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帐号acedrama————豆瓣不能贴图片,就只把文字部分粘上来了,想看完整版图片的请搜索微信公众帐号acedrama,或者直接猛击下面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YxMDg2Mw==&mid=208332403&idx=1&sn=e68659e7cb3fd4baf91345a6486a5c80#rd——————正文分界线————————这部电影,让你充分感觉到生活在科技时代所能带来的无线便利。
对!
你没看错,我写的是“无线”而不是“无限”!
高科技智能环保不用充电超强信号巨作《你眼中的世界》,解决异地恋这个困扰地球人的千古难题!
(我才不会告诉你我是专门来看颜的呢,哼!
)故事开始于两个人都还是小盆友的时候,女孩去滑雪,不知道是不是下坡加速度让小小的心脏感受到了太大的快感,顿时和考试得了A同样也在体验快感的小男主通了灵,男孩看到了女孩的世界,但是却没能帮助女孩躲过前面的树,结果俩人第一次连接的结果就是双双倒地不支。
男女主的第二次通灵,场面就没有这么惊心动魄了,不过两个人的身份却有了不可逆的变化,一个已为人妻,一个刚从牢里出来还在保释期。
两个人连接上以后,发现远程对话无压力,不仅能看到对方的世界,还能感受到彼此的温度,如此狂拽酷炫屌炸天的情景对话模式,Google Glass,叫你一声智能设备,你还敢应吗?!
(男女主第一次在镜子中看见彼此的模样,也是苏到没朋友。
)新技能get之后,两个平时异常无聊的家庭主妇和保释小哥发现了人生新乐趣,于是从穿衣品味到吃喝住行,统统拿来与对方分享。
这种超节能环保的沟通也给彼此带来不少好处,比如男主听听发动机的声音就帮女主找到了车子的问题,省了几百大洋;女主也热心吧啦的帮男主追女人。
但追着追着就出事了,女主突然意识到,比起那个成天带着自己穿梭在各种高档酒会,拿她当摆设的医生老公来说,自己明显对这个痞拉吧叽的小伙子更有兴趣。
于是情节走到了高潮,高能环保的情景对话模式产生了让Google Glass又一望尘莫及的功能——隔空make love。
之后女主的炮灰老公终于觉察出了不对劲,周围按耐不住一颗八卦之心的主妇们也来添油加醋,结果女主就被关进了精神病院,炮灰老公打算以精神病治疗之名断了女主出轨的念头。
但是明显图样图森破了,我们无需耗电的情景通话岂会因为你们关了我们的女主就断掉!
于是乎,在上演了追车大战和逃离疯人院的戏码后,男主女主终于在足足105分钟的望穿秋水后,见到了彼此!
(此处应有掌声)这部电影也是激发少女心的典范之作,虽然在B站被鬼畜的标上了“人妻”的标签,但是却小清新的一塌糊涂。
所以看过之后,真是想分分钟赶紧通灵,连接上不知在哪里happy的小伙伴,第一句话一定要跟他说:死鬼,怎么现在才看到我!
补充一些观点。
电影的确应该和现实紧密结合,哪怕是超现实的题材,也应该把故事讲得逻辑自洽,而不是天马行空的发挥。
导演很鸡贼,直接黑化了原配老公,让我们理解女主的做法。
尽管男主强势且虚荣,没有足够尊重女主,但这是伴随着女主的出轨而变化的,所以两个人都在把互相退远,但真正错的是仍然是女主。
而女主的整个感情线,模糊不清,左右摇摆,反倒是因不得不选男主,才有的大结局。
我可以理解剧情设定,对婚姻不满而精神出轨,但不能接受,最关键的爱情故事讲得并不太好。
以下是原评价:很多人说“小偷”“出轨”,就是三观太歪了,而类似的,《泰坦尼克号》又三观正吗?
人可能在无奈中做出一些选择,但这并不能为一个人一件事下“好/坏”的定义,更何况,追求爱情,哪有什么对与错?
女主是极度敏感的,由于成长环境的畸形(曾提到十分畏惧父亲),包括初恋的骗炮,导致了女主心理状况很不稳定,甚至有抑郁症倾向。
而她的老公,实际上是一位事业爱情很成功的男人,他们结婚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她的感激,在自己最脆弱的三个月,他始终在医院陪着她,加上她想逃离家庭,这是个不错的契机。
而后问题随之而来,这样的婚姻生活,及这样的社交生活,都不是她想要的,当然这并不是出轨的理由,仅是铺垫。
这时男主(soulmate)出现了,两者交流前几次,她十分注意分寸,但是猎奇的心理,加上丈夫日常不在身边,两人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微妙,很难不产生情愫,最经典的那一幕自摸,也是在微醺的状态下,两厢情愿的冲动,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然而即便情到深处,女主还是两度挽留自己的婚姻,包括对丈夫的补偿(身体上的)以及决定和他断绝联系,但是丈夫连续两次犯错(具体下面解释),导致了两人关系的彻底破裂。
丈夫是大男子式的,重点说他所犯的错,第一是扔掉女主小时候的相册,因为从他的角度,这是为了不让她回忆起伤心过往,但是女主的确很介意这件事,这让两人产生隔阂,也让那边有了机会升温;第二是强制女主住院,因为他过分在意自己的面子或圈子地位,无论女主是出轨还是精神出了问题,简单粗暴的把她放进医院,既保住了面子,也让女主有自己的时间去思考/治疗,但是这样过于自私霸道了,让她回忆起了父亲,所以爱情与感激不复存在,变成畏惧与抵触。
最后警察追男主,警卫追女主,两人努力逃离之前的那个身份,追求自己的爱情。
结局是开放式的,无论今后两人过得是好是差,将结尾定格在最美好的一刻,描绘出最纯粹的爱情,挺好的。
结尾俗了,这样的两个人应当永不相见。
即使素未谋面,却能和对方感同身受,假如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另一个“我”存在,那么灵魂的孤单当会减轻许多。
结尾也泪了,让我想起毕业生的最后一幕,就算冲破重重阻碍终于紧紧相拥,相视而笑,然而之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
卸下了责任道德等现实负担的灵魂又能够飞多远呢?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时间过得很快,心里却又隐隐不安,就像是那种快要梦醒时所感受到的不安,眷恋而绝望。
忍不住写个短评来吐个槽除去男主“你怎么可以那么帅”的长相(看到这个评价真是搞siao)以及女主时而好看时而丑的外貌,来谈谈别的。
片里的色调真心喜欢,男主城市的暖黄和女主城市的白色,尤其是男主背光,后面一大片阳光洒下来的画面。
前半段两人交错的平行蒙太奇也是挺赞,可以找到一种共同联系性。
故事发展到中间部分,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到了下半段,男主女主分别在各自床上远程自慰那段开始“片格分裂”了,这场戏拍的也挺唯美,刚好没有很露骨,一如情节的暧昧,可是转念想到这是赤裸裸的精神出轨,这也就算了,按常理不是应该表现女主内心挣扎嘛,可是看到女主贱贱的样子,立马就提不起性趣(兴趣)。
80分钟那段男主在窗台和雪地里的女主远程交谈,蒙太奇也做得好,感觉没有违和感真的像在楼上楼下对话,通过两边的色差反射出两个世界的不同,这时的女主终于意识到自己这样出轨不好,劝男主忘掉自己从此不相往来,但说出来的话是这样“你曾如此深刻的融入我的灵魂”,还有这样“我根本无法忘记你,你的一切”,男主问道你怎么知道我能忘记你,女主这样回答“because you love me”,请问你这是在逗我吗,既然要分开还那么明目张胆的“调情”,一定要这样表示不舍吗,太让人出戏了。
结尾也是跪了,没有一点点防备,女主被老公关禁闭,然后男主去找女主,最后在火车上终于见到彼此。
这个转折太突兀,简直为了主角的圆满丧心病狂扭转情节系列!
最后火车的摄影和配乐很棒,当我沉浸在画面中,与此同时想到狗血的情节也是蛮挣扎的。
看完后觉得好奇怪,拍摄的很文艺,为何一个本来可以也很文艺的故事变得如此大片即视感,后来看到编剧是乔斯·韦登瞬间懂了,让漫威的搭档来表现一个如此走向的片子怪不得很跳脱。
其实片子还行,只是被如此文艺的海报和片名“骗”了,那种喜欢画面但不喜欢情节的心情真的好挣扎!
数次想弃可是还是拖拉着看完了。
影片提出灵魂伴侣的概念挺好,处理手法则差强人意,虽然作为一部爱情商业片算是成功,细究起来则漏洞百出。
一,两人如果可以互相体会到对方的撞击和疼痛,自摸的时候可以传到另一个人的体验里,那么应该也可以互相掌控对方的身体才对,触觉本身与身体行动是无法分割的。
这样一来,何必要同视觉重叠来观察汽车部件或者门锁构造再用听觉互通告知如何修车或开锁,直接灵魂导入控制对方身体就好了。
二,两人的对话完全就是在举着电话或者最多加个skype视频聊天,如果真是soul-mate的话,心灵感知是不需要再发声的吧?
发声本身就是为了面向自己周围世界而进行的表达沟通行为。
这种讲电话式的心灵感应完全是为了增加戏剧化成分,把二人描述成外人眼里的疯子,也为了消除个体存在孤独感,似乎这两人能做到与彼此共存,形成一个小世界,抵抗外界的敌意和压力。
三,情绪的互相影响,这个也说不通,如果说情绪与个人的经历,所处的环境,身体的感受都有关,单凭灵魂的互通,如何能够让情绪也互传?
这种概念完全是忽视了身体的存在,也忽视了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它假设了一种超脱于物质存在和身体感知且同时保持其完整性的灵魂,但又没有解释清楚为何这样一种灵魂可以与身体同步且与另一个灵魂沟通。
最后吐槽,女主完全就是个放大版的芭比娃娃,长相算甜美,双眼温顺无神,声音幼稚毫无力度,全片基本是把她当作一个吸引观众性趣的摆件,只有最后挥拳揍她丈夫那下比较有活力;男主也是个颜值好过演技的,这片子的公平之处在于,不光把女主刻画成小女孩,男主也是个情窦初开的小男孩,完全不成熟。
第一次在豆瓣上评论一部电影,有点小紧张,其实也无非就是为了在以后的日子通过文字来寻找年轻时的记忆,而且这些美好的记忆是属于两个相爱的人的记忆。
很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是男女主角之间命中注定是要在一起的,两个人在儿时在女主角撞树就感觉到了彼此的疼痛,真正的爱情就是能感觉到对方的疼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灵上的交流。
虽然本片在并没有那些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但这种感情是平淡的、美好的。
两个人在一起聊天,两个寂寞的人在一起谈论着对别人不敢说出去的话,这更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
在这个世界里,只有你是懂我的,只有你理解我,这就够了。
先说结论:入口甘甜,回味苦涩。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小清新的科幻爱情片。
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共享观感,最终走到一起。
其中却隐藏了多少隐喻和幻想啊。
第一重隐喻:命中注定的缘分人类生来孤独,大家都期望自己一生下来,就有一个和自己匹配的命中注定之人来等待自己。
编剧用共享感官来为片中男女隐喻这种命中注定。
在这种隐喻的前提下,后面无论发生什么,这对男女走到一起都是有立足点的,毕竟他们如此切合,不走到一起都是对彼此的折磨。
然而,这也是一种幻想,事实上,不可能有人是为了我们而生的,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相处是一种磨合的过程,能接受对方的差异、不足,才最终走到一起。
幻想不需要磨合的爱情,大概是只有青春期少女才会干的事情。
第二重隐喻:现代社会的束缚和婚姻生活的无奈片中我们从多处细节可以看到,贝姬和菲利普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更像是一种媾和、形式婚姻,虽然两人也有感情和性的交流,但更多的是差异、处处防备、控制。
对菲利普来说,贝姬能提供自己需要的东西:漂亮的容貌,让自己体面;听话,让自己满足控制欲。
美中不足的是,贝姬时不时脱线。
所以才有了贝姬在聚会上病症发作后,他们开车回家途中的对话:你下次发病时,能不能提前给我征兆?
这句话暴露了菲利普的思维模式:凡事应该是要有计划的,要预约的,让自己丢面子的意外之事不能出现,否则会成为上流交际圈中的笑料。
贝姬也很无奈,自己的病症一开始并不能随意控制。
所以她对菲利普致歉,并试图迎合他。
事实上,后来她在片中也点出了自己嫁给菲利普的理由:寻找一个能照顾自己的人。
因为母亲的去世,她曾经崩溃过。
菲利普从各方面来说都很适合自己。
家境优渥、也能给自己精神方面的指导和保护。
但是,说白了,这不过是一种将就,一种苟合。
贝姬提供自己能做到的,菲利普也付出自己能提供的,就像做生意一样。
说到这里,现如今不少女子期待丈夫什么都有,同时也强调不将就。
坦诚而言,在生活面前,大多数人既得不到良好的物质享受,也没有不将就的资本。
好的生活,自然是有的,只不过,你能够得上吗?
你值吗?
钢之炼金术师有句话讲得好,等价交换,得到什么,都要付出对等的代价。
第三重隐喻:社交生活的复杂和龌龊菲利普希望贝姬做到上流社会的本分,然而这些贵妇人的谈话既虚伪又无聊。
在最开始的夜晚茶话会上,有一个妇人,似乎叫黛安,建议贝姬去学绘画,这样有助于理清思路。
说得好像自己很有研究一样,事实上,我们在片中看到,她连基本的线条都画不好。
贝姬后来去了绘画课,在课上用意念和男主迪伦谈笑,当看到黛安的画时,不自觉地笑出声来。
黛安面露尴尬,于是在课后试图套贝姬的话,好去散播谣言告状。
在贝姬一再否认自己没有出轨时,黛安露出一副关心,又高高在上的样子,表示菲利普很可怜。
贝姬觉得她不可理喻,很快走了。
事后黛安就去找了菲利普。
黛安这个角色很虚伪,是个不折不扣的婊子。
第四重隐喻:底层社会的压迫和无路可走男主迪伦在小时候,成绩良好,只不过他的好哥们就不怎么样了,于是他不断走上犯罪的道路。
由于周围人的观念和经济压力,他一度别无选择。
警官歧视他,周围人觉得他怪异,他也没什么朋友,连和女孩子交往都不会。
贝姬是他遇到最好的人,所以他试图努力抓住。
编剧在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是为后面的剧情波折做准备的。
贝姬想要忠于自己的婚姻,和迪伦断绝意念交流。
迪伦也默认了她这种做法,无计可施。
然而,菲利普从黛安那里得知贝姬有异常后,为了掩盖自己出丑,就试图把贝姬关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作为心理医生,他和导师从贝姬的肢体动作看出她对自己有防备心理。
而此时把她关入病院的理由很充分,也得到了导师的支持。
这再次反映了菲利普的控制欲。
迪伦发觉贝姬有难后,远程指导她撬锁,并赶往病院,试图拯救贝姬。
两人在一小段波折后,踏上去往远方的火车,影片到这里迎来了完美结局。
然而,真的结束了吗?
两个差距这么大的人能否克服困难,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
远方和火车更像是一种愿景,故事远未结束。
这部影片节奏清晰,看似唯美。
细品起来,却处处幻想,入口甘甜,回味苦涩。
感觉除了男女主可以互相感受到身体的一些感觉,触碰,和现实中的网恋有稍微一点像。
当然,因为他们都能感受到对方正在经历的一些情感或者身体上的折磨,就像身边有一个人在,这和网恋又差很多。
其实我是能接受的,我以为这部电影会是男女主以这种方式互相陪伴,然后在不影响现实生活的条件下,一直保持这样的灵魂伴侣(可能这样的想法也是理想化吧,因为我现在越来越觉得男女之间可能没有纯洁的友谊 个人意见 杠就是你对)。
但是我看到后面他们俩奔现了,我真的三观炸裂。
还不是从这里开始的,中间看到女主在雪地里和男主说再见的时候,我还是抱着我仅有的微弱希望继续看了下去,我觉得我想的还有一丝可能成真。
不过后来他们竟然远程那啥…就感觉像是寂寞找人发泄。
可能是爱吧。
那时候bgm响了,我是因为这首歌来看看这部电影的,但我觉得他有些毁了这首歌的emmmm。
我知道,其实这种爱的产生肯定和女主的丈夫那些做法有关,也和男主身边的环境有关。
不过我还是会有三观炸裂的感觉。
他们如此的感同身受,甚至不需要依靠任何东西取得联系。
我更想看的是他们都单身,但是互相通过灵魂互相救赎,找到对方在一起了。
如果是这样的爱情,我真的会很开心。
虽然说女主丈夫的做法是推动女主走向男主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吧,但是我总觉得把女主框在一个已婚的框里会让我的三观感受到不适的感觉。
(仅代表个人意见嗷!
这篇影评的缘由来自我和朋友的争论:男女主的爱情究竟浪不浪漫。
朋友觉得浪漫,我觉得恶心。
首先我想到一个比喻:你进了一家大公司,签了劳动合同,工资高福利好,其他人每天忙于各种工作,而你只需要吃吃喝喝追追剧玩玩手机,但日子长了你觉得无聊了,感叹工作真无趣,都没人陪我一起浪,也没人理解我的追求。
这时候你发现了一家小公司,理解你的理想和追求,工资福利低、上班时间自由,但你非常喜欢。
这个小公司明知道你劳动合同在身,还天天让你去小公司。
于是你拿着两份工资福利,在小公司上班,还时不时给大公司扯点后腿。
后来有同事怀疑你勾搭了其他公司,你害怕东窗事发,立刻和小公司一刀两断,准备回大公司认真上班。
但大公司已经发现你的所作所为,强制带你回去上班,然后小公司撺掇你举报大公司侵害了你的自由选择权,带着你一起跑了,连离职报告都没打一个......如果你觉得比喻中的“你”,一切行为都合情合法合理,那就不必往下看了╭( ̄▽ ̄)╮首先是朋友的观点:贝姬和菲利普不是一对恩爱的夫妻,菲不了解贝姬真正的需求,一个原生家庭不幸福,还被看作精神病患者的人,需要更精心的照顾和陪伴,而菲没有做到。
他给了贝姬富足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她的精神世界,贝姬和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就像是菲娶回家装点门面的花瓶。
而和迪伦一起的时候,贝姬才是真正的快乐,做什么都不用顾忌,而且他们独特的感知共通,是缘分天注定,无法分开的设定。
我的反驳:首先贝姬和菲的确不恩爱,因为贝姬根本不爱菲利普,她嫁给菲只是因为她需要一个人来照顾自己,让她能摆脱从前的阴影(嫁给菲利普的作用是电影里女主的自述)。
但她其实一直都是自我封闭的状态,从遇到迪伦到后期,她都没有想过要把迪伦的存在告诉菲。
那她时不时的自言自语,在菲看来,就是精神病又犯了。
贝姬和迪伦的聊天,大概是从贝姬去找菲吃午饭被拒开始变质的。
贝姬只有在和迪伦的交流中放下了防备,然后亲密变质,她心中的感情天平已经开始倾斜,所以在她搞砸筹款宴会后,菲问她出了什么事,她什么都不肯说,反而用似是而非的话搪塞(她对菲说自己很迷茫,正在“shedding”)。
(小声说一句,在此之前,菲向贝姬说过,筹款宴会很重要,但贝姬在宴会上还在和迪伦“打电话”,导致身临其境搞砸了宴会,事后菲的质问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贝姬是有“前科”的,所以菲想知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很过分的一件事是,贝姬和菲刚刚运动完,她就去和迪伦“打电话”了,而且说话说着说着就变得暧昧。
哈啰,你们俩还能想起卧室里还躺着贝姬的正牌老公吗?
再往后贝姬和迪伦的日常聊天就变得越来越露骨,迪伦你问人家性生活多久一次,老公猛不猛这种问题,真的不会羞耻吗,当然你也可以说,在欧美这些都是小事。
然后就是神交那段,这难道不是翻版“视频性 爱”吗?
这不就是婚内出轨吗?
还甜,甜啥呀。
说贝姬和菲利普的婚姻不幸福,那贝姬可以离婚啊,这么多年都不幸福就离婚啊。
觉得菲利普没有时间陪贝姬,但你仔细想想,如果没有菲利普忙于工作,让贝姬衣食无忧,她哪有那么多时间和迪伦聊天。
贝姬和迪伦能感情升温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菲利普为贝姬提供了充足的物质需求。
如果贝姬和迪伦一样疲于奔命,需要工作,他们哪来那么多时间欣赏、分享彼此的生活,只会和迪伦一样,被老板认为是个神经病解雇。
这就好比,一株开在池塘里的荷花,一直都觉得池塘没问题,能让自己好好生存。
然后它爱上了沙漠里的梭梭树,觉得那种大漠孤烟直、烈阳炙空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然后转头抱怨,都是池塘阻碍了自己。
再说贝姬和菲的婚姻关系,的确不幸福,因为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沟通,因为贝姬不愿意说,菲利普没时间听。
在发现贝姬行为异常以后,菲就联系了精神科专家,准备给贝姬治疗。
这是因为贝姬以前就因为精神出了问题住过院(那时候不知道是感知共通,现在菲也不知道),所以在菲利普看来,贝姬就是精神有问题。
在不知道迪伦的存在前,贝姬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才会在第一次和迪伦意外沟通的时候,以为是个幻觉。
那么菲利普这个行为就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至于最后贝姬打算回头和菲好好的生活,却被关进小黑屋。
首先申明,解释这个手段的行为逻辑,并不代表我认同菲利普的行为。
因为菲利普觉得贝姬是旧病复发了,所以自言自语行为异常,但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他,贝姬的异常举动是因为她出轨了,而且他并不知道贝姬准备回头了。
所以他把贝姬关进精神病院治疗,一个可能性是他认为贝姬是在和想象中的人出轨(因为那家医院是个正规的精神病院,医生是他之前的合作伙伴),另一个可能是他认为贝姬是因为精神出问题了才出的轨。
ps:这部电影我看到结尾的时候,满脸问号,菲利普手段不当,所以他老婆和其他男人出走了。
但贝姬婚内出轨,迪伦勾引有夫之妇、抢车等事故,都不需要受点惩罚的吗!!!
一部科幻包装下的浪漫欧美小清新爱情影片。
相隔万里的丽贝卡与迪伦完全不认识对方,却因一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因素联系在一起,从小到大被这股力量驱使,两人可以神奇的共享视觉,听觉,嗅觉,直到某一天,他们终于认知到了对方的存在。
这样的剧情,让我想起了看过的一本书《我的名字叫回忆》,有点类似。
前半段告诉你什么叫“神交”,后半段变成了烈焰热情,甜到爆,虐死单身汪。
演员部分,颜值高,演技也不错,女主可爱漂亮,男主帅气。
另,不喜欢婚外情的设定,有尴尬症的人别看,羞耻⁄(⁄ ⁄•⁄ω⁄•⁄ ⁄)⁄
就算接受了设定,也是觉得不合理。
补标,高中看的。
佐伊卡赞,我男神的女神,一贯的清新古怪文艺女尝试共享五感这种脑洞题材,拍成了内地水准的穿越小白片,毫无情趣和想象力,只有生硬而幼稚的意淫,骗骗15岁的小姑娘还差不多
男女沒感情交流的感覺 空洞
吐槽一句:男女主角这辈子的之间电话费全部都省下来了...我能看见你看见的,你能看见我看见的,不远万里,不用电话,只要你愿意,你说的,我就能听到。这样子的情侣,果然是“天作之合”...加双引号是因为,他们除了在一起,恐怕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上天把你们两个大脑都连了起来,那还能怎么办?
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吐槽
看在男主的盛世美颜的份上我原谅这个脑洞清奇,狗血一脸的剧本了。
不愧是奇幻片。
相爱的人都有一些特异功能吧。
用特效而不是蒙太奇表现通感的电影也就骗骗你国小清新了
最后跑到火车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这样我可能会打五星。
有乔斯韦登编剧还真就不太一样。作为科幻片,这个创意不算新鲜独特,但故事被设定在一个有限范围内,因此特别凝聚,把男女主角的心思情感交代得很透彻。科幻构思与爱情主题结合非常严密(尽管科学上没有解释)。导演比较放松,不刻意煽情,让影片有种温婉的娓娓道来的清新味道。
逻辑不论,电影画面可以满分。雪地里的阳光,女孩的笑,很温暖。
想入非非 在家闲出小清新病 花痴得无可救药
这种通感和网恋没有区别吧,比起sense8差很多诶
这是爱情??
故事前半段太甜蜜了,比起后面稍显突兀的情节转折,前边所展示的那种素未平生但却能彼此分享各自眼前的画面,自身所感知到的香味,触觉,就感觉像陷入亲密的漩涡,似乎彼此生活就已经重叠与交织,这会是多么奇妙的一种感觉。
想法很很新颖,但导演对于电影的剧情叙事节奏太差了,台词也不太让人有好感,导致了这部电影毫无亮点,除了本片的奇思妙想
05.10 with hans相对新颖(其实并不)的概念包裹十分俗套的内核,讲来讲去也就那些花头,云做爱值得一看。
浪漫的奇异爱情,不切实际却直戳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