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十分大师-大提琴篇,十分钟后:提琴魅力,十分钟,年华老去(下)

主演: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Amit Arroz,Mark Long,Alexandra Staden,多米尼克·韦斯特,毕碧安娜·贝格,伊尔姆·赫尔曼,鲁道夫·霍辛斯基,Jean-Luc Nancy,Ana Samardzija,阿莱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德国,法国语言:英语,匈牙利语,法语,德语年份:2002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剧照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2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3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4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5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6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3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4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5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6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7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8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19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剧照 NO.20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剧情介绍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大师们的命题作文,八位电影大师用各自的手法为我们解读了时间的含义。 贝纳多•贝托鲁奇在印度寓言中寻找答案,10分钟恋爱、结婚、生子,生活如水;迈克尔•菲吉斯将屏幕分成四块,让灵魂回望10分钟,把楼梯作为生死通道;伊利•曼佐的镜头下,老去的电影明星回顾黑白电影的片段,10分钟,已是好几个人生;......最后,让•吕克•戈达尔选择了10个“最后的几分钟”,试图告诉人们时间的真相,也让人思索,时间的几分钟会是什么样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亚历山大大帝隧道特派先锋麻辣冤家监狱犬计划宇宙战舰提拉米斯IIEX大追求惊变28年他们已不再变老混然天成新地岛我的甜心正太我的西游诛念师态度娃娃八犬传:东方八犬异闻第二季高更:爱在他乡神探夏洛克:可恶的新娘锁爱三生情妇维奥莱特宝物招领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重返15岁第一季为梦想发车超蓬勃:优步之战第一季请和我的老公结婚梦想之家大改造第三季时时刻刻上海滩之猛龙闯金关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长篇影评

 1 ) 无处不在的生活气息——浅析《十分钟年华老去 之 水的故事》

《水的故事》是贝纳多.贝托鲁奇导演,由英国“十分钟 年华老去公司”斥资上亿元人民币拍摄的影片《十分钟 年华老去》“大提琴”篇的第一部短片。

故事简短介绍了一个不知姓氏的印度人获得爱情和婚后生活遇到一个小挫折的故事。

全片虽仅有10分钟,没有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极具震撼的视觉效果,却从头至尾透露出一种干净、简洁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味道。

片中虽从未提到过命运、生活等哲学性的词眼,但全片以水来影射生活和命运的无常,既给予人快乐,又带给人挫折和困难,告诉人们困难终会被克服的道理。

影片以《水的故事》命名,片中也多次出现了水的镜头连接全片,我就以水这条主线,综合全片做一下分析。

一、影片刚开始便引出了一群不知从何出来又到了何处的人们,但当他们跨过横杆又走过坑坑洼洼的石路,走上一条平坦的泥路后,便引出了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布鲁和一位不知名的人——即男一号。

当男一号跟随着走出人群的布鲁到达一颗大树下时,布鲁对他说道:“我叫布鲁,你会认识我的。

”这时的男一号猛然有些不知所措,在原处转了转身,便到湖泊边洗了把脸,在这儿,水第一次出现,带给了他干净和清爽。

但在布鲁向他介绍自己的同时,还出现了一只牛,和对那只牛眼睛的特写,整只眼睛如充满液体似的观望着这个世界,平静而安详,好像能够透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所有秘密。

紧接着,在岸边洗脸的男一号听到背后成群的高大的芦苇后面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声音,他穿过成从的芦苇发现原来是一个女人的车子坏了,车后还放着一个铝桶,她又气又怒的踢着车子,嘴里还在不停的咒骂,而他却在芦苇丛中微笑的注视着,随后,便上前帮女人修好了车子,两人眼睛里含情脉脉,并跟着回到了她家。

因为水,他感到了清爽的感觉,也结识了他未来的爱人。

这是生活带给他的美好。

二、在女人家里,很快又出现了第二次水。

是因为两人发现女人只会说意大利语,男人只会说印度语而造成沟通困难后,女人——乔·维斯便拉着男一号跟她走。

紧接着,镜头切换到了男一号在浴室里洗澡的场景,然后出现了男一号与乔.威斯穿着礼服相拥与客人们共同起舞的镜头 。

这一处的剪辑不可谓不巧妙。

第一、男一号在浴室里洗澡的场景既可以看作是乔.维斯在拉他离开后的行为,也可看作是在会宴宾客前所做的事,镜头的起承转合很干净利索,丝毫没有做作之感,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二、选择男一号在浴室里洗澡的场景,可以增加水在短片中的出镜镜头,更切合以水为线索的特点,使观众自始至终不忘了这部短片是水的故事。

当然,这里出现的水应该也有它所代表的特殊意义,但我想了很久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想法,我想,这可能是导演想表达水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水与人的经历息息相关吧。

三、短片中第三次出现的水是乔.维斯的羊水。

羊水孕育着新生命,保护胎儿并给予他营养,代表着着人类美好的未来和人类的世代更替,在他俩大宴宾客时导演设计了羊水破了这一镜头,实在是意蕴深长。

第一、这代表了生活带给人们的小插曲,令人猝不及防,因为谁也不会料到羊水会在这个时候破。

第二、羊水代表着希望,给与人以美好的向往,而羊水突然破了,虽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危险,但还是会带给人一丝美好幻灭的担心。

在这美好的时刻,却发生这种事,不正代表着困难、挫折与危险永远暗藏于美好之中吗?

这是导演带给观众的启示。

四、片中第四次出现的水是带给他们伤心、不舍与危险的水。

在男一号与乔.维斯已经有一个看起来十多岁的男孩子时,他们买来了一辆吉普车,但当他们一家人兴高采烈的第一次坐上车兜风时,车却掉到了河里。

当把车从水里拉上来时,每个人脸上都满含着伤心之意。

不管他们有没有买汽车保险,但伤心、失望、对新车的不舍和危险却都围绕在他们一家人身边。

生活带给了他们以困难。

片中出现的水的镜头已经结束,可是在等待车子被拉上来的过程中,男一号找寻到了曾说会认识他的布鲁。

多年过去,布鲁仍端坐在那棵大树的下面。

当男一号走近布鲁时,“我就知道你会来的,人生路漫漫,终究会有些不如意”的话语从布鲁口中传到了他的耳朵里时,他就像跪拜佛祖一样跪拜着布鲁。

或许布鲁就是存于世间的佛祖吧,他给与人们以明示,在人们需要他的时候出现。

我并不知道他身后的大树是不是菩提,但我宁愿相信那棵大树和佛祖参禅的大树一样,都是菩提。

本片以水影射生活和命运的无常,即带给人以美好,又强加给人困难与挫折 。

但是,所有的挫折终有消失的一天,所有的困难终有被克服的一天 ,我们应当带着感恩的心,去享受生活,去创造生活,永远以乐观的心态和不畏的勇气直面所有的人生坎坷。

本片的结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故事隐喻性强,镜头语言丰富,细节刻画到位,配乐恰到其处,不失为名家之作,很值得我们借鉴。

 2 )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文 / 沈嘉柯1/8——《面对南茜》我忍不住要想象,如果是两个老人面对而坐,会谈些什么?

也许什么都不会谈,因为他们的想法不需要一问一答,甚至一问,持续的如喷泉一样的回答。

这样的事情只能够发生在年纪有差距的人之间。

这样的事情也最普遍的发生在有差距的人之间。

一个少女和一个老人。

一个半带疑惑,但又有些明白。

一个明白许多,所以往外倾吐。

如果你专注于听老人说什么,你一定会觉得格外枯燥。

其实你只需要听见老人说一句话就够了。

他说,这些都是间接经验,更加多的需要自己去体会。

需要本身去解决。

其它的,比如空间的转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等等,可听可不听。

告诉少女他这样一个老人所说的都是间接经验,这也是一种间接经验。

把它当成在讲述发生在世界上,极其普遍的一个现象,那么,你或者可以坐到这样的位置,比如少女,比如老人。

都可以想象着去试试。

可是,体验是不可传授的。

可以传授的是经验。

我们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暗示,无处不在的暗示。

比如你看的这样一个电影,在法国旅行的列车上老少的对话,比如我现在写的关于电影的手记。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分清楚间接和直接。

因为那是分不清楚的。

我们听着音乐看着书和电影,还过着生活,我们吃东西穿衣服,旅行和对话,都是这样交融的过程。

一切都在过程当中,不排斥提醒。

旁听许久的一位黑人进来询问时间,并且笑道,你们谈的真是兴致盎然。

老人说出符合身份的话,但时间结束一切。

我们遭遇经验,但事实上,一切仍然在体验当中。

包括遭遇。

2/8——《水的故事》有些人生在后来思索与顿悟。

在前面,需要做如下事情,懵懂的青年偷渡异国。

背景也许是芦苇也许是高粱也许是草地。

吹笛子的老头口吐警句:我叫布鲁,你会记得我。

在那里,语言不通。

但这不要紧,生命的旅程照样曲折。

意外遇到的女人,闪电般产生的爱情,洗澡的时候暧昧的线索,眨眼之间,一个人的一生走完了大部分的步骤。

流落、安定、爱情、结婚、孩子、成功、挫折……总是有意外的事故的,兴高采烈地开车,载着家人邻居,却意外车辆掉进水里。

跟着笛子回到老人身边,回到他的膝盖下。

一定要说生命如同流水,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觉察到这一点?

我想,必定是开过的列车,那代表着时间流转之后的现实。

但这不对。

一个过程的开始,老头放下的“提示”,一个过程的后来,回到提示那里。

我理解顿悟。

真的理解。

但我无法告诉你什么了。

我可以说,你去看看这个男人走过的路,以后伏在老头的脚下。

仅此而已。

3/8——《关于时间2》小时候,与情人欢度或失败,已经离开而父母仍然在对话。

实验电影的好处,往往是成为上帝。

直接进入一个人的三个阶段。

一个导演可以参与到一个人的人生最有典型意义的阶段么?

当然,理论上成立。

十分钟,不同时候,不同的状态,那却是一个人。

我会想,呵呵,我叫着一个人名字,却不可能了解这个人的来与去。

除非我参与他或她的人生。

多数时候多数人,我不能够亲历和目睹完整的三段论。

就如同孤寂的童年,水来给一个孩子解答与安慰。

飞机悬挂,恐惧与担心不可消失,轰炸来临……就如同青年,“一把楼梯,她停下,转向我,她,身着长裙,举起来,躺下去。

”**,却不可继续。

不能?

为什么不能?

但还是有愉悦的片段。

她弹着钢琴,两个人亲密地接触。

第三个人,是导演?

抽走了乐谱。

四个格子,被分解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只能够旁观呢?

作为一个旁观着去观看。

我们为什么不能够看见自己,在人生的童年、青年、老去,清楚地看见,我们是怎么样的呆着,呆在这个世界上,所做所为。

如是。

4/8——《一瞬间》我抱以深切地关注。

这些属于不同导演的十分钟,按照着某种内在的逻辑顺序安排下来。

我刚才,还在感叹着为什么不能够观看着自己的人生。

现在,是可以的。

即使只是虚拟的一种形式。

比如这样的情况,一个伟大的演员的一生。

演员扮演过我们一生所有可以经历的经历。

那俊美到惊叹的青春和面孔。

那岁月摧残的老年和面孔。

那爱情刚刚开始的接吻,身体必定是暖和的,舌头是甘甜的。

微笑是如同一片原野骤然入春。

那跷跷板的一边,如此幸福的表情。

一上一下,天空是背景。

捷克伟大的演员鲁道夫·赫鲁辛斯,他的一生,只需要十分钟就可以回顾。

他目送着两个超短裙子的女孩,在单车上远去。

她们的屁股,是最青春的果实一样,在活动着。

她们说笑着,单车骑的歪扭路线。

他看得入神。

阳光虽然好,苹果成熟,红至深刻的程度,然后掉下来。

苹果砸中他的头。

十分钟不过是一瞬间。

但一生到最后,回忆的时间又有多少?

没有整段的,完全的,只有破碎的,模糊的。

电影,是真正的魔术。

代替一个人,保存记忆,并且成为记忆。

他的手,往额头上抚摩过去。

面孔舒展,一个微笑诞生。

定格。

时间使人晕眩。

时间使人张大了嘴巴,只是发出一声叹息。

这些美好,足够使他闭上眼睛了。

一瞬间,他是苍老的,我们也将苍老。

胶片上,过去的他仍然俊美。

5/8——《十分钟后》时间的魅力的是无常。

我们无奈的也是无常。

佛教认识,无常有二。

刹那无常。

一切有为法,刹那之间,有生、住、异、灭的变化。

还有一个是“相续无常”。

一切有为法在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

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有生有灭。

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

昨日繁华今日灰烬,十分钟前有幸十分钟后不幸。

只是我没有去妄想,一个在结婚纪念日,等待丈夫回家一起庆祝的妻子,去做好无常的心理准备。

她不过是习惯与本能的做法。

安慰他喝醉的丈夫,希望他睡觉去。

但是她就是没有顺他的意思,再喝的更加醉,甚至不醒人事,直到明天清醒过来。

她失手拿刀刺中丈夫。

然后医生带走她的丈夫,警察来给她录口供。

如果不发生后来的事情,那就不要就此事说了。

不存在就是无意义。

而发生了,十分钟一切情况改观。

这是最鲜明的对比。

喜庆洋洋,转眼悲不可遏。

只来说态度,是否我们抱定了顺应了就无事?

显然不可能。

那么不顺应?

显然是有事发生了。

我是个常常默向“如果”的人。

比如刚才我忽然记起我忘记关好水管。

我站起来去关的时候,地上充满了水,很滑,我一个趔趄几乎摔倒。

所幸没有摔倒。

如果摔倒了,什么都可能发生。

接下来的一切都将不存在,但对我则无意义。

无可计算与准确预感,就是无常。

照片里的平和喜悦,现实的狼藉悲惨。

人最稳妥的渴望,是一切尽在控制之中。

然而就无趣了。

悲欢顺逆,自然是有人心的好恶的。

但已经发生的,我们只有接纳,别无办法。

6/8——《启迪》哲学家爱好思索的东西,不可绕开时间。

以画面,来注释一段对时间的哲学追索。

“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一个时间,就只有现在的时间,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未来的现在”。

“这一切发生在一天里,却像在我们一生里的事情一样,向上帝坦白,我还不知道时间为何物。

渴求上帝给我指引,给我启迪”。

一个家庭正在展开的野外烧烤派对,一群年轻人也过来了。

他们喝酒、聊天,吃着各种食物。

触电事故造成了悲剧。

这只是意外。

苍蝇也死于触电。

因为它靠近光明,最终碰到了死亡。

圣·奥古斯汀若来观看。

启迪也将仍然没有答案。

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存在的过程吗?

对人来说,是什么呢。

过去成为记忆,仍然存在于现在,现在理所当然只是现在,而未来从这一刻莅临,是未来的现在。

我们很想知道时间为何,但有必要吗?

无主体的意识,就没有刻度的创造。

7/8沉溺于星我会觉得,这个十分钟,是唯一具备打破性质的。

其他所有的导演,都服从于时间。

只有这样一个导演,假设了一个命题。

相对论我不甚了解。

至少目前光速不可能超越和达到。

爱因斯坦的说法还是一个想象。

就算是父亲没有老去,儿子已经白发。

那说明什么呢?

时间仍然存在。

一直存在。

唯一要指出的,是没有老去的父亲,只是少了一段记忆,延缓了衰老而已。

过程并无增加与减少。

没有变化的是,“爸爸,我爱你”,“我也爱你”。

这是一个误解。

伤感而温情的误解。

爱最需要的东西,是以花时间陪伴。

8/8在时间的黑暗中 青春、勇气、思想、记忆、爱情、沉默、故事、恐惧、永垂不朽。

这些主题,皆是一切文艺的母题。

我这样定义母题,可以诞生繁衍次主题和子命题。

但其实它们也是交叉的。

一起构成的,也就是一生了。

戈达尔在这最后的总结,采取了最直接的态度。

“为什么要在黑暗中燃烧火把?

或许这个世界缺少光明,需要用火把来照明。

用来趋走什么,或者带来什么。

特别是面对人群的时候,我总觉得有这样的需要。

”我们需要光明,是什么样的光明,我们需要它来做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照亮活着的态度。

如同上面的每个片段的命题,都是态度问题。

青春?

好,让它截然终止。

慢慢死去,还是马上死去?

是选择也是态度。

死去,带走一切。

勇气,面对的,是残酷的非和平。

可以关上眼睛吗?

努力去看吧!

记得牢固,就是勇气。

思想,连同书本一起抛弃,连同思想的幸福。

即使一旦失去再也无法回来。

也不更改放弃的选择。

好吧,在黑色垃圾袋里,它们终于寂灭。

对于主人,意味着丧失。

记忆的最后几分钟,无法忘记的……相信我们都有判断。

总归,还是要忘记的。

记忆也不是永恒的。

对于我们本身而言,仍然是与生而来,与死同去。

甚至,人是活生生的,却丧失记忆。

感伤,无济于事。

爱情的最后几分钟,结局是离开。

一个人在独白:“告诉我,你不会离开我,我们会彼此微笑”“好了,过去的一切,所有的一切,到次为止。

这就是我们的结局,再见。

我一向就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当你告诉我之前,我就知道自己一无所有。

但我却希望你不是如此,我们做不到,我们注定是这一结局”眼泪,掉下有不掉下,意义何在?

我开始不停的追问意义了。

沉默,它的最后几分钟。

沉默是多么顽强的抗拒。

故事的最后,内心的想法,以及死亡。

恐惧,那些血肉横飞的战场,濒临死亡前,触目惊心和习以为常的,是同样一件事情。

区别是,谁来感受它。

永垂不朽,耶酥本已经死亡,而永垂不朽的是什么?

受难的精神?

那显然不等于耶酥。

最后几分钟,本来一切都应该归结到死亡。

但是,还有观众,还没有一切灭亡。

我们看了,并且仍然在思索着,那么意义就存在着,那就是被照亮的灵魂,是呵,我们可以选择。

而生命虽然短暂,虽然一个接着一个十分钟,不长久而飞快流逝。

他,她,他们,也就是我们。

黑暗一直在我们的前后左右与上下。

我们多少曾经忽视过其中的命题。

但免不了,一一面对。

 3 ) 如果我来拍

如果我来拍,我就拍一个住在村子里的人,看着老年人死去,新生儿出生,婚丧嫁娶,立业成人等过程。

并且要让这个绵延不断的过程持续上千年、上万年,直到地球形成,宇宙爆炸,并且最后把这一切缩归为一个学生的出神片刻。

各位导演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时间,有的是从南柯一梦的角度,有的是从个体的非常事件的时间感角度,有的是从个体的成长衰亡角度,有的是从时空倒置的角度,有的是从旅行中的时间角度,有的是从时间的过去未来无联系的角度,有的是从老人的回忆的角度,有的是从不同事物结局的角度。

就像是宗教带给人的不同体验。

所以我觉得自己的时间观念就是:时间均匀流逝。

 4 ) 大提琴

贝纳多·贝托鲁奇《水的故事》4.2迈克·菲吉斯《关于时间》4.8伊利·曼佐《一瞬间》3.1伊斯特凡·萨伯《十分钟后》3.4克莱尔·丹尼斯《面对南希》2.7沃尔克·施隆多夫《启迪》4.6迈克尔·雷德福《沉溺于星》4.2让-吕克·戈达尔《在时间的……》4.1其中《水的故事》《关于时间》《启迪》《在时间的……》让我看了两遍。

终评:(4.2+4.8+3.1+3.4+2.7+4.6+4.2+4.1)÷8=4.012≈4(分)

 5 ) 大提琴篇/小号篇 深邃,导演风格各异。

中文片名:十分钟年华老去- 大提琴篇/小号篇英文片名:Ten Minutes Older - The Cello / The Trumpet 导演:15位世界知名导演(见图表) 发行公司:MCONED 商:ML画面比例: 1.85:1不可变形字幕:点击打开画质指数:★★★★★碟片:精装2D9推荐指数:★★★★★简评:《十分钟年华老去》:芬兰/德/荷/西/英/中2002年出品,15位导演、15部短片, 并且做为2002年嘎那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做为播出,得到了不少媒体的赞誉。

观看这类电影,就好像欣赏一种汇集不同风格的大杂烩,看导演们在这个命题作文下能各自演绎出什么个性的东西来。

而且不同导演的水平差异也能表现的很明显。

DISK1:The Cello影片时间:1小时41分41秒导演 国别 代表作品 十分钟作品伯纳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 意大利 末代皇帝 水的故事迈克·菲吉斯 Mike Figgis 英国 远离拉斯维加斯 关于时间 2伊利·曼佐 Jirí Menzel 捷克 严密监视的列车 一瞬间伊斯特凡·萨伯István Szabó 匈牙利 摩菲斯特 十分钟后克莱尔·丹尼斯Claire Denis 法国 日烦夜烦 面对南希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ondorff 德国 铁皮鼓 启迪迈克尔·雷德福 Michael Radford 英国 邮差 沉溺于星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dard 法国 精疲力尽 在时间的……第一部:水的故事(Histoire D'eaux)Bernardo Bertolucci (segment "Histoire d'eaux") 水的故事黑白的景致,带着哲思。

一个西亚人(我猜想他来自伊朗)听从内心的声音,走到一个陌生的开阔地,草丛旁碰到了酒吧小店的女主人,陌生、寂寞而快速的爱情,当动人的民歌唱起来,他们跳舞、结婚、生子,羞涩温暖的相握,平淡的快乐,最后在一个看似哲人的总结: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不顺利的话语中了了这个异乡人的一点心结。

短短10分钟讲述了几年的时光中过去的故事,非常喜欢里面的女主人公那种安静、恬淡、静默的面容,有种知天命而安然的平凡和喜乐。

贝托鲁奇很关心东方玄学,有过“末代皇帝”和“小活佛”,这十分钟,他的人物是偷渡意大利的印度难民。

刚过边境,一个老者来到牛圈前的大树前坐下吹笛,告诉小伙子“我叫××,你会记得我的”,小伙子去为老者打水,碰到了一个意大利姑娘,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和姑娘结婚、生子,有了自己安定的幸福生活。

一天他买的新车跌入了河里,所幸全家平安。

这时候,他听到了笛声飘来,寻音而至,在牛棚前的大树下遇到了老者。

似乎觉悟到了什么,他激动地跪下,附近,偷渡时的来路已通了铁轨,火车隆隆驶过。

故事名曰“水的故事”,似乎也表现了像水般平静流淌的生命。

然而,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水流偶尔也会受阻。

总有些东西是不变不动的,是老者所象征的领悟?

我不得而知,也远远尚未悟过。

故事中,有两处性器的暗示,而两次都以成长变化紧密相关。

一次在刚到意大利姑娘家的印度男子洗澡时,肥皂刚碰到内裤,镜头一转,他和她结婚了;第二次在婚礼的喜庆中,新娘子羊水破了,镜头一转,他们的小孩长大了。

这两点也都是生命的重要过程。

十分钟的影像里生命已经过了许多年,如水流不停歇,这个时候如果回头一看,或许能等等那被自己走得太快而拉下的灵魂。

第二部:关于时间 2Mike Figgis (segment "About Time 2") 关于时间 2用了试验电影的常用手法,麦克.菲吉斯(“离开拉斯维加斯”)在这十分钟里将屏幕分成了4块,是要将10分钟的信息量扩大到4倍?

开始的画面让我感到菲吉斯或许是把一个罪案过程从时间上打乱,当然4个空间注定因为时间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

电脑荧幕语无伦次的打出“一把楼梯,她停下,转向我,她,身着长群,举起了,躺下去”。

影像上是诡异且绚丽的,似乎作者在等待观众梳理处这种显得无序的画幅关系。

渐渐地,可以感到上面的2个画面和下面的2个画面是一把楼梯的上下关系。

楼上一间房电视开着,女子在另一间房弹奏着舒伯特的钢琴曲;楼下的男子听见钢琴,慢慢地上着台阶。

而故事也从上台阶的时刻开始明晰,人物关系渐渐呈现,基于观影经验而得出的故事前因可以想到。

(以下文字可能影响观赏快感,建议观影前别看)这其实是一个类似“鬼眼”和“人鬼情未了”般的故事,新的死者魂灵回归人间,驻足10分钟,得知自己的已死去的事实,接受现状,重新走下楼梯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安息。

这10分钟,是让魂灵回望的10分钟,这个时间通过楼梯连接了生死两界.第三部:一瞬间Jirí Menzel (segment "One Moment") 一瞬间伊利.曼佐(“严密监视的列车”)这10分钟印象般地传达了一种关于回忆的情绪,并缅怀了流逝的美好时光。

午后、果园里,一切都是那么慵懒,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序曲”。

果园里的老人躺在树下,昏昏欲睡,镜头里满是丰收的颜色。

而他的幻觉里些泛黄但精致的黑白电影片断。

“十分钟,仅仅是短暂的片刻”,这片刻应该是美好的,你可以用它回顾爱情,越来越多的泛黄记忆的影像里,我们发现了他是一个老去了的电影明星。

拿着球拍,蹬着单车的青春女孩从果园外掠过,老人羡慕地注视着,惊鸿一瞥间,他被栏杆铁丝挂了一下。

熟透了地苹果从树上坠下,打到了他的头。

“十分钟,我们的生命并不更为漫长”...凝固在胶片上的形象忠实地纪录了我们的生命瞬间,在这些胶片的纪录中,我们老去。

当用短暂的十分钟来回忆,除了叹息,更多的应该是美好。

“时间摧毁一切,回忆挽救一切”。

第四部:十分钟后István Szabó (segment "Ten Minutes After") 十分钟后上个故事提到“十分钟,仅仅是短暂的瞬间”,这个瞬间,在一生中或许平淡无奇,经常如此。

但也可能成为成就一生的瞬间,或者另一个极至--毁灭一生的瞬间。

伊斯特凡.萨波(“靡菲斯特”)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毁灭性的瞬间,毁灭的地点和对象都是家庭。

妻子在为丈夫准备结婚周年的烛光晚餐,电视里反复教着英文人称代词的变化。

酒鬼丈夫醉醺醺地回家了,他还要喝。

丈夫发起了酒疯,妻子随手拿起餐刀,悲剧酿下了。

她招来救护车,丈夫走了,接着,警车也来将妻子带走了。

她挣扎着,说要跟丈夫去医院,电视里,英文教学节目继续着......这是一个完全没有表意和象征成分的故事。

它仅仅残酷地证明着十分钟里足够发生毁灭一生的悲剧。

这样的悲剧在世界上太多太多,无所不在。

我们既然逃脱不出时间,我们该如何避免悲剧呢?

克制还是其他更多的品质...第五部:面对南茜Claire Denis (segment "Vers Nancy")面对南茜系列片唯一一位女导演克莱尔.丹尼斯(“军中禁恋”、“不知不觉爱上你”)作品,比较随意地拍摄了火车到站前十分钟一男一女关于异乡人身份的对话。

法语已经很熟练的男子对对面的女子谈及作为异乡人的他对法国的不可言表的浓厚情感,关于这种在异地的兴奋感受,言语难以表达,但两人都愿意用有限的词藻去挖掘这种感受。

10分钟,在火车上穿越了不少空间,这种穿越于异乡男子看来更是一种带有满足感的超越。

即使在异乡,他也相信着时间能将陌生消融,于是,他爱旅行,爱空间变化的兴奋感。

包厢外吸烟的黑人进来了,说:“快到站了!

”两人关于时空的讨论也就此结束,男子说:“时间结束了一切。

”个人感觉克莱尔.丹尼斯处理这十分钟命题作业过于随便,用这种“直接电影”的方式表达对话者的关心焦点,而对命题显得关注不够。

大家火车到站前的10分钟又是怎么样的呢?

第六部:启迪Volker Schl?ndorff (segment "The Enlightenment") 启迪 启迪,典型的德国人爱关心的哲学问题。

沃克.施隆多夫的这个故事基于一位德国中世纪哲人的诗句,画面拍的很精致漂亮,更以哲人关于时间定性的诗句作为画外音贯穿全片。

至此,“十分钟年华老去”系列片里除了早已过世的鬼才法斯宾德外,德国新电影运动四杰的其他三人悉数到齐。

Paul Engishby单独为这个片断配了乐。

开门见山提问“时间是什么”,这个古代哲人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他的理解。

泛着绿光的湖面上,各种“此刻”存在的人物生活、玩乐着。

“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一个时间,就只有现在的时间,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未来的现在”。

表述这些观点时,镜头也巧妙地符合着画外音,让观众能感受到哲人观念里这种时间的确切存在。

Paul Englishby大提琴的长音引出了苍蝇的动机,苍蝇此时似乎成为了时间观念的见证者。

渐渐地,人物间越来越有联系,故事漂亮地展开了。

刚才哲人表述的三个现在时间,被引申:过去的现在就是回忆、现在的现在就是沉思、未来的现在就是展望。

故事里,是一个家庭正在展开的野外烧烤派对,一群时尚的年轻人也来了,苍蝇与大提琴的声响里混入了重型电子舞曲。

画外音依旧阐述着哲人对时间的观念。

故事的结尾是一个触电事故悲剧,同样触电的还有苍蝇。

死亡如此突然,“这一切发生在一天里,却像在我们一生里的事情一样,向上帝坦白,我还不知道时间为何物。

渴求上帝给我指引,给我启迪”。

导演的观念通过画外音配合恰当地画面巧妙地传达出去了。

如果单有影像或单有画外音,这个“启迪”的传达必然是枯燥的,幸得大师之手,发现理解古代哲人圣贤的思想也可以是轻松的。

10分钟,发生了一生的事,而至死,谁又能真的明白时间。

第七部:沉溺于星Michael Radford (segment "Addicted to the Stars") 沉溺于星迈克尔.雷德福(“1984”)讲述了一个科幻故事,科学暂时未能企及的那里属于幻想,那也是人类思考的最远处,所以科幻故事常常蕴含了太多太多。

女声用仙音在唱咏着数字化的世界,精细的仪表显示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流逝在高科技下是以微妙计算的。

宇航员拾起地上物品的一瞬,仪表显示飞行器已经过许多光年,到达了2146AD。

以不断的时空飞行为使命的托马斯上校或许对任何一个时空都无法熟悉,因为他的现实时间消磨在时间的超越里。

在陌生的2146年世界,他满屋目的地走着,享受着片刻的“真实时间”。

上校来到一所住宅,见到一个老者,老者万分激动,而上校却保持着平静、压抑着时间错位带来的失落,原来老者竟是年轻上校的儿子。

上校继续着他的时空旅行,在一片土地上放下儿子年轻时的照片。

看似荒诞的故事,在强大的科学技术面前却不荒唐。

这样的科幻小品不带任何批判色彩,只是隐约地表达着些许苦衷。

时空的穿越让你不会老去,你却无法融入和熟悉任何一个时空,必须背弃自己原有的生活、家庭,最终悲剧式地在时间穿越里被时间所抛弃。

天上方一日,地上已百年。

你去哪里了,我在这里等你,很久很久了。

宇航员从太空回到地面,他回家看望他的孩子,当躺在椅子上垂暮的老人对着年轻的他吃力地说出:爸爸,我爱你。

方让我明白他们之间的牵连。

看着年迈的孩子,他放下那块从外星球上拿回来送给儿子的礼物——一块石头,静静地离开。

大桥上,他孤独地走着,他又终将是一个人。

我是那么清晰地记得,那只温柔的手,把他最亲爱的孩子的照片,永远地留在了在那个灰色的星球。

第八部:在时间的黑暗之中Jean-Luc Godard (segment "Dans le noir du temps") 在时间的黑暗之中所有15个导演里资格最老的戈达尔出场了,热衷于出杂锦集的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表现他强大创作功力的机会,于是拍出来的东西让人吓呆了。

“红旗还在飘扬,老头更有力量”,74岁高龄的他依旧是电影的急先锋。

这10分钟,他把自己放在一个时间漆黑的处境里,分别用10个“××的最后几分钟”来阐述短暂的十分钟。

这十分钟用了极简主义的配乐原则,钢琴反复演奏着简单的几个音阶,大提琴隐约地拉着钢琴的进行。

这段配乐由安娜.玛丽.梅维尔创作,亚历山大.马尔特演奏,已经收录入ECM公司的唱片中,编号1591.郊外荒野,点着的火把堆。

孩子问:“为什么在黑夜里要点燃火把?

”老者回答:“可能因为这个世界缺少光明,需要用火把来照亮,用来驱走什么,带来什么,特别是面对人群,我总觉得有如此的需要。

”1.青春的最后几分钟:一个女士抢了一把枪对一个年轻小伙子说:你是要现在结束生命还是漫漫死去?

小伙子选择了马上!

结果子弹射进了他的胸膛,他倒下!

嘴里喊着“妈妈!

” 他就这样的走了,带走了一切...2.勇气的最后几分钟:炸弹落下,满身血圬的女人。

画外音“保拉,我不知道你是否害怕?

”。

3.思想的最后几分钟:女孩在清理书,并把一些书丢入垃圾堆,书名“有思想的幸福”,丢了书,就是背弃思想?

放弃幸福?

最终书籍还是进了垃圾车。

4.记忆的最后几分钟: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戈达尔式的字幕跳出“不失效的”。

5.爱情的最后几分钟:香颂唱着“告诉我你不会离开”,然而镜头却是离婚场面,关于告别以及一无所有的最终。

6.沉默的最后几分钟:戈达尔作品“小兵”中主角布鲁诺被阿拉伯激进组织行刑逼供的镜头再现,他沉默不语。

布鲁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嘴硬,并不是为了理想,是为了面子吗?7.故事的最后几分钟:女人在树下朗诵着关于死亡和神往天国的诗,然后躺在海边死去,男子和女子的声音:“她永远地走了”。

8.恐惧的最后几分钟:巴尔干战场,炮火连天。

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巴尔干,恐怖就在于此,在于“习惯”。

9.永恒的最后几分钟:耶稣受难,字幕又一次跳出“永垂不朽”。

10.影片的最后几分钟:洁白投影屏幕垂直方向上翻滚。

最后的意象:木偶在版画前舞动,多个声音说着:“他说,黑夜;她说,黑夜;他们说,黑夜。

”在时间的黑夜里,于戈达尔是影像狂乱表现的十分钟。

任何事物都受时间制约,时间都让他们有着最后的几分钟。

而时间本身,会消亡进黑夜吗?

或许不会,因为黑夜也有着最后的几分钟。

戈达尔不敢想,我们也不敢想:时间的最后几分钟会是什么样子的。

DISK2:The Trumpet影片时间:1小时28分10秒导演 国别 代表作品 十分钟作品阿基·郭利斯马基Aki Kaurismaki 芬兰 没有过去的男人 狗没有地狱维多·艾里斯Victor Erice 西班牙 南方 生命线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 德国 天谴 几千年前吉姆·贾木许Jim Jarmusch 美国 神秘火车 国际组织·拖车·夜晚维姆·温德斯Wim Wenders 德国 巴黎德州 距离托那12英里斯帕克·李Spike Lee 美国 丛林热 我们将被掠夺陈猸歌Kaige Chen 中国 霸王别姬 百花深处第一部:《狗没有地狱》Dogs Has No Hell(芬兰) 导演:阿基.郭利斯马基Aki Kaurismaki 郭利斯马基老班底的另一部短片。

从一开始宣称躺在铁轨上只是因为「火车误点了」,到中间「为了爱情」带着女人远赴西伯利亚,完全都是郭利斯马基一贯的风格与调性。

就是那种冷冷的幽默,与静静的热情澎湃。

我最爱后面那一句「看祖国是否还在」。

第二部 《生命线》Lifeline (西班牙) 导演:维克多艾利斯Victor Erice 画在手上的表,呼吸、除草、打铁,所有的声响如此的有规律所有的声响都是生命流动的足迹。

这部短片拍的是一个新生儿脐带出血,稍晚才被发现。

而拍得格外宁静祥和。

第三部 《几千年前》Ten Thousend Years Old (德国) 导演:沃纳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 荷索的纪录片,记录巴西亚玛逊河流域最后的原住民部落「乌哈乌呼」。

片子的前半段是英法探险队第一次的接触,后半段则是二十年之后,他们再度回去寻找这个部落的残留。

乌哈乌呼族接触到所谓的现代文明,脱离石器时代的生活时,他们也一并感染上水痘与感冒,许多人甚至因此致命。

失落的数千年里,他们保持着纯净,但也少了免疫力。

二十年之后,乌哈乌呼正逐渐被时间再次拋弃,新的一代甚至以自己的存在为耻。

日月的变动对他们来说是实际的,而手中的闹钟滴答滴答,却只是抽象而游离的存在,象征着自身一点一点的流逝,而无以挽回。

第四部 《国际组织·拖车·夜晚》Int.Trailer.Night.(美国) 导演 吉姆贾木许Jim Jamusch 这部短片在说的故事是辛苦的女演员。

她在休息的十分钟里不断地被打搅,整理头发、检查收音线,除了讲电话之外甚么事也做不了。

十分钟里,其实并没有任何休息可言。

对了,这部片子用了郭德堡变奏曲呦。

第五部 《距离托那12英里》12 Miles to Trona (德国) 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 不小心吃了过多迷幻药的中年人,正在跟时间赛跑,要在自己还清醒的时间内,想办法开车到最近的医院。

沙漠加上迷幻药,变幻的光影疏落,实在是相当漂亮的景致。

第六部 《我们将被掠夺》We Wuz Rubbed (美国) 导演:斯派克李 Spike Lee 这是访谈高尔幕僚的纪录片,纪录着高尔与布什的选战开票日,从电视拨报高尔落后数十万票,到高尔的幕僚阻止他上台宣布败选的十分钟。

可能是我不关心美国政治的关系,所以并没有特别深刻的感触;但是那十分钟内的紧张与情绪牵引,确实是在这部短片里表露无遗。

第七部 《百花深处》100 Flowers Hidden Deep (中国) 导演:陈猸歌 好酒陈瓮底!

这是一部特有感情的好片子。

冯先生是个老北京,住了大半岁月,看过花开花落。

房子早已拆了,但他的心还留在过去,埋藏在那棵家族的大树下。

搬家工人装模作样的搬着只存在于老先生视野里的家具,再加上那一口北平土话/京片子,突然又有了那种传统相声的喜感。

而藏在传统段子里的那种深沉哀痛,却也一点一滴地表露无遗。

那种昨日琼楼玉宇今日黄花的辛酸!

 6 ) 似水

15个世界殿堂级大师的合集,我只好一个个道来,最近工作很忙,只能写一点儿,写到哪里算哪里,喜欢的,就多写几句,不喜欢的,就一笔带过。

其壹 贝托鲁奇的《水的故事》Hisroire D'eaux喜欢。

没办法,谁让咱是《末代皇帝》培养出来的中国影迷呢~生命轮回中的顿悟,有明显的东方色彩。

发现贝托鲁奇愈来愈痴迷东方文化,从《末代皇帝》到《小活佛》到这部10分钟小作品,都带有东方哲学的思辩倾向。

片中的印度移民在一棵树下离开智者,走向尘世,恍恍惚惚一生溜走,色,财,虚荣,背叛某天随着汽车落水的一瞬都蒸腾了,他转身往回走,径直来到树下,智者还在吹着短笛,好像从来没离开过一样。

看到这里心里有一种冲动,也想开口说:原谅我,我明白了。

凝练又不乏丰富的细节,以10分钟的片长而言,并没有看到取巧的痕迹,大手大脚,还是当一部长片的架势来拍摄的,态度严肃令人起敬。

其贰 迈克·菲吉斯的《关于时间2》About Time 2这厮就是凯奇那部《远离拉斯维加斯》的导演。

看出来了,他是《24小时》的祖师爷,这部《关于时间2》全部用四分画面,调度和动作都是同时发生或连续的,试验性强,但是很无聊。

其叁 门泽尔的《一瞬》One Moment捷克导演,作品《严密监视的列车》Closely Watched Trains拿下6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一瞬》是很取巧的创意,门泽尔选择了捷克伟大演员鲁道夫·赫鲁辛斯基(好兵帅克)一生所演影片里的一些镜头,配以捷克伟大作曲家雅纳切克的音乐,很自然地就带出一个人由年轻变老,也带出捷克数十年电影的兴衰史,是整部片集里最感性的一出。

毫不矫饰,把贫穷和富有,年轻和衰老,失败与成功,欲望与幻灭都交织于一炉,实在是相当聪明。

年老的鲁道夫在果园劳作,看着年轻姑娘骑车经过,无力地看着女孩充满弹性的屁股在单车上起落,再回望他也曾经多么勇武地劈波斩浪,年轻骄傲,充满魅力,看得人几欲落泪。

十分钟的镜头,已足以表达向电影,向捷克电影,向捷克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演员致敬的初衷。

其肆 伊斯特凡·萨博的《十分钟后》Ten Minutes After匈牙利著名导演伊斯特凡·萨博,导演的影片《信任》曾获1979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雷德尔上校》曾获1985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他的代表作是《千面恶魔梅菲斯多》,曾经荣获198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萨博的这一段其实就是浓缩版的《不可逆转》,是的,任何一件大事件都是起始发生于一瞬间的,在这一瞬间的前十分钟可能还毫无先兆。

切题,但和其他导演的作业比就明显缺乏才华和创意了。

其伍 克莱尔·丹尼斯的《面对南希》Vers Nancy多么典型的法国导演啊!

十分钟全是话痨!

让一个女孩和据说是著名哲学家的让-吕克·南希在火车上对话,5分钟不到我已经昏昏欲睡。

哲学的可怕就在于,听的时候你没有一句不明白的,可是听完你却什么都记不住,一句也串不起来。

克莱尔·丹尼斯是让-吕克·南希的信徒,他的电影《闯入者》也是改编自南希的思想,看到艾黎可罗马和戈达尔话痨这一派后继有人,我真是替法国欣慰啊:(其陆 施隆多夫的《启迪》The Enlightenment就是《锡鼓》的导演啦,曾经帮助姜文在德国后期,才有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我非常喜欢的导演,有着异乎寻常的幽默感和想象力。

《启迪》的旁白是圣奥古斯丁关于时间的神学思考,可是却被转嫁到一个蚊子的嘴里絮絮叨叨着,这只蚊子在露营的人们中穿行,看见了不检点的孕妇和狂欢的新纳粹主义者,看见了人们的绝望和生命的消逝,最后自己一头扑向灭蚊灯,也见证了生命的脆弱。

机位的移动有着他一贯的水准,模仿蚊子的主观视角和飞行轨迹,几乎一cut到底,相当流畅。

人虫平等,众生平等,生命和时间的规则,很公平。

其柒 迈克尔雷德福的《沉溺于星》Addicted to the Stars《邮差》的导演啊,我曾经那么喜欢的电影。

不知道怎么就弄出个科幻片来,以某些场面来看,成本很高啊,奢侈!

故事很简单,宇航员几十年后回到地球,回家去看儿子,自己才30多岁,儿子8,90岁都快老死了。

网上有人骂这部,说无聊,丫明显不知道当爸爸是什么滋味,我怎么看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其捌 戈达尔的《在时间的黑暗中》Dans le noir du temps丫是最懒的,拿自己和别人的片子瞎剪了一堆,然后配些字幕交差了事。

不像门泽尔,也是剪,但是里面有Idea, 戈达尔这个纯属咱们说的vignettes,广告公司没想法的时候谁都会做的那种。

共用如下素材:戈达尔自己的《永远的莫扎特》、《美国制造》、《小兵》、《李尔王》、《赖活》,帕索里尼的《马太福音》,艾森斯坦的《伊凡雷帝》,以及一些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片。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真是剪辑的艺术,这些东西剪在一起还真是赏心悦目啊,总比看丫常拍的那种大闷片强。

 7 ) 十分钟,年华老去(提琴篇)

文/故城It was as if the mountainswhen seen through many millenniumswould rise and fall like waves in water——The Mythology of Vishnu不同于[小号]章节明快的伴乐,[提琴]章节凝重而深沉。

如果说[Trumpet]是让在纪录时间如涓涓细流的流淌,那么[Cello]是在承受着时间的驻留与停滞,如蜿蜒山脉的绵延,博大而宽容。

Histoire D'Eaux---Bernardo Bertolucci水的由来,时间的流淌。

这则印度寓言似乎并不那么显著,它讲述的是师徒俩人由背离到认同经历。

对于徒弟,尘世的诱惑吸引他驻留在其中,不论是生活的喜悦与无奈,不论是他年华的老去还是他对青春的怀念,他都无法避免的接受了光阴的洗礼;而对于师傅,他静静的在时光场合中找到了起点和终点,抑或这终点也是起点,他用一个个平淡的日夜守候着时间。

流动的时间和静止的时间,轻飘与浑厚在刹那积淀出岁月这个无法衡量的沙漏。

一列火车滚滚驶过,原来一切都是一场梦。

About Time 2---Mike Figgis四个画框分割了记忆也分割了时间,岁月的痕迹被在同一张画面用同样的步调表现出来,童年、青年、老年,战争、爱欲、父母都用强迫症的方式灌输到我们的脑海中。

男主人公游弋于各个画框,也游弋于各个年代。

英国人用看似不经意的拼装和编织可以勾勒出记忆中的碎片,当记忆的碎片散落在地上,困惑与茫然袭上全身,在时光的隧道中,我们何去何从?

One Moment---Jiri Menzel酣睡着的农夫,果园里郁郁葱葱的苹果落满整个空间。

黑白影像是回忆,无论是和女人相聚,无论是河旁鱼叉刺穿的快感,无论是香烟缥缈的烟丝袅袅升起,---对于十分钟,那仅仅是短暂的片刻。

老人恍惚的看着眼前远去的青春脉搏跳动的性感,这是一种绝非意淫的踌躇,一种逃脱过后的失落。

萦绕在老人周围的是年轻的画面,它缓缓流过,曾经的岁月,缓缓流过。

一个苹果坠落,岁月顿时来到现在。

---对于十分钟,我们的生命其实并不那么漫长。

本片是一个干涩的回味,只有当苹果砸醒老人和手上闹钟过了十分钟老人的顿悟才这正将岁月苦短这个命题提炼出来。

生命的短与长,其实别无二样。

The Minutes After---Istvan Szabo十分钟后会发生什么?

也许你还在思量着用怎样一个幸福打动自己,也许你还在筹划用怎样的方式给世界一个天大的惊喜,也许你看着过去的甜蜜和温馨沉醉过去了。

你可能永远都不能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酗酒归来的丈夫肆意的发着酒疯,毫无忌惮的推搡着妻子。

不经意的一把刀,划过胸膛后鲜血满地,妻子张慌的叫来了医生警察,崩溃了的心灵被警察强制掺入房间,她的命运在刹那间由幸福转入了痛苦。

岁月弄人,仅仅十分钟,也许女人的命运从此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仅仅是因为一场意外。

我想到了蝴蝶效应,而更多的想到了拨动我人生脉搏的若干意外,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十分钟。

Vers Nancy---Claire Denis时空的穿梭,急驰的火车,窗外不断变幻的景致,窗内喋喋不休的对话。

每一桢压过铁路的枕木,也压过声音的回响。

长者与青年的谈着人生经验,调子平静之极。

黑人遥望远处的情景若有若无的穿插于其中,突然他打断了谈话,--“我们就要到达终点站了吗,是吗?”--“啊,终点站?

十分钟后”--“是吗?

你们谈的真是兴致盎然啊。

”--“但时间结束一切,不是吗?

”The Enlightenment---Volker Schlondorff影片一开始就提出了时间概念的模糊性,他将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命题用存在主义的思想描述了一番,用黑白影像表示过去,表示回忆,将过去与现在这两个命题用符号化的影像展现出来。

黑白胶片上停泊的小舟,老人静静的坐在其中,孩子向海里抛着石子。

彩色胶片则用热闹的聚会叙述着现在。

暗与亮、静与动的对比,凸现了过去与现实真真切切的差距与矛盾。

随着故事的深入,启迪的意味也越发浓重。

这原来是一个基于公元354-430间Augustinus的故事改编的。

蚊子被人类制造的杀蚊器用快速的电流击毙,人类因为蚊子的干扰被自己制造的电结束了生命。

其实,两者在时间的长河中都微不足道,是同一种符号,而且仅仅是符号而已。

Addicted to the Stars---Michael Radford20872088……2146宇宙的星体更叠出现,80亿光年用了人生的大半个岁月。

他们回到了的地球,这个曾经的家。

漫长的80亿年在年轻的宇航员的生理上仅仅经过了十分钟。

面对周围机器制造的世界,托马斯上校有些不知所措,他独自漫步在这个世界,终于在世界的边缘找到了久违的父亲,在接受儿子虔诚的道歉后,老人安详的离去。

回放的孩童时代的回忆用片段的方式存在于照片中,他已经不记得自己为何来到这个世界,而又为何苦苦的追寻一种漂泊的幸福感。

原来,离去和归来从来就没有清晰化过。

Dans Le Noir Du Temps---Jean-Luc Godard的确,世界上需要更多的光明,或是带走,抑或是带来,这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青春的最后几分钟,划破时空的枪响,呼喊着妈妈的声音,挣扎在生命的尽头。

---勇气的最后几分钟,战争的轰轰奏鸣,鲜血从女人张开的嘴里喷涌而出,这也许不仅仅是勇气那么简单。

一切影像都在炮火中暗淡,也在炮火中鲜艳而夺目,当记忆退却的时候,眼前的勇气已经融入了黑夜。

---思想的最后几分钟,书本,思想的载体,被投弃到垃圾袋。

在垃圾车辗过,思想如废纸一样,那个时候确是思想的尽头。

---记忆的最后几分钟,人们的躯体千疮百孔,干瘪的皮肤,发霉的头发,腐烂的血液,那是我们不能掩盖的历史和记忆。

---爱情的最后几分钟,到此为止,永别,我将一无所有,希冀,注定,结局...---沉默的最后几分钟,虐徒,拷问,炙热的火焰,滚烫的水,“号码是多少?

”,沉默。

---故事的最后几分钟,我被引导着向前走,那是光辉而灿烂之地,我再次知道自己有新的欲望,有什么在我心中升腾,就像第一次上路却骄傲的那匹马,与你作对,我会尝到苦果,有所了结,新的方式。

哦,死亡,永远的,走了。

---恐惧的最后几分钟,惨烈的战争,触目惊心,如果我能逃避,如果我能拒绝,如过我能...我宁愿相信这只是一个假相。

---永恒的最后几分钟,耶稣的受难,永垂不朽。

---影片的最后几分钟,机器操纵着荧幕跳动,最后的意象被制度扼杀,思想的光辉来到了黑夜。

本片用钢琴声敲击了3、5个音符,构成了清晰的节拍,构成了流水的声音,构成了时间的凭证,这种时间印象永远不会湮灭。

我说是永远。

后记:时隔半年,我终于在今天静下心来欣赏这个我不舍欣赏的经典。

如果不是Magasa的提醒,也许我还不会把这部片子的后半部分翻出来。

如果不是对Godard的Timeline的期待,我也不会选择这样一个夜。

04/10/03 00:59

 8 ) about time 2

这是十分钟年华老去(Ten minutes older)的大提琴篇(the cello)里的第二部短片,导演是迈克菲吉斯(Mike Figgis) Figgis是谁?

实际上,在这之前我对他也没有多少印象,最后我查阅了一下这位大师的主要作品: Love Live Long (2008) "Canterbury's Law" (1 episode, 2008)- Pilot (2008) TV episode Co/Ma (2004) "The Sopranos" (1 episode, 2004)- Cold Cuts (2004) TV episode "The Blues" (1 episode, 2003)- Red, White and Blues (2003) TV episode Cold Creek Manor (2003)... aka Maison au fond de la baie, La (Canada: French title)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2002) (segment "About Time 2")... aka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Germany) The Battle of Orgreave (2001) Hotel (2001) Timecode (2000) Miss Julie (1999) The Loss of Sexual Innocence (1999) One Night Stand (1997) Flamenco Women (1997) Leaving Las Vegas (1995)... aka Leaving Las Vegas (France) The Browning Version (1994) Mr. Jones (1993) Liebestraum (1991) Women & Men 2: In Love There Are No Rules (1991) (TV)... aka The Art of Seduction (UK: DVD box title)... aka Women & Men 2 Internal Affairs (1990) Stormy Monday (1988) The House (1984) (TV)可能比较的熟悉的就只有那部Nicolas Cage的Leaving Las vegas,其他的作品基本上是没怎么听说过的。

这部影片用的是非常独特的四格画面,也就是整个画面被均分为四格,每一格用不同的视觉,顺着同一时间,讲述着同一个故事。

我须得承认在看第一次这个短片的时候,我并没有怎么理解导演的意思,甚至连他最基本的,试图通过很直观展现的东西也没能弄明白。

开始,我还以为,我必须要看四次这部短片,每次看一格,可是当我第二次看这部短片的时候,我发现我多多少少明白了一些。

影片开始便是滴滴答答的时钟声,左上角的画面里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左下角的画面里一个电脑屏幕上慢慢地出现一些文字,A staircase. She stopped. She turned toward me. She was wearing a long dress. She lifed it. Her legs were like child's. So long you could......;右下角的画面里开始出现一个女人穿着高跟鞋在楼道里奔跑,发出很刺耳的声响。

接着一连串的故事就开始了,彼此独立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以为这是一个中年男人在回忆,他的童年也就是那个叫做马克的小男孩,小男孩哭了,是因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争带来的伤害,但是最终他会挺过来。

那个在楼道中奔跑的女人,是他一直深爱着的人,他还深深地记得和她第一次遇见的时候,A staircase. She stopped. She turned toward me. She was wearing a long dress. She lifed it. Her legs were like child's. So long you could......电视机画面中的两个老人,他的父亲和母亲,以及他们在终老之时的对话,这个中年男人很早就离开了家,但心里却一直惦念着这两位老人和那栋房子。

最后,时钟声再次响起,四个画面定格在了四张面孔上,父亲,母亲,中年男人,以及那位他深爱的女子。

 9 ) 《沉溺于星》

O-O好像不是通常情况的剧透……就……清清脑洞而已||||冲着丹妞的,只看了沉溺于星,分就只打给沉溺于星《沉溺于星》-★★★★★:Cecil Thomas毕生都沉溺于星际中,他的时间都花在时空旅行上,不在任何一个时空里,他喜欢在一个时空里拿走一样东西将其带到另一个时空。

这次他见到自己行将离世的儿子,心中的某根弦被波动,他终于意识到他离开这个时空太久。

他走过去抱着他80多岁的儿子流下了眼泪。

接着他离开了,像曾经的无数次一样。

从未想过留下来的心情此刻显得有点微妙,仿佛刚才抱着儿子哭泣的不是自己。

他像被强迫的一样继续着星际旅行,他是时间的祭品。

-爸爸,我爱你。

-再见,Martin。

时间之神,我已属于他。

导演泥难道想讲的故事不是这样子的吗这样子的吗这样子的吗吗吗!

这BGM!

这丹妞(http://ww4.sinaimg.cn/bmiddle/aaff8e3djw1e3pbea06lyj.jpg)!

请让我成为时间啊啊啊TAT【喂】

 10 ) 十分钟年华老去。下。

Bernardo Bertolucci 《Histoire d'eaux》(意大利) Mike Figgis 《About Time 2》(美国)Jirí Menzel 《One Moment》(捷克)István Szabó 《Ten Minutes After》(匈牙利)Claire Denis 《Vers Nancy》(法国)Volker Schlondorff 《The Enlightenment》(德国)Michael Radford 《Addicted to the Stars》(英国)Jean-Luc Godard 《Dans le Noir du Temps》(法国)1. Histoire d'eaux 水的故事东方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不同的肤色和语言。

他离开吹笛的老人,遇见她。

相识相爱,结婚生子。

从最初的一杯清水,到婚宴上的酒,到妻子产前破了的羊水,到最后男人回到老人面前跪地掩面而流下的泪水。

不是很喜欢这个短片。

除了片末老人悠扬的笛声。

生活充满起落和际遇,不同地域不同言语的人们相遇并且共同生活。

平淡平凡,看透风景,细水长流。

也许这便是这一段十分钟所代表的含义。

2. About Time 2 关于时间2说实话,不甚喜欢。

或者说,对于Mike Figgis的四格漫画式影片,看起来觉得眼花和头晕。

我不知道目光究竟应该集中在那里,也不知道如何将目光分别扩散到屏幕的四个方向去捕捉和看清楚究竟每一格里面究竟在放什么。

结果就是,我的眼睛集中在四格中央的黑点上,然后每一格都没有看完看清。

依稀记得的是一些片段。

走廊与楼梯里高跟鞋清脆的奔跑声,老人们呼唤孩子名字的殷切,孩子们年少的局促,女人欢笑的红唇与指尖流淌出的清脆钢琴旋律,情欲的亲吻和缠绵……可是,我实在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

多么惭愧。

笑。

3. One Moment 瞬间这部短片的色彩有着清新淡然的田园风格。

Menzel运用了捷克演员Rudolf Hrusinsky一生中拍摄的诸多影片的剪辑拼接成了这一段十分钟。

他在院子的苹果树下小憩,朦胧中见到自己。

年少时候的身影缓缓走来。

黑白、泛黄再到彩色的一个个片段;英俊年轻、瘦长挺拔,成熟坚毅、魁梧强壮,再到松弛苍老却平静的同一张脸。

一生里他饰演了那么多不同的角色,有过那么多的辉煌与荣耀。

他隔着铁丝网看见两个女孩。

年轻写在脸上,肆意欢笑,短裙在风中飘扬,光滑纤长的腿在阳光里显得白皙而性感。

他看她们骑车而过,逐渐消失。

一个熟透的红苹果掉落在他的头上。

十分钟。

往昔的成就与今昔的垂暮。

不可挽回的老去与对年轻风华的眷恋。

一切在苹果掉落的瞬间,嘎然而止。

4. Ten Minutes After 十分钟后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英语教学的节目。

女人正在为结婚纪念日准备着丰富的晚餐。

精美餐具,烛台佳肴,香槟蛋糕,还有摄像机。

一切准备就绪,她等待着丈夫的归来以及两人甜蜜幸福的庆祝。

门铃响了,女人殷切地跑去开门,却看见醉酒后神志不清的丈夫。

进屋后他不停地找酒,跌跌撞撞并且粗暴地吼叫和推搡。

她没有生气,只是劝着他并且替他脱鞋宽衣希望他可以睡去。

但男人是愤怒的。

片中没有交代男人酒醉与暴躁的理由。

只是她无法安抚并且使他平静下来,反而愈发地令他狂躁,渐渐丧失了最后的理智。

他卡住了她的脖子,她在挣扎与慌乱中,用刀刺向了自己的丈夫。

十分钟。

结婚纪念的精心准备一片狼藉,甜蜜温馨被扭打和流血所取代。

丈夫被送去医院,警察在现场要求做笔录。

电视里英语教学节目依然在继续,柜子上一张张印证着曾经共同欢乐时光的照片,寂静无声。

5. Vers Nancy 面对南希不得不佩服Claire Denis,居然可以请来Jean-Luc Nancy这个享有盛誉的哲学家,更令人佩服的是,他让这位著名哲学家用了整整十分钟时间坐在火车里,展开了一场一对一的问答讲座,关于“介入”的意识形态,关于进入一个陌生地域的“挣脱”,关于时间、地点与自身交错转换的哲学思考。

专业的学术性话语冗长晦涩。

女孩崇敬的眼神与身后黑人男子抽烟远眺的漫不经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火车还有十分钟即将到站。

男人回到座位。

他不经意地说,你们谈得真是兴致盎然。

Nancy点头。

他答:“但是,时间结束一切”。

6. The Enlightenment 启迪旁白来自一只小小的苍蝇。

从它的口中缓缓地讲出Aurelius Augustinus这位基督神学大师对于时间的自问与论述。

镜头忽高忽低摇曳不定,这是苍蝇飞行的轨迹。

湖畔林间有一家人在野炊烧烤。

人们的轻松闲散与旁白的哲理内涵相去甚远。

一边讨论着过去、现在与将来,讨论着时间在点上的短暂与的永恒,而另一边则是嬉笑歌舞,尽情欢乐。

不同的肤色与不同的年纪,男女老幼,酒后小小的不和谐,平凡生活与真实家庭。

而当苍蝇飞近正在烤肉的父亲时,他本能地举起铁勺挥舞驱赶,却勾到了上方的电线。

瞬间,生命便消逝。

接下来的情形是可以想象的。

慌乱、哭泣、悲痛。

欢乐被这些字眼取代,家庭不再完整。

片子结束在苍蝇撞上灭蝇灯的一瞬。

旁白结束,蓝色的灯光变得模糊而斑斓,色彩融合在一起缓缓回归到黑暗。

十分钟,一切的欢笑与惬意,任何的哲理与自省,都只是瞬间的逝灭。

7. Addicted to the Stars 沉溺于星具有科幻的意味,从地球出发,穿越了时空,又来到80年后的地球。

此去经年,物是人非。

机器与真人无异,城市翻天覆地,没有人行走,修女抽烟亦不行善。

男人在夜里找到自己的家。

推开门去,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

眼前已是白发垂暮的老人,满脸皱纹,话语不清。

自己仍是出发时的模样,正当壮年。

父与子,相对无言感慨万千。

他出发前的照片还在,身着宇航服,牵着十来岁的儿子,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

他带给他外星球的石头,然后不得不离去。

走到门口的时候,老人缓缓地叫他爸爸。

他说,爸爸,我爱你。

他回过头来,百感交集。

他说,我也爱你。

话毕,他只身踏着清冷的街,于天色渐白的凌晨回到基地。

十分钟,时间给这对父子开了这样大的玩笑。

孩子从童颜等到鹤发,漫长的一生对于父亲而言不过是短暂的瞬间。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一生等待着的父爱与亲情,都因这一声苍老的“我爱你”,而显得格外悲怆与温馨,亦是感人至深。

8. Dans le Noir du Temps 在时间的黑暗中写到这最后一部短片,Jean-Luc Godard的十分钟。

涵盖了太多太多太多的东西,让一切的语言和文字都黯然失色,变得平乏和贫瘠。

拼贴、旁白、旧质的胶片、黑白与暗黄的色彩交错,开片的暗夜与剧终时的烛光,伴随着一部又一部名片佳作的片段。

青春、勇气、思想、记忆、长存、爱情、沉默、故事、恐惧、永恒。

最终回归到电影。

画面的交替更迭伴随着旁白柔缓的磁性声音,让人看到一些清晰而陈旧的记忆影像。

青春与幽怨,狂躁与沉静,政治与世界,战争与杀戮,善与恶,生与死。

人类生存中稍纵即逝的东西,在影片里面被一一呈现。

时间的长河里,一切只是沧海一粟。

可是分明在这短暂的十分钟的影像里,我们看见了Godard对于和平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无声呐喊与呼唤。

--生命是一条河。

每一个瞬间都可以改变命运,每一个十分钟都在使年华老去。

弹指间刹那芳华。

一生那么长,又那么短。

人类究竟可以做些什么?

十五位导演各自有十分钟的答案。

而我们的答案,又在哪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里的画面色彩与音乐。

一部部短片间隔时候沉静的水流,导演各自运用的黑白或昏黄或明快的色彩,时而沧桑时而现代。

配合着小号的高亢明亮与大提琴的委婉低沉,宛见时间长河缓缓流逝。

不知此片是否有OST,如此看片之余若亦得原声来听,便真正完美了。

http://www.blogcn.com/User5/vivianisvivian/blog/3474895.html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短评

看的我快睡着了。。和纽约/巴黎,我爱你相比差远了

5分钟前
  • 一个人去旅行
  • 较差

十分钟,真的可以年华老去。我们只是时间的乘客,随时都可能被它赶下车。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走的时候什么也带不去。渺渺之虫,朝生暮死,不知春秋;碌碌世人,发花鬓白,百年即逝;上古椿树,参天盖地,千年为季;浩瀚宇宙,明明灭灭,何日为期

8分钟前
  • melody盛夏光年
  • 力荐

一半还凑合,一半粑粑。哲学那两个与戈达尔是凑合派

12分钟前
  • Andy
  • 较差

有的看明白了,有的不太明白,因为没字幕……

17分钟前
  • 自燃,风月同天
  • 还行

八张关于时间的答卷。盒盒古早文艺片果然看不懂。但觉得奥古斯丁的时间论蛮特别的,“但如果现在永远是现在,永不过去,那就不是现在,是永恒。”“清楚的是,过去与未来根本不存在。过去不存在,因为它已不再。未来不存在,因为它还没到来。”现在即是永恒,太通透了。因为我们只出现在“现在”,过去是回忆,将来是展望,所有的现在都是我们历经时间的当下。如果“我”这个主体不存在,现在也就没有意义,时间也将没有意义。所以本质可能还是主观唯心主义。

20分钟前
  • 热带柳
  • 较差

除了刺杀了丈夫的那段,当时第一观感是居然没有血流出来咩?其它片段完全不着剧情故事-_-||大师们,恕我浅薄无知吧。

24分钟前
  • 朴树的那些花儿
  • 很差

你要问我,时间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只能回答:过去不可说,现在不可说,未来不可说。

2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嗯,有文化的隔阂,所以只有看凯歌的片子震撼力才最大。

29分钟前
  • 夏小昭
  • 推荐

伯纳多·贝托鲁奇意大利末代皇帝水的故事;迈克·菲吉斯英国远离拉斯维加斯关于时间2;伊利·曼佐捷克严密监视的列车一瞬间;伊斯特凡·萨伯匈牙利摩菲斯特十分钟后;克莱尔·丹尼斯法国日烦夜烦面对南希;沃尔克·施隆多夫德国铁皮鼓启迪;迈克尔·雷德福英国邮差沉溺于星;让-吕克·戈达尔法国精疲力尽在时间的黑暗之中;

30分钟前
  • duanjf
  • 推荐

为“大师”的名号走火入魔

34分钟前
  • Truman
  • 较差

并不是太好吧,可是就是感伤时间啊!

39分钟前
  • 沈更笙
  • 较差

额。。。说实话真的看不懂呀。。。。唯一喜欢的还是陈凯歌的百花深处。。。。恩 还有水的故事那段

40分钟前
  • 柴郡喵
  • 推荐

cello篇故作深沉的很多,有几位对这个题材的控制很勉强

45分钟前
  • 扑向剑刃的轻风
  • 较差

感觉还不如小号篇 雷德福和戈达尔不错

50分钟前
  • 我TM是党员
  • 还行

如果能分开打分的话,有些必然是五分,有些必然是一分。不过为何犹豫呢,不过十分钟而已。时间摧毁一切的话,那回忆就会挽救一切。

52分钟前
  • 王家祥悉达多
  • 推荐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之八-最后的几分钟: 宗教气息有些浓,看不明白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之六-启迪 :过去与未来根本不存在,过去不存在因为它已不在,未来不存在因为它还没到来。

56分钟前
  • Jingu.cC
  • 还行

6。意思不大

1小时前
  • Mannialanck
  • 还行

老年人 还是艺术家 他们每天都在思考些什么呢

1小时前
  • 杨欢喜Metiche
  • 推荐

大师们你们都很厉害,但是你们都太装逼了……

1小时前
  • Ashes to Ashes
  • 还行

主题沉重,发挥空间又不大,于是总体感觉很沉闷...感觉不如“小号篇”容易看进去。

1小时前
  • leon mai
  • 还行