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140字的短评,发现远远不够描述我对这套电影的感觉。
朋友推荐看的这套电影,没看任何简介,没看任何剧情提示,在微醺的一个晚上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矛盾,纠结,略带感动,压抑,惊心动魄,来到最后一幕略带凄美的温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校园暴力这题材在日本的电影电视剧很常见,而这套韩国电影在这个基调上折射出更多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阴暗面,这种阴暗面大多数来自电影里人物对自身情感的压抑。
永俊压抑着对志雄的爱和背负着一个边缘人群的身份,志雄压抑着童年被欺凌的阴影以及对犯罪父亲又恨又爱的复杂感情,基泽在得知永俊对志雄的感情深感背叛继而决定报复,靠欺凌他人以取得快感的班长学霸其实在掩饰内心的自卑…… 压抑的情感得不到适当的释放往往就导致了人性的扭曲,从而造就了剧中个人的种种行为。
面对对志雄感情的压抑,永俊选择了告白,是全剧的转折点。
自此之后,永俊不断幻想着可以更进一步,而志雄却竭力压抑着自己的情感。
对于志雄是直是弯,剧中没明显交待,而事实也无需考究。
正因为这种游走边缘的矛盾和内心复杂的挣扎,才为故事后段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电影中有过无数次尖锐刺痛我的心的场景,仿佛在永俊和志雄的关系中我看到了以往的自己。
“直男是毒药”,这个我早已铭记于心的道理并不能阻止我曾经深深地陷入过这个漩涡当中。
时间人物地点,一切都与当年那么的相似,只是我没有像永俊一样鼓起勇气去告白,因为我深知,根本不会有任何结果。
我就像志雄一样竭力地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一直压抑到这种情感消失殆尽为止。
我以为事情就已经到此为止,当我多年后的今天在电影中看到永俊志雄在一望无际的田园风光中驰骋,以绝美风光的背景拍了一张只属于他们二人的自拍时,泪水早已从我眼眶中滑出。
这些画面,在我当年曾经幻想过无数次,却从未实现。
对我来说一部好电影的关键在于能否唤醒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我一直带着很多问题去看这套电影,发现这套电影想要表达的比我想象中多得多。
“只要你考到首尔大,什么都没关系。
” 永俊的同志身份曝光,老师是这样跟他说。
然后画面一转,他却被以“死基佬”的称呼欺凌。
这恰好折射出在韩国精英教育的背景下边缘人群的遭遇。
一直觉得韩国对同志都采取一种不友善的态度,韩国同志普遍都竭力掩饰自己的身份,只有在身在国外的时候才会坦然释放自己。
我佩服导演的功力,透过这一个视角将韩国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巧妙地表达出来。
永俊的妈妈被男人甩掉后与永俊在买醉的那一场有句对白让我深刻:“没有什么比在乎别人眼光更傻逼的事了。
” 这句对白说得很轻,却分量十足。
也许是对这个社会的一记小小的回击,也许在启示着永俊要勇敢面对自己的身份,也许在勉励着其他千千万万还生活在衣柜里的边缘人:“Life is short, have some pride, and carry on."PS: 志雄永俊骑车那场的背景音乐
在有关同性题材的电影都拍不出什么新意的时候 李宋熙日 拍过曾让我难得有沸腾感的《不后悔》的他 带来了一部让人无法不去回味的诚意之作 完美的人设 导演炉火纯青的控局 以及最重要的——两位颜值爆表的男主角都让我在观影后欲罢不能对于我的欲罢不能 不在于冗长的134分钟 两位男主少得可怜(几乎没有)的肉体接触 而是对一个答案的苦苦思寻—— 到最后 你也不知道 志雄对永俊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永俊对志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用人话讲 就是志雄爱永俊吗 还是他只是孤独呢?
对于志雄 永俊或许更是以一种友情的方式存在 存在在记忆里 记忆里的那些也许志雄自己也不明白是为什么的温情里 导演吝啬地限制着志雄对于永俊的情感表露 从演员的表演上 更多人可能会得出 志雄并非爱着永俊 哪怕最后他可以为了永俊去发疯般地回击伤害永俊的人(电影中恐同的基调) 这也不是志雄对永俊的爱情最后爆发的赞歌 最多是一种友情的责任 或者在保护一个爱着自己的人 所以永俊是爱上了一个直男吗?
如果非要一个所谓答案 导演安排志雄和女生做爱似乎已经做了大部分观众认同的回答 也有许多评论认为 整部电影其实是志雄对于永俊情感的一点一点的爆发 而之前阻碍志雄的是父亲对他童年的影响 志雄无闲暇去正视自己对永俊的情感 我不以为然 父亲的事件对于志雄固然有很大的影响 但这更多的是在塑造志雄的性格 他独有的孤独 只能说是这份孤独恰好让永俊对他来说显得特别 永俊对他的打也打不走的陪伴 非常自持地爱着他 正是这份自持 阳光 不自怨自艾 不drama的爱 加上导演完全不情欲的定调 让这份情感就算被称之为太饱和而跨界的友情也无不合理 志雄怎么会看不到永俊对他的爱 所有一切他都看在眼里 与其说是回避不正视 不如说是志雄在以他的方式接受永俊的爱 我看到的是一种包容 或者 自私在这部片子里讨论志雄是否是GAY或者 最后是否是变成了GAY 完全是没有意义的 导演的高超就在于模糊了同性恋情与友情的界限 什么最诱人?
得不到的最诱人 同理 似是而非的情感定位也最让人沉迷 除去影片里刻意告诉观众的永俊是GAY并且他自己也深知的这一既定事实 其余的永俊和志雄之间的互动真的是太平常不过了 就像是小男生和小女生之间情愫自然展开的故事 导演的拿捏精准 在两男主美颜的加持下 轻松地摘下了观众对于GAY这个概念的内心抗拒 更值得称道的是 影片里较为强烈的反同的背景基调与之成了鲜明对比 有种战火中幸存的爱情的火种般的意味但又不会太过悲壮而不真实 这种类型的电影太适合作为同性科普的宣传片了 拍出了一种 明明告诉你这是一部同性题材电影但你看时却浑然不觉——这不就是正常的喜欢一个人?
有什么错?
他妈的这个世界怎么了怎么可以对两个纯真的孩子这样?
回到我的欲罢不能很多人说这是个开放式结尾 于是纷纷下自己的判断 他们应该是在一起了 或者... 关于这个问题 我只能说电影终归是fantasy 永俊和志雄 是一个设定的非常巧妙又让人动容的故事 他们最终在不在一起完全不重要 因为对于真真切切地存在于这个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永俊来说 这部电影给予他们的慰藉——也是最让我动容的——志雄为了永俊做了一些事情(买了一起离开的车票 为他打架)或许志雄可以因为永俊对他的爱而做更多 也许志雄不能和永俊在一起 但至少他是绝对不想失去永俊的 所以他选择了容纳永俊 或许他也会找出一种方式让永俊存在在他将来的生活中方式 当然这对永俊可能并不公平 但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深沉的爱吗(现实化来讲 志雄可能会有女朋友 会结婚 会有小孩 他可能会更加享受和女性做爱 可同时 他也和永俊上床 永俊一直以他最好的哥们的形式存在..).然而 为了找到我的答案——志雄究竟对永俊是什么情感 在第二次浏览一些片段的时候 我发现我不能否认或者更愿意去认定志雄最后可能会有了和永俊一样的爱 或者至少 他会试着去以永俊爱他的方式那样去爱永俊 甚至于 在他坐在窗前偷偷看着永俊睡觉的那个瞬间 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 无力的观望 观望这个深爱着他的人而却不能去理解永俊对他的爱 或者无法去回应永俊对他的爱所有直男 GAY 同性的爱 这些概念 都是来自我们这些现世的人的眼光 在这部电影里 在导演手下 志雄和永俊的感情就只是人类之间的情感 任何人爱上任何人都可以那么得自然和有说服力 所以不如把爱这个词就此大同 那么 志雄一定是爱永俊的 永俊对于志雄是一种特别的存在——也许这是我能给我自己唯一的答案无论你是GAY 是直男 是腐女 是正常女性 相信你们也有你们自己的答案 理想的也好 现实的也罢 希望这篇随性的文章能让你们找到些许共鸣或者帮助
当志雄和女孩做爱的时候,我就知道是结局不会好了。
笃定如我因为我是一个同性恋者。
受人推荐一口气看了两遍,说实话被虐得很惨,连着几天打不起精神。
但却还没有到哭的地步,眼泪只是情感作用的产物,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心塞的原因在于,或者只有同性恋者才会知道,这是一个有点儿绝望的结尾。
我知道很多人会不服,那些自欺欺人的论断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的伎俩,最为荒唐的是看到有人说志俊被掰弯——一看就知道是小女生的臆想。
我最难过的部分可能和你们不一样,因为电影前半部分的缓慢节奏与暧昧关系,让人臆想着志雄可能是也是一个同性恋者,冷漠如他只是不愿意面对自己和周遭的生活。
从导演对永俊(男主)的设定其实就可以看出他对同性恋心理的揣摩——“直男是毒药”,但孤单如我还是会抱有一丝幻想和侥幸。
所以当志雄和女孩做爱的时候,这些侥幸和幻想完全被摧毁。
你要知道,同性恋者对女孩是硬不起来的。
所以这终究是一个孤独的命题——和同性恋关系不大。
导演与编剧对故事的安排完全可以佐证这一点。
志雄要搬家,父亲让他痛苦,“朋友”背叛,整个世界还搭理他的人也就剩下永俊。
人活着不能没有朋友啊,何况不是谁能够像永俊一样可以承受孤独和压力。
所以当志雄推着单车俯瞰整个城市觉得自己被抛弃的时候,他才懂得自己可能需要某些依赖。
而你很难说,这依赖是出于哪一种感情。
于是接下来就很好理解了。
永俊被欺负挺身而出然后给予安抚,永俊离开他抓住他的手说不要走——不要走,不是因为舍不得,不是因为喜欢你了,不是因为为了你我可以抛弃全世界了。
不是的,是“妈的,好孤独啊”。
不想说是一种自私,人类终究都是孤独的生物。
如果你要哭的话,眼泪给永俊吧。
最后看上去他似乎得到了自己整个少年时代都在等待和幻想的东西,实际上是一个孤独的人对另一个人的依赖。
这其中的微妙如果不是同性恋者可能还不太能够很好地体会。
就好比不太懂咖啡的人喝不出不同咖啡豆之间的区别。
其实很多时候要的不是陪伴,而是你可以爱我——但永俊知道,这不可能,所以他才会赌气一般地去“招惹”志雄,有时候确实到了烦人的地步。
所以,这故事里没有掰弯,没有在一起,没有喜欢——只是“我离不开你了,但是我不是爱上你。
”这部电影比李宋熙日的其他作品更加微妙。
永俊得到的这最后的一个十指紧握,很难说是他不想要的,但肯定不是他最想要的。
所以最终是一种无可奈何,谁都没有挑明。
夜间飞行,然后失去地面联系一样,幻想着可以着陆,但是却不知道目的地已经有偏差。
这种无可奈何和微妙情感在许多同志题材的电影中都可以看到。
《盛夏光年》,《春风沉醉的夜晚》,《永久居留》但他们都没有这部电影来得微妙——或许是志雄到后来越演越直有关。
不过坦白讲,同性恋者对直男气质的人多少有点难以抵抗。
所以真正的心堵是这种无奈。
哪怕买了火车票要去最远的丽水逃离这糟糕世界,哪怕哭成一团不想让对方离开。
但他们都清楚得很——你想要的我给不了,和我想要的你给不了。
这种无奈实际上在当下社会也存在着。
当那些人说“我能理解同性恋”时,你知道他说的是“理解,包容,同情或者怜悯”,但不是“接受”。
当永俊说“我会找到其他人”的时候,能够坚决放弃,那么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这样可以摆脱那些甜蜜幻想和痛苦挣扎,对结局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但说到底,他也是太孤独了。
他的眼泪其实更多不是被社会和同学的低俗和愚昧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是真的对这份感情有点绝望而又舍不得脱身。
都已经等了一个少年时代了,这点舆论压力算什么——但“轮奸桥段”确实有点电影色彩。
永俊多少有点赌徒精神,而迫使他孤注一掷的还是身为同性恋与处于单亲家庭中的孤独。
看了两遍这部电影下楼去买包烟。
可笑的是我自己也是太孤独了。
如今依旧自顾自地在这个偌大的城市生活,一些事情随便想起随便忘记。
走在北京的夜晚里,零下3度,不管怎么说觉得自己还是成长了一些——和孤独讲和,学会放弃一些东西,哪怕我知道往后再也没有这么美好的时光了。
不是扯不下面子,那怕我再看一遍也不会哭。
因为永俊的眼泪我几年前早就流过了。
导演不是单纯在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而是反映了社会的残酷事实,前半部分缓慢的叙述了永俊的不同和对同窗的暗恋,他白天是学校的好学生,夜晚和唯一的同类藏匿在黑暗中,见不得光,偶然默默地一步步接近暗恋对象,平缓的节奏,其中导演埋下了一些伏笔,例如胖子提到过自杀的学霸,当时永俊还嗤之以鼻,没想到自己后来差点走上这条路,还有胖子被打后,他去向老师提到了孤立的问题,老师却只盯着学分,他都不会想到这个问题同样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单是永俊的问题,是各种的都在不断遭受和重复着悲剧的演绎。
后半部分物转星移,随同类的离开,永俊在经历一场无法想象的毁灭,被歧视,欺凌,孤立,曾经别人的遭遇重演在他的身上,没有任何的保护,暴露在阳光下的人性如此赤裸裸,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从此美好的未来都不复存在。
导演用极其暴力的手法直观的阐述了如何毁掉一个本该拥有无限未来的好学生,只因他的某些不同。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方式,和选择爱的人的权利,把自以为得规则强加于别人身上进而去侮辱攻击伤害他人,是最低贱的行为。
如果他没有任何的错误或有害于这个世界,那作为人,这个世界也应当起码接纳和尊重他。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中才发展到今天的,跨越肤色,种族,语言,分裂与融合,万物都是从无到有,从排斥到接受,人类被创造出来后,没有任何强制必须要怎样,都是在摸索中得到人类的进化。
很明显,这个世界不美好,法制也不够完善,正因为不完善所以更应该修整添加,个人的隐私都应该被得以尊重和保护,而不是一味的攻击迫害。
另外,觉得导演想强调和表达的,是在孤立这点上,志雄最后的以暴制暴,升华出更深的恰是友情。
你爱可以,没人会阻止,但在爱之间还存在友情,存在朋友,在对方无法回应时,难道就不是朋友了吗?
志雄义无反顾地去为永俊复仇,首先是为了朋友,为了兄弟,这并不牵涉到爱情,我们不一定会在一起,但我们依然是朋友,不会为此而孤立对方。
很感人的影片,导演的立意深刻,着重点发人深思,不光是永俊这样的,还有别的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对于无法接受的,至少不要去孤立和伤害他们,
其实本人一直以来都倾向于欧美电影,喜欢其有张力、有创意、明朗、“高对比度”的表达方式。
但是谈及细腻、细节、朦胧、委婉,我想东方文化是登峰造极的。
什么滴水穿石的铺垫、什么遮遮掩掩的小伏笔、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小暧昧,都是东方人的拿手好戏。
“我爱你”绝不能直接说出来,而必须是“妈的真孤单”。
喜欢非直白的电影名称,夜间飞行。
就好像一首歌的歌名在歌词里没有出现,会显得“无声胜有声”。
看完电影我脑海里第一个疑问就是为何这部电影名为“夜间飞行”呢?
应该不会只有同名酒吧那么简单吧?
整部电影经常运用暗光场景,渲染着压抑的氛围,让人寂寞的夜。
围绕着社会的边缘,突出着特殊群体与大众的格格不入,高处不胜寒。
总之确实和电影风格很搭调,在阴暗忧郁、寒冷寂寥的夜空云游,俯瞰着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却置身事外。
两个主角的性格鲜明,而且反差颇大。
永俊阳光、蠢萌、善良、开朗、主动、重情重义。
志雄阴暗、纠结、冷漠、内向、被动、举棋不定。
俊死缠烂打、喋喋不休,雄迟疑不决、缄默不语。
而他们难得的共同点就是脆弱、害怕孤独。
俊是雄的一道指向久违幸福、脱离黑暗的光明;而雄是俊无法抑制、难以舍弃的爱恋。
雄是个耐人寻味的人物,他的沉默寡言使他神秘难懂。
他的家庭背景导致他惨痛的童年经历,也使得他性格突变、扭曲。
突然间觉得说他优柔寡断可能有些不公,他只是在挣扎。
他真的很矛盾。
冷酷的外表下,也藏着怀念与童真(蜡笔小新、收藏玩具车)。
冷漠的背后,也难掩脆弱(与父亲相见的种种)。
只是出于耻辱心和自卫,他把自己与正常的感情隔离了,可谓与世隔绝。
他选择游走在社会边缘处,只为了逃避曾经的懦弱、麻痹痛苦。
他以为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没有真情,只有狐朋狗友。
他可能以为没有感情就可以强大了,可又情不自禁的寻找着父亲。
最打乱他的则是俊,让他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才表现的那么犹豫不决。
俊在他心里种了一个种子,让他心神不定、左右不安。
电影大面积的铺垫,就是为了让这种子慢慢发芽,直至最后歇斯底里的爆发。
当雄心急如焚的呼唤、暴跳如雷的猛打、撕心裂肺的怒吼,是整作的高潮点。
极度虐心后再大快人心,这是一个固定模式,但屡试不爽。
而电影中唯属温馨唯美的画面无疑只有那段骑行了。
全片难得的暖色调、小浪漫小清新。
且
简直就是最适合俊的表白:如果你的天空是灰色的,如果你没有人相伴,如果你感到寒冷。
只要你叫我一声,我会立即出现在你身边,把你带走。
这首歌可以做该片的主题曲了,它完美诠释了两位主角的心理状态,也贴合全片的剧情走向。
顺便赞本片的配乐,我非常喜欢每次剧情压抑时及时配上的嗡鸣背景乐,特别能带动情绪、触发感情。
无论这段感情长有多少根刺,它还是一束凄美的玫瑰花。
雄遍体鳞伤朝着俊由衷的笑,仿佛世界都无法阻拦他们。
带着远走高飞的两张火车票,仿佛幸福与美好就在明天。
当俊不堪重负最终选择放弃,雄也才终于学会敞开心扉。
嗯,今年唯独两部电影看了一遍以上。
这部之前是《星际穿越》,而这才是我第二篇豆瓣影评。
你为什么总是看我?
那你知道为什么我会知道你在看我吗?
你用什么表达爱?
衬衫上的一颗纽扣?
我用什么表达爱?
拳头?
口水?
脏话?
呕吐?
“我们一起去山上吧”, 这是蒙古人的说法。
“我们一起笑吧”,这是爱斯基摩人的表达。
这些是你告诉我的。
韩国最南的火车站是丽水。
你也说过。
你还说过,一起逃走吧。
我愿陪你吹晚风。
我愿陪你骑行出游。
我愿与你烤火。
我愿伴你左右。
其实,有一次我坐在你窗台。
倒影映在你的墙上。
其实,我买了两张车票。
悻悻地回来截图看电影,相册已上传:https://www.douban.com/photos/album/1889682648/
特意与你相见
被抢了自行车
看蜡笔小新才能无忧地笑出来
但转头又是一声叹息
废弃酒吧:夜间飞行
要回自行车,不然不离开
你为什么总是看我?
我喝下了毒药。
打了你但又忍不住颤抖的手
安慰被霸凌的朋友
吃,我才给钱
儿时的回忆
初见的笑容
回忆过去
否认否认否认
长舒一口气,还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
陪你吹晚风
彼时烦忧,暂可抛却脑后
难得的彩色衣服
像是回到了小时候
可是忧愁那么多
合照
两个人的合照偷偷随身携带
看到志雄和别的女生在一起
夜间飞行酒吧,学校唯一的一个“同类”
自己的性取向被知道了
安慰
还是要托着你的头
飞机,这是民航机吧
我很孤单,你呢?
纽扣、误会、不表达
你衬衫上的纽扣
分开
与父亲和解
填补儿时父爱的空缺
我在偷偷看你
影子映在你的墙上,而此时的永俊在做噩梦
永俊,你在哪里?
不要心灰意冷
主动安慰
要回来,我会帮你要回来
发泄
内存卡要回来了
志雄受伤
永俊的面对
轻松
医院外面飘起了雪
你记得我说的丽水,一起逃走吧
内存卡里面有两个人的合照
主动握起的手
不要走
不要离开我
再也不能承受。
再也不要离开。
拜托。
拜托了。
希望的光,还亮着吧。
很少看同性题材的电影,上一次还是那个《爱在暹罗》,俩萌萌的小正太一直记忆深刻。
这是看的第一部韩国同性题材电影,看完之后还是不禁感叹果然颜值还是很是重要的啊永俊一副小受脸,就是太高了,稍微矮点点就完美了。
开头是少年和单车,一场夏日暴雨让白衣少年和格子衫少年在食堂拐角处相遇,响起的BGM是贯彻整个影片主线的take you away。
白衣少年为了掩饰内心的紧张和喜悦,故作镇定拍打身上,头发上的水滴,还脱掉左脚鞋子单脚摇摇晃晃地甩了甩,好了,该做的都做了,终于小心翼翼开口问道,“马上...就开学了,你...会来学校的吧?
,发现你电话号码变了呢。
“ 对方却一言未发撑伞走进雨幕中。
一直珍藏着志雄的照片的永俊,在被对方偷走自行车后开始用钉子扎照片里的他。
没有爱哪来的恨呢哈哈哈哈太可爱了。
”人要是说谎的话,鼻子会变热。
你...有喜欢的人了吧?
“”滚开。
“志雄的白衬衣到手!
哈哈,心满意足地先埋头闻闻,咧开嘴,笑,然后发泄似的扯下领口扣子,仔细观察,咧开嘴,又笑,最后吐痰泄愤逃走哈哈哈哈。
永俊像个小孩子一样追着志雄要单车的时候,又是一场夏日暴雨,两人并排坐在店铺屋檐下。
”五百块也还给我,初中时候借你的,到现在也没还....自行车你也要负责...“”为什么老缠着我?
“”你....不是偷了我的车嘛....“”不对,应该是你为什么老偷看我?
“”..............(因为老子喜欢你啊!
看来表白时机来了欧耶)”于是悲剧了,这个白痴,即使在被志雄狠揍了之后还咬了咬嘴唇笑着说,“不要跟任何人说哦(因为这是我们两人之间的秘密)”后来永俊被揍,志雄站出来解围,简直男友力Max,看得各种暖。
其实志雄看到那些照片的瞬间内心就已经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只是嘴硬而已。
半夜偷偷把单车还回去,并肩坐在天台的两个少年一言不发,安静得只能听到夏日夜晚微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声音,路灯光透过树枝在俩人身上投射出斑驳的影子。
月色好温柔。
晴朗的不像话的这天,粉衣少年和绿衣少年终于又一起出去玩(yue)耍(hui)啦,一大片一大片像海浪一样的芦苇地,广阔宁静的汉江,笔直仿佛看不到尽头的单车道,头顶让人眩晕的蓝色天空。
一模一样的游泳姿势,小受还想戏水科科科科科“知道吗,听说蒙古人有心上人的话,会对他说我们一起去山上吧 爱斯基摩人有心上人的话会对他说我们一起大笑吧 真是肉麻啊哈哈哈!
”“谢谢你,能陪我一起来。
”“你到最后还是背对我,我对你来说到底算什么?
”“你就不能对我笑笑?
”“好吧,我以后再也不会看着你,再也不会叫你名字,再也不会想你,一秒都不会。
”一切都安静了,只剩下那粒白色纽扣静静躺在桌面。
志雄为了找记忆卡和两个班的人大打出手,撕心裂肺的嘶吼,都是因为害怕心里的那个人受到伤害,最后拿着记忆卡像胜利者一样朝着永俊笑的时候,才发现这貌似是志雄第二次对他笑呢。
总的来说,电影细节处理的真不错,比如永俊每次看到志雄都会鼓起腮帮子,然后吐气。
“你现在哪有时间去管朋友。
” 对校园暴力的气愤和无可奈何,以及之后某个班导还当着全班的面嘲讽同性恋,真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最后老师说你怎么不早点申报,永俊说那能解决什么。
还有胖子同学对好友的背叛。
还有好多好多没办法一一说了。
有些对白很好,摘抄下来。
“听说一条尾巴的是客机,两条尾巴的是战斗机,这是他妈谁规定的啊?
”“没有朋友的话,这个世界就完蛋了。
”“没有比在意别人的眼光去生活更愚蠢的事情了,你只要不去害人就行。
”"他嫌恶心的话,不要表白,喜欢直男就像喝了毒药。
"最后,是两张龙山到丽水的车票映入眼帘。
“别走....”“我太他妈孤单了。
”这种间接式的委婉表白真棒,想到了那句“今晚月色真好”。
不过结局真的好仓促啊,还有那欢快的BGM是什么鬼,人俩少年还在抱头痛哭呢-.-正好今天看了读书的女人,有一首小诗以此来结个尾吧내가 당신을 사랑하는 것은 당신이 예뻐서가 아니다.我爱你并非因为你的美貌。
젖은 손이 애처로와서가 아니다.也并非因为被浸湿而让人心酸的双手。
예쁜걸로야 TV탈렌트 따를 수 없고说漂亮你不及电视剧演员세련미로야 종로거리 여자들 견줄수 없고说精致与风度也比不上钟路的女人们음식솜씨 꽃꽃이야 학원강사 따르겠나.料理与插花手艺也无法与学院讲师的相提并论그래도 나는 당신이 오지게 좋다.即使如此我也只喜欢你一个。
살아 볼수록 이 세상에서 당신이 최고이고越是相处下来越觉得你是世界上最好的,겁나게 겁나게 좋드라.爱你爱得胆颤。
토요일이면 당신이 무더기로 동료들을 몰고와周六你总是带着一群同事来피곤해 지친 나는 주방장이 되어도让我忙得跟主厨一样,요즘들어 빨래, 연탄갈이, 김치까지 내 몫이 되어도即使最近连洗衣服,换煤炭,腌渍泡菜都成了我的分内事,나는 당신만 있으면 째지게 좋소.只要有你在,我就过得很不错。
我以为电影会是一部完全以爱情为主线的电影,但是令人佩服的是电影在不紧不慢交代两个人爱恨故事的同时也道出了很多其他的底层人民,或者是少数人群的苦难与心声,韩志雄父亲在工会中的变故、工人游行、校园欺凌……而这一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说不清的关联和影响。
把韩国少年同志的爱情与迷惑和被榨取价值的工人和校园里被受欺凌的弱势学生种种问题放在一起讲让这个单一的话题具有更加发人深省的意义与价值。
在韩国向长辈鞠躬要90度、对同性之爱的极度抑制、教师对学生随意体罚和刻薄言语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礼教”之下对人性与自由限制和忽视的国家,而学生之间无限制无下限的欺凌和暴力、学校为保全名声的息事宁人、家长反过来雇佣社会青年以暴制暴又无时无刻不暴露着这和“礼教”和“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甚至大相径庭的畸形社会和暴戾人性。
也许导演的用意正是在这里,用一根又一根的稻草压在两位主人公身上,让他们在生活的极限里慢慢走出内心的阴影,摈弃自卑和自弃,相互拥抱。
让母子在深夜酒摊上的对话、让父子在天台上拥抱、让电影结局两人互相依偎变的更加弥足珍贵。
乐观的观众也许看到这里会留下欣慰的眼泪,感叹最后两个人终于走到一起。
对我来说全篇电影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虐”,而且是“越来越虐”。
看到最后心里只剩下对于种种伤害造成的深深惋惜。
但是回过头想,若是所有酷儿电影都排成《欲盖弄潮》(《shelter》)那样简单欢喜似乎就少了电影的深刻意义,若是全都是这样虐心那岂不是更令观众痛心。
只希望同志之爱在全世界都能越来越受到接纳,社会真的可以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宽容,不仅仅是同志这个群体,还有更多在主流之外的人群们可以生存地更好。
我有些受不了短评有的竟然说志雄是因为寂寞才接受永俊 或者志雄从头到尾都没喜欢过永俊 只是当他是唯一真正的朋友…所以一直也没有太过拒绝 态度不明 。
首先接受一词根本就太不恰当 永俊从来也没求着说非要跟志雄有点什么,他只是从初中开始,就一心一意喜欢着这个人而已,被发现身份,也会像受伤的小兽让志雄离他远点,免得被牵连。
眼镜男说,老师就是因为不喜欢你,才把你们家的事到处说。
志雄说,你知道我和妈妈怎么过得么?
被别人怎么说的么?!
很多细节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志雄从小就活在观众的口水中,并且,他十分害怕这种情况。
而显然的是,如果你喜欢同性,必定是逃不掉活在暴风口中了,后半段的永俊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志雄几乎全片的篇幅,都在努力的抗拒永俊的爱或者说对永俊的爱。
在永俊小爆发,把他拉去楼梯间想发生些什么时,他是用手抵抗着的。
而当永俊泄气沮丧无助的趴在他胸口时,呜呜的为自己的遭遇哭着时,志雄却是默默地让他趴着,也不会推开。
这样一个情节,充分展现了之中的纠结,仿佛他好像在说,就到这里,真的不可以了!
又一次次刷新标准。
看着志雄静坐窗台,凝视着睡梦中的永俊时,墙上倒影窗帘在大风中卷动不停,可志雄的影子却是那么定,一动不动,我被打动了。
看到两张火车票被掏出来,永俊的泪眼,我被打动了。
看到志雄任性狂妄,拿了永俊妈妈钱后,又折返,永俊踢他两脚在打头一下,从来都是打别人的高中生志雄愣是全盘接受,我被打动了。
结尾志雄紧抱永俊,两人哭成泪人。
志雄说,西八好孤单!
我松了一口气,志雄终于敢大声说出这个群体的孤独与无助了,到底我们该怎么办?
难道我们就没有权利幸福吗?
像我们这样的人???
这一句话恰恰表明他放下了一切顾虑,直面自己的感情,正视自己的生活了。
真的是不知道只看字面的人是怎么解读的…
昨晚看完了夜间飞行,不得不说看这部电影有主演颜值的吸引,而两位主演一柔弱一阳刚对比鲜明,很多豆瓣网友也都评价不一,由此引出了我的一个想法,究竟怎样的演员适合扮演同性角色?
我来说一下我的思考,以下内容不分先后。
PS:由于本人女同片阅片量过少,故本文只对男同角色进行讨论。
1.胡军其实从气质上来说刘烨更适合,但也因此胡军在《蓝宇》中的难度更高,他凭借精湛的演技抵消了我们预想中的违和感,告诉了我们阳刚之气也可以成功塑造同性恋角色。
回想一下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过的阳刚气质的演员饰演的同性角色有谁比胡军更成功?
《蓝宇》截图
《蓝宇》截图
蓝宇 (2001)8.42001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剧情 爱情 同性 / 关锦鹏 / 胡军 刘烨2.张孝全这个影帝级男演员在同影圈中是独树一帜的存在,斯氏演技派的代表,可狼可狗的外形条件,攻受通吃的多变气质,天生的同性题材影视剧主演。
张孝全在《孽子》、《盛夏光年》、《女朋友,男朋友》三部影视剧中攻受转换自如,形象塑造鲜明,奠定了他在华语同影圈的Top级男演员的地位。
《孽子》截图
《盛夏光年》截图
《女朋友,男朋友》动图
孽子 (2003)8.92003 / 中国台湾 / 剧情 同性 / 曹瑞原 / 范植伟 张孝全
女朋友,男朋友 (2012)7.52012 / 中国台湾 / 剧情 爱情 同性 / 杨雅喆 / 桂纶镁 张孝全
盛夏光年 (2006)7.22006 / 中国台湾 / 剧情 爱情 同性 / 陈正道 / 张睿家 张孝全3.刘亚仁说了两个有相关作品的演员,我们再来说说一个没有相关作品却非常适合演同性角色的演员。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同性角色由同性恋演员来饰演是最理想的情况,其气质的贴合与特殊情愫的把握更强,而这个演员如果演技非常强悍更是不得了。
刘亚仁,30出头就破纪录的把韩国最高的电影大奖青龙奖摘走,打破了韩国小生天花板,成为亚洲地区这一年龄段男演员的翘楚,得到韩国金字塔顶端导演的肯定,在《六龙飞天》中表现非常惊人,50集的篇幅,从天真少年到成熟霸气的王者,拿捏精准。
背对背拍的《密会》中烂漫的草根钢琴天才到《老手》中喜怒无状的变态财阀二代两个极端转变的游刃有余。
《燃烧》中欲望的燃烧、怒火的燃烧表现的淋漓尽致。
《六龙飞天》剧照
《密会》截图
《老手》截图
《燃烧》剧照
六龙飞天 (2015)9.12015 / 韩国 / 剧情 历史 / 申景秀 / 刘亚仁 金明民
密会 (2014)8.82014 / 韩国 / 剧情 / 安畔锡 / 金喜爱 刘亚仁
老手 (2015)7.72015 / 韩国 / 剧情 动作 犯罪 / 柳昇完 / 黄政民 刘亚仁
燃烧 (2018)8.12018 / 韩国 / 剧情 悬疑 犯罪 / 李沧东 / 刘亚仁 史蒂文·元4.秦昊我一直觉得《夜间飞行》男一在某些角度和秦昊长得有些神似,当然秦昊演技更好。
秦昊的高光时刻在《春风沉醉的夜晚》中大胆女装,棱角分明的脸配上女性化的服装初一看令人咋舌,但配合着秦昊自然流畅的演出看下去那种抵触的感觉逐渐消失。
看过一些采访和报道,很多人看完电影都会认为秦昊就是gay,确实,秦昊和张孝全两人的无敌之处就是打破了直男和gay之间那层膜,让人直弯难分。
《春风沉醉的夜晚》截图
春风沉醉的夜晚 (2009)8.12009 / 中国大陆 法国 / 剧情 同性 / 娄烨 / 秦昊 陈思诚5.张震曾经在《春光乍泄》中有过不错的表现,台湾文艺剧情片当仁不让的男一号,华语电影不可或缺的男演员,可狂可文的多变气质加上优秀的演技,代表作也强得令人惊叹,《刺客聂隐娘》、《牯岭街杀人事件》、《卧虎藏龙》、《绣春刀》……
《无问西东》张震剧照
《春光乍泄》截图
《春光乍泄》截图
无问西东 (2018)7.52018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战争 / 李芳芳 / 章子怡 黄晓明
春光乍泄 (1997)9.01997 / 中国香港 日本 韩国 / 剧情 爱情 同性 / 王家卫 / 张国荣 梁朝伟6.段奕宏说起段奕宏可能有些人会感到诧异,认为他的阳刚气质更适合演那些伟光正的角色,然而事实恰好相反。
《细伟》证明了他的变态演技可以到达另一个极端,《烈日灼心》中和邓超对戏产生的火花则表现了他在伟光正的形象下还有其他发展的可能。
而最为奇妙的就是很多网友认为段奕宏在影视剧中和男演员的搭戏很容易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再联想到最近他的同性传闻……
图源豆瓣
图源豆瓣
《烈日灼心》海报
烈日灼心 (2015)8.32015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犯罪 / 曹保平 / 邓超 段奕宏 以上就是我所认为的最适合扮演同性角色的男演员,可能不完整。
总结一下,其实并不存在只有某一种气质的人才能演好同性角色,毕竟同性恋千千万也都不是一种气质,而怎么把握好同性间的那种感觉并予以解读后表现出来,要靠演员自身的演技和领悟力。
get不到
青春残酷物语。意外的挺好看。人物方面可见功底。遗憾是互动少了点色气,基本是用彼此的灵魂取暖的姿态。可以随手截的MV质感画面很多,美好的。
节奏太乱了,前期不知节制,后期疯狂提速,本该有趣的故事也变得很庸俗,校园暴力,青春期懵懂性取向的关注点还好,音乐不错
导演的问题,情绪上使不上劲,很干。吐口水那段好些。男主相比较而言表演更好些,施柏宇有点像他。
都是什么啊,要长相没长相,要演技没演技,剧情拖沓重复
在公司看完的,强忍住没哭出来,太鸡巴虐了。
一坨答辩
韩国近年最好的同志电影。 李宋熙日没有迎合耽美的幻想,而是坚定延续了他最擅长的“酷儿之痛”题材。暗恋、霸凌、友情、背叛,那些细小的阴暗与绝望,就像冬天的阳光照得人心一片冰冷...
真的不该饿醒了去看《夜间飞行》这不是初中时期每个女生手里的疼痛青春文学?演技很好 题材也好 就是太虚幻了
韓劇催淚就算了,為森馬同志片都這樣~~高中生這樣子真的大丈夫?
如果是故意的偶尔给你点甜,那多棒啊,如果只是因感动而给的一点施舍,细思极恐
浪费时间
剧情、演技、颜值都优秀的同志电影不多,尤其还弥漫着韩国电影那种干净的感觉。从此爱上韩国电影。
好痛!!!!!!看完好痛!!!!!攻平时对受不理不睬,受被bully攻直接冲到学校要记忆卡那段太!帅!啦!!!!!!!!!!请两位继续演电影!!!!
抱着同性甜宠片期待去看的人一定会被吓到。这部电影同性只是切入点,它更着力探讨的是校园霸凌,进而扩散到整个社会,即男权意识下边缘群体的处境。学校里,老师们是男权象征,在他们的纵容乃至错误地引导下,酿造了霸凌的悲剧;与此同时,影片还安排了一条父亲的线,父亲是个工会头子,因领导游行、纵火被政府通缉。这两条线完成的是同一种表达,即:强权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伤害。如何摆脱被欺负的命运?影片给了两个答案:要么成为霸凌者,或强权的合谋者;要么找一个位于鄙视链更底端的人,大家一起欺负他。好绝望的电影。最后两个主角的并肩而坐,如此无力,他们之间的爱也无法拯救这一切。
3.5,有点像学生作业,演员演技很不稳定,导演特别喜欢某种运镜方式
另一个学校的基友在转学的前一夜与申道别,回过头泪流满面的那一幕,还有韩志雄为申暴走夺取记忆卡那段,感动只是因为让我为他庆幸有这样的朋友真好.两张车票已经足够填满感情线.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791871
和小王⊙ω⊙青春残酷物语 “生命从未如乐园”惨烈生活里也有永俊这样炽热真诚勇敢的人全力多打漂亮一仗 太好哭了
一般般
救命,好难看!!!我的库存里有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