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蒂斯
Атлантида,荒芜世纪诗篇(港),末日荒芜诗篇(台),Atlantis
导演:瓦连京·瓦夏诺维奇
主演:Vasyl Antoniak,Liudmyla Bileka,Andriy Rymaruk
类型:电影地区:乌克兰语言:乌克兰语,英语年份:2019
简介:2025年,战争结束的一年后,乌克兰军人塞吉回到现实生活。创伤后的日子并不容易,工厂主管嫌弃、同袍轻生、关厂失业,连家裡的熨斗都不管用,只能在野外猛射人形靶发洩。失业的他因缘际会加入挖寻军人遗体的「黑色鬱金香」计画,认识了志工卡蒂亚,在荒芜废地挖掘的同时,也像掏挖著满是创伤的自己,打开被战争所侵蚀的腐肉,希冀能长..详细 >
2.5~3
2025年的乌克兰仿佛只是此刻的延长版本,在如此衰败毫无生气的死亡国度里,有着逸态横生又极富巧思的场景设计,构成可以独立成戏的单场小品。在几乎全是固定镜头辑成的全片里,仅有的几场运动也都是死亡场景,唯独到了末尾,摄影机缓慢推近,跨越车窗进入到车厢,在一众尸袋下两人性交,随后视图变成热成像,显露出了一点点生的景观。
就如果几个拼凑的一样,情节散乱没有串联,节奏缓慢没有起伏
生猛
参考。蛮强的,哭了
废土美学 克制压抑 全片几乎无特写 热成像摄影太精彩
設定跟意境是不錯的,但還是讓人覺得太冗長了
关于顿巴斯战争超前的寓言,相对的,正在/过去曾经发生的是Sergei Loznitsa版顿巴斯和自己去看(1985);隐约中无处不在的俄国阴影、触目的尸检,战争带来不仅伤痛,还有破坏就像慢性毒药杀死着曾经的家园,而这片家园即使在重建着,土地上的人已成为“无根之人”
为了真实有些过分做旧了,很多长镜头像上个世纪的生活片段的白描,却没有足够的才气去用令人深思的情节勾勒出灵魂。亮点只有首尾的热像暗示了黑暗世界和人类的互相温暖与伤害,以及钢铁工厂的空寂景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中间太长时间的叙述都是缺乏技巧与故事的,令人很难跟随剧情思考,同时,以反战为内容却过于站在乌克兰主观视角也给人以不真诚的感觉。
6.8 这才是无依之地,但是男主穿裤子洗澡这点……非常破坏真实性,像是提醒周围有人窥视一般,那种在死寂国土生活的孤独和无助感完全没有了
片名取得很切主题。镜头太冷太克制了,以至于在挖机翻斗里泡澡和热感应成像下两人拥抱都感受不到任何温度。
还是不错的,有些触动,对战争的残酷。人会变得无情,只有肉欲。
俄乌战争之前拍摄的作品,感叹于导演深远的眼光。类似于纪录片的形式,节奏极为缓慢,也许是为了静静的展示战争带来的毁灭与创伤。事无巨细的记录俄罗斯与乌克兰士兵遗体的点滴。但也因为节奏过于迟缓,导致观影过程容易乏味无聊。
在我极度爱困的时候,看着这简介和几张图,让我以为是剧情节奏紧凑的片子,结果却是一部慢节奏从外部孤独到内心的片子,最后找到了相互依偎的人真好。
很巧妙的视角。用战后的生活,反思战争,揭示现实。固定机位长镜头,少人物特写,多环境细节,探讨人和一片土地的关系。
未来是更荒凉吗?
静止长镜带来的凝视感是我喜欢的,但仍然无法避免平均五分钟走神一次,观感像在看一部台词很少的舞台剧。当然镜头本身是美的,很多惊艳的scene,尤其是工厂里那部分赛博朋克感,整体也都充满后末日体验。仅有的几句台词也足够引人深思、反思。
2.5
我们只救能活着的人,现在我们得救那些被我们抛弃的人我们打了那么久的战争就是为了离开吗?战争的残酷是难以想象的热成像仪的片段的电影很有特色
3.5也许这真的就是未来的样子,是战争带来的深远影响,对人心、对自然、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