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Andrew Graham Dixon presents the 3 x 60 Art of France for BBC Four, taking viewers on a stunning visual journey through French Art history; from French gothi..详细 >
1、林堡兄弟的The Tres Riches Heures的秩序世界,蒙田起法国文化从秩序规则变为混乱难测与自我思考,普桑的绘画如蒙田的随便般探讨着生命意义的思考,太阳王的凡尔赛宫与法国重建计划与贸易广告,制度的囚徒与勒布伦的艺术规则与表情意义图示规范,路易的微缩模型,华托回到蒙田的难测,洛可可与取悦如微缩的凡尔赛,卢梭对过度繁复与文明邪恶的反对以及他对自然纯洁的回归“高贵的野蛮人”,Tome Premier伏尔泰/卢梭/狄德罗1752-1772所编多本卷的百科全书以及其中4000幅插图,狄德罗与艺术评论并巧妙转化为一种社会批评和对夏尔丹的推崇,夏尔丹与对世界意义的表达与法国即将来临的风暴;
啊头一次看艺术类纪录片发现画家几乎都认识.....
很棒的介绍
蜻蜓点水
毕加索的线条,马蒂斯的色彩,莫奈的比例,塞尚的焦虑,大卫的反讽,安格尔的古典,杰利柯的疯狂,格罗的拿破仑。
去巴黎之前撸三遍
第1、2集有个潜主题是如何做一名御用艺术家。。第3集的主题才是艺术家如何描绘时代。主持人太棒了,想追所有他做的BBC艺术系列纪录片。
The dull mind rises to truth through material things.
仰慕,羡慕,惊叹于法国艺术。
在2018年的寒冬,几个断断续续的夜晚里看完了。法国,这童年时期的完美异国,已几乎成为我的母国。文化的认同感,审美情趣的一致,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疏离,在这十年内在我的体内生根发芽。现代艺术大师里罕见法国人,但这没关系,最美的都是good old days.
英国拍的法国艺术,哈哈哈那阴阳怪气酸溜溜的黑起来....简直像看乌鸦嫌熊黑那路数。
英国人解读法国艺术,真是互相包庇又互相嫌弃的典范啊!每次Andrew和法国人同框的对话都有精彩的互怼,比撕逼耐看多了
这片打五星我也不解释了,有些地方去过,有些地方没去过,圣德尼神殿过了一把干瘾,我先贤祠拍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看到了后印象派,应该是高更,橘园我不喜欢,我感觉莫奈那几幅没那么好看,应该多拍奥赛,毕加索和达利确实值得说一说。
三集的篇幅对于法国这样一个殿堂级艺术大国而言还是太短太受限了………断断续续看完的,有时间还是需要再从头认真、连贯温习一下进行梳理,最后一集介绍得实在太仓促太可惜了T^T(强烈希望Andrew为每一位提及的不同艺术流派大师推出独立专题片进行深入解读,想必会非常引人入胜!!期待ing
1、林堡兄弟的The Tres Riches Heures的秩序世界,蒙田起法国文化从秩序规则变为混乱难测与自我思考,普桑的绘画如蒙田的随便般探讨着生命意义的思考,太阳王的凡尔赛宫与法国重建计划与贸易广告,制度的囚徒与勒布伦的艺术规则与表情意义图示规范,路易的微缩模型,华托回到蒙田的难测,洛可可与取悦如微缩的凡尔赛,卢梭对过度繁复与文明邪恶的反对以及他对自然纯洁的回归“高贵的野蛮人”,Tome Premier伏尔泰/卢梭/狄德罗1752-1772所编多本卷的百科全书以及其中4000幅插图,狄德罗与艺术评论并巧妙转化为一种社会批评和对夏尔丹的推崇,夏尔丹与对世界意义的表达与法国即将来临的风暴;
干货是有的。作为意大利之后第二个艺术之都,把整个法国本土艺术发展的主线粗浅地串联了一遍。三集的体量,在广度上有所欠缺,遗漏了不少重要的艺术家,令人惊喜的是在深度上达到了出乎意料的高度。
蒙田那个小山庄并且睡在星星下面,超级赞啊,《蒙田随笔》十卷!拿破仑用2000位画家画了好几卷埃及考古研究开创了考古学,哎嘛。。。主持人谈笑风生的对一位法国研究人员说“你们也偷了很多东西”,咳咳,真心笑不出来啊!一丘之貉!在巴黎的德拉克洛瓦故居非常推荐,猫奴必去。拿破仑之后“苍白且神经兮兮”的一代自有妙法。拿破仑花13个月平息攻占巴士底狱带来的动荡,不知道这次黄马甲能到什么时候?
最爱蒙田,波德莱尔和存在主义的诸位。主持人很有魅力,是个专业的艺术史学家。
确实想象不出法国选出奥巴马这样的总统,政治像蚂蝗一样,硬扯下来自己也鲜血淋漓,真受不了!法国近现代艺术是真的太璀璨了,对杜尚的解读我真不行了。。笑晕。。
在艺术中了解法国。
第一集略显陈闷,第二集英国人和法国人相爱相杀,第三集追问:在爆发之后,法国艺术怎么了?答案:小法国心态无法再支撑强大的cultural energy,充满了英国人的怜悯。。。。总之要多读波德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