是Mathieu告诉她,他能有所改变时,她不为所动的回了北京。

在北京的男人告诉她愿意结婚时,她被一通电话召回了法国情人身边。

花,你究竟想要什么呢?

你的生活方向和选择在哪?

似乎女人在迈过了25的关口,早早便该结婚生子安排好下一阶段的人生。

然而花只是静静地看着前方,不为所动的继续自己的选择。

娄烨没有给出答案,这位中国第五代的导演非常心狠地就此斩断了片子。

安静而又喧哗的车站,镜头靠在花的脸旁,她静静地吃着东西,我们并不清楚她在想什么,又会前往何方。

爱情与瘀伤,似乎都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7 ) 花植于何处都可绽放

“花”是这样一个女人,可以和法国的导师、法国的工人、中国的学者、中国的老师谈恋爱。

《花》是这样一部电影,有爱的精神、肉欲、纯爱、生活之诉求,有性别、阶级、种族的探讨,还是政治与文化,理论与生活的较量。

影片里有四段恋情,两种文化,全由一个女主人公花串了起来。

她有三个名字,“花”为中文名,“Fleur”为法文名,而“Hua”好像是混合了两种文化,弥合了差异的称呼。

感情这四段感情分别代表了爱情了的四种动因,影片花与导师的恋爱可以猜想算是精神倾慕,最终无疾而终;而与此同时与同居的留学同乡或者同学梁斌,是更多肉欲的诉求和远在他乡的相伴,到最后梁为了一双鞋放的位置不对而争吵,让人想起刘瑜在《余欢》里描绘的情节;后来遇到了辍学的法国工人Mathew——这段感情可能比较有争议,看起来是最不搭的一段,也很难撑得上幸福,奇怪的开始,变扭的插曲,无奈的结束。

不过这段感情最有意思,整个影片的主要故事线。

先抛却这个功能不谈,其实这段感情,在我看来可能到是最“纯”的一段。

电影里两个人实质性交流不多,反而争吵时才会有话,大段大段的缠绵,偶尔一起吃饭,散步,但每次找到两个人的表情都是充满爱意的眼神,花在这段感情里的笑最多,面容最柔和,眼神也更灵动些,至少是与片头的造型有天壤之别,感觉认识了Mathew就跟喝了红牛一样... ...虽然两个人最后分开了,但影片里面最多的火花是留给这一段,也只有在这一段里,看得出来,是两个人的感情。

而彼此的连结,不只有着罗曼蒂克的意味,更与影片主旨的表现相关。

最后一个,也就是女主的归宿,是前男友丁毅,据推测是她的老师,或学校教职人员,是花去法国前的恋人,吵架分手,花去了法国。

丁毅还在等,停滞不前,又找了新女友。

但花回来后,又重新接纳了花,并一心想要娶她,最终花答应,安心生活。

阶级·文化影片里基本上所有的男人都和花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而基本上所有的男人之间,都有冲突。

有的是阶级冲突,有的是文化冲突。

冲突一:花的法国朋友与法国工人Mathew。

前者代表知识分子,后者代表工人阶级,这是同一文化下的阶级冲突。

在花朋友和她看完展览的一晚,Mathew撞见他们,误会,诋毁那个法国知识分子;而在又一次聚会上,两个人又在饭桌上争执起来。

冲突二:花的留法男同乡梁斌与Mathew,跨文化、跨阶级的冲突。

前者是中国学者,后者是法国工人。

梁斌看不起Mathew,用中文骂他,而Mathew则用武力回复。

看起来这是因爱生妒,可是矛盾的地方是,花的法国朋友与梁斌,同为学者,是好朋友,且同桌吃饭;而梁斌与丁毅,虽为情敌,却彼此相熟,剧情暗示还说得上话。

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到两个不平等,知识分子似乎优越于工人阶级,法国文化优越于中国文化,而当这个秩序打破,冲突就会发生。

当学者并没有追到女人,而是工人略胜一筹;当中国人处在高社会分层,而法国人处在低社会分层时,两者对立冲突。

性别·文化女主花与中法几个男人的感情,除了不同方式的爱之外,也是一种权力关系,以及文化博弈。

花的导师最终与其分手,代表着男性对女性的抛弃,法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抛弃。

梁斌对花的不尊重,实际上是两性之间的不平等。

剧中唯一对花还不错的丁毅其实也在背地里骂过花为“婊子”,从这样一种称为上可以看出同一文化下,男性对女性的抛弃。

而这些其实在花上课时已经表述清楚,大学教授点出,政治上,男性政治家对女性的背叛,实在暗示这一点。

另有Mathew的朋友奸污了女主,并且他一直强调“中国妞”,这里是性别与文化的双重压迫。

不过,奇怪的是,Mathew与其为同样的背景,但为什么却在影片里与花产生了感情?

花与Mathew的个案分析这在影片伊始,其实就有暗示,花一手拿着Mathew送的花,一边为反对革命签名,可能这里已经昭示着两个阶级的对立: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

而再深思两个人最初在一起,其实是Mathew强迫了花,除了感情、道德问题,这种非正式,甚至有非法意味的结合,正暗示着文化与阶级的对抗,而男方始终作为强势者的出现,则表现了一方对另一方的压迫。

后来,Mathew已婚的事实,又彻底推翻了花身份的合法或者正当性。

虽然Mathew希望与花结婚,却无法改变已有卢旺达来的妻子的事实。

但是奇怪的是,Mathew称妻子的孩子并非自己亲生。

这貌似圆了一个历史问题的解释,卢旺达曾是法国殖民地,所以已婚其实代表着征服,并且建立了关系,但孩子的非婚生,可能暗示着卢旺达的文化本源并不属于法国。

那么,在这里,花的第三者身份或许正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反抗。

影片末,法国记者采访中国学者,提到民主在中、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不同意义,似乎解开了之前的对抗之谜。

并不是说法国真的要殖民或者压迫中国,而更多是,西方话语权较于中方在国际讨论中的优势吧。

Love and Bruises.是私人感情,是阶级冲突,是两性关系,是文化对立,是政治关系。

影片很巧妙地用花的一门课串了起来,提到理论与生活,政治与文化,暗示着主旨。

中文翻译的几个版本也不错,各有侧重,《花》比较写意,让这部有点沉重的片子,显得挺浪漫,不过也许容易误导观众,以为是浪漫的爱情故事,有不同的期待,看了更容易吐槽。

《母狗》的翻译虽然极具侮辱性,主要意思表达出来了,但觉得过了。

《婊子》的翻译也还好,算反映了对女性文化的颠覆,也能间接联想到权力的之争。

不过啊,既然这么复杂的一部影片,还是简单又引人深思的名字好,还是更喜欢《花》。

不是偏心:)也可能有个腹黑一点的隐喻,花植于何处都可绽放,植于各种文化,纠缠于各种关系,也只有这样一个女人能串起整个大剧情。

根据主旨配故事,不得不说,情节设计得真是不错,这样的人物角色,滴水不漏,恰到好处。

而且,爱情故事讲得也不错,精神、物质、欲望、生活,到底要哪一个,可能是比政治、文化更难梳理出答案的问题。

不过还是有些很感人的场景:Mathew看着花直直的眼神,以及泪水。

还有丁毅的话,我没有什么追求,喜欢简单的生活,就喜欢和你一起买买菜,逛逛五道口;以及那一串佛珠,最终感动了大龄文艺女青年。

虽然,女青年最后一个镜头还是在法国,听到Mathew失踪的消息,飞过去找他。

也或许,只是为了一个体面而珍重的道别。

 8 ) 我还是期待靠近你的灵魂,不管是否通过你的阴道

电影的过程中,我脑子里一直浮现着另一个人的脸。

她叫莫青,是柳州人。

在这个艳照门满天飞的年代,这种事情不稀奇,但却着实是难得的“好片”。

她是一个身材曼妙的姑娘,皮肤白皙,腰身上没有一丝赘肉,加上介于BC之间坚挺的胸,粉嫩而吹弹可破。

我想,男人能得如此一女子,也算无憾了。

因此片中那个男主角,虽然其貌不扬,却长了根驴大的货,更兼坚硬持久,且往往性趣倒是,提枪便上,那股子野蛮劲儿,照马修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唯一值得遗憾的是,事发只因男方怨恨女方的离开而做此下作之举——这也印了片中那冲动的男主角,看到女人便精虫上脑,撒谎甚至不惜霸王硬上弓;不愿对方离开以致以死相逼,“歃血为盟”。

我想男人永远不懂女人,先贤教导我们,女人要的是:潘驴邓小闲,其中这“驴大的货”,却也排在第二。

然而事实是,那个一时倔强不肯下楼追她的安稳居家男人非她所欲;那个家有郊外豪宅带着暴发户项链的男人也非她所欲——五者折了其二,想必在来位潘安之美抑或体贴之态也多半还是被她所拒绝。

而遭强暴后却跟随对方回家的花,她所要的,恐怕只是那原始的性。

所以恐怕这位总结出五大金律的先贤,应该也是男儿身吧。

而在这个问题上,张爱玲说得更直接:“通往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阴道。

”于是,每个男人如同过江之鲫一般,重复着出生之前就已经做过的动作——那时你无手无脚,摆动着尾巴,只知道前进。

长大以后我常常觉得我不会再爱了,这种感觉在第一次尝试性的美妙以后变得尤为强烈,当懵懂初开后那那天早上,重新看到的每一个人,视角都会变得更加独特:那个衣冠楚楚西装革履的白领,他晚上和谁做爱呢?

新闻联播里那个一脸严肃的主播,她叫床是什么声音?

那对已经交往七年的同学情侣,他们多久办一次事?

性打开了一扇门,也关闭了一扇门,成人的世界扑面而来的欲望让人难以招架。

我无法分辨我对一个女人的喷然心动是否只是因为我希望将她压在身上听她欲仙欲死;我相信对方也难以判断,彼此吸引的是哪一点。

当年我们很年轻,我们彼此相爱的时候,不考虑房子的首付和射精的快慢;而听过太多的“他满足不了我”之后,我开始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人们都太过现实,我听说有的人因为拼房租而在一起,因此有人只是为了连续高潮而在一起又有什么稀奇呢?

Rammstein有一句歌词说“This is not a love song”,我想,纵使《花》里有那么多纠葛,却始终不会是一个love story。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从千里送逼开始,到千里送逼结束;从一次强奸开始,到一次强奸结束——前面说的是电影,后面说的是那段“感情”。

关于电影的本身,我只想说娄烨仍然是我心目中一个很不错的导演,但他也真的就只适合类似的题材了,我相信这个故事,交给其他任何导演来拍,都不会拍得比他好——至少他能把做爱拍成做爱的样子。

看过《浮城谜事》以后,再回头来看了《花》,我任然喜欢后者的节奏,可是曾经《颐和园》以后,我一直想象着最美好的场景,是在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和心爱的姑娘滚完床单以后,彼此光着身子躺在床上晒太阳的样子。

然而此刻,忽然想起来,那个场景中,似乎并没有那么多的光——只是两个躺在一起各怀心事的人罢了。

可是我爱你的时候,还是那么期待着靠近你的灵魂,不管是否通过你的阴道。

 9 ) 花的世界

《花》是去年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的开幕影片,法国片,由大陆导演娄烨拍摄。

在因《颐和园》“违规参赛”被禁拍五年之后,娄烨今年终于拿到新的拍摄许可,《花》即是他在解禁前最后一部“外资”作品。

片中娄烨一如既往地没有着重于讲故事,更多是在舒展一种情绪。

他的镜头语言如此熟稔,以至于即便主人公的某些行为逻辑在现实中未必成立,但在这流畅的影像中也显得极易接受。

28岁的“花”在中法两个国家间游荡,陷入爱情、离开爱情又陷入新的爱情。

她身上融合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特质,对爱情的随意与较真。

她可以迅速依恋上一个陌生人,甚至当这段情感是以强奸开始;她又可以在这种毫不对等的爱情里付出一切,不管外界如何反对。

在这个抽离人物背景与生活细节的影像里,爱情更直接简化为性,好像身体交融便是爱的全部,甚至生活的全部。

“花”与法国男友不断做爱,在热恋时,在吵架后,在重病中,在答应与另一个男人结婚后……语言的承诺及对未来的描绘都不能为她带来安全感,只有身体踏实可靠,只有直接的快乐才有意义。

这个故事如果换一个导演来讲述,恐怕许多人难以认同“花”随意、放纵、情绪化的女性形象。

(影片名字原本译为《母狗》,或者更可定义。

)然而娄烨自有办法让她变得真实自然。

镜头下的“花”称不上漂亮,也不常打扮,长发松散,身形瘦削,时时沉默,但笑起来颇有一种光彩。

手持镜头常常逼近她的脸庞,让观众长时间观察并寻找她眉宇间的纠结与性感,这种不留空间的方式似乎更容易让人忘记外在,直接进入其内心:她寻求的与其说是某个爱人,不如说是爱情这种状态,一种她无法离开的精神依赖。

大部分爱情当然也是如此,但恋人们会慢慢把这种心动与激情固化下来,接受另一个人进入自己的生活。

少部分像“花”一样的女孩,不确知自己想要什么,只是希望被爱,希望有一个对象可以付出,好填补因生活虚无而产生的内心空白。

但这些人里,也不乏对爱情与性持谨慎态度者,因为茫然,更踌躇于选择。

如花这样随便起个头就肯继续下去,并非多数人愿意或敢于尝试的方式。

娄烨对这类人物心理的把握堪称精准。

这是他一贯擅长的,《颐和园》《春风沉醉的日子》都是如此。

在这些故事中,逻辑、理性并不构成叙事线索,主人公的情绪本身才是逻辑。

或者说,其实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大都如此,相比第五代关切家国的宏大叙事,他们更愿意将镜头对准独立的个体,关注一个人的情绪、心理、性格、无来由的悲欢离合、无法掌握的飘摇命运。

所不同的,有些导演如贾樟柯喜欢在特定的环境中描写人,比如以三线城镇的破败渲染其中人物的无根感;娄烨的做法则是相反,以人物情绪渲染环境——想想充满暧昧气息的《苏州河》,与地理意义上的苏州河多么大相径庭——乃至直接忽略环境,由主观世界掌握一切。

唯一突兀的,是片中延续了《颐和园》的做法,加入对崔卫平、张献民、郝建三位电影学院教授的采访。

虽然问答都很有意味,但这种突然插入的政治话题与片子从头到尾的暧昧情绪并不相符。

或许导演力图表现自己始终没有抹掉作品政治性的一面,却不经意破坏了整个影片的节奏。

好在即便有小瑕疵,这仍是部容易让人产生认同的片子,其中情绪颇能引起共鸣。

影片后段,“花”从法国回到中国,留学生活的逼仄昏暗变成海归人才的高端时尚,但无论是在巴黎的夜店还是三里屯的夜店,那种想要踏实生活又不甘就此安定的茫然都未改变。

在尽可能多地尝试了各种可能性之后,依然不得不接受其中的一种,原来选项增多并不能帮你做出决定,只会让选择变得更难。

 10 ) “寻找自由的意志,就算束缚于高墙和我的皮肤之下”

直到有一天爱和城市紧密相连,人是地点与地点交汇的中心。

爱是需要城市协助的,只有身处异乡,爱情才会如此壮烈,撕咬着,艰难前行的爱产生一种疼痛的美,就像每一次做爱不是为了性而是为了存在。

城市给她的烙印要通过另一个人使她受苦,在她身上留下疤痕,除此之外她什么也没有。

北京,巴黎,中国,法国,她在哪里都是异乡人。

而她的自由意志,可以跨过阶级去爱一个人,这种纯粹简单的爱让两个被城市抛弃的动物既自由又痛苦。

没有人想去理解她,因为她遭受的是她理所应当得到的回报。

单凭她自己的意志得来的自由太少太可怜,她什么都不能掌控,除了自己的身体。

北京的未婚夫说“我是一个特简单的男人”讽刺至极,马修的嫉妒,暴力,爱,更像一个简单的男人,目不识丁的爱就像把最柔软的地方暴露出来的动物。

“教育”让人变得更好,也让人更虚伪,她爱马修是她内心对自由的渴望,这种渴望被她匹配的阶级当做是下贱。

我怎样从我的皮肤学会了不再爱你?

爱可能从来都没有存在过,那只是为了脱离自己的肉体进行的挣扎,她只有疼痛才会感觉到爱的存在,对她来说爱只是痛的另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也是城市给人的牢笼。

(一分扣给政治明喻,我不喜欢)

《花》短评

这个就是国外当bitch回国当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典范么

9分钟前
  • 艾玛我还是笑笑
  • 较差

变化才能推进。

13分钟前
  • jiji
  • 较差

还是喜欢娄烨,一点没让人失望,不定与不安定的感觉那么惟妙惟肖。

17分钟前
  • 老K脸
  • 推荐

反正法国就是打着文艺旗号投资他国导演拍丑化本国的东西,有人图名图利也就做了,都可以理解,只是好想问问女主,你演母狗你家里知道吗

22分钟前
  • lakeblur
  • 很差

从好的一面来说, 想表现在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动荡交织的时候一个女人支离破碎感情吗?! 不过感情这些事情不都是自找的吗, 空虚寂寞冷导致的种种情况。返璞归真又用那种镜头, 成功地让我再一次看吐了.

27分钟前
  • va bene🪴
  • 较差

女性主义电影?

31分钟前
  • 香猫记
  • 还行

“夹杂在两种文化中的人最痛苦,面对道貌岸然的留学男的虚伪道德观,及单纯法国男毫不掩饰原始欲望的直率,她鲜少言语,却是最清醒的人。”理解万岁。

35分钟前
  • 元氣子
  • 力荐

个人理解,在中国受西式教育长起来的人大概都有两种乡愁,而这个时代里,这来自两种乡愁的本应迥异的爱和伤痛都蒙着一脸相似的灰,或者说本身就没有什么差别?婊子一样游移不定往返其中,花的感受大概也是娄公子自己的苦楚吧...(惊叹娄烨是怎么把巴黎和北京拍成同一个破落贵族的调调的...)

36分钟前
  • Rhodesia
  • 推荐

代表了一类中国留洋女文青

39分钟前
  • 艾拉也是Isla
  • 还行

那些因本性单纯仁慈而轻易委身很多男人的女人宛若母神(这里所说的母神为字面本意),却被虚伪卑劣且精神阳痿的男人诬蔑为“母狗”或“婊子”……

43分钟前
  • 丁小云
  • 推荐

其实花才是人森的赢家好伐…娄公子有机会一定要看胶片…

44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还行

那種痛好像能切身感受到一樣,知識層與藍領。(婁燁選了in3的歌⋯⋯)0319천장관

46分钟前
  • 看守煙霧的人
  • 推荐

娄导太牛逼。细节和情绪抓得太到位太逼真。虽然镜头晃着有点难受但是这可能对电影表达有用吧。看豆瓣影评总是很受用,总有人能比想表达的写出来。艾……想看原著小说。

49分钟前
  • 暴暴
  • 还行

爱的最强烈表达就是操 没有更多了

51分钟前
  • 六兔
  • 推荐

三星半……就这么个爱情片里面楞是弄了一段有点政治的采访……

54分钟前
  • 跑步去流浪
  • 还行

娄兄你的电影和奢侈品一样具有排他性啊,老子成功被你排除了。

57分钟前
  • 如晦不已
  • 很差

做爱的几场戏还真的蛮无聊的。

1小时前
  • 少年夏不安
  • 还行

不知道怎么表达了。花想要的抑或是女人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1小时前
  • 懿罂
  • 还行

卧槽 娄烨镜头下每一姑娘 美的不像话 这种美 不是脸蛋美 不是身材美 更多的是骨子里的 身体里的 或许与情有关或许与性有染 但真心美

1小时前
  • 三生
  • 还行

娄烨拍的其实是私情电影啊,放置在中国的传统中,其实和《三言二拍》讲故事的方式很近,用身体对抗又被身体吞噬,去政治同时又无处不在的政治,看了这么多之后觉得,对于性到底是什么,我们即使谈论再多,又能有什么答案呢?人们只是是生活和实践而已。

1小时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