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这部是个和《校阅女孩河野悦子》同季的(所以当时很喜欢这样起名字么233),当时看完《世难》觉得波瑠短发超美腻,本来想追看来着,但是由于版权的原因吧,就只看到预告和cut,一直没看到剧就没看。
直到看到跟看四重奏的阿婆投了。
然后我竟然在吃饭的时候开始看这部剧,这真的不是一部好的下饭剧,如果想节食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总体来说这部刑侦剧的水平真的是,完全按照一般套路出牌,反派一出场就透着一股反派气息,完全不用猜凶手,因为真的不要太明显。
不过对于心理医生侧写那一块觉得还是比较有趣,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医生能不能真的达到剧中中岛医生那样的水平。
但是对于犯罪的讨论我觉得还是很发人深思。
我认同最后医生的观点,即人不应该因为他的家庭和生长环境就被下定义。
数据可以显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长大的人会有更大的犯罪率,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周遭的人是不应该带着给个体暗示的。
任何人都有可能会犯罪,当你在那个情景之下的时候,犯罪念头产生的概率是一样的,同时犯罪念头在一定情况下会因为当事人考虑到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而消除。
剧中真的很喜欢小林子演的医生,虽然一开始火花的痕迹会让我跳戏,但是开始以为医生自己有心理问题,不过最后觉得医生的三观其实还是很正的,"我是会陪她下地狱的人,而我知道你不是。
"用尽全力拉回藤堂的人,是妈妈,是东林海,更是中岛。
其实感觉藤堂能遇到中岛真的是一件太棒的事。
终于能有一个懂你人让你可以卸下伪装,直面自己内心最阴暗的部分,给你最正面的鼓励,但又陪你接受你最后的选择。
这时候只想大唱一句"这就是爱~"。
以上。
取了一个很网络逗逼很不严肃的标题,并非为打趣夺眼,而是这的确不是那么严肃的剧。
不知道有多少人第一次为happy ending而吃惊而不是惊喜的,毕竟按照前面各种伏笔,氛围什么的都在偷偷暗示着这不会是个皆大欢喜的,弘扬正能量的ending。
但是…打脸上了吧,没有什么是一个拥抱解决不了的,实在不行就两个拥抱!!!或许很多人会说,谁规定这类题材不能he了!对,可以,问题是皆大欢喜?
又不是沙翁喜剧。
对此类题材感兴趣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很多时候悲剧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结局,更或者说对于某些特定的人而已从来没有悲剧和喜剧一说,比如同年冬季档的《代价》,美剧《hannibal》,网剧《心理罪》都是不存在说悲喜ending的,重点是结局合理,符合整个剧人物的性格和剧情铺垫。
而这个剧结局最大问题是,突如其来的 温情牌。
当然不可否认,这也是日剧贯用套路,其所以这部有着猎奇性质悬疑剧也太落入了俗套,有点白瞎了这个设定。
作为悬疑剧,案件的猎奇度不错,但在推理方面就有点弱,先不说有些犯人太过于明显,就推理过程和犯罪手法而言严谨度还不够。
而作为探案警剧而已,难得发挥了每一位职员作用,法医,物件课,跑腿警察,医生没有一位过度喧宾夺主,造成法医破案或者心理医生破案的错觉,但是这样就有点削弱了女主的推理能力,当然比女主更为人垢病的是东林海,各种弹幕有点不堪入目,我倒觉得没那么严重,他的设定就是武力担当,买情报也是很正常的好吗。
前面说道人设,我觉得里面人设最完整!!!的真的三个主演就只有医生了。
女主前面一直给我一种反社会人格的感觉或者说人设很像冷血精神病人,可到了最后一集,感觉女主其实就只是一个有点双向情感障碍的人,而不是前面大势渲染的变态;相较于女主东林海这个角色更有点单薄,不该只怪演员演的用力,而是编导们对他的角色探究仅停于表面。
最后的ed真的很棒!!!然后里面最感动的我就是那队泥石流的cp了三木与店长那段差点看哭我呀。
剧的话,如果一开始就老老实实走套路,那还是不错的,但是一开始给我造成了错觉这就有点不厚道了。
《ON 异常犯罪捜査官 藤堂比奈子》 剧评这个片,斑马给三星。
本来嘛,断断续续看了我两个月的片子我是不会给高分的,但是过了两个月我居然能把它看完这比一开始就弃剧更不容易,虽然算不上多精彩,但至少可以说制作精良,无论是编剧还是演员都很努力。
看题目就知道是一个“异常犯罪”,几个案子都是是心理问题导致的杀人,涉及很多犯罪心理学范畴,还包括一些后置性催眠的知识,但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剧里面的所有人,除开几个龙套,几乎每一个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正常人”,这设定就有点过了。
再看看案件,破案片的推理性来看,很弱,可以说相当弱。
很多案子能破,靠的是偶然以及运气。
有的凶手也太过明显,剧情缺少大的起伏,叙事比较平淡。
但整个故事的结构性不错,九集的片子,松弛有度,也没有加入太复杂的感情纠葛(女主无感情的设定本身限制),甚至中间让人以为要结束了,但背后还有最终boss,虽然这boss也比较弱就是了。
演员上,几个演员演技都不错,尤其是配角几个警察。
女主跟女二虽然颜跟表现都可以,但是我不大喜欢这类型,明明一90后妹子,看上去跟我差不多大,而且在一些细节上有点不自然。
剧中有个心理医生贯穿始终,破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该医生的心理画像,但多少有些过头了。
警察就是一个摆设,搜查会议就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似的,又太过突出主角变态思维模式,总觉得不太合常理,也许换几个我喜欢的演员,分数能打得再高一些。
这部剧的元素还是挺多的。
心理、推理、猎奇杀戮、乱伦,但是每一条线又都不够深入。
推理部分几乎没什么一环套一环的谜题,现场搜查部分更是像过家家一样小儿科。
还有那个人类大脑错觉会造成烫伤的梗,更是跟大脑只开发了百分之十一样是个老套的伪科学了,也就只有日本三流推理小说家才会拿来这么写。
第一集里面铺垫了一大堆,但是节奏很乱,恐怖气氛全靠背景音乐在死撑。
第二集父女乱伦在那段死人的假想对话里就能猜到了,那段对话非常像一对夫妻对孩子,而不是一个父亲对女儿和儿子或女儿跟外孙。
整体更像一部轻小说而不是一部推理剧,每个角色的人设都非常二元化和扁平。
女主:爱吃七味粉,总会梦见自己看到过的凶案,在梦里总想杀人,每次要杀人的时候耳边就会想起妈妈的声音,然后回头看见七味粉就把凶器扔下然后醒来。
话说第一集看到这的时候让我想起了盗梦空间,七味粉之于女主就等于陀螺之于小李子,不好意思窜戏了。
初步可以推测女主从小就与众不同,回忆里面有她母亲抱着她而她无动于衷的画面,所以去怀疑女主可能从小就有杀人的冲动,或者对生命特别不珍惜。
女主妈妈利用七味粉给女主暗示,off了女主杀人的开关,所以女主天天七味粉不离身。
每天出门前的那句on,就是切换自己假装一个正常人的开关,off状态下估计就像一个人偶。
这个设定本来应该挺带感的,可惜剧情太弱完全没带感起来。
男主:有线人、爱探案,妹妹被害(极有可能就是第一集片头那个剖腹的),不羁有性格,本来应该是陈冠希那种感觉的混混警察,怎么两集看下来总觉得差点什么……法医女教授:好好的老戏骨接了一个烂角色,因为戏份还比较多,所以才说烂,原因就在不够专业,也不够难度。
不要跟嗜血法医、识骨追踪或csi比了,就跟法医秦明的尸语者比起来都感觉是在做游戏,还要一大把岁数演出萌态。
各种违和。
也就是老戏骨演技好才没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小心理医生:每集打两次酱油,小林无辜的眼神配上惊慌失措的各种动作还是很搭的,只是这伏笔埋得也太明显了。
整部剧一共也没几个角色,其他人要么主役感满满,要么酱油感满满,要么一看就是万年男配(没错我说的就是要润!
可惜那么帅一张脸!
),只有你跟你们院长大 boss感强到爆啊。
而且心理侧写不是这么画的,你这不叫心理侧写啊!
你这是在猜测凶手的动机,这是刑警该做的,心理侧写应该描述凶手一贯的内心状态。
凶手把大家冻起来吧啦吧啦等其他行为为了获得家庭温暖,这叫推测动机。
凶手渴望家庭温暖,吧啦吧啦等其他心理需求是因为凶手儿时可能缺乏母爱,这才叫心理侧写啊。
总之就是今年七月番的剧情都有点弱,人设都有点崩,但是颜值都非常高!
以下剧透请看剧之后再阅读哦。
对于,一个推理剧饭,喜欢关八,喜欢尼酱的妹子,一个挺稀罕波瑠妹子的观众,欣赏渡部笃郎叔叔和要润的人,一个颜控,这个剧真是没有不看的道理呀。
在知道这个剧的演员表,类型之后,开播之前已经决定追啦,就算是推理的过程莫名其妙,荒诞不羁也没关系。
主演波瑠妹子是近来很喜欢的日本女演员,看过一些她主役的剧,以及很多番宣和综艺,要说外貌不算美艳绝伦,也不是日本最多的那种甜美小鸟依人类型,演技也不敢说高超,但是有一种很让人喜欢的清新自然的气质,像是环翠之中的小溪,清脆清凉甘甜。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尼酱啊。
多么的难得不是反派啊,穿着西装叼着香烟(吸烟有害健康)的酷酷帅帅的刑警啊。
作为一个平时的安静美男子,一上番组就呆萌的尼酱终于又上剧啦,而且还不是反派,大家都很开心吧?
再加上要润、渡部笃郎和林遣都的美颜,整个剧单看颜值真是“美”不胜收啊。
言归正传开始说说初回加长的第一集。
一开篇就吓唬观众,诡异的案发现场,飘散的糖纸,可怜的被害人,女主手中滴血的匕首。
但是看惯了推理剧的人是能够被吓到的吗?
这果真只是个梦境而已。
女主起床、吃饭,出门,自己给自己喊“on”,打开了一天的开关。
这里还是要注意一下,这个开关隐藏说明的究竟是什么心理和故事呢。
工作时的藤堂比奈子和同事有说有笑,正常又可爱。
团队整体上说也是和睦愉快。
偷偷(?
)喜欢着女主的仓岛前辈。
<图片2>帅(feng)气(sao)的爱护属下的温柔组长(右)。
只是有个前辈不太一样,东海林前辈哦。
<图片4>尼酱一出场就被揍了,居然还是因为插手人家跟的案子被警察揍的。
怕大家太心疼就不截图啦,都看过了对吧?
安抚一下大家受伤的小心脏吧。
女主有项特殊技能就是记忆力超群,把多年的案子详情细节都记在了她的脑子里面,也因此,被渡部叔同意跟着一起出勤啦。
第一次现场就诡异又血腥,别的新人小妹吐得稀里哗啦,女主大眼睛闪闪的一脸淡定。
东海林看起来有点痞痞的,脾气暴躁冲动,却注意到了女主的异常。
独自一人在办公室看案件的女主的表情,不用尼酱说大家也看到了勾起的嘴角。
感觉波瑠的演技比《世界第一难的恋爱》时上升了一些呢,这个剧的细节感觉表达的更好了。
将女主表情看在眼里的东海林打了直球。
比奈子当然否认了,却没有得到尼酱的肯定。
接下来接连发生离奇的案件,但是对组里大家冲击最大是女主警局最好的女友,同期的交警被杀害了。
一瞬的惊诧之后依旧淡定的面孔,对着好友尸体细细侦查的女主让尼酱忍无可忍了。
女主独自展开调查,在巧合相遇过的心理医生中岛保的谈话中,女主得到了线索,明白了犯人杀人的动机,更确切的说开关,从而找出了犯人。
女主孤身犯险出现在犯人面前,冷静的面孔,平淡的语调,摔碎会激发犯人的东西,细细的观察(品味?
)着,说出“就是想看杀人犯,想知道杀人的开关是什么”这样的话语。
同时,不羁的东海林也通过付钱从线人那里得到了线索。
以及,匿名的电话(心理医生打的?
)提醒了组长等人犯人的身份。
及时赶到的东海林拉开正袭击比奈子的失控犯人,不可抑制的暴打对方。
从组长的口气看来,他的冲动其实和一起五年前的案件有关。
(暂时怀疑一开篇比奈子梦见的那个案件的被害者是东海林的妹妹,尼酱又演尼酱啦。
)而逮捕犯人之后的女主,没有丝毫惊慌,正常回家,只是在进门之后,默默对自己说了已句“off”。
好像在品味案件,出奇的淡然,自己把握着某种开关的女主。
暴躁不羁,超长积极参与案件,对犯罪者忍不住大打出手的东海林。
应该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心结吧?
女主和妈妈的过去,男主涉及的五年前的案件,东海林对比奈子的关注(关心?
)和警惕。
接下来两个人能不能通过合作互相理解,成为办案的搭档呢?
就第一集而言,加上心理医生在其中的比重,整个案子,或者整个剧可能都和心理学相关。
对着自己在出门和回家后的“on”和“off”似乎有点明白,从小时候的比奈子和妈妈拥抱的镜头可以看出,那时候年幼的她已经缺少表情,进一步说可能是缺少正常人应有的感情波动。
是心理的问题还是身体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待剧情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她那么执着于找寻犯人的开关,是不是也想弄清楚自己的问题,从而找回自己失落的感情呢?
“on”和“off”的区别在哪里,猜测可能是她本身并没有工作时和同事嬉笑聊天的那种情绪,她的正常交际等都是“表演”出来的,而“on”就是表演的开关。
七味粉配可可看来女主连正常的味觉也没有啊。
至于七味粉,作为家乡特产,盖子上还写着前进之类的话(她自己写的吗?
),具体的意义目前还不清楚,可能是她理智上决定对家(家乡)保留的怀念吧。
<图片8><图片9>医生究竟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寄信给it男的是不是他,打电话给组长告知女主去找犯人的是不是也是他。
那么中岛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替天行道去惩戒那些恶人,亦或者是对于自己的心理研究而进行的实验呢?
对于女主而言,他是想帮忙,还是仍然站在研究的立场呢?
<图片10>以上剧情部分。
这个剧值得追。
上面也提及了,感觉这部戏里面波瑠的演技提升了,对人物心理和细微的表情刻画更好了。
女主的前期设定特别理性,感情缺乏,对于罪犯有着某种特殊兴趣的人,可是也不会一成不变,估计后面应该会有情感的某种变化,而其中的变化更能展现女主的演技吧。
当然,这个角色也的确比较适合她哈。
角色本身因为个性突出,所以观众对女主的感情也比较两极化,喜欢的喜欢,不喜欢的可能觉得太冷血啦。
但是就人物设置,应该是她本身的感情机能出了问题,如果是这样,觉得冷血的人之后可能会有喜欢上女主的可能性。
东海林,作为应该是波瑠单主役的剧,姑且称他一下男主好不好,不是因为是尼酱哈,习惯啊习惯哈。
男主目前表现的就是有点痞气,脾气暴躁,喜欢拍桌子,冲动,不冷静,从某种角度和女主有点相反的意思。
弹幕多人表示如果不是尼酱演得想打他。
说实话,想打他不至于,但是这个角色目前的表现的确不讨好,当然从渡部叔的口中大家已经得知他变成这样是有原因的,所以接下来随着剧情的发展一定会让观众谅解的。
尼酱的演技很不错,但是不多说了,因为不知道能不能客观的评价,但是真的认为很好啊,明明平时是个安静的尼酱,做节目的时候是个被弟弟欺负的逗比,而这里帅帅的有故事的暴脾气刑警演得惟妙惟肖啦。
至于温柔范儿的组长渡部叔,傻萌的要润,帅帅的抖s的法医阿姨就不多说啦,身上全是看点啊。
小林的医生还不知道是正是邪,但是神秘范儿很棒,而他的老师,金表大叔又来了,和渡部叔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一起追下去吧。
抽烟的尼酱的美图,大叔你两次拿走了尼酱的香烟自己抽是什么意思啊?
<图片11><图片12><图片13><图片14><图片15><图片16><图片17>以及,美得不要不要的op啊。
<图片18><图片19>第二、第三集请观看电视剧之后阅读,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讨论哦。
渡部叔说东海林把杀害妹妹的凶手揍成重伤,也就是说东海林妹妹的案子已破并非悬案(感谢评论的提醒)。
那么开头的糖果少女的悬案,加上心理医生手帕里面的糖纸,应该是医生的相识的人,比如妹妹之类的。
医生和教授估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研究,比如“清除”犯罪者之类的。
就第三集看,针对的都是心理异常的对象。
至于为什么非要用犯案手法自杀,除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外,会不会因为糖果少女案件的凶手没有抓住,所以需要通过犯罪者自杀的手法才能确认谁是真凶呢?
还记得医生的两只手表吗?
会不会其中一只时间停留在糖果少女案发的时候呢?
日本人似乎挺喜欢玩儿时间停止的梗的。
第二集就说明了女主的包中神器是一把匕首,第三集进一步讲明是希望对抗杀人犯,说直白点,女主的确是没有正常感情,所谓想要用来正当防卫更像是个杀人的合理理由,归根到底女主对杀人犯所谓的兴趣,其实就是对杀人本身的兴趣,对自身的兴趣。
情感缺失的她的试探,也是希望自我了解的一种表达吧。
现在好奇的是东海林因为妹妹的案子受了刺激之后的心理变化,每次暴打凶手,非要人拉开才能停止,而且很在意第三集他在自动贩售机前在被渡部叔打断前想说的话是什么呢?
“那时候”应该指的追到杀害妹妹凶手的时候,那时候他真正想的是什么,是不是亲手报仇杀掉凶手呢?
浑身浴血的他究竟是因为对方太凶残才受伤,还是一定程度上故意受伤以便有个理由“正当防卫”呢?
进一步说为什么看起来最冒失的他会最早的敏锐的发现女主的异常呢?
是不是对犯人的“杀意”产生了共鸣?
这些问题都很令人感兴趣啊。
当然,单纯从推理角度说这部电视剧的确比较薄弱,基本上案子的破获靠女主的变态,以及重要的心理医生惊人准确的侧写,另一边就是靠抢香烟大爷的高明,拿钱拿烟给线索。
基本上没有警察内部的推理侦破。
除了主角所在的备用小组,其他的警察都没有什么作用,而且无论形象还是做派都更像是收保护费的。
鉴证科没有多少戏份,法医阿姨很酷炫,但是,给出结论无论是不是惊人,基本对于破案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没有重要线索。
要说这剧在案件上比较突出的地方就是编剧在案件设计这方面脑洞特别大,虽然有不太科学的方面,但是离奇度和场景真实方面不同一般。
波瑠是不是漂亮见仁见智,但是演技方面单纯对比自身,这一部还是比《世界上最难的恋爱》好不少呢,当然也有那个角色可能不太适合她的原因。
横山裕帅不帅见仁见智,至于总是张着嘴这件事其实倒真不是装b,就是下意识张着而已,要不然也不会总被锦户亮弟弟吐槽说流口水湿哒哒啦,哈哈哈哈哈哈。
演技吗,的确一般啊,但是不至于尴尬,虽然被波瑠吐槽台词念不好什么的。
另外,这部剧的色调的明暗和整部剧很搭,看着很舒服的感觉。
第三集的案件没想到居然是两集呀,虽然裁缝美女好漂亮,但是看她总是长袖长裤,估计是不是遭遇过什么火灾车祸之类的,所以心理受刺激进而开始变态的呢?
这部剧推理和演技都被很多人吐槽,但是在一众夏季剧中还是很让人看得下去的吧。
要承认在B站看到快下防删的提示才看的这部剧,看CSI下饭的我确实是带着消遣猎奇也许还可以烧一下脑的心态来的,然而,我错了。
第一集在套路之内,想到了周浩晖的«邪恶催眠师»,而后者显然更严密完整,当然篇幅体裁不同不能同语,不知道原作如何,总之剧情麻麻,对加奈子的人设倒有点期待,莫名对反社会人格有一种好奇。。。
第七集,编剧始终以剃刀式的锋利在界定:没有感觉和杀人犯的冷血一样吗?
诱导杀人和亲自动手一样吗?
有苦衷的杀人和出于兴趣的杀人一样吗?
在这个"我们都有病"系列里每次给出的却都是绝对正义的三观,在我看来简直正确到怀疑有高能,大概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有那么多的守护天使在,加奈子才能清晰地按下自己的开关,努力摸索出那条应该走的路吧(笑)。
情感淡漠,善于伪装,没有道德感大概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键词,百度百科的字字句句总结起来便是"异类"。
确实从莲实到卷福我也一直是这么来看待这种病患的,不过这部剧却点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好吧,想象一下在盘踞着外星人的世界里你孤身一人,无法接收且不能判断周遭生物的善恶信号,所以根据黑暗森林法则,唯二的选择是隐藏或主动攻击。
换个角度看,是变态么?
更像一种自然生存法则啊好像。
一定是天生杀人狂吗?也许有别的可能呢?嗯,从人而非病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变得可理解了,回过头才意识到原来把非我族类分隔剔除审视剖析是如此自动自发的行为。
人类百年史上面对天花,鼠疫,艾滋,面对人种,宗教,同性恋,因无知而惶恐,因惶恐而仇恨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我们还活着。
一个拥抱是否能够拯救全宇宙并不重要,如爱的奇迹也许有呢,也许没有呢,胡说什么,有友情和勇气就会胜利的啊,即便是刻入基因的问题,迟早也会是有解的吧。
毕竟,我们谁都不正常。
提示:可能含有剧透。
这部剧从第一集开播就收藏了,直到攒齐了才看。
一打开就发现第一集竟然90分钟……好在我对刑侦推理片是真爱,所以就继续看了下去。
这部片与以往的同类日剧差不多,并不是节奏飞快的那种,但也不是拖泥带水的那种。
最吸引眼球的自然是案发现场的各种特写,其次就是邪乎的案情。
这里面案情的邪乎不是装神弄鬼那种,也不是密室暗号那种,而是从一些看起来既日常又非日常的视角去发展的,总有一些细节,会让想当然的观众被自己打了脸。
这看起来貌似是一部剧情大于刷脸的剧,所以先说剧情相关。
各种案件总有一些诡异的现场照刺激你的神经,画风各有不同,比如这种:
或者这种:
或者这种:
案情不是按部就班单元式一集一个,部分案件会有穿插,有主有次,并不凌乱。
镜头语言在讲故事方面没什么问题,能把故事讲得脉络清晰。
but,并不能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全程无尿点,绝对做不到。
主角作为一介新人,不止参与各大案要案,还总是被凶手选中,真是命中注定当警察的赶脚。
虽然案情错综复杂,谜题难以破解,但主角就是主角,各种天赋点满不说,还有一奇特属性随身,使其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所以一切都无所谓,真相只有一个!
凶手就决定是你了!
主角能战胜一切!
主角要是不开外挂那还叫主角嘛?!
这部剧有一个不太常见的核心关键词:开关。
所以整体剧情与这个词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这个开关有时具体,有时抽象,外形看起来总是不一样,核心却完全一样。
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开关也是无处不在的呢。
坏人,吃我一针!
这部剧里除了常规的案件之外,还有一个看点就是变态很多,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也可以看看,花样品种还挺多。
说完剧情来简单扯几句角色和演员,其实没什么想说的哎,演技普遍就那么回事,不过小配角里还是有老戏骨的。
简单列一下演员阵容,因为看剧的时候发现不少人是奔着看演员来的……这些角色分工还是蛮明确的,每个角色都有一个突出属性。
好多人说她是日版桂纶镁,不过我总觉得她长得有点吓人,也说不清是因为眼睛还是因为牙齿。
不过这个角色倒是蛮适合她,总让人有种本色出演的感觉……
瞬间记住这货的脸,他可烦了= =不过他很适合去送外卖!
弹幕里有人说看日剧还有不认识他的真是惊了。
所以,他谁啊……
看一眼美女调节一下……顺便骂一下编剧……
这位帅哥是个熟脸了,不过在这个剧里,人不可貌相……长得那么高高大大的结果……
这位也是眼熟,也是不可貌相……就对了……帅大叔就不用多说啥了,也是熟面孔。
另一个帅大叔。
不要小瞧骑自行车的警察哦
熟悉这个演员的人,一看就知道他演的是什么类型的人了吧,他总是演这类人。
所以其实他是演技好呢,还是本色出演呢?
附赠一洛丽塔好萌好萌好漂亮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一个疑问,随着内容的展开,疑问不减反增,也算是吸引人继续看下去的主要动力之一了。
看着看着就会发现十分想知道这个疑问真正的答案,比起那些案件的答案的吸引力要强得多。
看到最后,不仅是各个短线案件圆满解决,各路长线疑问也都得到了解答,可喜的是,答案不太狗血,也没留下神坑,所以还是可以看一看的,但是切勿期望过高。
剧透:提示词——“夜神月”最后我只想问一句:七味粉非常好吃嘛?
不过,谁又知道这部剧到底是不是一个七味粉的长篇广告呢这部剧没有血腥恶心的细节描写,什么烂肉、解剖、蛆虫之类的都没有,甚至连稍微大面积的伤口特写都没有,所以可以放心大胆就饭吃。
另,我打了三颗星,不能再多了。
嘛,这部剧叫啥?
叫《ON 异常犯罪搜查官藤堂比奈子》。
友情提示:要记得屏蔽弹幕,否则一帮刷“大白”的干扰视线。
注:图片均来源网络。
一直很喜欢看日式的推理剧,这部是继神探伽俐略后很期待的一部剧。
剧集设定了开关这一关键词,在整部剧中每集都有所体现,所有的犯罪者都有自己的犯罪脑与开关。
剧集不强调现在流行的犯罪心理理论,更强调“人本恶”的思想。
本剧的画面做的是一贯的日本风格,清淡中透露着诡异,很符合整体的剧情感觉。
整体而言,推理薄弱,部分剧情老套且推动生硬,伦理部分浅显却有趣。
剧情上凶手都围着女主打转,身份呼之欲出,而警察却还要慢慢查找,对观众观感不友好。
剧情为进度服务,有时为了衔接或者铺垫出现得生硬。
故事细节还蛮有意思的,能引人发笑。
比奈子没恋爱线绝对要好评。
医生进去后非常担心东海林上位男主,结果没有,比想象中清爽很多。
东海林人设立得不行,冲动易怒,会用非法手段但不会以正义之名杀人,应该给他点镜头描述背后心理,丰富人物形象。
最讨厌的是东海林双标,就结果而言,他的过激行事与比奈子的自毁倾向半斤八两,然而他却只会对比奈子大叫变态罪犯,没有细致的心理支撑搞得他像工具人一样。
而且剧中英雄救美的总是他,各种意义上的老套,最后关头的嘴炮也空洞,跟走流程一样。
非常庆幸比奈子没谈恋爱。
藤堂比奈子自我救赎的主线做得还可以,虽然有时情节推动生硬,但基本上该有的变化都表现出来,最后还有一个阳光结局。
最喜欢的观点是剧中人(主角团)都将杀人视为越线,哪怕杀死罪恶之人也不能得到宽恕。
私刑不是好事,就算以大义为旗号也不能改变其行走于悬崖边界的本质,迟早有一天会掉下去的。
就剧情来说还算吸引人,不过角色设置很有问题。
把横山裕的角色设置成那样,看下来的感觉就是横山裕在认真演一部低幼向偶像剧,然后其他演员集体走错片场再就是波瑠,波瑠演阿浅时真的可爱,演世界上最难的恋爱时表现也能接受,演出了一个知性有主见的女主角形象,但是这部戏却怎么看都感觉不出女主角的亮点
这大结局也太草率了吧
这杀人手法太变态了吧…逻辑不通,但也莫名觉得好看。节奏把握很好啊!
林遣都是我的,嗯,很久以前开始就是了。きれいな男の子。私が好きな男の子。案件的猎奇度还是挺好玩的。
案件猎奇又不够猎奇,他们吃饭的那个餐馆我是真的接受不能。。。
推理一般,男一的演技真的好尴尬。
比起案子,对波瑠本身更感兴趣,结尾真是政治正确哈,像BORDER那结尾就好了
为了波瑠和小林看的。。
人物设计都是有心理障碍的,这点比较吸引我,但是案件设计毫无悬念,没有起伏,尸体的死壮还是比较有看头,可惜血太假,而且,男主(那个警察是男主的话)太装逼了,就不能好好查个案吗?
当时真的好喜欢,真的很期待第二部,没想到就没有音讯了。。。
关西台的制作比富士的要好233
到底是刑侦还是玄幻!
如果她真的越了界,即便同她一起堕入地狱也在所不辞。
追了一暑假,配乐简直不能再赞。完结撒花.☆\( ̄▽ ̄)/$:*.°★*
各方面平平 但在夏季档的烂剧情烂演技烂打光中竟然脱颖而出 女主黑化的部分终于看出了点瞪眼睛之外的演技了可喜可贺 非要说优点的话视觉效果不错哈哈哈 看好其在重口味方向剑走偏锋 ps.这个水平能保持下去我就回来改分数 pps.千万别有感情线拜托
案子是可以的 但波瑠的面瘫+男一的耍帅 看得太…尴尬 就不能换个看起来聪明点的演员嘛?波瑠太呆了只会瞪眼…🙄️
实在不喜欢波留的脸,长得像鼹鼠……但身材很好,小腿超细超白,为了小林子看了一点……无言以对的剧情
几个案子是真挺猎奇的,连着看容易生理不适。故事还可以再黑一些的,女主黑历史显然扒的不够(难道想继续拍?),小林子很出彩,大白酷帅拽也可以。
林老师棒~
20170320 挺好看的。心理剧。
确实前部分并不抓人而且看不太懂 但是到了四五集就开始有趣了 尤其是小林子那段简直酷到不行 相较于结局来说结局真的弱太多了 Haru好看是好看但是戏路不合 大白演热血警察真好看 最棒的果然还是林子 演技太扎实了 自爆那段看到惊心动魄的 一万个比心给林子 剧情还是可以推的好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